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获“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1
《甘肃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先进集体 知识培训 研究所 科学院 甘肃省 农村 自然
下载PDF
甘肃地质灾害与防治案例研究
2
作者 吴玮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1-2,共2页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形起伏破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多发而且强度大,黄土、红层、千枚岩和炭质板岩等易滑地层分布广泛,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丰富,植被覆盖...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形起伏破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多发而且强度大,黄土、红层、千枚岩和炭质板岩等易滑地层分布广泛,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低,短历时暴雨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易滑地层 地貌类型 植被覆盖率 地形起伏 红层 内蒙古高原 短历时暴雨
下载PDF
甘肃省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洪涛 李霞 +2 位作者 王得楷 杨军 许晓霞 《甘肃科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5-87,共3页
以甘肃省8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合理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自然灾害综合评价值,得到全省87个县(区)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等级,并分析了全省主要自然灾害区域分异特征、主要灾害源地,为区域减灾防灾、区域发展规划提供... 以甘肃省8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合理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自然灾害综合评价值,得到全省87个县(区)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等级,并分析了全省主要自然灾害区域分异特征、主要灾害源地,为区域减灾防灾、区域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自然灾害 危险性评价 区域分异 灾害源
下载PDF
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得楷 马琦明 +2 位作者 陈怀录 冯东海 徐艺诵 《甘肃科学学报》 2010年第3期53-56,共4页
甘肃横跨我国3个地势高亢阶梯带,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全省有83个县级以上城市,城镇人口900余万人,其中有64个城市位于山地(河)沟谷区,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市达到45.8%(38个),按人口则占全省城镇人口总量的70%以上(650万左右),影响的固... 甘肃横跨我国3个地势高亢阶梯带,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全省有83个县级以上城市,城镇人口900余万人,其中有64个城市位于山地(河)沟谷区,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市达到45.8%(38个),按人口则占全省城镇人口总量的70%以上(650万左右),影响的固定资产约占全省城镇的40%.以下探讨了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城市 建设发展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甘肃省的自然灾害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靖泰 孟兴民 +2 位作者 马金辉 王家鼎 王得楷 《甘肃科学(甘肃科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9-37,共9页
甘肃省的自然灾害是在气候和地质构造两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其动力来源是青藏高原的隆起,根据现在灾害情况及2000多年的灾害记录,甘肃省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干旱,地震、洪水和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霜冻、冰雹、蝗虫、... 甘肃省的自然灾害是在气候和地质构造两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其动力来源是青藏高原的隆起,根据现在灾害情况及2000多年的灾害记录,甘肃省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干旱,地震、洪水和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霜冻、冰雹、蝗虫、风灾和沙漠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甘肃 气候 地质构造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强震诱发同震滑坡-泥流灾害链联动耦合致灾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宿星 魏万鸿 +7 位作者 张满银 董耀刚 张连科 周自强 安亚鹏 何雄伟 文智远 张晓明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3期763-779,共17页
近年来黄土区强震和极端天气诱发的典型滑坡-泥流灾害链事件呈多发态势,链式地质灾害较单一灾害隐蔽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大、破坏程度更高、损失更严重,因此链式地质灾害防控研究一直是防灾减灾的热点和难点。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 近年来黄土区强震和极端天气诱发的典型滑坡-泥流灾害链事件呈多发态势,链式地质灾害较单一灾害隐蔽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大、破坏程度更高、损失更严重,因此链式地质灾害防控研究一直是防灾减灾的热点和难点。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 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已造成151人死亡。此次强震诱发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金田村滑坡-泥流链式灾害,共造成20人死亡,灾害链致死率占地震遇难总人数的13.5%。灾后通过遥感影像处理解译、文献资料整理甄别、无人机摄影航测、野外详细勘查访问、现场采样分析测试等手段方法,对滑坡-泥流链式灾害开展了较全面系统研究,恢复和重现滑坡-泥流灾害链的启动-滑动-流动-堆积过程,探讨提出“滑源区地表冻结阻隔滞水效应、滑源区沟谷整平回填滞水效应、滑源区台地灌溉渗流饱水效应、滑源区振动液化筛选启动效应、滑源区漏斗收口增速启动效应、流通区土体差异流动分选效应、流通区沟岸坍塌补给增流效应、流通区沟底冰封饱水加速效应、堆积区上游渗水补给增程效应”等9大联动耦合致灾效应。该研究可为链式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滑坡-泥流灾害链 联动耦合 黄河上游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演进及甘肃实践
7
作者 张满银 宿星 +2 位作者 米维军 孙志忠 周自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2-20,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为美丽中国建设之甘肃篇章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首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产生的现实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为美丽中国建设之甘肃篇章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首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产生的现实根基、重要意义及其内涵层次与演进关系进行了系统剖析,辨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和内在逻辑;其次,结合新时代甘肃在环境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恢复等“人—地”和谐关系构建及发展方面的实践例证分析,表明了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是一条完全可行的科学发展之路、双赢之路,且其成效显著;最后,紧扣甘肃脆弱生态环境的天然禀赋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为构建更高质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蓝图,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涵演化 甘肃实践
下载PDF
黄土地质灾害相关科学研究问题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得楷 张满银 +3 位作者 叶伟林 刘兴荣 陈豫津 张明礼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7-204,共8页
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刚起步的学科,其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有赖于黄土科学的进步和自身的逐步完善。与黄土地质灾害相关的黄土科学研究问题,大的方面至少包括黄土地质灾害本身、黄土科学基础理论和黄土高原环境三大方面。黄土覆盖区社... 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刚起步的学科,其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有赖于黄土科学的进步和自身的逐步完善。与黄土地质灾害相关的黄土科学研究问题,大的方面至少包括黄土地质灾害本身、黄土科学基础理论和黄土高原环境三大方面。黄土覆盖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黄土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为深广的需求。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性的推荐出关于黄土、黄土高原、黄土地质灾害的32个研究专题,亟待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攻关,提出指导性强的综合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黄土科学 黄土高原 黄土与环境 黄土地质灾害防治 科学研究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小城镇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念秦 姚勇 周自强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甘肃省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甘肃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鉴于这种情况,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取样试验、理论分析等工... 甘肃省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甘肃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鉴于这种情况,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取样试验、理论分析等工作,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甘肃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发育特征、危害特征、形成条件等,希望对小城镇的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基本类型 发育特征 危害特征 形成条件 农村小城镇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脱钩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宿星 王得楷 +3 位作者 张连科 董艳艳 杨涛 李霞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以脱钩理论为基础,将改进后的脱钩模型运用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对2004—2010年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2005—2010年的6年间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呈波动状锯齿形分布:2005—200... 以脱钩理论为基础,将改进后的脱钩模型运用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对2004—2010年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2005—2010年的6年间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呈波动状锯齿形分布:2005—2008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常住人口数之间为两个"绝对脱钩—扩张耦合"周期,2009—2010年为"绝对脱钩—负向耦合"关系;2005—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GDP、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GDP之间为3个完整的"绝对脱钩—扩张耦合"周期。研究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对于更好地认识全省地质环境、改造和利用地质资源以及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促进作用和现实价值,为今后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社会经济 人口 GDP 发生次数 直接经济损失 脱钩关系 甘肃省
下载PDF
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研究进展与展望
11
作者 苏晓军 孟兴民 +3 位作者 张毅 岳东霞 周自强 郭富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4-710,共17页
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连接中国与南亚、西亚的重要通道.CPEC北部大部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山区,具有独特复杂的地质结构、活跃的构造运动、多样的地形地貌、多变的环境气候背景.CPEC内滑坡、泥石流及冰川跃动等相关灾害多发,影响着CPE... 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连接中国与南亚、西亚的重要通道.CPEC北部大部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山区,具有独特复杂的地质结构、活跃的构造运动、多样的地形地貌、多变的环境气候背景.CPEC内滑坡、泥石流及冰川跃动等相关灾害多发,影响着CPEC的安全建设和运营,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地质灾害亦给当地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系统总结了CPEC滑坡、泥石流及冰川相关灾害识别编目及成因、地质灾害评价、灾害防治与减轻等方面研究现状.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5点不足:孕灾背景研究较为薄弱、灾害早期识别有待进一步加强、灾害特征与机制揭示不够深入、灾害评价及方法有待发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有待提升等,提出相应建议.提出三方面展望:开展CPEC环境地质普查、地质灾害详查,建立完备的地质灾害本底数据;促进建立适于CPEC的地质灾害空天地联合监测识别技术体系,促进卫星数据共享体系升级;开展系统全面的地质灾害防治、风险评价、减灾与灾后恢复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冰川 地质灾害 灾害评价 防灾减灾 中巴经济走廊
下载PDF
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治理路径探析
12
作者 杨世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0期0046-0049,共4页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变化极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可能触发地面沉降、滑坡或泥石流等灾难,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稳定带来严峻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些灾害的根源与特质,对如何评估...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变化极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可能触发地面沉降、滑坡或泥石流等灾难,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稳定带来严峻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些灾害的根源与特质,对如何评估它们的危险性,规划了治理之道。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综合防治策略,目的是让矿山资源具备绿色、安全、高效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水工环地质技术 地质灾害 危害性 治理路径
下载PDF
甘肃省近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燕 周自强 唐家凯 《甘肃科技》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甘肃省近年来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呈现出灾害种类繁多、单灾规模大、破坏大、空间分布上点多面广、灾害成因复杂、防灾救灾难度大等特点,不合理人为活动的诱发作用日益突出,选址不当则是成灾的重要因素。除滑坡、崩塌、泥石流外,地裂缝等... 甘肃省近年来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呈现出灾害种类繁多、单灾规模大、破坏大、空间分布上点多面广、灾害成因复杂、防灾救灾难度大等特点,不合理人为活动的诱发作用日益突出,选址不当则是成灾的重要因素。除滑坡、崩塌、泥石流外,地裂缝等灾种发展迅速。通过对甘肃省近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特征的研究及应急救灾管理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应急救灾及防灾工作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突发性地质灾害 特征 应对措施
下载PDF
甘肃省市州级建筑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14
作者 朱荣 李霞 +2 位作者 薛勇 蔺雪芹 杨涛 《甘肃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研究建筑业不同地区分异性对于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10—2016年的10项代表建筑生产投入、经济产出的指标为输入,基于熵值法对甘肃省各市州级建筑业发展水平及变动进行评估,并以ArcGIS空间分析和聚类分... 研究建筑业不同地区分异性对于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10—2016年的10项代表建筑生产投入、经济产出的指标为输入,基于熵值法对甘肃省各市州级建筑业发展水平及变动进行评估,并以ArcGIS空间分析和聚类分析详解其时空差异性。静态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州级建筑业得分和排名的静态空间分布呈现出两极化突出、中间市州两层次性及梯度性不明显的特征;兰州一枝独秀,嘉峪关、甘南及临夏发展始终居于末位;除个别城市受体量、区位及民族地区等特殊因素影响外,其余城市建筑业基本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的变化特征。动态发展空间格局分析表明:甘肃省各市州级建筑业得分表现出持续增长型、增-减型和增-减-增型;排名表现出稳定型、上升型、减小型及波动型,反映出甘肃省市州级建筑业的多层次发展模态。据此提出有主次实现国际开放、发展特色建筑业、优化结构升级及规范行业的建议,以期实现区域建筑业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州级建筑业 熵值法 聚类分析 区域差异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滑坡研究——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乐涛 吴玮江 +2 位作者 刘兴荣 宿星 万朝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937-5945,共9页
黄土高原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降水是引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土包气带厚度大,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黄土滑坡的过程和机理问题长期受到广泛关注。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入渗方... 黄土高原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降水是引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土包气带厚度大,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黄土滑坡的过程和机理问题长期受到广泛关注。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入渗方式多样,受地形地貌、气候和降水类型等因素影响,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滑坡特征之间存在地域性差异。在降水量较小的黄土丘陵区,暴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主要通过落水洞和节理裂隙等宏观优势通道点状短期快速入渗,增大黄土含水率,软化黄土体,降低斜坡稳定性,引发黄土滑坡。在降水量较大的黄土塬、黄土台塬和黄土宽梁区,大气降水、灌溉水主要经由黄土包气带中的孔隙呈面状长期缓慢入渗补给黄土潜水,在丰水年连阴雨可引发群发性黄土滑坡。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降水引发滑坡预警阈值的科学设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节理裂隙 落水洞 降水入渗 包气带 滑坡
下载PDF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以灵台县城南店子村滑坡地质灾害成功避险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信 周自强 +2 位作者 李高平 李存富 刘韬 《甘肃科技》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2021年10月3日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中台镇南店子村发生特大型突发性滑坡地质灾害,由于此次灾害应急处置及时、措施有效合理,成功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这是新型应急体制下成功避险的典型,也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 2021年10月3日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中台镇南店子村发生特大型突发性滑坡地质灾害,由于此次灾害应急处置及时、措施有效合理,成功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这是新型应急体制下成功避险的典型,也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的典型。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中灵台县滑坡风险普查和隐患点排查结果,通过分析本次滑坡的特征,系统梳理了滑坡前预警和预判信息、滑坡临灾发育过程、预判分析方法和滑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总结了适用于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的防灾减灾救灾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地方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突发性地质灾害 风险防控 应急处置 成功避险
下载PDF
甘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现状综合评价分区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念秦 王永锋 王得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5-228,232,共5页
根据甘肃矿山实地调查资料,从矿山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4方面确定影响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模型。利用M... 根据甘肃矿山实地调查资料,从矿山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4方面确定影响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模型。利用MAPGIS空间分析模块求取综合指数的突变点以确定矿山生态地质评价分区的阈值,综合分析综合指数的分布特征,编绘甘肃省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图。分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矿山 生态地质环境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MAPGIS空间分析
下载PDF
山区城市地质灾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艳艳 宿星 王国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7-1707,共11页
兰州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山区城市之一,区内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防灾减灾任务繁重.地质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地质灾害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伴共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运用灾害统计学、经... 兰州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山区城市之一,区内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防灾减灾任务繁重.地质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地质灾害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伴共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运用灾害统计学、经济学中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脱钩模型等多种理论方法对2006-2012年兰州市地质灾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地质灾害总体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仍以负面影响为主,正面影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近年来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区内地质灾害高发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共生的条件下,必须以实现"地质灾害的负增长"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灾减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最终达到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经济发展 哈罗德 多马模型 脱钩关系 兰州市
下载PDF
干旱区农业灌溉引起的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玮江 王武衡 +1 位作者 冯学才 王念秦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61-66,共6页
灌溉是干旱区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但在一些灌溉区因长期灌溉引起了地面塌陷、滑坡、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问题, 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 灌溉是干旱区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但在一些灌溉区因长期灌溉引起了地面塌陷、滑坡、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沙化等地质灾害问题, 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甘肃省的几个灌区为例, 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 地面塌陷 滑坡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农村乡镇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念秦 姚勇 +1 位作者 周自强 杨秀妮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661,679,共6页
以甘肃乡镇地质灾害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比筛选合理的评价因子,依据对比法和权的最小平方法确定其权值,建立了一种农村乡镇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并对甘肃东部27个乡镇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地质灾害分区,可用于指导城镇建设。
关键词 农村乡镇 地质灾害易发性 权的最小平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