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0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OT分析的农林院校师资建设探讨——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莉萍 陈文盛 毛丽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695-4697,4700,共4页
运用SWOT分析法从各方面分析了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总结了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SO策略:利用机会,发挥优势;WO策略:利用机会,改变劣势;ST策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WT策略:... 运用SWOT分析法从各方面分析了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总结了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SO策略:利用机会,发挥优势;WO策略:利用机会,改变劣势;ST策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WT策略:克服劣势,规避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师资队伍 SWOT 对策
下载PDF
岗位胜任力视角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芳芳 朱朝枝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
文章基于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诉求的分析,结合"知三农、懂经济、善管理、会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证研究视野下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分析,提出岗位胜任力视角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教... 文章基于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诉求的分析,结合"知三农、懂经济、善管理、会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证研究视野下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分析,提出岗位胜任力视角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设计,包括根据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进行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农村区域发展 应用型 教学体系
下载PDF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四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芳芳 朱朝枝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核心问题,采用以涉农产业行业需求为主导,以多学科融合知识为依托,以创新性研究为带动,以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研究框架,从注重对接产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强化教学体系构建与... 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核心问题,采用以涉农产业行业需求为主导,以多学科融合知识为依托,以创新性研究为带动,以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研究框架,从注重对接产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强化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方法改革,凸显以科研带动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全面构建基于用人岗位胜任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四位一体”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2+2”本科教育合作项目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丽卿 王松良 谢志忠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43-146,共4页
基于对福建农林大学FAFU-NSAC"2+2"教育项目之实践的分析,认为利用多科性大学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有益的尝试,此项目适应福建农林大学的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一批符合社会需要和有良好素质的园... 基于对福建农林大学FAFU-NSAC"2+2"教育项目之实践的分析,认为利用多科性大学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有益的尝试,此项目适应福建农林大学的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一批符合社会需要和有良好素质的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造就了一支具备发展潜力的双语师资队伍,有利于促进新建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提升学校校学科水平,积累了专业建设的经验,对海外学院其他专业的建设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FAFU—NSAC“2+2”教育项目 专业建设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水稻优质不育系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志伟 潘润森 +1 位作者 林荔辉 周元昌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福建农林大学 水稻 不育系 选育 金山B—l 金山A—l 品种特征 品质
下载PDF
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意愿及其障碍性因素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明 刘飞翔 曾云钦 《科技和产业》 2011年第9期111-115,142,共6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有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是一种双赢模式。本文以福建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有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是一种双赢模式。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的状况,并从政策落实、就业期望、教育模式等5个方面进行障碍性因素分析,寻找解决促进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 农林高校 福建农林大学 障碍性因素
下载PDF
新常态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7
作者 吴家铭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2-85,共4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高校立德树人,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外在要求。在新常态下,必须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方式方法。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当前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高校立德树人,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外在要求。在新常态下,必须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方式方法。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当前高校主要通过教育宣传、舆论引导、文化育人、榜样示范、实践养成多维度来增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培育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探索实践
下载PDF
作物育种科学发展的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元昌 李维明 +1 位作者 陈启锋 吴为人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作物 育种科学 发展趋势 育种目标 超远缘育种 育种方法 生物技术
下载PDF
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材建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朝枝 曾芳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分析入手,提出对专业配套教材在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凸显教材建设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注重与职业技能内容相衔接等方...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分析入手,提出对专业配套教材在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凸显教材建设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注重与职业技能内容相衔接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方案,包括建立应用型教材建设管理机制、加强特色教材开发和增加教材弹性空间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农林类专业 人才培养 教材建设
下载PDF
基于服务面向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研究——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朝枝 曾芳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4期92-93,共2页
立足于独立学院所服务的区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应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贴近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 立足于独立学院所服务的区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应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贴近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提出搭建专业教材建设框架、组建教材建设团队、构建多维立体教材建设体系等方面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面向 独立学院 农林类 教材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
下载PDF
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芳芳 朱朝枝 《广西教育》 2015年第35期98-99,共2页
分析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推行导师制的价值,提出从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导师制施行框架、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多渠道挖掘优秀导师资源、探索多种形式的导师制形式和建立健全导师制施行制度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独立学院农林类... 分析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推行导师制的价值,提出从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导师制施行框架、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多渠道挖掘优秀导师资源、探索多种形式的导师制形式和建立健全导师制施行制度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农林类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区域发展
下载PDF
论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与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启锋 《大自然探索》 1999年第4期5-9,19,共6页
作物育种学是以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作物育种学又是以经济建设,特别是其中的农业生产为研究导向的。可以说,作物育种学是生命科学与经济建设,遗传科学与农业生产的一个结合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前景,成为农业科... 作物育种学是以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作物育种学又是以经济建设,特别是其中的农业生产为研究导向的。可以说,作物育种学是生命科学与经济建设,遗传科学与农业生产的一个结合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前景,成为农业科学的一门骨干学科。作物育种学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育种 科学发展 对策 遗传科学
下载PDF
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13
作者 邱生荣 曾芳芳 +1 位作者 苏金诚 朱朝枝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26-27,共2页
独立学院农林类人才培养方向必须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农林院校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托母体学校的资源进行错位地发展。根据这样的发展思路本文首先确立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 独立学院农林类人才培养方向必须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农林院校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托母体学校的资源进行错位地发展。根据这样的发展思路本文首先确立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提出构建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农林类专业 人才培养 构成要素
下载PDF
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14
作者 林霞 曾芳芳 +1 位作者 殴飞 朱朝枝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6期186-186,共1页
独立院校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但由于轻农思想,导致办学理念错位;师资不足,实验和实践基地紧缺等原因,导致培养目标照搬母体学校,实践教学过少等问题。本研究认为要强调独立学院教学模式的优势,增强学生树立就... 独立院校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但由于轻农思想,导致办学理念错位;师资不足,实验和实践基地紧缺等原因,导致培养目标照搬母体学校,实践教学过少等问题。本研究认为要强调独立学院教学模式的优势,增强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增加实践的比例,实现教学实践四年不断线;增设创新教育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技巧,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训练,挖掘其创新潜能以实现独立院校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农林类 培养目标 定位
下载PDF
基因组学在作物抗逆性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贾琪 吴名耀 +2 位作者 梁康迳 孙新立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巨大威胁。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抵御逆境的机理已成为生态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分子遗传学与生态学的整合诞生了生态基因组学即用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手段研究... 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巨大威胁。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抵御逆境的机理已成为生态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分子遗传学与生态学的整合诞生了生态基因组学即用基因组学的技术和手段研究生态学领域的问题。基因组学按其研究内容分为功能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本文从这3方面分别阐述了作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生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总结了基因组学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手段,特别是基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二代深度测序所带来的一系列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与结果。①功能基因组学包含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蛋白组学、相互作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型组学,本文侧重从植物抗逆的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上的研究展开,重点探讨了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在植物抗逆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一些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如基因芯片技术、RNA测序技术、SAGE、cDNA-AFLP、SSH、亚硫酸盐法、ChIP-Chip、ChIP-seq等;例举了一些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总结其作用共性,结果表明不少抗逆基因受到胁迫后基因转录激活上有一定相关性,大多受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所调控,很多抗逆途径最终都涉及到ABA信号传导通路并与衰老相关;植物的抗逆性受多个信号通路调控,对同一逆境响应常常需要不同的转录因子共同参与,而同一转录因子也有可能参与2个以上的不同抗逆反应;表观遗传学则指在不改变基因序列前提下,对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及小RNA介导的信号传导等,有证据表明其存在遗传印记作用。②结构基因组学主要利用QTL定位和DNA测序技术,确定植物基因组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二代深度测序平台的建立使许多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成为可能。迄今为止,已有超过40种植物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越来越多的植物全基因组计划正在实施中或预计实施。③比较基因组学是基于功能基因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进而比较不同物种或不同群体间的基因组差异和相关性的研究,可分析逆境响应相关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及在地理位置分布中的作用和意义,也同时为QTL定位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丰富信息。此外,还简要介绍并列举了一些网络共享作物抗逆的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虽然基因组学在如何正确处理海量数据等问题上还存在瓶颈,但它提供的大量作物抗逆方面的基因组信息已为植物抗逆研究提供了众多线索与依据,为今后改良作物抗逆性的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作物 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福建烤烟生长和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唐莉娜 林祖斌 +3 位作者 谢凤标 陈顺辉 田卫霞 黄锦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
通过设置烤烟不同播栽期,研究了烤烟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与正常移栽期相比,早20 d、10 d移栽,生育期分别延长了23 d、14 d,迟10d、20 d移栽的... 通过设置烤烟不同播栽期,研究了烤烟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与正常移栽期相比,早20 d、10 d移栽,生育期分别延长了23 d、14 d,迟10d、20 d移栽的生育期分别缩短了2 d和12 d。不同处理之间除淀粉外,其余化学成分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移栽期推迟,烟叶淀粉含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处理之间上中部烟叶感官评吸风格和质量特征差异明显,且烟叶风格与质量特征变化趋势一致,随播栽期推迟,上中部烟叶香型从"清香型"向"浓透清"、"浓香"转变。在本试验条件下,早10 d移栽的大田气候条件最有利于彰显烟叶清香风格特色,烟叶感官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大田期 气候条件 质量风格
下载PDF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03
17
作者 董章杭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尽管2000年前就有关于植物间克生现象的描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潜力。从化感作用的概念着手总结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化感作用物质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种质资源、生物检测方法和遗传特性研究等、并阐明了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研究存在的困难以及应用途径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作物 化感作用物质 作用机制 种质资源 生物检测方法 遗传特性 农业生产 应用
下载PDF
福建省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华勤 肖知亮 +2 位作者 梁义元 梁康迳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简述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并分析了该省实施的“畜 沼 果 渔”、“果 草 牧 菌 沼”、“南方庭院经济”、“有机食品开发生态工程”和“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5种典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特点与效益 ,并提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福建 生态农业 典型模式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福建省基于自适应调整的水稻生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江敏 金之庆 +1 位作者 石春林 林文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6-2257,共12页
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稻区,共选取17个样点和9个代表性品种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首先,根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B2、A1B三种方案和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生成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1961—1990年,2021—2050年)的气候变... 将福建省划分为3个稻区,共选取17个样点和9个代表性品种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首先,根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B2、A1B三种方案和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生成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1961—1990年,2021—205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然后,采用经验证的CERES-Rice模型,模拟分析了福建省各稻区在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可能的稻作制度、品种搭配及水稻播期,并认为这是水稻生产自适应调整后的结果;接着,以调整后的稻作制度、品种搭配及水稻播期作为CERES-Rice模型新的输入,在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再次进行模拟试验,最后得出未来经过自适应调整后的水稻产量、稳产性以及全省水稻总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A2、B2、A1B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闽东南双季稻区的早稻模拟产量经自适应调整后,较之不考虑这种调整依次提高了15.9%、18.0%和19.2%,后季稻依次提高了9.2%、7.4%和7.4%;闽西北双季稻区的早稻模拟产量依次提高了21.2%、20.5%和18.9%,后季稻依次提高了14.7%、14.8%和7.2%。考虑自适应调整后,闽西北山地单季稻区的水稻模拟产量在A2、B2、A1B情景下,较之不考虑这种调整依次增产4.9%、5.0%和2.9%,其中长汀在A2与B2情景下可改种双季稻。在综合考虑水稻生产自适应调整后,福建省水稻模拟总产表现为增产,在A2、B2与A1B情景下较之当前依次增加5.9%、5.2%和5.1%。因此,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研究中,将水稻生产的自适应能力考虑在内,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可以得到较为乐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IPCC排放情景 区域气候模式 福建省 水稻生产 自适应
下载PDF
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及主导类型划定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文盛 范水生 +1 位作者 邱生荣 郑金贵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在构建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县域层面测度并划定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及主导类型。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发展增长趋势显著,闽南地区、北部地区... 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在构建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县域层面测度并划定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及主导类型。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发展增长趋势显著,闽南地区、北部地区、闽西小部分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色,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内乡村发展水平具有波动性;2福建省乡村发展受地理、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痕迹明显,特色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等是主要驱动因素;3将福建省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工商业导向型(Ⅰ)、农工业导向型(Ⅱ)、农工商导向型(Ⅲ)、农业主导型(Ⅳ)4个基本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区的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进行政策导向分析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 主导类型 评价指标 美丽乡村 福建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