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师范院校U-G-N-S-S教师教育模式探索——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崇良 孟宝兴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44-150,共7页
教师教育多主体协同模式既是实践取向教师教育的具体实现路径,又推动大学与中小学为适应改革要求作出系列组织变革。U-G-S-S四方协同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大学(U)、地方政府(G)、中小学(S)、中小学(S)四方协同培养教师的教师... 教师教育多主体协同模式既是实践取向教师教育的具体实现路径,又推动大学与中小学为适应改革要求作出系列组织变革。U-G-S-S四方协同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大学(U)、地方政府(G)、中小学(S)、中小学(S)四方协同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共同体,这是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可以通过制度建构、任务驱动和文化营造来促进各参与学校的协同发展。U-G-N-S-S“五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推动高师院校与地方政府、社会机构、城区学校、乡村学校的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五位一体”模式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衡阳师范学院的实证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敏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传播科技强势驱动着媒介化社会的快速来临,描绘了一幅高校学生工作的全新时代图景,也提出了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育的时代课题。通过对某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到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存在某种程度的...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传播科技强势驱动着媒介化社会的快速来临,描绘了一幅高校学生工作的全新时代图景,也提出了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育的时代课题。通过对某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到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存在某种程度的媒介政治素养薄弱、媒介知识素养贫瘠、媒介传播素养欠缺、媒介伦理素养不高。这就需要从媒介素养的政治、知识、能力及道德等要素入手,着力强化门槛准入关、教育培训关、考评保障关、他山借鉴关等关键环节与措施,以加强辅导员媒介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高校辅导员 媒介素养教育 体系建构 实证调查
下载PDF
百年师范校史中红色教育家精神:内涵要义、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
3
作者 童宏亮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0-48,共9页
百年师范校史中红色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育家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其内涵要义至少包括:一是内蕴“南学津梁”的大格局,二是“坚持民主教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深情怀,三是“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方法,四是“德育为... 百年师范校史中红色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育家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其内涵要义至少包括:一是内蕴“南学津梁”的大格局,二是“坚持民主教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深情怀,三是“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方法,四是“德育为先、躬行践履”的厚德行,五是“破旧立新、勇于探索”的新视野,六是“坚守初心、笃志师范”的恒信念。这种精神超越时空、跨越地域,是所有师范院校共同的文化遗产,在当下对培育时代新人、推动学校发展及助力民族复兴都有着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弘扬这种精神,学校应从以课育人、以文化人、以行塑人层面探索培育路径:融入课程体系,深化学生对红色教育家精神的理解;营造校园文化,内化学生对红色教育家精神的认同;依托社会实践,强化学生对红色教育家精神的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师范 教育家精神 红色教育家 教师培养
下载PDF
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与培养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晓宏 孟宝兴 王丹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9,共7页
《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为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开展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培养路径设计,能够为推动师范生数字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持。研究对标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参照师范生核... 《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为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开展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培养路径设计,能够为推动师范生数字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持。研究对标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参照师范生核心素养相关标准,运用内容分析和对比分析法,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28个三级维度的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在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推动师范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筑牢培养底座;构建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主辅并行的培养体系;组建“校内教师+校际教师”两个共同体支撑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实践资源”两个资源库;形成“混合必修+网络选修”两种课程模式;建立师范生数字素养智能测评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数字素养 框架构建 培养路径 教师数字素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精神危机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丹华 李海峰 孟宝兴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2,共10页
精神危机是近代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数智技术的持续革新及其对人的边界突破,使得人的精神界域面临三重危机,即人“超越”世界引发的虚无性危机、技术“超越”人引发的物役性危机、人“抛却”自我引发的主体性危机。根据精神生活的现实... 精神危机是近代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数智技术的持续革新及其对人的边界突破,使得人的精神界域面临三重危机,即人“超越”世界引发的虚无性危机、技术“超越”人引发的物役性危机、人“抛却”自我引发的主体性危机。根据精神生活的现实本质和数智时代的发展特点,数智时代精神危机的成因主要来源于折叠世界圈养的意义感缺失、算法社会豢养的个性化隐退、数智产品喂养的认知力受损。针对这些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成分,需能引领新一代人类精神风向,具有足够的洞察精神危机的敏感性,以实践交往活动增进学生生活意义,用数智人文教育重塑学生价值观念,激发求知旨趣以培养学生主体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数智技术 精神危机 教育应对
下载PDF
教育硕士“G-U-S”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6
作者 左崇良 皮修平 唐芳贵 《创新人才教育》 2023年第1期67-71,76,共6页
我国高校教育硕士培养存在诸多弊端,习惯性地落入单纯依靠高校、片面追求学术性、用理论来堆砌课程教学等思维定势中。为彰显教育硕士培养的特色和价值,高师院校需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的对接,着眼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我国高校教育硕士培养存在诸多弊端,习惯性地落入单纯依靠高校、片面追求学术性、用理论来堆砌课程教学等思维定势中。为彰显教育硕士培养的特色和价值,高师院校需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的对接,着眼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着手构建“地方政府—高等院校—中小学(G-U-S)”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体现多元共同体的价值,突出教师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师范性”等本质属性。在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下,衡阳师范学院对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设计,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硕士培养“3421”模式,健全教育硕士培养运行机制,完善了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发挥了高校与政府的协同创新作用,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创新、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G-U-S”三位一体 教师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关键流程 被引量:1
7
作者 左崇良 《科技智囊》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集群式创新及其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梳理数字化转型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我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进行的分析,从战略和运行两个层...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集群式创新及其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梳理数字化转型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我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进行的分析,从战略和运行两个层次阐述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流程,以期通过多方面的技术创新,真正实现大数据驱动教育智能化,回归教育本质,提升教育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化转型 关键流程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的转变与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左崇良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56-166,共11页
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兼具国家公共性、社会公益性和个人私益性。公平、效率、质量、效益四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离不开科学的发展战略和高效的协同治理机制。治理的精髓是共建共享,政府需要转变管理方式,把利益相关... 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兼具国家公共性、社会公益性和个人私益性。公平、效率、质量、效益四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优质均衡的高等教育离不开科学的发展战略和高效的协同治理机制。治理的精髓是共建共享,政府需要转变管理方式,把利益相关者转变为权利责任主体,组建共同体。高等教育供给模式的制度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质量与责任是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核心。将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主义作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内生的价值取向,倡导加强教育质量保障,增进教育公平,在学生入学培养和就业制度建设上当有所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邓常珠 唐芳贵 +1 位作者 张文海 唐添翼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353-362,共10页
为探究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是否能有效缓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选取自愿报名的18名存在职业倦怠的特教教师。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采用纸条编码抓阄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人,考虑团体沙盘游戏设置,每组分为两个小... 为探究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是否能有效缓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选取自愿报名的18名存在职业倦怠的特教教师。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采用纸条编码抓阄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人,考虑团体沙盘游戏设置,每组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实验组一4人和实验组二5人,对照组一4人和对照组二5人,通过8次团体沙盘游戏干预,采用SPSS 26.0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职业倦怠量表得分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一的教师在去个性化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 p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roup sandplay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burnout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18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with burnout were selected and enrolled voluntarily.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equal-group pre and post-test” was adopted, and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9 teachers each by drawing lots with paper strips coding. Considering the setup of group sandplay, ea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5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 and 4 teach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1 and 5 teach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2, and the burnout was alleviated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group sandplay for 8 times. SPSS 26.0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burnout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personalization dimension of teachers in experimental group 1 (p p < 0.05). Therefore, the group sandplay is effective enough to alleviate the burnout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especially in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dimensions,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沙盘游戏 特殊教育教师 职业倦怠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劳动教育关照结果幸福:基本意蕴与行动策略
10
作者 童宏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0,共8页
劳动教育的结果幸福大有可为,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结果幸福是劳动教育幸福的逻辑终点,因为劳动教育的起点幸福、过程幸福都需要通过结果幸福来见证与确认;另一方面,结果幸福惟有依仗教育者的卫护与升华,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教育的... 劳动教育的结果幸福大有可为,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结果幸福是劳动教育幸福的逻辑终点,因为劳动教育的起点幸福、过程幸福都需要通过结果幸福来见证与确认;另一方面,结果幸福惟有依仗教育者的卫护与升华,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教育的幸福功能。劳动教育关照结果幸福应内含三重意蕴:在物质维度上,让学生劳有所获;在社交维度上,让学生劳有所值;在精神维度上,让学生劳有所信。为了使劳动教育能更好地关照结果幸福,教育者需践行如下之策:首先,遵守公正法则,确保学生劳有所获;其次,运用赏识原理,承认学生的劳动成果;最后,利用强化规律,升华学生的劳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结果幸福 学生 劳有所获 劳有所值 劳有所信
下载PDF
现代大学的新使命: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发展
11
作者 左崇良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1-6,89,共7页
现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与科技、人才的发展紧密联系。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的转移,其本质是高水平大学群的转移。中国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阐述逐渐清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得以升华。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 现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与科技、人才的发展紧密联系。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的转移,其本质是高水平大学群的转移。中国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阐述逐渐清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得以升华。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形势要求,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教育、科技、人才,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是战略性支撑,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是使命和职责。教育、科技、人才三重使命,使得现代大学“轴心机构”地位进一步彰显;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三重使命 教育 科技 人才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小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的基本意蕴、困境、突破路径研究
12
作者 曾飞燕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6期37-40,共4页
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既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我国发展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现实需要。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是一种对注意的引导,意味着发挥注意的保持功能,旨在实现自我调节。目前小学生科学兴... 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既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我国发展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现实需要。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是一种对注意的引导,意味着发挥注意的保持功能,旨在实现自我调节。目前小学生科学兴趣培养面临培养资源比较稀缺、培养方式略显单一的现实困境。对此,应完善科学教育政策与支持体系,加大小学科学教育资源投入,丰富小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内容,促使小学生在科学兴趣的引领下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兴趣 兴趣培养 科学教育 政策指导 资源投入
下载PDF
比较与借鉴: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
13
作者 左崇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卓越教师培养和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是全球性的教育主题,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为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由于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陷入发展困境,移植的国外教育制度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 卓越教师培养和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是全球性的教育主题,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为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由于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陷入发展困境,移植的国外教育制度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制度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要做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建设现代化的质量保障制度。新时代的中国教师教育改革要坚持和处理好“六个新”,即新思路、新趋向、新挑战、新要求、新措施、新治理,采取“内外兼修”的策略,优化制度,完善内外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培养 教师教育质量保障 评估 比较 制度优化
下载PDF
职前教师教育中核心素养理念渗透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郑志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目前,核心素养理念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渗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够,在高师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充分,在高师第二课堂中渗透较少,此外,师范生对核心素养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 目前,核心素养理念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渗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够,在高师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充分,在高师第二课堂中渗透较少,此外,师范生对核心素养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不畅、职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不够、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变革不多、职前教师教育学习评价的革新不足等四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的应对性策略主要有:变革U-S联动的中小学教师培养体制、产出导向的高师人才培养方案、思维导向的高师课堂教学、过程导向的高师学生学习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理念 职前教师教育 渗透
下载PDF
全人教育视域下乡村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困境与优化策略
15
作者 翁沛 阳华芝 吴越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0期685-690,共6页
全人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丰富知识、创新思维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体。当前,乡村基础教育存在教学资源匮乏与城乡配置失衡;课程结构单一与师资力量局限;教育观念保守与评价体系片面等困境,亟需系统性优化。... 全人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丰富知识、创新思维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体。当前,乡村基础教育存在教学资源匮乏与城乡配置失衡;课程结构单一与师资力量局限;教育观念保守与评价体系片面等困境,亟需系统性优化。针对上述困境,本研究基于全人教育视域,提出加大教育投入,均衡资源配置;强化师资建设,丰富课程体系;转变教育观念,推动综合评价等优化策略,以期为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Holistic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iming to cultivate those with sound personalities, rich knowledg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strong social adaptability. Currently,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 rural basic education faces profound challenges and necessitates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Rural basic education is currently unable to fully meet the diverse developmental needs of students, confronted with dilemmas such as scarc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balanced allo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 monolithic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limited teacher resources;conservative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one-sided evaluation systems. In response to these dilemmas, this study, grounded in the holistic education perspective, analyzes the predicaments of curriculum design in rural basic education and propos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increasing educational investment to balance resource allocation, strengthening teacher development to enrich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ransforming educational concepts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se strategies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乡村基础教育 课程设置困境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16
作者 何淑娟 王彦 张曦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采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645名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师德、融合教育能力、融合教育知识... 采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645名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师德、融合教育能力、融合教育知识,融合教育素养在性别、年级、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触类型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优化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方案;提升融合教育课程质量;构建多方合作体系,提供多渠道实践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本科生 融合教育 素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教育过程性评价的可视化研究
17
作者 祝志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过程性评价是近年来教育评价的热点,过程性评价的监督、调节等功能对优化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CiteSpace工具分析中国教育过程性评价的演进历程、研究热点等,得出结论:1)我国教育过程性评价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偏少,逐年增多;2)作... 过程性评价是近年来教育评价的热点,过程性评价的监督、调节等功能对优化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CiteSpace工具分析中国教育过程性评价的演进历程、研究热点等,得出结论:1)我国教育过程性评价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偏少,逐年增多;2)作者呈现独立研究为主,合作研究为辅的态势;3)发文机构研究团体呈散点分布,各团队间合作较少;4)从研究热点及聚类来看,过程评价、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等聚类领域贯穿始终。针对已有研究,需要增量提质并举,推动过程性研究;加强合作,构建过程性研究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教育评价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学习需求调查研究--以《教育学》课程为例
18
作者 郑志辉 魏书敏 赵新云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6期95-99,共5页
本研究以《教育学》课程为例,通过对508名师范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生在教师教育课程情感与信念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教师素养需求、学习方式需求、教材需求、评价需求及学习时间需求等方面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 本研究以《教育学》课程为例,通过对508名师范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生在教师教育课程情感与信念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教师素养需求、学习方式需求、教材需求、评价需求及学习时间需求等方面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师教育 学习需求 《教育学》
下载PDF
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碰撞——基于课程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云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189,共8页
京师大学堂在1898年筹划时就非常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但其真正实施科学教育是在1902年之后。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科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选聘上。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历程集中透射出中西文化强烈冲突、碰... 京师大学堂在1898年筹划时就非常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但其真正实施科学教育是在1902年之后。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科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选聘上。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历程集中透射出中西文化强烈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大学堂科学教育的变革得益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科学要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实现了并立与融合,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开始动摇传统治学方式的根基,近代早期的本土科技人才成为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大学堂 科学教育 变革 文化碰撞
下载PDF
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现实困境及归因分析——基于湖南浏阳G幼儿园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崇良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57-164,共8页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教师与幼儿双向互动的重要途径。现实中幼儿教师提问存在以下困境:教师提问的水平低,难以激发幼儿高水平的思考;提问的形式单一,幼儿的话语权被忽视;提问的内容封闭,教师圈定了幼儿的...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教师与幼儿双向互动的重要途径。现实中幼儿教师提问存在以下困境:教师提问的水平低,难以激发幼儿高水平的思考;提问的形式单一,幼儿的话语权被忽视;提问的内容封闭,教师圈定了幼儿的回答与反应;教师应答的方式单调,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归因分析发现:教师幼儿观不合理,未能蹲身进入孩子的世界;教师教学观陈旧,没有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及发展需要;教师缺乏对话艺术,阻碍了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掌控提问的方向和深浅度。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高质量的教师提问,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双方在对话中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科学教育 教师提问 现实困境 归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