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体系化构建与实践——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
1
作者 曾晓雪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5期7-10,共4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理论教学的认知,还能使其在实践中长才干、做贡献。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需要推动构建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树立“大思政”观、“大实践”观,从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创...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理论教学的认知,还能使其在实践中长才干、做贡献。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需要推动构建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树立“大思政”观、“大实践”观,从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效,从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文章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旨在探索协同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实践教学 体系化建设 项目化教学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与教学对策
2
作者 高建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62-64,共3页
当代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功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了危机。资本逻辑、社会不公、多元文化的并存和"两课"教学质量的低下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开展讨论式教学,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功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了危机。资本逻辑、社会不公、多元文化的并存和"两课"教学质量的低下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开展讨论式教学,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两课"教师各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信仰 教学对策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阐释路径及其理论启示
3
作者 屈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在“控制自然”思想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径:现代性批判的阐释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路径。威廉·莱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在“控制自然”思想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径:现代性批判的阐释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路径。威廉·莱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隐喻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危机,这表现在:控制自然的观念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实质是对人的控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人的工具。瑞尼尔·格伦德曼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它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有效控制是人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控制自然”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本质上是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统一,“控制自然”预先假定的目的是能否增进人类福祉与满足人类需要。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对“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不同阐释路径,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理解,也给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理论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控制自然 现代性批判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景国 李怡轩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0,共3页
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中,红色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渗透性等原则,并以机构的常态化、制度的规范化、人员的专业化和形式的平民化为抓手,构建... 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中,红色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渗透性等原则,并以机构的常态化、制度的规范化、人员的专业化和形式的平民化为抓手,构建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红色文化建设 长效机制 以人为本 继承与创新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宇鹏 倪志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7,共4页
哲学理论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体现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功能。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物本主义"的思维方式理解此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抽象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因而实际上并不具备这一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理论... 哲学理论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体现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功能。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物本主义"的思维方式理解此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抽象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因而实际上并不具备这一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理论体系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对其"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阐释,从而能够真正发挥"为社会生活提供科学世界观指引、方法论导向以及价值观引导"的功能,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社会生活 物本主义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逻辑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的人本立场、生命缺位与教育救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家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36,共5页
只有基于人本之维,才能构建有生命的高等教育生命线。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观中纯粹的适应性取向、科学主义取向、精英主义取向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在实践工作中由于"人的缺位"造成了教育质量没有根本性的提... 只有基于人本之维,才能构建有生命的高等教育生命线。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观中纯粹的适应性取向、科学主义取向、精英主义取向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在实践工作中由于"人的缺位"造成了教育质量没有根本性的提高,且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对自我及他人生命、社会共同体生命的漠视与扭曲,损害了高等教育的本真目的。为此,我们需要在工作中秉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敬畏、尊重生命,构建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体系,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马克思主义人学 生命教育 价值判断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审视现实”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宇鹏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7,共5页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对现实的诠释和审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试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终极规律的揭示,实现思维把握和解释世...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对现实的诠释和审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试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终极规律的揭示,实现思维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全体自由性",因而仍然属于"解释世界"的传统形而上学,实际上并不具备上述功能。要超越传统教科书的局限,必须立足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建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以此为根据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审视现实"的功能,真正实现"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双重功能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审视现实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人生观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宇鹏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11,共6页
传统教科书以物质世界观为基础,从单纯的客体性原则出发理解人生问题,构建了一种"物本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极大地束缚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构成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观念障碍。要超越传统教科书人生观的局限,合理... 传统教科书以物质世界观为基础,从单纯的客体性原则出发理解人生问题,构建了一种"物本主义"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极大地束缚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构成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观念障碍。要超越传统教科书人生观的局限,合理说明人生观相关问题,就必须立足于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扬弃旧哲学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把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客观规律与主观目的统一起来,在人的社会存在的历史性展开中去寻求人类生命的意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观问题上实现的根本变革,也是其社会意义的根本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本主义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人生观 社会功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商爱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18-119,共2页
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关措施,例如确立"三个并重"的培育理念;构建"厚基础、重素质、强技能"的课程体系;加强理论经典和学术前沿的学习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生质量 保障机制
下载PDF
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生态变革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一玲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0期1-4,共4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总是在一定的语境生态中展开的,网络新技术塑造了新的网络化语境,构成了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最为重要的语境生态。网络化语境下由灌输主体、灌输内容、灌输中介、灌输对象以及灌输环境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总是在一定的语境生态中展开的,网络新技术塑造了新的网络化语境,构成了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最为重要的语境生态。网络化语境下由灌输主体、灌输内容、灌输中介、灌输对象以及灌输环境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生态系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重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生态,故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深刻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的灌输生态变革,以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马克思主义 理论灌输 灌输生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人权发展与世界和平
11
作者 邓斌 彭卫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9-25,共7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世界和平之路仍然显得艰难而曲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时刻面临局部或地区战争的威胁。其中,世界各国国情的不同及其多样化所导致的人权问题,就构成了影...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世界和平之路仍然显得艰难而曲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时刻面临局部或地区战争的威胁。其中,世界各国国情的不同及其多样化所导致的人权问题,就构成了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在世界各国国情多样性的背景之下,促进世界各国的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解决人权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真正能够在各国国情多样性背景下促进各国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人权发展 世界和平 国情多样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30年研究之回顾与发展建议
12
作者 谢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人学自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已逾30年发展历程,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称号也近20年。卅载的人学探索积淀,为今人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在当今举国上下都在"追富""筑梦"的时代,回顾前人在人学之路艰辛耕... 人学自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已逾30年发展历程,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称号也近20年。卅载的人学探索积淀,为今人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在当今举国上下都在"追富""筑梦"的时代,回顾前人在人学之路艰辛耕耘所取得的成就,思考他们为后人留下的不足之处,为当今学人持续地展开对人之奥秘的追问,为复兴伟大的"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繁荣和发展具中华民族特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回顾 成就 不足 建议
下载PDF
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挑战
13
作者 黄一玲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网络新技术塑造了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网络新语境,革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整体语境生态。网络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依然必须坚持"灌输"原则,但需要探索网络化语境下的新"灌输"策略与方法,从而做... 网络新技术塑造了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网络新语境,革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整体语境生态。网络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依然必须坚持"灌输"原则,但需要探索网络化语境下的新"灌输"策略与方法,从而做好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灌输原则
下载PDF
习近平同志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论析
14
作者 金家新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4年第2期13-14,18,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战略性的教育思想。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将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事业,为今后一个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战略性的教育思想。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将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事业,为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习近平 同志 教育事业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思想 优先发展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的理论蕴涵、成就递嬗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星海 邓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84,共13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的战略任务。就理论蕴涵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及广泛传播,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的战略任务。就理论蕴涵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及广泛传播,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催生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开辟新境界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了坚强、稳定、可靠的力量,以及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开辟新境界提供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标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节点与显著成就,与开辟新境界有着密切关联;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具有中国特色,指明了开辟新境界的发展趋势。就成就递嬗而言,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注重创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粹和精神实质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与此同时,党紧紧围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就实践要求而言,新征程需要我们聚焦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任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根本出发点、自信自立作为基本立足点、守正创新作为主要动力点、问题导向作为现实着眼点、系统观念作为关键统筹点、胸怀天下作为重要站位点。如此,才能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推向前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两个结合 伟大成就 人民至上
下载PDF
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传播力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忠梅 宋文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90-92,共3页
在广大青年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需要基于四个维度聚合"四力",即以脚力深入基层,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眼力明辨真伪... 在广大青年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需要基于四个维度聚合"四力",即以脚力深入基层,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眼力明辨真伪,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脑力深入思考,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以笔力书写时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锻造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忠诚可靠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队伍精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传播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四力”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发展绿色消费路径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琳 张宜强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2,共3页
本文在研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寻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指向,提出针对绿色消费所存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提升、引导绿色消费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绿色消费 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提升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之比较--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历史与阶级意识》
18
作者 王国华 李建惠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2-35,46,共5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卢卡奇则以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为基点,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论述了物化理论,形成了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新论述。两者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性。相似性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卢卡奇则以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为基点,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论述了物化理论,形成了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新论述。两者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性。相似性在于两者的批判对象是一致的、理论建构的相似以及均与商品拜物教有关;差异性主要体现于两者在概念、理论起点和扬弃途径上有所差别。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在个人层面,要正确看待异化,认识到没有绝对的自由,自觉抵制拜物教;在国家层面,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正确对待科技的作用,保障人的个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 卢卡奇 物化
下载PDF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与“唯物”——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考察重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蜀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4-19,共6页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领导权,为如何基于唯物主义立场在历史领域进行研究提供了指导,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领导权,为如何基于唯物主义立场在历史领域进行研究提供了指导,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中,如何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实践角度的唯物主义批判,从而定义历史概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民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观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提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意识 全面深化改革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苏联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泽宇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8年第3期3-3,11,共2页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于俄国革命的观点,他们一开始并不看好俄国的革命前景,分析了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发展中的贡献。认为,普列汉诺夫的理论对于苏联的诞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苏...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于俄国革命的观点,他们一开始并不看好俄国的革命前景,分析了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发展中的贡献。认为,普列汉诺夫的理论对于苏联的诞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苏联马克思主义的走向。列宁将辩证法与认识论系统地梳理了出来,并使其成为了苏联社会主义前期的国家政治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苏联 普列汉诺夫 列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