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林科建设背景下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宗波 赵宁 杨斌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林业发展的新型人才是新林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是西南林业大学林学、森林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山水林田湖草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安全密切相关。针对该课程... 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林业发展的新型人才是新林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是西南林业大学林学、森林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山水林田湖草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安全密切相关。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以及研究的前沿进展,进行教学改革探索:①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植物-有害生物-有益生物-环境关系整合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与资源管理体系,以实现有害生物调节与控制的协调统一;②采用翻转课堂、虚拟仿真、林间实训等多元混合式教学探讨问题成因,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建设多学科、多方向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林学及相关专业的探求欲,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亦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林科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教学改革 研究生课程
下载PDF
“森林牧业”为特色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郭爱伟 杨亚晋 +3 位作者 陈粉粉 周杰珑 吴培福 李青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12期89-91,共3页
介绍了发展森林牧业的必要性,并以西南林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从确立以"森林牧业"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以"森林牧业"为特色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通过与林学学... 介绍了发展森林牧业的必要性,并以西南林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从确立以"森林牧业"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以"森林牧业"为特色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通过与林学学科的结合、渗透、延伸,初步形成了以"森林牧业"为特色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相关林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专业 人才培养 森林牧业
下载PDF
林业院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勇 杨玲 +1 位作者 王曙光 刘小烛 《轻工科技》 2019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是近十年建设和发展的注重"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新兴专业,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则是高校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关键。通过七年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构建符合林业院校要求的、适宜地方区域发展的"...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是近十年建设和发展的注重"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新兴专业,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则是高校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关键。通过七年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构建符合林业院校要求的、适宜地方区域发展的"应用型"实践教学平台与公共课平台和专业课平台相结合的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能协调发展,为我国地方区域型、专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生物科学 林业院校 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食品专业开放实验室的改革与探索——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磊 阚欢 +2 位作者 范方宇 刘云 张雪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272-274,共3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应用型专业,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分析开放式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在“互联网+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应用型专业,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分析开放式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在“互联网+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创新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食品专业 开放式实验室 建设 改革
下载PDF
林业大学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措施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杰珑 陈粉粉 +1 位作者 李奇生 李旭 《畜禽业》 2011年第12期60-61,共2页
《动物繁殖学》是农、林等高校动物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动物繁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实验教学成效,需依据高校实验条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促进学科发展、利于人才培养、发挥教师科研优势及优化整合实验设计内容的... 《动物繁殖学》是农、林等高校动物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动物繁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实验教学成效,需依据高校实验条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促进学科发展、利于人才培养、发挥教师科研优势及优化整合实验设计内容的实验教学变革之路。通过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利于学生全程参与实验;将实验教学与实际科研结合,加深对实验的系统理解;优化实验模块,突出综合性与设计性;教学手段多样化,进行仿真与观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探索林业大学动物繁殖实验教学措施,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繁殖学 实验教学 改革措施
下载PDF
蓝膜对西南杨幼苗光合参数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陈智华 刘金萍 +5 位作者 马少杰 张晓琳 王静敏 奎梦漪 何承忠 纵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2,共11页
[目的]阐明蓝膜下光质成分对西南杨(Populus schneideri)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生西南杨扦插幼苗置于蓝色、白色薄膜制成的拱棚下培育60 d,测定其生长指标、叶片解剖结构、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及糖含量。[结果]蓝膜能够促进西南... [目的]阐明蓝膜下光质成分对西南杨(Populus schneideri)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生西南杨扦插幼苗置于蓝色、白色薄膜制成的拱棚下培育60 d,测定其生长指标、叶片解剖结构、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及糖含量。[结果]蓝膜能够促进西南杨幼苗的苗高生长及叶长、叶宽的增加,其苗高、叶长和叶宽分别比白膜增加36.36%、418.52%和495.24%,且两者间差异极显著。与白膜相比,蓝膜处理的叶片上表皮显著变薄;而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的厚度仅略微增加。蓝膜处理下,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蒸腾速率(T_(r))、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和气孔导度(G_(s))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表明蓝膜处理能够提高西南杨幼苗的光合效率。蓝膜处理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和光呼吸速率均极显著高于白膜,而CO_(2)饱和点和CO_(2)补偿点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白膜,表明蓝膜处理使得西南杨幼苗对弱光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对高浓度CO_(2)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蓝膜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淀粉和还原性糖含量分别比白膜高22.69%、41.18%、65.85%和54.26%,而蔗糖含量显著低于白膜。[结论]西南杨幼苗对高比例蓝光有较强的适应性,蓝膜可促进西南杨幼苗的苗高生长,并通过增加叶片G_(s)、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及含量等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研究结果为解析西南杨适应高比例短波光的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西南杨引种栽培光质条件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膜 光合作用 西南杨 叶片解剖结构 红光 蓝光
下载PDF
滇杨幼苗对镉、锌胁迫的生理响应与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艳霞 郑武扬 +4 位作者 侯磊 刘楚天 何承忠 陈柱学 魏文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探究滇杨幼苗在Cd、Zn单一及复合胁迫下的生长、生理响应与耐受特征,采用土培盆栽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Cd、Zn单一及复合胁迫未显著改变滇杨株高、地径和总生物量,但单一Zn胁迫显著提高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Cd-Zn胁迫显著... 为探究滇杨幼苗在Cd、Zn单一及复合胁迫下的生长、生理响应与耐受特征,采用土培盆栽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Cd、Zn单一及复合胁迫未显著改变滇杨株高、地径和总生物量,但单一Zn胁迫显著提高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Cd-Zn胁迫显著降低总根长;Zn可改善滇杨的苗木生长质量,Cd可导致滇杨生长变差,而Cd-Zn复合胁迫时生长状况最差。Cd、Zn单一胁迫未显著改变滇杨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Cd-Zn复合胁迫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但净光合速率和光响应特征参数变化不显著,而Cd单一胁迫时滇杨的R_(d)和LCP较CK显著增高,Zn单一胁迫时则LSP显著增高。Cd和Cd-Zn胁迫可激发滇杨氧化应激防御系统,使S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MDA和TPh含量无显著变化,Zn胁迫时SOD、CAT、MDA和TPh含量均无显著变化。滇杨幼苗对Cd、Zn单一及复合胁迫表现出耐受性,可作为Cd、Zn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重要候选树种,其综合耐受值为Zn>CK>Cd>Cd-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 镉、锌胁迫 生长 光合生理 重金属
下载PDF
辣木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8
作者 龙继明 雷福红 +4 位作者 杨亚晋 段波 李海泉 张祖兵 郭爱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辣木叶含有多种生物物质,其中含许多具有潜在药用功效的黄酮类、多酚类、苯丙素类、萜类、生物碱类、异硫氰酸酯类、有机酸等化合物,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辣木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家禽所需的1... 辣木叶含有多种生物物质,其中含许多具有潜在药用功效的黄酮类、多酚类、苯丙素类、萜类、生物碱类、异硫氰酸酯类、有机酸等化合物,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辣木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家禽所需的11种必需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维生素也非常丰富,尤其是钙、铁、硒、维生素E、泛酸等。辣木叶作为家禽优良的饲料原料之一,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具有改善家禽生产性能,促进肠道健康、肉品质以及胫骨强度,以及改善蛋品质等作用。文章就辣木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成分以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辣木资源的饲料化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生物学功能 营养价值 蛋白质饲料 家禽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黄豆酱生产工艺优化及色泽分析
9
作者 杜喜玲 刘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以鹤壁本地黄豆、面粉为原料,以黑曲霉和米曲霉(质量比为1∶1)混合成发酵剂,调整发酵温度(30,36,42℃)、发酵时间(35,40,45 d)和盐水浓度(占固体物质质量比10%、15%、20%)制作发酵黄豆酱。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并对发酵黄豆酱的... 以鹤壁本地黄豆、面粉为原料,以黑曲霉和米曲霉(质量比为1∶1)混合成发酵剂,调整发酵温度(30,36,42℃)、发酵时间(35,40,45 d)和盐水浓度(占固体物质质量比10%、15%、20%)制作发酵黄豆酱。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并对发酵黄豆酱的色差、感官评分、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及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盐水浓度15%、发酵温度36℃和发酵时间35 d条件下发酵的黄豆酱效果最佳,其感官评分可达到48.2±1.73(满分50);L^(*)值为47.57±1.62,a^(*)值为11.49±2.74,b^(*)值为36.32±1.73;还原糖含量为12.55%,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831 g/100 g。以此方法进行黄豆酱发酵,可使黄豆酱色泽光亮、酱香浓郁、咸香适中、形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黄豆酱 响应面法 生产工艺优化
下载PDF
植物园迁地保护环境下纹瓣兰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嘉雯 钱永辉 +1 位作者 罗艳 李青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8,共12页
深入了解濒危物种的繁殖特性,能为物种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和2023年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存的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主要包括开花物候、繁育系统、花部形态... 深入了解濒危物种的繁殖特性,能为物种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和2023年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存的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主要包括开花物候、繁育系统、花部形态特征、昆虫传粉特征以及花的挥发性成分等。结果表明,纹瓣兰的盛花期在4月中旬,单花花期7 d;群体花期约为36d。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时最高,约为47.15%,之后呈下降趋势。柱头在整个单花期一直具可授性,开花第2天可授性最强。人工授粉实验表明纹瓣兰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繁育并依赖传粉者,自然结实率较低为6.9%。唇瓣的先端和基部的表皮细胞分别为锥形和指状突起,基部的指状突起细胞外附着有油脂颗粒,可能是传粉者的报酬。药帽黄色,其表皮细胞为锥形细胞,能够反射光线,可能起到吸引昆虫的作用,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纹瓣兰唯一的有效传粉昆虫。纹瓣兰的挥发性气味中(E)-乙酸-2-癸烯-1-醇酯含量最高。因此,纹瓣兰的花部结构与传粉昆虫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保护 纹瓣兰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传粉特征 中华蜜蜂
下载PDF
四种类型竹种竹叶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马迎春 王曙光 +4 位作者 詹卉 于丽霞 杨德佳 高若天 李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4,共9页
为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竹种竹叶总RNA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选取合轴丛生型竹种勃氏甜龙竹、合轴散生型竹种云南箭竹、单轴散生型竹种毛竹、复轴混生型竹种巴山木竹为代表,提取其心叶的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利用超微量紫... 为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竹种竹叶总RNA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选取合轴丛生型竹种勃氏甜龙竹、合轴散生型竹种云南箭竹、单轴散生型竹种毛竹、复轴混生型竹种巴山木竹为代表,提取其心叶的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利用超微量紫外分光系统检测RNA的纯度和浓度,比较自配TRIzol试剂法、商品化TRIzon试剂法、RNA提取试剂盒法、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四种方法提取的竹叶总RNA的质量、纯度和提取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自配TRIzol试剂法可以提取出质量好、浓度高的竹叶总RNA,且提取成本较低;商品化TRIzon试剂法提取的总RNA质量及浓度仅次于自配TRIzol试剂法,提取成本稍高;而RNA提取试剂盒法和改良CTAB法无法提取出高浓度的竹叶总RNA。本研究结果为竹类植物更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为其他竹类植物总RNA的提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RNA提取 隶属函数
下载PDF
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逸君 贾璐 +5 位作者 袁豪黎 昝红雨 邓书端 罗蓓 Fan Mizi 夏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木质素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与多种聚合物结合,赋予其抗氧化、防紫外、抗菌等性能,但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限制了其高值化应用。近年来,木质素的改性处理以及木质素衍生的复合薄膜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 木质素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与多种聚合物结合,赋予其抗氧化、防紫外、抗菌等性能,但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限制了其高值化应用。近年来,木质素的改性处理以及木质素衍生的复合薄膜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多种具有特定功能(热稳定、抗氧化、紫外屏蔽等)的高附加值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首先介绍了木质素的结构、特性以及常用的改性方法,其次总结了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紫外防护、吸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膜材料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改性 聚合物 复合膜材料 多功能
下载PDF
木薯纳米淀粉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翦秋 毕会敏 范方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248,共6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木薯纳米淀粉,探究淀粉添加量、超声波振幅、乙醇体积分数、搅拌时间对纳米淀粉粒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木薯纳米淀粉的基本特质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5%(质量分数)、超声波振幅70%、乙醇体积分...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木薯纳米淀粉,探究淀粉添加量、超声波振幅、乙醇体积分数、搅拌时间对纳米淀粉粒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木薯纳米淀粉的基本特质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5%(质量分数)、超声波振幅70%、乙醇体积分数60%、搅拌时间15 min时,粒径最小为75.91 nm。核磁共振氢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沉淀法成功制备木薯纳米淀粉,淀粉基本化学结构不变;与原淀粉相比,用纳米淀粉为乳化剂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粒径较小,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及贮藏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木薯淀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纳米淀粉 沉淀法 乳化性能
下载PDF
中国特有的两种同域分布凤仙花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14
作者 张颖铎 朱永 +3 位作者 李青青 王乐骋 陶磊 李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5,共15页
中国是凤仙花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存在着大量的特有和同域分布现象。为更好地理解同域分布近缘种的传粉综合征分化以及传粉昆虫资源分配问题,该文以中国特有种黄麻叶凤仙花(Impatiens corchorifolia)和金凤花(I.cyathiflora)为研... 中国是凤仙花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存在着大量的特有和同域分布现象。为更好地理解同域分布近缘种的传粉综合征分化以及传粉昆虫资源分配问题,该文以中国特有种黄麻叶凤仙花(Impatiens corchorifolia)和金凤花(I.cyathiflor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完成传粉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种的开花物候、花形态结构、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和人工授粉实验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种凤仙花的花距不同,花距的长度与花蜜量呈正比,但与花蜜含糖量无关。花距类型决定了两种植物的传粉昆虫种类的分化。具短花距的黄麻叶凤仙花的花蜜含量为(4.57±1.43)μL,花蜜糖含量为(45.48±2.28)%,由蜜蜂和胡蜂为其传粉。拥有长花距的金凤花的花蜜含量为(10.15±3.28)μL,花蜜糖含量为(46.12±1.48)%,除蜜蜂和胡蜂传粉外,天蛾和熊蜂也为其传粉昆虫。(2)两种植物虽然共享3种传粉者,但表现为明显的错峰访花,传粉行为和花通道的差异决定了传粉者携带花粉的部位不一致。(3)繁育系统实验表明,两种植物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杂交障碍和异花授粉偏好性。因此,花距形态差异显著导致了传粉综合征分化明显和传粉昆虫行为各异。两种植物授粉均需要传粉昆虫且均无法自花授粉,呈现异交优势;并且可以通过部分传粉昆虫、花形态差异以及杂交不亲和等情况维持生殖隔离。该研究结果为理解凤仙花属的传粉综合征、同域分布近缘物种传粉昆虫资源分配等方面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叶凤仙花 金凤花 传粉生物学 同域分布 繁育系统 传粉综合征
下载PDF
青皮竹花形态结构与雌、雄配子的发育研究
15
作者 闫瀛丹 周丽 王曙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目的]揭示青皮竹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形态及其雌、雄配子体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形态解剖及石蜡制片的方法对青皮竹花器官的各部分外观形态特征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青皮竹小穗为无限花... [目的]揭示青皮竹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形态及其雌、雄配子体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形态解剖及石蜡制片的方法对青皮竹花器官的各部分外观形态特征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青皮竹小穗为无限花序,下部的小花先发育,但因小穗基部具有潜伏芽,因此又具有有限花序的特征。每个小穗约有8~10朵小花,顶端小花不育,小穗基部含有2~3枚黄棕色苞片。每朵小花均有内、外稃各1枚,浆片3枚,雄蕊6枚,雌蕊1枚。雌雄异熟,异花授粉。子房呈花瓶状,下部光滑不具棱,上部有绒毛。子房1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短花柱长柱头,花柱具绒毛,三分枝羽状柱头。花药呈黄色,4药室。未成熟的花药的花药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型,花药成熟后绒毡层退化,仅剩表皮和纤维层。花粉成熟后2或3核花粉粒,花药壁纵裂散粉。[结论]青皮竹花器官形态与解剖结构发育正常,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多种败育情况,可能是青皮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竹 雄蕊 雌蕊 败育
下载PDF
黄芩提取物对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勇杏 华燕 +4 位作者 郭磊 鲁斌 余晚霞 杨翠凤 滕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目的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黄芩提取物处理对百香果采后贮藏保鲜品质的效果,以期延长百香果贮藏时间。方法以百香果为原料,黄芩提取物为保鲜剂,蒸馏水浸泡为对照,使用不同质量浓度黄芩提取物对百香果进行浸泡处理并置于室温贮藏(温度为18~2... 目的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黄芩提取物处理对百香果采后贮藏保鲜品质的效果,以期延长百香果贮藏时间。方法以百香果为原料,黄芩提取物为保鲜剂,蒸馏水浸泡为对照,使用不同质量浓度黄芩提取物对百香果进行浸泡处理并置于室温贮藏(温度为18~23℃)。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黄芩提取物对百香果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总结黄芩提取物最佳保鲜质量浓度以及贮藏保鲜效果。结果在室温条件下,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质量浓度黄芩提取物处理均能起到贮藏保鲜的效果。CK组的百香果在贮藏17 d后质量损失率为24.67%,硬度为6.31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45mg/g,而黄芩提取物处理B组(12.5 mg/mL)的百香果在贮藏17 d后质量损失率为17.60%、硬度为8.2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84 mg/g,CK组与黄芩提取物处理B组(12.5 mg/mL)之间各指标呈显著性差异(P<0.05)。B组(12.5 mg/mL)黄芩提取物在保持百香果果实硬度、质量损失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等外在及内在品质指标的稳定均不同程度优于CK组和其他质量浓度黄芩提取物处理组。结论在百香果室温贮藏保鲜中,采用质量浓度为12.5mg/mL的黄芩提取物处理可以减少果实营养物质消耗,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百香果 贮藏品质 采后保鲜
下载PDF
2016-2020年云南省部分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检测分析
17
作者 张振兴 胡骑 +3 位作者 杨钦鸿 薛晓岩 赵孝慈 宋建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29,共4页
为了解2016年-2020年云南省部分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情况,采集了云南省9个州市188个健康猪场的4179份血清样品,应用ELISA方法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州市、不同年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 为了解2016年-2020年云南省部分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情况,采集了云南省9个州市188个健康猪场的4179份血清样品,应用ELISA方法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州市、不同年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4179份血清样品中,阳性样品2932份、阴性样品1247份,总体抗体阳性率为70.16%;2016-2018年云南省部分地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97%、76.32%、75.75%,达到我国农业农村部要求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阳性率70%的标准;2019-2020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68%、56.50%,未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9个州市中,保山、楚雄、红河、普洱、版纳、玉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85%、70.75%、76.46%、80.67%、76.82%、81.39%,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大理、昆明、曲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89%、67.42%、57.88%,未达到农业部规定标准。结果表明,云南省部分地区总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各州市抗体阳性率也存在差异性。为了降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情发生风险,建议定期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血清学、病原学监测,优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方案,从而进一步保障云南省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
下载PDF
西南三地区野生香菇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婉洁 何德 +1 位作者 李翠新 李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93-2097,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大姚县、瑞丽市和四川省木里县的41株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进行DNA聚类分析,利用NTSYS软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18个引物对41个野生香菇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扩增,共扩增...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大姚县、瑞丽市和四川省木里县的41株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进行DNA聚类分析,利用NTSYS软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18个引物对41个野生香菇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162条清晰的DNA片段。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水平在62%左右时,41株野生香菇菌株分为3个类群,各地香菇资源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与地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Lentinula edodes) ISSR 遗传多样性 DNA聚类分析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膳食纤维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文锋 张咪 +3 位作者 杨亚晋 范萧 刘莉莉 郭爱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1941,共1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探讨饲粮中添加膳食纤维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2007—2022年关于膳食纤维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影响的试验研究,共筛选到27篇文献,共计5... 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探讨饲粮中添加膳食纤维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2007—2022年关于膳食纤维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影响的试验研究,共筛选到27篇文献,共计5310羽肉鸡。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终末体重(FBW)、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回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及肌胃相对重量(GRW)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膳食纤维显著提高了肉鸡ADG[合并效应值(MD)=1.01,95%置信区间(95%CI)为0.29~1.72,P=0.00600]、FBW(MD=45.05,95%CI为16.68~73.42,P=0.00200)和回肠VH(MD=36.58,95%CI为14.22~58.94,P=0.00100)及GRW(MD=0.16,95%CI为0.11~0.21,P<0.00001);显著降低了肉鸡F/G(MD=-0.04,95%CI为-0.06~-0.01,P=0.00800);而饲粮中添加膳食纤维对肉鸡ADF(MD=0.29,95%CI为-0.59~1.17,P=0.52000)及回肠CD(MD=5.51,95%CI为-1.83~12.86,P=0.14000)、VH/CD(MD=0.06,95%CI为-0.01~0.14,P=0.09000)的影响不显著。亚组分析表明,饲粮中添加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显著提高肉鸡ADG(MD=1.34,95%CI为0.56~2.12,P=0.00070)及回肠VH(MD=50.37,95%CI为24.22~76.51,P=0.00020)、VH/CD(MD=0.25,95%CI为0.17~0.32,P<0.00001),显著降低了F/G(MD=-0.04,95%CI为-0.06~-0.02,P=0.00060);饲粮中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对肉鸡ADFI(MD=0.71,95%CI为-0.68~2.10,P=0.32000)、ADG(MD=0.69,95%CI为-0.65~2.03,P=0.31000]、F/G(MD=-0.04,95%CI为-0.09~0.01,P=0.09000)及回肠VH(MD=17.00,95%CI为-5.51~39.50,P=0.14000]、CD(MD=3.01,95%CI为-3.10~9.13,P=0.33000)、VH/CD(MD=-0.27,95%CI为-0.79~0.29,P=0.36000)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肉鸡饲粮粗纤维含量在1.43%~6.17%时,添加膳食纤维具有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作用。与SDF相比,IDF具有更好的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肉鸡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META分析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植模式对干热河谷咖啡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姚丽 刘倩 +2 位作者 王金华 严秋丽 蒋宇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0-1368,共9页
为改善干热河谷地区咖啡园脆弱的生态环境,探讨不同的覆盖作物种植模式对咖啡园土壤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紫花苜蓿单播(A1),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混播(A2)两个处理,以休闲处理(CK)为对照,分析了覆盖作物盛花期时对土壤酶活、... 为改善干热河谷地区咖啡园脆弱的生态环境,探讨不同的覆盖作物种植模式对咖啡园土壤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紫花苜蓿单播(A1),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混播(A2)两个处理,以休闲处理(CK)为对照,分析了覆盖作物盛花期时对土壤酶活、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1、A2处理都能显著提高咖啡园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P<0.05),促进土壤pH从弱碱性恢复到中性,更利于咖啡树的生长;与CK相比,A1的土壤脲酶显著提高(P<0.05),A1、A2、CK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A1的Sobs指数、Chao1指数显著低于A2、CK处理(P<0.05),A1、A2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CK(P<0.05),与休闲处理相比,单播/混播覆盖作物种植降低了土壤细菌多样性,但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混播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比紫花苜蓿单播更丰富;酸杆菌门是A1的优势菌门,放线菌门是A2、CK组的优势菌门,酸杆菌门的RB41是3个处理的优势菌属;pH值对土壤细菌种群分布的影响最大;细菌群落的主要功能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覆盖作物种植可以显著增加干热河谷地区咖啡园土壤营养,调整土壤酸碱度,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紫花苜蓿和光叶紫花苕混播是干热河谷地区咖啡园覆盖作物种植的较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覆盖作物 干热河谷 种植模式 咖啡园 土壤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