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5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服务社会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雷方俊 杨军昌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22年第1期184-189,共6页
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今年来在服务社会上开展了文化传承、决策咨询、精准扶贫、乡村调查、讲座与教育培训等工作,呈现出了多途多效的社会服务工作格局。同时... 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今年来在服务社会上开展了文化传承、决策咨询、精准扶贫、乡村调查、讲座与教育培训等工作,呈现出了多途多效的社会服务工作格局。同时也还存在着问题意识不突出、应时而需的服务力度薄弱、服务领域不够宽泛、必要的动力机制建设存在短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的阶段,学院应更加坚定服务社会意识,勇于肩负起服务社会的时代使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工作,砥砺前行,力争新成绩、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服务社会 调查分析 贵州大学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基于贵州的案例考察
2
作者 龚卿民 谭晓霜 邵利军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体育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路径。通过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践及其构建国家形象的机制的梳理,认为赤水独竹漂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顽强拼搏等国家体育精神的推崇、传承与发展,是国家形象构建的内生力与外源力。在贵州少数民族传... 体育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路径。通过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践及其构建国家形象的机制的梳理,认为赤水独竹漂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顽强拼搏等国家体育精神的推崇、传承与发展,是国家形象构建的内生力与外源力。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正是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外合力下,我们的国家正面形象被逐步构建并不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国家形象 赤水独竹漂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苗族独木龙舟”为例
3
作者 龚卿民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5-81,共7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贵州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还是贵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开展的必要基础之一。施秉县的独木龙舟文化正有机融入当前地方的民族团结工作建设,该地围绕独木龙舟在设置地方节日、登录非物质文化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贵州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还是贵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工作开展的必要基础之一。施秉县的独木龙舟文化正有机融入当前地方的民族团结工作建设,该地围绕独木龙舟在设置地方节日、登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造宣传品牌等多面向的文化资源化,并由国家力量支持与地方独木龙舟队及独木龙舟协会共同协作下,积极且有效地创造了内蕴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又独具贵州地方及苗族特色的鲜明文化内涵。这些内涵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象存在着“同源类象”的内在联系,对贵州等多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苗族独木龙舟 文化认同 贵州
下载PDF
西部高校历史本科教改难点及对策——以合作学习在贵州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
4
作者 庄和灏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第1期99-103,139,共6页
将本科教育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是当前全国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贵州大学历史学本科实施合作学习教改实践作为具体个案,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教改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等方面掣肘的深入剖析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索,从而为... 将本科教育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是当前全国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贵州大学历史学本科实施合作学习教改实践作为具体个案,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教改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等方面掣肘的深入剖析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索,从而为新时代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某些较有针对性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高校 历史专业 本科教改 合作学习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课程的现状和影响——以黔东南凯里学院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光红 《文化遗产》 CSSCI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无论城市或乡村,在现代化潮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遭到了巨大的流变。随着市场经济的触角延伸至乡村的每个角落,同质性的扩张,异质性的收缩,许多地方性、区域性文化正在消失,文化多...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无论城市或乡村,在现代化潮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遭到了巨大的流变。随着市场经济的触角延伸至乡村的每个角落,同质性的扩张,异质性的收缩,许多地方性、区域性文化正在消失,文化多样性正处于破损之中。在此状况下,传统文化所寄存的文化生境正遭受强烈的冲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正面临新的挑战,它是否能适应在新时期下的生存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有效地得到保护、并能继续传承下去的关键所在。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许多地方把它纳入高校之中,企图借助高校的优势资源,更高层面地、系统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凯里学院为例,探究凯里学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学校主体对非物质文化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人口控制机制
6
作者 曹端波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控制机制 贵州少数民族 婚姻制度 不落夫家 控制人口增长 自然资源 布依族 瑶族 人口控制 禁忌
下载PDF
物的民族志:“民族贵州”展陈的文化书写
7
作者 黄镇邦 《贵博论丛》 2022年第1期191-209,共19页
“采集民族志”从广义上讲是指民国时期重视民族文物或民族学人类学器物和标本的搜集、整理的学术流派。抗战时期高校西迁,随迁学者带来了这股学术风气。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中的“民族贵州”,展陈文物民族特色浓郁,讲解词忠实于田野,... “采集民族志”从广义上讲是指民国时期重视民族文物或民族学人类学器物和标本的搜集、整理的学术流派。抗战时期高校西迁,随迁学者带来了这股学术风气。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中的“民族贵州”,展陈文物民族特色浓郁,讲解词忠实于田野,是该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博物馆展陈的一个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博物馆 “民族贵州”展陈 采集民族志
下载PDF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的魅力展现及保护传承——评《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中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8-I0008,共1页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开凿至今已有2 5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在用运河。时间的积淀使运河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大运河文化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培育国人的文化自信,国家十分重视大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开凿至今已有2 5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在用运河。时间的积淀使运河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大运河文化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培育国人的文化自信,国家十分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推进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使旅游成为我国历史文明传播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规划 京杭大运河 文明传播 保护传承 文化自信 文化魅力 优秀历史文化
下载PDF
实践跨学科研究,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水江学研究”栏目的办刊特色及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勤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锦屏文书”也称“清水江文书”,2010年2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第1期开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了以清水江文书为研究对象的特色专栏“清水江学研究”,自栏目设立之初,就聘请清水江文书研究专家担任学术主持... “锦屏文书”也称“清水江文书”,2010年2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第1期开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了以清水江文书为研究对象的特色专栏“清水江学研究”,自栏目设立之初,就聘请清水江文书研究专家担任学术主持人,同时以贵州大学法学、哲学、农林经济管理、民族学、历史学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及博士点为基础,依托多学科背景的研究机构及作者团队,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支撑,紧跟学术热点。截止2019年第6期,“清水江学研究”专栏共刊登48组131篇文章,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了跨学科多元发展。2019年11月,“清水江学研究”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栏目不仅聚焦方法论层面的探讨,更注重现实社会问题的关照,始终秉承学以致用的理念,实现了知识成果的转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2018年12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文书保护条例》的正式公布实施,以及以锦屏文书为支撑的“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获“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一系列行动。当下正在进行的清水江文书“林粮间作种植复合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一系列的行动,可以说是学术研究成果作为资政参考的典范。显然,回顾栏目的办刊历程及经验,对展望未来,实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提质升核、更好的服务学术研究以及地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学 跨学科 办刊经验 资政参考
下载PDF
返乡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基于贵州省台江县“妈妈制造”的实践
10
作者 龚卿民 谭晓霜 邵利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7-77,共11页
解决我国返乡女性的再就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返乡女性的再就业既是回流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回流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梳理贵州省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该地由公益项目“妈妈制造”支持且主... 解决我国返乡女性的再就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返乡女性的再就业既是回流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回流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梳理贵州省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该地由公益项目“妈妈制造”支持且主要为返乡女性参与的苗绣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妈妈制造”对返乡女性的收入获得、家庭照顾、文化自信、地方事务参与等方面的积极效应。同时厘清返乡女性与“妈妈制造”对推进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起作用,以期提供返乡女性群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两者联结助力乡村振兴的可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女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文化产业化 “妈妈制造”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集市基本经验——基于贵州的调查
11
作者 龚卿民 余孙睿炆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非遗集市在人员参与、物品买卖、活动展演、文化宣传等方面体现了其具备汇集性、经济性、传播性、休闲娱乐性等特点。对贵州非遗集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实践的揭示,凸显了贵州通过非遗集市宣传非遗、销售非遗产品、传播非遗品牌的路径... 非遗集市在人员参与、物品买卖、活动展演、文化宣传等方面体现了其具备汇集性、经济性、传播性、休闲娱乐性等特点。对贵州非遗集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实践的揭示,凸显了贵州通过非遗集市宣传非遗、销售非遗产品、传播非遗品牌的路径,在非遗层面积极作用于各民族的交流交往,增进不同民族间的情感交融,由此推进了民族团结、加强了地方联系以及维系了社会和谐。案例的经验表明,非遗集市可以通过丰富内容、拓宽宣传渠道、促进全方位互嵌等进一步助力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集市 中华民族共同体 贵州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研究
12
作者 于衍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66,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一项重要文化战略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资源。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独特作用。红色文化保护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一项重要文化战略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资源。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独特作用。红色文化保护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保护红色文化本身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方式。选取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为研究个案,从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形成的基本历史事实、价值认知和保护策略等方面切入,对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开展专题研究,更深入认识红色文化保护重要性及其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进一步拓宽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索的红色文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渡赤水红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保护
下载PDF
民族地区茶文化遗产与产业发展路径初探——以贵州都匀毛尖茶与旅游业融合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秋华 李世乾 席禹梅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1期79-80,共2页
在贵州全境旅游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同质化问题也浮出水面。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对都匀毛尖茶文化进行简要讨论,认为其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征。都匀毛尖茶是文化沟通媒介,是黔南少数民族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联通方式,代表... 在贵州全境旅游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同质化问题也浮出水面。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对都匀毛尖茶文化进行简要讨论,认为其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征。都匀毛尖茶是文化沟通媒介,是黔南少数民族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联通方式,代表了黔南少数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悠然闲适的情感体验以及生活趣味。鉴于此,笔者提出力塑“毛尖之都、山水桥城”的都匀茶旅城市名片,针对中高端游客市场,设计体验式、高端疗养茶旅融合模式,旨在为都匀茶旅融合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匀毛尖茶 茶文化 文旅融合
下载PDF
基于辩证思维的“两主导六结合”教学法——以贵州大学“毛概”思政课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衍学 《科教文汇》 2022年第4期43-48,共6页
“两主导六结合”教学法源于具体教学实践。一方面,它主张通过减少教师课堂“满堂灌”授课频次,提高学生听课的投入度和教师授课的受欢迎度,调动教师课堂授课积极性;另一方面,它坚持通过改变学生课堂全程被动的“填鸭式”授课现象,加强... “两主导六结合”教学法源于具体教学实践。一方面,它主张通过减少教师课堂“满堂灌”授课频次,提高学生听课的投入度和教师授课的受欢迎度,调动教师课堂授课积极性;另一方面,它坚持通过改变学生课堂全程被动的“填鸭式”授课现象,加强课堂特定时段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主导性,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意愿,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展示机会,调动学生上思政课的积极性。最后,它通过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教学双驱合力,提升“毛概”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两主导六结合” 贵州大学 “毛概”课
下载PDF
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在经济化过程中的路径变迁——以贵州台江县施洞苗族刺绣为研究对象
15
作者 王立教 《神州》 2012年第11期22-22,共1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施洞刺绣工艺品的价值分配来探讨两种不同的社会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贵州农村传统文化遗产商品化。第二个过程,贵州苗族文化遗产的象征资本积累。从象征性资本价值分配的角度研究苗族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刺绣 商品化 文化遗产 经济 发展
下载PDF
生态视阈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为例
16
作者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7年第2期192-199,共8页
近年来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遇到了诸多瓶颈问题,从生态观视角出发审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把民族地区的独特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条件等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在生态视角下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 近年来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遇到了诸多瓶颈问题,从生态观视角出发审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把民族地区的独特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条件等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在生态视角下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目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文化资源禀赋,更重要的是其良好的生态文化传统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较大优势,需要尽快明确一条因地制宜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归纳总结锦屏县的传统文化生态观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缺失,以期探讨适应锦屏地方性知识的、传承锦屏少数民族良好生态智慧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观 民族地区 文化产业 发展
下载PDF
试论文化产业发展与贵州民族地区脱贫
17
作者 叶亚军 王微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6年第Z2期94-99,共6页
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成为世纪各国政府大力建设的朝阳产业。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和贵州省民族地区脱贫的基本事实,借助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是一条可行、可实践之路... 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成为世纪各国政府大力建设的朝阳产业。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和贵州省民族地区脱贫的基本事实,借助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是一条可行、可实践之路。并据此展开论述,具体从经济转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国家扶贫四个方面探讨其可行性,以可操作的产业路径规划设计论述其可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贵州省 民族地区 脱贫
下载PDF
贵州历史民族图志与清水江文书的关联性探微
18
作者 熊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4-61,共8页
清水江流域位处贵州东南部,分布着众多民族群体。有清一代,(康熙)《贵州通志》卷三十《蛮僚》、《皇清职贡图》、"百苗图"等图志就有关其族群的记载。内容涉及各族群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社会交往诸多方面,具有珍贵的史料价... 清水江流域位处贵州东南部,分布着众多民族群体。有清一代,(康熙)《贵州通志》卷三十《蛮僚》、《皇清职贡图》、"百苗图"等图志就有关其族群的记载。内容涉及各族群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社会交往诸多方面,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诸民族图志相关内容在今遗存的清水江诸类文书中能找到佐证。故综合运用以上文献,对于推动清水江学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民族图志 清水江文书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城市历史街区民族文化的影响——以西安回民街为例
19
作者 封佳懿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4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历史街区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城市旅游的一大亮点,并且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回民街地处西安市商业圈的中心地带,旅游业的开发必定对其原有的异质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街区如何在适应现代生活和... 历史街区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城市旅游的一大亮点,并且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回民街地处西安市商业圈的中心地带,旅游业的开发必定对其原有的异质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街区如何在适应现代生活和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持其原有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是一个研究的焦点。通过对西安回民街旅游发展对其街区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分析在旅游业发展下民族街区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对城市发展与民族街区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民族文化 影响 保护 旅游业
下载PDF
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
20
作者 张月 王婷婷 《学术与实践》 2021年第1期60-66,共7页
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传承贵州红色文化,发扬贵州民族精神,践行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度挖掘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文本文献、附着载体、生动实例与鲜活人才挖掘、民间叙事等,为高校运用贵州民族地区... 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传承贵州红色文化,发扬贵州民族精神,践行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度挖掘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文本文献、附着载体、生动实例与鲜活人才挖掘、民间叙事等,为高校运用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践行立德树人提供鲜活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 文本文献 附着载体 生动实例 民间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