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培计划”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基于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国培计划”小学语文教师班调查数据分析 |
陈小娟
吴中胜
|
《文教资料》
|
2014 |
0 |
|
2
|
礼:中国文学伦理学关键词——兼论《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学伦理学的早期发展 |
吴中胜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3
|
革命文学论争之话语革命问题 |
周建华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教育硕士文学课程“探究型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
廖文华
陈小芒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1
|
|
5
|
趣与美:儿童文学的诗性特征——以刘第红散文集《白蝴蝶黄蝴蝶》为例 |
程箐
刘琳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6
|
20世纪末女性文学的性别觉醒和价值转型 |
陈昭明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3
|
|
7
|
西南联大作家创作中的文学地理问题——以汪曾祺创作为例 |
明飞龙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3
|
|
8
|
英诗中国形象:文学虚构与西方意识的对读 |
曾繁健
刘汉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9
|
海外游子文学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以新加坡游子文学创作为例 |
李萃茂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0
|
安徽当代知名作家的文学史意义——以耿龙祥、鲁彦周、公刘等为中心 |
黄晓东
明飞龙
|
《滁州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史识·学识·德识——评陈国恩《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
周建华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2
|
教育硕士文学课程“探究型教学”的多元模式及其应用 |
陈小芒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3
|
实体化文学观影响下著作权司法实践的三重混淆 |
刘汉波
赖学红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4
|
穿越意识形态与中外文学 |
刘汉波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5
|
《文心雕龙》与吴地文学 |
吴中胜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6
|
实体化文学观的哲学根据与基本内涵 |
刘汉波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7
|
《文心雕龙》与《文学理论》内容形式观比较研究综述 |
张文君
|
《课外语文(下)》
|
2014 |
0 |
|
18
|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某省为样本 |
姬秉新
王从华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9
|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词语的收录及编纂问题刍议 |
刘海平
邹帆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专题”式编写体例的特点与检讨 |
王从华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2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