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治疗与^(89)Sr核素治疗对椎骨转移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任振泰 李甸源 +2 位作者 崔静 谢新立 常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8-749,共2页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与89Sr核素治疗对椎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治疗的椎骨转移癌疼痛患者143例,其中放疗组115例,根据单次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分割、中分割、低分割3组,89Sr核素治疗组28例。对放...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与89Sr核素治疗对椎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治疗的椎骨转移癌疼痛患者143例,其中放疗组115例,根据单次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分割、中分割、低分割3组,89Sr核素治疗组28例。对放疗组之间、放疗组与89Sr治疗组之间的疼痛缓解有效率、起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分割、中分割、低分割3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0.63%(29/32)、84.21%(32/38)、80.00%(36/45),放疗总体疼痛缓解有效率84.35%(97/115),89Sr核素治疗疼痛缓解有效率78.57%(22/28)。不同放疗分割组间、放疗组与89Sr核素治疗组间疼痛缓解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分割、中分割、低分割组和89Sr治疗组缓解疼痛的起效时间分别为(14.21±2.51)、(7.78±2.96)、(2.83±1.56)、(9.27±2.88)d,4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0.152,P=0.000)。结论放射治疗与89Sr核素治疗对缓解椎体的骨转移性疼痛疗效相当,低分割放疗疼痛缓解的起效时间最短,常规分割起效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89Sr 椎骨转移癌 疼痛
下载PDF
核素肾动态显像当日再进行骨显像的可行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晓光 李彦鹏 +3 位作者 王旭 李素芬 王瑞华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观察肾动态显像当日进行全身骨显像对骨显像图像质量及患者的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检查申请中既有肾动态显像又有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成年患者53例为观察组,常规接受^(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2 h后,再注射^(99)Tc^(m)-MDP,按... 目的观察肾动态显像当日进行全身骨显像对骨显像图像质量及患者的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检查申请中既有肾动态显像又有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成年患者53例为观察组,常规接受^(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2 h后,再注射^(99)Tc^(m)-MDP,按骨显像流程接受全身检查;另选取53例仅接受骨显像检查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于注射^(99)Tc^(m)-MDP后即刻、30 min、1 h、2 h、4 h、6 h、24 h观察患者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骨显像图像质量,统计图像质量优良率。测量骨后位像T12、L4、髂嵴、肱骨中段、股骨中段和髂骨上2 cm处软组织的放射计数,计算各部位靶/非靶比值(T/NT)值;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肉眼观察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0.57%(48/53)、92.45%(4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两组间T12、L4、肱骨中段、股骨中段T/N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髂嵴T/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同日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核素肾动态+GFR显像的影响因素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杜晓光 谢新立 +3 位作者 王卓 刘爱卿 许莎莎 程兵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17-721,725,共6页
目的:分析肾动态+GFR检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查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9 653例肾动态+GFR检查中导致596例患者(对照组)复查的原因,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并改进措施,对此后12 960例检查中导致374例患者(观察组... 目的:分析肾动态+GFR检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查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9 653例肾动态+GFR检查中导致596例患者(对照组)复查的原因,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并改进措施,对此后12 960例检查中导致374例患者(观察组)复查的原因再分析,观察总复查率、主要影响因素及受检者年龄段分布的变化。使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复查比率分别为6.17%(596/9 653)和2.89%(374/12 9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2,P<0.05);主要影响因素:患者因素、注射技术因素、综合评估与临床或其他诊断不符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21.43、8.65,P均<0.05),次要影响因素:显像剂、采集处理、设备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0.05、0.46,P均>0.05);年龄段分布变化:婴幼儿、儿童患者数量增多,占比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0、202.25,P均<0.05)。结论 :肾动态+GFR检查灵敏度高,影响因素复杂,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对确保肾动态显像质量和保证GFR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18F-FDG及18F-FLT PET/CT对多发骨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晓光 谢新立 +3 位作者 王旭 陈国宝 阮翘 程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7-572,共6页
目的:分析多发骨结核18F-FDG与18F-FLT PET/CT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多发骨结核25例、骨转移瘤4例、多发骨髓瘤2例、良性骨病2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灶的18F-FDG及18F-FLT PET/CT影像特征,比较18F-FDG单独及联合18F-FLT PET... 目的:分析多发骨结核18F-FDG与18F-FLT PET/CT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多发骨结核25例、骨转移瘤4例、多发骨髓瘤2例、良性骨病2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灶的18F-FDG及18F-FLT PET/CT影像特征,比较18F-FDG单独及联合18F-FLT PET/CT对多发骨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25例多发骨结核患者共发现病灶117个,病灶对18F-FDG不同程度的高摄取,对18F-FLT低摄取;18F-FDG PET/CT骨及软组织感兴趣区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其靶非靶比值均高于18F-FLT PET/CT(P均<0.05)。18F-FDG PET/CT对多发骨结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2.0%(8/25)、25.0%(2/8)、30.3%(10/33);18F-FDG联合18F-FLT PET/CT分别为96.0%(24/25)、87.5%(7/8)、93.9%(31/33)。联合法诊断效能高于18F-FDG PET/CT(P均<0.05)。结论:18F-FDG联合18F-FLT双显像剂行PET/CT检查对多发骨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骨结核 18F-FDG 18F-FLT PET/CT
下载PDF
甲状旁腺腺瘤核素显像术前定位诊断39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阮翘 谢新立 +2 位作者 韩星敏 程兵 孟玉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0-961,共2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下载PDF
临床未确诊病例619例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
6
作者 杜晓光 谢新立 +3 位作者 周帆 孙秉奇 孟玉葆 程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7-338,共2页
关键词 疼痛 骨折 发热 核素全身骨显像
下载PDF
乳癌3812例核素全身骨显像随访资料分析
7
作者 杜晓光 刘保平 +1 位作者 谢新立 孙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乳癌 ^99MTC-MDP骨显像 随访 骨转移
下载PDF
全程系统性护理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亚萍 李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3期2150-2152,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性护理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全程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性护理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全程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波动、面色改变、呼吸频率改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患者采取全程系统性护理,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系统性护理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心病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秦乡音 韩星敏 《临床研究》 2019年第4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测依从性与护理操作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评价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显像成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 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全方位管理干预对行^(18)F-FDG PET/CT检查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丽 王萌 李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管理干预在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64,采用全方位... 目的:探讨全方位管理干预在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64,采用全方位管理干预)和对照组(n=59,采用常规干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图像合格率、患者心理状态和检查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图像一次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情绪平稳度、依从性、生活习惯、沟通能力、自我约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检查前、中、后检查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18)F-FDG PET/CT检查中应用全方位管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利于诊断检查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管理干预 胃肿瘤 ^(18)F-FDG PET/CT检查 应用效果 放射影像护理
下载PDF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术前定位诊断导致肿瘤诱发低磷骨软化症的原发肿瘤病灶
11
作者 孙珂 李彦鹏 +4 位作者 刘小婷 王冉 蔺旭阳 李龙吉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肿瘤诱发低磷骨软化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 TIO)为间叶源性肿瘤所致低磷骨软化症,多表现为进行性骨痛、骨质疏松、行走困难及活动受限甚至多发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切除原发灶为治疗TIO的有效方法,但间叶源性肿瘤... 肿瘤诱发低磷骨软化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 TIO)为间叶源性肿瘤所致低磷骨软化症,多表现为进行性骨痛、骨质疏松、行走困难及活动受限甚至多发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切除原发灶为治疗TIO的有效方法,但间叶源性肿瘤往往位置隐匿、定位困难。本研究报道5例以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术前定位诱发TIO的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 PMT)原发病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低磷血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SNX10/mTORC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闫志华 程兵 +1 位作者 陈伟娜 李祥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Gln)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SNX10/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0、1、2、4 mmol/L Gln的培养基培养人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C643,每个浓度设6个复孔。分组培养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Gln)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SNX10/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0、1、2、4 mmol/L Gln的培养基培养人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C643,每个浓度设6个复孔。分组培养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分组培养24 h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三磷酸腺苷(ATP)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迁移能力、侵袭能力、ATP生成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NX10、p-mTOR、mTORC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NX10、p-mTOR、mTORC1、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Gln干预后,C643细胞凋亡率下降,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ATP浓度均增加,SNX10、p-mTOR、mTORC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SNX10、p-mTOR、mTORC1、Akt、p-Akt蛋白表达上调,且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Gln可能通过激活SNX10/mTORC1通路而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谷氨酰胺代谢 SNX10/mTORC1通路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李祥周 李彦鹏 +2 位作者 练延帮 韩星敏 程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 I粒子植入术胰腺癌患者6例,患者术后48 h内行SPECT...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 I粒子植入术胰腺癌患者6例,患者术后48 h内行SPECT-CT上腹部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患者术前、术后均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及验证。结果6例胰腺癌患者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显示,胰腺癌肿块内125 I粒子分布均匀,其粒子及周边区域放射性分布均匀,肿块周边正常组织内放射性明显减低,肿块内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缺损区,放射性分布与术前TPS计划及术后TPS验证基本一致。其中1例患者腹腔肠道内游离粒子1颗。结论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肿块内粒子及放射性分布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125 I粒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闫志华 程兵 +1 位作者 李祥周 陈伟娜 《包头医学》 2024年第3期40-42,26,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在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102例临床资料,均进行18F-FDG PET/CT和131I全身显像检查。...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在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102例临床资料,均进行18F-FDG PET/CT和131I全身显像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部位转移状况的判别水平及分析18F-FDG PET/CT显像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相关性。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18F-FDG PET/CT显像、131I全身显像检查、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对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男性53例,女性49例,年龄<30岁48例,≥30岁54例,病理类型:乳头状癌患者93例,占比91.18%,滤泡状癌患者9例,占比8.82%;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患者71例,占比69.6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1例,占比30.39%。18F-FDG PET/CT检查阳性率67.65%显著高于131I全身显像检查的阳性率53.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n=65)甲状腺球蛋白水平(168.74±86.88)μg/L显著高于阴性组(n=37)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31.95±14.73)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36,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34,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100.0%,95%置信区间范围为0.865~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全身显像检查的AUC为0.804,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100.0%,95%置信区间范围为0.685~0.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诊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AUC为0.907,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100.0%,95%置信区间范围为0.821~0.9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诊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其灵敏度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发现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影术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晓东 董军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肝脏占位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53例)和恶性组(37例),比较良性组、恶性组的SUV_(max)值,比较恶性组中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SUV_(max)值,分析^(18)F-FDG...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肝脏占位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53例)和恶性组(37例),比较良性组、恶性组的SUV_(max)值,比较恶性组中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SUV_(max)值,分析^(18)F-FDGPET/CT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的SUV_(max)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中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SUV_(max)值比较: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PET/CT诊断肝脏肿瘤的AUC为0.813,95%置信区间为0.738~0.896,敏感度为83.02%,特异度为86.49%。结论^(18)F-FDGPET/CT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有助于临床尽早进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PET/CT 肝脏肿瘤 鉴别诊断 SUV_(max)值
下载PDF
"互联网+"联合多学科院外管理模式在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管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马红娜 秦乡音 +3 位作者 张卫红 苏智慧 贾清云 王彦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9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联合多学科院外管理模式在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腰椎内固定术的176例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将202... 目的探讨"互联网+"联合多学科院外管理模式在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腰椎内固定术的176例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将2021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患者纳为对照组, 将2022年4—9月收治患者纳为观察组, 两组各8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院外随访管理, 观察组实施"互联网+"联合多学科院外管理。干预3个月后, 比较两组的腰背功能恢复状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和Macnab评分]、手术疗效评估(NaKa分级法)、护理满意度和再次入院率。结果 3个月后, 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Macnab评分高于对照组, NaKa分级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88.64%(78/88)、67.05%(59/88), 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32%(83/88)、78.41%(69/88), 再次入院率分别为4.55%(4/88)、17.05%(15/88),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联合多学科院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腰背功能恢复效果, 提高手术疗效与护理满意度, 降低再次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内固定术 互联网+ 多学科协作 医院-家庭过渡期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胸腺上皮肿瘤恶性程度
17
作者 蔺旭阳 王冉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经病理诊断的TET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组织学分型(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及临床分期(Ⅰ~Ⅳ期)。基于^(18)F-FDG PET/CT获...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经病理诊断的TET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组织学分型(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及临床分期(Ⅰ~Ⅳ期)。基于^(18)F-FDG PET/CT获取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_(peak))、原发灶SUV_(max)与纵隔血池平均标准摄取值的比值,即靶区本底比值(TBR),分别以SUV=2.5及40%SUV_(max)为阈值,获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_(2.5)、TLG_(40%))及肿瘤代谢体积(MTV_(2.5)、MTV_(40%))。比较不同类型及临床分期TET各代谢参数的差异。针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不同组织学分型TET的效能。结果95例中,27例低危型胸腺瘤、15例高危型胸腺瘤、53例胸腺癌;临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8例、Ⅲ期12例、Ⅳ期47例。不同类型TET间SUV_(max)、SUV_(peak)及TB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TLG_(2.5)和MTV_(2.5)均高于低危型胸腺瘤(P均<0.05),胸腺癌TLG_(40%)高于低危型胸腺瘤(P<0.05);其他代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Ⅳ期TET的SUV_(max)、SUV_(peak)、TBR、TLG_(2.5)、TLG_(40%)、MTV_(2.5)均高于Ⅰ期(P均<0.05),Ⅲ期TET的TLG_(2.5)高于Ⅰ期(P<0.05),不同临床分期TET其余代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SUV_(max)、SUV_(peak)及TBR预测低危型与高危型胸腺瘤的AUC分别为0.857、0.840及0.857,预测高危型胸腺瘤与胸腺癌的AUC分别为0.769、0.758及0.755。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有效预测TET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病理学
下载PDF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行全身骨显像检查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秦乡音 赵娜 张会娟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9期2159-2162,2197,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行全身骨显像检查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68)和系统组(n=62),常规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系统组采取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比两...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行全身骨显像检查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68)和系统组(n=62),常规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系统组采取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理应激指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检查依从性、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及检查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系统组患者SDS、SAS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患者HR、SBP、DBP均高于干预前和系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组患者检查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改善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有效稳定其生理应激反应,以全面提高检查依从性,对于提高全身骨显像成像质量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健康教育 晚期乳腺癌 全身骨显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肺癌列线图诊断模型的构建
19
作者 王永峰 曾浈浈 +2 位作者 娄若林 姚明解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肺癌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0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21名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70%(n=483)作为训练集,纳入性别、年龄和肺癌相关肿... 目的: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肺癌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0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21名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70%(n=483)作为训练集,纳入性别、年龄和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构建诊断肺癌的列线图模型,剩余30%(n=205)作为验证集,采用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列线图模型最终纳入了年龄、性别、CEA、Cyfra21-1、NSE和TAP共6个因素。训练集中,以非肺癌组(包括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时,该模型诊断肺癌的AUC(95%CI)为0.915(0.886~0.938),灵敏度为0.801,特异度为0.894;验证集中,以非肺癌组为对照时,模型诊断肺癌的AUC(95%CI)为0.924(0.879~0.957),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828。结论: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列线图
下载PDF
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李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预警评估护理,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I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预警评估护理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患者BI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NI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术后 风险预警评估 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