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出主题 强化职能 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1
作者 杜江涛 《内蒙古检察》 2004年第1期16-16,共1页
认真落实全国、全区检察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检察工作,突出主题、强化职能。按照“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总要求,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 检察工作 检察职能 三个代表 诉讼监督 干警素质 绩效管理措施 办案质量 阿盟 检察分院
原文传递
增强重大工程建设专项预防效果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马学文 马秀成 《内蒙古检察》 2003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专项预防 犯罪预防 重大工程建设 监督管理机制 工程质量
原文传递
对强化刑事立案监督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常德荣 《内蒙古检察》 2002年第6期36-37,共2页
刑事立案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诉讼监督职责,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年在工作报告中要求为实现“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推动法律监督工作与时俱进所突出强调的一个工作重点。尤其是在当前严打整治斗争正不断向纵深发... 刑事立案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诉讼监督职责,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年在工作报告中要求为实现“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推动法律监督工作与时俱进所突出强调的一个工作重点。尤其是在当前严打整治斗争正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刑事立案监督这项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第一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立案监督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严打整治斗争 诉讼监督 公正执法 纵深发展 强化监督 职责
原文传递
关于完善民行抗诉规则及相关法律文书的思考与建议
4
作者 于亚斌 《内蒙古检察》 2003年第3期27-28,53,共3页
关键词 民行抗诉规则 法律文书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人民检察院 抗诉权 审查工作
原文传递
刑事疑罪赔偿应遵循违法归责原则
5
作者 郭向东 《内蒙古检察》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疑罪从无的原则,但对作出无罪处理的刑事存疑案件是否会导致刑事赔偿问题,刑事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均未涉及。执法中对疑罪赔偿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存疑案件的当事人具有犯罪嫌疑...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疑罪从无的原则,但对作出无罪处理的刑事存疑案件是否会导致刑事赔偿问题,刑事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均未涉及。执法中对疑罪赔偿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存疑案件的当事人具有犯罪嫌疑,有证据证明其有罪,只是因已有的证据尚达不到定罪的要求而推定当事人无罪,因此不存在刑事赔偿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违法归责原则 刑事赔偿 羁押期限 中国
原文传递
监督侦查重在引导--从审查批捕部门的更名谈起
6
作者 于亚斌 《内蒙古检察》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审查批捕部门 工作方法 引导侦查工作
原文传递
贿赂犯罪中介行为定性初探
7
作者 梁世宏 《内蒙古检察》 2006年第2期36-39,共4页
贿赂犯罪是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中发案率很高的一种犯罪,严重侵害着社会管理秩序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而在贿赂犯罪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中介行为实现的。所以对贿赂犯罪中介行为... 贿赂犯罪是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中发案率很高的一种犯罪,严重侵害着社会管理秩序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而在贿赂犯罪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中介行为实现的。所以对贿赂犯罪中介行为从立法的角度明确定罪,并在执法实践中加大打击力度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可以肯定,通过对贿赂中介行为的刑事打击,可以减少很多行受贿犯罪。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有关介绍贿赂犯罪的规定,是对贿赂中介行为给予刑事打击在立法上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中介行为 行为定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国家工作人员 社会管理秩序 职务犯罪 职务行为 执法实践 受贿犯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