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出院准备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雪松 王蕾 +2 位作者 彭亚男 陈吉佳 李欣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操作手机问卷98份,最后...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操作手机问卷98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最终纳入这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和出院准备度评分总分均与患者的年龄、学历、工作情况、肿瘤类型、支付方式、月均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和照顾者无关(P>0.05)。患者创伤后成长中人生感悟维度均分最高,自我转变维度均分最低;出院准备度中预期性支持维度均分最高,适应能力维度均分最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出院准备度两者的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创伤后成长高水平者59例(61.5%),低水平者37例(38.5%),创伤后成长高水平患者的出院准备度高于创伤后成长低水平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越高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良好的出院准备度有助于提升患者创伤后成长。临床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给予对应的干预措施,促进个体从创伤中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 出院准备度 妇科恶性肿瘤
下载PDF
首次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完成全程用药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孙雪松 付玥 +2 位作者 张帅 王珊珊 吴玉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首次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完成全程用药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用药依从性、完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用药管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次化疗且至少完成3个疗程的妇科恶性... 目的探讨首次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完成全程用药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用药依从性、完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用药管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首次化疗且至少完成3个疗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自行设计的化疗全程用药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全程化疗过程中对化疗辅助药物的基本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应对能力,收集这三个量表中评分最高、最低的条目,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基本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付费方式、慢性病史、化疗后服药频次是首次化疗患者基本用药知识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职业、经济来源是用药依从性得分的影响因素,职业、居住地、付费方式、化疗后服药种类是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基本用药知识认知得分最高的条目是“了解所服药物的用法”,得分最低的条目是“了解忘记服药后的处理方法”;患者在自觉症状更坏时没有自行增加药量方面用药依从性最高,患者在无忘记服药的经历方面用药依从性最低;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中,得分居前3位的条目依次为“了解发热的处理方式”“了解便秘的处理方式”“了解腹泻的处理方式”,得分居后3位的条目依次为“了解血小板减低的危险”“了解血小板减低后的注意事项”“了解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处理方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得分与基本用药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使用新农合付费、有慢性病史、化疗后服药频次>3次/d的患者对化疗辅助药物的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依靠退休金生活的患者用药依从性低,使用新农合付费的患者、化疗后服药种类≥5种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应对能力较低。因此在化疗用药管理中,对这几类患者要进行重点宣教和干预,提高其基本用药知识的认知和用药依从性,进而提升化疗不良反应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认知 用药依从性 化疗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妇科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3
作者 王珊珊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目的探究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妇科临床医疗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终端全覆盖,以无线局域网为载体,将入院、治疗、收费、用药、医嘱等一对一精准化,构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综合统计、评估质量、预防质量功能模块,实现数据的... 目的探究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妇科临床医疗质量提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终端全覆盖,以无线局域网为载体,将入院、治疗、收费、用药、医嘱等一对一精准化,构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设计综合统计、评估质量、预防质量功能模块,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统计系统应用前后的护理响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执业满意度,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系统应用后,护理响应时间均较系统应用前显著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由系统应用前的11.11%降低至3.6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执业满意度由系统应用前的62.50%提高至87.50%,患者满意度由系统应用前的95.06%提高至99.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护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执业满意度,从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推进“健康中国”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医疗质量 不良事件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按不同体重给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娜 唐艳 +8 位作者 张励聪 徐涛 张剑 李想 曹文超 王娇 王一男 徐铭军 李晓光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给药剂量的合适体重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51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际体重组、理...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给药剂量的合适体重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51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际体重组、理想体重组及去脂体重组,每组17例;每组患者按照各自体重标准,给予罗库溴铵诱导剂量0.9mg/kg,单次追加剂量0.3mg/kg,围手术期肌松监测维持深肌松状态,即4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ratio,TOF)值为0,强直刺激后计数(post-tetanic count,PTC)为1~2;术毕待肌松状态恢复至TOF=1时,按照各自体重标准给予舒更葡糖钠2mg/kg。记录三组平均每小时罗库溴铵用量、给予罗库溴铵诱导剂量至TOF=0的时间(T1)、给予罗库溴铵诱导剂量至第1次PTC≥3的时长(T2)、术毕到恢复至TOF=1的时长(T3)、给予舒更葡糖钠后肌松监测恢复至TOF比率≥90%的平均时间(T4)、插管时肌松状态、手术切皮到达深肌松的患者比例及手术医生对围手术期腹腔镜视野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在围手术期全程肌松监测状态下,三组患者的罗库溴铵诱导剂量和罗库溴铵单次追加剂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际体重组高于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且理想体重组高于去脂体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围手术期平均每小时罗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际体重组高于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P<0.05),而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T1和T4时长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际体重组T2和T3时长均显著长于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而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插管时肌松状态、手术切皮到达深肌松的患者比例及手术医生对围手术期腹腔镜视野的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实,与实际体重相比,围手术期将理想体重和去脂体重作为肥胖患者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的给药剂量依据,在满足同等肌松前提下,可明显节约肌松药物和肌松拮抗药物用量。推荐肥胖患者按照理想体重进行围手术期肌松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患者 理想体重 去脂体重 罗库溴铵 舒更葡糖钠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误诊为妇科肿瘤的58例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阡 成九梅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误诊为妇科肿瘤的临床病例特点,提高妇科医生对盆腔非生殖系统肿瘤的认知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58例误诊为妇科肿瘤收治入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经术中探查及病理学... 目的:探讨误诊为妇科肿瘤的临床病例特点,提高妇科医生对盆腔非生殖系统肿瘤的认知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58例误诊为妇科肿瘤收治入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经术中探查及病理学诊断证实腹膜后肿瘤24例,阑尾肿瘤15例,肠或肠系膜肿瘤19例,分别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24例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前误诊为附件肿物18例(75.0%),误诊为子宫肌瘤或阔韧带肌瘤5例(20.8%),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1例(4.2%)。临床表现为腹痛或下腹部坠胀6例(25.0%),尿频2例(8.3%),大便不畅伴骶尾部不适1例(4.2%),无明显症状15例(62.5%)。超声或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均未提示腹膜后肿物可能,仅1例患者盆腹腔增强CT提示不除外腹膜后肿物可能。15例阑尾肿瘤患者术前均误诊为附件肿物;临床表现为腹痛或下腹部坠胀6例(40.0%),无明显症状9例(60.0%);超声均未提示阑尾肿物来源可能,3例盆腹腔CT或盆腔增强MRI提示不除外阑尾来源肿瘤可能。19例肠或肠系膜肿瘤患者术前误诊为附件肿物18例(94.7%),1例(5.3%)误诊为浆膜下肌瘤;临床表现为腹痛或下腹部坠胀8例(42.1%),无明显症状11例(57.9%);超声提示不除外肠系膜囊肿1例,CT及MRI均未提示肠或肠系膜肿物可能。结论:腹膜后肿瘤、阑尾肿瘤、肠或肠系膜肿瘤的术前影像学多提示为盆腔肿物,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难以与妇科肿瘤鉴别,且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鉴别依据,术前常误诊为妇科肿瘤,妇科医生应对上述肿瘤引起重视,对提示附件肿物的患者仔细辨别,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 盆腔肿瘤 腹膜后肿瘤 阑尾肿瘤 肠肿瘤 肠系膜肿瘤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锦源 杨静 代荫梅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3期495-500,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差异性表达,可通过复杂的作用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进展,还可介导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以及对放疗的抵抗性。lncRNA TUG1主要在宫颈癌、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差异性表达,可通过复杂的作用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进展,还可介导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以及对放疗的抵抗性。lncRNA TUG1主要在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较差的预后均密切相关。同时,lncRNA TUG1高表达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也具有显著的诊断效能和疗效评估能力。因此,未来深入研究lncRNA TUG1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lncRNA TUG1在妇科恶性肿瘤早期筛查、辅助诊断、靶向治疗、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下载PDF
动脉与静脉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研究
7
作者 赵辉 何玥 +3 位作者 朱丽荣 王益勤 姚颖 吴玉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与静脉2种给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目的探讨动脉与静脉2种给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共7家北京地区三甲医院入院接受NACT联合宫颈癌根治术(RH)治疗的ⅠB2/ⅡA2期(FIGO2009)宫颈癌患者178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按不同化疗方案分为动脉给药组104例和静脉给药组74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及临床结局差异,以及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的差异。结果动脉给药组化疗后总有效率与静脉给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率低于静脉给药组(χ^(2)/P=6.311/0.010)。动脉给药组化疗后血红蛋白低于静脉给药组,骨髓抑制程度轻于静脉给药组(t/χ^(2)=2.864、2.299,P=0.005、0.022)。动脉给药组根治术后仍需补充放疗的比例低于静脉给药组(χ^(2)=8.029,P=0.003)。结论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动脉化疗在减少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及术后补充放疗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给药途径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立芳 王静璇 +2 位作者 黄亮 张宇迪 卢丹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尿动力学检查采用重量-时间法(承重法)和导尿管导... 目的 探讨影响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尿动力学检查采用重量-时间法(承重法)和导尿管导尿法测量尿流率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尿流时间、最大尿流率达峰时间、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若有尿液自尿道口不自主流出视为阳性。在141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将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阳性的93例患者作为阳性组,检查结果阴性的48例患者作为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尿流率参数、尿流率曲线是否起伏,探讨其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阳性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组患者相比,阳性组患者的年龄更大,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尿流率曲线不起伏比例更高,尿流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量、排尿时间、最大尿流率达峰时间、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尿流率曲线是影响检测结果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大、尿流率曲线不起伏的患者检测结果阳性的风险较高。结论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年龄和排尿方式为主要影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检查 尿流率
下载PDF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骆黎静 陈喜军 +4 位作者 段爱红 张宇迪 杨洋 周洁 卢丹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产后NLBP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产后NLBP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针对下背部肌筋膜触发点的TEN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EPDS评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4周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TNES可有效改善产后NLBP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抑郁情绪状态,减少NLBP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非特异性下背痛 核心肌群训练 经皮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子宫肌瘤孕妇发生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
10
作者 田玉翠 王倩 +1 位作者 王红梅 代荫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孕妇发生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395例子宫肌瘤孕妇根据是否出现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分为病例组(74例)和对照组(32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肌瘤...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孕妇发生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395例子宫肌瘤孕妇根据是否出现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分为病例组(74例)和对照组(32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肌瘤孕妇发生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另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年龄是发生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年龄每减小1岁,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风险增加0.911倍(OR=0.911,95%CI 0.852~0.973,P=0.006)。病例组产后出血占22.38%、先兆早产占23.44%,对照组产后出血占35.69%、先兆早产占8.39%,两组产后出血、先兆早产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子宫肌瘤孕妇发生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肌瘤性疼痛综合征增加先兆早产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妊娠期肌瘤相关性疼痛综合征 年龄 先兆早产
下载PDF
lncRNA LUCAT1调控AREG的表达促进宫腔粘连的发生
11
作者 巫剑红 田玉翠 +3 位作者 蒋子雯 李珊珊 卢丹 代荫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92-98,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 LUCAT1通过调控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对宫腔粘连发生的作用,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在宫腔粘连组织和经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 目的探讨lncRNA LUCAT1通过调控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对宫腔粘连发生的作用,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在宫腔粘连组织和经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ESC)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lncRNA LUCAT1、AREG及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alpha 1 chain protein,COL1A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si-LUCAT1、pcDNA LUCAT1、si-AREG分别转染ESC,RT-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lncRNA LUCAT1和AREG的mRNA表达水平。然后,si-LUCAT1和pcDNA LUCAT1分别转染入ESC中并经过TGF-β1处理48h,采用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检测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宫腔粘连组织和经TGF-β1处理的ESC中lncRNA LUCAT1、AREG及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1A1的表达水平上调。AREG随lncRNA LUCAT1的变化而变化,而下调AREG后lncRNA LUCAT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lncRNA LUCAT1正向调节AREG。在ESC向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中,si-LUCAT1显著抑制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DNA LUCAT1显著诱导AREG、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 LUCAT1通过上调AREG的表达促进宫腔粘连的发生。lncRNA LUCAT1/AREG轴可能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上皮-间质转化 lncRNA LUCAT1 AREG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赵辉 王明 吴玉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或腹腔镜下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54例作为... 目的探讨开腹或腹腔镜下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54例作为腹腔镜组,均接受腹腔镜下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且术中无中转开腹手术。按1∶1比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另选取同期接受开腹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54例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情况以及生存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组织病理学类型、深肌层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附件或子宫浆膜受累、术后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比较,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术中输血、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比例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4.22±31.14)个月。截至2020年2月底,2例患者失访,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例,78例(72.22%)患者随访满3年。共有9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腹腔镜组4例,开腹组5例,两组患者术后复发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0例患者死亡,其中开腹组4例(1例死于出血性卒中、3例死于子宫内膜癌复发),腹腔镜组6例(1例死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后未控转移、3例死于子宫内膜癌复发、2例死于其他原因)。两组的3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死亡风险比1.87,95%CI 0.60~5.87),两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9,复发风险比1.36,95%CI 0.40~4.61)。结论本研究发现,对于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的患者,腹腔镜下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后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累及子宫颈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生存结局
下载PDF
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文莉 叶红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传统的POP手术大部分选择切除子宫并行盆底的韧带悬吊术,随着对盆底功能认知的深入,子宫在盆底功能支撑功能中起...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传统的POP手术大部分选择切除子宫并行盆底的韧带悬吊术,随着对盆底功能认知的深入,子宫在盆底功能支撑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单纯切除子宫并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修复盆底筋膜和韧带才是POP治疗的关键,近年来临床上逐步开展了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现从POP的流行病学及解剖学基础、盆底重建术中保留子宫的必要性、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POP患者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术 子宫 中盆腔缺陷 顶端悬吊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环境中差异蛋白的蛋白组学研究
14
作者 张瑞 李昶 +1 位作者 马爱昕 刘朝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7期488-492,500,共6页
目的:用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探索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微环境中的关键蛋白,为探讨BV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和体检中心就诊的10例BV女性和10例健康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采用蛋... 目的:用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探索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微环境中的关键蛋白,为探讨BV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和体检中心就诊的10例BV女性和10例健康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采用蛋白分析技术筛选差异蛋白,通过GO(Gene Ontology)富集、KEGG(Gene Ontology Enrichment Analysis)富集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筛选与BV相关的关键蛋白。结果:鉴定到人源化的蛋白2136个,其中差异蛋白142个,上调蛋白104个,下调蛋白38个,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蛋白折叠、蛋白去甲酰化、细胞质翻译和蛋白结合等。鉴定到细菌源性蛋白760个,其中差异蛋白56个,上调蛋白32个,下调蛋白24个,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葡萄糖代谢、糖酵解、膜转运和ATP水解。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烯醇化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能筛选出可能参与BV发病机制的相关蛋白和信号通路,如烯醇化酶,为阐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有可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醇化酶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加德纳菌 阴道乳杆菌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麒薇 张俊辉 +1 位作者 杨袁 王金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5-1020,共6页
背景: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大多是超指征用药,对其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修复卵巢功能,但鲜有研究报道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并... 背景: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大多是超指征用药,对其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修复卵巢功能,但鲜有研究报道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并初探线粒体自噬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连续注射20 d脱氢表雄酮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10^(6)),治疗后连续10 d取阴道内分泌物检测小鼠的发情周期。治疗后2周,采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卵巢组织病理学评估,最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组织中线粒体自噬反应。结果与结论:(1)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中出现了处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等各阶段的卵泡,而且可见黄体组织,说明小鼠排卵功能明显改善;(2)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性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3)未经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长期处在动情期,缺乏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经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动情周期恢复到正常水平;(4)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组织中的线粒体自噬明显减少;(5)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内分泌紊乱,促进排卵,这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障碍 内分泌紊乱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葡萄胎合并腹腔内出血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佟 叶红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输卵管妊娠葡萄胎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术前诊断大多存在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1例38岁女性因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急诊行腹腔镜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完全性葡萄胎的病例。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 输卵管妊娠葡萄胎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术前诊断大多存在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1例38岁女性因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急诊行腹腔镜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完全性葡萄胎的病例。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下降满意,无阴道出血、咳嗽和咳血等相关病灶转移症状。输卵管妊娠葡萄胎多表现为急腹症,因此对于急腹症患者临床上应警惕葡萄胎的可能性,其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必要时行化疗,术后需严密随访,注意病变侵蚀及恶变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输卵管 妊娠 异位 葡萄胎 腹腔 出血
下载PDF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中环状RNA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正晨 段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环状RNA是一类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内源性RNA,因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组织特异性和进化保守性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发挥分子海绵作用,同时还能与不同蛋白质结合、翻译为蛋白质,参与多种良恶性病变的关键病理过程,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 环状RNA是一类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内源性RNA,因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组织特异性和进化保守性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发挥分子海绵作用,同时还能与不同蛋白质结合、翻译为蛋白质,参与多种良恶性病变的关键病理过程,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环状RNA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关联性已有初步研究。本文就环状RNA的分类、特征、功能及其在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明确现有环状RNA与该类疾病的相关性,探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宫腔粘连 环状RNA miRNA海绵
下载PDF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84例临床病例分析
18
作者 许阡 段华 +1 位作者 汪沙 安圆圆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02-305,31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术中所见、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术中所见、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①84例患者中,临床无相关症状患者73例(86.9%),有痛经、接触性出血和间断高热患者各1例(1.2%),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8例(9.5%),其中6例患者为阴道间断或持续少量出血,1例患者为绝经后少量阴道出血,1例患者为阴道大量出血;②术前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宫颈异常回声19例(22.6%),11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中仅3例提示宫颈出血性囊性占位;③术中肉眼可见14例宫颈局部紫蓝色病灶和12例宫颈囊肿,58例肉眼未见明显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病灶,17例患者合并妇科恶性肿瘤,17例患者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84例患者随访时间36~180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隐匿,多数无临床症状,可出现感染、大量阴道出血等症状,因其可恶变或与妇科恶性疾病共存,需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理学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许欣 陈超 张颖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59-262,267,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201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分为症状性低钠血症组(67例)和...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201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分为症状性低钠血症组(67例)和对照组(134例),选取同期年龄与症状性低钠血症组相差不超过2岁,手术方式相同的患者进行1∶2配比形成对照组,如多个符合则选择年龄最接近的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例患者中,年龄20~52岁,平均(34.1±6.6)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泻次数≥10次(OR=2.636,95%CI:1.816~25.849,P=0.006)、宫腔镜手术时间≥30 min(OR=2.052,95%CI:0.024~19.845,P=0.000)、灌流液量≥3000 ml(OR=1.436,95%CI:0.122~15.623,P=0.016)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结论腹泻次数、宫腔镜手术时间、灌流液量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发生症状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术前需充分评估肠道准备必要性及其程度,密切关注患者腹泻次数,加强电解质管理,监测术中灌流液用量,控制宫腔镜手术时间,及时给予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症状性低钠血症 影响因素 肠道准备
下载PDF
褪黑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寿鹤君 段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3-1088,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宫腔外的部位种植或生长,其病理机制包括免疫炎性改变、氧化应激、上皮-间质转化及新生血管生成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及长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宫腔外的部位种植或生长,其病理机制包括免疫炎性改变、氧化应激、上皮-间质转化及新生血管生成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及长期药物管理进行治疗。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吲哚胺类激素,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抑制雌激素合成、拮抗血管生成等作用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并能有效缓解盆腔疼痛。本文就褪黑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褪黑素 氧化应激 血管生成 雌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