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系统化的完整形态: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1
作者 柴文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3-78,共6页
本文认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实现了中国哲学系统化的完整形态,它以“不二”的逻辑主线建构了一个典型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本文从体用不二、辟翕不二、心境不二、性习不二四个方面探讨了熊十力“新唯识论”的主... 本文认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实现了中国哲学系统化的完整形态,它以“不二”的逻辑主线建构了一个典型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本文从体用不二、辟翕不二、心境不二、性习不二四个方面探讨了熊十力“新唯识论”的主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中国哲学 新唯识论 哲学本体论 系统化 体用不二 相反相成 内容与形式 形态 本性
下载PDF
文化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追思——文化哲学研究的一种理论语境 被引量:6
2
作者 韩秋红 胡长栓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8,共6页
理论研究的语境选择是任何理论生存的最基本前提 ,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在于对文化和文化哲学的理解。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存在 ,人是文化存在的本质。人们通常在三种层面上理解文化学 :关于文化的科学 ,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 ,哲学的文化... 理论研究的语境选择是任何理论生存的最基本前提 ,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在于对文化和文化哲学的理解。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存在 ,人是文化存在的本质。人们通常在三种层面上理解文化学 :关于文化的科学 ,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 ,哲学的文化哲学。哲学的文化哲学是反思近代科学哲学的产物 ,其基本问题是关于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文化哲学作为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哲学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起点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奎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它掀开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篇章,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在新的条件下的继续。以人为本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基础,而构建和谐社... 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它掀开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篇章,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在新的条件下的继续。以人为本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则为辩证法的存在形态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为新时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根本的致思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毛泽东 唯物主义 辩证法
下载PDF
论实践的多重哲学内涵 被引量:5
4
作者 衣俊卿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3期62-67,共6页
长期以来,经典辩证唯物主义主要从认识论角度来理解实践的意义。近来,虽然许多人纷纷把自已的体系冠之以“实践唯物主义”,但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却一如既往,并未能有效地解决原有理论体系的内在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实践范畴本身进行深刻的... 长期以来,经典辩证唯物主义主要从认识论角度来理解实践的意义。近来,虽然许多人纷纷把自已的体系冠之以“实践唯物主义”,但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却一如既往,并未能有效地解决原有理论体系的内在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实践范畴本身进行深刻的反思。 笔者认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并不限于为之提供逻辑起点,一般原则和发展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哲学体系一样,在认识论、人本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人类实践 客体 认识论 实践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义 本体论 辩证唯物主义 手稿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旨趣——对“天人合一”的哲学诠释和深层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魏义霞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2-67,共6页
与热衷于探索宇宙奥秘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1840年以前)则习惯于为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这不仅使天和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主干范畴,而且也使天人关系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亘贯终始、恒提恒新的主题.在天人关系上,与西方哲... 与热衷于探索宇宙奥秘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1840年以前)则习惯于为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这不仅使天和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主干范畴,而且也使天人关系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亘贯终始、恒提恒新的主题.在天人关系上,与西方哲学侧重主客体的对峙和分离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主客体的和谐混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天人合 天人关系 文化底蕴 哲学诠释 天人相分 西方哲学 董仲舒 审美境界 自然界
下载PDF
俄罗斯新自然哲学的兴起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夜昕 李金辉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8,共4页
自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科学哲学研究发生重大转向 ,其转向的内容、转向的后果以及转向的原因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文旨在揭示其重要转向之一———俄罗斯新自然哲学的兴起及其原因 。
关键词 俄罗斯 新自然哲学 人与自然 人类利益中心论 本体论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人的解放 被引量:4
7
作者 丁立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10,共6页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主观性 哲学基本问题 客观性 人类世界 现代哲学 人的解放 人的本体论存在 感性活动 认识论
下载PDF
论发展的尺度──发展哲学的前提性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衣俊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8-62,共5页
论发展的尺度──发展哲学的前提性思考衣俊卿发展问题在中国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热点”,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文化学等现代化理论正在兴起。而在各种发展理论中,发展哲学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试图以不同领域的具体发展理... 论发展的尺度──发展哲学的前提性思考衣俊卿发展问题在中国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热点”,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文化学等现代化理论正在兴起。而在各种发展理论中,发展哲学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试图以不同领域的具体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于现代化的本质或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精神 现代工业文明 发展哲学 发展尺度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尺度 技术理性主义 价值尺度 道德尺度 中国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与哲学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天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1,共7页
马克思关于哲学有许多重要的评论,这是对哲学的扬弃,而不是重新形成一种新的哲学。按哲学的传统特质,它主要是异化了的观看的隐喻化以及理论化的反思。超越性的观看正是马克思所要扬弃的,理论化的反思正是马克思所要突破的,这类批判性... 马克思关于哲学有许多重要的评论,这是对哲学的扬弃,而不是重新形成一种新的哲学。按哲学的传统特质,它主要是异化了的观看的隐喻化以及理论化的反思。超越性的观看正是马克思所要扬弃的,理论化的反思正是马克思所要突破的,这类批判性工作主要体现在转变时期马克思的有关著述中,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尤其有代表性。通过深入讨论这些著述,可以表明,马克思并不是哲学家,也谈不上存在所谓马克思哲学。至于以马克思为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另有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家 哲学 观看 反思 扬弃
下载PDF
反思之反思——论冯友兰的哲学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柴文华 马亚男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17,26,共6页
冯友兰从反思的角度规范哲学,阐释了哲学的内容、特征、功能、方法,并通过对哲学与科学、哲学与道德、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哲学的文化地位。冯友兰的哲学观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哲学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冯友兰 反思 哲学观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11
作者 衣俊卿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81,共10页
文化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中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20世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密切相关,而在中国则是社会转型的深刻的文化显现。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主要是在发展哲学、交往... 文化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中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20世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密切相关,而在中国则是社会转型的深刻的文化显现。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主要是在发展哲学、交往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儒学、后现代主义、价值学、人学等研究领域中展开的,而自觉的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论题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涵盖了文化的界定、文化的结构层次、文化的功能、文化哲学的对象、文化哲学的主题、文化哲学的建构原则、传统文化模式批判、主导性文化精神的冲突、文化转型、新文化精神的重建等众多问题。文化哲学在21世纪将成为最有影响的哲学范式或哲学形态,要推动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走向深化,就应当在建构中国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和转换文化哲学研究范式两个方面下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哲学范式 主导性文化精神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发轫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东启 周景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学 自然界的价值 人与自然的统一 生态危机 人的本质 《手稿》 价值选择 人与社会
下载PDF
文化:在信仰与劳作之间——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哲学论纲 被引量:4
13
作者 樊志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文化哲学的解析与建构需要将自己建立在一个哲学理念之上。这个哲学理念需要将内在性与超越性、此岸与彼岸、现实活动与超验意向等统一起来。这个哲学理念需要既摆脱旧形而上学所隐含的价值虚妄与暴力,也需要规避一元实践主义所隐含的... 文化哲学的解析与建构需要将自己建立在一个哲学理念之上。这个哲学理念需要将内在性与超越性、此岸与彼岸、现实活动与超验意向等统一起来。这个哲学理念需要既摆脱旧形而上学所隐含的价值虚妄与暴力,也需要规避一元实践主义所隐含的虚无主义。在后实践哲学的视域中,文化作为对人的生存安顿包含着超验信仰与现实的劳动实践两个维度。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思想脉络中,"文化"乃是以"文""化"之,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化成的王道政治;"政治"乃是"正"之以"文"以"治",也即是以"教化"实施统治。因此,文化的问题在其现实性上就是政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信仰 劳作 后实践哲学
下载PDF
实践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和思维方式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楠明 《东岳论丛》 2001年第4期67-70,共4页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对旧哲学的伟大变革 ,是使哲学发展的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向 ,但目前的理论研究对这一根本之点却没有给以充分的重视 ,用旧哲学的思维去阐释实践哲学 ,结果陷入理论和实践分裂的困境。所以 ,要从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出发 。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历史主义 总体人
下载PDF
从康德到马克思:完成哲学革命的契机 被引量:2
15
作者 衣俊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11,共8页
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较为系统地表述了人之主体性的思想;但人之主体性思想在他那里远未取得合理的形态和根基,因而也未获得真实的成果。黑格尔力图以辩证运动的绝对理念扬弃康德哲学的缺陷和矛盾,因而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 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较为系统地表述了人之主体性的思想;但人之主体性思想在他那里远未取得合理的形态和根基,因而也未获得真实的成果。黑格尔力图以辩证运动的绝对理念扬弃康德哲学的缺陷和矛盾,因而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原则。但他的泛理性和泛逻辑的立场使得康德明确提出的人之主体性再一次湮没于理念的阴影王国之中。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主体与客体统一、人与自然统一和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上真正确立了完整的人之主体性,从而在逻辑上完成了康德所开始的彻底的哲学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 认识主体性 康德哲学 哲学革命 绝对理念 人与自然 主体性思想 物自体 自我意识
下载PDF
哲学的希望之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奎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1-66,共6页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给哲学带来了尖锐的挑战,使过去建构的传统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天固有的缺陷明显地凸现出来,变得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哲学发端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永不满足的追问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深层次的需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给哲学带来了尖锐的挑战,使过去建构的传统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天固有的缺陷明显地凸现出来,变得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哲学发端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永不满足的追问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深层次的需求,具有整合、反思、批判和超越功能,是其他任何知识和科学都不可替代的。因此,只要认清哲学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摆正哲学与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形而上之本性与干预现实之间的关系,哲学就会被重新定位,显示出独特的价值。这就要求现代中国哲学必须深刻地体现时代精神和特质,即必须作为一种时代哲学、主体哲学、人生哲学、实践哲学、理性哲学、世界哲学,才能映射出希望的光辉,获得美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代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法 人生哲学 社会意识形式 形而上学 德国古典哲学 现代中国哲学
下载PDF
从群体主体向个体主体的嬗变──对市场经济的哲学透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楠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主体的嬗变 群体主体 个体主体 人的主体性 社会交往形式 商品经济 人身依附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人格 社会本位
下载PDF
死亡哲学:灵魂不死的历史追溯与深层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义霞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22-26,共5页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灵魂不死的思想,其特点是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人性的觉醒,又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桎梏。随着佛教的渗入和广泛传播,形成了一种以业报轮回为核心内容的灵魂不死观念的变相。而佛教灵魂不死所具有的道德威力却...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灵魂不死的思想,其特点是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人性的觉醒,又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桎梏。随着佛教的渗入和广泛传播,形成了一种以业报轮回为核心内容的灵魂不死观念的变相。而佛教灵魂不死所具有的道德威力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近代思想家们崇尚的灵魂不死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功用,使灵魂不死延伸为一种贯穿自我、民族、国家和人类并跨越时空的永恒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不死 业报轮回 人类精神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历史定位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楠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哲学 历史定位 中国 现代化
下载PDF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五化”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奎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29,共3页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某些紊乱和弊病,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内在要求,从实际可操作的角度,总结了多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内容可以归结为“...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某些紊乱和弊病,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内在要求,从实际可操作的角度,总结了多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内容可以归结为“五化”教学模式,即:教学依据文本化、教学内容前沿化、教学目的现实化、教学视野世界化、教学方式规范化”。该文对“五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教学改革 硕士研究生 “五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 教学模式 现代西方哲学 研究生教学 深化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