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统解读与现代诠释——由讨论《儒家功夫哲学论》引发的思考 |
丁为祥
王乐
|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墨家科学理性的形成及其中绝 |
丁为祥
文光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3
|
命与天命:儒家天人关系的双重视角 |
丁为祥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4
|
牟宗三“本体—宇宙论”解读——儒家视域中自然与道德关系的再检讨 |
丁为祥
高琼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 |
丁为祥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6
|
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兼论朱子对《太极图说》的诠释 |
丁为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7
|
《大学》今古本辨正 |
丁为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8
|
张载虚气观解读 |
丁为祥
|
《中国哲学史》
CSSCI
|
2001 |
7
|
|
9
|
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思考--以张载为中心 |
丁为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0
|
从绝对意识到超越精神——孟子对墨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与超越 |
丁为祥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1
|
宋明理学形上本体意识的形成及其意义 |
丁为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2
|
孟子“乃若其情”章试解 |
丁为祥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3
|
简议哲学史与思想史之别——兼与葛兆光先生商榷 |
丁为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4
|
罗钦顺的理气、心性与儒佛之辨 |
丁为祥
|
《中国哲学史》
CSSCI
|
2002 |
7
|
|
15
|
20世纪公德问题探讨中的几个误区 |
丁为祥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6
|
从宋明人性论的演变看理学的总体走向及其张力 |
丁为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7
|
传统:具体而又普遍——论典籍诠释的方法兼与刘清平、穆南珂先生商榷 |
丁为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8
|
孔子“父子互隐”与孟子论舜三个案例的再辨析——邓晓芒《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一文简评 |
丁为祥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9
|
墨家兼爱观的演变 |
丁为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20
|
牟宗三“即存有即活动”释义 |
丁为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