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PP模型构建湿地公园人才培训评价体系
1
作者 郭子健 王尚慧 +1 位作者 谢晶 丁国栋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5期85-88,93,共5页
培训评价是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基于CIPP模型与湿地公园人才培训评价的高度契合性,设计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构建湿地公园人才培训评价体系。根据湿地公园现行培训评价方式和基于CIPP模型的评价体系进行... 培训评价是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基于CIPP模型与湿地公园人才培训评价的高度契合性,设计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构建湿地公园人才培训评价体系。根据湿地公园现行培训评价方式和基于CIPP模型的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IPP模型评价体系对培训进行全程性动态评价,能够克服现有评价方式缺乏过程评价、反馈不及时和无法随时修正等问题,确保结果导向评价向过程导向评价的转变。本研究增加了评价指标的实践运用和调整指标权重,为湿地公园人才培训评价实现全程评价、实时反馈和随时修正提供了创新思路和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模型 湿地公园 人才培训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梦雪 李京阳 +3 位作者 杨芬 田野 李菁 丁国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2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耐药重症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中位年龄7.0(5.0~9.0)岁;耐药非重症组92例,男46例、女46例,中位年龄7.0(5.0~9.0)岁。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发热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肺实变是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IgE水平升高,可能与耐药SMP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发热时间、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对于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的发生均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P<0.05)。所有耐药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耐药重症组住院天数为7.0(6.0~9.0)天,显著长于耐药非重症组[6.0(5.0~7.0)天];耐药重症组住院费用12 283(10 836~15 012)元,明显高于耐药非重症组[9 769(8 756~11 6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长,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重,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耐药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耐药情况及临床诊治 被引量:4
3
作者 顾雨瞳 杨芬 +3 位作者 叶剑敏 华丽 李菁 丁国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6,192,共6页
目的 总结2023年4月至10月呼吸科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率,并分析该段时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及治疗特征。方法 采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住院当日咽拭子标本,行tNGS病原体及MP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分... 目的 总结2023年4月至10月呼吸科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率,并分析该段时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及治疗特征。方法 采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住院当日咽拭子标本,行tNGS病原体及MP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分析MP阳性率及大环内酯类耐药率。MPP患儿根据所处月份分为平日组(6月)和流行高峰组(9月);根据是否检出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比较各组间患儿临床特征。将耐药组分为平日耐药组和流行高峰耐药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差异。结果 在1 42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男686例、女739例,中位年龄为6(3~8)岁。MP阳性率57.1%(813例)。4至10月各月份间M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P阳性率逐月上升(12.5%~71.6%)。813例MPP住院患儿中627例检出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突变,MP总耐药率为77.1%。MP非流行期(4~6月)的耐药率93.9%,流行高峰期(8~10月)耐药率显著降低,为71.9%。4至10月各月份间MP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日组76例,流行高峰组189例。与平日组相比,流行高峰组住院天数延长,CRP和LD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64例,耐药组201例。与敏感组相比,耐药组住院天数延长,LD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例耐药MPP患儿中,平日耐药组71例,流行高峰耐药组130例。与平日耐药组相比,流行高峰耐药组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后退热所需时间更长,四环素类抗生素使用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3年8—10月为MP流行高峰,感染率高于平日,但住院患儿的MP耐药率低于平日。与平日相比,流行高峰期的MPP免疫应答反应更强,表现为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炎症指标,需考虑存在新突变的可能。大环内酯类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流行高峰期耐药MPP治疗效果欠佳,需要加用四环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膜对沙生植物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吴玮婷 王雨 +3 位作者 高广磊 张英 丁国栋 曹红雨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83,共12页
为揭示土壤微生物膜对沙生植物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沙打旺(Astragalus laxmannii)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菌剂施用方式(喷施、混施)和施用量(0、1、3、5、7 g·kg^(-1)和10g·kg^(... 为揭示土壤微生物膜对沙生植物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沙打旺(Astragalus laxmannii)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菌剂施用方式(喷施、混施)和施用量(0、1、3、5、7 g·kg^(-1)和10g·kg^(-1))开展盆栽试验,比较分析土壤微生物膜形成后植物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1)当菌剂施用量>3 g·kg^(-1)时,固结层硬度、厚度和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3~7 g·kg^(-1)菌剂处理组沙打旺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均显著高于沙冬青(P<0.05)。(3)当菌剂施用量>5 g·kg^(-1)时沙打旺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3 g·kg^(-1)处理组之外,沙冬青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高于沙打旺。(4)土壤特性、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三者为部分中介模型,土壤特性的改变能直接影响沙冬青和沙打旺叶绿素荧光特性。土壤微生物膜使固结层硬度和厚度平均提高3.84%和152.85%,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平均增强93.37%、170.68%和256.03%。其通过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叶片气孔导度从而增强沙冬青和沙打旺光合效率和能力,使沙打旺和沙冬青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28.48%,F_(v)/F_(m)平均提高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膜 沙生植物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枯落物和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5
作者 董鹏 任悦 +2 位作者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4-1363,共10页
为了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以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樟子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并探究其... 为了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以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樟子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并探究其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分解程度显著影响枯落物C、N、P和C:N(P<0.05),土层显著影响土壤N、C:N、C:P(P<0.05),林龄及其与分解程度、土层的交互作用对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P>0.05)。天然林与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C、N含量和C:P、N:P存在显著差异(P<0.05)。(2)枯落物C含量与枯落物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枯落物C:P与C:N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C:P与土壤N:P、C:N呈显著正相关(P<0.05)。(3)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pH、磷酸酶和脲酶的显著影响(P<0.05),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pH、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显著影响(P<0.05)。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生长可能受氮限制,而枯落物分解可能受磷限制;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pH和磷酸酶。研究结果对樟子松人工林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生态化学计量 枯落物 土壤 林龄 呼伦贝尔沙地
下载PDF
樟子松根内真菌分子生态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
6
作者 李启研 赵珮杉 +3 位作者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刘明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26-7237,共12页
根内真菌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发挥其生态功能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发育,但其互作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为揭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 根内真菌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发挥其生态功能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发育,但其互作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为揭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与稳定性特征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和不同引种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法对根内真菌群落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为樟子松人工林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有:1)樟子松根内真菌网络均以正相关关系为主,而天然林网络负相关关系比例更高;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高于天然林,且毛乌素沙地网络最为复杂,不同引种地人工林网络复杂性在近熟林达到最大值。2)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主要关键真菌类群;在属水平上,主要为丝盖伞属(Inocybe)、美口菌属(Calostoma)、Cladophialophora等。腐生菌与其他真菌联系密切,病原菌作为关键菌群存在于人工林。3)天然林网络稳定性更强,科尔沁沙地人工林网络稳定性高于其他人工林;不同引种地人工林网络稳定性均在中龄林达到最大值。4)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主要受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而网络稳定性与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环境因素和林龄塑造了根内真菌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的时空动态,天然林根内真菌网络更稳定可能有利于林木生长,人工林通过更复杂的网络满足养分需求;腐生营养型真菌与其他真菌联系密切,病原菌作为关键菌群可能对人工林生长和健康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根内真菌 分子生态网络 林龄
下载PDF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沙对典型沙生植物叶片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赵鸿硕 曹红雨 +3 位作者 高广磊 孙哲 张英 丁国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82,共13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organism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能够填充土壤孔隙,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强风沙土的抗风蚀性,其防风固沙效果已得到证实,但其对沙生植物叶片性状和生长生理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揭示微生物诱导...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organism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能够填充土壤孔隙,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强风沙土的抗风蚀性,其防风固沙效果已得到证实,但其对沙生植物叶片性状和生长生理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揭示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沙对沙生植物叶性状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以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斜茎黄芪(Astragalus laxmannii)、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蒙古羊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4种沙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盆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菌剂施用量(高、中、低)和固结层位置(下、中、上)处理下沙生植物的叶性状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①微生物诱导碳酸钙分布在风沙土颗粒间,且呈立方体形、菱形、球形和不定形等多种晶态,能够胶结风沙土颗粒。②菌剂处理显著提高了4种沙生植物土壤的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施加高水平菌剂时,固结层下处理组沙蓬和斜茎黄芪土壤的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其中斜茎黄芪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幅最大,为90.19%,柠条锦鸡儿土壤碳酸钙含量增幅最大,为41.47%。③高水平菌剂处理组沙蓬的比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平均提高0.98%;低水平菌剂处理组沙蓬和斜茎黄芪的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平均提高34.11%和24.18%。固结层中处理组沙蓬、斜茎黄芪和柠条锦鸡儿的比叶面积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④高水平菌剂处理组沙蓬、斜茎黄芪和柠条锦鸡儿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平均提高9.01%、12.97%和31.77%;中水平菌剂处理组沙蓬、高水平菌剂处理组斜茎黄芪和柠条锦鸡儿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平均提高55.70%、48.39%和13.24%。综上,施加菌剂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因此沙蓬、斜茎黄芪和柠条锦鸡儿的光合生理特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植物叶性状对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响应不显著。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沙对中水平菌剂处理沙蓬、高水平菌剂处理斜茎黄芪和柠条锦鸡儿的叶性状和光合生理特性有促进作用,但是对蒙古羊柴的叶性状和光合生理特性有抑制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丰富完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沙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沙生植物 叶片性状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以武川县为例
8
作者 吴叶礼 闵雪 +4 位作者 赛硕 杨之恒 邹旭 张英 丁国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3-878,共6页
本研究以农牧交错带4种典型人工植被(樟子松、油松、杨树、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探讨农牧交错带典型人工植被群落0~10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柠条、杨树、樟子松和油... 本研究以农牧交错带4种典型人工植被(樟子松、油松、杨树、柠条锦鸡儿)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探讨农牧交错带典型人工植被群落0~10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柠条、杨树、樟子松和油松的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分别为7.72、7.16、4.16、15.59和15.84 g/kg,全氮(TN)含量分别为1.12、0.58、1.27、1.23和0.87 g/kg,全磷(TP)含量分别为0.24、0.20、0.31、0.14和0.25 g/kg,均低于我国表层土壤SOC、TN和TP平均水平,土壤肥力较低。(2)除杨树林外,各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SOC含量均大于草地,表现为油松>樟子松>柠条>草地>杨树。杨树林的土壤TN和TP含量在各个土层深度均最高;油松在0~20 cm土层中的土壤TN含量大于草地;樟子松的土壤TN含量在50~100 cm土层中大于草地,柠条最低且始终低于草地。除杨树林外,其余人工植被的土壤TP含量均低于草地,油松林最低。各个土层中,不同人工植被的土壤C︰N和C︰P均大于草地,总体上均表现为油松>樟子松>柠条>杨树>草地;在0~20 cm土层中,只有杨树林地的N︰P大于草地,而在20~100cm中各植被的土壤N︰P比草地高。(3)本研究中的土壤C与N、P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土壤N与P呈极显著的正相关;SOC对C︰N和C︰P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表明土壤C︰N和C︰P主要受SOC调控;而N︰P只与TN呈显著正相关,表明N︰P主要受TN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人工植被 化学计量 N限制
下载PDF
基于面部视频的低运算量心跳检测
9
作者 丁国栋 鞠明 +1 位作者 于坤灿 向新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3,共8页
基于面部视频的心跳检测能够提升面部识别技术的可信度,在军事领域中具有对抗面部伪装、判断真假人目标、鉴定伪造视频等应用潜力。然而,现有基于视频的心跳检测算法存在运算量较大的问题,限制了其在低运算能力条件下的实时应用。本文... 基于面部视频的心跳检测能够提升面部识别技术的可信度,在军事领域中具有对抗面部伪装、判断真假人目标、鉴定伪造视频等应用潜力。然而,现有基于视频的心跳检测算法存在运算量较大的问题,限制了其在低运算能力条件下的实时应用。本文分析了算法原理和关键步骤的时延,并提出了两种低运算量的基于插值运算的算法,分别是RGB-FFT算法和RGB-ICA-FFT算法。经过测试,在帧速率为5 fps的情况下,插值RGBFFT算法的运算量最小;插值RGB-ICA-FFT算法在精度上与帧速率为15 fps的RGB-ICA-FFT算法相当,但运算量低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检测 人脸识别 独立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全雌鳜“武农1号”和翘嘴鳜“广清1号”池塘养殖实验对比
10
作者 丁国栋 章海鑫 +4 位作者 立云 刘文鼎 阙祥尧 钟佳慧 张燕萍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为探索鳜鱼新品种全雌鳜“武农1号”养殖效果,以翘嘴鳜“广清1号”作为对照,开展池塘养殖试验,对其成活率、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池塘管理、产量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对比。经过6个月的养殖,结果显示:全雌鳜“武农1号”除成活率低于翘嘴... 为探索鳜鱼新品种全雌鳜“武农1号”养殖效果,以翘嘴鳜“广清1号”作为对照,开展池塘养殖试验,对其成活率、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池塘管理、产量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对比。经过6个月的养殖,结果显示:全雌鳜“武农1号”除成活率低于翘嘴鳜“广清1号”外,其总产量、均重、平均产量、1 kg以上鳜鱼占比和饵料系数等指标均优于翘嘴鳜“广清1号”,其每667 m^(2)产量达到1149.2 kg,每667 m^(2)利润达到0.80万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新品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雌鳜 武农1号 广清1号 池塘养殖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荒漠化防治学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11
作者 于明含 丁国栋 +1 位作者 高广磊 赵媛媛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共识,虽然我国科教融合的实践层出不穷,但仍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普适性模式。“荒漠化防治学实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学习实践、技术应用的重点课程,更是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前沿技术和科... 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共识,虽然我国科教融合的实践层出不穷,但仍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普适性模式。“荒漠化防治学实习”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学习实践、技术应用的重点课程,更是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前沿技术和科学进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科教融合的目标要求下,提出了“荒漠化防治学实习”课程的科教融合新思路,构建了“学、研、行、思”的实习教学新方式,通过将实习内容整合为科学问题、将实习环节重构为科研流程、让评价体系体现综合素质、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体验的多维立体途径,使学生深化了理论知识认知、提升了创新能力、培养了综合素质,可以为生态类相关专业实习的教学组织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和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实习教学
下载PDF
环形异向流浅层流场油滴流动及分离特性研究
12
作者 艾星宇 邢宇涵 +4 位作者 蔡小垒 陈家庆 丁国栋 安申法 王秀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6,共9页
目前关于环形多层异向流浅层流道内液滴流动和油水分离特性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为此,借助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环形异向流浅层流道内分散油滴运移分离特性和多层浅层流道速度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形异向流浅层流道内油滴浮升... 目前关于环形多层异向流浅层流道内液滴流动和油水分离特性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为此,借助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环形异向流浅层流道内分散油滴运移分离特性和多层浅层流道速度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形异向流浅层流道内油滴浮升至斜板表面所需板长为96 mm,小于理论计算所需板长122 mm;浅层通道内层间速度分布对分离效率影响较大,下层流道入口速度峰值为0.00805 m/s,环形多层浅层通道内油相浮升过程中会遇到交叉流,显著影响浅层通道分离效率;滑移距离是影响浅层通道间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当板长为350 mm、油滴粒径为50μm时,滑移距离占板长38.35%。所得结论可为基于浅层沉降强化分离理论的紧凑型采出水处理设备结构创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水处理 环形异向流 浅层沉降分离 数值模拟 流道速度 分离效率 滑移距离
下载PDF
薄板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数值模拟
13
作者 谷雨 安申法 +4 位作者 陈家庆 姬宜朋 栾智勇 丁国栋 肖建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2,88,共6页
薄板式静态混合器内构件简单、通量高、压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稀释水掺混能耗。文中以不均匀系数ψ和管路压降Δp作为评价指标,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对比分析单直管、单顺流羽状管、单逆流羽状管和双顺流羽状管等4种注水方式的混合效... 薄板式静态混合器内构件简单、通量高、压降低,可以有效降低稀释水掺混能耗。文中以不均匀系数ψ和管路压降Δp作为评价指标,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对比分析单直管、单顺流羽状管、单逆流羽状管和双顺流羽状管等4种注水方式的混合效果和压降。研究发现,在注水管安装在L/D=5.3处,单管注入时,注水两侧形成的径向二次流强度Se变化缓慢,稳定的涡旋流在混合器内产生混合“死区”,降低了静态混合器的油水混合速度;当ψ降至0.05时,混合距离超过18D。此混合死区解释了单管注入时分散相注入点附近易出现局部高浓度区。双顺流羽状管注入时,对撞水相产生较高径向二次流强度Se,且迅速降低。快速变化的流场显著减少混合距离,与单管注入相比,ψ降至0.05时混合距离减少76.9%,Δp增加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合 数值模拟 薄板式静态混合器 注水方式
下载PDF
3种水生植物潜流人工湿地模拟处理池塘养殖尾水的研究
14
作者 阙祥尧 张燕萍 +8 位作者 余建芳 吴子君 侯明勇 丁国栋 刘文鼎 钟佳慧 张子莹 熊文清 章海鑫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为了解潜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比较蕹菜、凤眼莲、喜旱莲子草三种水生植物潜流人工湿地对草鱼养殖池塘尾水的净化效果,并探讨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水力负荷、排停水和排水转换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潜流人工湿地微生... 为了解潜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比较蕹菜、凤眼莲、喜旱莲子草三种水生植物潜流人工湿地对草鱼养殖池塘尾水的净化效果,并探讨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水力负荷、排停水和排水转换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结果显示:蕹菜、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分别对总磷(TP)、氨氮(NH_(4)^(+)-N)和化学需氧量(COD_(Mn))去除率最高,为24.7%、25.1%和25%。停水时,蕹菜、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均对NH_(4)^(+)-N去除率最低,分别为-526.07%、-871.08%和-1196.46%。水力负荷为低(5.76 m^(3)/d)时,蕹菜、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分别对COD_(Mn)、NH_(4)^(+)-N和TP去除率最高,为30.4%、42.5%和22.1%。蕹菜Shannon、Ace和Chao 1均最高,喜旱莲子草Simpson最高。3组样本共分析出5131个OTU,注释为45个门,293个目和974个属;蕹菜停水前、中和后共分析出5021个OTU,注释为47个门,294个目和953个属。研究表明,水生植物潜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运行期间停水会降低净化效果,水力负荷低的净化效果大于中和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差别影响了人工潜流湿地对养殖池塘尾水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湿地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水力负荷 微生物群落 养殖尾水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丁国栋 《大医生》 2024年第23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烟台市栖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目的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烟台市栖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用药组和尿激酶组,各45例。常规用药组患者术前采用常规药物干预,尿激酶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组基础上联合术中重组人尿激酶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尿激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用药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帧幅数均减小,且尿激酶组小于常规用药组;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均上升,且尿激酶组高于常规用药组;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缩短,且尿激酶组均短于常规用药组;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且尿激酶组高于常规用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提高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
下载PDF
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的工作性能
16
作者 杨磻槟 丁国栋 +2 位作者 陈家庆 冯子夏 郑佳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77-2985,共9页
溶气设备是溶气释放式微细气泡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主设计研发的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对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工作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WTW手持式溶解氧测定仪实施全程在线带压测量,同时以空气在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 溶气设备是溶气释放式微细气泡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主设计研发的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对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工作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WTW手持式溶解氧测定仪实施全程在线带压测量,同时以空气在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率直接表征溶气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溶气设备在低能耗下仍具有较高的溶气性能;溶气性能随气液比的增加而增加,溶气效率随着溶气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氧转移传质系数随溶气压力和进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进水流量区间为0.7~0.9m^(3)/h。由于新型溶气设备在使用普通球阀减压释气成泡时,仍能产生高质量的微细气泡,占地面积远小于传统设备且不易堵塞,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设备 射流强化 溶气性能 溶解氧浓度 气液两相流 多相反应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海岩 赵媛媛 +3 位作者 杜林芳 迟文峰 丁国栋 高广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100,共13页
【目的】水源涵养服务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也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水源涵养量为指标,探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生态效益。【方法】采用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和气象数据,量化了2000−2018年... 【目的】水源涵养服务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也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水源涵养量为指标,探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生态效益。【方法】采用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和气象数据,量化了2000−2018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同期水源涵养量动态,进而评估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源涵养服务的影响。【结果】(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以草地、耕地、林地覆盖为主,水源涵养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2)2000−2018年,林地总体增加了14.22%,区域水源涵养量总体也呈现增加趋势,晋北山地丘陵区、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科尔沁沙地、鄂尔多斯高原和大兴安岭南部区等增幅相对较大;(3)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随不同时期、亚区分布和地类转换而存在差异,林地水源涵养服务量最高,且在各亚区均占主导地位;(4)2000−2010年,全区内草地向林地转移对水源涵养量增加的贡献最大,达49.32×10^(8) m^(3),大面积草地转为林地使大兴安岭南部区水源涵养量增加最为显著,达16.11×10^(8) m^(3);(5)2010−2018年,全区内仍是草地向林地转移对水源涵养量增加的贡献最大,达3.87×10^(8) m^(3),荒地开垦、造林、种草对涵养水源的贡献集中作用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增加了1.31×10^(8) m^(3),退耕还林和草地向林地转移对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贡献最大,达1.84×10^(8) m^(3)。【结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退耕还林、荒地造林、草地治理等措施使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有效提高,引起水源涵养量增加的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类型主要为未利用土地向林、草地转移和草、耕地向林地转移,地类转移对水源涵养量增加贡献最大的区域主要为大兴安岭南部区、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和晋北山地丘陵区等东南部区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下一阶段的工程实施应当根据各区生态特点分区施策,因地制宜,对耕地水源涵养服务能力较弱区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有必要保留的耕地改进水土保持耕作栽培措施,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大区域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实施封沙育林育草或进行人工造林,并加强管护,使研究区高生态效益区持续稳步发展,低生态效益区重点治理,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 土地利用/覆盖 水源涵养 退耕还林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研究
18
作者 杨寒月 孔令真 +4 位作者 陈家庆 孙欢 宋家恺 孔标 丁国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与常用气液鼓泡塔相比,管式气液接触器通过在管道空间内产生的均匀气泡状高分散体系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具有含气率高、能耗低和维护简单等优点。自主设计研制了带文丘里射流气泡发生器的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与常用气液鼓泡塔相比,管式气液接触器通过在管道空间内产生的均匀气泡状高分散体系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具有含气率高、能耗低和维护简单等优点。自主设计研制了带文丘里射流气泡发生器的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所涉及的成泡机理、气泡粒径分布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积分数法(VOF)模型耦合RNG k-ε湍流模型可模拟分析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内成泡机理和气泡形态;在文丘里射流气泡发生器的扩张段内可将大气泡剪切破碎成微气泡,且微气泡均匀稳定;气泡粒径随液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液体流量为14.0 L/min、气体流量为最大自然吸气量、柱体长度为800 mm时气泡粒径最小(76.5μm);气泡粒径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气体流量为1.5 L/min、液体流量为8.0 L/min、柱体长度为800 mm时气泡粒径最小(86.7μm);气泡粒径随柱体长度的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基本不变的趋势,当柱体长度大于800 mm时,其对气泡粒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接触器 射流气泡发生器 微气泡 CFD数值模拟 气泡粒径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柳叶 任悦 +4 位作者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赵珮杉 王家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7-477,共11页
为揭示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相互关系的动态特征,以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法,分析不同林龄(中龄、近熟和成熟)及其年内生长阶段(生长季初期、旺盛期和末期)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共现网络动态特征及其对... 为揭示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相互关系的动态特征,以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法,分析不同林龄(中龄、近熟和成熟)及其年内生长阶段(生长季初期、旺盛期和末期)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共现网络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得到如下结果。1)在不同林龄阶段,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共现网络差异不明显;在不同生长季阶段,根内真菌共现网络差异明显,生长季旺盛期,根内真菌共现网络较为复杂。2)在不同林龄和不同生长季阶段,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关键类群差异明显,主要包括地孔菌属(Geopora)、棉革菌属(Tomentella)、暗球腔菌属(Phaeosphaeria)、Neocucurbitari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关键类群为外生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旺盛期为腐生真菌和病原真菌。中龄林关键类群为腐生真菌和病原真菌,成熟林为外生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3)外生菌根真菌网络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相对湿度(P<0.05),腐生真菌和病原真菌网络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平均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因此,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网络在不同生长季阶段的动态变化强于不同林龄阶段,且生长季旺盛期共现网络的结构较复杂;根内真菌网络主要受平均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影响。腐生真菌对维持不同林龄和不同生长季阶段真菌网络的稳定性均有重要作用,在较大降水量和湿度的生长季旺盛期,关键类群为腐生真菌和病原真菌,对樟子松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有着潜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植物 林龄 生长季 土壤真菌 共现网络 气候因子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降水格局变化对油蒿木质部解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富崇 于明含 +3 位作者 何莹莹 王春媛 丁国栋 唐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661-6669,共9页
探究不同降水处理对荒漠植物木质部解剖特征的影响,可以为理解未来降水格局变化下荒漠植物适应性和预测荒漠植被演替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以毛乌素油蒿灌丛植被为对象,通过野外人工控制降水的方法,模拟半干旱气候区降水格局变化趋势,设置... 探究不同降水处理对荒漠植物木质部解剖特征的影响,可以为理解未来降水格局变化下荒漠植物适应性和预测荒漠植被演替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以毛乌素油蒿灌丛植被为对象,通过野外人工控制降水的方法,模拟半干旱气候区降水格局变化趋势,设置3个降水量梯度(减水30%、自然降水、增水30%)以及2个降水间隔梯度(降水间隔5d、降水间隔15d)开展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监测油蒿木质部各个解剖特征参数对不同降水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降水量减少,油蒿的导管数量显著增多,导管密度、导管壁厚度显著增大(P<0.05)。降水间隔时间延长将显著增加油蒿的导管数量、导管密度和平均导管直径(P<0.05)。降水量与降水间隔期对油蒿木质部解剖学特征影响的交互效应不显著。(2)降水量减少和降水间隔时间延长弱化了油蒿潜在最大导水率对导管直径的响应敏感度。(3)在降水量减少和延长降水间隔时间的背景下,油蒿可以通过调整木质部导管参数兼顾水分运输的安全与效率。本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木质部解剖学特征参数来适应降水格局改变是油蒿的重要耐旱策略,未来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荒漠植物的水力特征变化需要综合考量降水量和降水间隔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降水格局 木质部导管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