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非典型性肺炎”3例尸检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彦青 王惠君 +4 位作者 申洪 李祖国 耿舰 韩惠霞 蔡俊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J001-J002,共2页
关键词 非典型性肺炎 尸检 广东 组织病理 临床症状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预后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丁彦青 张福明 +3 位作者 李亦民 郭君其 孙青 蔡俊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6-277,307,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枚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临床预后分析。 结果 68 例转移阴性的584枚淋巴结中,13 例(19-1 % ,1368)29 枚(5-0 % ,29584)淋巴结中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其中11 例5 年内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55 例免疫组化检测阴性的患者仅3 例复发。免疫组化诊断微转移阳性和阴性组5 年复发率分别是86-6% (1113) 和5-5% (355)。两组病人差异非常显著( P< 0-001)。 结论 应用肿瘤特异性抗体检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有助于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对估计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微转移
下载PDF
皮肤表皮良、恶性病变的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丁彦青 张亚历 +3 位作者 董敬朋 侯双凤 贾顺兴 陆药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使用银染技术对皮肤乳头状瘤、表皮假癌状增生及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进行核仁组成区(AgNORs)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皮肤乳头状瘤与表皮假癌状增生之间AgNORs无明显差异,鳞状细胞癌核内AgNORs颗粒的数目、大小及分布则与它们有明显... 使用银染技术对皮肤乳头状瘤、表皮假癌状增生及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进行核仁组成区(AgNORs)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皮肤乳头状瘤与表皮假癌状增生之间AgNORs无明显差异,鳞状细胞癌核内AgNORs颗粒的数目、大小及分布则与它们有明显差异(P<0.01)。3种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在平均每核AgNORs数目及周边型AgNORs颗粒等方面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这些结果提示,AgNORs定量观察不仅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而且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核仁组成区 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良、恶性上皮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定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彦青 张亚历 +1 位作者 董敬朋 张月彩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3-275,共3页
使用胶银染色技术对88例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胃粘膜进行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溃疡之修复性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平均每核含AgNOR量及AgNOR异形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P<0.05),慢性胃溃疡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两者... 使用胶银染色技术对88例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胃粘膜进行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溃疡之修复性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平均每核含AgNOR量及AgNOR异形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P<0.05),慢性胃溃疡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高分化腺癌与正常胃粘膜上皮、慢性胃溃疡修复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相比,平均每核含AgNOR量、AgNOR异形率及AgNOR颗粒在核内的大小及位置分布等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AgNOR定量研究对区分胃良、恶性上皮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组织化学 胃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胃肠道外间质瘤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彦青 耿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胃肠道外间质瘤是指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软组织 ,且与肠壁及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胃肠道间质瘤相似 ,主要有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两种基本结构 ,最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CD1 1 7和CD34。可能来... 胃肠道外间质瘤是指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软组织 ,且与肠壁及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胃肠道间质瘤相似 ,主要有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两种基本结构 ,最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CD1 1 7和CD34。可能来源于原始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中胚叶间质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外间质瘤 临床特点 组织学特点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胃良、恶性上皮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定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彦青 张亚历 +1 位作者 董敬朋 张月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5-196,199,共3页
使用胶银染色技术对88例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胃粘膜进行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溃疡之修复性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平均每核含AgNOR量及AgNOR异形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P<0.05),慢性胃溃疡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两者之... 使用胶银染色技术对88例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胃粘膜进行核仁组成区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溃疡之修复性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平均每核含AgNOR量及AgNOR异形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P<0.05),慢性胃溃疡增生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高分化腺癌与正常胃粘膜上皮、慢性胃溃疡修复上皮及癌旁粘膜上皮相比,平均每核含AgNOR量、AgNOR异形率及AgNOR颗粒在核内的大小及位置分布等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AgNOR定量研究对区分胃良、恶性上皮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胃肿瘤 RRNA DNA
下载PDF
重视早期大肠癌,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 被引量:6
7
作者 丁彦青 杨磊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近年来大肠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却很低,因此提高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各种内镜技术已发展成熟,临床病理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可以发现大肠微小病变,为早期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关键词 早期 大肠癌 病理诊断 组织发生 分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理学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23
8
作者 丁彦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5-476,共2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tu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我国暂命名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cuteinfectiousatypiealpneumonia,AIAP) ,简称非典型肺炎(AP) ,是近几个月流行全球 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来...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tu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我国暂命名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cuteinfectiousatypiealpneumonia,AIAP) ,简称非典型肺炎(AP) ,是近几个月流行全球 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来势凶险 ,传染性极强 ,是目前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焦点 ,本文作者根据 4例系统尸体解剖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病理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体外LAK细胞杀伤人直肠腺癌细胞时的细胞骨架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彦青 张进华 +3 位作者 李春德 朱梅刚 王小宁 罗荣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6,T002,共4页
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体外LAK细胞杀伤人直肠腺癌细胞(HR_(8348))时效靶细胞内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细胞相互识别后均出现趋向运动,趋向运动的细胞突起内含有丰富的微丝,微丝的排列与细胞运动的方向一致。效靶... 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体外LAK细胞杀伤人直肠腺癌细胞(HR_(8348))时效靶细胞内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细胞相互识别后均出现趋向运动,趋向运动的细胞突起内含有丰富的微丝,微丝的排列与细胞运动的方向一致。效靶细胞相互接触后,两种细胞浆内的微管均出现重排现象。两种细胞质膜接触处可见成束的微丝及微管,微丝及微管集中处含有丰富的溶酶体颗粒。微丝及微管抑制试验均不出现上述变化。结果提示:微丝可能在效靶细胞趋向运动及连接中起作用,效靶细胞接触后微管的重排可能与靶细胞的溶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胞骨架 直肠肿瘤 杀伤细胞
下载PDF
肺癌的基因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彦青 杨红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35-238,共4页
关键词 肺癌 基因治疗 个体选择 载体
下载PDF
良恶性胶质瘤的核仁组织区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彦青 张亚历 董敬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01-304,共4页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80例胶质瘤进行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研究.其中星形细胞瘤49例(星形细胞瘤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25例),室管膜瘤16例(良性室管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10例),髓母细胞瘤15例.观察结果表明: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Ⅱ级之... 使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80例胶质瘤进行核仁组织区(AgNORs)定量研究.其中星形细胞瘤49例(星形细胞瘤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25例),室管膜瘤16例(良性室管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10例),髓母细胞瘤15例.观察结果表明: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Ⅱ级之间平均每核含Ag—NORs颗粒数相差显著(P<0.05),星形细胞瘤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及良、恶性室管膜瘤之间平均每核AgNORs颗粒数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提示AgNORs定量研究有助于良、恶性胶质瘤的鉴别,对肿瘤的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织区 胶质瘤 组织化学
下载PDF
LAK细胞体外杀伤直肠腺癌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彦青 李春德 +2 位作者 张进华 王小宁 罗荣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00-303,共4页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LAK细胞与HR8348细胞相互作用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效靶细胞接触、结合后,两种细胞质膜接触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电子密度增加,界限不清,形成粘着斑或连结状结构,这种结构是效靶细胞稳定结合的形态学基础。...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LAK细胞与HR8348细胞相互作用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效靶细胞接触、结合后,两种细胞质膜接触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电子密度增加,界限不清,形成粘着斑或连结状结构,这种结构是效靶细胞稳定结合的形态学基础。(2)部分LAK细胞突起插入靶细胞深部,少数LAK细胞胞体钻入靶细胞,表明LAK细胞具有与NK、CTL细胞相同的“钻瘤”功能。(3)效靶细胞接触后,两种细胞细胞器及其它细胞颗粒均向效靶接触侧集中,效靶接触部位含有丰富的微丝、微管、微管集中处溶酶体颗粒较多;推测微丝、微管及溶酶体在靶细胞溶解中起一定作用。(4)效靶细胞结合后,靶细胞出现鼓泡和环形穿孔,靶细胞呈凋落状或溶解性坏死。凋落状坏死可能是LAK细胞释放的非穿孔素性物质通过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启动靶细胞内源性核酸酶,导致DNA裂解所致。后者可能与穿孔素作用,Ca^H、Mg^H离子内流,细胞水肿及溶酶体导致细胞自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杀伤细胞 直肠肿瘤
下载PDF
体外LAK细胞杀伤人直肠腺癌细胞时微管蛋白变化的免疫荧光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彦青 张进华 +2 位作者 李春德 王小宁 罗荣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0-23,共4页
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体外LAK细胞杀伤人直肠腺癌细胞(HR8348)时效靶细胞内微管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LAK细胞与靶细胞相互接触形成效靶复合体后,两种细胞胞浆内微管蛋白出现重排现象。LAK细胞内的微管蛋白全部集中在两类细... 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体外LAK细胞杀伤人直肠腺癌细胞(HR8348)时效靶细胞内微管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LAK细胞与靶细胞相互接触形成效靶复合体后,两种细胞胞浆内微管蛋白出现重排现象。LAK细胞内的微管蛋白全部集中在两类细胞质膜接触处,呈月芽状分布。靶细胞内的微管蛋白在效靶复合体质膜接触处浓集成斑块状并与LAK细胞的月芽状结构融合,靶细胞逐渐变性坏死。这提示,靶细胞的溶解可能与效靶细胞的微管重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化学 直肠肿瘤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Barrett食道和Barrett食道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彦青 张进华 董敬朋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报告Barrett食道42例,其中8例具有腺癌结构。内镜观察:食道粘膜上皮粗糙、糜烂、颗粒状增生、斑块状隆起、溃疡、粘膜充血或苍白。组织学观察:Barrett食道上皮有三种不同形态,其中胃底型上皮8例,交界型上皮... 本文报告Barrett食道42例,其中8例具有腺癌结构。内镜观察:食道粘膜上皮粗糙、糜烂、颗粒状增生、斑块状隆起、溃疡、粘膜充血或苍白。组织学观察:Barrett食道上皮有三种不同形态,其中胃底型上皮8例,交界型上皮14例,特殊型上皮20例,8例具有腺癌结构,特殊型上皮与腺癌结构间可见过渡形态。粘液组化染色观察:20例特殊型上皮,HID(+)18例,8例具有腺癌结构的病例,AB、HID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AgNOR染色观察,Barrett食道三种上皮与食道腺癌平均每核含AgNOR颗粒数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结果提示:Barrett食道与食道腺癌关系密切,特殊上皮型Barrett食道可能是食道腺癌的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道 AGNOR 食管肿瘤 腺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200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彦青 张义勋 +1 位作者 陆药丹 贾顺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34-434,418,共2页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刷检细胞学是目前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经纤支镜刷检细胞学确诊的200例肺癌进行分析,并结合痰细胞学及组织学进行分型比较,拟探讨纤支镜刷检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刷检细胞学 肺肿瘤
下载PDF
大肠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彦青 梁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分子生物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彦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I0067-I0068,共2页
肿瘤转移意味着病情恶化,它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是晚期癌症不能手术根治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肿瘤患者生存期的首要因素,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对肿瘤转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增进了人类对于肿瘤转移机... 肿瘤转移意味着病情恶化,它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是晚期癌症不能手术根治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肿瘤患者生存期的首要因素,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对肿瘤转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增进了人类对于肿瘤转移机制的认识,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肿瘤转移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干细胞领域研究的飞速发展,肿瘤干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及多种实体肿瘤中的相继分离成功,给肿瘤研究带来惊喜,同时也使人们对肿瘤认识发生观念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机制 肿瘤干细胞 细胞学机制 急性白血病 病情恶化 手术根治 晚期癌症 肿瘤患者
下载PDF
颅内胚生殖细胞瘤的病理CT及MRI观察
18
作者 丁彦青 刘杏元 +1 位作者 张进华 黄其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1-152,共2页
颅内胚生殖细胞瘤的病理CT及MRI观察丁彦青,刘杏元,张进华,黄其鎏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515)颅内胚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1],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报告1l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 颅内胚生殖细胞瘤的病理CT及MRI观察丁彦青,刘杏元,张进华,黄其鎏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515)颅内胚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1],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报告1l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9例术前做过CT检查,2例做核磁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生殖细胞瘤 CT NMR 成像 诊断
下载PDF
浅谈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理学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彦青 《解放军检验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理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因
下载PDF
贴壁培养细胞染色体原位制备方法
20
作者 张进华 丁彦青 张亚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37,共2页
贴壁培养细胞染色体原位制备方法张进华,丁彦青,张亚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515)染色体是细胞在准备分裂前,核中出现的独立深染小体,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库。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的畸... 贴壁培养细胞染色体原位制备方法张进华,丁彦青,张亚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515)染色体是细胞在准备分裂前,核中出现的独立深染小体,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库。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的畸变(或突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壁培养 细胞染色体 原位制备 贮存库 细胞遗传 固定液 细胞贴壁 丁彦青 细胞破碎 肝癌细胞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