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调查及其控害作用分子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桂芬 朱华康 +9 位作者 黄亮 王玉生 李涛 黄聪 冼晓青 薛延韬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张毅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49,共11页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对采集的天敌种类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对其控害作用进行种特异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番茄田共计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6种,隶属2纲5目16科。进一步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对番茄潜叶蛾具有控害作用的捕食性自然天敌19种,隶属2纲3目12科;其中,昆虫纲8种、蜘蛛纲11种;对番茄潜叶蛾控害作用阳性检出率为5.7%~100.0%。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天敌为半翅目盲蝽科的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r,在8个州市有分布;其次为花蝽科的黑翅小花蝽Oirus agilis(Flor)和小花蝽Orius sp.以及瓢虫科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分别在5个、4个和5个州市有分布;再次为蜘蛛目狼蛛科的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öesenberg et Strand),在3个州市有分布;而其余的14个物种仅在1个或2个州市有分布。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为昭通市,有8种天敌;其次为丽江市和玉溪市,分别有6种和5种天敌;再次昆明市和曲靖市,分别有4种和3种天敌;而大理州、文山市、红河州有2种天敌,楚雄市和普洱市只有1种天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控害潜力最大的为烟盲蝽,其次为黑翅小花蝽;此外,七星瓢虫和拟环纹豹蛛也表现了较好的控害能力。番茄潜叶蛾在西南虽发生为害较为严重,但对该种害虫具有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也比较多,为利用本地天敌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了自然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捕食性天敌 优势种 番茄田 蜘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与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研究
2
作者 张桂芬 万坤 +9 位作者 潘梦妮 王龙 黄聪 王玉生 张毅波 冼晓青 杨念婉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4,共11页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虫为对象在室内笼罩条件下,研究明确番茄潜叶蛾的种群定殖、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方法】每笼接入不同数量(2、4、6、8、10头)的番茄潜叶蛾成虫(性比1:1),通过评价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研究繁殖体数量对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能力的影响;以1对成虫(2头,性比1:1)为起始繁殖体数量,通过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及丰富度指数R评价,研究番茄潜叶蛾的种群重建和延续能力。【结果】以5个繁殖体数量(2、4、6、8、10头,性比1:1)接入番茄潜叶蛾成虫,各繁殖体数量的总计产卵量分别为93.1、194.9、271.3、311.5和400.2粒,差异显著;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93.1、97.4、90.4、77.9和80.0粒,差异显著,且繁殖体数量为1♀:1♂、2♀:2♂和3♀:3♂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明显高于4♀:4♂和5♀:5♂;此外,在5个繁殖体起始数量处理中,卵孵化为幼虫的比率均比较高,为91.3%—92.7%;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种群定殖能力大小依次为5♀:5♂>3♀:3♂>4♀:4♂>2♀:2♂>1♀:1♂。1对(2头,性比1:1)番茄潜叶蛾成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约90 d(3个世代)后种群即可达到稳定状态。在168 d(约5个世代)的种群重建和种群延续过程中,仅在最初的0—91 d范围观察到3个较为明显的种群发生高峰(世代),高峰日总计虫量(蛹未予计入)较起始繁殖体数量分别增加77.8、60.5和60.1倍,其中,成虫数量分别增加6.4、4.1和7.7倍;之后,各虫态(卵、1—4龄幼虫、成虫)同时发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并波动增长,总计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在96.6—140.6头,不同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在16.67%上下波动,丰富度指数R稳定在1.011—1.094。【结论】番茄潜叶蛾1对成虫即具有较高的生殖与存活能力,传入的起始繁殖体数量越大,番茄潜叶蛾成功定殖的可能性越大;1头雌虫和1头雄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并使种群得以稳定延续。1对成虫的传入即具有较大的入侵风险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以满足种群延续和扩张,因此,在番茄潜叶蛾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对该虫的监测预警,并力争在其点片发生期予以灭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繁殖体数量 种群定殖 种群重建 种群延续 虫态(龄期)丰富度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晓迪 雷可心 +4 位作者 郭建洋 杨念婉 万方浩 吕志创 刘万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5-1288,共14页
开发高效、绿色农药制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残留和环境污染,对于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绿色农药制剂的创制提供了策略,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系列针对病虫草害引发的病理环境和体外物理刺激的智能响应型金属或... 开发高效、绿色农药制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残留和环境污染,对于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绿色农药制剂的创制提供了策略,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系列针对病虫草害引发的病理环境和体外物理刺激的智能响应型金属或无机纳米载体,该类载体可以通过响应动植物体内p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氧化还原条件等内源性变化或者温度、光照等外部刺激,来实现药物的精准可控释放,并提高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率。本文从内源性刺激响应、外源性刺激响应和多重刺激响应3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农业领域智能响应型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对智能响应型纳米递药系统的功能设计、作用特点及效果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农药/核酸类药物及其递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未来智能响应型纳米递药系统将会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方式,提高药剂的利用率,实现药剂的靶向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递药系统 智能响应 精准可控释放 内源性刺激 外源性刺激 多重刺激
下载PDF
基于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控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涛涛 阎姝彦 +7 位作者 曹梦宇 张静航 张桂芬 万方浩 张亚 李涛 刘双清 张毅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38,共12页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世界范围的重大外来入侵物种,主要通过幼虫潜叶和蛀果危害番茄作物。自2017年入侵新疆伊犁以来,该虫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并在多地暴发成灾,严重威胁我国番茄产业的生产。基于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生...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世界范围的重大外来入侵物种,主要通过幼虫潜叶和蛀果危害番茄作物。自2017年入侵新疆伊犁以来,该虫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并在多地暴发成灾,严重威胁我国番茄产业的生产。基于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生物防治是当前番茄潜叶蛾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关于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研究现状的综述性论文较少。据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范围内的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种类,概括了捕食性天敌对番茄潜叶蛾的捕食能力、取食番茄潜叶蛾后捕食性天敌的生命参数、化学农药对捕食性天敌防控番茄潜叶蛾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番茄潜叶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求为我国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生物防治 番茄潜叶蛾
下载PDF
昆虫水平基因转移及其研究进展
5
作者 雷可心 王晓迪 +2 位作者 万方浩 吕志创 刘万学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是生物体获得遗传信息的方式之一,对生物体进化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昆虫中的水平基因转移现象被报道,如在鳞翅目(如家蚕、甜菜夜蛾、小菜蛾、斜纹夜蛾)、半翅目(如柑橘粉蚧、烟粉虱... 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是生物体获得遗传信息的方式之一,对生物体进化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昆虫中的水平基因转移现象被报道,如在鳞翅目(如家蚕、甜菜夜蛾、小菜蛾、斜纹夜蛾)、半翅目(如柑橘粉蚧、烟粉虱)、鞘翅目(如咖啡果小蠹、米象、光肩星天牛)、膜翅目(如金小蜂)、双翅目(如果蝇、白纹伊蚊)等昆虫中广泛存在水平转移基因,且不同的水平转移基因对昆虫的营养合成与共生、吸收与消化、毒素产生与解毒、生长和发育、体色改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报道,就HGT的研究步骤与技术方法、评判HGT发生的方法、昆虫HGT的供体与功能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平基因转移现象,为探究水平基因转移的作用机制、理解昆虫的进化、遗传和行为、并将水平基因转移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业害虫的绿色防治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基因转移 昆虫 水平转移基因 基因功能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幼虫的龄数和龄期测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桂芬 殷惠军 +5 位作者 王玉生 李振江 毕思言 王瑞 刘万学 万方浩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源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2017年8月首次在我国新疆发现,对我国番茄及其他茄科粮蔬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番茄潜叶蛾生物学习性,明确其种群发生规律...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源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2017年8月首次在我国新疆发现,对我国番茄及其他茄科粮蔬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番茄潜叶蛾生物学习性,明确其种群发生规律,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治(如基于幼虫寄生蜂利用的生物防治)效果的基础。头壳宽度是幼虫分龄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逐日测量幼虫的头壳宽度和虫体长度,并运用频次分布、Dyar法则、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番茄潜叶蛾的幼虫龄期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幼虫头壳宽度符合Dyar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回归关系,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形态指标。番茄潜叶蛾幼虫划分为4个龄期,各龄期幼虫头壳宽度分别为0.1375~0.1575 mm、0.2125~0.2725 mm、0.3200~0.4100 mm和0.4975~0.5800 mm。与之对应龄期的幼虫体长分别为0.80~1.52 mm、0.91~3.33 mm、2.42~4.89 mm和4.18~7.32 mm,可作为判定龄期数的辅助指标。于室内27℃温度下饲养幼虫,平均历期约13 d,其中1~4 d为第1龄、3~6 d为第2龄、4~7d为第3龄、6~15d为第4龄。头壳宽度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番茄潜叶蛾幼虫分为4个龄期;同一龄期内幼虫体长变异性较大,各龄期重叠程度较高,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幼虫龄期 头壳宽度 回归分析 体长
下载PDF
我国农业入侵生物科学管控体系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蒋红波 魏丹丹 +1 位作者 周忠实 万方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9-425,440,共8页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安全研究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技术领域,是推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热点领域和各国争相布局的战略制高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等...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安全研究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技术领域,是推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热点领域和各国争相布局的战略制高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等生物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乃至社会与国家安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入侵防控领域研究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发展态势及聚焦我国生物入侵领域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明确我国农业生物入侵防控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科技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进而定位我国在全球生物入侵科技创新坐标系中的位置,做好我国在该领域的重大科学工程和战略性科学计划,为我国中长期生物安全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任务部署提供重要决策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外来入侵物种 入侵种防控 基因驱动 监测预警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杜素洁 郭建洋 +2 位作者 赵浩翔 万方浩 刘万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0-418,440,共10页
预防与监控外来入侵物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是受外来入侵物种侵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我国以重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为对象,围绕“治早、治小、治了、治好”和“风险防范、关口前移、源头治... 预防与监控外来入侵物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是受外来入侵物种侵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我国以重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为对象,围绕“治早、治小、治了、治好”和“风险防范、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防控目标,解析了10余种重大农业入侵生物入侵机制,揭示了多种入侵病原物与宿主媒介的互作关系,完成了120余种入侵物种精准甄别和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构建了含130多种入侵物种的基因组数据库,建立了20余种重要入侵物种的扩散阻截技术以及应急处置技术体系。10年间,我国在防范和应对外来入侵物种侵害、保障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保障日趋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管理水平、应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需求的科技支撑能力以及在生物入侵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生物 预警 风险评估 溯源 监测 管理
下载PDF
莲草直胸跳甲热激蛋白90基因的分子特征、表达模式及对温度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晓翠 武强 +3 位作者 靳继苏 裴怡铭 郭建英 万方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87,共9页
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是世界性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专食性天敌,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会影响其种群数量从而降低防控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莲草直胸跳甲对温度胁迫适应性的分子生态机制,本研究对其... 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是世界性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专食性天敌,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会影响其种群数量从而降低防控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莲草直胸跳甲对温度胁迫适应性的分子生态机制,本研究对其热激蛋白90(AhHSP90)进行了蛋白结构、磷酸化修饰及系统发育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AhHSP 90基因的时空表达动态及不同温度胁迫后的表达。RT-qPCR结果显示,AhHSP 90在莲草直胸跳甲整个生活史及雌成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高温(30、35和40℃)、低温(-5、0、5、10、15和20℃)胁迫2 h后,AhHSP 90在高温40℃下表达显著升高,但在其他温度下无显著差异。根据对AhHSP 90分子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对温度胁迫的响应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推测其可能在莲草直胸跳甲发育及抵抗高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草直胸跳甲 空心莲子草 热激蛋白90 表达模式 温度胁迫
下载PDF
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的小火蚁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
10
作者 韩蕊 滕祎 +10 位作者 李献锋 王临静 魏霜 张雍哲 乔曦 刘海军 吴尧 马骏 万方浩 刘聪辉 钱万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9-1067,共9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筛选了适用的引物、RNA探针,全部反应所需时间小于20 min,并验证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最低检出限约为4 ng。这种方法极大程度降低对设备的依赖,简单、快速、特异,为小火蚁的基层检测与现场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火蚁 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 特异性引物 RNA探针 快速鉴定 精准检测
下载PDF
双链RNA对薇甘菊根基因 MmEXPA4 的靶向抑制
11
作者 欧正慧 王抗抗 +3 位作者 武强 钱万强 刘博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目的】结合薇甘菊较强的节节生根能力的生物学特性,研发利用RNAi技术抑制薇甘菊根系生长基因表达的生物防治技术,为进一步开发薇甘菊靶向防控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方法,鉴定出调控薇甘菊根系发育的关键基因(MmEXPA4),... 【目的】结合薇甘菊较强的节节生根能力的生物学特性,研发利用RNAi技术抑制薇甘菊根系生长基因表达的生物防治技术,为进一步开发薇甘菊靶向防控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方法,鉴定出调控薇甘菊根系发育的关键基因(MmEXPA4),体外合成该基因的双链RNA(dsMmEXPA4),利用dsMmEXPA4注射薇甘菊根部,研究其对薇甘菊根系生长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sMmEXPA4处理30 d后,所有不定根的数量、鲜重和最长不定根的长度均显著降低。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dsMmEXPA4处理后第4和第5天,MmEXPA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调,沉默效率分别为43.96%和52.11%。此外,通过Fluorescent Stereo Microscope Leica M165 FC发现,被荧光标记的dsMmEXPA4能在根系中测检到较强的绿色荧光信号。【结论】MmEXPA4基因可作为抑制薇甘菊根系发育及快速生长的潜在靶点,为利用RNA干扰技术生物防治薇甘菊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双链RNA 入侵杂草 MmEXPA4 抑制植株生长
下载PDF
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组成及高温对其多样性的影响
12
作者 朱雁飞 李慧芳 +6 位作者 亓方剑 范银君 滕子文 周昊 谭秀梅 万方浩 周洪旭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8,共9页
苹果绵蚜是苹果园中的重要害虫,高温不利于其发生为害,为明确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共生细菌是否介导高温影响苹果绵蚜适合度,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测定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16S rDNA序列,并分析物种组成及高... 苹果绵蚜是苹果园中的重要害虫,高温不利于其发生为害,为明确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共生细菌是否介导高温影响苹果绵蚜适合度,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测定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16S rDNA序列,并分析物种组成及高温对共生细菌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的影响。通过测序共获得823 258条高质量序列,5 139个OT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纲,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β-变形杆菌目(Betaproteobacteriales)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为优势菌目;若蚜的共生细菌各龄期高度相似,与成蚜有较大差异,其中成蚜中的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29.76%)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13.68%)相对丰度高于若蚜,而栖热菌属(Thermus,2.72%)和贪铜菌属(Cupriavidus,1.42%)相对丰度低于若蚜;在高温下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同时,具杀虫作用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有利于宿主取食的果胶杆菌属和维持存活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推测以上3种共生细菌的变化是高温降低苹果绵蚜适合度的关键。本研究明确了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高温对共生细菌的影响,可为研究共生细菌与宿主间互作,解析高温降低苹果绵蚜适合度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高温 16S rDNA 共生细菌 多样性 适合度
下载PDF
我国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24
13
作者 万方浩 叶正楚 +1 位作者 郭建英 谢明 《昆虫知识》 CSCD 2000年第2期65-74,共10页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应用基础研究 微生物农药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423
14
作者 万方浩 郭建英 王德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本文探讨了外来入侵生物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危害状况、入侵原因 ,提出了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及管理对策。随着国际贸易往来和旅游业的发展 ,生物入侵在我国不断加剧 ,正在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入侵种的... 本文探讨了外来入侵生物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危害状况、入侵原因 ,提出了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及管理对策。随着国际贸易往来和旅游业的发展 ,生物入侵在我国不断加剧 ,正在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入侵种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灭绝 ,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生物入侵在我国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 :缺乏对引进种的利益与风险进行评估、淡薄的生态意识与不顾生态后果的经济利益驱使下的盲目引进、缺乏严格的科学监管体系或监管不力、缺乏全面检疫的体系与机制。外来入侵生物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已成为当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研究领域。我国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预防与管理应着重于国家能力、研究能力、监测与管理能力三大体系的建设上。根据我国国情和目前的紧急现状应制定出优先行动计划。对特定外来种的入侵生物学基础研究、特定生态系统或地理区域入侵种现状及影响的关键评估研究、特定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体系及经济损失的模式研究、发展控制外来有害生物的环保型技术与方法研究、外来生物受控制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栖息生境的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入侵 生态安全 管理策略 风险评价 中国
下载PDF
豚草卷蛾和苍耳螟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万方浩 马骏 +1 位作者 郭建英 游兰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3-478,共6页
豚草卷蛾Epiblemastrenuana是我国引进用于控制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重要天敌昆虫 ,苍耳螟Ostriniaorientalis是取食苍耳和豚草的本地种。为了全面评价释放的豚草卷蛾与苍耳螟共存系统中的竞争与控制作用 ,作者采用三因子二次... 豚草卷蛾Epiblemastrenuana是我国引进用于控制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重要天敌昆虫 ,苍耳螟Ostriniaorientalis是取食苍耳和豚草的本地种。为了全面评价释放的豚草卷蛾与苍耳螟共存系统中的竞争与控制作用 ,作者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 ,选用豚草的生育期 (以主茎近基部直径表示 )、豚草卷蛾和苍耳螟虫量为参试因子 ,分别以豚草的地上部生物量 (鲜重 )、种子量和株高作为观测目标 ,分析了豚草卷蛾和苍耳螟对豚草的综合控制效应。结果表明 ,两种天敌对寄主的生物量、种子量和株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处理组合中 ,具有最大控制效果的处理组合及其防效分别为 :当主茎直径为 1 0cm ,单株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 6 3头和 8头时 ,对生物量的控制效果达到 94 3% ;当主茎直径为1 0cm ,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 17头和 8头时 ,对株高的防效为 31 7% ;当接虫主茎直径为 0 7cm时 ,单株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 4 0头和 5头时 ,对种子量的防效达到 99 3%。而当主茎直径达到 2 1cm时 ,分别接入豚草卷蛾和苍耳螟4 0头和 5头 ,两种天敌对寄主生物量、种子量和株高的防效仅分别为 2 0 %、 6 1%和 - 2 4 % ,抑制效果最低。两种天敌的控制效果随寄主生长和补偿能力的增强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卷蛾 苍耳螟 豚草 生物防治 控制效果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及时空动态 被引量:28
16
作者 万方浩 刘万学 郭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35-942,共8页
比较分析转 Bt基因棉棉田、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常规棉化防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数量、时空和多样性的发生动态。主要结果为 :Bt棉田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天敌种类分别增加 1 6 .3%和 5 4 .1 % ;百株累计捕食性天敌数量分别... 比较分析转 Bt基因棉棉田、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常规棉化防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数量、时空和多样性的发生动态。主要结果为 :Bt棉田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天敌种类分别增加 1 6 .3%和 5 4 .1 % ;百株累计捕食性天敌数量分别增加 5 2 .8%和 1 76 .3% ,棉铃虫幼虫寄生蜂数量分别降低 4 2 .9%和 5 2 .9% ;天敌功能团多样性分别增加1 0 .1 %和 2 4 .1 %。常规棉棉田二代、三代棉铃虫幼虫寄生率分别为 1 1 .1 %~ 6 5 .0 %和 4 .1 %~ 6 6 .2 % ,Bt棉田为 0 .0 %~ 5 .0 %。就不同类型天敌功能团来说 ,Bt棉田瓢虫和草蛉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减少 8.4 %和 5 .8%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 34 .1 %和 2 0 6 .3% ;Bt棉田食虫蝽和蜘蛛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增加 1 80 .6 %和 71 .2 % ,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32 9.1 %和 4 83.7%。棉铃虫捕食性天敌空间生态位发生动态在各类棉田相似。分析认为 :Bt棉田有利于保护瓢虫和草蛉 ,有利于食虫蝽类和蜘蛛类天敌的增殖 ;Bt棉田棉铃虫天敌群落依次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稳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天敌功能团数量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6月下旬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存在“空缺”,7月下旬化防棉田出现天敌控制“空缺”。不同时期捕食性天敌功能团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棉田 棉铃虫天敌功能团 BT棉 多样性 丰富度 群落重建
下载PDF
中国入侵生物学学科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万方浩 严盈 +1 位作者 王瑞 杨国庆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1期1-19,共19页
自英国生态学家查尔斯.艾尔顿1958年撰写的《动植物的入侵生态学》出版至今,半个世纪已经过去,这部著作被公认为是生物入侵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开端。这期间生物入侵研究经历了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之前)、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和快速发展期... 自英国生态学家查尔斯.艾尔顿1958年撰写的《动植物的入侵生态学》出版至今,半个世纪已经过去,这部著作被公认为是生物入侵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开端。这期间生物入侵研究经历了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之前)、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和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概念、假说、方法和技术被提出和整合到生物入侵研究之中,由此催生了一门生态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入侵生物学。本文在对近50年来生物入侵专著和论文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国际生物入侵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同时综述了中国入侵生物学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相关进展,着重阐述了主要科学问题("入侵潜力与成功入侵的关系"、"入侵种种群的扩张与扩散"、"入侵种的生态适应性与进化"及"本地生态系统对入侵的响应及可入侵性")和预防与控制的技术体系(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检测与监测、狙击与灭除、生物防治、生态修复与干扰调控),并进一步介绍了中国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框架,提出入侵生物学是研究外来物种的入侵性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以及外来物种预防与控制的科学,是一门多领域交叉的学科。最后展望和讨论了中国入侵生物学学科发展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入侵生物学 学科构建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科学问题
下载PDF
生物防治作用物风险评价的方法 被引量:36
18
作者 万方浩 叶正楚 Peter Haris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针对生防作用物安全性常规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引进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以正确评价引入天敌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解决理论及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本文针对生防作用物安全性常规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引进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以正确评价引入天敌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解决理论及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对生防作用物的为害性识别、风险识别及风险定量研究是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天敌 风险 风险分析
下载PDF
豚草条纹叶(虫甲)(鞘翅目:叶(虫甲)科)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万方浩 王韧 邱式邦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1期20-23,共4页
1987年从苏联、加拿大引进原产北美的豚草天敌—豚草条纹叶(虫甲),在室内用具有代表性的23科72种主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观赏植物及与豚草近缘或形态上相似的植物,进行了食性测定。结果表明,豚草条纹叶(虫甲)食性专一,仅取食豚草,不... 1987年从苏联、加拿大引进原产北美的豚草天敌—豚草条纹叶(虫甲),在室内用具有代表性的23科72种主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观赏植物及与豚草近缘或形态上相似的植物,进行了食性测定。结果表明,豚草条纹叶(虫甲)食性专一,仅取食豚草,不取食其它任何供试植物,在我国可以安全利用。在饥饿条件下,一龄幼虫的耐饥能力为3.1天,雌、雄成虫的耐饥能力分别为14和10.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叶Jia 豚草 杂草防治 寄生
下载PDF
豚草卷蛾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被引量:31
20
作者 万方浩 丁建清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3年第2期69-75,共7页
1990~1992年在北京对从澳大利亚引进原产地为北美的豚草卷娥,对有代表性的15科37种主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观赏植物及与豚草近缘或形态上相似的植物,进行了食性测定,特别对菊科植物中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向日葵,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了... 1990~1992年在北京对从澳大利亚引进原产地为北美的豚草卷娥,对有代表性的15科37种主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观赏植物及与豚草近缘或形态上相似的植物,进行了食性测定,特别对菊科植物中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向日葵,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多种选择、诱导、强迫性等产卵、取食试验。结果表明:(1)常规方法的测定:无论选择性试验还是非选择性试验,豚草卷蛾只在豚草、三裂叶豚草、银胶菊和苍耳上产卵,并完成发育;而在供试的其它寄主上均未发现成虫产卵,也未发现幼虫企图咬食或钻蛀的痕迹。(2)特定方法的测定:豚草卷蛾不选择向日葵植株产卵;仅在混栽区诱导实验中,发现低龄幼虫可转移到茎秆较细或倒伏的向日葵上蛀食并形成虫瘿,并能完成发育,但向日葵不是豚草卷蛾的适口寄主植物。对影响豚草卷蛾取食行为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后,作者认为该天敌可在我国长江以南非向日葵作物区释放,在北方向日葵作物区能否释放,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卷蛾 豚草 寄生性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