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裂整复术后穿孔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万林忠 张道珍 陈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90-291,共2页
腭裂整复术后穿孔临床分析CLINICALANALYSISOFPERFORATIONAFTERPALATOPLASTY万林忠张道珍陈宁腭裂整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伤口裂开穿孔和术创出血,文献报道术后穿孔率在8%~15%左... 腭裂整复术后穿孔临床分析CLINICALANALYSISOFPERFORATIONAFTERPALATOPLASTY万林忠张道珍陈宁腭裂整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伤口裂开穿孔和术创出血,文献报道术后穿孔率在8%~15%左右[1~4]。本文就435例腭裂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修复术 整复术 穿孔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万林忠 邢树忠 +1 位作者 陈宁 张道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74-375,共2页
采用微型钛板对颌面骨骨折、髂骨或髂骨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正颌外科手术矫正颌骨畸形共26例,进行坚固内固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认为坚固内固定具有术后不需或只需短期的颌间固定,骨创愈合快,并能有效防止正... 采用微型钛板对颌面骨骨折、髂骨或髂骨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正颌外科手术矫正颌骨畸形共26例,进行坚固内固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认为坚固内固定具有术后不需或只需短期的颌间固定,骨创愈合快,并能有效防止正颌手术后畸形复发的优点,但术中必须保证骨断端及咬合关系的准确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骨移植 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颅颌面缺损 被引量:6
3
作者 万林忠 邢树忠 +5 位作者 朱志军 陶震江 吴煜农 叶金海 袁冶 武和明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和类型颅颌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的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颊、面下部、舌、口底等部位缺损354例;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修复舌、口底、下颌骨复合...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胸大肌皮瓣修复不同部位和类型颅颌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的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颊、面下部、舌、口底等部位缺损354例;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7例;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修复舌、口底、下颌骨复合性缺损2例;带蒂胸大肌筋膜瓣修复舌、口底缺损15例;游离胸大肌皮瓣修复颅底、上颌骨、颧面部缺损4例,胸肩峰动静脉分别与颌外动脉、颈外静脉或面总静脉吻合。结果带蒂胸大肌皮瓣完全成活338例,3例完全坏死,4例部份坏死。带蒂双叶胸大肌皮瓣6例完全成活,1例完全坏死。带蒂肋骨胸大肌皮瓣及游离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带蒂胸大肌筋膜瓣完全成活,肌瓣表面在术后3~4个月出现黏膜化,但其中2例肌瓣表面在术后3个月时仍有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彻底清创后方黏膜化。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应选用不同种类的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扩大了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胸大肌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腭裂松弛切口二种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万林忠 邢树忠 +1 位作者 陶震江 朱志军 《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研究腭裂松弛切口填塞碘仿纱条(I)和不填塞碘仿纱条(NI)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共72例病人,填塞碘仿纱条组39例,不填塞组33例。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体温、体重变化、创口愈合情况、饮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 目的 研究腭裂松弛切口填塞碘仿纱条(I)和不填塞碘仿纱条(NI)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共72例病人,填塞碘仿纱条组39例,不填塞组33例。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体温、体重变化、创口愈合情况、饮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填塞碘仿纱条组术后体温明显高于不填塞组且持续低热时间长,P<0.001;体重平均下降率明显高于不填塞组,P<0.001;创口愈合时间亦迟于不填塞组;恢复正常饮食时间长;两组均未见创口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腭裂松弛切口内不填塞碘仿纱条明显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外科手术 预后 松弛切口 碘仿纱条 填塞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腓骨肌(皮)瓣一期整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3
5
作者 万林忠 邢树忠 +2 位作者 朱志军 吴煜农 陶震江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应用游离腓骨肌 (皮 )瓣一期整复下颌骨缺损。方法 以腓动静脉为血管蒂切取腓骨肌瓣 ,根据下颌骨缺损的特点 ,对腓骨进行截骨塑形 ,按定位钢板定位后的下颌骨缺损形态和长度准确就位 ,用小钛板或重建板进行移植骨坚固内固定。结... 目的 应用游离腓骨肌 (皮 )瓣一期整复下颌骨缺损。方法 以腓动静脉为血管蒂切取腓骨肌瓣 ,根据下颌骨缺损的特点 ,对腓骨进行截骨塑形 ,按定位钢板定位后的下颌骨缺损形态和长度准确就位 ,用小钛板或重建板进行移植骨坚固内固定。结果  18例腓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全部获得成功。腓骨截成二段者 10例 ,三段者 3例 ,5例未截断。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术后面部外形恢复满意者 16例 ,咬合关系正常者 14例 ,张口度正常者 14例 ,3例患者术后接受活动义齿修复 ,1例行种植义齿修复并获得良好的咀嚼功能。结论 腓骨肌瓣是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其具有骨量充足、外形好、成功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瓣 下颌骨缺损 成形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颞肌筋膜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万林忠 邢树忠 朱志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2-293,共2页
对我科1997~2001年38例40块颞肌筋膜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
关键词 颞肌筋膜瓣 上颌骨切除术 整复 功能评价
下载PDF
先天性单侧唇裂整复术31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万林忠 吴建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43-444,共2页
先天性单侧唇裂整复术315例临床研究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万林忠盱眙县中医院口腔科吴建中关键词唇裂;颌面外科手术中图号R782.22唇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随着人们对审美观的提高,对唇裂整复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 先天性单侧唇裂整复术315例临床研究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万林忠盱眙县中医院口腔科吴建中关键词唇裂;颌面外科手术中图号R782.22唇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随着人们对审美观的提高,对唇裂整复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获得一个理想的唇裂整复效果,仍是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颌面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腭裂整复术改进措施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万林忠 邢树忠 +1 位作者 陶震江 朱志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腭裂 整复术 改进措施
下载PDF
骨肌(皮)瓣移植重建下颌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9
作者 万林忠 陶震江 +1 位作者 陈效文 邢树忠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324-325,共2页
骨肌(皮)瓣移植重建下颌骨具有抗感染力强、愈合快、可同时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等优点,明显优于单纯游离骨移植,但亦具有技术要求高、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等缺点。本文就骨肌(皮)瓣移植重建下颌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骨肌(皮)瓣移植重建下颌骨具有抗感染力强、愈合快、可同时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等优点,明显优于单纯游离骨移植,但亦具有技术要求高、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等缺点。本文就骨肌(皮)瓣移植重建下颌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移植 并发症
下载PDF
邻近自体碎骨移植在种植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宁 王国平 +2 位作者 方赵平 万林忠 张双越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颗种植体周有骨缺损者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充填缺损。其中35颗种植体周移植碎骨用钛膜固定。结果 2颗种植体周植骨明显吸收,种植体松动失败,其余均获得成功...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骨缺损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颗种植体周有骨缺损者采用邻近自体碎骨同期移植充填缺损。其中35颗种植体周移植碎骨用钛膜固定。结果 2颗种植体周植骨明显吸收,种植体松动失败,其余均获得成功,临床随访1~5年种植牙功能和形态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 对种植体测方、根方、颈部等局部骨缺损,用自体邻近碎骨同期移植解决种植床骨量不足,简单实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自体骨移植 骨缺损 治疗
下载PDF
婴儿期行舌系带过短切开术的并发症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陶震江 万林忠 +1 位作者 吴煜农 刘杰 《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 :了解婴儿期行舌系带过短切开术的并发症 ,探讨舌系带手术矫正的最佳时期。方法 :收集 15例在婴儿期接受舌系带“剪断术”的患儿 ,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 ,经二期手术矫正和术后随访。结果 :并发症为 :术后出血 1例 ,感染 3例 ,因舌... 目的 :了解婴儿期行舌系带过短切开术的并发症 ,探讨舌系带手术矫正的最佳时期。方法 :收集 15例在婴儿期接受舌系带“剪断术”的患儿 ,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 ,经二期手术矫正和术后随访。结果 :并发症为 :术后出血 1例 ,感染 3例 ,因舌系带处瘢痕和矫正不到位 ,在 2岁以后行二期手术 11例 ,大多数患儿二期手术后语音功能良好。结论 :婴儿期不应作舌系带矫正术 ,合适的矫正时期为 2~ 3周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系带过短 外科矫正 并发症 婴儿期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15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邢树忠 万林忠 +3 位作者 吴煜农 陶震江 朱志军 王来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腓骨肌皮瓣整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经验。方法:15例下颌骨肿瘤手术后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肌(皮)瓣进行修复重建,其中9例腓骨肌瓣,6例腓骨肌皮瓣。4例下颌骨颏部缺损,将腓骨截成2~3段修复颏部形态,其中1例伴有口... 目的:总结应用腓骨肌皮瓣整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经验。方法:15例下颌骨肿瘤手术后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肌(皮)瓣进行修复重建,其中9例腓骨肌瓣,6例腓骨肌皮瓣。4例下颌骨颏部缺损,将腓骨截成2~3段修复颏部形态,其中1例伴有口底黏膜和颏部皮肤复合洞穿缺损,应用双皮岛腓骨皮瓣同时修复骨缺损以及口腔衬里和皮肤覆盖;5例下颌体部和升支缺损,将腓骨截成2段形成下颌角;6例下颌体部缺损用1段腓骨修复,其中1例骨整合种植体即刻植入,半年后行Ⅱ期手术,完成种植牙修复。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过程顺利,骨肌皮瓣全部成活,下颌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腓骨肌皮瓣可以提供充足的骨组织以及肌肉和皮肤等软组织,适合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复合缺损 外科皮瓣 组织移植术 腓骨
下载PDF
“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骨性牙颌面畸形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松松 张玉超 +6 位作者 杜一飞 袁华 万林忠 陈文静 孙强 江宏兵 程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23例成年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结... 目的 :初步探讨'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23例成年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截至目前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程序,治疗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0.3个月),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和咬合关系。整个治疗周期为9~16个月,平均13.2个月。结论 :'手术优先'正颌正畸作为新策略可以选用于矫治成年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缩短治疗周期,短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牙颌面畸形 “手术优先”正颌正畸 正颌外科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复合rhBMP-2促进骨质疏松症种植体骨结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薇娜 杜一飞 +2 位作者 武和明 万林忠 陈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于骨质疏松症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构建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于胫骨内植入种植体。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植入透明质酸钠复合rhBMP-2,对照组及模型组植入同等体...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于骨质疏松症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构建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于胫骨内植入种植体。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植入透明质酸钠复合rhBMP-2,对照组及模型组植入同等体积的透明质酸钠。术后4周和8周,通过X线、组织学切片及扫描电镜分析技术,观察各组胫骨内种植体骨结合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新生骨组织包绕,骨质致密,结构优良,未见明显骨吸收现象,骨结合良好。对照组种植体周围同样新生骨形成,部分区域见炎症反应,少量结缔组织长入种植体周围。模型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成较少,种植体脱落,未形成骨结合,种植体窝内炎症反应明显,周围结缔组织增生,部分区域出现骨质断裂。结论:rhBMP-2能够显著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内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加快成骨速度,促进骨质矿化,形成良好的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骨质疏松 种植体 骨结合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DNA的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陶震江 万林忠 +3 位作者 叶玉霞 熊美萍 陈伟丽 顾慧巍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某些口腔粘膜病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4型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型DNA.结果:45例口腔颌面部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患者,48份组织标本中的人...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某些口腔粘膜病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4型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型DNA.结果:45例口腔颌面部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患者,48份组织标本中的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总阳性率达75.6%(34/45).其中恶性肿瘤HPV-DNA阳性率为76.9(20/26).良性病变HPV-DNA阳性率为73.7%(14/19).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2组间HPV-DNA的型别有显著的差异,恶性肿瘤以HPV16和HPV18型为主,良性病变以HPV18和HPV6为主.非肿瘤对照组共30人HPV-DNA阳性率为10%,均为HPV18型.HPV18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组织中阳性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颌面部肿瘤 乳头瘤病毒 DNA PCR
下载PDF
去势法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一飞 周薇娜 +2 位作者 胡旭 万林忠 陈宁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老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切除双侧卵巢。两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行股骨X线检查,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后3个月处死大鼠,取其右... 目的探讨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老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切除双侧卵巢。两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行股骨X线检查,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后3个月处死大鼠,取其右侧股骨拍摄X线片,并制作脱钙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行骨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去势3个月后,X线片显示OVX组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SHAM组,表现为骨皮质密度降低,透光性增加明显;血清中ALP水平,OVX组术后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高于SHAM组;股骨横断面HE染色结果显示OVX组骨小梁结构疏松或断裂,骨髓腔扩大,骨质流失较多,但骨皮质厚度无明显下降。结论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切实可行,造模3个月。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骨质丢失增加,骨小梁形成减少,骨质疏松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法 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联合应用Sommerlad与Furlow术式治疗腭咽闭合不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盛 江宏兵 +2 位作者 万林忠 姜成惠 杜一飞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基于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和Furlow反向双"Z"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探讨联合两种术式的改良设计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腭裂修复术后确诊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采用Sommerlas术式重建腭帆提肌,恢复肌肉功能... 目的基于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和Furlow反向双"Z"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探讨联合两种术式的改良设计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腭裂修复术后确诊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采用Sommerlas术式重建腭帆提肌,恢复肌肉功能的同时,采用Furlow术式延长软腭,重建腭咽闭合生理功能的解剖学结构。术后3个月经鼻咽纤维镜检查评估腭咽闭合功能。结果改良的联合术式设计可明显提高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腭咽闭合率。结论将2种不同术式联合应用,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组织精细解剖复位和准确可靠的缝合技术是确保该术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可用于腭裂术后继发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咽闭合不全 Furlow Sommerlad 腭帆提肌
下载PDF
66例双侧唇裂功能性整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明 江宏兵 +3 位作者 袁华 杜一飞 吴煜农 万林忠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Mulliken法功能性修复双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6例双侧唇裂患者,应用改良Mulliken法进行唇裂整复,术中在前唇设计窄的"领带"型人中结构;解剖复位侧唇口轮匝肌,重建口轮匝肌环;利用侧唇唇红组织重建唇珠。同期... 目的:探讨改良Mulliken法功能性修复双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6例双侧唇裂患者,应用改良Mulliken法进行唇裂整复,术中在前唇设计窄的"领带"型人中结构;解剖复位侧唇口轮匝肌,重建口轮匝肌环;利用侧唇唇红组织重建唇珠。同期初步矫正鼻畸形,延长鼻小柱。结果:术后经0.5-2 a随访,所有患者无"三等份上唇"不良外观,超过80%(54/66)的患者上唇唇弓形态恢复自然,左右对称,人中宽度与正常相似。唇红丰满,唇珠大小适度,无口哨畸形,动静态外形良好。鼻底宽度正常、鼻孔形态对称,鼻小柱高度较术前延长,鼻尖形态基本满意。结论:利用改良Mulliken法功能性修复双侧唇裂,能有效纠正鼻唇畸形,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iken法 双侧唇裂 功能性修复
下载PDF
开窗植骨与闭合冲压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宁 刘典章 +2 位作者 万林忠 方赵平 王国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上后牙缺失牙槽嵴高度不足患者,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骨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闭合冲压提升上颌窦底,同期种植牙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55侧)上后牙缺失患者,其中34例(40侧)窦底牙槽嵴骨高6~10mm者行闭合冲压... 目的:研究比较上后牙缺失牙槽嵴高度不足患者,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骨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闭合冲压提升上颌窦底,同期种植牙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55侧)上后牙缺失患者,其中34例(40侧)窦底牙槽嵴骨高6~10mm者行闭合冲压上颌窦底提升术,其余9例(15侧)骨高2~5mm者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均同期完成一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上颌窦炎症,9例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手术的患者,无窦膜穿孔,平均提升窦底高度5.8mm,26颗种植体平均负载30个月,种植体稳定,骨结合状况良好。34例行闭合冲压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患者,平均提升窦底高度4.3mm,手术操作中有3颗发生可察觉窦膜破孔,发生率为4.1%(3/73),在73颗种植体中,有2颗种植体失败,71颗种植体平均负载23个月,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成功率97.3%(71/73)。结论:闭合冲压上颌窦底提升术是一种微创、简单、可靠用于上颌后牙上颌窦底牙槽嵴骨高度不足的种植临床技术,临床上应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骨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闭合冲压提升上颌窦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上颌窦底提升 植骨
下载PDF
颞肌瓣转移即刻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附10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邢树忠 陈宁 +3 位作者 王来杰 施星辉 杨建荣 万林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应用颞肌瓣转移即刻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10例。颞肌瓣填充了空腔缺损,矫正了面部塌陷,分隔了口腔和鼻腔,改善了语言和饮食功能。颞肌瓣邻近上颌缺损区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成活率高,并发症少,供瓣量充足,可以冠状劈开或矢... 应用颞肌瓣转移即刻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10例。颞肌瓣填充了空腔缺损,矫正了面部塌陷,分隔了口腔和鼻腔,改善了语言和饮食功能。颞肌瓣邻近上颌缺损区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成活率高,并发症少,供瓣量充足,可以冠状劈开或矢状劈开,修复口内缺损不需植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瓣 修复重建 上颌骨切除 术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