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秸秆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机理
1
作者 乔云发 王校益 +1 位作者 唐煜杰 苗淑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6-2423,共8页
秸秆还田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秸秆不同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尚不明确,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淮北平原的黄潮土为研究对象,以13C标记的水稻秸秆的水溶性碳、脂溶性碳、残余碳组分和全秸秆碳作为外源... 秸秆还田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秸秆不同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尚不明确,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淮北平原的黄潮土为研究对象,以13C标记的水稻秸秆的水溶性碳、脂溶性碳、残余碳组分和全秸秆碳作为外源碳,利用微宇宙培养方法,研究秸秆不同碳组分添加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秸秆不同碳组分土壤CO_(2)-C排放累积量中,添加水溶性碳处理土壤CO_(2)-C排放速率最高,为29.60 mg·kg^(-1)·d^(-1),而添加脂溶碳、残余碳和秸秆碳之间差异不显著。添加水溶性碳和全秸秆两种外源碳为正激发效应,分别为11.16%和13.39%,而添加脂溶碳和残余碳则表现为负激发效应,分别为-17.04%和-3.06%。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秸秆碳组分的TN呈显著正相关(r=0.768**),与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76**)。正激发效应与秸秆碳组分的TN和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负激发效应与秸秆碳组分的TC和TN呈正相关关系,与C/N呈显著负相关。综上,秸秆碳组分与土壤自身有机碳分解的“共代谢理论”是产生正激发效应的主要作用机理,秸秆碳组分C/N的“化学计量比理论”是产生负激发效应的主要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碳组分 激发效应 土壤有机碳 土壤酶
下载PDF
增温及其应对措施对小麦光合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吴钥 乔云发 +4 位作者 金丽惠 苗淑杰 吴星瑶 马寅正 余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1,共10页
于2022—2023年小麦生长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以当地常规耕种方式为对照(CK),设置3种应对增温措施,分别为选择耐高温品种(CV,‘淮麦33’)、添加生物炭(BC,20 t·hm^(-2))、增施氮肥(NF,总施氮量增加50 k... 于2022—2023年小麦生长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以当地常规耕种方式为对照(CK),设置3种应对增温措施,分别为选择耐高温品种(CV,‘淮麦33’)、添加生物炭(BC,20 t·hm^(-2))、增施氮肥(NF,总施氮量增加50 kg·hm^(-2)),采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将小麦整个生育期的气温提高1.5℃,测定不同措施下小麦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植株的生物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增温使冬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但增温对小麦旗叶叶面积、SPAD值、光合特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存在生育期差异。增温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和增施氮肥处理孕穗期小麦MDA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分别降低12.50%和21.22%、15.65%和12.91%、19.75%和14.33%,SOD活性分别升高455.75%和395.58%;开花期小麦SOD活性分别下降9.89%和31.89%,CAT活性分别升高20.94%和17.12%,最终产量分别显著增加50.29%和23.45%。改变品种处理的小麦旗叶叶面积、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无显著变化。因此,应对未来可能的增温环境,添加生物炭和增施氮肥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增温 品种 生物炭 氮肥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小麦秸秆添加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3
作者 余洁 苗淑杰 +3 位作者 乔云发 李天 王校益 赵玉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41-2049,共9页
为探究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小麦秸秆添加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法,向黑土、风沙土、紫色土和黄棕壤添加小麦秸秆,以揭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外源碳添加的响应机制差异。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秸秆处理相比,... 为探究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小麦秸秆添加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法,向黑土、风沙土、紫色土和黄棕壤添加小麦秸秆,以揭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外源碳添加的响应机制差异。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秸秆处理相比,添加秸秆处理的4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前21 d显著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在培养的前7 d,4种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迅速增加2.41~3.87倍,此后持续稳步增加;培养结束后,未添加秸秆的4种土壤间CO_(2)累积排放量未见显著差异;添加秸秆处理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较未添加秸秆提升2.52~3.41倍,其中紫色土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类型土壤,为2760.74 mg·kg^(-1),黑土增加最显著,为4168.99 mg·kg^(-1)。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否添加秸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率均受到全氮的主导作用,且二者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无论是否添加秸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均主要受到土壤pH的影响,且与pH呈显著负相关;添加秸秆处理中CO_(2)累积排放量还同时受到土壤C/N的正向作用。研究表明,同一种秸秆添加到不同类型土壤中时,土壤本身性质的差异会导致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其的响应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秸秆还田时需要依据不同土壤特性制定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土壤类型 秸秆 动态变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凋落物C/N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4
作者 李天 苗淑杰 +2 位作者 余洁 赵玉蝶 乔云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6-1695,共10页
凋落物输入会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矿化过程,其影响程度主要受凋落物C/N、土壤肥力和温度条件的影响,然而,这三因素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以低肥力土壤(LF)和高肥力土壤(HF)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7种不同C/N的凋落物,并设置培养温度为23℃... 凋落物输入会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矿化过程,其影响程度主要受凋落物C/N、土壤肥力和温度条件的影响,然而,这三因素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以低肥力土壤(LF)和高肥力土壤(HF)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7种不同C/N的凋落物,并设置培养温度为23℃和33℃,进行恒温避光培养,期间动态监测CO_(2)排放的变化,以揭示SOC矿化过程应对三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凋落物添加显著增加CO_(2)峰值排放速率,且与C/N>30的凋落物相比,添加C/N<30的凋落物对CO_(2)的峰值排放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CO_(2)峰值排放速率同时受土壤肥力和培养温度影响,HF-33℃条件下的CO_(2)峰值排放速率最高。添加C/N<30的凋落物显著增加了CO_(2)累积排放量,在LF-23℃、LF-33℃、HF-23℃和HF-33℃条件下,最大增幅分别为407%、304%、345%和160%。相关分析显示,SOC矿化率与凋落物C/N间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低质量凋落物会抑制SOC矿化。在LF-23℃、LF-33℃、HF-23℃和HF-33℃处理下,与凋落物C/N最低的CN1相比,添加C/N最高的CN7后,SOC矿化率的降幅分别达3.53、3.04、1.71和2.06倍。土壤肥力影响SOC矿化,HF的SOC矿化率较LF高1.29-2.66倍。培养温度对SOC矿化的影响在HF中表现出显著差异,与CK相比,在HF中添加凋落物显著降低了SOC矿化温度敏感性(Q10)。综合PLS-PM模型可知,SOC矿化是凋落物C/N、土壤肥力和培养温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凋落物的C/N比对SOC矿化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土壤肥力则对SOC矿化产生主要的正效应,而温度的正效应则相对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不同土壤肥力和温度背景下,C/N不同的外源有机物输入对SOC矿化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输入 凋落物碳氮比 有机碳矿化 CO_(2)释放速率 室内培养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增温背景下不同土壤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影响评价
5
作者 金丽惠 杨海超 +2 位作者 王校益 苗淑杰 乔云发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3期293-307,共15页
利用冬小麦品种‘镇麦168’,以黄棕壤、砂礓黑土、风沙土、红壤、潮土、黑土、黄土、灰钙土、紫色土、砖红壤、盐碱土和棕壤共12种典型农田土壤为基质,在开放式增温系统开展模拟大气增温框栽试验。试验设置常温对照(CK)和增温1.5℃(eT)... 利用冬小麦品种‘镇麦168’,以黄棕壤、砂礓黑土、风沙土、红壤、潮土、黑土、黄土、灰钙土、紫色土、砖红壤、盐碱土和棕壤共12种典型农田土壤为基质,在开放式增温系统开展模拟大气增温框栽试验。试验设置常温对照(CK)和增温1.5℃(eT)两个处理,增温处理为冬小麦全生育期增温。以成熟期冬小麦单穗粒数、千粒重等表征产量变化,籽粒淀粉、蛋白质及其组分等营养指标体现品质构成。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增温分别使黄棕壤、风沙土、黑土、黄土、灰钙土和紫色土冬小麦较常温对照减产33.82%、20.96%、16.60%、55.92%、28.45%和21.19%,但潮土冬小麦增产16.13%(P<0.05),其他土壤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无明显变化。(2)就冬小麦营养品质,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增温作用下较常温对照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且直链淀粉降幅大于支链淀粉,在红壤、黑土、黄土、灰钙土、紫色土、盐碱土和棕壤条件下冬小麦总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清蛋白和球蛋白呈显著增加趋势,而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著下降,且降幅大于前两者增幅,除红壤冬小麦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以外,其他11种土壤条件下冬小麦总蛋白含量均较常温对照显著降低(P<0.05)。冬小麦可溶性总糖仅在潮土、灰钙土和紫色土条件下显示出显著增加趋势(P<0.05)。(3)利用隶属函数对常温对照和增温各处理进行综合品质排名,表现最好的为常温组黑土冬小麦(U=0.707),常温组中棕壤(U=0.691)、灰钙土(U=0.647)、紫色土(U=0.644)和黄土冬小麦(U=0.644)次之,品质最差的是常温下红壤冬小麦(U=0.364)和增温下红壤冬小麦(U=0.368)。除潮土冬小麦以外,其他11种土壤冬小麦品质均表现为增温劣于对照。(4)常温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最大影响因素为单穗粒数,直接通径系数为0.630,其次为有效穗数和球蛋白,均体现为直接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38和-0.118;增温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最大影响因素也是单穗粒数,直接通径系数为0.603,其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总淀粉,有效穗数和总淀粉通过与单穗粒数的间接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生影响,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22和0.381。综合而言,增温通过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籽粒营养成分的综合作用影响品质,12种典型农田土壤中,潮土冬小麦对增温表现为正效应,其他土壤为负效应,冬小麦产量品质形成对气候变暖响应受到土壤类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全生育期增温 土壤类型 产量 品质评价
下载PDF
短期低温对大豆苗期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6
作者 李天 余洁 +1 位作者 乔云发 苗淑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采用早熟大豆品种“黑河43”、晚熟大豆品种“东农53”进行盆栽试验,出苗后进行连续7d的低温处理(LT),昼夜温度设定为13℃/3℃,以25℃/10℃为对照,从大豆出苗28d开始,每7d进行破坏性取样共4次,测定地上部和根干物质量、根瘤生物量、全... 采用早熟大豆品种“黑河43”、晚熟大豆品种“东农53”进行盆栽试验,出苗后进行连续7d的低温处理(LT),昼夜温度设定为13℃/3℃,以25℃/10℃为对照,从大豆出苗28d开始,每7d进行破坏性取样共4次,测定地上部和根干物质量、根瘤生物量、全氮含量及根瘤固氮量,研究苗期短期低温对大豆生长、结瘤和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出苗后7d短期低温胁迫会延缓大豆生长发育。出苗后28~42d大豆生物量显著低于CK处理,出苗后49d低温胁迫对两个大豆品种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2)与CK相比,低温对“东农53”和“黑河43”根瘤形成的显著抑制作用分别出现在苗后42d和35d,根瘤数量分别降低了58.8%和72.0%。出苗后49d,低温使“东农53”和“黑河43”根瘤干重分别减少48.9%和48.5%。(3)低温刺激了两个品种大豆的生物固氮能力。在出苗后49d,低温处理“东农53”和“黑河43”的生物固氮量、单位根瘤生物量的固氮量和单个根瘤的固氮量分别增加了89.9%、118.9%,249.3%、172.6%,150.6%、114.2%。生物固氮百分率分别增加了26.4个和24.5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大豆出苗后遭遇低温冷害会延缓生长发育,并抑制根瘤的形成与生长。低温胁迫解除后大豆生长逐步恢复。短期低温对大豆根瘤固氮量和根瘤固氮能力有刺激作用,对早熟品种“黑河43”刺激作用更明显。为了更好地适应东北大豆产区早春低温环境,推荐选用早熟品种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熟大豆 低温 根瘤 15N自然丰度法 生物固氮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56
7
作者 乔云发 苗淑杰 +2 位作者 王树起 韩晓增 李海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8-1035,共8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分别在出苗后23、37、50、63、87、110d出现峰值...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分别在出苗后23、37、50、63、87、110d出现峰值,其中最大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第87天,其后土壤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直到玉米收获,而根际呼吸速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土壤呼吸相似,土体呼吸速率则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玉米生长显著影响土壤呼吸,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基本与玉米生长规律相一致,随生长而增加,随衰老而减小;施肥对土壤呼吸速率、根际呼吸速率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体呼吸速率影响较小,从整个玉米生长期来看,NPKO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根际呼吸速率最高,其中NPKOM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为C27.5—474mgm^-2h^-1,NPK处理和NP处理变化范围相近,分别为C25.9-339mgm^-2h^-1和C29.5—358mgm^-2h^-1,NK处理与CK处理变化范围分别为C28.4—208mgm^-2h^-1和C22.1-184mgm^-2h^-1;施肥对土壤呼吸量和根际呼吸量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NPKOM〉NPK〉NP〉CK〉NK;在整个玉米生育期中,土壤呼吸累积量在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出现两个峰值,表现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而土体呼吸累积量只在拔节孕穗期出现峰值,呈抛物线型,根际呼吸量在苗期最低,乳熟期最高,乳熟期后,根际呼吸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根际呼吸 土体呼吸 长期施肥 玉米
下载PDF
长期施用化肥对农田黑土有机碳和氮消长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乔云发 韩晓增 +2 位作者 韩秉进 李海波 王树起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90-2004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消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氮用量的增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较大,使土壤有机碳含量降...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90-2004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消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氮用量的增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较大,使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而对土壤氮素的含量影响较小;磷用量的增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大,但使土壤全氮含量下降较多,因而C/N比呈上升趋势;而钾用量的增加对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基本上没有影响,但使土壤全氮量下降明显,有效氮含量略有降低,C/N比呈现增加趋势。因此,通过调控化肥的用量可以维持土壤中的有机碳、全氮及有效氮含量,保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黑土 有机碳 消长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被引量:21
9
作者 乔云发 钟鑫 +2 位作者 苗淑杰 李琪 陆欣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38,共7页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玉米收获期,在位于东北风沙土区的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域内,调查采集了53个样点耕层土壤,测定了21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和玉米产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建立了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DS),利用...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玉米收获期,在位于东北风沙土区的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域内,调查采集了53个样点耕层土壤,测定了21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和玉米产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建立了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DS),利用全量数据集(TDS)、土壤质量指数(SQI-TDS)、玉米产量、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MDS)对风沙土耕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SQI-TDS、玉米产量与SQI-MDS呈极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451 5,0.557 9),这表明MDS适合替代TDS对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调查区域东北风沙土平均土壤质量指数为0.46,基于MDS,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指数土壤地力划分为5级,野外调查53个点中34.0%样点土壤属于地力Ⅳ级,52.8%样点土壤属于地力Ⅲ级,11.2%样点土壤属于地力Ⅱ级,研究区域没有Ⅰ级和Ⅴ级地力分布。调查区域平均玉米产量7.6 Mg/hm^2,根据玉米产量土壤地力划分5级,野外调查53个点中1.9%样点属于地力Ⅴ级,35.8%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Ⅳ级,41.5%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Ⅲ级,18.9%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Ⅱ级,1.9%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Ⅰ级。利用最小数据集SQI-MDS能够较准确地定量描述风沙土农田耕层质量,为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诊断、合理耕层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风沙土 土壤质量 合理耕层 最小数据集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及释放H^+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乔云发 苗淑杰 韩晓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采用水培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及释放H+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不同,表现为,NO3-N和NH4NO3-N促进根表面积增加;NH4+-N对根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生物固氮处理,除根尖数随生育... 采用水培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及释放H+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不同,表现为,NO3-N和NH4NO3-N促进根表面积增加;NH4+-N对根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生物固氮处理,除根尖数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外,其他根系形状几乎没有变化。NH4+-N处理根系释放出大量H+,且大豆根系受到NH4+-N的毒害,阻碍了根系对其它元素的吸收;而NO3-N处理,根系释放出大量OH-,对根系吸收其他元素的抑制作用较小,因此,生物量增加较明显;NH4NO3-N处理根际pH变化较小,促进大豆植株生长;而生物固氮处理,在生育前期,根瘤固氮能力较弱,不能及时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素,进而抑制大豆的生长,使生物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大豆 根系性状 H^+
下载PDF
黑土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乔云发 韩晓增 +1 位作者 赵兰坡 王树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8-201,共4页
采用密闭室法测定土壤氨挥发通量,进而计算施入土壤中氮肥的氨挥发损失量,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不同作物施氮量和施肥深度下氮肥的氨挥发。结果表明,施用尿素促进了农田氨挥发损失,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表施氮量30 g/m2时,氨挥发损失率... 采用密闭室法测定土壤氨挥发通量,进而计算施入土壤中氮肥的氨挥发损失量,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不同作物施氮量和施肥深度下氮肥的氨挥发。结果表明,施用尿素促进了农田氨挥发损失,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表施氮量30 g/m2时,氨挥发损失率达21.68%。在相同施氮量的条件下,随施肥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当施肥深度为9cm,施氮量30 g/m2时,氨挥发损失率仅达2.49%。氨挥发损失氮量与施氮量(>0)呈抛物线性关系。推荐东北黑土区种植大豆优化施肥深度在3 cm以下;而玉米基肥优化施肥在6 cm以下,追肥施肥深度在3 c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氮肥 氨挥发
下载PDF
黑土农田有机碳平衡与消长动态 被引量:10
12
作者 乔云发 韩晓增 +2 位作者 苗淑杰 李海波 王树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9,179,共5页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肥料试验区为研究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测定CO2排放通量,进而估算出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秋季收获时测定玉米根系、凋落物、根际沉积碳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碳的输入量。从土壤有机碳输入...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肥料试验区为研究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测定CO2排放通量,进而估算出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秋季收获时测定玉米根系、凋落物、根际沉积碳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碳的输入量。从土壤有机碳输入和输出角度来研究黑土农田有机碳平衡与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但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矿化输出量,从碳收支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土壤有机碳呈现出增加趋势,年际间增加138kg/hm^2,0~20cm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0.08g/kg,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0.28%,在测量误差范围内。长期不施肥的CK处理,土壤有机碳输入量较小,每年仅为754kg/hm^2,而土壤有机碳通过矿化输出量却较大,仅次于NPKOM处理,达到1202kg/hm^2,致使土壤有机碳下降速率加快,以每年0.22g/kg下降,经过17年试验,有机碳下降1.7g/kg。平衡施肥NPK和NP处理,每年输入和输出碳量相近,每年碳收支在12-44kg/hm^2之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27~28g/kg之间波动。NK处理土壤有机碳呈下降趋势,理论上以每年0.07g/kg速度下降,但实际上是在测定误差范围内,很难测定出有机碳的消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碳 消长动态
下载PDF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乔云发 苗淑杰 +2 位作者 陆欣春 姚婷 王铁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西部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常规耕作、旋耕、翻耕、深翻和超深翻耕作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翻耕和超深翻耕作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田间...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西部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常规耕作、旋耕、翻耕、深翻和超深翻耕作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翻耕和超深翻耕作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降低了耕层土壤渗透速率、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但是增加犁底层土壤渗透速率、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翻耕、深翻和超深翻处理耕层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SD)和土壤结构指数(GSSI)较好;翻耕、深翻和超深翻处理显著降低犁底层土壤的GSSI,增加STPSD;旋耕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犁底层土壤GSSI和STPSD。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翻耕和超深翻分别增加玉米产量7.6%和6.0%。翻耕比超深翻玉米产量高10.9%。深翻处理玉米产量为5.58t/hm2,比常规耕作减产8.1%。[结论]在不完全打破犁底层情况下,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翻耕是比较理想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耕作 土壤水分 玉米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云发 苗淑杰 陆欣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5-210,共6页
研究优化集成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产量、肥料氮素利用率及去向的影响,探讨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为东北风沙土区玉米生产合理耕作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在东北风沙土区传统耕作模式(CT)、优化集成耕... 研究优化集成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产量、肥料氮素利用率及去向的影响,探讨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为东北风沙土区玉米生产合理耕作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在东北风沙土区传统耕作模式(CT)、优化集成耕作模式1(ITP1)和优化集成耕作模式2(ITP2)小区内设置15 N标记微区框栽,以CT处理为对照,研究ITP1和ITP2耕作模式下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肥料氮去向。结果表明:2种优化耕作模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模式,分别增产30.10%和15.53%。3种耕作模式氮肥利用率介于27.10%~35.46%,ITP1处理和ITP2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5.46%和31.40%,比CT处理分别提高了30.85%和15.87%。与CT处理相比,IPT1处理氮肥残留量增加18.67%,损失量降低45.65%;IPT2处理肥料氮残留量介于IPT1和CT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IPT2氮肥损失率比CT处理降低24.36%,比IPT1增加39.17%。2种优化集成耕作模式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污染,IPT1和IPT2两种优化耕作模式适合东北风沙土地区玉米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模式 玉米 15 N 氮肥利用率 风沙土
下载PDF
长期定量施肥对玉米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乔云发 韩晓增 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8-212,共5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13CO2脉冲式标记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对玉米光合碳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碳分配到玉米不同组织的δ13C值差异较大,地上部〉根部〉土壤〉土体。施肥对玉米地上部δ13C影响较大,...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13CO2脉冲式标记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对玉米光合碳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碳分配到玉米不同组织的δ13C值差异较大,地上部〉根部〉土壤〉土体。施肥对玉米地上部δ13C影响较大,缺素处理CK、NK、PK的δ13C值较大,可以达到333.5‰-339.5‰,而养分均衡的NP、NPK和NPKM处理地上部δ13C值较小,为168.8‰-196.0‰。NK处理在标记当天(0 d)地上部13C分配比例最大,为76.12%,标记第7天(7 d)后变为53.26%。NPKM处理土壤13C分配比例增幅较大,可由标记0 d的0.98%到增加到标记7 d后的3.50%,增加了2.52个百分点。标记0 d,根际呼吸将消耗转移到地下的光合13C的52.89%-94.38%,NPKM和NPK处理消耗最大,达94.38%和93.59%,在标记7 d后,13C光合产物分配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玉米 光合碳分配
下载PDF
叶龄模式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乔云发 罗盛国 +2 位作者 刘元英 韩晓增 苗淑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叶龄模式技术、盆栽培养方法,对水稻的两个氮水平进行施肥期和施肥量调控,研究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数和根系氧化力变化的影响,从而调整颖花根活量,以及与叶片含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颖花数增加,尤其是增加颖花分化... 采用叶龄模式技术、盆栽培养方法,对水稻的两个氮水平进行施肥期和施肥量调控,研究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数和根系氧化力变化的影响,从而调整颖花根活量,以及与叶片含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颖花数增加,尤其是增加颖花分化期的氮肥用量,可明显提高总颖花数。粒肥比例高,有利于提高根系氧化力。不同生育期,根系氧化力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12*和0.0640。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生育后期施氮量提高颖花根活量、降低空秕率,促进水稻高产。颖花根活量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54**和r=0.5025。图3,表4,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龄模式 氮肥 颖花根活量 水稻
下载PDF
长期定量施肥对大豆根系形态和根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乔云发 韩晓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为阐明施肥对大豆根系生长和结瘤性状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肥料(NPK、NPKM、NK、NP和PK)对大豆根系特征和根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为阐明施肥对大豆根系生长和结瘤性状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肥料(NPK、NPKM、NK、NP和PK)对大豆根系特征和根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变化趋势相似,均在结荚期出现峰值。NPK和NP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比其它施肥处理大,而平均根直径仅小于NPKM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大豆根干重呈单峰曲线变化,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大。根冠比在五叶期最大,各施肥处理间根冠比的差异主要在鼓粒期之前表现出来,从鼓粒期开始,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从五叶期到鼓粒期,CK和PK处理根冠比较NPK处理低。供给充足氮的NK处理,根瘤数最少,根瘤干重增长速率最慢,PK处理根瘤数和根瘤干重最大。由此推断,氮肥能促进大豆地下部生长,充足的氮素抑制根瘤原基发育成根瘤,进一步抑制根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大豆 根系形态 根瘤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有机肥对风沙土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乔云发 苗淑杰 +3 位作者 陆欣春 王铁成 钟鑫 熊西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设置5种耕作方式(免耕、常规翻耕、深翻打破犁底层、深翻和超深翻)和3种施肥方式(化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和化肥配施...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设置5种耕作方式(免耕、常规翻耕、深翻打破犁底层、深翻和超深翻)和3种施肥方式(化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和化肥配施有机肥),测定玉米产量、土壤贯穿阻力、土壤容重、土壤三相结构距离R值和渗透速率。[结果]仅依靠改变耕作方式来调整土壤的物理性状,对提高玉米产量的贡献不大。在相同耕作方式下,与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使玉米增产19.2%~32.9%;且比秸秆还田处理增加7.4%~189.0%。总之,在东北风沙土区,施用有机肥是提高玉米产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秸秆直接还田效果不理想;从耕作方式来看,常规翻耕20 cm是最优耕作方式。[结论]东北风沙土玉米产区最适合在施用有机肥条件下,进行20 cm翻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有机肥 玉米 风沙土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农田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乔云发 苗淑杰 +1 位作者 韩晓增 许艳丽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4期468-470,476,共4页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89—200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连作促进土壤酸化,不同作物对土壤酸化的能力不同,玉米〉大豆〉小麦;...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黑土区的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1989—200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连作促进土壤酸化,不同作物对土壤酸化的能力不同,玉米〉大豆〉小麦;降雨量影响土壤pH值,降雨促进土壤pH值升高,干旱降低pH值,wj〉w3〉w2〉W1;施肥种类同样也影响土壤pH值,长期不施肥料(CK),土壤pH值基本保持稳定,而施用大量化肥(NPK)土壤酸化强度很大,而配施有机肥(NPK+OM)或与秸秆还田相结合(NPK+SR),可以缓解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因此,通过调控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稳定土壤pH值,保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图2,表2,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农田黑土 酸化 PH值
下载PDF
有机—矿质复合材料控释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乔云发 罗盛国 +3 位作者 韩晓增 王建国 焦晓光 唐才贤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试验采用15N示踪的方法,在盆栽水稻上测试了3种新研制的控释尿素(控1、控2、控3)的应用效果。施用3种控释尿素的处理与施普通尿素相比,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3 64、19 92和10 53个百分点,产量分别增加了34 59、18 56和8 66个百分点... 试验采用15N示踪的方法,在盆栽水稻上测试了3种新研制的控释尿素(控1、控2、控3)的应用效果。施用3种控释尿素的处理与施普通尿素相比,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3 64、19 92和10 53个百分点,产量分别增加了34 59、18 56和8 66个百分点,控2处理的效果最好。图3,表2,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氮肥利用率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