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时机和疗效
1
作者 廖梦 刘丹 +5 位作者 高民 张晓良 刘必成 乔立兴 王伟 汤日宁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治疗重症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的效果与时机选择。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D治疗的AKI新生儿16例。回顾性收集患儿的基线资料、PD治疗前后尿量、肌酐及尿素氮等疗效指标,以及PD...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治疗重症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的效果与时机选择。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D治疗的AKI新生儿16例。回顾性收集患儿的基线资料、PD治疗前后尿量、肌酐及尿素氮等疗效指标,以及PD置管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探究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Wilcoxon配对法及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分析PD治疗前后的组内及组间疗效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16例患儿,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KI 3期[HR=6.916,95%CI 1.126~42.492,P=0.037]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PD手术方式,将患儿分成传统手术切开组(n=9)和改良经皮穿刺组(n=7),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将患儿分成PD及时干预组(n=8)和延迟干预组(n=8),及时干预组患儿经过PD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多(P=0.036);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效果更明显(P=0.009)。本研究中患儿PD手术技术成功率100%,6例出现并发症(传统手术切开组4例、改良经皮穿刺组2例)。结论:PD在治疗重症新生儿AKI中是有效且安全的,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改良经皮穿刺法置管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新生儿 急性肾损伤 干预时机
下载PDF
新生儿MN溶血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高佳桢 范圆圆 +2 位作者 尹莉萍 乔立兴 黄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62-465,共4页
新生儿MN溶血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溶血性疾病。本文作者报道1例IgG型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并结合文献,就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此病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大等溶血病征象,血型血清学及抗体的检测为此病的金标... 新生儿MN溶血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溶血性疾病。本文作者报道1例IgG型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并结合文献,就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此病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大等溶血病征象,血型血清学及抗体的检测为此病的金标准;临床上治疗原则包括退黄、改善贫血、阻断溶血等。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诊断,予及时阻断溶血治疗将极大缩短病程、减少有创操作,从而改善新生儿的生存及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型抗-M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MN系统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长期肠外营养与胆汁淤积症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乔立兴 郑意楠 +3 位作者 钱钻好 黄莉 毕明远 李海浪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危重症新生儿肠外营养(PN)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其预后。方法:在我院接受PN治疗时间超过2周的婴儿64例,其中发生PNAC 15例(PNAC组)和未发生PNAC(对照组)49例。所有病儿均明确原基础疾病治疗恢复情... 目的:分析危重症新生儿肠外营养(PN)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其预后。方法:在我院接受PN治疗时间超过2周的婴儿64例,其中发生PNAC 15例(PNAC组)和未发生PNAC(对照组)49例。所有病儿均明确原基础疾病治疗恢复情况以及PN实施情况,特别是在PN期间有无肠道喂养以及何时开始喂养等,计算每天PN补充热量及各种营养成分。对发生胆汁淤积症病儿均进行常规保肝、利胆治疗2~4周,期间每周监测血生化、肝功能,并监测经皮胆红素。治疗结束后根据情况每2~4周复查肝功能和血生化及肝B超。所有病儿均随访至6个月。结果:①本组PNAC总发生率为23.4%。PNAC组中,体质量<2 000 g者占80.0%;而对照组中占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N第1周内完全禁食者,PNAC组为80.0%,对照组为2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PNAC组中预后良好者为73.3%,而对照组为9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长期PN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发生与否,与病儿出生时体质量、PN过程中是否尽早进行胃肠内营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下载PDF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判断危重新生儿预后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乔立兴 钱钻好 +3 位作者 郑意楠 李海浪 蒋犁 郭锡熔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NICU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且存活时间>6h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NICU为研究起点(0h),进行新... 目的初步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NICU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且存活时间>6h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NICU为研究起点(0h),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在治疗6h再次观测上述指标,计算6h乳酸清除率。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6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病死率、NCIS评分、6h血乳酸清除率、血乳酸水平和pH差异。组内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26例危重新生儿进入分析,其中男74例,女52例。进入研究时平均日龄(2.54±2.9)d,平均胎龄(33.5±3.9)周;出生体重(2281±816)g。存活组102例,死亡组24例;高乳酸清除率组96例,低乳酸清除率组30例。存活组6h血乳酸清除率(32.3%±12.2%)显著高于死亡组(18.3%±1.9%),t=3.41,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9.4%,9/96例)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50%,15/30例),χ2=22.5,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0hNCIS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和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6h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h血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乳酸 血乳酸清除率预后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学习及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乔立兴 蒋犁 贾瑞喆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参麦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干预组、胞二磷胆碱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5组。前3组均在成模后当日开始每组每只... 目的:探讨中药参麦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干预组、胞二磷胆碱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5组。前3组均在成模后当日开始每组每只分别给予参麦注射液、胞二磷胆碱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1次.d-1,连续14 d。其余两组不做处理。应用Y-型电迷宫对各组第60及90日龄实验大鼠测试学习能力,并于24 h后(第61、91日龄)复测,检测各实验大鼠24 h记忆保持能力。结果:经过参麦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分别干预后,其学习能力及24 h记忆能力与生理盐水干预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参麦注射液组与胞二磷胆碱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均可改善大鼠HIBD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临床医生对指南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乔立兴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11期7-7,共1页
近年来,以英美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纷纷投入巨大人力、财力进行临床指南的开发与修订,各种指南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开发了诸多临床指南以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临床指南 临床医生 临床实践 欧洲国家
下载PDF
爱喘乐、喘乐宁联合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肺炎临床分析
7
作者 乔立兴 《上海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爱喘乐、喘乐宁联合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婴幼儿喘息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肺部湿啰音及喘鸣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爱喘乐、喘乐宁联合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婴幼儿喘息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肺部湿啰音及喘鸣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爱喘乐、喘乐宁联合用药辅助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型肺炎 药物疗法 爱喘乐 辅助治疗
下载PDF
黄芪对新生鼠乏氧缺血脑损伤海马区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贾瑞喆 蒋犁 +1 位作者 乔立兴 陈平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乏氧缺血脑损伤 (HIBD)后 ,脑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黄芪对海马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新生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 ,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取脑 ,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死亡率、半定量逆转录 聚...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乏氧缺血脑损伤 (HIBD)后 ,脑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黄芪对海马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新生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 ,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取脑 ,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死亡率、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反应 (RT PCR)检测caspase 3(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 3)mRNA表达、三等分迷宫测试成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分Sham组、模型组、黄芪治疗组观察并对比上述指标。结果 :模型组结扎侧海马caspase 3mRNA表达于HI后 6h轻度升高 ,2 4h达高峰 ,4 8h后下降 ,5d和 7d时恢复至基础水平。黄芪组HI后结扎侧海马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 3mRNA的表达峰值降低了 4 4 %~ 4 6 % (mRNA) ,成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黄芪对未成熟脑HIBD后海马部位有明显的神经保护功能 ,此功能与抑制cas pase 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新生鼠 乏氧缺血脑损伤 海马区 神经保护 脑细胞损伤
下载PDF
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建立的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余章斌 蒋犁 +4 位作者 乔立兴 黄莉 郑意楠 李海浪 唐洪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6-337,共2页
目的 探讨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意义。方法3年来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共转运新生儿1462例,其中早产儿533例,足月儿929例;出生体质量850~1500g164例,1500-2500g276例,2500-4000g948例,4000-4500g74例;病种以新生儿窒息... 目的 探讨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意义。方法3年来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共转运新生儿1462例,其中早产儿533例,足月儿929例;出生体质量850~1500g164例,1500-2500g276例,2500-4000g948例,4000-4500g74例;病种以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为主。结果转诊人数逐年增多,2002年7月-2003年6月转诊271例,2003年7月-2004年6月转诊460例,2004年7月-2005年6月转诊731例,无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治愈1352例(治愈率92.5%),放弃治疗75例(占7.1%),死亡35例(占2.4%)。结论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转运系统 危重病 婴儿 新生 死亡率
下载PDF
黄芪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皮质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贾瑞喆 蒋犁 乔立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脑损伤 (hypoxia ischemiabraindamage ,HIBD)时皮质区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黄芪对皮质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 ,分假手术组 (Sham组 )、模型组、黄芪治疗组。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取脑 ... 目的探讨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脑损伤 (hypoxia ischemiabraindamage ,HIBD)时皮质区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黄芪对皮质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 ,分假手术组 (Sham组 )、模型组、黄芪治疗组。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取脑 ,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皮质区神经细胞死亡率、免疫组化检测结扎侧皮质区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反应 (RT PCR)检测caspase 3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结扎侧皮质caspase 3mRNA和蛋白表达于缺氧缺血 (HI)后 6h轻度升高 ,2 4h达高峰 ,4 8h后下降 ,5天和 7天时恢复至基础水平。黄芪治疗组HI后结扎侧皮质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 3mRNA和蛋白的表达峰值降低了 4 5 % (mRNA)、4 0 %~ 4 3% (蛋白 )。结论黄芪对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部位有明显的神经保护功能 ,此功能与抑制caspase 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黄芪 皮质区 结扎 缺氧缺血脑损伤 表达 HIBD 结论 天时 高峰
下载PDF
不同起始时间应用咖啡因对早产儿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一项江苏省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洋 程锐 +7 位作者 吴琦 乔立兴 杨祖铭 顾红兵 李双双 姜善雨 刘松林 蒋曙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评估早产儿(胎龄≤31周)早期和晚期使用咖啡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江苏省8家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回顾性选取640例胎龄≤31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应用咖啡因510例(生后≤72 h开始应用;早期应用组),晚期应用咖啡... 目的评估早产儿(胎龄≤31周)早期和晚期使用咖啡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江苏省8家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回顾性选取640例胎龄≤31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应用咖啡因510例(生后≤72 h开始应用;早期应用组),晚期应用咖啡因130例(生后>72 h开始应用;晚期应用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应用组和晚期应用组在出生体重、Apgar评分、性别、胎龄、入院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组咖啡因应用起始日龄和撤除日龄小于晚期应用组(P<0.05);早期应用组咖啡因应用时间短于晚期应用组(P<0.05)。两组之间入院时呼吸支持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晚期应用组(P<0.05);早期应用组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晚期应用组(P<0.05)。早期应用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和家庭氧疗率显著低于晚期应用组(P<0.05)。两组出院时新生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和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胎龄≤31周)早期应用咖啡因可显著缩短咖啡因应用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有效性 安全性 早产儿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志华 蒋犁 乔立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5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氧诱导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75只。氧诱导模型组大鼠吸入浓度...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5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氧诱导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75只。氧诱导模型组大鼠吸入浓度(80±2)%7d,随后在正常空气环境。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了解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增生情况,判断建模成功。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反映视网膜VEGF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氧诱导模型组7日龄时视网膜血管明显收缩、阻塞,出现大片无灌注区;14日龄见新生血管形成;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模型组14日龄大鼠视网膜出现较多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氧诱导模型组7d时VEGF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停氧后逐渐增强。VEGFmRNA的表达在新生血管发生前升高,随新生血管退行逐渐下降。结论未成熟视网膜VEGFmRNA的转录水平与组织氧状态呈密切负性相关关系;停氧后视网膜的相对缺氧导致VEGFmRNA转录上调,促使视网膜血管病理性增生。VEGF的异常表达在ROP的新生血管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视网膜病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新生大鼠
下载PDF
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后海马区细胞增殖的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欢 蒋犁 +3 位作者 乔立兴 黄莉 朱丽华 张志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区细胞增殖的情况,探讨脑组织内源性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分假手术组、单纯缺氧组、缺氧缺血组。于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脑,分别行HE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区细胞增殖的情况,探讨脑组织内源性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分假手术组、单纯缺氧组、缺氧缺血组。于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脑,分别行HE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缺氧缺血组于缺氧缺血后3d BrdU阳性细胞有表达,7-14d达到高峰,21d时减少,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HIBD后海马区存在细胞增殖,推论新生大鼠在出生后早期能显著抵抗HIBD,可能产生对海马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海马 细胞增殖 内源性修复 大鼠
下载PDF
黄芪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后海马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犁 贾瑞喆 +1 位作者 乔立兴 陈平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 (hypoxia ischemiabraindamage ,HIBD)后 ,脑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黄芪对海马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新生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模型 ,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取脑 ,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海马CA1区神经...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 (hypoxia ischemiabraindamage ,HIBD)后 ,脑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黄芪对海马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新生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模型 ,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取脑 ,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死亡率、免疫组化检测结扎侧海马区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蛋白的表达 ,三等分迷宫测试成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观察并对比上述指标。结果 :模型组结扎侧海马caspase 3蛋白表达于缺氧缺血 (HI)后 6h轻度升高 ,2 4h达高峰 ,48h后下降 ,5d和 7d时渐恢复至基础水平。黄芪组HI后结扎侧海马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峰值降低了 3 5 %~ 41% ,成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黄芪对未成熟脑HIBD后海马部位有明显的神经保护功能 ,此功能与抑制caspase 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新生大鼠 脑缺氧缺血损伤 海马 治疗 免疫组化 检测 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黄芪对新生鼠乏氧缺血脑损伤后海马区神经的保护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英文)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蒋犁 贾瑞 +1 位作者 乔立兴 陈平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4-157,共4页
背景:黄芪可通过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及在细胞间的堆积、缓解Ca2+超载、抗氧化等途径抑制凋亡的发生。目的:将黄芪用于未成熟脑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治疗,一方面检测其对海马缺氧缺血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另一... 背景:黄芪可通过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及在细胞间的堆积、缓解Ca2+超载、抗氧化等途径抑制凋亡的发生。目的:将黄芪用于未成熟脑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治疗,一方面检测其对海马缺氧缺血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迷宫实验观察黄芪对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成熟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基础医学院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6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选取出生7d的同窝SD大鼠114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48只,黄芪治疗组48只。黄芪注射液由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规格为10mL/支,含生药20g。方法:模型组与黄芪治疗组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模。黄芪治疗组于造模后即刻及每天同一时间腹腔注射0.08mL黄芪注射液,7d后停药,模型组于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给药。黄芪治疗组及模型组在缺氧缺血后24h,5d断头取脑,假手术组于假手术后24h断头取脑。各组海马区脑损伤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反应方法进行检查,成年90d龄的大鼠进行三等分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3个实验各自独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海马区脑损伤组织病理学检测。②各组结扎侧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③三等分迷宫试验结果。结果:实验纳入大鼠11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海马区脑损伤组织病理学检测:假手术组双侧海马区组织无水肿、坏死,神经细胞形态正常,神经细胞数为(87.7±0.6)×103/高倍视野。模型组24h时结扎侧海马区水肿,细胞周围间隙增宽,神经细胞数减少为(68.8±3.0)×103/高倍视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5d时结扎侧海马体积缩小,锥状细胞层紊乱,神经细胞稀少至(48.7±2.2)×103/高倍视野,与假手术组及同侧24h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治疗组24h时结扎侧海马区组织水肿较模型组明显减轻,5d时可观察到完整的海马形态,此两时间点神经细胞死亡率均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1)。②各组结扎侧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假手术组以低水平表达,吸光度值为0.220±0.009。模型组于缺氧缺血后逐渐升高,6h时比假手术组升高11%,至24h时mRNA水平达高峰,较假手术组约升高260%(P<0.01),高峰持续至48h后下降,5d和7d时恢复基础水平。黄芪治疗组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在24,48h两时间点时峰值降低了44%~46%,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③三等分迷宫试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治疗组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训练次数明显减少犤(45.7±2.7),(16.1±2.5)次,P<0.01犦,缺氧缺血24h后记忆保持率显著提高犤(48.3±11.7),(80.0±9.0)%,P<0.01犦。结论:黄芪可以有效抑制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损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此种保护作用与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有关。同时黄芪能够明显改善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黄芪 迷宫学习
下载PDF
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时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瑞喆 蒋犁 +1 位作者 乔立兴 陈平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时皮质及海马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假手术组和模型(HI)组。用新生7d的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于缺氧后不同时点取脑,分别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半...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时皮质及海马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假手术组和模型(HI)组。用新生7d的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于缺氧后不同时点取脑,分别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 -PCR) ,观察双侧皮质及海马caspase - 3蛋白及mRNA表达的程度。结果:HI组皮质及海马caspase- 3mRNA于HI后0h出现瞬时高表达,然后下降,6h可检测到mRNA和蛋白同时升高,表达峰值于HI后2 4 - 4 8h出现,然后下降。结论:Caspase - 3参与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进程。在其表达峰值出现以前,即HI后2 4 - 4 8h之前,抑制caspase - 3的表达,应是治疗脑损伤的适宜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神经元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氧灌注指数对足月儿窒息伴休克复苏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南 徐杰 +2 位作者 李函 邱秀娟 乔立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窒息伴休克复苏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足月窒息新生儿65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窒息休克组(24例)及窒息非休克组(41例),均在出...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窒息伴休克复苏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足月窒息新生儿65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窒息休克组(24例)及窒息非休克组(41例),均在出生时及治疗2、24、48h时测定其PI值;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出生时及出生后2、24、48h时测定其PI值。对各组PI值进行分析比较,并记录患儿预后情况。结果:窒息休克组出生时的PI值低于窒息非休克组(P<0.05),亦低于对照组(P<0.05),窒息非休克组出生时PI值也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休克新生儿PI值明显下降;窒息休克组经复苏及抗休克治疗、窒息非休克组经复苏及其他综合治疗2h及24h的PI值较出生时有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生后48h,两组的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其PI值明显下降,如伴有休克则PI值的下降更加明显,临床上如PI值反复难以纠正,则应注意是否伴有休克因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窒息复苏 休克 血氧灌注指数
下载PDF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东 周月朋 +1 位作者 乔立兴 王伟 《安徽医学》 2014年第8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调查支气管肺炎住院婴幼儿营养风险及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TAMP评分法对320例因支气管肺炎住院的婴幼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营养风险评分的影响因素,阐明不同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 目的调查支气管肺炎住院婴幼儿营养风险及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TAMP评分法对320例因支气管肺炎住院的婴幼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营养风险评分的影响因素,阐明不同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320例患儿中,总体高营养风险发生率37.5%,其中,1岁及以下43.4%,1岁及以上29.2%。按照高、中、低度营养不良风险分组,随着营养风险发生的增高,患儿并发症分别为14.2%、10.3%和7.2%,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0.9±2.4)、(9.0±2.7)、(7.1±2.1)d,痊愈率分别为84.2%、94.9%、97.6%。各指标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组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以及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支气管肺炎婴幼儿住院患儿高度营养风险患儿发生率较高,且对患儿住院期间的不良结局(并发症、平均住院日、预后)产生影响;血前白蛋白、白蛋白、肌酐以及血红蛋白在营养不良风险早期预测效果有待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营养风险 婴幼儿
下载PDF
血氧灌注指数在足月儿休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南 徐杰 +2 位作者 李函 邱秀娟 乔立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足月休克新生儿52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休克组(n=16)、中度休克组(n=28)、重度休克组(n=8),在就诊时、治疗24 h、48 h时测定其PI值。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4... 目的探讨血氧灌注指数(PI)值在足月新生儿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足月休克新生儿52例,按新生儿休克评分分为轻度休克组(n=16)、中度休克组(n=28)、重度休克组(n=8),在就诊时、治疗24 h、48 h时测定其PI值。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48例作为对照组,在出生时、出生后24 h、48 h时测定其PI值。比较各组PI值及预后情况。结果休克新生儿组出生时、出生后24 h、48 h的P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休克新生儿PI值明显下降;经抗休克综合治疗后,各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发生休克时PI值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休克 血氧灌注指数 严重程度
下载PDF
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俊杰 蒋犁 +2 位作者 乔立兴 黄莉 张龙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探讨HI后新生大鼠内源性因素激发海马神经发生上调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4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单纯缺血组(I组)...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探讨HI后新生大鼠内源性因素激发海马神经发生上调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4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单纯缺血组(I组)、缺氧缺血组(HI组),每组又分为1h、6h、16h、1d、3d和7d共6个时间点。分别对其行HE染色和EPO免疫组织化学法CA1区脑源性EPO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各时间点CA1区EPO表达无明显差异(F=1.185P>0.1),其余各组各时间点差异显著[F(H组)=33.57,F(I组)=133.6,F(HI组)=69.75Pa<0.001];HI后16h,海马CA1区脑源性EPO表达达到较高水平,与该组总体比较差异显著(t=13.08P<0.001),以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调;H组、I组、HI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q=32.06,23.84,47.12Pa<0.001)。结论脑源性EPO表达在新生大鼠HI后增加,受低氧影响最明显;EPO表达高峰在缺氧早期,推测低氧、EPO早期高表达可能是参与海马神经发生的内源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氧缺血 海马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