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和静脉内两种途径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组和静脉组两组...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和静脉内两种途径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组和静脉组两组,两组患者经急诊确诊后均静脉给予5μg/kg替罗非班并行急诊PCI,冠状动脉组在前向血流恢复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注射5μg/kg替罗非班完成PCI术,静脉组直接行PCI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变化情况、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对比情况等,分析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冠状动脉组与静脉组相比,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vs.22.5%,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手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95.6%)明显高于静脉组(82.5%),TMPG血流分级中2级(4.4%)明显低于静脉组(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比例(86.7%vs.67.5%)和2级比例(13.3%vs.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术后2 h ST段回落中完全回落(CR)率64.4%明显高于静脉组患者,但部分回落(PR)率和不回落(NR)率明显低于经静脉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CTFC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给药对STEMI行PCI术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和静脉内两种途径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组和静脉组两组,两组患者经急诊确诊后均静脉给予5μg/kg替罗非班并行急诊PCI,冠状动脉组在前向血流恢复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注射5μg/kg替罗非班完成PCI术,静脉组直接行PCI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变化情况、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对比情况等,分析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冠状动脉组与静脉组相比,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vs.22.5%,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手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95.6%)明显高于静脉组(82.5%),TMPG血流分级中2级(4.4%)明显低于静脉组(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比例(86.7%vs.67.5%)和2级比例(13.3%vs.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术后2 h ST段回落中完全回落(CR)率64.4%明显高于静脉组患者,但部分回落(PR)率和不回落(NR)率明显低于经静脉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CTFC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给药对STEMI行PCI术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