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门诊患者防护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翠萍 于付生 刘青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普通门诊患者的防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患者行为依从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2年9月1日~2022年10月1日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门诊就诊的患者采用自制调...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普通门诊患者的防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患者行为依从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2年9月1日~2022年10月1日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门诊就诊的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1 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632份(90.66%);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防护行为信息、防护依从性等,对防护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90.8%的患者愿意实施规范防护,其中防护依从率占90.8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医保类别、月收入、职业、居住地的患者防护行为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学历、有城镇职工保险、高收入、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患者防护行为依从性较高;疫情的严重性认知、规范防护的益处认知、自我效能、防护共识对防护依从性有着显著影响,其得分越高,规范防护依从性越好。结论 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普通门诊患者整体防护依从性较高。文化程度、医保类别、收入、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疫情严重性认知、规范防护的益处认知、自我效能、防护共识是规范防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常态化防控 门诊患者 依从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犬48h房颤结构重构及心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于付生 张彦 +4 位作者 冯艳 张玲 宋伟 马艳红 侯月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持续48h对犬心房结构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麻状态下,快速起搏(600次/min)犬右心房建立房颤模型,观察犬起搏前及起搏48h心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AF后0、12、24、36、48h左右心房横径、心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及...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持续48h对犬心房结构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麻状态下,快速起搏(600次/min)犬右心房建立房颤模型,观察犬起搏前及起搏48h心房超微结构的变化及AF后0、12、24、36、48h左右心房横径、心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及心房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AF的持续,左右房横径均逐渐增大,增大幅度与AF0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12h心室射血分数降低21.4%,24h降低22.8%,36、48h分别降低25.5%和31.4%,与AF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右房组织HE染色可见AF组心肌细胞增大,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宽。对照组心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Masson染色AF组与对照组相比可见少量胶原沉积。PAS染色AF组可见糖原沉积。电镜下可见AF48h犬心肌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及糖原沉积。结论600次/min刺激频率起搏右心房诱发48h房颤,可致心房肌心房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发生结构重构,同时伴有心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图 结构重构
下载PDF
48h快速右房起搏致犬心房迷走神经重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付生 张彦 +4 位作者 冯艳 张玲 马艳红 宋伟 侯月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592-259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快速心房起搏犬的神经相关因子的研究,观察右房快速起搏48h是否引起神经重构及其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房颤组(6只)和对照组(6只)。右心房起搏600次/min持续48h。通过GAP-43和CHAT来了解心脏神经萌发... 目的通过对快速心房起搏犬的神经相关因子的研究,观察右房快速起搏48h是否引起神经重构及其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房颤组(6只)和对照组(6只)。右心房起搏600次/min持续48h。通过GAP-43和CHAT来了解心脏神经萌发和迷走神经的重构。结果在房颤犬的左房、左心耳、右心房和右心耳,GAP-43和CHAT的神经密度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房颤犬,右房GAP-43和CHAT的神经密度与左房有明显差别(P<0.05),镜下显示在每个样点心脏神经不均匀分布。结论 48h持续起搏犬右房形成阵发性房颤,可见明显的神经萌发和迷走神经重构且不均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神经生长因子 自主神经系统 乙酰胆碱
下载PDF
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阵发性房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付生 史云霞 +5 位作者 马欣 赵晖 苏毅 李秋霞 付宝 孙玉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3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房颤转复后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其中药物转复30例,自动转复25例,电转复5例,采用免疫荧光快速测定法检测BNP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比较转复前后脑... 目的:观察房颤转复后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其中药物转复30例,自动转复25例,电转复5例,采用免疫荧光快速测定法检测BNP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比较转复前后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BN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转复为窦性心律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其BNP水平及hs-CRP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BNP、hs-CRP不仅是反映左心功能不全及炎性标志物的敏感指标,而且和心房颤动有较密切的关系,心房颤动可以引起BNP及hs-CR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BNP hs-CRP 成功转复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行PCI治疗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付生 史云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8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8例行PCI治疗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随访1...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8例行PCI治疗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随访1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4周、12周,研究组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NYHA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48 h,研究组的肌钙蛋白、NT-pro 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获得较常规药物更为理想的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自体吞噬相关基因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于付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138-138,共1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自体吞噬相关基因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纳入SAP组,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纳入ACS组。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内超声检查、外周...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自体吞噬相关基因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纳入SAP组,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纳入ACS组。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内超声检查、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等方式检测单核细胞自体吞噬相关基因表达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结果 SAP组中纤维性斑块最多,占48.4%;ACS组中脂质性斑块最多,占据56.3%。两组斑块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Beclin-1、MAP1-LC3及Atg5-Atg1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AP1-LC3和DAPI荧光强度低于SAP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自体吞噬会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强而呈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自体吞噬 单核细胞 蛋白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不同应用途径对老年STEMI急诊PCI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欣 于付生 苏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83-285,289,共4页
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和静脉内两种途径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组和静脉组两组... 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和静脉内两种途径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组和静脉组两组,两组患者经急诊确诊后均静脉给予5μg/kg替罗非班并行急诊PCI,冠状动脉组在前向血流恢复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注射5μg/kg替罗非班完成PCI术,静脉组直接行PCI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变化情况、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对比情况等,分析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冠状动脉组与静脉组相比,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vs.22.5%,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手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95.6%)明显高于静脉组(82.5%),TMPG血流分级中2级(4.4%)明显低于静脉组(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比例(86.7%vs.67.5%)和2级比例(13.3%vs.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术后2 h ST段回落中完全回落(CR)率64.4%明显高于静脉组患者,但部分回落(PR)率和不回落(NR)率明显低于经静脉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CTFC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给药对STEMI行PCI术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内给药 静脉给药 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下载PDF
清醒状态昆明小鼠随日龄变化的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玲 张彦 +2 位作者 段明军 于付生 侯月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13-117,I000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小鼠心电图变化规律,进行初步分析,为小鼠正常及疾病状态下心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标准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和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对非麻醉状态的309只不同日龄昆明小鼠行心电图分析。结果记录正常昆...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小鼠心电图变化规律,进行初步分析,为小鼠正常及疾病状态下心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标准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和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对非麻醉状态的309只不同日龄昆明小鼠行心电图分析。结果记录正常昆明小鼠的心电图参数及形态。心律为窦性心律,平均心率(428.96±93.62)(254~789)次/min。平均RR间期在小鼠1、7、14日龄到成年,从1日龄的(138.89±3.85)ms降到7日龄的(116.75±5.48)ms,14日龄的(109.22±5.06)ms。在14、21、28、35、>60日龄小鼠心电图RR间期与1日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14、21、28、35日龄、成年小鼠R-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PR,QRS,QT,JT间期随着小鼠日龄的增长呈进行性缩短。平均Q-T间期从(46.66±3.56)ms(1日龄)减少到(40.40±3.46)ms(7日龄),(28.22±1.92)ms(14日龄)。14、21、28、35日龄,成年小鼠和1日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21、28、35日龄、成年小鼠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日龄小鼠的J-S-T段抬高明显,14日龄明显降低,35日龄接近基线甚至消失,类似成年小鼠心电图。结论昆明小鼠随日龄的心电图变化可为评价小鼠心脏的发育及药物干预对心电信号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昆明小鼠 日龄
下载PDF
伊布利特逆转犬48小时房颤心房肌电重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峰 张彦 +2 位作者 侯月梅 于付生 冯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逆转犬48h房颤心房肌电重构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快速起搏组(Pacing组,10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10只)。Pacing组通过右侧股静脉置入起搏电极,600次/min频率起搏高右房(HRA)制... 目的探讨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逆转犬48h房颤心房肌电重构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快速起搏组(Pacing组,10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10只)。Pacing组通过右侧股静脉置入起搏电极,600次/min频率起搏高右房(HRA)制备房颤模型。48h后终止起搏,在心电和血液动力学监测下,给予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0.001m·kg^-1·min^-1静脉推注,房颤转复或累计剂量达0.04mg/kg停止给药。观察给药前后HRA的有效不应期(ERP,BCL=300ms)、传导速度(CV)、折返波长(WL)、频率自适应性、房颤诱发率等心房肌电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Pacing组在起搏停止后,8只犬恢复窦律,2只犬持续房颤,给予伊布利特后1min内房颤终止。起博48h后,Pacing组ERP、CV、WL较Sham组减少,频率自适应性较Sham组降低,房颤诱发率明显增加;而给药后均恢复到起博前及Sham组水平。结论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能够逆转犬高右房快速起搏48h的心房肌电重构,有预防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作用。其电药理学作用机制为:延长房颤时的心房不应期、心房肌电传导的速度及折返波长,提高心房肌频率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伊布利特 电重构
下载PDF
犬阵发性房颤转复窦律后时间依赖性心房电逆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彦 于付生 +4 位作者 冯艳 张玲 宋伟 马艳红 侯月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犬阵发性房颤转复期间时间依赖性心房电逆重构情况。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快速起搏组(n=10,ATP组)和假手术组(n=8,Sham组)。分别于快速右心房起搏48h及转复24h期间,在0、48(起搏停止)、52、56、60、64、68、72h电生... 目的探讨犬阵发性房颤转复期间时间依赖性心房电逆重构情况。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快速起搏组(n=10,ATP组)和假手术组(n=8,Sham组)。分别于快速右心房起搏48h及转复24h期间,在0、48(起搏停止)、52、56、60、64、68、72h电生理检测高右房(HRA)的有效不应期(ERP)、传导速度(CV)、折返波长(WL)、频率自适应性、房颤诱发率等反映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指标。结果起博48h后,ATP组ERP、CV、WL较Sham组减少,ATP组频率自适应性较Sham组降低(P<0.05),房颤诱发率明显增加。停止起搏24h后ERP、FA、房颤诱发率与Sham组及起搏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与Sham组及起搏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48h快速心房起搏所致左、右心房电重构在转复24h后,ERP、FA、房颤诱发率发生逆转,但CV、WL仍不能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重构 转复
下载PDF
犬腋下小切口制作慢性心房颤动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艳 于付生 +3 位作者 张彦 孙娟 张玲 侯月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3-155,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腋下小切口开胸术建立犬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比格犬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7只)与对照组(7只)。应用左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开胸植入起搏器,实验组犬以400次/分连续起搏8周诱导心房颤动,对照组不起搏。术后... 目的探讨应用腋下小切口开胸术建立犬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比格犬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7只)与对照组(7只)。应用左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开胸植入起搏器,实验组犬以400次/分连续起搏8周诱导心房颤动,对照组不起搏。术后观察犬的一般情况,定期监测心电图,记录犬的肢体导联心电图变化,观察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结果14只犬均顺利完成实验。应用左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开胸,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实验组7只犬经连续起搏8周,均出现典型的心房颤动心电图改变。结论应用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开胸制作犬慢性房颤模型是安全可行的,犬术后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恢复快。说明与常规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创伤明显减小,值得在犬慢性房颤模型建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比格犬
下载PDF
昆明小鼠随日龄变化的心电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玲 侯月梅 +2 位作者 孙娟 段明军 于付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随日龄变化的小鼠心电学指标变化规律,以期为小鼠正常及疾病状态下心电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ad2000锦江电生理仪,自制针状电极,采集肢体6导联心电图。对非麻醉状态的1,3,7,14,21,28,35d以及>60d的309只健康昆明小鼠行... 目的研究随日龄变化的小鼠心电学指标变化规律,以期为小鼠正常及疾病状态下心电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ad2000锦江电生理仪,自制针状电极,采集肢体6导联心电图。对非麻醉状态的1,3,7,14,21,28,35d以及>60d的309只健康昆明小鼠行心电图,cardio心电工作站行心率变异性记录和分析。结果昆明小鼠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心率为428.96±93.62(254~789)次/分。RR间期在小鼠1,7,14d逐渐降低,从138.89±3.85ms到116.75±5.48ms到109.22±5.06ms。7d后心电图RR间期均较1d组减小(P<0.01)。PR间期,QRS波时限,QT、JT间期随着小鼠日龄的增加呈进行性减少。JT间期从1d的46.66±3.56ms减少到40.4±3.46ms(7d),28.22±1.91s(14d)。7d后较1d组减少;14,21,28,35d以及>60d小鼠QT间期无差异(P>0.05)。1d小鼠的J-S-T段抬高明显,14d明显降低,35d左右则接近基线甚至消失,类似成年小鼠心电图。心率变异性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加。结论昆明小鼠随日龄增加心率逐渐增快,PR间期,QRS波时限,QT、JT间期逐渐缩短,并独立于心率。J-ST-T综合波呈现明显抬高的J-S-T段,随日龄增加到成年逐渐降低至基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电图 昆明小鼠 发育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快速起搏犬心房48h后左房组织学的逆重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彦 于付生 +4 位作者 冯艳 张玲 宋伟 马艳红 侯月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左房组织学重构在转复窦性心律后能否逆转及其过程。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A组快速起搏48h;B组假手术组,观察48h;C组快速起搏48h后,继续观察24h;D组假手术组,观察72h。分别...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左房组织学重构在转复窦性心律后能否逆转及其过程。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A组快速起搏48h;B组假手术组,观察48h;C组快速起搏48h后,继续观察24h;D组假手术组,观察72h。分别于术前、起搏48h、停止起搏后6,12,18,24h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室收缩末期左房左右径(LATD)、上下径(LASID)、前后径(LAAPD)。A、B组于实验开始后48h,C、D组于72h,取左房组织,电镜观察心房肌超微结构的改变;HE染色观察心房组织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起搏48h后A、C组LATD、LASID、LAAPD与同时点B、D组及术前比较增大(P<0.05)。快速起搏右房48h后,心肌细胞溶解、线粒体增大等超微结构改变明显,糖原增多;心肌间质内胶原沉积增加;恢复窦性心律后LATD、LASID、LAAPD有缩小趋势,18h后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超微结构的改变部分恢复正常;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犬阵发性房颤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后24h,组织学重构不能完全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组织学重构 逆转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秋霞 于付生 马欣 《北方药学》 201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究比索洛尔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月我院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 目的:探究比索洛尔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月我院冠心病PCI术后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予以阿司匹林+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ADL评分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结果:两组心功能指标LVESD、LVEF、LVEDD及ADL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2周后LVESD、LVEDD及ADL评分较对照组低,LVEF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后联合采用阿司匹林、比索洛尔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 比索洛尔 阿司匹林 心功能 ADL评分
下载PDF
快速左心耳起搏对犬心房构型、心功能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改变的时间进程研究
15
作者 冯艳 张彦 +3 位作者 于付生 孙娟 张玲 侯月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犬随时间进程心房构型、心功能、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1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起搏组(n=7)和对照组(n=7),于左心耳缝植起搏电极,连接实验用VOO型起搏器(频率为400次/min),快...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犬随时间进程心房构型、心功能、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1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起搏组(n=7)和对照组(n=7),于左心耳缝植起搏电极,连接实验用VOO型起搏器(频率为400次/min),快速持续起搏8周,建立犬慢性AF模型。分别于0、1、2、4、6、8周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横径及心室射血分数,实验结束后取心房肌组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心房肌的超微结构。结果(1)心脏超声结果显示8周的左房内径与起搏前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起搏1周时左房内径已经明显增加,随后2、4、6、8周的左房内径出现逐渐增加趋势。同时,起搏8周心室射血分数与起搏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室射血分数1周时已经明显降低,与起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2、4、6、8周心室射血分数出现逐渐降低趋势。而对照组起搏电极植入前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2)起搏犬心房肌细胞明显肥大,变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增多、体积变大,细胞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间质胶原增生和糖原沉积。结论高频起搏左心耳8周建立的慢性AF模型,心肌超微结构、心房构型和心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和收缩功能重构,这是发生心房颤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起搏 心房构型 心功能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及periostin蛋白、sSema4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锦锦 于付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及periostin蛋白、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及periostin蛋白、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冠脉血流储备情况[静息状态冠脉血流速度(CFVb)、充血状态下最大冠脉血流速度(CFVh)、冠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实验室指标(periostin蛋白、sSema4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FVb、CFVh及CFVR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riostin蛋白、sSema4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冠脉血流储备,降低periostin蛋白、sSema4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盐酸曲美他嗪片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冠脉血流储备
下载PDF
快速右心房起搏致犬心房迷走神经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付生 张彦 +4 位作者 冯艳 张玲 马艳红 宋伟 侯月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快速心房起搏犬的神经相关因子的研究,观察右心房快速起搏48 h是否引起神经重构及其在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房颤组(6只)和对照组(6只).右心房起搏600次/min、持续48 h.通过一种在发芽... 目的 通过对快速心房起搏犬的神经相关因子的研究,观察右心房快速起搏48 h是否引起神经重构及其在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房颤组(6只)和对照组(6只).右心房起搏600次/min、持续48 h.通过一种在发芽轴突生长丘中表达的蛋白质(GAP-43)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来了解心脏神经萌发和迷走神经的重构.结果 在房颤犬的左心房、左心耳、右心房和右心耳,GAP-43和CHAT的神经密度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房颤犬的右心房GAP-43和CHAT的神经密度与左心房有明显差异(P〈0.05),显微镜下显示每个样点心脏神经不均匀分布.结论 48 h持续起搏犬右心房形成阵发性房颤,可见明显的神经萌发和迷走神经重构且不均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生长因子 乙酰胆碱
原文传递
择期PCI术后替罗非班诱发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付生 刘青 +1 位作者 史云霞 赵晖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0期123-123,F0004,共2页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的拮抗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确切,但其潜在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风险较高。对于替罗非班所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GIT)患者是否发生严重致命性出血、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尚...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的拮抗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确切,但其潜在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风险较高。对于替罗非班所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GIT)患者是否发生严重致命性出血、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尚无可靠的预测方法。目前国内应用经验较少,急诊PCI术后引起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国内有几例报道,但择期PCI术后引起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尚未见报道,现将临床遇到的一例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盐酸替罗非班 PCI术后 择期 GPⅡb/Ⅲa受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致命性出血 诱发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
19
作者 于付生 马欣 +2 位作者 苏毅 李秋霞 付宝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54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4例)。治疗并随访半年,比较治疗前后左室射血...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54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4例)。治疗并随访半年,比较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P、BN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中CRP及BNP水平,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心力衰竭 阵发性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犬持续房颤心房肌电与结构动态重塑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艳 于付生 +2 位作者 张彦 李丽 侯月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7-1188,共2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临床最为常见复杂的心律失常,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研究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房组织电生理特性及结构的改变方面。
关键词 持续房颤 心房肌电 结构 相关性 心血管疾病 电生理特性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