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不同节段椎间盘髓核细胞培养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占革 杨威 +3 位作者 温莹 徐学振 魏伟 李念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兔颈段、胸段及腰段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培养特性。方法:3~4月龄兔10只,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手术分离整段脊柱,分别取颈段(C1/2~C7/T1)、胸段(T1/2~T7/L1)、腰段(L1/2~L7/S1)髓核细胞进行培养,于培养后的24h计算贴壁率。并于... 目的:探讨兔颈段、胸段及腰段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培养特性。方法:3~4月龄兔10只,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手术分离整段脊柱,分别取颈段(C1/2~C7/T1)、胸段(T1/2~T7/L1)、腰段(L1/2~L7/S1)髓核细胞进行培养,于培养后的24h计算贴壁率。并于贴壁后的第3、7、14及21天计算细胞死亡/成活比,判断细胞活力并检测蛋白多糖的含量。结果:颈段、胸段、腰段细胞贴壁率差异具有显著性,腰段细胞贴壁率最高(P<0.01)。不同节段之间,在多个时间点观察髓核细胞死亡/存活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腰段椎间盘髓核细胞的死亡/成活比最低(P<0.01)。不同节段之间,不同时间点观察的蛋白多糖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且腰段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蛋白多糖含量最高(P<0.01)。结论:腰段椎间盘髓核细胞较颈段及胸段的髓核细胞生长状态好,兔腰椎髓核细胞更适宜作为细胞培养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不同节段 细胞活力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中影响Sox9基因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占革 徐宁 +2 位作者 综述 王文波 审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1-363,共3页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基因治疗 SOX9 生物学机制 分子生物学 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占革 贾继峰 +1 位作者 王文波 张中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2-23,共2页
我院骨科在近五年间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80例,106条神经。对其中65例83条神经经过6个月~4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62例,女18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 我院骨科在近五年间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80例,106条神经。对其中65例83条神经经过6个月~4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62例,女18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切割伤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占革 杨洪波 赵承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9期790-792,共3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移植 移植修复 脊髓损伤 全身瘫痪 临床意义 动物实验 SCI 发生率
下载PDF
周围神经移植联合aFGF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占革 杨洪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98-702,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移植联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15只,随机分为4组。A组(自体肋间神经移植组,n=30):在T9水平横行切断脊髓并切除3mm,植入自体肋间神经;B组(...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移植联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15只,随机分为4组。A组(自体肋间神经移植组,n=30):在T9水平横行切断脊髓并切除3mm,植入自体肋间神经;B组(自体肋间神经联合aFGF移植组,n=30):同法制备脊髓横断模型,脊髓缺损处植入自体肋间神经和含aFGF的纤维蛋白凝胶;C组(脊髓横断组,n=30):同法制备脊髓横断模型,断端间旷置;D组(椎板切除组,n=25):仅行椎板切除术。分别通过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神经示踪及荧光金(FG)逆行神经示踪,观察大鼠SCI恢复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70d时A、B、C、D组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1.9±1.42分、14.3±1.27分、0.6±0.51分、21.0±0.00分,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90d时C组未引出SEP波形,A组SEP潜伏期和波幅分别是(62.7±2.18)ms和(1.70±0.07)μV,B组分别是(40.6±1.25)ms和(2.28±0.12)μV,D组分别是(10.1±0.65)ms和(6.86±0.19)μV,A、B、D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未引出MEP波形,A组MEP潜伏期和波幅分别是(12.7±0.50)ms和(1.0±0.18)mV,B组分别是(9.2±0.20)ms和(1.3±0.13)mV,D组分别是(6.4±0.32)ms和(2.0±0.18)mV,A、B、D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90d时,A组在损伤区有BDA标记阳性神经纤维通过,计数为(62.6±8.04)条,在颈髓背角、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网状结构、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及大脑感觉皮层均发现FG标记阳性神经细胞,计数为(4086.9±182.58)个,B组分别为(81.0±4.62)条和(4979.3±489.43)个,D组分别为(158.6±9.03)条和(6214.1±423.98)个,C组在上述解剖区域未发现BDA标记阳性神经纤维和FG标记阳性神经细胞,A、B、D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纯周围神经移植能部分恢复脊髓功能,联合aFGF则能更好地恢复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周围神经移植 神经纤维示踪 诱发电位 大鼠
下载PDF
电场与周围神经再生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占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86-787,共2页
周围神经损伤以后,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常令人不满意。但研究者已经发现有些药物如激素,生长因子以及电刺激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其中应用弱直流电场所产生电刺激效应,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现就有关问题做如下综述。1 历史... 周围神经损伤以后,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常令人不满意。但研究者已经发现有些药物如激素,生长因子以及电刺激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其中应用弱直流电场所产生电刺激效应,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现就有关问题做如下综述。1 历史回顾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周围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电刺激器放置时间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于占革 贾继峰 +4 位作者 于维良 赵承滨 邢燕 张中彦 杨轶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再生开始后,挪开电刺激器是否对神经再生有影响。方法:把Wistar鼠制成坐骨神经离断模型。A、B组为电刺激器放置组;C组将医用硅胶管套在神经缝合处。A、C组持续观察4周;B组2周时取出电刺激器,继续...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再生开始后,挪开电刺激器是否对神经再生有影响。方法:把Wistar鼠制成坐骨神经离断模型。A、B组为电刺激器放置组;C组将医用硅胶管套在神经缝合处。A、C组持续观察4周;B组2周时取出电刺激器,继续观察2周。结果:A、B组在形态学、电生理学指标上均优于C组,A、B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电刺激器对周围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一旦神经再生开始去除电场对神经再生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器 周围神经再生 神经再生 实验 放置时间
下载PDF
神经端侧缝合治疗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于占革 潘琦 韩成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584-1585,共2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神经损伤行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成A、B、C、D4组。A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B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C组新鲜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 目的探讨陈旧性神经损伤行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成A、B、C、D4组。A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B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C组新鲜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D组新鲜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结果再生效果A组最差,D组最好,B和C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端侧缝合能够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端侧缝合 陈旧性 周围神经损伤 治疗 开窗 实验研究 SD大鼠 结论 新鲜 成年
下载PDF
Sox9基因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于占革 徐宁 王文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1-533,共3页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基因治疗 SOX9 颈肩腰腿疼痛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 住院人数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神经端侧缝合的应用与预后研究进展
10
作者 于占革 赵承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端侧缝合 预后研究 血管移植 供血动脉 肢体缺血 神经移植 方法应用 外径 适用
下载PDF
椎间盘组织工程化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于占革 李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0期9937-9940,共4页
椎间盘组织工程是通过在体外构建完整的椎间盘组织,然后植入原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细胞的培养、组织工程支架的选择、椎间盘组织的构建与植入等3方面。目前对细胞培养的常用方式主要有3种,而进行... 椎间盘组织工程是通过在体外构建完整的椎间盘组织,然后植入原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细胞的培养、组织工程支架的选择、椎间盘组织的构建与植入等3方面。目前对细胞培养的常用方式主要有3种,而进行微重力三维培养,不仅符合人体的立体结构而且可以减少培养液对细胞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克服重力沉降引起的接触限制,能够更好的促进细胞生长,对椎间盘细胞培养则是一种新的尝试;组织工程支架种类繁多,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尚无公认的最合适的支架材料,在此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构建完整的椎间盘组织并进行体内植入已经取得动物实验的成功,表明组织工程学培养的椎间盘细胞植入退行性变的椎间盘内的确有部分逆转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椎间盘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电针八髎、会阳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79
12
作者 周凌云 李杰 +6 位作者 李春梅 于占革 张玮琳 郑敏 孟庆刚 王凤艳 生志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寻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4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会阳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痊愈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63.2%、23.7%。... 目的探寻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4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会阳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痊愈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63.2%、23.7%。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八髎、会阳穴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疗效优于常规取穴电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八髎穴 会阳穴 尿潴留 针灸疗法 脊髓损伤
下载PDF
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凌云 于占革 +4 位作者 李杰 张玮琳 张毅 高维滨 盛国斌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1例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方法,对照组采用常用的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结果治... 目的观察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1例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方法,对照组采用常用的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痊愈率为4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痊愈率为23.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治疗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疗效显著,优于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性排尿障碍 电针 骶后孔及骶管裂孔 Crede法排尿 间歇性导尿术
下载PDF
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随访(附96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毅 张震宇 +7 位作者 杨卫良 于维良 张波 辛风 赵承斌 关国发 于占革 纪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8-139,共2页
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随访(附96例分析)王毅张震宇杨卫良于维良张波辛风赵承斌关国发于占革纪青我院1984年4月~1994年8月以髓心减压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96例(132髋)。平均随访64年(... 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随访(附96例分析)王毅张震宇杨卫良于维良张波辛风赵承斌关国发于占革纪青我院1984年4月~1994年8月以髓心减压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96例(132髋)。平均随访64年(5~10年),优良率6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骨肌瓣移植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FK506对大鼠移植肢体Bcl-2与Bax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成龙 于占革 +1 位作者 沈洪涛 毕郑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0期7861-7864,共4页
背景:肢体移植过程中,细胞凋亡是引起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严重时可导致移植失败。假设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与细胞凋亡有关。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FK506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Bcl-2 mRNA,Bax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设... 背景:肢体移植过程中,细胞凋亡是引起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严重时可导致移植失败。假设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与细胞凋亡有关。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FK506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Bcl-2 mRNA,Bax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2006-1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健康雄性SD受鼠及Wistar供鼠各56只。FK506为日本藤泽药品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00143G。方法:将供鼠右后肢自大腿上段离断,肝素盐水冲洗供肢内残血,对受鼠行右后肢原位异体移植建立损伤模型。造模后受体鼠随机分为两组:免疫抑制组注射FK5061mg/(kg·d),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免疫抑制剂,28只/组。术后1,3,5,7d切取大鼠右后肢包含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股动静脉的组织块待测。主要观察指标:RT-PCR法检测移植肢体Bcl-2 mRNA、Bax mRNA的表达,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6只模型鼠均进入结果分析。FK506注射3,5,7d,免疫抑制组Bcl-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7.18~21.20,P〈0.01):Bax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3.35~14.01,P〈0.01或0.05);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7.17-9.42,P〈0.01)。结论:FK506能使移植肢体中Bcl-2 mRNA表达增强,Bax mRNA表达减弱,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肢体移植 细胞凋亡 免疫抑制剂 FK506
下载PDF
大鼠肢体移植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成龙 曹阳 +3 位作者 于占革 陆晓峰 毕郑钢 付松滨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2-243,共2页
背景:肢体移植是一种复合组织移植,有研究提出靶细胞的凋亡是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目的:采用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观察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凋亡特征。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医... 背景:肢体移植是一种复合组织移植,有研究提出靶细胞的凋亡是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目的:采用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观察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凋亡特征。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11/2004-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Wistar大鼠28只,体质量200~250g,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移植组供、受体分别为Wistar及SD大鼠(各28只),对照组为SD大鼠(各28只)。干预:建立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移植组)及自体肢体再植模型(对照组),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时间及表现,术后1,3,5,7d切取移(再)植体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各组织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移植肢体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②移植肢体细胞凋亡指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次要结局:各组大鼠术后一般情况。结果:移植肢体术后(3.43±0.79)d开始出现皮下水肿、皮色变红,平均存活时间为(7.42±1.72)d,移植组织中皮肤排斥反应程度最强,病理分级术后3,5,7d分别为(1.14±0.38),(2.28±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细胞凋亡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Steffee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维良 宋科官 +2 位作者 于占革 刘东 佟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41-542,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型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成龙 于占革 潘琦 《伤残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对27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在显微镜下的颈椎前路手术,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27例中23例获1年~4年(平均2.2年)随访,按JOA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9例...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对27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在显微镜下的颈椎前路手术,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27例中23例获1年~4年(平均2.2年)随访,按JOA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9例;改进2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颈椎前路去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可使脊髓获充分减压,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显微外科 颈椎前路手术 脊髓损害
下载PDF
肢体移植大鼠应用FK506对细胞凋亡及其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韩成龙 曹阳 +3 位作者 于占革 陆晓峰 毕郑钢 付松滨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采用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观察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凋亡,并探讨FK506对移植肢体细胞凋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 目的:采用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观察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凋亡,并探讨FK506对移植肢体细胞凋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行大鼠异体肢体移植,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免疫抑制剂,实验组注射FK5061mg/(kg·d)。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移植组织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对照组移植肢体术后(3.43±0.79)d开始出现皮下水肿、皮色变红,平均存活时间为(7.42±1.72)d,实验组未见明显排斥反应。两组间皮肤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术后3,5,7d对照组分别为(1.14±0.38),(2.28±0.48)和(2.86±0.38)级、实验组为(0.42±0.53),(0.57±0.53)和(0.86±0.38)级(P<0.01)。发生凋亡的细胞主要是皮下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两组间凋亡指数术后3d对照组为(8.85±2.58)个、实验组为(4.60±2.42)个(P<0.05),术后5,7d对照组为(13.63±3.12)和(17.59±4.91)个、实验组为(5.52±2.46)和(7.35±2.38)个(P<0.01)。结论:细胞凋亡是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FK506能明显减少移植肢体细胞凋亡的发生,延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FK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同种 细胞凋亡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性再生与侧方入路臂丛前根再植入术:解剖学特征
20
作者 韩成龙 于占革 +1 位作者 潘琦 张信英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94-95,共2页
目的:根性撕脱的脊神经根再植入脊髓后,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可产生功能性的再生,观察臂丛根部及椎管内解剖学结构,探讨臂丛神经前根再植入脊髓的最佳解剖入路。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外科实... 目的:根性撕脱的脊神经根再植入脊髓后,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可产生功能性的再生,观察臂丛根部及椎管内解剖学结构,探讨臂丛神经前根再植入脊髓的最佳解剖入路。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外科实验室完成。成人颈胸段尸体标本19例,男16例,女3例。在15例30侧成人颈胸段尸体标本上,对臂丛各神经根直径,出椎间孔处与椎体纵轴向头侧方向的夹角,各椎间孔(C4~5~T1~2)高和宽,椎管内各神经根分出角和长度、脊髓半径、前根起始处至脊髓中线距离,前根长度以及各脊髓节段与对应椎间盘的相对位置进行形态学观测。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另4例标本采用侧方入路行臂丛前根再植入术,寻找侧方入路再植入最佳位点。结果:椎管外臂丛各神经根夹角C5(138±7)°,T1(83±13)°,脊髓半径C5(7.8±0.4)mm,T1(6.0±0.4)mm,臂丛前根起始处至脊髓中线距离C5(3.8±0.3)mm,C8(2.8±0.4)mm,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各椎间孔高、宽C4~C5分别为(7.3±1.2),(5.6±1.3)mm,T1~T2分别为(10.5±0.6),(7.5±0.8)mm,椎管内臂丛各神经根长度C5(15.1±1.4)mm,T1(19.2±2.6)mm,分出角C5(90±3)°,T1(125±8)°,神经前根长度C5(9.9±1.5)mm,T1(15.6±2.9)mm,均由上至下逐渐增大。C5~7脊髓节对应C3~4,C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损伤 脊髓/解剖学 再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