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威 赵晨皓 +1 位作者 李博 尚东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58-1062,共5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软组织肉瘤,起源于皮肤的真皮层。生长缓慢,转移潜能低,常侵袭皮下组织,甚至可达肌肉。尽管DFSP罕见,其高复发率仍是对临床的重大挑战。目前组织病理学诊断仍是DFSP的重要确诊手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软组织肉瘤,起源于皮肤的真皮层。生长缓慢,转移潜能低,常侵袭皮下组织,甚至可达肌肉。尽管DFSP罕见,其高复发率仍是对临床的重大挑战。目前组织病理学诊断仍是DFSP的重要确诊手段。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慢Mohs显微外科手术(sMMS)通过精确切除肿瘤组织而保留健康组织,改变了DFSP的手术方式。新兴疗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也显示出巨大潜力。现对DFSP规范化诊疗方案及最新治疗研究进行阐述,以期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病因 诊断 手术治疗 新兴疗法
下载PDF
利用溅射ITO层增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树刚 张晨轩 +3 位作者 刘红燕 刘晔 于威 路万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
为增强以银为背电极的正置结构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的长期稳定性,研究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氧化钼层与银背电极之间沉积一层铟锡氧化物(ITO)来对PSCs进行内封装的技术。为防止ITO层溅射对下方已沉积的钙钛矿层和... 为增强以银为背电极的正置结构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的长期稳定性,研究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氧化钼层与银背电极之间沉积一层铟锡氧化物(ITO)来对PSCs进行内封装的技术。为防止ITO层溅射对下方已沉积的钙钛矿层和有机空穴传输层造成损伤,研究ITO层溅射功率和厚度对PSCs光伏性能的影响,获得优化的ITO层制备工艺,发现在ITO层溅射功率为30 W、厚度为40 nm时所制备的PSCs光伏性能最优。为进一步提升PSCs性能,对比溅射法和热蒸发法沉积银背电极对PSCs性能的影响,发现与蒸发法相比,采用溅射银背电极的PSCs光伏性能更佳,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17.86%。PSCs光伏性能的长期稳定性测试和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表明,溅射ITO阻隔层的插入可有效抑制钙钛矿层中的卤素离子与银背电极之间的扩散反应,在不降低PSCs效率的同时可显著改善PSCs稳定性,所制备的PSCs在干燥空气中存放4500h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稳定性 溅射 电极 封装
下载PDF
家蚕生长抑制蛋白ING5乙酰化修饰在杆状病毒侵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莫宇倩 顾超广 +3 位作者 胡淼 吴剑楠 苗蒙 于威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生长抑制蛋白5(inhibitor of growth protein 5,ING5)是生长抑制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侵染家蚕卵巢细胞BmN前后的蛋白质... 生长抑制蛋白5(inhibitor of growth protein 5,ING5)是生长抑制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侵染家蚕卵巢细胞BmN前后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差异组学分析结果显示,BmN细胞中的ING5蛋白有3个赖氨酸残基位点(K136、K137和K154)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在BmNPV感染后显著下调。为了探究ING5乙酰化修饰对其功能的影响以及在BmNPV侵染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机制,首先克隆了家蚕ING5基因,并将BmNPV感染后乙酰化修饰水平显著下调的赖氨酸(K)定点突变为谷氨酰胺(Q)以模拟乙酰化修饰,突变为精氨酸(R)以模拟去乙酰化修饰。然后构建瞬时表达载体并转染BmN细胞,结果显示ING5蛋白过表达具有显著抑制细胞活力的作用,而ING5乙酰化修饰则可以显著提高细胞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ING5蛋白具有显著促细胞凋亡作用,而ING5乙酰化修饰则显著抑制细胞凋亡。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野生型ING5与凋亡相关蛋白P53可以互作,但ING5的乙酰化修饰影响了该互作关系;同时还发现ING5的乙酰化可显著降低P53蛋白稳定性。上述结果表明,家蚕ING5可能通过P53依赖的方式参与细胞凋亡调控,但K136、K137和K154位点的乙酰化修饰改变了ING5与P53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细胞凋亡。研究结果将为深入解析家蚕ING5家族蛋白调控BmNPV侵染的作用机制提供试验依据,同时也可为家蚕的抗病毒育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生长抑制蛋白5 BMNPV 乙酰化修饰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环境中人工甜味剂的清除方法及分子机制
4
作者 宋俊云 齐莉莉 +2 位作者 柯智健 王进波 于威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58-565,共8页
人工甜味剂,又称代糖,是一类经过合成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文章归纳总结了人工甜味剂的特点及其安全性,阐述了人工甜味剂的清除方法和分子机制,分析了各种方... 人工甜味剂,又称代糖,是一类经过合成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文章归纳总结了人工甜味剂的特点及其安全性,阐述了人工甜味剂的清除方法和分子机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人工甜味剂清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环境中人工甜味剂的清除提供参考。物理清除主要通过光降解、吸附清除等途径,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环境条件、共存杂质等因素的影响;化学清除涉及多种高级氧化技术,硫酸根(SO^(-)_(4)·)和羟基(·OH)为主要的活性自由基;生物清除主要是降解酶以及基因在发挥作用,但相关研究尚不充分。物理清除和化学清除产生的降解产物通常比母体化合物更具有毒性,生物清除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未来的研究应该在现有工艺条件优化以及挖掘降解菌株方面深入探索,着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废水处理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甜味剂 代糖 生物清除 分子机制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日光温室地中热水管加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于威 王铁良 +2 位作者 刘文合 白义奎 佟国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5,共5页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地中埋热水管对土壤加温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日光温室内地埋热水管在不同进回水平均温度(30,40,50℃)、水流速度(0.05,0.10,0.25,0.50m·s-1)、管道埋深(30,40,50,80cm)、埋管间距(20,40,50,60,8...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地中埋热水管对土壤加温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日光温室内地埋热水管在不同进回水平均温度(30,40,50℃)、水流速度(0.05,0.10,0.25,0.50m·s-1)、管道埋深(30,40,50,80cm)、埋管间距(20,40,50,60,80,100cm)和管道直径(25,32,40,50,63mm)下的土壤温度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对地表温度影响显著,管道内水流速≥0.10m·s-1时地表温度变化不大,在长期平稳条件下,埋管深度、管径对地表温度影响不大,而管间距对土壤温度分布影响显著。选择适宜条件:进回水温度40℃,水流流速0.10m·s-1,管道埋深40cm,管间距20cm,管径25mm进行试验,与相应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对比,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关程度较高,可为地埋管道加温方式的布设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地埋管道 土壤蓄热 地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加温系统在日光温室土壤加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于威 王铁良 +1 位作者 刘文合 张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4,共5页
为了改善冬季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环境,设计了日光温室太阳能土壤加温系统。通过试验研究了在该系统作用下地温随不同地热管埋深的变化情况,并与地埋秸秆和无处理两种情况的地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加温系统可提高地温4~5℃。比地埋... 为了改善冬季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环境,设计了日光温室太阳能土壤加温系统。通过试验研究了在该系统作用下地温随不同地热管埋深的变化情况,并与地埋秸秆和无处理两种情况的地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加温系统可提高地温4~5℃。比地埋秸秆增加地温3-4℃;0.8cm埋深的地热管道比0.4cm埋深的地热管道增温效果更明显。太阳能土壤加温系统对夜间土壤温度有显著地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太阳能地热加温系统 地温
下载PDF
脉冲激光退火纳米碳化硅的光致发光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威 何杰 +2 位作者 孙运涛 韩理 傅广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08,共3页
采用XeCl准分子脉冲激光退火技术制备了纳米晶态碳化硅薄膜(nc -SiC) ,并对薄膜的光致发光(PL)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C薄膜的光致发光表现为30 0~6 0 0nm范围内的较宽发光谱带,随退火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nc- SiC薄膜398nm附... 采用XeCl准分子脉冲激光退火技术制备了纳米晶态碳化硅薄膜(nc -SiC) ,并对薄膜的光致发光(PL)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C薄膜的光致发光表现为30 0~6 0 0nm范围内的较宽发光谱带,随退火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nc- SiC薄膜398nm附近的发光峰相对强度增加,而4 70nm附近发光峰相对减小。根据nc SiC薄膜的结构特性变化,认为这两个发光峰分别来源于6H -SiC导带到价带间的复合发光和缺陷态发光,并且这两种发光过程存在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纳米碳化硅 激光退火 SIC薄膜 准分子脉冲激光 激光能量密度 6H-SiC 碳化硅薄膜 发光峰 退火技术 XECL 相对强度 特性变化 复合发光 发光过程 光谱带 缺陷态
下载PDF
土壤中钙、氮含量对番茄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于威 依艳丽 杨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土壤中钙、氮含量对番茄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其体内有效钙含量、干物质重及番茄抗病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各处理番茄病情指数、叶片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 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土壤中钙、氮含量对番茄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其体内有效钙含量、干物质重及番茄抗病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各处理番茄病情指数、叶片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细胞膜透性均显著提高,以土壤有效钙为241.36 mg·kg-1、碱解氮为553.63 mg·kg-1条件下番茄有效钙含量及干物质重较高,病情指数较低、4种防御酶活性增加幅度较大且峰值较高,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较低,氮含量随土壤碱解氮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土壤碱解氮过多处理中施入适量钙肥可以缓解其对番茄抗枯萎病的抑制作用,提高钙素有效性,使番茄具有较高抗枯萎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枯萎病 防御酶
下载PDF
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威 刘艳华 +2 位作者 刘文合 赵荣飞 张玉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0-485,共6页
寒冷地区,日光温室越冬生产需要补充热能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温度环境,传统加温方式不但增加农业生产的运营成本,也污染环境。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研究设计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用水做媒介存储热能,在温... 寒冷地区,日光温室越冬生产需要补充热能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温度环境,传统加温方式不但增加农业生产的运营成本,也污染环境。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研究设计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用水做媒介存储热能,在温室后墙布设散热水管,根据室内外环境条件控制运行,对温室内小气候主动调节,创造温室作物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该研究对系统墙挂水管散热方式的加温效果、热效率、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加温系统,在晴天条件下,可使温室内平均气温提高5.7℃,最低气温提高3.7℃;在阴天条件下,应用加温系统使温室内平均气温提高3.5℃。最低气温提高7.1℃。但墙挂式加温系统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选择沈阳地区冬季最寒冷的4个月为加温系统的运行测试和试验数据采集时段,计算得到墙挂式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工作热效率为41.1%,对比传统燃煤锅加温方式,系统可节约传统能源量折合成标煤5.13t,同时可减少CO_2排放量12.8 t,减少SO_2排放量0.38 t。同时,根据该试验结果对前期系统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二者满足吻合度要求。该设计为生态温室墙挂式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太阳能 墙挂式加温系统 热效率 效益分析 模拟验证
下载PDF
空气退火对ZnS薄膜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威 高卫 +2 位作者 吴艳华 滕晓云 傅广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等技术研究了空气退火对ZnS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薄膜在500℃以下退火后结晶质量得到改善,仍呈ZnS立方相结构。退火温度达到550℃时,薄膜中出现ZnO六方相结构。薄膜退火后,大气中的氧...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等技术研究了空气退火对ZnS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薄膜在500℃以下退火后结晶质量得到改善,仍呈ZnS立方相结构。退火温度达到550℃时,薄膜中出现ZnO六方相结构。薄膜退火后,大气中的氧掺入薄膜中,出现ZnS-ZnO复合层。随退火温度升高,薄膜晶粒尺寸增大,透过率增加,带隙逐渐接近ZnO带隙。薄膜光致发光结果表明,复合层内ZnS和ZnO绿色发光的叠加替代了来自ZnS缺陷能级间的绿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薄膜 退火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氢稀释对纳米晶硅薄膜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威 卢海江 +4 位作者 路万兵 孟令海 王新占 韩理 傅广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4-527,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氢化纳米硅薄膜,利用Raman散射、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等技术对不同氢稀释条件下薄膜的微观结构和键合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氢稀释比导致薄膜从非晶硅到纳米晶硅的结构转化,...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氢化纳米硅薄膜,利用Raman散射、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等技术对不同氢稀释条件下薄膜的微观结构和键合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氢稀释比导致薄膜从非晶硅到纳米晶硅的结构转化,随着氢稀释比的增加,所沉积薄膜的晶化度及纳米晶硅的晶粒尺寸单调增加,纳米硅颗粒呈现在(110)方向的择优生长趋势。键合特性分析显示,随氢稀释比增加,薄膜中整体键合氢含量减小,而SiH2键合比例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该结果反映了氢原子刻蚀和纳米硅界面面积比的同时增强。光学吸收谱分析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气体的氢稀释比,可实现从1.72~1.84eV光学带隙可调的纳米硅薄膜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硅薄膜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晶态比 氢稀释比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氮化碳薄膜过程中的光学发射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威 王淑芳 +3 位作者 任国斌 李晓苇 张连水 傅广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利用光学发射谱技术对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氮化碳薄膜过程中的等离子体进行了原位诊断 ,结果表明主要的辐射有N2 的第二正系跃迁、N+2 的第一负系跃迁、CN和NH的紫外跃迁。研究了气源中氢气含量、放电电流及沉积气... 利用光学发射谱技术对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氮化碳薄膜过程中的等离子体进行了原位诊断 ,结果表明主要的辐射有N2 的第二正系跃迁、N+2 的第一负系跃迁、CN和NH的紫外跃迁。研究了气源中氢气含量、放电电流及沉积气压的变化对N2 (337 1nm) ,N+2 (391 4nm)和CN(388 3nm)辐射强度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几种跃迁的激发机制 ,其结果为氮化碳合成中优化沉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发射谱 等离子体增强 化学气相沉积 氮化碳薄膜
下载PDF
3种家蚕30K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凋亡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威 陆青玲 +2 位作者 韩剑秋 阚光嫣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0-636,共7页
业已明确家蚕30K蛋白不仅作为家蚕生长发育的重要能源物质,还对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技术从家蚕5龄幼虫脂肪体中克隆了BmLp-C6、BmLip19G1和BmLp-C12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X54735、AY568957、NM_001101728)共3种30K... 业已明确家蚕30K蛋白不仅作为家蚕生长发育的重要能源物质,还对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技术从家蚕5龄幼虫脂肪体中克隆了BmLp-C6、BmLip19G1和BmLp-C12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X54735、AY568957、NM_001101728)共3种30K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并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含有3种30K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家蚕BmN培养细胞大量表达3种30K蛋白,3种表达产物纯化后的样品经SDS-PAGE检测到明显的30 kD大小的目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3种纯化后的蛋白样品与6×His-tag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纯化后检测3种表达产物对诱导凋亡的抑制作用。经MTT法检测3种纯化30 K蛋白可明显增强过氧化处理的人血管内皮原代培养细胞(EC)的活力,采用ELISA法检测3种纯化30K蛋白能明显减缓EC细胞中的DNA片段化,显示3种30K蛋白对H2O2诱导的EC细胞的凋亡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3种家蚕30K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43%,三级结构极其相似,推测3种蛋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30K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抗凋亡活性
下载PDF
数字赋能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李仲秋 于威 段彩泉 《对外经贸》 2024年第9期127-130,共4页
数字化时代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数字经济能够打破传统创业场景的限制,提供更广阔的创业机会、丰富的创业导师资源、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以及创新的创业孵化平台。数字经济也给高校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借鉴其他国... 数字化时代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数字经济能够打破传统创业场景的限制,提供更广阔的创业机会、丰富的创业导师资源、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以及创新的创业孵化平台。数字经济也给高校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借鉴其他国家数字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经验,提出我国高校应加强对数字经济下创业本质的理解、构建政企校多元主体协同的创业教育机制、加强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有效性、建设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创业教育 实践应用
下载PDF
HWP-CVD氮化硅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威 侯海虹 +2 位作者 何杰 王华英 傅广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7-911,共5页
采用傅立叶红外吸收谱和紫外-可见透射谱研究了螺旋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氢化非晶氮化硅薄膜的原子间键合结构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硅、氮活性气体配比冗下,薄膜表现出不同的Si/N比和H原子键合方式,富氮样品中H原... 采用傅立叶红外吸收谱和紫外-可见透射谱研究了螺旋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氢化非晶氮化硅薄膜的原子间键合结构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硅、氮活性气体配比冗下,薄膜表现出不同的Si/N比和H原子键合方式,富氮样品中H原子主要和N原子结合,而富硅样品中主要和Si原子结合。随着R的增加,薄膜的光学带隙Eg和E04逐渐减小,此结果关联于薄膜结构无序性程度的增加,而薄膜的(E04-Eg)和Tauc斜率B值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薄膜 光学特性 螺旋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家蚕孤雌生殖相关蛋白ERp57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威 聂作明 +2 位作者 王丹 陈健 张耀洲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27,共5页
ERp57蛋白是一种二硫化物异构酶,它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突出的多功能蛋白之一,除了二硫键的异构酶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生物学功能。应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研究家蚕孤雌生殖的总蛋白质,通过和正常家蚕卵总蛋白进行比较分析得到... ERp57蛋白是一种二硫化物异构酶,它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突出的多功能蛋白之一,除了二硫键的异构酶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生物学功能。应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研究家蚕孤雌生殖的总蛋白质,通过和正常家蚕卵总蛋白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家蚕卵中可能与孤雌生殖相关的差异蛋白点,得到了一个与家蚕蛋白折叠相关的钙结合蛋白——ERp57。根据已有的cDNA文库,从家蚕蛹中克隆得到的ERp57基因的cDNA。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工具,对这个基因的核酸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蛹 孤雌生殖 ERp57 TOF-TOF
下载PDF
纳米6H-SiC薄膜的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及其紫外发光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威 崔双魁 +2 位作者 路万兵 王春生 傅广生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67-1770,共4页
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碳化硅(SiC)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吸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所制备薄膜的结构、形貌以及键合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光致发光技术研究了样品的发光特... 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碳化硅(SiC)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吸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所制备薄膜的结构、形貌以及键合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光致发光技术研究了样品的发光特性.分析表明,在500℃的衬底温度和高氢气稀释条件下,所制备的纳米SiC薄膜红外吸收谱主要表现为SiCTO声子吸收,X射线衍射显示所制备的纳米SiC薄膜为6H结构.采用氙灯作为激发光源,不同氢气流量下所制备的样品在室温下呈现出峰值波长可变的紫外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化学气相沉积 紫外发光
下载PDF
氢化非晶氮化硅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威 侯海虹 +2 位作者 王保柱 刘丽辉 傅广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53-256,共4页
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HWP -CVD)技术以SiH4 和N2 为反应气体沉积了氮化硅 (SiN)薄膜 ,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 (FTIR)、紫外 -可见透射谱 (UV -VIS)等对薄膜的键合结构、光学带隙等参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 .结果表明 ,采用H... 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HWP -CVD)技术以SiH4 和N2 为反应气体沉积了氮化硅 (SiN)薄膜 ,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 (FTIR)、紫外 -可见透射谱 (UV -VIS)等对薄膜的键合结构、光学带隙等参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 .结果表明 ,采用HWP -CVD技术能在较低的衬底温度下制备低H含量的SiN薄膜 ,所沉积的薄膜主要表现为Si -N键合结构 .适当提高N2 /SiH4 比例将有利于薄膜中H含量的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非晶氮化硅薄膜 螺旋波等离子体 光学带隙 化学气相沉积 傅里叶红外吸收谱 紫外-可见透射谱
下载PDF
氢稀释对纳米晶硅薄膜晶化特性的影响及薄膜生长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威 詹小舟 +3 位作者 李彬 徐艳梅 李晓苇 傅广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27-931,共5页
以SiH4与H2作为前驱气体,采用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晶硅薄膜.利用Raman散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技术,对不同氢稀释比条件下薄膜的微观结构和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稀释比增加,薄膜的晶化率明显提高,而氢... 以SiH4与H2作为前驱气体,采用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晶硅薄膜.利用Raman散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技术,对不同氢稀释比条件下薄膜的微观结构和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稀释比增加,薄膜的晶化率明显提高,而氢稀释比过高时,薄膜晶化率呈现减少趋势.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纳米晶硅薄膜中氢的键合模式与薄膜的晶化特性密切相关.随着氢稀释比增加,薄膜中整体氢含量和SiH2键合密度明显减少,而在高氢稀释比条件下,氢稀释比增加导致薄膜中SiH2键合密度和整体氢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硅薄膜 晶化率 氢稀释 生长机理
下载PDF
基于CFD的两连跨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威 刘文合 +1 位作者 白义奎 丁小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15-222,共8页
相比单跨日光温室,两连跨日光温室具有单位面积建造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等优势,为深入了解两连跨日光温室热环境性能,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构建了相同结构参数和构造材料的单跨和两连跨日光温室... 相比单跨日光温室,两连跨日光温室具有单位面积建造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等优势,为深入了解两连跨日光温室热环境性能,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构建了相同结构参数和构造材料的单跨和两连跨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通过试验测试两连跨日光温室内的环境温度和各围护结构表面热流,并与CFD模拟的温度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基于该CFD模型分别对两连跨和单跨日光温室热环境进行模拟,并提取各围护结构表面热流和温度、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外界气候条件下,两连跨日光温室比单跨日光温室夜间气温高1.7~3.8℃,土壤温度高2.9~3.0℃,墙体内表面温度高2.9~7.9℃;两连跨日光温室的土壤和墙体在夜间,持续向南侧棚室放热,热流稳定,热流密度分别为7.11~8.59、12.65~15.19 W/m^(2),分别比单跨日光温室土壤、墙体表面热流密度高0.76~2.42、9.71~14.36 W/m^(2)。相比单跨日光温室,两连跨日光温室地表土壤温度和室内气温波动较小,热环境调节能力明显提升。该研究结果为两连跨日光温室的结构优化、耕种管理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土壤 温度 三维瞬态模拟 单跨日光温室 热环境分析 FLUENT 热流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