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对不同处理棉花的趋性行为反应 被引量:21
1
作者 于惠林 张永军 +2 位作者 孙国军 郭予元 高希武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9-813,共5页
采用机械损伤(处理A)、棉铃虫取食为害(处理B)、棉铃虫取食棉花+棉铃虫复合物(处理B+H)、水杨酸诱导(处理C)、机械损伤加棉铃虫口腔分泌物(处理D)5种方式诱导现蕾期棉花植株,并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处理后棉花对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搜... 采用机械损伤(处理A)、棉铃虫取食为害(处理B)、棉铃虫取食棉花+棉铃虫复合物(处理B+H)、水杨酸诱导(处理C)、机械损伤加棉铃虫口腔分泌物(处理D)5种方式诱导现蕾期棉花植株,并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处理后棉花对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搜索寄主行为的影响.处理B、处理B+H和处理C棉花对中红侧沟茧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健康棉株、处理A及处理D棉花对中红侧沟茧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中红侧沟茧蜂对处理C、处理B+H以及处理B棉花没有明显的趋性差异.利用气质联用系统对各处理棉花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处理B、处理B+H、处理C棉花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均比对照棉花多,处理A及处理D棉花与对照棉花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C、处理B及处理B+H棉花中β-月桂烯、β-蒎烯、α-蒎烯的含量明显增加.处理C棉花柠檬烯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中红侧沟茧蜂 行为反应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田间条件下不同诱导棉花挥发性物质的鉴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惠林 张永军 +2 位作者 潘文亮 郭予元 高希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9-864,共6页
采用人工机械损伤(处理A)、棉铃虫为害(处理B)、棉铃虫为害+棉铃虫体(处理C)和水杨酸诱导(处理D)4种处理方式,对田间现蕾期棉花植株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有30多种棉株挥发性化合物被定性检出,对其中10种主要挥发... 采用人工机械损伤(处理A)、棉铃虫为害(处理B)、棉铃虫为害+棉铃虫体(处理C)和水杨酸诱导(处理D)4种处理方式,对田间现蕾期棉花植株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有30多种棉株挥发性化合物被定性检出,对其中10种主要挥发性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棉株挥发的绿叶气味化合物有3-己酮、2-己酮和3-己醇等;单萜类化合物有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3,7-二甲基,1,3,6-辛三烯等;脂肪族化合物有丙酸丁酯、乙酸戊酯、乙酸丁酯和3-甲基丁酸乙酯;芳香族化合物有苯乙酮、苯甲醛等.处理C和处理B的棉花挥发信息化合物种类和释放量均明显多于对照,这两个处理检测到3,7-二甲基,1,3,6-辛三烯;而处理A和处理D未检测到该化合物.与对照相比,处理A挥发物在种类和含量上差异不显著.在田间,处理B、处理C和处理D均能诱导促进棉株挥发物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挥发物 田间测定 定性 定量
下载PDF
施用草甘膦对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田杂草防除、大豆安全性及杂草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惠林 贾芳 +2 位作者 全宗华 崔海兰 李香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6-1177,共12页
【目的】转GAT和EPSPS双价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材料,喷施草甘膦后,评价草甘膦对杂草防除、大豆安全和杂草发生的影响,为其将来商业化种植后的安全监测与杂草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除草效果... 【目的】转GAT和EPSPS双价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材料,喷施草甘膦后,评价草甘膦对杂草防除、大豆安全和杂草发生的影响,为其将来商业化种植后的安全监测与杂草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除草效果: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2样点并标记,施药后28 d调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株数,并剪取地上部分称取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对大豆安全性: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取4株大豆并标记,在喷药当天、药后7、14、21及28 d调查大豆株高和复叶数,观察药害,收获前每小区取50株大豆调查结荚数及产量。杂草发生情况: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2样点并标记(避开除草效果取样点),调查并记录每种杂草种类、株数,计算每种杂草相对多度。【结果】转基因大豆喷施900、1800和3600 g a.i./hm^2草甘膦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2016年分别为84.30%、95.22%和83.62%,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为49.80%、64.52%和61.93%,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在95.36%和82.05%以上,2017年对禾本科和阔叶草株防效分别达94.93%和85.09%以上,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8.00%和96.57%以上。转基因大豆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长没有不良影响,产量高于人工除草处理。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喷施草甘膦后杂草群落发生改变,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田不除草处理小区主要优势阔叶杂草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禾本科杂草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共6种,喷施草甘膦900—3600 g a.i./hm2后转基因大豆田5种主要优势杂草为打碗花、夏至草(Lagopsis supina)、马齿苋、牛筋草和狗尾草。【结论】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喷施草甘膦900—3600 g a.i./hm2对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大豆安全。因此,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将在我国有很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喷施草甘膦影响杂草种群的发生,如今后商业化种植需长期密切监测种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草甘膦 杂草防除 作物安全
下载PDF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惠林 吴孔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大豆是事关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和增加自给能力,是中国农业生产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中国耕地资源不足的限制,科技创新是提升大豆生产能力的唯一出路。转基因育种是推动大豆生产发展的颠覆性技... 大豆是事关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和增加自给能力,是中国农业生产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中国耕地资源不足的限制,科技创新是提升大豆生产能力的唯一出路。转基因育种是推动大豆生产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对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世界主产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20多年的科技创新,中国转基因耐除草剂和抗虫育种技术已经成熟,这些产品的产业化种植可显著降低大豆生产成本和提升单产水平。基于中国转基因大豆技术发展进度和大豆生产的国情特点,我们提出了采用如下策略科学有序推进产业化工作。一是,在产品应用时间上,按照单一耐草甘膦除草剂、多个基因耐草甘膦和草铵膦等多种除草剂,以及耐除草剂与抗虫等复合性状等产品,依次推进相关种子的产业化;二是,在产品区域布局上,按照靶标杂草和害虫的地理分布特点顶层设计各种耐除草剂和抗虫大豆产品的种植区域;三是,在生物安全管理上,研发应用抗性杂草和害虫种群监测与治理技术,延长转基因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加强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工作,降低转基因大豆基因漂移对野生大豆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耐除草剂 抗虫性 产业化 生物安全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素对节节麦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晓阳 于海燕 +3 位作者 杨娟 崔海兰 于惠林 李香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6-200,共5页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麦田难治杂草,研究环境条件对节节麦发芽的影响对预测其适生区域及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以采自陕西、山东和河南的3个节节麦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萌发试验研究了水势、pH、盐分和播种深度与节节麦...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麦田难治杂草,研究环境条件对节节麦发芽的影响对预测其适生区域及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以采自陕西、山东和河南的3个节节麦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萌发试验研究了水势、pH、盐分和播种深度与节节麦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节节麦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萌发及出苗特性,其萌发对水势敏感,发芽率随水势的下降而降低,当渗透势小于-1.0 MPa时,种子不萌发;节节麦萌发对pH要求不高,在pH 3~10条件下发芽率均超过70%;其萌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盐浓度为0 mmol/L时,发芽率最高,盐浓度大于420 mmol/L时,节节麦不能萌发;节节麦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播种在土壤表面时,出苗率最高,播种深度大于10 cm时,未发现节节麦出苗。3个节节麦种群发芽对上述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萌发 水分胁迫 盐分胁迫 PH 播种深度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水稻田鳢肠对吡嘧磺隆的抗性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丹 李香菊 +1 位作者 于惠林 崔海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恶性阔叶杂草之一,为了明确鳢肠对吡嘧磺隆的抗性发生情况,采用生物测定法检测了2011-2013年从山东省、湖北省和江苏省水稻田采集的28个鳢肠种群对吡嘧磺隆的抗性。结果表明,从山东省采集... 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恶性阔叶杂草之一,为了明确鳢肠对吡嘧磺隆的抗性发生情况,采用生物测定法检测了2011-2013年从山东省、湖北省和江苏省水稻田采集的28个鳢肠种群对吡嘧磺隆的抗性。结果表明,从山东省采集的7个种群、湖北省的17个种群和江苏省的3个种群均能被有效剂量30g/hm^2的吡嘧磺隆控制,表现为敏感;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鳢肠种群LC12-25在30g/hm^2剂量下仍存活,进一步以江苏省敏感种群LC12-24为对照,对江苏省鳢肠种群LC12-25进行抗性水平测定。敏感种群LC12-24的GR50为0.25g/hm^2,抗性种群LC12-25的GR50为16.66g/hm^2,其抗药性指数(RI)达66.64,表明LC12-25种群对吡嘧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鳢肠 吡嘧磺隆 抗药性
下载PDF
耐草甘膦杂草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7
作者 贾芳 崔海兰 +1 位作者 李香菊 于惠林 《杂草学报》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农药,因为在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田中过度依赖其除草,耐草甘膦杂草将演替成优势种群。耐受性杂草不但增加了杂草防除难度和成本,而且还会导致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因过量使用草甘膦而出现一系列... 草甘膦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农药,因为在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田中过度依赖其除草,耐草甘膦杂草将演替成优势种群。耐受性杂草不但增加了杂草防除难度和成本,而且还会导致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因过量使用草甘膦而出现一系列生态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对草甘膦特性、耐草甘膦杂草现状和耐受机制等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未来抗除草剂作物商业化种植后制定杂草治理策略奠定基础,也为草甘膦在转基因作物田高效安全地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耐受性 杂草 耐受机制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玉米田两种阔叶杂草苍耳和藜对草铵膦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贾芳 陈景超 +3 位作者 崔海兰 李香菊 谢家建 于惠林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8-524,共7页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藜Chenopodium ablum是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产区主要杂草,其发生和生长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明确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藜和苍耳对草铵膦的敏感性水平,本试验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检测苍耳和藜种群对...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藜Chenopodium ablum是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产区主要杂草,其发生和生长会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明确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藜和苍耳对草铵膦的敏感性水平,本试验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检测苍耳和藜种群对草铵膦的敏感性,以期为转基因抗草铵膦玉米田杂草防控提供数据支持。结果显示,6个苍耳种群对GR50有效剂量为37.54~111.93 g a.i./ha,平均值为64.25 g a.i./ha,表明苍耳对草铵膦敏感。29个藜种群的GR50有效剂量为24.55~106.75 g a.i./ha,平均值为60.43 g a.i./ha,GR50值均低于405ga.i./ha(田间推荐高剂量的1/2X剂量),表明藜对草铵膦也很敏感。采自北方玉米产区的藜对草铵膦的GR50均值为66.93 g a.i./ha,高于采自黄淮海玉米产区的53.47 g a.i./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铵膦 苍耳 敏感性
下载PDF
玉米田两种阔叶杂草藜及苍耳对草甘膦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贾芳 崔海兰 +1 位作者 李香菊 于惠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240,共8页
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和藜Chenopodium album是常见的两种阔叶杂草,其在玉米田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利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我国东北及黄淮海玉米产区采集到的苍耳及藜种群对草甘膦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种子室内培养... 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和藜Chenopodium album是常见的两种阔叶杂草,其在玉米田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利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我国东北及黄淮海玉米产区采集到的苍耳及藜种群对草甘膦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种子室内培养至5~6叶期,喷施草甘膦后14 d称量鲜重,计算抑制杂草种群50%个体生长的草甘膦剂量(GR 50)。草甘膦对10个苍耳种群GR 50在54.87~249.75 g/hm^2,平均值为(111.53±20.02)g/hm^2,均低于450 g/hm^2(1/2倍推荐剂量),表明10个苍耳种群均对草甘膦敏感;草甘膦对33个藜种群GR 50范围在97.05~920.86 g/hm^2,平均值为(313.88±24.70)g/hm^2,93%的种群GR 50低于450 g/hm^2,表明绝大多数藜种群对草甘膦比较敏感,仅发现一个藜种群GR 50大于900 g/hm^2(田间推荐剂量),表明其对草甘膦具有一定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玉米 草甘膦 敏感性
下载PDF
玉米田四种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振杰 谢家建 +1 位作者 李香菊 于惠林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2-1383,共12页
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和黄淮海玉米田4种主要禾本科杂草,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水平,本研究... 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和黄淮海玉米田4种主要禾本科杂草,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水平,本研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上述4种杂草种群对草甘膦的敏感基线,为将来我国种植转基因耐草甘膦玉米后,玉米田杂草防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马唐55个种群GR50值范围在13.36~550.28 g a.i./ha,均值为120.02 g a.i./ha。狗尾草69个种群GR50值范围在7.22~201.96 g a.i./ha,均值为50.45 g a.i./ha。牛筋草50个种群GR50范围在25.19~808.54 g a.i./ha,均值为218.78 g a.i./ha。测定的所有马唐、狗尾草和牛筋草种群GR50值均低于900 g a.i./ha(田间推荐中剂量),表明这三种杂草对草甘膦敏感。虎尾草34个种群GR50范围在37.79~1309.21 g a.i./ha,均值为358.33 g a.i./ha,仅有一个种群GR50值大于900 g a.i./ha,表明虽有97%的虎尾种群对草甘膦敏感,但个别虎尾草种群对草甘膦有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禾本科杂草 敏感性
下载PDF
郭予元院士在棉花-害虫-天敌化学通讯研究中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11
作者 单双 张帅 +2 位作者 于惠林 王桂荣 张永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大暴发,我国棉花产业和经济遭受重大损失,郭予元院士带领团队研究人员,深入探究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和控制策略,揭示了棉铃虫迁飞扩散规律及其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明确了转基因抗虫棉花生物安全和靶标害虫抗性机制,解析... 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大暴发,我国棉花产业和经济遭受重大损失,郭予元院士带领团队研究人员,深入探究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和控制策略,揭示了棉铃虫迁飞扩散规律及其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明确了转基因抗虫棉花生物安全和靶标害虫抗性机制,解析了棉花-棉铃虫-侧沟茧蜂三级营养间的化学通讯机制,使得大灾之年棉区棉铃虫为害得到有效控制,并对促进我国农业昆虫学基础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学科引领作用。其中,对棉花-棉铃虫-中红侧沟茧蜂三级营养间化学通讯机制的研究,开创了棉铃虫治理新思路和新途径。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该领域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棉花-棉铃虫-侧沟茧蜂三级营养通讯间关键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棉铃虫及其寄生性天敌中红侧沟茧蜂嗅觉行为分子机制的研究,棉花虫害诱导关键挥发物生物合成机制的探索,及基于三级营养关系设计昆虫行为调控剂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上述研究成果为阐明棉铃虫及夜蛾科昆虫、中红侧沟茧蜂等膜翅目天敌寻找寄主的化学通讯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设计害虫绿色防控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予元 棉花 棉铃虫 中红侧沟茧蜂 化学通讯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8例CT诊断分析
12
作者 于惠林 杨丰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HIE CT资料 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分 头颅CT 对称分布 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论“第三者”破坏婚姻家庭的民事法律规制
13
作者 於惠林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当今社会婚姻问题突出,特别是在婚姻中"第三者"的出现,更是给原本幸福的婚姻带来了不幸,也使社会的一些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造成了社会的犯罪行为。因此,在法律上对破坏婚姻家庭的"第三者"行为进行规制显得越... 当今社会婚姻问题突出,特别是在婚姻中"第三者"的出现,更是给原本幸福的婚姻带来了不幸,也使社会的一些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造成了社会的犯罪行为。因此,在法律上对破坏婚姻家庭的"第三者"行为进行规制显得越发的重要。通过对配偶权的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有关规定,填补我国民法在"第三者"责任规定上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者 侵权 配偶权
下载PDF
助剂对甲基二磺隆防除节节麦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牛宏波 李香菊 +4 位作者 崔海兰 杨鑫浩 于惠林 王藏月 张宏军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明确不同助剂对甲基二磺隆防除节节麦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4种助剂对甲基二磺隆防除节节麦的增效作用及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供试的4种助剂对甲基二磺隆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酯... [目的]明确不同助剂对甲基二磺隆防除节节麦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4种助剂对甲基二磺隆防除节节麦的增效作用及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供试的4种助剂对甲基二磺隆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酯化植物油助剂增效作用最大,酯化植物油1#使甲基二磺隆13.5 g a.i./hm2对节节麦的防效提高了46.2%。酯化植物油助剂显著降低了药液的表面张力,提高其在节节麦叶片表面的持留量和扩展直径。[结论]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的改变与其对甲基二磺隆增效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甲基二磺隆 节节麦 增效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