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春洋 刘鸿鑫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8,共13页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在动力和价值定位上具有一致性。两者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追求,都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和对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的坚守,都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在动力和价值定位上具有一致性。两者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追求,都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和对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的坚守,都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这就使得以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可能。从作用机制上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增进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夯实民族地区健康基础防线;完善社会养老保障,积极应对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完善公共教育保障,推进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则是以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民族地区
下载PDF
复杂全球化场景中的个人身份认同离散与国家认同塑造
2
作者 于春洋 刘鸿鑫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日益显露其复杂化特征。复杂全球化在让国家职能削弱、个体身份破碎的同时,也让囿于现代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个体身份认同面临困境,发生纵向迁移和横向离散。其中,社会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社群是在横向上与民族国家争夺... 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日益显露其复杂化特征。复杂全球化在让国家职能削弱、个体身份破碎的同时,也让囿于现代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个体身份认同面临困境,发生纵向迁移和横向离散。其中,社会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社群是在横向上与民族国家争夺社会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行为主体,它们的存在使得个体身份的横向离散成为事实。这一事实既让社会个体面临“难以抉择”的身份认同困境,也造成现代民族国家普遍面临国家认同危机。基于此,可以通过国家主义导向的文化建设来重塑社会个体的国家认同。首先,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深入开展舆论斗争,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其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国家主流价值观有机地引入社会各组织、各网络群体中,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增强各组织群体成员对国家全方面多角度的认同;最后,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唤起全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对于国家的认同,强化高水平的国家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重要价值,形成重塑社会个体国家认同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身份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意识形态 网络虚拟社群 社会实体组织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3
作者 于春洋 汪微微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28,共1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客观历史进程与主观人为建构相互耦合的“双螺旋结构”中得以生成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意识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成为引领这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运用文本分析、历史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客观历史进程与主观人为建构相互耦合的“双螺旋结构”中得以生成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意识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成为引领这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运用文本分析、历史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进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时期从“自在”到“自觉”的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从“自觉”到“自为”的逐渐成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与徘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复苏与加速,以及新时代以来在“自为”之路全方位、多维度的成长与迈进。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经验表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愿意接受并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不断走向胜利的首要前提和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双螺旋结构
下载PDF
复杂全球化场景中的社会个体身份认同变迁——兼谈非国家行为主体兴起时代的国家认同重塑
4
作者 于春洋 白鹏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当前的全球化发展既有时间趋势上的“东升西降”“逆全球化”与“再全球化”并存,也有地理空间上的多主体与多中心的竞争,展现日益复杂的图景。这种态势不仅对民族国家构成挑战,还深刻影响社会个体的身份认同。随着超国家、跨国家和次... 当前的全球化发展既有时间趋势上的“东升西降”“逆全球化”与“再全球化”并存,也有地理空间上的多主体与多中心的竞争,展现日益复杂的图景。这种态势不仅对民族国家构成挑战,还深刻影响社会个体的身份认同。随着超国家、跨国家和次国家政治集团、经济组织、文化团体在世界范围内的涌现,非国家行为主体也成为与国家争夺社会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社会个体除被国家赋予的国民身份之外,还被超国家、跨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主体赋予其他诸多身份。由此,个体身份认同出现从国家向超国家、跨国家、次国家等行为主体迁移扩散的趋势。为重塑社会个体的国家认同,民族国家需要进行全面自我审视调整,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主体性建设,在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巩固国家认同基础,以便在复杂全球化场景中保持自身对社会个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复杂全球化 个体身份 国家认同
下载PDF
球形LiFePO_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2
5
作者 于春洋 夏定国 +1 位作者 赵煜娟 王忠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2-434,共3页
以(NH4)3C6H5O7为络合剂,通过控制结晶法制备了球形NH4FePO4.H2O,并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加速度、搅拌速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对颗粒形态的影响。以球形NH4FePO4.H2O为前驱体,制备了球形LiFePO4,振实密度达1.08 g/cm3。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样... 以(NH4)3C6H5O7为络合剂,通过控制结晶法制备了球形NH4FePO4.H2O,并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加速度、搅拌速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对颗粒形态的影响。以球形NH4FePO4.H2O为前驱体,制备了球形LiFePO4,振实密度达1.08 g/cm3。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在0.05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7.3 mAh/g;在0.05C、0.10C和0.50C下分别循环20次后,样品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7.2 mAh/g、54.7 mAh/g和42.7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球形NH4FePO4·H2O LIFEPO4
下载PDF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兼谈“共存共生”论对两者关系协调的启示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春洋 黄岩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如何协调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把两者之间的张力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是当今世界每个民族国家都要应对的重大课题。通过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两个概念的比对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共同存在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架... 如何协调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把两者之间的张力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是当今世界每个民族国家都要应对的重大课题。通过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两个概念的比对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共同存在于民族国家的政治架构之内。纵观近年来学界对两者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按对两者关系性质的不同理解和把握而将其研究取向分为"对立冲突"和"共存共生"两种。分析表明,承认两者间的共存共生关系,要远比强调两者间的对立冲突更有利于两者关系的协调。只有在承认两者共存共生的前提下,对两者关系协调的讨论才是现实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民族国家 “共存共生”论
下载PDF
耐候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线电缆料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春洋 缪刚 +1 位作者 李若慧 李春燕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用EVA、SBS对PE改性,通过填加阻燃剂Mg(OH)2和Al(OH)3等,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得到了阻燃性能高、机械性能良好的耐候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线电缆料配方。
关键词 耐候无卤阻燃聚烯烃 电线 电缆 改性 阻燃剂 正交设计法 机械性能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素、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8
8
作者 于春洋 汪微微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5期82-90,179,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议题研究的延展与深化,需要对其构成要素、结构层次与基本功能进行学理阐析。文章认为,共生意识、共建意识、共担意识、共享意识和规约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要素。由对这一共同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议题研究的延展与深化,需要对其构成要素、结构层次与基本功能进行学理阐析。文章认为,共生意识、共建意识、共担意识、共享意识和规约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要素。由对这一共同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取向及认同组成的社会心理,建立在社会心理之上的表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与诉求的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层次。回应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持,巩固和促进各族人民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汇聚社会共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成要素 结构层次 基本功能
下载PDF
中美民族政策价值比较: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从“第二代民族政策”谈起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春洋 贺金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9,共6页
无论是历史上的"大熔炉"政策,还是在当代获得很大成功的"马赛克"政策,美国的民族政策在本质上从未突破"政治解放"的范畴。实现政治解放而又止于政治解放,这既是认识美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线索,也可用以衡量... 无论是历史上的"大熔炉"政策,还是在当代获得很大成功的"马赛克"政策,美国的民族政策在本质上从未突破"政治解放"的范畴。实现政治解放而又止于政治解放,这既是认识美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线索,也可用以衡量美国维护其资产阶级狭隘利益的价值取向。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入手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民族政策实践历经民族自决、联邦制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艰辛探索,其价值目标是通过政治解放而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这不仅是把握中国的民族政策的关键,而且是实践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重要成果和价值显现。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的内在价值定位,是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和各族人民真实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解放理论 政治解放 民族政策 “第二代民族政策”
下载PDF
论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春洋 李瑞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4,共7页
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是民族国家最具实质意义的两种利益形态,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分殊。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是当今世界一切民族国家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理论为两者关系的... 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是民族国家最具实质意义的两种利益形态,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分殊。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是当今世界一切民族国家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理论为两者关系的协调提供了可贵的启示。可以把"多元一体"看作是对两者关系的高度概括;两者关系协调的本质是要消除"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张力;只有尊重和承认不同民族的"多元"利益,才能维护和实现统一国家的"一体"利益;"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为两者关系的协调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利益 国家利益 民族国家 “多元一体”理论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的发展脉络与构建逻辑 被引量:18
11
作者 于春洋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101,共14页
政策文本是研究党和国家政治话语发展脉络与构建逻辑的重要素材。运用定量词频分析与定性语句分析方法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的重要政策文本,可以发现伴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不断深... 政策文本是研究党和国家政治话语发展脉络与构建逻辑的重要素材。运用定量词频分析与定性语句分析方法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的重要政策文本,可以发现伴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不断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经过从“树立”“培养”“培育”再到“铸牢”的关键表述方式演进,历经提出、发展和确立三个阶段最终得以形成。动机和目标是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构建逻辑的两个维度。践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内部动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现实需要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外部动机,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基础目标,实现“共同体”意义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构建该政策话语的远景目标。内部动机与外因动机相互结合,基础目标与远景目标彼此呼应,成为党和国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的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策话语 增进共同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何以“反对民族国家”——对“民族国家终结论”、“世界政府”与“全球治理”等观点的析评 被引量:11
12
作者 于春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6,共7页
"反对民族国家"是西方学界基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遭遇挑战的所谓"现实"而形成的主要论调,认为"民族国家终结"已然来临,倡导建立"世界政府",主张用"全球治理"替代民族国家。但分析表... "反对民族国家"是西方学界基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遭遇挑战的所谓"现实"而形成的主要论调,认为"民族国家终结"已然来临,倡导建立"世界政府",主张用"全球治理"替代民族国家。但分析表明,"民族国家终结论"把民族国家看作是"拟制性"共同体的观点有失偏颇,没有注意到民族国家对全球化的反作用,存在诸多逻辑不周延与论据支撑不足的问题。"世界政府"存在难以忽略的理论漏洞,其在洞见问题的同时选择了错误的解决问题方式。否定国家主权的观点则是建立在对当代国家主权新变化的错误理解之上。"全球治理"对于"国家无能论"的理论预设并不成立,全球治理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终结,它所关注的全人类共同命运的价值取向并未得到国际社会公认,不同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不平等地位也导致全球治理在目前并不具有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终结论 世界政府 全球治理
下载PDF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5
13
作者 于春洋 陈奥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4,共7页
“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理解历史中形成的作为超大规模共同体的中国的底层秩序提供了分析框架,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为新时代维护这一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底层秩序提供了解决方案。分析表明,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身份... “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理解历史中形成的作为超大规模共同体的中国的底层秩序提供了分析框架,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为新时代维护这一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底层秩序提供了解决方案。分析表明,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身份、族际关系和认同对象三个维度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解释力,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与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遵循承认多元、包容差异、互守尊严原则,以推进“观念中华民族”向“实体中华民族”转变为目标,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外围与内生两个向度的中华民族建设方略,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建设 新时代
下载PDF
对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春洋 田少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29,共7页
回顾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发现,国家建构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以来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由"行为主义革命"向国家中心论的转换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在批评国家、反对国家理论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表现... 回顾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发现,国家建构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以来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由"行为主义革命"向国家中心论的转换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在批评国家、反对国家理论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无法克服的重大缺陷,它的衰落促使"回归国家"学派的出现。而伴随国家中心论的复兴,以及对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境遇、当代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困境的关注,国家建构问题进入很多学者的研究视野,形成了以蒂利和福山为代表人物的"内源型""外源型"两种国家建构理论。目前国家建构问题研究向度与价值取向含混而多维,这一现状影响了国家建构理论的学术关怀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国家建构理论 行为主义政治学 内源型 外源型
下载PDF
农村白内障复明手术654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春洋 隋华丽 +2 位作者 王吉红 王仁娜 王少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4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农村白内障患者手术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农村白内障复明工作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完成白内障手术患者654例,其中Ⅰ~Ⅳ级核采用超声乳化术489例,Ⅴ级核实行囊外摘除术165例,对手术方式及结果进... 目的观察农村白内障患者手术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农村白内障复明工作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完成白内障手术患者654例,其中Ⅰ~Ⅳ级核采用超声乳化术489例,Ⅴ级核实行囊外摘除术165例,对手术方式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HACO组术后3d视力≥0.05者93.0%,视力≥0.3者78.1%;ECCE组术后3d视力≥0.05者81.8%,视力≥0.3者53.3%。两组视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农村,Ⅰ~Ⅳ级核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Ⅴ级核实行囊外摘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两者结合可以保质完成农村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白内障 防盲手术
下载PDF
论民族个体身份的双重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春洋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1期62-66,共5页
对民族个体的身份特征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民族个体成员既是某一主权国家的公民,拥有"国家公民"的政治身份,也是某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拥有"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比较而言,公民身份是所有民族个体都具有的... 对民族个体的身份特征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民族个体成员既是某一主权国家的公民,拥有"国家公民"的政治身份,也是某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拥有"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比较而言,公民身份是所有民族个体都具有的共性身份,民族身份则是其个性身份;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往往要胜过民族身份,但强调其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其民族身份无关宏旨。鉴于民族个体双重身份之间的张力可能对民族国家政治发展构成威胁,协调民族个体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赋予具有差异公民身份的民族个体以差别权利,不失为协调民族个体双重身份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个体 公民身份 民族身份 差异公民 差别权利
下载PDF
族性视野中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比较研究——基于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经验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春洋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9-35,共17页
族性是影响多民族国家安全及其族际政治走向的关键变量。它既能促进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安全、有助于民族国家建构,也能导致族际政治冲突、危及国家安全、阻碍民族国家建构。以"族性"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 族性是影响多民族国家安全及其族际政治走向的关键变量。它既能促进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安全、有助于民族国家建构,也能导致族际政治冲突、危及国家安全、阻碍民族国家建构。以"族性"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历程的梳理及其族际政治问题的比较,其共性特征包括:族际政治问题的分析单位是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虽然发生在现实中的多民族国家,却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政治与文化边界的重叠是族际政治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国内不同民族群体无法得到平等公正对待是导致族际政治问题的核心因素;军事专政和腐败会增加族际政治问题的风险和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解决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一个在历史上和观念中都不曾存在的国家民族能够超越族性分界而被成功建构。结合两国国情提出应对策略:寻找重叠共识,建构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国族共同体;借鉴差异政治和差别公民权利思想,探寻积极回应不同民族群体正当利益诉求、实现各族人民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消除军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惩治腐败;探索包容促进多语言、多宗教和谐相处的民族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性 族际政治 民族国家建构 尼日利亚 印度尼西亚
下载PDF
论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春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7,共7页
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以由其定义、内容和实质3个方面来构成。就其定义而言,民族政治发展是民族政治由低级到高级的正向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民族政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以及民族政治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作为政治... 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以由其定义、内容和实质3个方面来构成。就其定义而言,民族政治发展是民族政治由低级到高级的正向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民族政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以及民族政治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作为政治发展主体的民族共同体提供一种持久而深沉的政治关怀;就其内容而言,可以从"作为过程的民族政治发展"和"作为目标的民族政治发展"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基于"作为载体发展的民族政治发展"和"作为主体发展的民族政治发展"的不同视角,民族政治发展则表现出了复合型的双重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治发展 基本内涵 定义 内容 实质
下载PDF
刍议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春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7,共6页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程度与水平是衡量民族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现阶段,我国民族政治发展的宏观背景是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结构变迁及利益分化过程。探讨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问题是研究民族政治发展无法回避的课题...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程度与水平是衡量民族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现阶段,我国民族政治发展的宏观背景是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结构变迁及利益分化过程。探讨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问题是研究民族政治发展无法回避的课题。种种迹象表明,利益分化对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廓清利益分化对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进而努力扩大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对于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促进民族政治文化整合,推动民族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分化 少数民族 政治参与
下载PDF
论族际政治整合:研究取向与实践模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春洋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可以把族际政治整合理解为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政治权力来使国内不同族群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政治一体化的过程。鉴于族际政治整合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极具现实意义,该问题既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更是国家实践探索的... 可以把族际政治整合理解为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政治权力来使国内不同族群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政治一体化的过程。鉴于族际政治整合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极具现实意义,该问题既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更是国家实践探索的重点。就学界研究而言,目前初步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张,一种是以"少数群体权利"作为研究取向,另一种则以"族际政治民主"作为研究取向;就国家实践而言,逐渐形成了三种族际政治整合实践模式,即以中国为代表的集权干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平等融合模式和以加拿大为代表的联邦多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政治整合 少数群体权利 族际政治民主 集权干预模式 平等融合模式 联邦多元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