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赋能受教育权:时代内涵、法律风险与规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鹏 于茜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教育数字化赋能受教育权是数字化时代教育法治的变革与回应。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权、教育资源权、教育选择权、资格证书权、公正评价权在教育数字化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情形下,受教育权的保障存在法律正义、法律伦理和法律救济... 教育数字化赋能受教育权是数字化时代教育法治的变革与回应。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权、教育资源权、教育选择权、资格证书权、公正评价权在教育数字化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情形下,受教育权的保障存在法律正义、法律伦理和法律救济等风险。对此,应加快并完善教育数字化法治进程:以受教育权保障为根本宗旨,厘清国家义务;以彰显育人功能为价值原则,廓清伦理边界;以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为依托,共筑调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受教育权 法律风险 法律规制
下载PDF
教育政策文本分析的诠释学路径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3
2
作者 祁占勇 于茜兰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7,共9页
诠释的旨趣在于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将政策视为文本形成了政策研究方法论的诠释取向,探究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路径是发挥诠释学方法在政策研究中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诠释学理论的演进历程提炼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诠释学... 诠释的旨趣在于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将政策视为文本形成了政策研究方法论的诠释取向,探究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路径是发挥诠释学方法在政策研究中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诠释学理论的演进历程提炼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诠释学分析要素,结合政策特质以“政策制定者”“政策文本”“政策受众”为三个支点建立教育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框架,并提出从教育政策制定者行动理解文本意义、从教育政策受众行动阐释文本意义的两条分析路径,进而选取我国《规划纲要》与“双减”等政策文件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将诠释学方法引入教育政策研究,不仅可以探明教育政策意义的传递逻辑,揭示阻碍教育政策共识达成的原因,还可以实现对教育政策意义的深入理解,促进教育政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作者 文本 读者
下载PDF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祁占勇 于茜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0,共7页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颁布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对规制和促进校外培训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方法,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目标、任务、措施等进行分析发现...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颁布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对规制和促进校外培训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方法,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目标、任务、措施等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目标清晰、任务具体且分工明确、措施较为完善,但与此同时,地方治理方案也存在着政策文本形式与内容规范雷同化、政策内容规范不完整等问题。要使地方治理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意义性,仍需在政策评估、政策监督、政策研究等方面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 政策内容分析
下载PDF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演化逻辑与生成路径 被引量:12
4
作者 祁占勇 于茜兰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根据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研究深度及其在高校的实践广度,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基于学科德育经验的课程思政理念探索阶段(2005-2013)、课程思政从理论构想走向试点推进阶...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根据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研究深度及其在高校的实践广度,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基于学科德育经验的课程思政理念探索阶段(2005-2013)、课程思政从理论构想走向试点推进阶段(2014-2019)、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全面推广阶段(2020-)三个阶段,遵循着从“专员育人”到“全员育人”、从“阶段育人”到“全过程育人”、从“单向育人”到“全方位育人”的演化逻辑,最终指向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当前,要继续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向纵深发展,一要发挥政策作用,助力育人实践;二要完善体制机制,做好育人保障;三要明确主体责任,提升育人能力;四要挖掘思政资源,筑牢育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德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日本影子教育治理的法律规制及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祁占勇 于茜兰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2期48-54,共7页
依法治理是日本影子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根据影子教育机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日本影子教育的法治化发展经历了法律监管缺位阶段、初步法律监管阶段和强化法律监管阶段三个阶段,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影子教育法... 依法治理是日本影子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根据影子教育机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日本影子教育的法治化发展经历了法律监管缺位阶段、初步法律监管阶段和强化法律监管阶段三个阶段,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影子教育法律规制体系。该体系不仅对学习塾的注册登记、经营行为和教师准入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而且明确了学习塾的法律责任,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为学生和学习塾从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前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法治化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尽快出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条例》,从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行为、健全法律责任体系等方面着手,为我国校外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影子教育 法律规制 学习塾 校外培训机构
下载PDF
“双减”格局下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挑战与行动逻辑
6
作者 于茜兰 陈鹏 祁占勇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22年第2期234-254,共21页
构建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是“双减”格局下回应人民核心关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之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落实学生作业管理制度,纾解家庭教育焦虑,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当前我国高质量课后... 构建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是“双减”格局下回应人民核心关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之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落实学生作业管理制度,纾解家庭教育焦虑,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当前我国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有效规范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支撑学校课后服务的高质量推进;服务人员匮乏,难以保障学校课后服务的可持续开展;评价标准模糊,难以有效评估学校课后服务的影响效应。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以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高质量课后服务有效实施,以合理的经费成本分担机制保障高质量课后服务的高效运转,以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支援高质量课后服务的有序开展,以科学的监督评估机制助推高质量课后服务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原文传递
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义务及其法律规制
7
作者 唐倩 于茜兰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22年第2期38-48,共11页
法律地位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法律地位由专业人员转变为国家公职人员,必然需要重构教师权利与义务体系。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定位,强调了教师职业的公共性与责任担当,凸显了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义务的特殊性... 法律地位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法律地位由专业人员转变为国家公职人员,必然需要重构教师权利与义务体系。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定位,强调了教师职业的公共性与责任担当,凸显了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义务的特殊性。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当负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立德树人、维护国家教育安全、服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得进行营利性兼职等义务,充分彰显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所应肩负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中小学教师 国家公职人员 教师法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