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PTA-AM对HepG-2细胞MT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再林 宋必卫 +1 位作者 施水娟 杨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863,共5页
目的观察BAPTA-AM抗H2O2诱导的HepG-2细胞MT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Rhodamine 123(Rh 123))荧光染色、细胞色素C酶联免疫分析、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活性氧ROS检测法分别测定HepG-2细胞活性、线... 目的观察BAPTA-AM抗H2O2诱导的HepG-2细胞MT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Rhodamine 123(Rh 123))荧光染色、细胞色素C酶联免疫分析、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活性氧ROS检测法分别测定HepG-2细胞活性、线粒体(MT)膜电位、MT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Caspase-9的激活、活性氧(ROS)的产生量。结果 BAPTA-AM能抑制H2O2损伤HepG-2细胞所致MT跨膜电位的降低,减少CytC的释放,抑制Caspase-9激活和ROS的生成,提高受攻击H2O2的细胞活力。结论 BAPTA-AM通过减轻钙超载,保护MT,抑制凋亡通路的激活,产生抗细胞损伤、挽救细胞生命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TA-AM HEPG-2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色素C CASPASE-9 活性氧 凋亡通路
下载PDF
BAPTA-AM 脂质体通过恢复胞质钙稳态抑制D-GalN 致 HepG-2 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再林 郑英 +2 位作者 陶蓉 潘丽玉 宋必卫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88-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1,2-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四乙酰氧甲基酯(BAPTA-AM)恢复胞质钙离子稳态后对D-GalN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D-GalN诱导HepG-2细胞凋亡模型,采用MTT比色法、台盼蓝染色及AnnexinⅤ-EGFP、Ho... 目的探讨1,2-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四乙酰氧甲基酯(BAPTA-AM)恢复胞质钙离子稳态后对D-GalN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D-GalN诱导HepG-2细胞凋亡模型,采用MTT比色法、台盼蓝染色及AnnexinⅤ-EGFP、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等考察HepG-2细胞活性及细胞凋亡情况;通过Fura-2/AM钙离子荧光探针法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初步评价钙离子稳态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BAPTA-AM脂质体能显著抑制D-GalN致胞质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恢复胞质钙稳态,维持细胞形态,减少D-GalN诱导细胞凋亡。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与细胞活性的提高呈负相关,且钙离子载体A23187能够拮抗BAPTA-AM脂质体对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BAPTA-AM脂质体通过减轻钙超载,抑制D-GalN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TA-AM脂质体 HEPG-2细胞 钙离子稳态 钙超载 细胞形态 A23187
下载PDF
加热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及抗炎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珺珺 宋必卫 +1 位作者 朱祥英 付再林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探讨了加热对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炎症作用的影响.使用CO2-SFE萃取挥发油后,80℃水浴5 h,得到加热后的金银花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加热及未加热挥发油成分,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比较两者抗急性炎症的效果.实验表明加热使挥发油的... 探讨了加热对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炎症作用的影响.使用CO2-SFE萃取挥发油后,80℃水浴5 h,得到加热后的金银花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加热及未加热挥发油成分,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比较两者抗急性炎症的效果.实验表明加热使挥发油的化学成份发生明显改变,相同成份的含量也显著不同,未加热挥发油抗炎效果极佳,最低有效剂量为0.4 mg/kg;热处理后挥发油无抗炎活性.因此加热能破坏金银花挥发油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CO2-SFE GC-MS 抗炎活性
下载PDF
香附超临界CO_2提取物体外抗肝癌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必卫 章方珺 +2 位作者 刘洁琼 杨轶安 付再林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5-648,共4页
为研究香附超临界CO_2萃取物(XF)的体外抗肝癌活性,采用MTT比色法研究XF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杀伤作用及其量-效和时-效关系;采用Annexin V-EGFP/PI双染、Rh123染色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分析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结果表... 为研究香附超临界CO_2萃取物(XF)的体外抗肝癌活性,采用MTT比色法研究XF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正常肝细胞LO2的杀伤作用及其量-效和时-效关系;采用Annexin V-EGFP/PI双染、Rh123染色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分析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结果表明:XF对HepG2细胞具有强力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相比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有较大毒性的阳性药顺铂(cis-Dichlorodiamineplatinum,DDP),XF对LO2细胞毒性较小,相对安全.Annexin V-EGFP/PI双染结果显示XF诱导细胞凋亡.Rh 123荧光染色检测表明XF引起Δψ崩溃.表明XF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肝肿瘤作用,其机制是破坏线粒体导致内源性凋亡,值得开发成安全有效的抗肝肿瘤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香附 抗肿瘤 HEPG2细胞
下载PDF
黄蜀葵提取物对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必卫 刘洁琼 +2 位作者 章方珺 杨轶安 付再林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观察黄蜀葵提取物(HSK)促进SD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作用,利用超级控温烫伤仪制备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以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为阳性药,观察烫伤皮肤创面外涂HSK后开始结痂和脱痂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和瘢痕形成情况,并取烫伤... 为观察黄蜀葵提取物(HSK)促进SD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作用,利用超级控温烫伤仪制备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以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为阳性药,观察烫伤皮肤创面外涂HSK后开始结痂和脱痂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和瘢痕形成情况,并取烫伤部位全层皮肤做HE染色切片观察组织损伤和修复状况.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HSK给药组大鼠烫伤创面开始结痂、脱痂及完全愈合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烫伤创面愈后瘢痕面积显著减小,烫伤皮肤病理形态显著改善.结果表明:HSK能显著促进烫伤创面的愈合,是一种良好的外用烫伤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 MEBO 烫伤 创面愈合 瘢痕
下载PDF
环磷酰胺激活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英 邹晓华 +3 位作者 付再林 方慧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对酶再激活效应,用SDS-PAGE和负染凝胶法评价CP对mGST-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引起小鼠微粒体中mGST-Ⅰ活性增加;NEM在mGST-Ⅰ半胱氨酸-49-巯基(cys-49-SH)上的活化效应减弱,而CP引起的mGST-Ⅰ激活效应不被二硫键还原剂DTT逆转。激活的mGST-Ⅰ电泳图谱未见蛋白分子量变迁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剂量CP致mGST-Ⅰ激活效应机制主要是酶分子cys-49-SH上单个巯基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微粒体 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 二巯基丁二醇 N-乙基马来酰亚胺 半胱氨酸-49-巯基 机制
下载PDF
BAPTA-AM抗D-GalN致L-02细胞损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蔡雁 付再林 +1 位作者 顾喜燕 宋必卫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31,共6页
探讨了BAPTA-AM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加入不同浓度的BAPTA-AM1h后,用D-GalN诱导L-02损伤,通过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 探讨了BAPTA-AM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加入不同浓度的BAPTA-AM1h后,用D-GalN诱导L-02损伤,通过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EGFP荧光染色统计细胞凋亡率,Ca2+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等方法,评价BAPTA-AM对D-GalN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影响.实验表明BAPTA-AM能明显抑制D-Gal N引起的L-02细胞培养液中的LDH、ALT、AST和MDA水平的升高,能抑制L-02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能明显提高L-02细胞活力.而且BAPTA-AM的效价强度是甘利欣的数百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TA—AM L-02细胞 D-GALN
下载PDF
葛根汤颗粒与葛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杨 郑英 +6 位作者 鲁长俊 郑珊娇 付再林 王寅 吕悦 胡慧明 方慧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与葛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滴丸组(阳性药组)、葛根汤颗粒组、葛根水提物组、葛花水提物组。...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与葛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滴丸组(阳性药组)、葛根汤颗粒组、葛根水提物组、葛花水提物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52度二锅头酒,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受试药,每日1次,连续14d。末次给药后各组禁食不禁水,12h后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碱性磷脂酶活性(ALP)。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葛根汤颗粒能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血清中ALT、AST、TC、TG、ALP水平及肝脏系数,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葛根水提物能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血清中ALP水平及肝脏系数,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葛花水提物能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和肝脏系数,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结论葛根汤颗粒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葛提取物对急性酒精肝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颗粒 葛根水提物 葛花水提物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 小鼠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慧 郑英 +3 位作者 胡慧明 潘丽玉 刘纯 付再林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联苯双酯滴丸3.75mg·kg-1)、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组(1500mg·...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联苯双酯滴丸3.75mg·kg-1)、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组(1500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52度二锅头酒,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受试药,连续17d。末次给药后各组禁食不禁水,12h后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能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系数,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改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病变。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 小鼠
下载PDF
天然产物治疗胃溃疡所涉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俊 付再林 宋必卫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405-410,共6页
胃溃疡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虽治愈率高但复发率亦高。天然产物因其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毒副作用小,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目前天然产物治疗胃溃疡所涉及到的信号通路的新进展。
关键词 天然产物 胃溃疡 信号通路 综述
下载PDF
一棒加热炉烟气外排环保指标控制实践
11
作者 龚伟 颜伟 +2 位作者 付再林 李天应 周琴 《水钢科技》 2021年第2期35-37,共3页
本文结合一棒加热炉实际工况和外排环保指标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工况,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保证了一棒加热炉外排二氧化硫、颗粒物和氮化物等外排环保指标达标排放.
关键词 棒材轧制 加热炉 外排 环保指标 控制实践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药学监护
12
作者 付再林 郑英 +1 位作者 陶蓉 邹晓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46期4407-440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法和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化疗方案的评估,分析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将紫杉醇致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等预防、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预防、紫杉醇及卡培他滨致呕...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法和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化疗方案的评估,分析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将紫杉醇致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等预防、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预防、紫杉醇及卡培他滨致呕吐和腹泻等不良反应预防、曲妥珠单抗过敏及心脏毒性预防、戈舍瑞林致皮肤潮红及关节痛等预防、唑来膦酸致发热等不良反应预防、糖皮质激素等辅助药物对患者血糖血压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等作为药学监护点,协助临床医师完善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利用相关药学知识,使患者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药源性损害,保障了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复发转移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订与调整,可协助医师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强、可耐受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乳腺癌 化疗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纳米银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流变学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英 付再林 +3 位作者 陶蓉 邹晓华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21期1983-1985,共3页
目的:制备纳米银(Ag-NPs)温敏原位凝胶并考察其流变学性质。方法:采用NaBH4还原AgNO3法制备Ag-NPs,通过四唑鎓盐(XTT)试验考察其对几种常见菌的抑菌效果;以不同质量比例的泊洛沙姆188(P188)-泊洛沙姆407(P407)为凝胶基质,制备Ag-NPs温... 目的:制备纳米银(Ag-NPs)温敏原位凝胶并考察其流变学性质。方法:采用NaBH4还原AgNO3法制备Ag-NPs,通过四唑鎓盐(XTT)试验考察其对几种常见菌的抑菌效果;以不同质量比例的泊洛沙姆188(P188)-泊洛沙姆407(P407)为凝胶基质,制备Ag-NPs温敏原位凝胶,采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分别考察其流变学性质及该凝胶表征。结果:该Ag-NPs平均粒径为12.4nm,多分散系数为0.241,且10μg/mlAg-NPs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抑制率(78.28±3.54)%]与1μg/ml两性霉素B[抑制率(83.33±4.55)%]相当(P=0.05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抑制率(88.66±2.94)%]与4u/ml庆大霉素[抑制率(89.92±3.78)%]相当(P=0.780)。Ag-NPs温敏原位凝胶室温下为液体,升高至相变温度(Tg)则迅速呈半固态,并随P407质量比例的增加Tg下降,且pH对其无显著影响;当P407与P188比例分别为8%:22%、10%:20%、12%:18%、15%:15%时,其对应Tg分别为34.8、31.2、28.7、25.6℃。结论:所制备的Ag-NPs温敏原位凝胶具有良好的流变学特性及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制备 泊洛沙姆 温敏原位凝胶 流变学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新型姜黄素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俞婷婷 郑英 +3 位作者 丁志山 郭胜才 付再林 蒋福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制备新型姜黄素油酸复合物肝靶向纳米粒[Cur(OA)_2-NPs],并对其小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前期工作按最佳工艺,应用改良的溶剂挥发法制备Cur(OA)_2-NPs并进行表征;以25mg·kg^(-1)小鼠尾静脉注射Cur(OA)_2-NPs,分别于... 目的制备新型姜黄素油酸复合物肝靶向纳米粒[Cur(OA)_2-NPs],并对其小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前期工作按最佳工艺,应用改良的溶剂挥发法制备Cur(OA)_2-NPs并进行表征;以25mg·kg^(-1)小鼠尾静脉注射Cur(OA)_2-NPs,分别于给药后0.05,0.25,0.75,2,4,6,8,12 h,经眼球取血200μL,小鼠解剖后取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经过液-液萃取法提取药物,HPLC测定姜黄素油酸[Cur(OA)_2]和姜黄素(Cur)的含量,分析Cur(OA)_2-NPs体内组织分布和药物释放特性;将Cur(OA)_2和DiR荧光染料包裹到mPEG_(5000)-PLGA中制得纳米粒,按Cur剂量25 mg·kg^(-1)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于不同时间点麻醉小鼠,将其置于785 nm激发波和820 nm发射波形成的活体红外成像系统中扫描成像,研究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体内纳米粒的肿瘤靶向性特征。结果纳米粒呈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93.39±1.71)nm,载药量为(19.35±0.12)%,包封率为(92.32±3.13)%。血浆中除脑组织外其余组织均可检测到Cur(OA)_2分布,分布迅速,Cur(OA)_2浓度4 h内从310.33μg·mL^(-1)减少到28.94μg·mL^(-1),近90%从血管中被清除,肝脏中含量最高可达368.93μg·g^(-1);肝脏、脾脏和肾脏可检测到Cur,分别为125.72,33.60,16.81μg·g^(-1),而血浆、肺脏和脑中则无。纳米粒静脉注射后2 h左右出现峰值,其中肝脏Cur(OA)_2和Cur的浓度最高;活体成像结果也表明,小鼠体内纳米粒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肿瘤部位,肝脏2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慢慢下降,而肿瘤组织8 h左右可见强烈荧光,并于12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且其荧光强度显著强于肝脏部位。结论本研究完善了Cur(OA)_2-NPs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难溶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开发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油酸复合物 mPEG5000-PLGA 纳米粒 体内组织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