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的“强师之路”:何以为忧与何以化忧 被引量:9
1
作者 付卫东 陈安妮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了高质量教师发展的新思想、新方向与新路径。从教师发展的视角审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强师之路”的现实隐忧,包括能力之困、发展局限、公平隐忧与治理偏差等方面。据此,提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顶层设...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了高质量教师发展的新思想、新方向与新路径。从教师发展的视角审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强师之路”的现实隐忧,包括能力之困、发展局限、公平隐忧与治理偏差等方面。据此,提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优化教育新基建“自主”建设;赋能教师数字能力转型,打造互利共生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培训资源开放共享,深耕分层分类的精准化培训改革;寻求积极差异与弥补数字鸿沟,探索协同联动教师发展模式;推动数据循证的教师队伍治理,优化治理偏差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强师计划 强师之路 教师数字能力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参加非学科培训能提升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吗?——基于6省30县(市、区)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付卫东 陈安妮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视角出发,基于我国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研数据探讨中小学生参加非学科培训对其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泛精确匹配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参加非学科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集体融入、亲社会行为和... 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视角出发,基于我国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研数据探讨中小学生参加非学科培训对其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泛精确匹配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参加非学科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集体融入、亲社会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但只对初中生的集体融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参加非学科培训对初中生人际交往、集体融入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存在城乡异质性,对集体融入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存在留守与非留守的组间异质性,此异质性在小学生样本中不存在。因此,建议在后“双减”时代非学科培训不断发展的浪潮中,应以学生为本位,注重非认知能力的持续发展,采取针对不同学段的差异化策略和对弱势学生的补偿性策略;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引导家长理性选择非学科培训,注重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非学科培训 非认知能力 泛精确匹配法
下载PDF
乡村学校“双减”政策执行: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付卫东 张杉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乡村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部分,探讨乡村学校“双减”政策执行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强化乡村学校阵地作用、提升乡村课堂质量标准、打造特色学校课后服务和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乡村学校落实... 乡村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部分,探讨乡村学校“双减”政策执行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强化乡村学校阵地作用、提升乡村课堂质量标准、打造特色学校课后服务和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乡村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重点。乡村学校“双减”政策执行的难点主要有:学生作业能否减量提质,课后服务能否满足学生需求,教师负担能否减轻,家长焦虑能否切实缓解。为此,通过改善作业布置方式、创新课后服务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家校沟通效果等实践路径,可以提升“双减”政策在乡村学校执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双减” 作业负担 课后服务 教师负担 家长焦虑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的优势与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卫东 杨雅雯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对促进乡村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满足乡村教师职后培训需求和适应乡村教师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数字教育资源多样性不足、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过程脱节、资...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对促进乡村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满足乡村教师职后培训需求和适应乡村教师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数字教育资源多样性不足、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过程脱节、资源互用效果差、乡村教师数字素养不高和资源常态化应用频次低等现实问题。为此,特提出:多主体协同创新,构建丰富的数字资源库;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化职后培训模式,促进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乡村教师 职前职后一体化 数字资源
下载PDF
智能时代乡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内生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卫东 汪琪 《教育导刊》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智能时代下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的教育议题,乡村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更是关乎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历史语境、时代语境、技术语境、人才语境等多重语境的交织,构筑了乡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韧性基底。面对乡村传统育... 智能时代下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的教育议题,乡村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更是关乎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历史语境、时代语境、技术语境、人才语境等多重语境的交织,构筑了乡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韧性基底。面对乡村传统育人观念桎梏、信息科技课程迷失、教师专业发展孤岛效应等现实困境,为推动乡村建构计算思维教育新生态,促进乡村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乡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亟需围绕顶层设计、技术重构、要素优化等维度探索实践进路:助推乡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理性接纳,打造乡村学生计算思维泛在育人空间,探索乡村学生计算思维在地化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数字素养 思维鸿沟 新农人才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中科学教育加法能否促进中小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基于6省30个县(区)的调查
6
作者 付卫东 张忠梅 +1 位作者 汪琪 胡依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60,共8页
非认知能力因其对个体学业成就、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学界关注。基于我国东中西部6省30县(区)部分中小学生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选择性偏误,研究课后服务中科学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非认知能力因其对个体学业成就、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学界关注。基于我国东中西部6省30县(区)部分中小学生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选择性偏误,研究课后服务中科学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非认知能力表现普遍偏低;参与课后服务中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够显著提升青少年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参加课后服务中的科学教育活动能直接作用于青少年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能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主观幸福感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相关建议为:改革评价体系,青少年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培养“一体推进”;完善非认知能力培养实践体系,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必备项目”;强化科学教育资源“在地化”统筹,健全非认知能力培养的家校社共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科学教育加法 非认知能力 倾向得分匹配法
下载PDF
“双减”政策落地与新的教育不公平——基于6省30个县(市、区)的调查
7
作者 付卫东 郭三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1,共10页
“双减”政策落地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但是却引发了一些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或将进一步拉大学生学业成就差距,课后服务质量差距或将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差距,教学质量差距或将进一步加剧校际差距。究其原因主要... “双减”政策落地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但是却引发了一些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或将进一步拉大学生学业成就差距,课后服务质量差距或将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差距,教学质量差距或将进一步加剧校际差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重因素交叠作用催生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已有的教育差距是造成课后服务质量差距和教学质量差距扩大的重要致因;“双减”政策执行偏差进一步加剧课后服务质量差距和教学质量差距。为此提出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治理,深入破解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难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优化“双减”政策执行,缩小课后服务质量和教学质量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育不公平 义务教育 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
下载PDF
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价值意蕴、风险隐忧与策略调适
8
作者 付卫东 汪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0,共8页
新时代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强国、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乡村教育发展进入数字驱动的新节点。乡村教育数字化从时代价值、人才价值、治理价值、社会价值赋予了未来乡土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但是,审视... 新时代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强国、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乡村教育发展进入数字驱动的新节点。乡村教育数字化从时代价值、人才价值、治理价值、社会价值赋予了未来乡土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但是,审视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状况,智能技术为乡村教育发展增值赋能的同时,也隐匿着乡村教育者权利转移、传统乡土文化迷失、政府教育治理塌陷、乡村学校教育向城化等多方面风险。因此,对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策略进行调适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搭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网络;二是培育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因;三是发掘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生潜能。总之,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教育耦合互构,实现乡村教育全方位数字化升级,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数字化 乡土文化 风险隐忧 策略调适
下载PDF
家庭和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投入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付卫东 陈安妮 胡依然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6-86,共11页
基于我国东中西7省24个市(区、县)的11797名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调查数据,探究家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投入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和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数字素养,其中家庭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家庭背景的贡... 基于我国东中西7省24个市(区、县)的11797名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调查数据,探究家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投入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和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均能显著正向影响学生数字素养,其中家庭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家庭背景的贡献份额较高。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加家庭和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投入均能显著提升城乡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家庭和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投入对数字意识和数字社会责任的提升效应呈现下降趋势,对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提升效应呈现倒U型;家庭和学校数字化资源的影响均存在单门槛效应。通过机制分析表明,家庭和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投入均可以通过先前数字化学习经历间接对数字素养产生正向影响。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以下建议:数字化学习资源投入应从“学校”拓展到“家庭”,既要发挥家校互补作用,弥补城乡学生数字素养差距,又要发挥家校协同作用,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对数字素养“意识层”和“技能层”的差异化效用,同时也要丰富学生数字化学习经验,并加强后续评估,促进学生数字素养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意识 数字素养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建设
10
作者 付卫东 郭三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0,共8页
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课后服务研究和实践状况,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主要包含政策法规体系、经费保障体系、师资队伍体系... 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课后服务研究和实践状况,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主要包含政策法规体系、经费保障体系、师资队伍体系、课程内容体系、质量评估体系、数字化应用体系和家校社协同体系。与之相应,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应包括:完善课后服务政策法规,加强课后服务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加强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后服务师资保障能力;加强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做好课后服务质量评估,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升级;加快数字化应用步伐,推动课后服务数字化转型;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课后服务协同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现实动因 基本构成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融合型教联体扩优提质的经验及启示--以黄梅县教联体建设为例
11
作者 付卫东 王云雪 吴悦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4期26-28,共3页
我国致力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湖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教联体建设就是最强有力的抓手之一,... 我国致力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湖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教联体建设就是最强有力的抓手之一,是湖北省委倡导的“共同缔造”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行动。湖北省教联体主要分为融合型教联体、共建型教联体,融合型教联体主要采取“本部+校区(分校)”的方式,由一所优质学校带几个校区(分校),实行单一法人制,人事、经费、教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实行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教育一体化 优质学校 城乡教育发展 融合型 资源配置 一所 一体化管理
下载PDF
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在地化培育的困境与突围
12
作者 付卫东 刘怡帆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乡村创新型人才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推手,根植于乡土之中的教育是乡村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剂良药。目前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在地化培育仍存在重重困境:在培养对象方面,乡村师资短缺与乡村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存在矛盾问题;在培... 乡村创新型人才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推手,根植于乡土之中的教育是乡村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剂良药。目前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在地化培育仍存在重重困境:在培养对象方面,乡村师资短缺与乡村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存在矛盾问题;在培养途径方面,政策要求与乡村课堂实际教学情况之间存在差距问题;在培养方式方面,乡村传统教学方式与创新教育理念之间存在冲突问题。为破解人工智能背景下在地化培育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多重困境,要遵循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特点,因人而异;要多途径地培育乡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地制宜;要用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学方式革新,因势乘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生 创新素养 在地化培育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技术应用何以影响小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自我认知和计算思维的中介效应分析
13
作者 付卫东 卢春华 陈安妮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6,共12页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信息社会责任纳入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对于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深层次变革。为探讨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技术应用、计算思维、自我认知和小学生信...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信息社会责任纳入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对于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深层次变革。为探讨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技术应用、计算思维、自我认知和小学生信息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数字技术应用量表、计算思维量表、自我认知量表和信息社会责任量表对我国东中西7省24个市(区、县)的725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思维和自我认知在数字技术应用与信息社会责任之间不仅起单独中介作用,还起链式中介作用。数字技术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发展,提升计算思维,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责任 数字技术应用 自我认知 计算思维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中小学生计算思维量表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屹 陈邓康 +3 位作者 付卫东 刘金芳 林裕如 丁双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科学、精准的评价则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基础。然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计算思维测评,目前国内尚无依托相关课程标准制定的本土化的、权威的量表。为此,研究首次依托《义务教育... 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科学、精准的评价则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基础。然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计算思维测评,目前国内尚无依托相关课程标准制定的本土化的、权威的量表。为此,研究首次依托《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计算思维定义及培养要求,共以12920名(N1=1029,N2=1458,N3=10433)小学生和初中生为研究样本,运用收敛混合方法构建一个面向我国教育实际的、经严格论证的中小学生计算思维量表。结果显示:经过两轮的收敛混合分析,修改后的计算思维量表共包含5个因子及15个题项,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经过大样本实证检验分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具有跨性别、年级和地区测量等值性,可以用来测量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计算思维量表 收敛混合方法 大样本实证调研 义务教育
下载PDF
6种牧草对恶性入侵植物黄花刺茄的替代控制效果
15
作者 袁至立 张国良 +4 位作者 张岳 王忠辉 宋振 孙承宇 付卫东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6,共11页
【目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筛选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广适应性的替代植物及其组合,为遏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恶性外来入侵杂草黄花刺茄的蔓延危害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方法】使用两因素多区组非对称性取代试验方法,通过异质性土壤盆... 【目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筛选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广适应性的替代植物及其组合,为遏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恶性外来入侵杂草黄花刺茄的蔓延危害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方法】使用两因素多区组非对称性取代试验方法,通过异质性土壤盆栽试验筛选目标替代植物,分别测定黄花刺茄单种、与替代植物两两混种的叶绿素值,地上、地下以及单株生物量,通过竞争效应定量分析,筛选表现优异的替代植物,再进行小区试验筛选验证。【结果】褐土(S1、S2)处理组替代效果好的牧草为羊草、扁穗冰草、苇状羊茅,但其在S1及S2处理组中表现不同,S1处理组中其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依次为92.90%、92.31%以及92.31%,S2处理组中其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依次为56.7%、78.4%、54.9%;栗褐土(S3)处理组替代效果好的植物为紫花苜蓿、羊草、扁穗冰草、苇状羊茅,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依次为94.20%、91.95%、87.35%、86.21%;栗钙土(S4、S5)处理组替代效果综合表现最好的牧草为苇状羊茅,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为97.26%~85.19%,此外扁穗冰草在S4处理组中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达88.41%,紫花苜蓿在S5处理组中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达88.89%;黑钙土(S6)处理组替代效果好的牧草为紫花苜蓿,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为94.20%;新积土(S7)处理组替代效果好的牧草为羊草、苇状羊茅,对黄花刺茄生物量抑制率依次为94.57%,85.27%。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羊草处理组合、紫花苜蓿+羊草+苇状羊茅处理组合,对黄花刺茄竞争抑制效果最好,相比于对照组(单种黄花刺茄)降低其单位面积生物量百分比分别为91.78%、91.2%。【结论】不同土壤处理组中,替代效果综合表现较好的是紫花苜蓿、苇状羊茅、羊草。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处理组中,苇状羊茅、羊草对黄花刺茄表现出较好的竞争抑制效应;有机质较低的土壤处理组中,紫花苜蓿对黄花刺茄的抑制效果较好。紫花苜蓿+羊草、紫花苜蓿+羊草+苇状羊茅两种组合对吉林省白城市科尔沁草原上黄花刺茄抑制效果好、低成本、效益高、适应性强,可广泛推广应用于黄花刺茄发生区域的生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刺茄 替代控制 生态防治 植物竞争 牧草
下载PDF
根际细菌在长刺蒺藜草氮素利用中的作用
16
作者 马涛 宋振 +5 位作者 付卫东 张岳 王忠辉 袁至立 王伊 张国良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目的】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在贫瘠土壤中能够快速生长和扩张,形成单一优势群落。本研究分析长刺蒺藜草入侵对土壤氮循环及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揭示其入侵的微生态学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6S rRNA和nifH基因扩增子高... 【目的】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在贫瘠土壤中能够快速生长和扩张,形成单一优势群落。本研究分析长刺蒺藜草入侵对土壤氮循环及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揭示其入侵的微生态学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6S rRNA和nifH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刺蒺藜草、披碱草、冰草、狗尾草根际土壤细菌及固氮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果】长刺蒺藜草入侵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水溶性氮和铵态氮的含量。根际土壤高通量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蓝细菌、念珠藻、鱼腥藻、厚壁菌门在长刺蒺藜草固氮菌群落中有明显富集;长刺蒺藜草可能通过增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蓝细菌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来提高其固氮能力,促进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硝化螺旋菌属和阿菲波菌属在长刺蒺藜草对氮素的利用过程中影响较小。【结论】长刺蒺藜草通过改变入侵地根际土壤细菌和固氮菌的群落结构,影响根际土壤的氮素环境,以利于自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刺蒺藜草 根际细菌 氮素利用机制 入侵
下载PDF
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0
17
作者 付卫东 王继新 左明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155,共10页
农村教学点复兴对于方便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但当前农村教学点发展存在着教育质量、师资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诸多困境。利用信息化手段... 农村教学点复兴对于方便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就近入学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但当前农村教学点发展存在着教育质量、师资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诸多困境。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设"一体、双核、四驱"模式的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等措施,使得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著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机会增多。但与此同时,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还面临经费投入不足、协同不力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UGBA运行机制、加大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农村教学点学生信息化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村教学点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 被引量:90
18
作者 付卫东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通过对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多渠道拓宽乡村教师来源,为乡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实施差异化补助...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通过对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多渠道拓宽乡村教师来源,为乡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实施差异化补助和教师周转房等措施,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有所改善;职称评定和教师培训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了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渠道;实施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乡村教师辛勤劳动得到了充分肯定。同时,该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策知晓率不高,乡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且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乡村学校教师编制供需矛盾尖锐,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不畅,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不荣誉"。为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以省为主"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严格乡村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完善乡村教师编制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来源 生活待遇 职业发展 教师编制 荣誉制度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在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97
19
作者 付卫东 周洪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8,共5页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在线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存在严重的"苦乐不均";教师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在线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存在严重的"苦乐不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线教育对课程资源和平台面临"无米下锅"的境地;居家在线学习家长学生和学校"各吹各调";家长学生个性化、优质化在线教育需求强烈但"众口难调";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城市低阶层子女在线教育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为此,特提出优化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整合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和管理平台、健全在线教育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等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在线教育 挑战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展望——基于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调查 被引量:38
20
作者 付卫东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6,共12页
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对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18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资助体系;贫... 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精准扶贫。对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18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资助体系;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有效弥补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实现了贫困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共享式发展;加强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当前教育扶贫还面临不少问题:忽视了教育扶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精准识别机制相对滞后;学校软件建设相对不足;对贫困生全面发展和内生激励重视不够;对贫困生群体的帮扶措施单一化和平均化等。为此,本文提出加强教育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重视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内生激励,注重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精准识别 教师队伍建设 贫困生全面发展 学校质量提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