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库拉岗日穹窿次麦矽卡岩型锡铁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1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6 位作者 郭伟康 张海 董随亮 张林奎 李应栩 马国桃 焦彦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4-736,共13页
库拉岗日穹窿位于西藏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东段,毗邻北部的拉隆穹窿。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稀疏地表工程控制,在库拉岗日穹窿东部发现了一具有大型矿床潜力的次麦锡铁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Sn-Fe和Pb-Zn-Ag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中... 库拉岗日穹窿位于西藏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东段,毗邻北部的拉隆穹窿。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稀疏地表工程控制,在库拉岗日穹窿东部发现了一具有大型矿床潜力的次麦锡铁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Sn-Fe和Pb-Zn-Ag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中,属于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的矿体品位高,厚度大,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钨矿和镜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方解石、云母、绿帘石、绿泥石、透闪石、阳起石和符山石等。目前,稀疏的地表工程已控制2条Sn-Fe矿体和5条Pb-Zn-Ag矿体,且矿区内钨也显示出良好的成矿前景。综合评估表明,次麦矽卡岩型锡铁铅锌多金属矿床的资源潜力巨大,其矿化特点与成矿元素组合独特,以锡石和磁铁矿共生为特点,明显不同于北喜马拉雅成矿带其他矿床,是一种新的矿床类型。该矿床的发现对认识和理解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穹窿构造淡色花岗岩成矿系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铅锌矿 矽卡岩型 库拉岗日穹窿 找矿意义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北喜马拉雅双穹隆构造的建立:来自藏南错那洞穹隆的厘定 被引量:23
2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4 位作者 王根厚 黄勇 张林奎 董随亮 梁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3-802,共20页
错那洞穹隆属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的东南部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次研究首次发现并确立的穹隆构造。穹隆位于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南部,由外向内被两条环形断裂划分为三个岩石-构造单元: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上部单元、中部单元以... 错那洞穹隆属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的东南部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次研究首次发现并确立的穹隆构造。穹隆位于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南部,由外向内被两条环形断裂划分为三个岩石-构造单元: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上部单元、中部单元以及核部,其中内侧断裂为下拆离断层,外侧为上拆离断层。上部单元主要由侏罗系日当组的泥质粉砂质板岩和片岩组成,由外向穹隆中心靠近,根据变质矿物组合特征,其岩性呈较明显的渐变过程,即含或者不含变质矿物的泥质粉砂质板岩、含堇青石粉砂质板岩、含石榴石堇青石粉砂质板岩和含石榴石黑云母粉砂质板岩;中部单元从上至下岩石变质程度逐渐加深,构造变形依次增强,岩性依次为日当组低-高变质的片岩(包括含石榴石黑云母石英片岩、含蓝晶石-十字石二云母石英片岩、含矽线石二云母二长片麻岩)、含电气石(化)花岗质黑云母片麻岩、石榴石云母片麻岩和糜棱状石英二云母片麻岩,其典型变质矿物有石榴石、十字石、矽线石和蓝晶石;核部主要由糜棱状花岗质片麻岩夹少量的副片麻岩和错那洞淡色花岗岩组成。错那洞穹隆主要发育四期线理构造:近N-S向逆冲、N-S向伸展线理、近E-W向线理和围绕核部向四周外侧倾伏线理,分别对应了穹隆构造经历的四期主要变形:初期向南逆冲、早期近N-S向伸展、主期近E-W向伸展和晚期滑塌构造运动,其中主期近E-W向伸展对应于错那洞穹隆的形成,其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印度板块斜向俯冲及由俯冲引起的中地壳向东流动双重作用。错那洞穹隆的发现和确立丰富了NHGD近E-W向伸展构造,进一步将NHGD划分为由近N-S向伸展所形成的穹隆带(简称NS-NHGD)和近E-W向伸展所形成的穹隆带(EW-NH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隆 E-W向伸展 错那洞 扎西康 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滩涧山群c岩性组的时代归属及其物源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付建刚 梁新权 +6 位作者 王策 蒋英 周云 潘传楚 钟永生 杨永强 王泽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092,共12页
锡铁山滩间山群C岩性组主要由轻微变质的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等组成,因后期强烈构造改造,以“岩片”形式夹持于滩间山群b岩性组和d-1岩性组之间。长期以来,它一直与a、b、d岩性组一起被归属为晚奥陶世滩间山... 锡铁山滩间山群C岩性组主要由轻微变质的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等组成,因后期强烈构造改造,以“岩片”形式夹持于滩间山群b岩性组和d-1岩性组之间。长期以来,它一直与a、b、d岩性组一起被归属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本文在野外观察基础之上,对来自锡铁山地区滩涧山群C岩性组紫红色含砾砂岩中的大量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年龄测试,所测锆石的。206Pb/238U或。207Pb/206Pb表面年龄变化范围为429-2636Ma,它具有1个大约431Ma显著峰值。此外,尚有大约456Ma、908Ma和1847Ma3个次要年龄峰值。最小峰值431Ma说明C岩性组沉积年龄应晚于431Ma,可能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年龄在431Ma和456Ma左右碎屑锆石大都呈自形一半自形,包括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锆石,说明盆地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就近源区锡铁山的加里东期岩浆岩和变质岩,同时说明了源区经历了加里东期的强烈岩浆活动以及随后近于同期的强烈变质作用,这与锡铁山地区早古生代强烈的陆壳俯冲碰撞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时代相一致。857~937Ma和1610~1992Ma的碎屑锆石的存在说明锡铁山地区曾存在前寒武纪地层或者是经历了前寒武纪的构造热事件,前寒武纪地层为C岩性组提供了部分碎屑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年龄 碎屑锆石 c岩性组 滩间山群 锡铁山
下载PDF
西藏错那洞穹窿同构造矽卡岩特征及相关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的成矿时代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5 位作者 王根厚 张林奎 梁维 张小琼 焦彦杰 董随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4-1322,共19页
错那洞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NHGD)的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穹窿构造。穹窿由内向外依次由核部、滑脱系和盖层三部分组成,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穹窿滑脱系的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矿体产在含石榴子石十字... 错那洞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NHGD)的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穹窿构造。穹窿由内向外依次由核部、滑脱系和盖层三部分组成,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穹窿滑脱系的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矿体产在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与强烈变形的淡色花岗岩或伟晶岩密切相关,部分矽卡岩矿物呈定向排列,具强烈的剪切特征;淡色花岗岩与矽卡岩的接触关系部分呈渐变接触,部分呈突变关系,表明矽卡岩与该期岩浆关系密切,矽卡岩与淡色花岗岩属于同构造的产物。本次研究获得错那洞穹窿滑脱系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16.6±0.3)Ma,反等时线年龄为(16.7±0.3)Ma,该年龄代表第二期由南向北伸展构造变形时间,即藏南拆离系(STDS)在错那洞穹窿的活动时间;含白云母的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6.9±0.2)Ma,与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年龄一致,代表同构造矽卡岩的形成时间,也是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形成于由藏南拆离系强烈活动引起的伸展减薄构造背景,减压熔融形成的岩浆沿着构造通道上涌侵位,并与围岩交代反应形成同构造矽卡岩及其中的富铍钨锡矽卡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造矽卡岩 稀有金属 Ar-Ar测年 错那洞穹窿 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 北喜马拉雅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建刚 梁新权 +6 位作者 王策 蒋英 周云 潘传楚 杨永强 王泽利 钟永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8,共15页
在柴北缘锡铁山地区元古宇达肯大坂群与奥陶系滩涧山群之间发育一条呈NW向展布的基底韧性剪切带。本文对该韧性剪切带中的宏观构造(鞘褶皱、不对称褶皱、塑性流变组构、S-C组构、旋转碎斑系、构造透镜体、粘滞型石香肠构造)和糜棱岩微... 在柴北缘锡铁山地区元古宇达肯大坂群与奥陶系滩涧山群之间发育一条呈NW向展布的基底韧性剪切带。本文对该韧性剪切带中的宏观构造(鞘褶皱、不对称褶皱、塑性流变组构、S-C组构、旋转碎斑系、构造透镜体、粘滞型石香肠构造)和糜棱岩微观构造(云母鱼构造、压力影构造、动态重结晶、雪球状旋转构造、波状消光和云母扭折)特征作了详细的研究。对锡铁山基底韧性剪切带中花岗质糜棱岩进行白云母Ar-Ar同位素测年,获得坪年龄为398±4 Ma,等时线年龄为399±4 Ma,二者基本一致,代表了锡铁山基底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间。综合上述特征判断,锡铁山韧性剪切带是一条由元古宇达肯大坂群向SW斜向逆冲所形成的右行逆冲韧性剪切带,该韧性剪切带与早古生代柴达木地块向NE斜向俯冲碰撞造山作用有关,并可能导致了超高压变质体折返到浅部地壳层次。同样,该韧性剪切带的存在,也对锡铁山铅锌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后期构造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白云母 Ar-Ar测年 右行逆冲 构造意义 锡铁山 柴北缘
下载PDF
西藏北喜马拉雅拉隆穹隆含Be、Nb、Ta钠长石花岗岩的识别及意义 被引量:21
6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5 位作者 董随亮 张海 郭伟康 张林奎 张小琼 焦彦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2期91-103,共13页
拉隆穹隆出露于西藏北喜马拉雅带的东段,位于康马穹隆和错那洞穹隆之间。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精细剖面测量,在拉隆穹隆核部和围绕穹隆核部呈环状发育的滑脱系中发现一套含Be、Nb、Ta等稀有金属的钠长石花岗岩。拉隆花岗岩由内向外... 拉隆穹隆出露于西藏北喜马拉雅带的东段,位于康马穹隆和错那洞穹隆之间。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精细剖面测量,在拉隆穹隆核部和围绕穹隆核部呈环状发育的滑脱系中发现一套含Be、Nb、Ta等稀有金属的钠长石花岗岩。拉隆花岗岩由内向外呈现出规律性的岩性变化,依次为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伟晶质花岗岩、钠长石花岗岩、伟晶岩及石英壳,表明其是一套岩浆分异程度极高的花岗岩。岩相学研究显示,拉隆钠长石花岗岩的矿物成分以钠长石、石英、钾长石和白云母为主,含少量石榴石,可见少量绿柱石和铌钽族矿物。岩石化学分析表明,该钠长石花岗岩以富含Be、Nb、Ta、Li、Rb、Cs等稀有金属元素及富含H 2 O、P、F和B等挥发分为典型特征,其中稀有金属Be、Nb、Ta的含量均已达到工业品位,构成了Be-Nb-Ta稀有金属矿体。本文对拉隆穹隆核部的钠长石花岗岩进行独居石U-Pb测年分析,获得21.3 Ma的独居石结晶年龄,与区域上的淡色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拉隆含Be-Nb-Ta稀有金属钠长石花岗岩的发现,丰富了北喜马拉雅带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类型,对在北喜马拉雅地区寻找钠长石花岗岩型Be-Nb-Ta稀有金属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Be-Nb-Ta稀有金属 钠长石花岗岩 拉隆穹隆 北喜马拉雅
下载PDF
西藏拉隆穹窿地质特征和Be-Nb-Ta稀有金属矿化的厘定及其战略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6 位作者 王根厚 董随亮 张海 郭伟康 张林奎 张小琼 焦彦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3-933,共21页
拉隆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东段,介于康马穹窿和错那洞穹窿中间。在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剖面测量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构造变形、野外岩石学和矿物学综合研究,发现拉隆穹窿由内向外由三部分组成,依次是核部、滑脱系和盖层。核部主... 拉隆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东段,介于康马穹窿和错那洞穹窿中间。在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剖面测量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构造变形、野外岩石学和矿物学综合研究,发现拉隆穹窿由内向外由三部分组成,依次是核部、滑脱系和盖层。核部主要是一套新生代高分异的淡色花岗岩组合,未见老基底出露;滑脱系主要由一套中高级变质的云母类片岩、和夹于片岩中的大理岩、矽卡岩和变形花岗岩组成,整体属于一条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盖层主要是一套浅变质或未变质的千枚岩、千枚状板岩和粉砂质板岩组成。滑脱系与盖层之间以上拆离断层为界,下拆离断裂在穹窿中还未完全剥露出来,整体以鞘褶皱发育为典型特征。且拉隆穹窿分别经历了由南向北逆冲挤压构造、由北向南伸展剪切构造、成穹构造和近E-W向伸展构造等四期构造变形;其中第二期构造变形在穹窿中发育和保存最好。在变质作用上,拉隆穹窿保存了两类变质作用:一类是围绕穹窿核部呈环带分布的典型巴洛式变质作用,由外向内依次是硬绿泥石‒堇青石变质矿物带、石榴石‒黑云母变质矿物带、十字石变质矿物带、蓝晶石变质矿物带;另一类是受岩体热烘烤所形成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典型的变质矿物有红柱石。穹窿核部花岗岩呈良好的垂向分带特征,从下向上依次是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伟晶质花岗岩、钠长石花岗岩和伟晶岩壳/石英壳。在稀有金属成矿方面,拉隆穹窿中共识别出三种矿化类型:矽卡岩型Be-Nb-Ta稀有金属矿、钠长石花岗岩型Be-Nb-Ta稀有金属矿和构造‒热液型Cu-Pb-Zn多金属矿,其中拉隆穹窿Be-Nb-Ta稀有金属矿床,特别是钠长石花岗岩型Be-Nb-Ta稀有金属矿的发现,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北喜马拉雅带稀有金属的成矿类型和成矿潜力;同时在摸清我国关键矿产资源家底、提高关键矿产资源战略统筹能力、发挥其作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利器作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钠长石花岗岩 Be-Nb-Ta稀有金属 拉隆穹窿 北喜马拉雅
下载PDF
西藏拉隆穹窿淡色花岗岩中石榴子石矿物学研究及对岩浆-热液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6 位作者 董随亮 张海 郭伟康 张林奎 梁维 焦彦杰 凌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为建立淡色花岗岩演化和稀有金属成矿的矿物学指标,本文选取了北喜马拉雅拉隆淡色花岗岩的石榴子石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电子探针分析和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分析,结果表明MnO含量从白云母花岗岩(12.42%~13.48%)到钠长石花岗岩(16.83%~2... 为建立淡色花岗岩演化和稀有金属成矿的矿物学指标,本文选取了北喜马拉雅拉隆淡色花岗岩的石榴子石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电子探针分析和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分析,结果表明MnO含量从白云母花岗岩(12.42%~13.48%)到钠长石花岗岩(16.83%~22.09%)逐渐增高,白云母花岗岩石榴子石主要为铁铝榴石,钠长石花岗岩中石榴子石主要为锰铝榴石,其均为典型岩浆成因的石榴子石。石榴子石微量元素结果显示白云母花岗岩和钠长石花岗岩石榴子石稀土均呈现HREE富集、LREE亏损,Eu负异常的特征。从白云母花岗岩到钠长石花岗岩,石榴子石中Zn含量增加,Sc、Y和HREE等元素含量降低,特别是当HREE含量小于1000×10^(-6)时,稀有金属元素Be、Nb和Ta含量增加,标志着岩浆演化从正岩浆阶段进入了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形成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锰铝榴石可以作为拉隆淡色花岗岩Be-Nb-Ta稀有金属矿化的矿物学指标,此外,石榴子石中Sc、Y和HREE等元素的变化也可以作为淡色花岗岩稀有金属矿化的判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 矿物微量 Be-Nb-Ta稀有金属 淡色石花岗岩 拉隆穹窿 北喜马拉雅
下载PDF
火山-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VSHMS)特征研究——以锡铁山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付建刚 梁新权 +2 位作者 王策 董超阁 蒋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01-,共1页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位于我国西北部柴北缘构造成矿带的中部。该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裂谷初始阶段,矿体主要赋存在一套海相沉积的滩间山群火山碎屑沉积岩的中下部。长期以来,关于锡铁山铅锌矿床的起...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位于我国西北部柴北缘构造成矿带的中部。该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裂谷初始阶段,矿体主要赋存在一套海相沉积的滩间山群火山碎屑沉积岩的中下部。长期以来,关于锡铁山铅锌矿床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早在1987年,邬介人等认为锡铁山矿床是火山喷气变质构造型矿床(邬介人等,1987)。随后部分学者认为是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1999年,邓吉牛等人提出了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喷气沉积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铅锌矿 VSHMS 矿床类型 块状硫化物 构造型 柴北缘 火山-沉积 铅锌矿床 晚奥陶世 矿床形成
下载PDF
喜马拉雅成矿带嘎波锂矿铌铁矿族矿物学特征及对岩浆-热液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建刚 李光明 +7 位作者 郭伟康 张海 张林奎 董随亮 周利敏 李应栩 焦彦杰 石洪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50,共17页
嘎波伟晶岩型锂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的库拉岗日穹窿东北端,是最近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含矿伟晶岩主要赋存在库拉岗日穹窿滑脱系的大理岩中,成矿元素以锂为主,共生铍铌钽等稀有金属。本文对锂辉石伟晶岩脉中铌铁矿族矿物开... 嘎波伟晶岩型锂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的库拉岗日穹窿东北端,是最近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含矿伟晶岩主要赋存在库拉岗日穹窿滑脱系的大理岩中,成矿元素以锂为主,共生铍铌钽等稀有金属。本文对锂辉石伟晶岩脉中铌铁矿族矿物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背散射电子成像和能谱元素面扫描分析。岩相学研究表明锂辉石伟晶岩中铌铁矿族矿物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正向条带结构、反向条带结构、韵律环带结构和复杂结构4种类型。铌铁矿族矿物的内部结构和成分特征,有效记录了锂辉石伟晶岩形成演化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应于正岩浆阶段的末期,形成铌铁矿族矿物核部,成分相对均一,没有环带的晶体,以富Nb和Fe为特征;第二阶段,对应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早期,形成铌铁矿族矿物的正向条带结构、反向条带结构和韵律环带结构,以Nb、Ta、Fe、Mn元素含量周期性变化为特征;第三阶段,对应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晚期,该阶段形成铌铁矿族矿物的复杂结构,以大量富Ta和富Mn流体交代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铌铁矿族矿物内部结构对揭示锂辉石伟晶岩的形成过程与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铌铁矿族矿物 花岗伟晶岩 稀有金属 岩浆-热液过渡 库拉岗日穹窿 喜马拉雅成矿带
下载PDF
二叠纪东吴运动的沉积响应差异:来自扬子和华夏板块吴家坪组或龙潭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梁新权 周云 +3 位作者 蒋英 温淑女 付建刚 王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92-3606,共15页
二叠纪所发生的东吴运动是华南非常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但在构造运动方式、动力学机制以及岩浆-沉积-成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扬子板块,东吴运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二叠世之间,由地幔柱活动引起,表现为地壳的大规模抬升和... 二叠纪所发生的东吴运动是华南非常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但在构造运动方式、动力学机制以及岩浆-沉积-成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扬子板块,东吴运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二叠世之间,由地幔柱活动引起,表现为地壳的大规模抬升和大火成岩省的形成;而在华夏板块,东吴运动发生时间相对较早,始于早二叠世晚期,可能由古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以及陆陆碰撞引起,主要体现造山作用和前陆盆地的形成以及大量二叠纪花岗岩的侵入。对晚二叠世吴家坪组碎屑锆石所进行的LA-ICPMS U-Pb年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和华夏碎屑锆石所构成的年龄频谱和所反映的信息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来自扬子板块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50~272Ma,峰值为259Ma,这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间非常一致,说明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来自华夏板块龙潭组(相当于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明显与扬子板块吴家坪组碎屑锆石年龄不一样,华夏龙潭组碎屑锆石年龄变化范围宽广,介于250~3652Ma之间,具有258Ma、290Ma、447Ma、988Ma和1880Ma5个大的峰值以及360Ma、541Ma、823Ma和2500Ma4个小的峰值。这些锆石年龄,除了2500Ma外,在华夏地块中部有同期岩浆岩出露。这说明华夏吴家坪组碎屑物源复杂,源区经历了复杂的地壳演化历史,包括晋宁、加里东和印支等造山作用。华夏板块晚二叠世早期碎屑物源可能通过造山作用和短距离搬运来自华夏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碎屑锆石 吴家坪组 龙潭组 东吴运动 二叠纪 扬子与华夏板块
下载PDF
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09
12
作者 李光明 张林奎 +8 位作者 焦彦杰 夏祥标 董随亮 付建刚 梁维 张志 吴建阳 董磊 黄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3-1008,共6页
经过地质调查工作在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矿集区南部新识别出由花岗片麻岩、强变形片岩和弱变质板岩组成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系统。穹隆核部侵入的淡色花岗岩主体为含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二云母花岗岩,具多期侵入的特征,... 经过地质调查工作在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矿集区南部新识别出由花岗片麻岩、强变形片岩和弱变质板岩组成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系统。穹隆核部侵入的淡色花岗岩主体为含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二云母花岗岩,具多期侵入的特征,其中与成矿有关的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6.64±0.38)Ma。在岩体边部强变形的片岩带中新发现了环穹隆展布,层位稳定的矽卡岩带和厚大的铍多金属工业矿体。预查工作通过稀疏地表工程控制,证实铍达到超大型规模,共生的锡、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揭示出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除原有的铅锌、金锑等矿种外,铍锡钨多金属还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该首次发现和报道的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对再认识喜马拉雅成矿带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 新发现 错那洞 喜马拉雅成矿带
下载PDF
藏南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成因:来自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黄春梅 李光明 +4 位作者 张志 梁维 黄勇 张林奎 付建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195,共14页
藏南错那洞穹隆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部,淡色花岗岩是其核部组成部分之一.对其中的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其结晶年龄分别为(20.6±0.3) Ma和(16.7±0.2) Ma,属于喜马拉雅... 藏南错那洞穹隆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部,淡色花岗岩是其核部组成部分之一.对其中的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其结晶年龄分别为(20.6±0.3) Ma和(16.7±0.2) Ma,属于喜马拉雅中新世淡色花岗岩.错那洞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和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均具有富硅(w(SiO2)为71.6 %~74.6%)、富铝(w(Al2O3)为14.5%~16.1%)、富钾(w(K2O)为4%~4.7%)及高铝饱和指数(A/CNK=1.16~1.22)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强过铝质花岗岩,并且两类花岗岩都富集Rb、U、K、Pb,相对亏损Nb、Ta、Zr、Ti.但含石榴子石淡色花岗岩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Eu/Eu*=0.29~0.46),而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Eu的负异常相对较弱(Eu/Eu*=0.58~0.80).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的Rb/Sr值为2.4~3.5,Ba含量为(200~253)×10-6,TiO2含量相对较低,表明错那洞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是在无水条件下由变泥质岩中的白云母脱水熔融而形成,并且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的产生可能与藏南拆离系(STDS)启动造成的构造减压有关.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的K/Rb、Zr/Hf、Nb/Ta、WHo值呈现出非球粒陨石异常,稀土四分组效应和异常高的Rb/Sr值(18.6~22.2)表明错那洞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是经过岩浆高度演化而形成的.高度演化的岩浆有利于W、Sn、Be等稀有金属成矿.错那洞含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与错那洞穹隆的W-Sn-Be矿具有相邻的空间位置,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而错那洞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与扎西康Pb-Zn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一致性,两者之间很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错那洞淡色花岗岩 岩石成因 高分异花岗岩 白云母脱水熔融 扎西康Pb-Zn矿床
下载PDF
北喜马拉雅错那洞穹隆:片麻岩穹隆新成员与穹隆控矿新命题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志 张林奎 +5 位作者 李光明 梁维 夏祥标 付建刚 董随亮 马国桃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4-766,共13页
错那洞片麻岩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侧,靠近藏南拆离系,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中最新发现的新成员。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首次全面介绍了错那洞片麻岩穹隆的结构组成,同时进行了片麻岩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 错那洞片麻岩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侧,靠近藏南拆离系,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中最新发现的新成员。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首次全面介绍了错那洞片麻岩穹隆的结构组成,同时进行了片麻岩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错那洞片麻岩穹隆由核-幔-边三部分组成,核部由花岗片麻岩及淡色花岗岩组成,并可见大量伟晶岩脉穿插;幔部为一套强变质变形的二云母片岩,从内至外具有夕线石+石榴石→蓝晶石+石榴石→十字石+石榴石→石榴石+十字石+堇青石→堇青石+石榴石的变质分带特征;边部主要为浅变质沉积岩系,可见较多因穹隆隆升而形成的A型褶皱。花岗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99.7±3.4)Ma(MSWD=0.025),与NHGD其它穹隆核部片麻岩时代基本一致,均为泛非—早古生代造山活动的产物。在本次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错那洞片麻岩穹隆中发现了矽卡岩型钨锡铍工业矿体以及铜金矿化体,同时在伟晶岩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绿柱石等宝石矿产,这样的成矿作用与矿化组合在NHGD中尚属首次发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控矿新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穹隆 花岗片麻岩 变质分带 错那洞 北喜马拉雅
下载PDF
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嘎波伟晶岩型锂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光明 付建刚 +8 位作者 郭伟康 张海 张林奎 董随亮 李应栩 吴建阳 焦彦杰 金灿海 黄春梅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9-1119,共11页
库拉岗日穹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北邻拉隆穹窿。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稀疏地表工程控制,在库拉岗日穹窿东部的嘎波地区新评价一处伟晶岩型锂矿。含矿锂辉石伟晶岩脉整体上顺层出露在穹窿滑脱系大理岩中,单条脉长1~1 200 ... 库拉岗日穹窿位于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北邻拉隆穹窿。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稀疏地表工程控制,在库拉岗日穹窿东部的嘎波地区新评价一处伟晶岩型锂矿。含矿锂辉石伟晶岩脉整体上顺层出露在穹窿滑脱系大理岩中,单条脉长1~1 200 m不等、宽0.8~40 m不等,主要含锂矿物有锂辉石、锂电气石和锂云母等。目前通过5个地表工程控制识别出2条主要矿化带,其中Ⅰ号矿化带长约2 km,圈出主矿体2条(K_(1)、K_(2)),Ⅱ号矿化带长约700 m,圈出主矿体1条(K_(3))。K_(1)矿体长约1 200 m,厚5~40 m,平均约20 m。K_(2)和K_(3)矿体呈大透镜状产出,走向延伸>100~600 m,厚15~50 m,其中K_(2)矿体总厚度45.3 m, Li2O平均品位为1.11%、Rb2O平均品位为0.064%、BeO平均品位为0.047%。新发现的嘎波锂矿以锂为主,共生铍、铷,伴生铌、钽、铯、钨、锡等有益组分,初步分析有望达到大型规模,进一步找矿潜力巨大。嘎波锂矿的发现是喜马拉雅成矿带稀有金属找矿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对深入认识喜马拉雅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与成矿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锂矿 库拉岗日穹窿 新发现 喜马拉雅成矿带 嘎波
下载PDF
海南白垩纪六罗村组火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周云 梁新权 +6 位作者 梁细荣 蒋英 蔡运花 邹水长 王策 付建刚 董超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3-918,共16页
琼南分布有大量白垩纪火山岩,目前对这些火山岩的研究程度仍然较低。本文对出露在三亚六罗地区六罗村组的白垩纪火山岩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表明,六罗村组上部的流纹岩和下部的玄武安山岩具... 琼南分布有大量白垩纪火山岩,目前对这些火山岩的研究程度仍然较低。本文对出露在三亚六罗地区六罗村组的白垩纪火山岩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表明,六罗村组上部的流纹岩和下部的玄武安山岩具有一致的形成年龄,均为102±1 Ma。其中流纹岩样品富硅高钾, SiO2含量73.77%~74.79%, K2O含量5.09%~6.77%, K2O/Na2O 比值1.71~2.80;属强过铝质(A/CNK=1.17~1.22)、高钾钙碱性岩系。样品具中等负 Eu 异常(δEu=0.51~0.61),亏损 Nb、Ta,富集 Rb、Ba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La/Yb)CN值为15.05~16.97。玄武岩-安山岩样品的SiO2含量在49.82%~57.93%之间,其K2O/Na2O比值(0.32~1.11)明显低于流纹岩样品, Mg#(46~58)明显高于流纹岩样品。样品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相对流纹岩样品要弱,其(La/Yb)CN值为9.42~12.24;Eu异常不明显(δEu=0.86~0.94),亏损Nb、Ta,富集LILE, P、Ti元素的负异常相对流纹岩样品要弱。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流纹岩和玄武岩–安山岩样品的(87Sr/86Sr)i 值分别为0.708222~0.708965和0.707532~0.708401;εNd(t)值分别为–2.49~–2.69和–2.35~–4.09,二者具有一致的Sr-Nd同位素组成。综合分析认为这套火山岩的源区可能来自受俯冲组分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于伸展环境,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 海南岛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洪 李光明 +6 位作者 黄瀚霄 张林奎 吕梦鸿 兰双双 付建刚 周维德 解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1-643,共13页
西藏措勤县鲁尔玛铜(金)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位于中拉萨微陆块的西部,矿体主要呈脉状和不规则状产于含矿斑岩顶部和接触带,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213Ma)。文章通过研究主成矿阶段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 西藏措勤县鲁尔玛铜(金)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位于中拉萨微陆块的西部,矿体主要呈脉状和不规则状产于含矿斑岩顶部和接触带,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213Ma)。文章通过研究主成矿阶段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晚三叠世含矿斑岩体Pb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发现共生硫化物δ^34SV-CDT值变化范围较窄(δ^34SV-CDT=-2.38‰~1.75‰,极差为4.13‰,均值为-0.64‰),具有深源硫(地幔或下地壳)的特征;共生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和毒砂等)Pb同位素(n(206Pb)/n(204Pb)、n(207Pb)/n(204Pb)、n(208Pb)/n(204Pb)分别为18.450~18.903、15.602~15.669、38.637~39.424)和晚三叠世含矿斑岩的Pb同位素(n(206Pb)/n(204Pb)、n(207Pb)/n(204Pb)、n(208Pb)/n(204Pb)分别为18.845~19.560、15.634~15.689、39.273~40.211)具有一致的线性演化曲线,显示出壳幔混合的特征,暗示鲁尔玛铜(金)矿的铅来自于晚三叠世的岩浆活动。研究认为,鲁尔玛铜(金)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的环境,成矿物质应源于新生地壳熔融形成的中酸性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原位微区稳定同位素 鲁尔玛 斑岩型矿床 冈底斯
下载PDF
藏南错那洞花岗质片麻岩锆石年龄、Hf同位素及其对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林奎 李光明 +6 位作者 曹华文 张志 付建刚 夏祥标 董随亮 梁维 黄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2-1335,共24页
错那洞穹隆是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新发现的一个片麻岩穹隆构造。穹隆核部发育一套早古生代眼球状片麻岩。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A-(MC)-ICP-MS对花岗质片麻岩2个样品的锆石开展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片麻岩中的... 错那洞穹隆是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新发现的一个片麻岩穹隆构造。穹隆核部发育一套早古生代眼球状片麻岩。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A-(MC)-ICP-MS对花岗质片麻岩2个样品的锆石开展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片麻岩中的锆石发育核−幔−边结构,核部为具溶蚀港湾结构的继承锆石,幔部为具韵律(震荡)环带的岩浆锆石,边部(增生边)为重熔变质成因的黑锆石。岩浆锆石幔部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00.6±2.6)Ma^(501.1±2.5)Ma,代表该片麻岩的早古生代岩浆结晶年龄。边部变质锆石的新生代重熔年龄为(37.7±0.5)Ma,可能代表藏南拆离系的启动时间。早古生代岩浆锆石幔部的εHf(t)值为−2.1^+5.3(平均值为+2.2),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1~1.6 Ga(平均值为1.3 Ga),表明其源岩起源于高喜马拉雅元古宙地层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内早古生代岩浆活动和新生代穹隆构造变质事件,本文认为错那洞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受控于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壳板片向冈瓦纳大陆下俯冲的造山作用,同时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后的变质和深熔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片麻岩 锆石U−Pb Lu−Hf同位素 错那洞 穹隆 特提斯喜马拉雅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东北部邻区7条主要入海河流重砂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策 梁新权 +5 位作者 童传新 刘平 裴健翔 付建刚 蒋英 周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海南岛西部(琼西)是莺歌海盆地东北部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本文对琼西7条主要河流入海口的现代河砂进行了重矿物含量、重矿物组合以及相关特征指数等分析,发现其重矿物含量、磨圆度、组合以及相关重矿物指数从北到南明显不同,反映出碎... 海南岛西部(琼西)是莺歌海盆地东北部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本文对琼西7条主要河流入海口的现代河砂进行了重矿物含量、重矿物组合以及相关特征指数等分析,发现其重矿物含量、磨圆度、组合以及相关重矿物指数从北到南明显不同,反映出碎屑物质搬运距离和源区岩性也明显不同。北部珠碧江重矿物以钛铁矿、电气石、锆石、绿帘石和透闪石为主,磨圆度较差,反映物源主要为近距离的酸性至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和变质岩;昌化江重矿物以钛铁矿、磁铁矿、锆石和榍石为主,磨圆比较好,物源可能主要为远距离的酸性和基性岩浆岩;中部北黎河和通天河重矿物以钛铁矿、电气石、锆石、石榴石和透闪石为主,基本没有磨圆,物源主要来自近源区,为未经远距离搬运的变质岩、酸性岩浆岩和基性火山岩;感恩河重矿物以磨圆度差的锆石、钛铁矿、榍石、电气石和褐铁矿等稳定—极稳定重矿物为主,反映源区主要为近距离搬运的岩浆岩;南部望楼河和宁远河重矿物以钛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和绿帘石等稳定—不稳定矿物为主,反映的母岩主要为酸性岩浆岩、变质岩和中—基性岩浆岩。这些主要河流入海口的重矿物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其发源地、流经区域以及流经区域所发育的岩石类型相一致。通过研究琼西地区从北到南不同流域的重矿物组合体系,有助于开展莺歌海盆地源汇对比分析,建立不同区域油气储层碎屑物质来源的识别标志,对该盆地天然气储层物源识别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物源分析 地质意义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东侧物源年龄标志的建立:来自琼西6条主要河流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策 梁新权 +7 位作者 周云 付建刚 蒋英 董超阁 谢玉洪 童传新 裴健翔 刘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7-289,共13页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微区定年分析方法,对海南岛西部6条主要河流入海口现代沉积物700粒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年龄分析,获得644个有效数据。研究表明:(1)6条河流具有两组明显不同频谱特征,北部4条河流(珠碧江、昌化江、北黎河和感...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微区定年分析方法,对海南岛西部6条主要河流入海口现代沉积物700粒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年龄分析,获得644个有效数据。研究表明:(1)6条河流具有两组明显不同频谱特征,北部4条河流(珠碧江、昌化江、北黎河和感恩河)主要显示海西—印支期年龄峰(236-257Ma),而南部两条河流(望楼河和宁远河)主要显示燕山晚期年龄峰(约99Ma),这些年龄频谱的特征差异与各河流所流经区域出露的岩浆岩一致,反映了源区对河流碎屑沉积的控制和影响。(2)6条河流年龄变化范围为86-1 600 Ma,主要集中在80-300 Ma,并具有254、238和99 Ma 3个主要年龄峰以及159、1 400-1 600 Ma两个次要峰。254 Ma是源区海南岛不同于华南内陆的一次重要的二叠纪岩浆事件,与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俯冲以及碰撞有关;238 Ma也是海南岛一次重要的岩浆事件。海南岛自245 Ma左右进入造山后的伸展环境,从南到北形成一系列三叠纪Ⅰ型和A型花岗岩,三叠纪和二叠纪花岗岩可能是一个事件的连续演化过程。99 Ma碎屑锆石与海南岛同安岭—牛腊岭玄武质安山岩流纹岩、屯昌埃达克岩以及昌江石碌花岗闪长斑岩年龄相匹配,反映了海南岛在燕山期可能受到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影响。(3)琼西主要河流年龄特征与越南红河存在很大区别,琼西具有燕山晚期(约99 Ma)碎屑锆石年龄,并缺失与红河剪切带构造岩浆变质事件相匹配的喜山期年龄值(22-55 Ma)以及古老锆石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LA-ICP-MS定年 莺歌海盆地 海南岛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