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载金黄铁矿标型特征 被引量:51
1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3 位作者 王乾 夏勇 张兴春 陶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水银洞金矿床为近年来在黔西南地区所发现的又一重要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为矿床的重要载金矿物。通过系统采样和光片鉴定,区分出具有不同标型特征的四种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生物碎屑状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四... 水银洞金矿床为近年来在黔西南地区所发现的又一重要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为矿床的重要载金矿物。通过系统采样和光片鉴定,区分出具有不同标型特征的四种黄铁矿,即草莓状黄铁矿、生物碎屑状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四种黄铁矿的含金性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生物碎屑状黄铁矿和细粒自形黄铁矿的含金性为优,而草莓状黄铁矿和粗粒自形黄铁矿的含金性较差。各种黄铁矿的主成分及微量组分也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本文初步分析了四种黄铁矿的形成条件及金的差异性富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卡林型金矿 水银洞 黔西南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南缘铅锌矿床Cd、Ge与Ga富集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2 位作者 王乾 李发源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扬子地块西南缘分布着大量富含Cd、Ge与Ga的铅锌矿床,已成为我国Pb、Zn及Cd、Ge与Ga矿产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对代表性铅锌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鉴定后,应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手段,研究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中... 扬子地块西南缘分布着大量富含Cd、Ge与Ga的铅锌矿床,已成为我国Pb、Zn及Cd、Ge与Ga矿产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对代表性铅锌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鉴定后,应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手段,研究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中分散元素的富集特征。结果显示,各类矿床中闪锌矿均相对富集Cd,方铅矿富集Ge与Ga,而黄铁矿中Cd、Ge与Ga的富集系数均相对较低,未呈现出选择性富集的趋势;赋存于震旦纪—寒武纪地层且以脉状、网脉状产出的矿体中闪锌矿的Cd含量明显高于赋存于晚古生代并以层状产出的矿体中闪锌矿的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分散元素 富集规律 扬子地块
下载PDF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组成: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王苹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8,共5页
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马脑壳金矿床为陕甘川金三角区内一重要矿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对矿床的成因也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为了确定矿床的成矿时代,从层状矿体中采集了富含流体包裹体... 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马脑壳金矿床为陕甘川金三角区内一重要矿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对矿床的成因也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为了确定矿床的成矿时代,从层状矿体中采集了富含流体包裹体的石英矿物。通过测定包裹体的Rb-Sr同位素组成,应用ISOPLOT程序计算获得(210±35)Ma的成矿年龄,该年龄与容矿地层的形成时代相近。流体包裹体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与三叠纪时期海水的锶同位素比值相一致。综合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组构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作为矿床主体的层状矿体是同生沉积的产物,脉状网脉状矿体则是由后期造山运动体制下所产生的成矿热流体沿裂隙构造交代充填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包裹体 RB-SR同位素 矿床成因论 马脑壳
下载PDF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王苹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2-427,共6页
四川西北部九寨沟县的马脑壳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 ,分别形成于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前者具草莓状结构 ,后者以环带结构为特征。粒度小晶形不规则的黄铁矿具有较高的... 四川西北部九寨沟县的马脑壳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 ,分别形成于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前者具草莓状结构 ,后者以环带结构为特征。粒度小晶形不规则的黄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而晶形完整和晶粒较大者含金量相对较低。辉锑矿和雄黄以细粒浸染状分布者含金量高 ,而以块状产出者金含量低甚至不含金。褐铁矿为表生氧化作用的产物 ,含有显微 -超显微单质金。对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研究表明 ,矿床形成于三个成矿期 ,即沉积 -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氧化期 ,三个成矿期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热液成矿期含矿流体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载金矿物 成因 四川 沉积成岩期 黄铁矿 热液成矿期
下载PDF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王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86-589,共4页
马脑壳金矿床为川西北及陕甘川金三角内的一重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存于中上三叠统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系内,构造和地层控矿特征明显。矿床的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发育,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粘土化和绿泥石化。载金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 马脑壳金矿床为川西北及陕甘川金三角内的一重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存于中上三叠统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系内,构造和地层控矿特征明显。矿床的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发育,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粘土化和绿泥石化。载金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矿床具Au-As-Sb-Hg-W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个时期,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发生于印支运动晚期,成矿物质来自中上三叠统。成矿流体从早期至晚期由盆地卤水逐渐向大气降水演化。热液成矿具有中低温、中低压力、中低盐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脑壳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川西北
下载PDF
渝东南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绍洪 双燕 +1 位作者 李航 朱正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71-472,共2页
1概况位于扬子地块西缘上扬子地区的渝东南地区分布了大量的铅锌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小型,容矿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自渝东南北部至南部,铅锌矿床的产出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北部石柱县一带,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产... 1概况位于扬子地块西缘上扬子地区的渝东南地区分布了大量的铅锌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小型,容矿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自渝东南北部至南部,铅锌矿床的产出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北部石柱县一带,矿体常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如万宝铅锌矿、都会铅锌矿。矿石矿物包括有闪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流体包裹体 渝东南 包裹体类型 产出特征 扬子地块西缘 黄铁矿 方铅矿 矿石矿物 地区分布
下载PDF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Cd、Ga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2 位作者 王乾 李发源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62-164,共3页
在川南地区天宝山铅锌矿床具有典型性.区域主要地层岩石和矿床中闪锌矿元素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代表性层位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富集Pb和Zn,相对富集分散元素Cd和而较贫Ga;闪锌矿中所富集的Cd和Ga也呈现出与灯影组自云岩相类似的特... 在川南地区天宝山铅锌矿床具有典型性.区域主要地层岩石和矿床中闪锌矿元素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代表性层位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富集Pb和Zn,相对富集分散元素Cd和而较贫Ga;闪锌矿中所富集的Cd和Ga也呈现出与灯影组自云岩相类似的特征.天宝山矿床的Pb、Zn等主成矿元素和Cd、Ga等微量元素来自区域分布的灯影组白云岩,热流体从灯影组白云岩中萃取出成矿物质,在物理化学条件迅速变化的环境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山 铅锌矿床 CD GA 成矿物质
下载PDF
四川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2 位作者 王乾 李发源 章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02-103,共2页
  位于四川南部的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床和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川滇黔铅锌矿富集区内的两个重要矿床.矿床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中.通过对矿区外围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的Pb、Zn、Cd、Ga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及铅...   位于四川南部的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床和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川滇黔铅锌矿富集区内的两个重要矿床.矿床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中.通过对矿区外围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的Pb、Zn、Cd、Ga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及铅锌矿床的矿石和闪锌矿中分散元素镉镓富集规律研究,认为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灯影组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 展开更多
下载PDF
黔西滇东铅锌矿床中分散元素镉镓铊富集规律研究
9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2 位作者 王乾 李发源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267-268,共2页
  贵州西部和云南东部分布着大量铅锌矿床,为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矿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云南会泽、富乐、贵州杉树林、青山、绿卯坪、长坪子、丫都、猫猫厂、草子坪等中大型矿床.……
关键词 铅锌矿床 分散元素 黔西滇东
下载PDF
沉积盆地中金属成矿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66
10
作者 顾雪祥 章永梅 +6 位作者 李葆华 薛春纪 董树义 付绍洪 程文斌 刘丽 吴程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105,共23页
沉积盆地中与油气密切相关的金属矿床主要包括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砂页岩型铜-铀矿床、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硫化物矿床、沉积岩容矿的金-锑-砷-汞-铊矿床等。金属矿床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暗示了二者成因上... 沉积盆地中与油气密切相关的金属矿床主要包括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砂页岩型铜-铀矿床、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硫化物矿床、沉积岩容矿的金-锑-砷-汞-铊矿床等。金属矿床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暗示了二者成因上的有机联系。在许多MVT铅锌矿床和砂页岩型铜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原油及其衍生物形成于矿化前,它们为随后的金属成矿直接提供还原硫或充当硫酸盐还原反应的还原剂。在另一些情况下,某些低温热液金属矿床,特别是Au、As、Hg、Sb、Tl矿床与油气表现出同源、同运、同聚的耦合关系,金属成矿与油气成藏同时或近同时进行。与油气具不同耦合关系的金属矿床常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成藏和/或成矿有关的盆地流体大致可分为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有机流体、以含金属盐水溶液为主的无机流体以及同时富含烃类和金属组分的有机成矿流体3类,盆地中的成矿、成藏作用及其耦合关系受控于这三类流体的演化过程。沉积盆地中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空间上密切的共生/伴生关系以及成矿、成藏过程和机理的相似性,使金属与油气矿产资源的协同勘探和综合预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油气藏 成藏-成矿耦合 盆地流体 沉积盆地
下载PDF
云南省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中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1
11
作者 司荣军 顾雪祥 +6 位作者 庞绪成 付绍洪 李发源 章明 李云洪 李雄耀 李键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分散元素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因其在地壳中的低含量和其本身地球化学性质的分散性而不易富集成矿,但是富乐铅锌矿床中却有4种分散元素Cd,Se,G e,G a具有工业价值。该矿床位于我国重要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带南东... 分散元素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因其在地壳中的低含量和其本身地球化学性质的分散性而不易富集成矿,但是富乐铅锌矿床中却有4种分散元素Cd,Se,G e,G a具有工业价值。该矿床位于我国重要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分散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平均w(B)/10-6分别为Cd 16 183,Se 163,G e 135,G a 86,其中w(Cd)是迄今国内最高。闪锌矿分棕黑色、红棕色和黄棕色3种颜色。Cd在深色闪锌矿中而G e和G a在浅色闪锌矿中相对富集,Se在不同颜色闪锌矿中含量几乎不变。Cd,G e,Se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Cd,G e占据Zn的位置,而Se占据S的位置。G a主要以显微吸附形式存在,少量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Zn与Cd负相关,而与G e正相关,与Se不相关。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矿床为沉积-改造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乐铅辞多金属矿床 分散元素 Cd SE Ge GA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成藏-成矿作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顾雪祥 李葆华 +2 位作者 徐仕海 付绍洪 董树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3-146,共14页
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是一种多组分、多相态的不混溶体系,成藏流体具低温(多为90~160℃)和低盐度(多小于6wt%NaCl)的特征,其主要组分是有机质、CO2和H2O;金矿成矿流体以中低温(多集中于150~250℃)和低盐度(0.4~6.7wt%NaCl)为特征,... 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是一种多组分、多相态的不混溶体系,成藏流体具低温(多为90~160℃)和低盐度(多小于6wt%NaCl)的特征,其主要组分是有机质、CO2和H2O;金矿成矿流体以中低温(多集中于150~250℃)和低盐度(0.4~6.7wt%NaCl)为特征,其主要组分为H2O和CO2,次为烃类有机组分。盆地内古油藏与金矿床在空间上密切共存,在成藏和成矿流体活动时限上基本一致,在成因上一脉相承,表明两者均为盆地有机成矿流体演化的产物。加里东晚期至印支中期,"盆-台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为成矿和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盆地有机成矿流体的活动使油气和金属分别聚集形成油气藏和金属矿床。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伴随褶皱造山作用的盆地流体活动使油气的原始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并造成了油气和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带。燕山中晚期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使油气藏和金属矿床遭受强烈的破坏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物理化学性质 含油气成矿流体 盆地流体 成藏-成矿作用 右江盆地
下载PDF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与古油藏的成因联系:有机岩相学证据 被引量:24
13
作者 顾雪祥 章永梅 +5 位作者 吴程赟 彭义伟 李葆华 付绍洪 夏勇 董树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106,共15页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有机质,一种为具较低反射率的原地藻类体,散布于金矿石和沉积围岩中,多呈层纹状或条带状平行于层理面产出;另一种为热解沥青/焦沥青,多呈微细粒状产于蚀变及矿化岩石中,尤其是高品位矿石中,与主阶段...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有机质,一种为具较低反射率的原地藻类体,散布于金矿石和沉积围岩中,多呈层纹状或条带状平行于层理面产出;另一种为热解沥青/焦沥青,多呈微细粒状产于蚀变及矿化岩石中,尤其是高品位矿石中,与主阶段似碧玉状石英、含砷黄铁矿、毒砂紧密共生或伴生,或呈分散的粒状被主阶段和晚阶段的石英、方解石、雄黄等热液矿物包裹。沥青以含较高的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As(4.90%~7.88%)和S(大多为7.48%~15.24%)区别于原地有机质(不含As,S含量2.72%~7.18%)。金矿石热液矿物中常见气相CH4、气液两相CH4-H2O等烃类流体包裹体。古油藏沥青多见于二叠系生物礁碳酸盐岩的溶洞、孔隙、裂缝等开放空间中,或单独产出,或与热液方解石伴生,沥青多呈镶嵌结构,显示出高热演化程度的特点。岩相学证据显示,金矿床成矿流体是一种富含金属和碳氢化合物的油水不混溶的盆地流体,金与烃类有机质一起活化、迁移,并通过不同的沉淀和捕获机制成矿、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学 有机质 焦沥青 卡林型金矿床 古油藏 黔西南
下载PDF
锗的地球化学性质与锗矿床 被引量:34
14
作者 章明 顾雪祥 +2 位作者 付绍洪 司荣军 李发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2-87,共6页
锗具有亲石、亲铁、亲硫和亲有机质等多重地球化学性质,岩浆作用不能使锗发生明显富集,但锗可富集在一些花岗伟晶岩矿物中,只有热液体系才能大量搬运锗,在表生溶液中具有较高的活动性,属于过渡类的分散元素。世界上已发现26个锗矿物。... 锗具有亲石、亲铁、亲硫和亲有机质等多重地球化学性质,岩浆作用不能使锗发生明显富集,但锗可富集在一些花岗伟晶岩矿物中,只有热液体系才能大量搬运锗,在表生溶液中具有较高的活动性,属于过渡类的分散元素。世界上已发现26个锗矿物。锗矿床可分为伴生锗矿床和独立锗矿床两大类。锗与其它分散元素具有普遍的共生关系,与镓的共生尤为密切;锗对环境的危害物主要为Ge金属、GeH4、GeO2和GeCl4;并综述了锗的主要工业来源及市场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矿床 岩浆作用 锗矿物 环境效应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矿流体不混溶的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保华 顾雪祥 +3 位作者 付绍洪 徐仕海 陈翠华 董树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6-294,共9页
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观测和热力学参数计算,探讨了成矿流体不混溶的热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分为H_2O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CO_2-H_2O包裹体三大类,并以富含CO_2-H_2O包裹体为特征,CO_2-H_2O包... 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的观测和热力学参数计算,探讨了成矿流体不混溶的热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分为H_2O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CO_2-H_2O包裹体三大类,并以富含CO_2-H_2O包裹体为特征,CO_2-H_2O包裹体可进一步划分为富H_2O相CO_2-H_2O包裹体和富CO_2相CO_2-H_2O包裹体。加热时富H_2O相CO_2-H_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H_2O相;而富CO_2相CO_2-H_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CO_2相,而且二者的完全均一温度和完全均一压力一致,说明它们是同时期捕获的CO_2-低盐水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它们形成时的热力学条件是:形成温度236℃,形成压力324 bar(1bar=10~5Pa);共存两相流体密度:低盐水相0.900 g/cm^3,CO_2相0.314 g/cm^3;共存两相中CO_2的摩尔分数:低盐水相0.0376,CO_2相0.7337;水溶液含盐度w(NaCl)约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洞金矿床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流体
下载PDF
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6
作者 顾雪祥 王乾 +1 位作者 付绍洪 唐菊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1,共7页
传统观点认为,Cd,Ga,In,Tl,Ge,Se,Te,Re等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只能以伴生元素的方式存在于其他元素的矿床内。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多例分散元素独立矿床的相继发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在对国内外分散元素... 传统观点认为,Cd,Ga,In,Tl,Ge,Se,Te,Re等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只能以伴生元素的方式存在于其他元素的矿床内。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多例分散元素独立矿床的相继发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在对国内外分散元素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扬子地块西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其所控制的壳幔置换、流体活动、元素分馏等动力学过程,控制了区域内分散金属成矿作用的基本样式和矿床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未来对分散元素超常富集机理及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应着重于三方面,即:分散元素矿集区的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的共性和差异性及与其他矿化元素共生-分异的化学动力学机制、表生循环过程中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资源环境效应 大陆动力学 超常富集 分散元素
下载PDF
CO_2-H_2O流体不混溶对Au溶解度的影响——以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保华 顾雪祥 +4 位作者 李黎 徐仕海 付绍洪 陈翠华 董树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6-772,共7页
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CO2-H2O流体不混溶作用对Au的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一种富含挥发分(fCO2=70.79MPa)、酸性(pH=3.71)、还原性(fO2=0.50×10-36MPa)、中温(267℃)、具有超压(180MPa)性质... 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CO2-H2O流体不混溶作用对Au的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一种富含挥发分(fCO2=70.79MPa)、酸性(pH=3.71)、还原性(fO2=0.50×10-36MPa)、中温(267℃)、具有超压(180MPa)性质的含Au(a∑Au=3.744×10-8mol/L)流体。当超压流体的封闭层——炭质页岩因断裂作用而被破坏时,热液体系的压力发生骤降(28.50~35.30MPa),CO2-H2O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并有大量CO2溢出。CO2的流失可使成矿溶液的CO2逸度和O2逸度降低(fCO2=0.80MPa、fO2=2.512×10-42MPa),酸碱度升高(pH=4.32),同时伴随温度的下降(224℃),成矿热液中Au溶解度的降低(a∑Au=3.790×10-9mol/L),从而快速沉淀下来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洞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CO2-H2O流体 不混溶作用 Au的溶解度
下载PDF
有机质在MVT铅锌矿床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发源 顾雪祥 +1 位作者 付绍洪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2-276,共5页
MVT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密切相关。本文以有机质生成世代为序,讨论了有机质低、中、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MVT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腐殖酸在矿床形成的早期阶段配合、吸附Pb、Zn等金属离子,起到促进成矿源层形成的作用。油田卤水可能成... MVT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密切相关。本文以有机质生成世代为序,讨论了有机质低、中、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MVT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腐殖酸在矿床形成的早期阶段配合、吸附Pb、Zn等金属离子,起到促进成矿源层形成的作用。油田卤水可能成为铅锌多金属元素迁移的主要载体和成矿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形成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的一种很重要的潜在成矿流体。甲烷在矿床形成晚期充当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MVT铅锌矿床 油田卤水 腐殖酸 甲烷 成矿流体
下载PDF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闪锌矿中镉富集规律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乾 顾雪祥 +2 位作者 付绍洪 李发源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铅锌矿床 闪锌矿 富集规律 梁子 四川 矿产资源基地 矿石矿物 扬子地块
下载PDF
贵州石头寨二叠系古油藏油气成藏期分析:流体包裹体与Sm-Nd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9
20
作者 顾雪祥 李葆华 +2 位作者 徐仕海 付绍洪 董树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79-2286,共8页
贵州石头寨二叠系古油藏是滇黔桂地区众多上古生界生物礁型古油藏的典型代表。该古油藏发育了三期溶孔、裂缝充填方解石,其中含丰富的油气包裹体,三期油气包裹体组合依次为:少量液烃包裹体→液烃包裹体+气烃包裹体→气烃包裹体,与油气... 贵州石头寨二叠系古油藏是滇黔桂地区众多上古生界生物礁型古油藏的典型代表。该古油藏发育了三期溶孔、裂缝充填方解石,其中含丰富的油气包裹体,三期油气包裹体组合依次为:少量液烃包裹体→液烃包裹体+气烃包裹体→气烃包裹体,与油气包裹体共生的气液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77℃~84℃、91℃~103℃和103℃~155℃。根据含油气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结合沉积盆地热演化史和储层埋藏史,确定石头寨古油藏三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为238~235Ma、233~230Ma 和230~185Ma,第三期裂缝充填方解石的 Sm-Nd 等时线年龄为182±21Ma。古油藏的油气充注始于印支中期,于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达到高峰,燕山中晚期以来遭受破坏形成现今的残余古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SM-ND同位素 成藏时代 古油藏 石头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