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silwet-77对floral-dip转化甘蓝型油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付绍红 牛应泽 +1 位作者 杨洪全 韦献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61-666,共6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silwet-77辅助渗透进行floral-dip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结果表明,0.1%以上的高浓度表面活性剂silwet-77处理对植株的结实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转化不稳定。0.05%浓度的silwet-77处理获得的转化率较高,未用silwet-77处理的... 利用表面活性剂silwet-77辅助渗透进行floral-dip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结果表明,0.1%以上的高浓度表面活性剂silwet-77处理对植株的结实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转化不稳定。0.05%浓度的silwet-77处理获得的转化率较高,未用silwet-77处理的转化频率明显下降。同一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处理下,6d内每隔1d进行连续3次浸渍处理转化频率优于1、2次处理。对13170粒T1代种子进行Km抗性筛选获得了103株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经导入到甘蓝型油菜中,抗性植株进一步的分子检测和田间性状鉴定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silwet-77 floral-dip转化 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染色体加倍获得甘白(甘蓝型×白菜型油菜)杂交后代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付绍红 李云 +7 位作者 杨进 王继胜 陈晓华 邹琼 陶兰蓉 康泽明 唐蓉 张汝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4-1170,共7页
为获得正常的甘白杂交后代,本研究利用地方白菜型品种资源雅安黄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杂交,对F0代种子在培养基上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加倍处理,获得了染色体数目在40~58条的混倍体植株,混倍体植株在染色体数目、植株形态、花器官... 为获得正常的甘白杂交后代,本研究利用地方白菜型品种资源雅安黄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杂交,对F0代种子在培养基上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加倍处理,获得了染色体数目在40~58条的混倍体植株,混倍体植株在染色体数目、植株形态、花器官、生殖器官上都明显区别于非加倍杂交植株,并利用加倍提高了甘白杂交F1的自交结实率,获得了正常的F2代植株,说明对油菜种间杂交后代进行加倍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染色体数目不配对、自交不亲和等现象带来的影响,提高杂交后代自交结实,获得正常的F2代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加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下载PDF
Floral-dip转化法将PEPC基因ihpRNA干扰表达载体导入甘蓝型油菜 被引量:4
3
作者 付绍红 张汝全 牛应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4-769,共6页
根据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控制油菜籽中蛋白质与脂肪酸合成的原理,构建了PEPC基因片段ihpRNA干扰表达载体,该载体包含了一个PEPC基因片段正反向序列的回文结构.表达RNA干扰的载体结构(ihpRNA),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克隆的过程... 根据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控制油菜籽中蛋白质与脂肪酸合成的原理,构建了PEPC基因片段ihpRNA干扰表达载体,该载体包含了一个PEPC基因片段正反向序列的回文结构.表达RNA干扰的载体结构(ihpRNA),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克隆的过程中易被大肠杆菌自身携带的某种酶剪切,剪切位点不确定,可能是一种随机性的剪切.通过反复实验,最终获得了一个与我们设计一致的PEPC基因片段正反向序列结构,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获得成功.利用花序浸渍法(floral-dip)转基因将构建的PEPC基因ihpRNA干扰表达载体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并通过抗性筛选、PCR特异扩增、PCR-Southern杂交和克隆测序,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鉴定,转化率达到了0.69%,说明floral-dip方法有效地实现了ihpRNA干扰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序浸渍法(floral-dip)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ihpRNA表达载体 甘蓝型油菜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一个甘蓝型油菜早代稳定系的获得 被引量:2
4
作者 付绍红 李云 +6 位作者 杨进 王继胜 邹琼 陶兰蓉 康泽明 唐蓉 张汝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08-2213,共6页
本研究利用地方白菜型品种资源’雅安黄油菜’(YH)与常规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杂交,以期改变甘蓝型油菜的遗传特性,获得特殊的油菜育种资源。为获得正常的甘白杂交后代,通过对F1代种子在培养基上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加倍处理,获得了染... 本研究利用地方白菜型品种资源’雅安黄油菜’(YH)与常规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杂交,以期改变甘蓝型油菜的遗传特性,获得特殊的油菜育种资源。为获得正常的甘白杂交后代,通过对F1代种子在培养基上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加倍处理,获得了染色体数目在40~58条不等的混倍体植株,混倍体植株在染色体数目、植株形态、花器官、生殖器官上都明显区别与非加倍杂交植株,并利用加倍提高了甘白杂交F1的自交结实率,在F3代中获得了遗传稳定的早代稳定系。对早代稳定系进行细胞学、形态学、SSR分子标记鉴定。确定早代稳定系遗传稳定,获得早代稳定系的方法为油菜种间杂交或远缘杂交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早代稳定系的细胞学、形态学、分子标记鉴定,早代稳定系是甘白杂交后代,并且在F3代已表现遗传稳定,说明油菜中也存在早代稳定现象。其遗传及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早代稳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个彩色马铃薯品种中花青素种类和含量 被引量:42
5
作者 殷丽琴 彭云强 +6 位作者 钟成 付绍红 杨进 黄敏 余勤 韦献雅 牛应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43-14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表皮和薯肉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8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发现,彩色马铃薯块茎中最多含有6种花青素,即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紫色马铃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表皮和薯肉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8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中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发现,彩色马铃薯块茎中最多含有6种花青素,即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紫色马铃薯块茎中主要花青素为矮牵牛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红色马铃薯块茎中主要花青素是天竺葵色素和芍药色素。飞燕草色素和芍药色素广泛存在于彩色马铃薯(紫色和红色)块茎的表皮中,而红色马铃薯块茎中未检测到锦葵色素。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紫云1号的总花青素含量最高。块茎表皮的花青素含量约是薯肉的6~176倍,且大部分品种的表皮花青素种类比薯肉多。彩色马铃薯块茎的表皮富含丰富的花青素,是天然色素和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花青素 表皮 薯肉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4
6
作者 唐将 李勇 +1 位作者 邓富银 付绍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3-478,共6页
三峡移民工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需要建立在查清区域土壤营养元素背景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之上,作者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性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表层土壤中N、P... 三峡移民工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需要建立在查清区域土壤营养元素背景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之上,作者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性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表层土壤中N、P、K、Ca、Mg、S、B、Fe、Mn、Mo、Cl等植物生长必需元素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含量分布特征,以紫色土为例探讨了不同分布高度、不同坡度、不同植被条件对其元素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土是营养元素最丰富的土壤,黄壤是营养元素最低的土壤。母岩对土壤元素分布影响明显,灰岩母岩区土壤营养元素最丰富,砂岩母质区土壤养分元素含量最低;同为碎屑岩类的泥岩、粉砂岩、杂砂岩、砂岩母岩区的土壤相比,泥岩类母岩区的土壤养分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粉砂岩母岩区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居于泥岩与砂岩母岩区土壤之间。随紫色土分布区地形坡度变化,紫色土Ca、Mg、K元素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随地形坡度变缓,N、S、Mo含量明显增高,Fe、Mn、P含量有增高的趋势;随海拔高度降低,紫色土P、S含量增高,Mn、Mo含量有增高的趋势,而其他元素含量无规律性变化。紫色土在相同的母质、气候及相似的地貌条件下,植被覆盖类型不同,土壤中不同元素分异特征差异明显。总体来说,土壤类型是土壤元素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土壤类型的元素含量差异十分显著;不同母质来源的土壤元素差异性显著;紫色土的元素分布除受土壤类型控制外,还受地形坡度、高度、植被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不同元素受影响的因素及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营养元素 分布特征 石灰土 黄壤 紫色土 三峡移民工程
下载PDF
植物单倍体的产生、鉴定、形成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殷丽琴 付绍红 +3 位作者 杨进 李云 王继胜 王茂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9-991,共13页
单倍体(Haploid)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对其进行基因组加倍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在植物品种选育、突变体筛选、基因功能鉴定、细胞学研究、遗传群体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近年... 单倍体(Haploid)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对其进行基因组加倍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在植物品种选育、突变体筛选、基因功能鉴定、细胞学研究、遗传群体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近年来植物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从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产生途径、鉴定、形成机理以及应用等方面较全面地综述了单倍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单倍体的研究利用作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双单倍体 鉴定 遗传机制 应用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彩色马铃薯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4
8
作者 殷丽琴 彭云强 +6 位作者 付绍红 杨进 陈涛 黄敏 余勤 韦献雅 牛应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试验从7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对10份原产自云南的彩色马铃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ISSR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到101条清晰条带,89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9.24%,引物平均多态性位... 本试验从7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对10份原产自云南的彩色马铃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ISSR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到101条清晰条带,89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9.24%,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5.93,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823。聚类分析可将10份彩色马铃薯划分为4类,其中S03-2677和S03-2685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而紫云1号和S06-277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同时筛选到1条核心引物AW67776,绘制了10份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够较准确地按亲缘关系划分彩色马铃薯品种,可为我国彩色马铃薯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4种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潜力及对幼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进 殷丽琴 +8 位作者 王晓 付绍红 王学贵 李云 王继胜 邹琼 陶兰蓉 康泽明 唐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6-550,共5页
为在生产上防控油菜根肿病,测定4种杀菌剂对根肿菌孢子萌发抑制情况,并采用灌根处理评价了4种杀菌剂对盆栽幼苗根肿病防治效果及对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氟啶胺乳油对休眠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38.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喹啉... 为在生产上防控油菜根肿病,测定4种杀菌剂对根肿菌孢子萌发抑制情况,并采用灌根处理评价了4种杀菌剂对盆栽幼苗根肿病防治效果及对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氟啶胺乳油对休眠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38.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喹啉铜、五氯硝基苯和多菌灵处理的抑制效果较低(9.5%~15.0%),3种药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药剂灌根对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5mg/L 50%氟啶胺乳油对盆栽油菜根肿病防治效果为86.1%,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0.62mg/L喹啉铜的效果次之,其盆栽根肿病防治效果为73.2%;多菌灵和五氯硝基苯的防治效果较弱。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5mg/L 50%氟啶胺乳油在施药后油菜幼苗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最强。因此,氟啶胺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值得在油菜生产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根肿病 根肿菌 杀菌剂 防治效果 防御酶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34
10
作者 唐将 王世杰 +2 位作者 付绍红 孙远东 雷家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1-607,共7页
三峡移民工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需要建立在查清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基础之上。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性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采用标准对比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探讨了三峡库... 三峡移民工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需要建立在查清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基础之上。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性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采用标准对比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探讨了三峡库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较好,除巫山、奉节地区Cr、N i自然高背景导致存在一定量的区域性二类土外,表层土壤中As、Cu、Hg、Pb、Zn等元素一类土占全区面积均在90%以上,仅存在局部性人为污染,如Hg在城镇、厂矿等地的点状污染;不存在区域性的人为污染。采用两种方法评价均发现在三峡库区存在大量Cd二类土,主要分布在万州至涪陵一带,这种大面积分布的二类土是自然背景引起还是人为活动引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也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 重金属 环境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地貌区土壤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1
作者 唐将 李勇 +3 位作者 付绍红 邓富银 雷家立 张茂忠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探讨三峡库区不同地貌区土壤中Ca、P、B等4 3个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八个地貌分区可明显划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一区为河谷平原、侵蚀剥蚀台地、丘陵、低山及中山地貌地球化...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探讨三峡库区不同地貌区土壤中Ca、P、B等4 3个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八个地貌分区可明显划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一区为河谷平原、侵蚀剥蚀台地、丘陵、低山及中山地貌地球化学分区;二区为褶皱抬升低山、中山及喀斯特地貌地球化学分区,两区的土壤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除常量元素K2 O、SiO2 、Ba、MgO、P、Zr及微量元素Sr、La外,一区土壤中其他元素含量总体上均远低于二区土壤中的含量,其差异总体上是地质背景差异的体现,母岩岩性是土壤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同类母岩条件下,地貌对土壤中元素分布具有明显影响。不同地貌区的土壤营养元素聚类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喀斯特地貌区元素聚为五类;褶皱抬升中山、低山区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为四类;侵蚀剥蚀中山区多数元素较分散,分异强烈,总体上聚为四类,但第四类各元素间距离较远;侵蚀剥蚀低山与丘陵区元素聚类总体上相近,均为五类,但内部存在分异;侵蚀剥蚀台地则聚为三大类。土壤中的某些特征矿物元素如Fe2 O3 、Mn、Cu、Zn组合,N、org C组合在各个地貌区均聚为一类;而某些元素如Cl等在不同地貌条件下分别与MgO、CaO或与Na2 O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元素分布特征 地球化学分区 喀斯特地貌 土壤营养元素 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 土壤元素 地貌条件 Fe2O3 土壤表层 地貌分区 河谷平原 含量差异 SiO2 元素含量 控制因素 聚类结果 矿物元素 NA2O 特征差异 MgO 剥蚀
下载PDF
奉节脐橙不同器官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将 李勇 +3 位作者 付绍红 邓富银 赵琦 雷家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对奉节脐橙果、叶、干、根中的必需大量元素 (N、K、Ca、Mg、P、S)、微量元素 (Fe、Mn、Cu、Zn、B、Mo)、有益元素 (Si、Co、F、Se、Ni、Sr)、有毒有害元素 (Hg、As、Cr、Cd、Pb、Sb、Bi)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果、叶、干、根... 对奉节脐橙果、叶、干、根中的必需大量元素 (N、K、Ca、Mg、P、S)、微量元素 (Fe、Mn、Cu、Zn、B、Mo)、有益元素 (Si、Co、F、Se、Ni、Sr)、有毒有害元素 (Hg、As、Cr、Cd、Pb、Sb、Bi)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果、叶、干、根对各元素的吸收与富集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如叶、干、根中大量元素含量次序均为 Ca>N>K>Mg,叶、干、根中微量元素含量均有 Fe>Mn>Zn>Cu>Mo的规律 ,根、干、叶中有益微量元素含量次序均为 Si>Sr>F>Ni>Co>Se,叶、干、根中有毒有害元素含量次序均有 Pb>As>Sb >Hg的规律 ;在脐橙各器官中 ,叶是大量元素与有毒有害元素最富集的器官 ,根则是有益元素最富集的器官 ,有毒有害元素的 Cr、微量元素的 Mn、Fe、Mo也以根最为富集 ,干则是上述元素最不富集的器官 ,所有元素中 ,仅 Zn在干中最富集 ;大量元素 (除 N外 )、微量元素、有益元素在脐橙各器官的分配含量与地壳土壤背景值的分异含量趋势基本一致 ,土壤背景是这三类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节脐橙 元素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变异系的选育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应泽 郭世星 +2 位作者 付绍红 刘玉贞 汪良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用中国西藏东部采集的1个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与云南甘蓝类蔬菜白花芥蓝远缘杂交,人工合成了甘蓝型油菜新材料,从杂种后代中通过系统选育,获得了1个特长角变异系,其主花序中部角果平均长度2 0cm左右,果身长16~18cm ,果喙长3cm左右。从... 用中国西藏东部采集的1个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与云南甘蓝类蔬菜白花芥蓝远缘杂交,人工合成了甘蓝型油菜新材料,从杂种后代中通过系统选育,获得了1个特长角变异系,其主花序中部角果平均长度2 0cm左右,果身长16~18cm ,果喙长3cm左右。从中获得的极端最长角果达31 5cm ,果身长2 6 1cm ,果喙长5 4cm。这是迄今芸苔属植物中很少见到的长角果油菜材料。该材料的平均角果长度大约为普通甘蓝型油菜的3倍左右,遗传已基本稳定,定名为川农特长角。本文报导其选育经过和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育种和研究利用价值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人工合成系 特长角果 特征特性 变异系 系统选育 人工合成 特长 平均长度 甘蓝类蔬菜
下载PDF
西南区油菜品种早熟适宜机收特性评价及适宜密度筛选 被引量:6
14
作者 原小燕 符明联 +7 位作者 李根泽 李庆刚 张美玲 董云松 唐容 付绍红 林权 殷家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0-1145,共6页
【目的】筛选早熟、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及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西南区早熟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西南地区5家单位近年来育成的15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抗裂角性、茎秆抗折性、抗倒伏性... 【目的】筛选早熟、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及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西南区早熟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西南地区5家单位近年来育成的15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抗裂角性、茎秆抗折性、抗倒伏性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早熟油菜品种。同时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宜种植密度。【结果】参试品种中,大于73%的品种早熟性突出,53%的品种花期集中成熟一致性好,30%的品种适宜机收特性好;云油杂12号、渝油55、宜早油一号早熟性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特性突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参试品种产量均先增后减;选用紧凑株型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可以降低株高和单株重,减轻倒伏从而增加产量;抗裂角指数和每角粒数、千粒重均呈正相关,尤其与千粒重相关系数大于0.49。【结论】本研究筛选出3个早熟适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所有品种均表现为在2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 西南地区 早熟油菜品种 密度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bndf-1的遗传鉴定及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云 付绍红 +7 位作者 杨进 王继胜 邹琼 陈晓华 陶兰蓉 康泽明 唐蓉 张汝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3期173-177,共5页
油菜矮秆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解决目前油菜品种易倒伏问题并实现机械化操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甘蓝型油菜杂交选育后代中发现了一株高75cm左右、株型紧凑、1次分枝明显增多的矮秆突变体,暂命名为bndf-1(Brassica napusL.,dwarf-1)。该突... 油菜矮秆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解决目前油菜品种易倒伏问题并实现机械化操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甘蓝型油菜杂交选育后代中发现了一株高75cm左右、株型紧凑、1次分枝明显增多的矮秆突变体,暂命名为bndf-1(Brassica napusL.,dwarf-1)。该突变体与高秆常规种品系0003、0826的正反交F1株高小于中亲值而偏向矮秆亲本,相应F2分离群体高矮株分离比符合1:3的期望比值,表明bndf-1的矮秆性状受一对不完全显性核基因控制。对正反交F1的产量性状分析表明,该矮秆资源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秆 不完全显性遗传 产量性状 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成都平原豇豆根腐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玲 向娟 +3 位作者 张河庆 席亚东 罗小波 付绍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9,共9页
为明确四川成都平原豇豆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群及其致病性,本研究采集6个不同县(市)豇豆苗期和成株期的根部病样,通过组织分离与单孢纯化,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并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组织共分离获得122株真菌单孢... 为明确四川成都平原豇豆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群及其致病性,本研究采集6个不同县(市)豇豆苗期和成株期的根部病样,通过组织分离与单孢纯化,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并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组织共分离获得122株真菌单孢分离物,苗期105株,成株期17株;经病菌形态特征及基于rDNA ITS序列分析,将这些菌株鉴定为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其中尖镰孢菌(F.oxysporum)为优势菌种,分离频率为81.1%,但成株期病菌均为尖镰孢菌.采用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结果显示,各菌种代表菌株均可引起豇豆发病,表现为植株萎蔫、落叶、倒伏,根部开始出现褐色病变,根系坏死腐烂,且维管束呈红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豇豆 根腐病 镰孢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甘蓝型质不育双低优质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旺成油8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兰蓉 杨进 +8 位作者 邹琼 刘德银 付绍红 李云 王继胜 蒋卫利 康泽明 唐蓉 吴学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2-104,共3页
为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作物茬口问题,选育出含油量高、广适性强、熟期适中的新品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仲衍种业联合选育,用自育的不育系蓉A 0068作母本,蓉C 2859作父本杂交配组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了... 为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作物茬口问题,选育出含油量高、广适性强、熟期适中的新品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仲衍种业联合选育,用自育的不育系蓉A 0068作母本,蓉C 2859作父本杂交配组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了四川省区试,2年17点次试验15点增产,平均产量2 781.75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9.4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油量1 180.65kg/hm2,比对照增加20.51%;产量、品质、抗性达标。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川审油2016004),定名旺成油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 高产高油 多抗 旺成油8号 选育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floral-dip转基因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韦献雅 付绍红 牛应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2-367,共6页
农杆菌介导的floral-d ip转基因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快速、高效、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非组织培养转基因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发展、转化原理、转化条件、后代遗传学分析,并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农杆菌介导的floral-d ip转基因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快速、高效、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非组织培养转基因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发展、转化原理、转化条件、后代遗传学分析,并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floral—dip 基因转化
下载PDF
甘蓝型质不育双低高产高油多抗三系杂交油菜“蓉油18”选育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兰蓉 张汝全 +5 位作者 杨进 王继胜 邹琼 付绍红 康泽民 李云 《南方农业》 2017年第4期27-30,共4页
"蓉油18"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用自己选育的不育系"蓉A0068"作母本、"蓉C2970"作父本杂交配组,经各级试验选育而成。该品种杂交优势强,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适中。在四川省区试... "蓉油18"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用自己选育的不育系"蓉A0068"作母本、"蓉C2970"作父本杂交配组,经各级试验选育而成。该品种杂交优势强,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适中。在四川省区试中,两年22点次试验19点增产,平均产量2617.05 kg/hm^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85%,增产极显著;在国家区试中两年22点次试验19点增产,平均产量2971.12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极显著,比CK(试验平均产量)增产9.54%。2011年同时通过四川省审定和国家审定并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 高产高油 多抗 油菜 新品种 蓉油18号 选育
下载PDF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进 王继胜 +1 位作者 邹琼 付绍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第4期38-39,共2页
为解决成都地区油菜生产的瓶颈问题,从油菜品种、机械、农艺措施出发,三管齐下,经过4个生产季研究,形成适应于成都平原及类似生态区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关键词 油菜 机械化 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