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水解物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龙 付运银 +3 位作者 张恒 方刘 王乾 阮国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4,共12页
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酵母水解物(Yeast hydrolysate,YHY)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300尾平均体重为(6.43±0.55)g的个体,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 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酵母水解物(Yeast hydrolysate,YHY)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300尾平均体重为(6.43±0.55)g的个体,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5%、1%、2%和4%YHY的饲料,每组3个重复,养殖密度为20尾/缸。为期8周的实验结束后,测定克氏原螯虾生长指标、胃和肝胰腺消化酶活性、肝胰腺抗氧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酶活性。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1%—4%YHY对该虾生长指标有促进作用。其中,2%添加组的存活率(SR)、最终体重(FBW)、最终体长(FBL)和肝胰腺指数(HSI)达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在1%添加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2)1%YHY添加组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2%添加组达到最大值;(3)与对照组相比,2%—4%YHY添加组的胃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2%YHY添加组的肝胰腺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免疫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达到最大值、丙二醛(MDA)的含量达到最小值,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5)2%YHY添加组该虾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和2%YHY添加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的酵母水解物可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消化、生长及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显著改善其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水解物 生长性能 消化酶 抗氧化酶 免疫酶 克氏原螯虾
下载PDF
开放流水养殖模式下暂养时间对黄颡鱼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付运银 郑维友 +4 位作者 张恒 阮国良 刘玉林 柴毅 方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2-1352,共11页
文章旨在探索开放流水养殖模式下,暂养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15.69±2.28)g黄颡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暂养0(对照组)、20d、30d和40d,每组3个... 文章旨在探索开放流水养殖模式下,暂养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15.69±2.28)g黄颡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暂养0(对照组)、20d、30d和40d,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间投喂黄颡鱼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测量水质。在试验结束后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特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暂养期间试验池的水质氨态氮含量在0.03—0.05 mg/L,亚硝态氮含量均在0.01 mg/L,溶氧水平均超过9.0 mg/L。(2)暂养时间延长,黄颡鱼末体重和增重率呈上升趋势,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暂养20d、30d和40d组的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及脏体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暂养30d和40d组血清中的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但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对照组、暂养20d和30d组血清中的总胆红素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暂养40d组(P<0.05d);暂养30d和40d组黄颡鱼血清中肌酐含量和尿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4)暂养30d和40d组黄颡鱼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但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5)暂养30d和40d组氨基酸总量(ΣAA)、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非必需氨基酸总量(ΣNEAA)、鲜味氨基酸总量(ΣD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且4组黄颡鱼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苯丙氨酸+酪氨酸。(6)暂养40d组黄颡鱼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六烯酸(EPA+DH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7)暂养40d组黄颡鱼肌肉的硬度和胶黏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在试验设置暂养条件下,暂养40d可更好提升黄颡鱼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时增加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池塘养殖鱼体中存在的土腥味,增加黄颡鱼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养时间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氨基酸组成 脂肪酸组成 质构特性 黄颡鱼
下载PDF
菊粉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付运银 范文浩 +5 位作者 阮国良 何乃娟 李生瑄 李青松 方刘 王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5-185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尾平均体重为(6.58±0.16)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0%、0.4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尾平均体重为(6.58±0.16)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0%、0.40%、0.60%、0.80%和1.00%菊粉的饲料,每组4个重复,养殖密度为10尾/箱。试验期7周,试验结束后测定胃组织中的消化酶活性和肝胰腺中的免疫酶活性,并用显微镜观察后肠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40%~1.0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其中,0.6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蛋白酶活性最高,0.80%菊粉添加组胃组织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2)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饲料中菊粉添加水平的提高,后肠黏膜的皱襞数量增加,结缔组织更为紧密,肌层更加明显和完整;其中,0.40%~1.00%菊粉添加组后肠黏膜皱襞长度和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0.40%~1.00%菊粉添加组肝胰腺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均以0.60%菊粉添加组活性最高。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菊粉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胃组织中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且以0.6%添加水平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克氏原螯虾 消化酶 肠道形态 免疫酶
下载PDF
持续高温胁迫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活性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乃娟 阮国良 +5 位作者 刘玉林 方刘 王乾 付运银 李生瑄 李青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5-402,共8页
为探讨持续高温胁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及健康的影响,分别在适宜温度(24℃,对照)和不同高温胁迫温度(29℃、32℃和35℃)条件下对该虾[体重(7.19±0.29)g]进行了为期30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随着胁迫温度的... 为探讨持续高温胁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及健康的影响,分别在适宜温度(24℃,对照)和不同高温胁迫温度(29℃、32℃和35℃)条件下对该虾[体重(7.19±0.29)g]进行了为期30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SR)显著下降(P<0.05);终末体重(FBW)、终末体长(FBL)、增重率(WGR)及特定生长率(SGR)等生长指标随着温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9℃时生长性能指标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组(P<0.05);与24℃相比,32℃的高温胁迫对该虾的生长性能未造成显著影响(P>0.05)而35℃的高温则使其生长性能显著下降(P<0.05);(2)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9℃时3种消化酶活性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组(P<0.05),在32℃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5℃时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高温胁迫条件下,随着温度上升血淋巴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显著降低,而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逐步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在29℃时最低(P<0.05)且T-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随温度上升而逐步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和鳃组织的热应激蛋白基因(HSP70)相对表达量在29℃时显著上升(P<0.05)且在35℃时最高(P<0.01)。结果表明,29℃的持续高温虽可显著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与消化但对其免疫指标显著不利,而32℃及以上的持续高温胁迫则严重影响其存活与生长、消化、免疫及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持续胁迫 生长性能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克氏原螯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