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缺牙相关EDAR基因突变报道及携带双突变位点的HED家系分析
1
作者 兰嵘 代庆刚 +4 位作者 喻康 卞晓玲 叶丽娟 吴轶群 王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4-701,共8页
目的·探索先天缺牙相关的外异蛋白A受体(ectodysplasin A receptor,EDAR)基因突变位点,初步分析EDAR基因突变导致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缺牙的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 目的·探索先天缺牙相关的外异蛋白A受体(ectodysplasin A receptor,EDAR)基因突变位点,初步分析EDAR基因突变导致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缺牙的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的先天缺牙患者及其家系成员,提取其外周血中的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初步筛选后,用PolyPhen-2、Mutation Taster、Provean对潜在突变位点的有害性进行预测,对分析后的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进行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分析,使用在线工具Swiss-Model进行同源建模,分析EDAR蛋白的三维结构变化。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先天缺牙和全身发育情况进行临床检查。结果·在纳入的先天缺牙患者中共发现5名EDAR基因突变患者,1名患者携带移码突变c.368_369insC(p.L123fs),4名患者携带错义突变。在EDAR错义突变患者中,有2名患有非综合征型缺牙(nonsyndromic tooth agenesis,NSTA),分别携带c.77C>A(p.A26E)纯合突变和c.380C>T(p.P127L)杂合突变。另外2名患有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HED),均带有2个基因突变位点:1名为EDAR复合杂合患者,携带来自父亲的EDAR c.77C>T(p.A26V)和来自母亲的EDAR c.1281G>C(p.L427F);另1名为EDAR、外异蛋白A(ectodysplasin A,EDA)双基因突变患者,EDAR c.1138A>C(p.S380R)和EDA c.1013C>T(p.T338M)均来自母亲,这2个位点在此前的报道中仅与NSTA相关。EDAR c.1281G>C(p.L427F)、c.77C>A(p.A26E)为未被报道过的错义突变新位点。错义突变可能通过改变氨基酸残基极性、电荷或体积等,对蛋白空间构象造成影响;移码突变造成了非3整倍数的碱基增加,可能导致蛋白的截短或降解。结论·发现了2个新的EDAR错义突变位点,报道了由EDAR纯合突变导致的NSTA以及由EDA、EDAR双基因突变导致HED的病例,扩展了对于EDAR突变造成HED和NSTA的致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层发育不良 家族性缺牙 外异蛋白A受体 外异蛋白A 全外显子组测序
下载PDF
全反式视黄酸调控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双向效应的体外研究
2
作者 刘媛琪 孙思远 +2 位作者 代庆刚 江凌勇 沈国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3-1093,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大鼠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4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jBM...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大鼠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4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jBMSCs。运用流式细胞术鉴定jBMSCs表面抗原。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阿尔辛蓝染色分别对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及成软骨诱导后的jBMSCs进行多向分化潜能检测。分别使用ATRA浓度为0.01、0.1、1、5、10、20μmol/L的成骨诱导液对jBMSCs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并使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作为对照组,利用CCK8进行细胞活力检测。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对各浓度组j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并筛选后续实验浓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不同浓度ATRA下jBMSCs成骨相关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98%以上的P1代jBMSCs表现为CD29+CD90+CD31−CD45−,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特点相符。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阿尔辛蓝染色结果证明P1代jBMSCs具有成骨、成脂、成软骨多向分化能力。ALP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0.01、0.1和1μmol/L ATRA组jBMSCs成骨活性和矿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而继续提升ATRA浓度则使成骨活性与矿化能力减弱,浓度高于5μmol/L时开始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qPCR分析发现,0.1、1μmol/L ATRA组成骨相关基因如Alp、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Ⅰ型胶原蛋白α1(collagen typeⅠα1,Col1a1)、骨钙素(osteocalcin,Oc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而继续提升ATRA浓度则使基因表达水平下降,ATRA浓度高于5μmol/L时开始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1、1μmol/L ATRA组较对照组成骨相关蛋白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SP7、ALP及OCN表达增强,而继续提升ATRA浓度则使蛋白表达下降,浓度高于5μmol/L时开始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较低浓度(0.1、1μmol/L)ATRA可促进大鼠jBMSCs成骨分化能力,且该促进效应在0.1μmol/L浓度时达到峰值,进一步提升浓度可使该促进效应减弱。较高浓度(5、10、20μmol/L)ATRA对大鼠jBMSCs成骨分化呈现抑制效应。研究在体外证明ATRA对大鼠jBMSCs成骨分化具双向效应,并鉴定了0.1μmol/L ATRA为大鼠jBMSCs成骨分化的最适浓度,为体内研究的开展与全反式视黄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颌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双向效应
下载PDF
伴有PAX9突变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的牙颌面表型研究
3
作者 窦嘉琪 高洁 +3 位作者 卞晓玲 王凤 代庆刚 吴轶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3,共7页
目的·评估配对盒基因9(paired box gene 9,PAX9)突变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non-syndromic tooth agenesis,NSTA)患者的牙颌面表型。方法·对2016年1月—202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就诊的NST... 目的·评估配对盒基因9(paired box gene 9,PAX9)突变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non-syndromic tooth agenesis,NSTA)患者的牙颌面表型。方法·对2016年1月—202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就诊的NSTA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PAX9突变患者。对筛查到的患者采用曲面体层摄影片评估缺牙的位置和数目,采用X射线头影测量评估患者的牙颌面畸形情况。结果·7例PAX9突变的NSTA患者纳入研究,男性3例(42.9%),女性4例(57.1%)。患者首诊年龄7~31岁,平均(19.7±8.0)岁。7例患者均携带PAX9杂合突变,其中4例为错义突变,3例为移码突变。平均缺失恒牙(15.9±2.9)颗,上颌缺失数[(9.6±2.6)颗]略多于下颌[(6.3±2.4)颗](P=0.030)。上颌第二磨牙(100.0%)、上颌尖牙(85.7%)、下颌第二前磨牙(85.7%)为最常见的缺失位点,下颌侧切牙(14.3%)、下颌尖牙(14.3%)为最少缺失的位点。移码突变的患者缺牙数[(18.3±2.1)颗]多于错义突变[(14.0±1.8)颗](P=0.032)。X射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PAX9突变成年患者上牙槽座角(angle sella-nasion-subspinale,SNA)、颌凸角(angle nasion-subspinale-subspinale-porion,NA-APo)和前颅底长度(sella-nasion,S-N)均明显小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上颌后缩,前颅底矢状向发育不足;面角(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nasion-porion,FH-NPo)大于参考值、Y轴角(Y axis)小于参考值,提示下颌前伸;上/下牙槽座角(angle subspinale-nasion-supramental,ANB)小于参考值,提示骨性Ⅲ类错畸形;上中切牙角(angle upper central incisor-nasion-subspinale,angle U1-NA)大于参考值,提示上中切牙唇倾;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angle lower central incisor-mandibular plane,IMPA)、下中切牙凸度(lower central incisor-nasion-supramental,L1-NB)小于参考值,提示下中切牙舌倾,上下前牙反倾向。结论·较为全面地报道了PAX9突变NSTA患者的牙颌面表型,有利于进一步理解PAX9在人类颌面部发育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盒基因9 牙颌面畸形 X射线头影测量 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 骨性Ⅲ类错畸形
下载PDF
正畸力调控下Col1^(+)细胞亚群的分化潜能与机制探究
4
作者 王歆雨 代庆刚 +4 位作者 高昕 孙思远 鲁婷玮 蒋可 江凌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1-441,共1页
目的探究正畸力调控下Col1^(+)细胞亚群的多向分化潜能与下游机制,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鉴定不同时间节点Col1^(+)细胞亚群在牙周组织中的时间与空间定位;运用谱系示踪及细胞剔除技术,构建Col1Cre ERT... 目的探究正畸力调控下Col1^(+)细胞亚群的多向分化潜能与下游机制,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小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鉴定不同时间节点Col1^(+)细胞亚群在牙周组织中的时间与空间定位;运用谱系示踪及细胞剔除技术,构建Col1Cre ERT2;td Tomato小鼠,证实力学敏感性Col1^(+)细胞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流式技术分离扩增小鼠牙周Col1^(+)细胞,运用体外施力模型深入探究细胞内在机制变化;Bulk RNA seq与ATAC seq阐明下游力学响应关键靶点;联合Seahorse、荧光探针与组织免疫荧光等检测细胞的能量代谢变化特征。结果体内模型证实,正畸力施加后第0、3、7、14天,Col1^(+)细胞的数量与增殖活性逐渐升高,且主要聚集于牙周膜附近;条件诱导敲除模型证实,体内剔除Col1^(+)细胞后,正畸牙移动速度减慢;测序分析筛选出Piezo1受体是Col1^(+)细胞响应力的关键靶点,且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此外,Seahorse等代谢检测手段揭示,正畸力通过激活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供能途径,调控Col1^(+)细胞的多项分化潜能,在正畸牙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结论正畸力通过调控Col1^(+)细胞表面Piezo1受体激发细胞代谢重编程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供能途径,激活其多向分化潜能与成骨、成脂、促血管生成等效应,这群力学敏感的Col1^(+)细胞亚群在正畸牙移动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临床正畸治疗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力 正畸牙移动 正畸治疗 Col 细胞亚群 多向分化潜能 氧化磷酸化 牙周组织
下载PDF
咬合应力通过Piezo1维持牙槽骨稳态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歆雨 代庆刚 +4 位作者 杨屹羚 高昕 孙思远 朱妍菲 江凌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7-107,共1页
目的研究力学敏感钙离子通道蛋白Piezo1在咬合应力维持牙槽骨稳态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咬合应力丧失动物模型结合Micro-CT、组织学等方法分析牙槽骨骨量及骨代谢改变。单细胞测序及免疫荧光分析Piezo1在牙槽骨不同状态的表达。建立Piezo1-... 目的研究力学敏感钙离子通道蛋白Piezo1在咬合应力维持牙槽骨稳态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咬合应力丧失动物模型结合Micro-CT、组织学等方法分析牙槽骨骨量及骨代谢改变。单细胞测序及免疫荧光分析Piezo1在牙槽骨不同状态的表达。建立Piezo1-CREERT小鼠,通过谱系示踪分析Piezo1+谱系细胞在牙槽骨代谢中的作用。利用Piezo1激动剂Yoda1分析促进Piezo1活性对牙槽骨稳态的影响。通过成骨细胞、骨细胞Piezo1(诱导型)条件性敲除小鼠,分析成骨细胞特异敲除Piezo1对牙槽骨稳态及骨代谢的影响。利用Co IP、荧光素报告系统等技术研究Piezo1调控牙槽骨代谢的关键机制。结果动物模型发现咬合力丧失可致牙槽骨丢失及成骨与破骨代谢失衡。单细胞测序及谱系示踪发现Piezo1可能是牙槽骨成骨细的力学感受器。药物促进Piezo1活性可以恢复咬合应力丧失导致的牙槽骨丢失及骨代谢失衡。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发现成骨细胞中的Piezo1是维持牙槽骨稳态的关键。此外,药物促进Piezo1活性可以治疗雌激素缺乏导致的牙槽骨丢失,这可能是由于Piezo1可以通过STAT3协同调控雌激素受体活性。结论Piezo1既可以作为咬合力丧失引起的牙槽骨丢失的治疗靶点,也可能作为骨质疏松等其他骨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维持骨稳态,对于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妇女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中老年妇女 雌激素缺乏 成骨细胞 免疫荧光分析 动物模型 雌激素受体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成骨细胞条件性视黄酸信号失活小鼠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孙思远 刘媛琪 +4 位作者 崔怡雯 黄紫晗 梅李 代庆刚 江凌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6-686,共11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可模拟维生素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VAD)导致的颅颌面骨畸形且出生后可存活的模型小鼠。方法·运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通过将Osx^(Cre)与Rosa26dnRARα/dnRARα基因型的小鼠多代杂交,构建成骨细胞视... 目的·构建并验证可模拟维生素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VAD)导致的颅颌面骨畸形且出生后可存活的模型小鼠。方法·运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通过将Osx^(Cre)与Rosa26dnRARα/dnRARα基因型的小鼠多代杂交,构建成骨细胞视黄酸受体α显性负突变体(dominant-negative retinoid acid receptorαmutation,dnRARα)条件性过表达小鼠Osx^(Cre);Rosa26^(dn/dn),实现成骨细胞视黄酸信号条件性失活以模拟VAD状态。取Osx^(Cre);Rosa26^(dn/dn)小鼠及其同窝对照小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与颅顶骨细胞,成骨诱导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成骨细胞中视黄酸受体α(retinoid acid receptorα,RARα)蛋白的表达水平。取Osx^(Cre);Rosa26^(dn/dn)小鼠及其同窝对照小鼠颅顶骨细胞经诱导形成的成骨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视黄酸信号通路抑制程度。同时分别应用表达Cre、eGFP的腺病毒(Ad-eGFP与Ad-Cre)感染Rosa26^(dn/dn)小鼠股骨BMSC与颅顶骨细胞,成骨诱导后运用相同方法评价显性负突变蛋白表达水平与视黄酸信号通路抑制程度。取6周龄小鼠颅骨,运用Micro-CT及三维重建技术验证Osx^(Cre);Rosa26^(dn/dn)模型小鼠颅颌面骨畸形表型。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Osx^(Cre);Rosa26^(dn/dn)小鼠股骨及颅顶骨成骨细胞相较同窝对照小鼠表现出RARα蛋白水平上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Osx^(Cre);Rosa26^(dn/dn)小鼠成骨细胞的视黄酸反应元件(retinoid acid response element,RARE)活性相较同窝对照小鼠下调(P<0.05)。同时,Ad-Cre感染后Rosa26^(dn/dn)小鼠股骨及颅顶骨成骨细胞相较Ad-eGFP感染后表现出RARα蛋白水平上调,成骨细胞的RARE活性下调(P<0.05)。Micro-CT及三维重建结果显示,6周龄Osx^(Cre);Rosa26^(dn/dn)小鼠颅骨呈现长度缩短、骨发育不全等VAD样颅颌面骨畸形。结论·成功构建了成骨细胞条件性视黄酸信号失活小鼠模拟VAD所致颅颌面骨畸形,为未来VAD所致颅颌面骨畸形出生后致病机制与潜在靶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症 颅颌面骨畸形 成骨细胞 显性负突变基因条件性表达小鼠 视黄酸受体
下载PDF
下颌髁突发育及畸形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旌毅 徐弘远 +1 位作者 代庆刚 江凌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958,共8页
颞下颌关节是颅颌面骨骼系统中的唯一关节结构,负责执行日常生活中咀嚼、说话、表情等涉及张口、闭口的功能。下颌髁突作为颞下颌关节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起源于第一鳃弓所形成的下颌突,是下颌骨升支末端的关键生长中心。髁突由表面覆盖... 颞下颌关节是颅颌面骨骼系统中的唯一关节结构,负责执行日常生活中咀嚼、说话、表情等涉及张口、闭口的功能。下颌髁突作为颞下颌关节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起源于第一鳃弓所形成的下颌突,是下颌骨升支末端的关键生长中心。髁突由表面覆盖的软骨层和下方的软骨下骨组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过程。髁突的功能性运动依赖于其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对咬合的建立及面容的塑造起到关键作用。生长发育异常可导致髁突畸形的发生,通过影响患者的颌面部垂直向高度,最终引发不同程度的继发性骨性Ⅱ类或Ⅲ类颅颌面畸形。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髁突受到复杂的信号调控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颞下颌关节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从基因表达和分子水平的角度讨论髁突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以解释颞下颌关节疾病以及髁突畸形的发生原因。该文就髁突的生发过程和结构、髁突畸形分类与病理表现、髁突生长发育中的信号调控及髁突畸形的致病机制作一综述,期望为临床上因下颌髁突发育异常导致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及颅颌面畸形的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生长发育 畸形 调控机制 骨重塑
下载PDF
先天缺牙种植体留存率的系统性文献回顾
8
作者 赵昱 昝冰欣 代庆刚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目的回顾近十年报告先天缺牙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后疗效的有关文献,综述不同角度下种植体留存率,以为临床决策提供信息。方法在PubMed等数据库中使用检索组合("hypodontia"OR"oligodontia"OR"anodontia"... 目的回顾近十年报告先天缺牙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后疗效的有关文献,综述不同角度下种植体留存率,以为临床决策提供信息。方法在PubMed等数据库中使用检索组合("hypodontia"OR"oligodontia"OR"anodontia"OR"tooth agenesis"OR"congenitally missing teeth")AND"dental implant*",时间限制为2014年2月至2024年2月,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所选研究文章的参考文献目录进行人工检索。结果最终纳入34篇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修复的前瞻性/回顾性研究及部分病例报告,通过整理数据发现,受患者个体、治疗技术的影响,先天缺牙种植体总体留存率较高,平均为96.53%。根据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先天缺牙分为单纯型先天缺牙和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单纯型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为97.32%,综合征型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为95.54%。患者在不同年龄段行种植手术留存率略有差异,17岁及以下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为93.82%,18岁及以上成人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为96.83%。有较高先天缺失率且涉及前牙美学区的上颌侧切牙部位拥有理想的种植体留存率(98.48%)。结合骨增量技术的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为96.19%。穿颧种植体及小直径种植体(或微型种植体)留存率分别为98.18%和97.18%。结论种植手术是恢复先天缺牙患者口腔功能和结构的较好解决方案,但仍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具体分析,以提高种植体的留存率和种植修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修复 先天缺牙 留存率 成功率 外胚层发育不良
下载PDF
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代庆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8期0144-0147,共4页
小学班级管理是教育系统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对小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以小学班主任、学生、家长为协同主体,提出... 小学班级管理是教育系统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对小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以小学班主任、学生、家长为协同主体,提出提升班主任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学生养成教育,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发挥班级管理桥梁作用以及实施个性化的管理策略等教学管理措施,发挥家校共建、协同教学教育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小学 班级管理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靶向敲除Piezo1基因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高昕 杨屹羚 +2 位作者 黄湘如 代庆刚 江凌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0-1088,共9页
目的·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进行靶向Piezo1基因稳定敲除,探究Piezo1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CRISPR/Cas9原理,设计2条靶向Piezo1基因的单链指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 目的·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进行靶向Piezo1基因稳定敲除,探究Piezo1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CRISPR/Cas9原理,设计2条靶向Piezo1基因的单链指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利用Lenti-Cas9-GFP和Lenti-U6-sgRNA-mCherry载体分别构建表达Cas9的慢病毒和表达sgRNA的慢病毒。将2种慢病毒感染C3H10T1/2细胞,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对GFP和mCherry阳性的细胞进行筛选;挑取单克隆细胞,经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最终得到Piezo1基因片段敲除的单克隆细胞系。序列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构建的Piezo1基因敲除细胞(Piezol knockout C3H10T1/2,CPK)进行敲除效率验证。CCK-8实验检测敲除Piezo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对构建成功的Piezo1基因敲除细胞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分化,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利用qPCR探究敲除Piezo1对细胞的成骨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敲除Piezo1的单克隆细胞菌液通过PCR扩增后产物出现阳性克隆。单克隆细胞的测序结果显示,敲除Piezo1的单克隆细胞的Piezo1基因在第4外显子中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TGA,无法正确翻译蛋白;qPCR验证了CPK中Piezo1基因在mRNA水平被抑制;免疫荧光显示CPK中Piezo1基因的敲除效率较高,基本阻碍Piezo1在细胞中的表达。CCK-8实验显示敲除Piezo1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敲除Piezo1后细胞成骨能力降低(P<0.05),且CPK中成骨相关基因如Ⅰ型胶原蛋白A1(α1 typeⅠcollagen,Col1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以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利用CRISPR/C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构建靶向敲除Piezo1基因的C3H10T1/2细胞系。敲除Piezo1能抑制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 CRISPR/Cas9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中心粒周蛋白在牙颌面及相关发育畸形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筠 代庆刚 吴轶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79-285,共7页
中心粒周蛋白(pericentrin,PCNT)是一种中心体周围蛋白,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多个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CNT突变可导致多种牙颌面部畸形,包括严重颅颌面骨发育畸形和牙发育异常。虽然临床症状多有报道,但是PCNT在口腔领域的... 中心粒周蛋白(pericentrin,PCNT)是一种中心体周围蛋白,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多个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CNT突变可导致多种牙颌面部畸形,包括严重颅颌面骨发育畸形和牙发育异常。虽然临床症状多有报道,但是PCNT在口腔领域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为了更好理解PCNT相关颅颌面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表的PCNT的功能和致病机制相关的研究进展,为以后开展PCNT在牙-牙周组织及颅颌面骨发育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粒周蛋白 牙颌面发育畸形 牙发育畸形 小头畸形-骨发育不良-原始性侏儒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幅度持续张应力干预下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庆刚 张鹏 +6 位作者 吴玉琼 傅润卿 赵晶蕾 杨筱 刘加强 江凌勇 房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5期8367-8373,共7页
背景:研究证实力学刺激是影响骨改建的重要因素,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向分化;但不同幅度力学刺激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持续张应力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全血贴壁培养法获取大鼠骨髓基... 背景:研究证实力学刺激是影响骨改建的重要因素,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向分化;但不同幅度力学刺激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持续张应力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全血贴壁培养法获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Flexercell-4000细胞体外应力加载系统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施加5%,10%,15%幅度的持续张应力,对照组则不加力培养,频率1Hz,持续时间48h。分别在加力后1,6,12,24,48h检测成骨标记物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骨钙素mRNA及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5%和10%持续张应力作用下,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标记基因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骨钙素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10%张力组升高的时间均较5%张力组早、幅度较高。15%持续在加力6h时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5)、随后表达下降,加力48h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钙素mRNA的表达加力6h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5%张力组仅加力24h后骨髓基质干细胞Runx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10%,15%张力组加力6h后Runx2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5%,10%,15%持续张应力均可更有效地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骨向分化,10%持续张力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张应力 骨向分化 RUNX2 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 骨钙素 骨髓来源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O1在正畸力介导的牙槽骨改建中的表达改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代庆刚 张鹏 +2 位作者 周巳入 房兵 江凌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的改建及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O1,FOXO1)的表达改变,初步探讨FOXO1在正畸力介导的牙槽骨改建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牙移动模型,左侧上颌第1磨牙在50 g力作用下近中移动。分别于牙移动1、3、7 d处死...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的改建及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O1,FOXO1)的表达改变,初步探讨FOXO1在正畸力介导的牙槽骨改建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牙移动模型,左侧上颌第1磨牙在50 g力作用下近中移动。分别于牙移动1、3、7 d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牙移动不同时间点第1磨牙根分叉区牙槽骨的改建及FOXO1的表达水平。结果正畸力作用后,大鼠上颌第1磨牙不断近中移动。牙移动组根分叉区牙槽骨内破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牙移动第3 d时破骨活性最强。加载正畸力后,根分叉区牙槽骨内活跃的成骨细胞逐渐增加,成骨活性增强;根分叉区牙槽骨内FOXO1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内,且随着成骨细胞的增加,FOXO1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正畸力介导了根分叉区牙槽骨的改建,FOXO1的表达改变可能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叉头框蛋白O1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不同去势时间大鼠牙槽骨微结构变化的Micro-CT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代庆刚 房兵 +5 位作者 张鹏 杨筱 王洁 欧阳宁鹃 吴玉琼 江凌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去势时间大鼠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去势时间对牙槽骨骨质疏松程度的影响。方法 :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2只,分别在全麻下行双侧卵巢去势术与假手术。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 目的 :观察不同去势时间大鼠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去势时间对牙槽骨骨质疏松程度的影响。方法 :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2只,分别在全麻下行双侧卵巢去势术与假手术。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2个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每组大鼠各6只,取右侧上颌骨标本行Micro-CT扫描;观察去势3个月及6个月后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cro-CT水平面、矢状面二维图像及三维重建均显示,去势3个月及6个月大鼠牙槽骨骨髓腔面积增加、骨小梁变细、部分发生断裂。骨结构参数分析显示,去势3个月及6个月后,大鼠牙槽骨骨密度(BMD)及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宽度(Tb.Th)均显著低于相应时间假手术大鼠(P<0.05);去势6个月组较3个月组大鼠牙槽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宽度(Tb.Th)显著降低(P<0.05)。去势3个月及6个月大鼠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高于相应假手术组(P<0.05),且去势6个月组骨小梁数目(Tb.N)显著高于去势3个月组(P<0.05)。结论:随着去势时间延长,大鼠牙槽骨骨量降低、骨小梁微结构破坏加剧,骨质疏松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牙槽骨 骨质疏松 微结构 MICRO-CT
下载PDF
成骨特异转录因子Runx2在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代庆刚 江凌勇 +3 位作者 张鹏 吴玉琼 马旭辉 房兵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成骨特异转录因子Runx2在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规律。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各25只。全麻下行大鼠去势术或假手术,术后饲养3个月。构建大鼠上颌第一磨牙... 目的:研究成骨特异转录因子Runx2在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规律。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各25只。全麻下行大鼠去势术或假手术,术后饲养3个月。构建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牙移动模型,并分别于牙移动0d、1d、3d、7d与15d处死去势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各5只,取上颌第一磨牙周围牙周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的改建。结果:去势大鼠与假手术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基本相似,即张力区以成骨为主,压力区以破骨为主。去势组大鼠牙移动15d张力区成骨细胞及压力区破骨细胞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Runx2表达先升后降。牙移动1d、3d、7d张力区与压力区Runx2表达均显著高于0d(P<0.05),15d与0d则无显著差异。去势组大鼠牙移动牙周组织Runx2表达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基本一致,但是去势组1d压力区和7d张力区Runx2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结论: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符合正畸牙移动的基本规律,但其牙周组织的改建更为活跃。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内Runx2的表达增强,这可能与活跃的牙周组织改建相关,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牙移动 牙周改建 RUNX2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洁 张鹏 +3 位作者 代庆刚 欧阳宁鹃 江凌勇 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4-660,共7页
目的 :应用17β-雌二醇(E2)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不同浓度雌激素对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BMSCs),加入0、10-9和10-7 mol/L不同浓度E2,CCK-... 目的 :应用17β-雌二醇(E2)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不同浓度雌激素对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BMSCs),加入0、10-9和10-7 mol/L不同浓度E2,CCK-8及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E2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分别于成骨诱导后第1、3、5、7、11、14和21天,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ALP和钙结节染色,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2对细胞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凋亡未见明显影响,并能显著提高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浓度为10-9 mol/L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ALP活性升高,钙结节形成增多,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 I、OC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17β-雌二醇能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体外浓度为10-9 mol/L时,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持续张应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向分化影响的基因芯片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鹏 房兵 +5 位作者 俞创奇 代庆刚 欧阳宁娟 吴玉琼 杨筱 江凌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持续张应力作用下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中基因表达差异。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使用Flexercell应力加载系统进行频率1 Hz、幅度10%持续张应力加载6 h。检测持...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持续张应力作用下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中基因表达差异。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使用Flexercell应力加载系统进行频率1 Hz、幅度10%持续张应力加载6 h。检测持续张应力下大鼠BMSCs差异表达基因谱,并通过qRT-PCR对部分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加力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 244条,其中上调基因793条,下调基因451条。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类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多器官发育、细胞分化、细胞趋化、黏附等功能。Notch、Wnt、FGF及IGF 4条通路可能参与力学诱导下BMSCs成骨分化过程。差异表达基因的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保持一致。结论张应力可诱导BMSCs骨向分化,而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力学刺激诱导骨向分化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骨髓基质干细胞 张应力 骨向分化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正畸初诊患者颞下颌关节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加强 吴勇 +4 位作者 孙良严 王洁 赵晶蕾 代庆刚 房兵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6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正畸初诊患者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异常情况。方法:选取301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97例,女性204例,按年龄分成5组:10-34岁,10-14岁组,15-19岁组,20-24岁组,25-29岁组,30-34岁组,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口内全景...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正畸初诊患者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异常情况。方法:选取301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97例,女性204例,按年龄分成5组:10-34岁,10-14岁组,15-19岁组,20-24岁组,25-29岁组,30-34岁组,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口内全景X线片及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斜矢状位磁共振,并对关节结构情况进行观察,其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1例患者中,10-14岁组58例,正常35例,异常23例,异常率39.66%;15-19岁组77例,正常20例,异常57例,异常率74.03%;20-24岁组92例,正常22例,异常70例,异常率76.09%;25-29岁组57例,正常20例,异常37例,异常率64.91%;30-34岁组17例,正常5例,异常12例,异常率70.59%;结论:成年人颞下颌关节结构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10-14岁年龄组,15-19岁为高发阶段,20岁以后发病率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颞下颌关节 结构异常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在正畸力介导的骨改建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巳入 代庆刚 +3 位作者 张鹏 河奈玲 杨树亮 江凌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规律。方法:选用6周龄大鼠20只,构建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于牙移动0、1、3...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规律。方法:选用6周龄大鼠20只,构建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于牙移动0、1、3、7 d各处死大鼠5只,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周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的改建及STAT3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在正畸力作用下不断近中移动。正畸力作用后,压力区破骨细胞显著增加(P<0.05),张力区成骨细胞亦显著上升,牙槽骨改建增强。正畸力作用后,STAT3高表达于张力区成骨细胞内。统计学分析显示,正畸牙移动3、7 d的张力区,STAT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0 d(P<0.05)。结论 :正畸力可增强牙槽骨改建,张力区STAT3的表达改变可能与正畸牙移动的骨改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下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旭辉 张鹏 +5 位作者 杨屹羚 徐弘远 龚心怡 周巳入 江凌勇 代庆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对于下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破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雌性大鼠下颌骨BMMs。通过CCK-8分析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和100μ...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对于下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破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雌性大鼠下颌骨BMMs。通过CCK-8分析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葛根素对BMMs细胞活性的影响。使用RANKL诱导BMMs破骨分化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酶化学染色及q-PCR分析破骨细胞形成及破骨相关基因的改变。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nmol/L、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葛根素组与对照组活细胞数无显著差异,100μmol/L组活细胞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RANKL可诱导BMMs形成多核破骨细胞。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葛根素组破骨细胞数目及破骨细胞面积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q-PCR分析发现,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葛根素组NFATc1、C-fos、TRAP及CTSK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可抑制下颌骨BMMs破骨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为葛根素应用于下颌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骨质疏松 下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