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价值链逻辑的历史文化整体性保护及其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任云英 解晓羽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6,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在发展中完善,逐渐形成了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的文化场域和整体性保护的中国方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和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在发展中完善,逐渐形成了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的文化场域和整体性保护的中国方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和传统村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多元化形态和价值凸显,新形势下适应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目标及其创新发展诉求,从文化遗产本体价值-关联价值-转译价值出发,基于价值链逻辑,阐释文化遗产的时空脉络和文化内涵,即文脉价值;针对现实矛盾与发展困境,从多头管理的现实出发,建构以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保障;从人与遗产环境的共生关系,认知其社会价值,并适应于社会经济需求和价值约束,实现文化传承与复兴发展,即从固守到“守正适变”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价值链逻辑 整体性保护 历史性城镇景观 文化资本权益
下载PDF
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耦合梯度管控体系构建——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2
作者 耿永昊 任云英 +1 位作者 付志远 兰吉涛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为了促进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与有机更新的统一协调,加强各类相关规划和具体实施间的传导,实现历史城区面向实施的更新精细化综合管控。基于城市形态学、有机更新和整体性保护等相关理论,构建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耦合梯度管控体系,涵盖保... 为了促进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与有机更新的统一协调,加强各类相关规划和具体实施间的传导,实现历史城区面向实施的更新精细化综合管控。基于城市形态学、有机更新和整体性保护等相关理论,构建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耦合梯度管控体系,涵盖保护更新基本单元的统一、保护更新评价与耦合、保护更新管控与引导三部分内容,进而以甘肃省张掖市历史城区为例展开实践分析,并形成相应的管控数据库,为更新方案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以期为历史城区风貌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协调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区 整体性保护 有机更新 耦合 梯度管控
下载PDF
西北回族历史街区形态区域量化识别方法
3
作者 赵卿 郭晓柯 +1 位作者 唐大乾 任云英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8,共9页
面对历史街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维护历史环境特征前提下,突出人的核心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旧是历史街区保护难题。康泽恩“形态区域”概念可以有效的针对复杂的城市形态进行结构性认知,梳理出清晰的格局,进而为历史街区提供系统... 面对历史街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维护历史环境特征前提下,突出人的核心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旧是历史街区保护难题。康泽恩“形态区域”概念可以有效的针对复杂的城市形态进行结构性认知,梳理出清晰的格局,进而为历史街区提供系统化精细化的空间改造措施。尝试将城市形态学既定知识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进行融合,进一步扩展城市形态概念内涵。以西北回族历史街区为典型案例地,结合该类地区城市形态复杂适应性的核心属性,以城市形态演化中主体行为-形态特征-社会环境之间的链式反应关系为基础,建构“内部主体-外部环境-空间形态”3个逻辑准则及其13个指标构成的形态区域量化指标体系。按照“平面单元划分-形态区域识别-优化类型提取”的技术路线,综合运用极值法、二阶聚类、障碍度模型识别提取形态区域及优化分区类型。希冀为历史街区空间管控导引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对指导民族地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具有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复杂适应性 形态区域 回族社区
下载PDF
文化政策下西安历史风貌街区更新模式探讨
4
作者 宋玢 任云英 宋晶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文化政策引领城市更新,作为旧城复兴的重要战略,其产生的空间重构与社会影响引发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文化政策与旧城再生的互动关系,选择西安明城区的3个历史风貌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重构、驱动机制及社会效应比较分析更新模式... 文化政策引领城市更新,作为旧城复兴的重要战略,其产生的空间重构与社会影响引发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文化政策与旧城再生的互动关系,选择西安明城区的3个历史风貌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重构、驱动机制及社会效应比较分析更新模式,剖析文化更新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西安文化政策突出产业性、旅游性和商贸性,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改造更新、仿制更新、依附更新三种模式,差异化的空间重构与驱动力量;②文化政策更新具有政府主导空间秩序表征,国资企业落实政策意图与实施管理,空间通过商业功能置换居住功能实现重构的逻辑;③历史风貌街区被选择特定时期建筑风格进行切割和拼凑成“迪士尼化”主题街区,在符号体系下掩盖了地方性文化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 历史风貌街区 城市更新 西安
下载PDF
筑梦丝路——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大唐不夜城空间再造机制探析
5
作者 陈奕州 任云英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6期62-68,共7页
大唐不夜城,作为以重要丝路文化遗产大雁塔为核心建立起的现代化综合性街区,其无论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遗产活化利用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本文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对大唐不夜城街区中规划、功能、建筑、声光以及新兴技术... 大唐不夜城,作为以重要丝路文化遗产大雁塔为核心建立起的现代化综合性街区,其无论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遗产活化利用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本文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对大唐不夜城街区中规划、功能、建筑、声光以及新兴技术等各类要素的空间再生产进行分析,揭示其所呈现的生活、感知、想象不同层次的体验空间,以及由此而营造出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体验。通过对大唐不夜城生产空间的研究,剖析出大唐不夜城通过客观空间的构想、实践、表征这一构建过程实现了对大唐不夜城中主观体验空间的再生产,进而提升了人们对大唐不夜城的文化认同感。这一空间建构与再生产的逻辑,也为其他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空间生产 活化利用 大唐不夜城
下载PDF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文化意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11
6
作者 任云英 田勇 +1 位作者 田勇 武真 《规划师》 2000年第5期84-87,共4页
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艺术品,对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的品位和提高人们的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雕塑必须根植于城市环境中才具有生命和活力,特定的城市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环境背景赋予城市雕塑以个性特征;同时具有... 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艺术品,对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的品位和提高人们的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雕塑必须根植于城市环境中才具有生命和活力,特定的城市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环境背景赋予城市雕塑以个性特征;同时具有生命活力和个性特征的城市雕塑使城市空间富于文化意义的表现力。城市雕塑以人为主体,体现 “人·环境·雕塑”的空间理念。实现艺术家与建筑师的结合机制,有助于城市空间文化的有序稳定发展,是实现城市空间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城市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文化
下载PDF
近代西安城乡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任云英 朱士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通过解析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近代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和发展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因果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结果分析了自清中后期始逐渐形成的以保甲制度为基... 目的通过解析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近代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和发展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因果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结果分析了自清中后期始逐渐形成的以保甲制度为基础的社区管理、相应空间结构及其组织秩序。结论在城以“坊”、在乡以“村”为基层居住空间单元,其空间结构经历了农业经济社会背景下,封闭的地域居住空间单元向开放街巷形式的转变和规模结构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坊 郊乡 居住空间形态 保甲 二元结构
下载PDF
对话·共生·创新──试论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互动 被引量:10
8
作者 任云英 田勇 《规划师》 2001年第2期62-64,共3页
城市雕塑的规划设计,应该立足“人·雕塑·环境”的观念,面对大众,体现信息时代自我实现的价值理念。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人们对环境的视觉体验和生活体验即公众参与得以实现。城市雕塑的生命力来源于对... 城市雕塑的规划设计,应该立足“人·雕塑·环境”的观念,面对大众,体现信息时代自我实现的价值理念。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人们对环境的视觉体验和生活体验即公众参与得以实现。城市雕塑的生命力来源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脉络的忠实反映和对环境景观的再造与升华。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对话、共生、创新是城市雕塑获得生命和实现其价值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城市环境 历史文化环境
下载PDF
防疫视角下城市社区安全治理与设施嵌套体系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任云英 陈超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3期17-22,共6页
2020年春节之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组织管控、医疗救护、社区防疫的全民防护过程中,社区在疫情防控、健康生活维系、社区集体心理疏导以及社区文化和精神凝聚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因此,基于... 2020年春节之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组织管控、医疗救护、社区防疫的全民防护过程中,社区在疫情防控、健康生活维系、社区集体心理疏导以及社区文化和精神凝聚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因此,基于社会生活组织网络体系的城市居住社会及其空间单元,对于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韧性价值与属性特征。从规划的全局观反思,基于多元主体和治理理念,规划除了预留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城市安全预留用地,同时,基于城市社会属性特征,更要注重建构以人为本、与城市社会组织结构匹配的"生态链-防控链-组织链-流通链"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基层安全防控的"安全空间单元",进而基于安全防护体系下原有配套设施系统如何更好适应疫情防护需求,形成既有设施与疫情防控需求的弹性设施嵌套体系,又能在全民医疗和健康体系的框架之下充分考虑城市居住社区基层防护的社会价值和潜在的可能性。本文基于疫情防控的视角,从城市社会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基于疫情防控的社区安全系统的建构及其防控规划体系与常态化规划建设的设施嵌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公共事件 城市居住社会组织 安全防护 韧性社区 健康社区
下载PDF
上海市蔬菜品种资源研究(八)——结球甘蓝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云英 童尧明 陈锦秀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结球甘蓝是上海郊区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引种栽培历史仅百余年 ,经长期驯化 ,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结球甘蓝品种 ,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开展了结球甘蓝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引种利用和育种研究工... 结球甘蓝是上海郊区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引种栽培历史仅百余年 ,经长期驯化 ,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结球甘蓝品种 ,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开展了结球甘蓝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引种利用和育种研究工作 ,先后育成了“四月慢”甘蓝新品种 ,同时还选育出一批自交不亲和系 ,为结球甘蓝杂种优势利用储备了物质基础 ;70年代中期以后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为亲本 ,配置组合育成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 ,大量用于生产 ,如“夏光”甘蓝应用至今已 3 0多年 ,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蔬菜 品种资源 结球甘蓝 自交不亲和系 一代杂种
下载PDF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独库公路多元价值保护与韧性管理模式研究
11
作者 陈彦祺 任云英 赵妮娜 《园林》 2024年第10期105-113,共9页
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作为天山中段国家公园潜力区的核心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也是解决跨区域性核心区与缓冲区之间文化断裂问题的关键。城市历史景观是强调对于区域环境活态性、整体性、再生性的遗产管理范式,... 独库公路文化景观廊道,作为天山中段国家公园潜力区的核心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也是解决跨区域性核心区与缓冲区之间文化断裂问题的关键。城市历史景观是强调对于区域环境活态性、整体性、再生性的遗产管理范式,旨在促进发展中寻求保护的双重目标。线性遗产空间的复合属性正是韧性保护的核心要点,以独库公路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沿线资源现状问题,对独库公路全段的景观特征认知及遗产要素进行定位识别,分段关联性分析不同时期演变层积出的文化多样性发展过程;从宏观格局到中观形态再到微观场域进行分级保护管理,通过联动路域的遗产地、自然保护地、特色景观节点、停车点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线性遗产空间网络,以便坚实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应用与落位;最后,以独库自然—文化遗产基因库的建设实践为基础,将遗产廊道的全要素价值载体分级厘清,利用“生态韧性—文化韧性—管理韧性—消费韧性”的动态管理策略,实现活化利用交旅基底、盘活区域文旅资源、赋能沿线产旅路径的多元协同保护模式。研究成果以期推进独库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韧性发展,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线性遗产空间 独库公路 文化景观廊道 区域旅游规划 韧性保护模式
下载PDF
深圳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研究
12
作者 吴晓晨 任云英 解晓羽 《当代建筑》 2024年第11期16-19,共4页
深圳市城市更新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面向实施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本文对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进行梳理研究,旨在解析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构成方式与内涵特征,以期对其他城市的... 深圳市城市更新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面向实施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本文对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进行梳理研究,旨在解析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构成方式与内涵特征,以期对其他城市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政策体系 政策分析 政策评估 深圳
下载PDF
京杭运河山东段沿线城市空间文脉要素体系架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云英 程兴国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7期48-49,共2页
1城市空间文脉内涵的解读1.1文脉的源起与借用文脉源起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推崇的"以我为主"、技术至上、仅凭借功能进行创造和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其"机器式"建筑产品的批判,及对其造成城市建筑整体失序、原有城市历史... 1城市空间文脉内涵的解读1.1文脉的源起与借用文脉源起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推崇的"以我为主"、技术至上、仅凭借功能进行创造和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其"机器式"建筑产品的批判,及对其造成城市建筑整体失序、原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丧失和人们的心理秩序受到损害等后果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现代主义建筑 理论支柱 建筑产品 文化景观 历史文化街区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 连接度 城市文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西走廊段历史城市文脉要素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云英 周在辉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7期52-53,共2页
1.引言城市文脉是指城市内部各种元素之间、城市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为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城市与其文化之间的关系。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背景,是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内在推动力,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脉... 1.引言城市文脉是指城市内部各种元素之间、城市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为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城市与其文化之间的关系。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背景,是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内在推动力,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脉要素概括来说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脉 GIS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规模 城市用地 空间分析 经济活动 城市建设 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库
下载PDF
拉卜楞寺山水空间格局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云英 高琦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7期50-51,共2页
1前言 藏传佛教寺院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摒弃了印度几何式的寺院构图思维,在传统营建思想的影响下,藏传佛教寺院逐渐形成了依托自然山水要素的自由式空间格局,拉卜楞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寺院空间形态在拉卜楞地区自... 1前言 藏传佛教寺院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摒弃了印度几何式的寺院构图思维,在传统营建思想的影响下,藏传佛教寺院逐渐形成了依托自然山水要素的自由式空间格局,拉卜楞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寺院空间形态在拉卜楞地区自然山水要素的限定下生成和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寺院空间秩序,而拉卜楞寺山水空间格局成为寺院重要的文脉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楞寺 空间格局 藏传佛教寺院 噶当派 格鲁派 空间秩序 本土化发展 几何式 嘉木样 卧象山
下载PDF
城市文化与文脉传承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云英 朱士光 +8 位作者 权东计 职建民 武联 黄嘉颖 王军 尤涛 吴锋 张小茹 胡月文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3期6-12,共7页
“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来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作为整个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起始部分,其沿线城镇发展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交流历程,以及若干... “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来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作为整个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起始部分,其沿线城镇发展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交流历程,以及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人类与环境融合的代表性实例。对沿线历史城镇的保护研究涉及到民族安定、区域发展、生态安全等尖锐的现实问题,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对丝绸之路历史城镇的保护、更新及文脉传承研究对于面对新型城镇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机遇下的沿线城镇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历史城镇 文脉传承 保护 城镇发展 文化价值 地理学家 《中国》
下载PDF
碰撞与交融——丝路建筑文化源脉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云英 张峰 《建筑与文化》 2007年第6期45-47,共3页
丝绸之路建筑文化源于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历史时空的交往平台,充分体现在各个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中。与此同时,沿线城市、佛教石窟建筑艺术和古老抑或消失的文明遗迹,给了我们历史的真实记忆,体现出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在... 丝绸之路建筑文化源于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历史时空的交往平台,充分体现在各个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中。与此同时,沿线城市、佛教石窟建筑艺术和古老抑或消失的文明遗迹,给了我们历史的真实记忆,体现出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大平台,建筑文化无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交融 建筑文化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城镇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云英 张婧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7期44-47,共4页
编者按"城市文脉就是城市的一部文明史,是形成和积淀城市性格的文化基因"(冯骥才)。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永恒的课题。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延续城市文脉",是每个历史城市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随着"一带一路"和新型城... 编者按"城市文脉就是城市的一部文明史,是形成和积淀城市性格的文化基因"(冯骥才)。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永恒的课题。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延续城市文脉",是每个历史城市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随着"一带一路"和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城镇处于新一轮发展、保护与传承的焦点,探索"文化基因"、梳理"城市文脉",传承"优秀文化"成为这一典型文化区域都必须面对的抉择。深入研究历史城镇文脉演化机理和传承策略,正是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文化议题的深度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脉 新型城镇化 文化基因 城市发展 冯骥才 国家战略 历史城市 经济发展 城市工作 演化机理
下载PDF
民国时期古都西安产业空间转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云英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民国时期西安产业空间转型的特征、机理及影响要素。方法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与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民国时期西安近代工业发展的缓慢状态在陇海铁路通至西安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直接引发了近代工业的全面起步,使西安潜在... 目的探讨民国时期西安产业空间转型的特征、机理及影响要素。方法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与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民国时期西安近代工业发展的缓慢状态在陇海铁路通至西安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直接引发了近代工业的全面起步,使西安潜在的经济地位得到全面的提升,并导致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沿铁路线城市群的初步发展。结论民国时期古都西安在地域产业空间中的工业经济中心职能的加强,是实现其近代西北经济中心职能的重要阶段,是西安城市近代化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都西安 民国时期 近代工业 产业格局
下载PDF
西北河谷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研究——以环千湖生态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云英 杜琳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7期54-56,共3页
生态适宜性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以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生态因子是规划、建设、控制和评估生态适宜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通过对环千湖生态经济带的概念解读,以生态适宜性权衡作为环湖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框... 生态适宜性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以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生态因子是规划、建设、控制和评估生态适宜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通过对环千湖生态经济带的概念解读,以生态适宜性权衡作为环湖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框架,依照环湖经济带空间发展的生态功能划分,即在圈层结构的空间格局下,选取"获取性强"、"应用性强"、"针对性强、""代表性强"的相应圈层生态适宜性因子,形成生态型因子、恢复型因子、生态产业型因子为核心的生态因子评价体系,对环千湖湿地的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控制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湖经济带 小城镇 空间发展 生态适宜性 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