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增元 沈玥彤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1,共11页
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的振兴是事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选取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2012—2021年36个城市共10年的数据,基于“富裕”和“共同”两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指数,通过构建SYS-... 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的振兴是事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选取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2012—2021年36个城市共10年的数据,基于“富裕”和“共同”两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指数,通过构建SYS-GMM模型分析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振兴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将会显著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共同富裕指数提升1.452个单位;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发展不仅能促进收入提升,还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在高等教育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有助于东北三省高等教育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东北三省要全力加强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制定实施东北三省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与融通战略;要提高东北三省农村地区高等教育招生录取比例,促进教育成果服务地方惠及大众;要以“四个面向”为指引,推进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构筑产教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高等教育振兴 共同富裕 SYS-GMM模型 产教协同
下载PDF
面向2035:基于我国学龄人口变动的高等教育资源需求预测及配置策略
2
作者 任增元 高静 陶禹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共11页
2024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分析我国从现在到2035年前后的学龄人口状况以及相应的资源政策和发展规划。基于官方数据对我国2024-2040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和资源配... 2024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确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分析我国从现在到2035年前后的学龄人口状况以及相应的资源政策和发展规划。基于官方数据对我国2024-2040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和资源配置情况进行预测发现,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呈现倒“U”形发展趋势,社会对办学资源的需求不再是单调递增,高等教育资源的调配任务将比以往更加艰巨。按照预测,2035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将出现资源需求波峰,波峰期相对于2023年需要增加108.33万名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而到2040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需求将减少83.75万人,高等教育总投入将减少6461.34亿元,高校校舍建筑面积需求将减少53652万平方米,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需求将减少877.56亿元。基于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动态需求,可采用以下优化路径:“生源充足时期”应抓住历史机遇,做好高等教育多样化改革试验;“持续攀升时期”应多措并举保持原有特色与缓解供需矛盾;“急剧缩减时期”应落实精简优化的战略方针,通过充分挖掘高校自身人才培养潜力、适时缩减办学规模等方式来积极应对未来人口之变;“战略机遇时期”应瞄准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进行资源配置,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与满足民生需求等重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 高等教育规模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下载PDF
俄罗斯退出博洛尼亚进程的动因、争议及未来改革趋势
3
作者 任增元 刘国慧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2022年5月,俄罗斯宣布退出博洛尼亚进程,原因包括与欧洲政治关系持续紧张、对共生模式实效的质疑、实施过程中的困境与负面效应,以及与本国高等教育特色之间的冲突。这一决定引发广泛争议,涵盖新旧学制的选择、学科设置中同质化与特色... 2022年5月,俄罗斯宣布退出博洛尼亚进程,原因包括与欧洲政治关系持续紧张、对共生模式实效的质疑、实施过程中的困境与负面效应,以及与本国高等教育特色之间的冲突。这一决定引发广泛争议,涵盖新旧学制的选择、学科设置中同质化与特色保护的博弈、国际化进程中认可度提升与流动性受限的矛盾、学术评价中质与量、实质与形式的权衡等。展望未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将立足传统优势,构建符合国情的自主发展体系,强化基础教育,系统规划新体系中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回归与创新、妥善处理过渡时期学历问题。深入剖析俄罗斯退出博洛尼亚进程的深层原因、争议焦点及后续改革路径,有助于为理解其高等教育迈向独立自主的新篇章提供全景式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 俄罗斯高等教育 大学学术评价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定位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柏岩 任增元 李一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格局逐步形成且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当代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在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高尚品格的人”、“时代发展中的人”与“全面发展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格局逐步形成且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当代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在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高尚品格的人”、“时代发展中的人”与“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为了顺利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应基于多维关系与视角综合施策,重点从推动主体间合作互补、建立“科学、综合、开放”的课程体系、确立专业支撑与条件保障、推进产学研融合等四个层面建立多维融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产学研融合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笔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5
作者 李立国 李均 +3 位作者 徐岚 文雯 任增元 王传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41-54,共14页
本期推出的笔谈,力求以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中的《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中实现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在坚持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而优化结构和... 本期推出的笔谈,力求以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中的《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中实现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在坚持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而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张。《大学思政引领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一文,从加强党对高等学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高等教育龙头地位、按照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三个维度提出了加强大学思政力的实践进路。《论教育家精神:打开时代命运下的一代宗师格局》一文,分析了教师在“悟道”“传道”“弘道”道路上所需经历的修炼,指出对教育家故事的生活叙事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有效路径之一。《建设世界教育中心需加强人才吸引力和创新辐射力》一文,提出世界教育中心作为多元组织集群,统整性地开展跨境教育教学、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进而为我国从留学目的地大国向人才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升级转型提供路径。《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打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攻坚战》一文,提出要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规模,防止由于盲目扩招导致“平庸”;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四个面向”,超越“指标化办学”的思维;需要抢抓机遇,做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改革与实验。《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优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一文,从项目依托、产教融合、政策保障和AI赋能的角度对我国持续优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质量发展 思政引领力 教育家精神 世界教育中心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着力“情感之维”: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基于情感治理的分析视角
6
作者 陈希 任增元 《行政与法》 2024年第8期62-77,共16页
情感治理对于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情感治理的理论视角展开审视,作为情感治理的引领主体,党组织可以通过以情感传播链条形塑社会情感氛围、以有效互动平台建构群体情感纽带、以良好志愿服务形塑个体情感认同... 情感治理对于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情感治理的理论视角展开审视,作为情感治理的引领主体,党组织可以通过以情感传播链条形塑社会情感氛围、以有效互动平台建构群体情感纽带、以良好志愿服务形塑个体情感认同三方面引领情感治理。当前,党建引领的“情感之维”面临形式主义回应和微空间虚置化、群际焦虑情绪和空间离散分布、心理服务缺失和自我关联感弱等挑战。针对该现状,党建引领可以从以强化回应与塑造微空间提升社会情感氛围实效、以拓展接触和中介群体强化群体情感纽带韧性、以心理服务和家国情怀强化个体情感认同三方面,构建以有效情感治理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情感之维 情感治理
下载PDF
我国学术评价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基于1998-2015年1429篇文献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任增元 徐婧 姜春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144,154,共7页
[目的/意义]优质高效的学术评价体系可以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助力高校建设和学科发展,然而至今到底如何开展学术评价还有很多悬而未决、充满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对这一领域进行回顾、评价与展望具有... [目的/意义]优质高效的学术评价体系可以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助力高校建设和学科发展,然而至今到底如何开展学术评价还有很多悬而未决、充满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对这一领域进行回顾、评价与展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依据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 III可视化软件,在发文量、学科领域、期刊来源、研究机构及热点议题等方面,对1998-2015年间CNKI数据库中刊载的学术评价或者科研评价主题的1429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结论]据此识别界定出该领域的若干争议与核心议题,并提出评价方法上强调与对象的适切性、评价导向上强调质量优先和评价理念上强调理性重建三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评价 CITESPACE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利益机制分析——暨论大学去行政化改革何以可能 被引量:9
8
作者 任增元 刘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3,共5页
从利益的视角看,最终决定绝大多数人改革立场的主要因素,不是对理念的持守,而是对利益的权衡。在利益高度分化的条件下进行去行政化改革,不仅要解决制度设计的技术问题,更要妥善解决利益问题。在去行政化的立场上,各类主体因利益诉求不... 从利益的视角看,最终决定绝大多数人改革立场的主要因素,不是对理念的持守,而是对利益的权衡。在利益高度分化的条件下进行去行政化改革,不仅要解决制度设计的技术问题,更要妥善解决利益问题。在去行政化的立场上,各类主体因利益诉求不同而对改革持不同态度。只有形成多元主体集体行动的合力,才能推动去行政化改革顺利进行,利益驱动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教育问责与利益制约机制成为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行政化 大学治理 利益相关者 利益博弈 体制改革
下载PDF
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假设研究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任增元 姜帆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2,73,共4页
对人性假设的判断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人性假设的改变,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研究的理念、起点与方法。当前的人性假设主要有"经济人"、"学术人"、"知识人"、"道德人"、"公共人"... 对人性假设的判断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人性假设的改变,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研究的理念、起点与方法。当前的人性假设主要有"经济人"、"学术人"、"知识人"、"道德人"、"公共人"等主张。虽然观点不同,但是都对高等教育管理具有启示意义。人性是丰富多元的,所以人性假设也不能是唯一的。基于人性基础而设计完善的激励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经济人'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治理 有效激励
下载PDF
大学去行政化研究进展、争议与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增元 刘元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81,共11页
本文梳理了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难点问题,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我国有关大学去行政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学界在大学行政化的定义与内涵、行政化的成因、行政化的危害、去行政化改革的阻力,去行... 本文梳理了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难点问题,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我国有关大学去行政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学界在大学行政化的定义与内涵、行政化的成因、行政化的危害、去行政化改革的阻力,去行政化的出路与对策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取消行政级别、校长的来源和选拔方式、学术与行政的交叉、改革的突破口与路径、行政主导的奖、赛、评活动过于频繁等存在争议。在研究方法、选题和理论工具上应该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行政化 大学治理 现代大学制度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变革的思考 被引量:35
11
作者 任增元 刘军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加速人类社会秩序的重建。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着高校环境转型升级,重塑了高校教学的意义,促使高校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等等。为此,高校必须...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加速人类社会秩序的重建。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着高校环境转型升级,重塑了高校教学的意义,促使高校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等等。为此,高校必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树立“不惧机器”的培养理念,打造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调整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并引导教师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同时,高校也必须认识到在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人员安置、数据安全隐患和弱势高校“动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引导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高校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培养规格 高校教师 产教融合
下载PDF
加塞特的大学使命观及其学术影响研究——以CNKI(2002-2012)的文献计量为基础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增元 施婷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5,112,共8页
本文以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为基础对加塞特《大学的使命》的学术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490篇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该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其每个章节的受关注程度并不均衡。统计发现学... 本文以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为基础对加塞特《大学的使命》的学术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490篇论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该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其每个章节的受关注程度并不均衡。统计发现学界最认同的观点是:大学的职能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使命是文化教学与文化育人;大学应遵循教育的经济原理,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在教学中要以普通学生为起点;科学是神圣的,但不能泛化科学而影响其他使命;大学需走出象牙塔,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外部环境,坚持用自己特有的"精神力量"指引公共生活;大学作为一种机构,目的是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塞特 大学的使命 文化育人 以学生为中心 科学的附加功能
下载PDF
重温大师智慧 推进“双一流”建设——叶企孙先生高等教育核心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增元 李欣欣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69,共7页
叶企孙先生曾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多职。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他准确把握教育规律,深切贴合中国实际,于教学、科研和院校治理方面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叶企孙开启了... 叶企孙先生曾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多职。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他准确把握教育规律,深切贴合中国实际,于教学、科研和院校治理方面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叶企孙开启了实验教学之先河,兼用高淘汰率、通识教育理念来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作为科研工作者,叶企孙采用国际化战略,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创建'军事研究基地',用科研为祖国贡献力量;作为管理者,叶企孙不拘一格延揽名师,革故鼎新,动荡时局中力推并践行教授治校思想。这些理念,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弥足珍贵的财富,也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们可以充分借鉴的宝贵的本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企孙 高等教育思想 通识教育 实验教学 “双一 流”建设 高校治理
下载PDF
大学排名的缺陷、风险与回应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任增元 王绍栋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5,112,共9页
大学排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既普遍流行又饱受争议。有学者明确做出大学排名“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的判断,并且揭发排名“导向不可取、方法不科学、指标不匹配、数据不可靠、学校不可比”的严重缺陷。究其根本,大学排名的过程... 大学排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既普遍流行又饱受争议。有学者明确做出大学排名“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的判断,并且揭发排名“导向不可取、方法不科学、指标不匹配、数据不可靠、学校不可比”的严重缺陷。究其根本,大学排名的过程实际上是简化与生产“偏见”的过程,因为排名主体只有在严格标准面前不断做出让步才能算出排名结果。因此,大学排名提供的并不是一种科学知识,而是具有明显缺陷的“偏见”与“谣言”。既然排名这一“公器”存在如此明显缺陷,政府只是“不要在乎它”还不够,还要对排名热现象进行有效的回应与规制,严控与减少外部评价,增强内部自主评价;高校要理性看待排名,革新评价与薪酬制度;排名机构也该做相应的反思,思考其系列产品除符号价值外是否对高校具有真正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排名 指标体系 大学功能 大学评价 自主评价 一流大学 学术共同体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的学术影响研究——以CSSCI(1998-2011)的文献计量为基础 被引量:15
15
作者 任增元 安泽会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3,112,共8页
经过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713篇相关论文的研究发现,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在我国产生的影响很不均衡,一是少数章节获得高被引频次,而多数章节则备受冷落;在南方传播较为充分。统计发现学界最认同的核心观点是:真... 经过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713篇相关论文的研究发现,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在我国产生的影响很不均衡,一是少数章节获得高被引频次,而多数章节则备受冷落;在南方传播较为充分。统计发现学界最认同的核心观点是: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集;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教育不是制器,教育计划应该保持一定界限,以尊重"教育即生成"的自然规律;大学、教师和学生应该享有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必须体现在大学师生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最好的研究者才能是最优良的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 对话教育 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成
下载PDF
研究生区域协同培养的路径选择和动力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增元 张丽莎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6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严重问题:培养模式单一,校所合作缺乏,校企联系松散,创新资源共享程度低,研究生培养国际合作力度不大等。必须实施多导师与跨学科的培养制度,围绕产业集群完善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严重问题:培养模式单一,校所合作缺乏,校企联系松散,创新资源共享程度低,研究生培养国际合作力度不大等。必须实施多导师与跨学科的培养制度,围绕产业集群完善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大力建设区域研究生教育联盟和全国专业教育资源共享联盟,积极探索协同育人创新路径和动力机制,才能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教育资源 优化配置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与强国建设的战略抉择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增元 徐醒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38,共9页
文章基于若干指标和数据把中国高等教育置于横向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和纵向的本国高等教育历程中审视。文章提出,从横向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已经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四梯队”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从纵向看,经过10年... 文章基于若干指标和数据把中国高等教育置于横向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和纵向的本国高等教育历程中审视。文章提出,从横向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已经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四梯队”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从纵向看,经过10年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历史成就;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角度看,中国高等教育同时兼具“大国办强教育”和“穷国办大教育”的特征。立足于现有国情和历史方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实施四大战略:首先要实施稳定与控制公办高等教育规模的战略,分类调控高等教育规模并支持新型高校的探索;其次,中国的经济条件与发展压力决定了必须实施集中和共享资源战略,优先保障国家战略人才和关键项目,以避免资源稀释带来的质量危机;第三,实行评价先行战略,继续深化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作用;第四,实施战略定力“制度化”战略,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历史方位 教育强国 战略选择 教育评价
下载PDF
危机时代的大学治理与变革——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核心思想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增元 刘娜 +1 位作者 李一鸣 于天罡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科技发达时代大学教育》自1983年被译介到我国以来受到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在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中被引500多次,然而学界并未对该著作中的主要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和评析。阿什比的主要思想可以分为大学治理思想、大学改革思想、大学育人... 《科技发达时代大学教育》自1983年被译介到我国以来受到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在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中被引500多次,然而学界并未对该著作中的主要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和评析。阿什比的主要思想可以分为大学治理思想、大学改革思想、大学育人思想等三个方面。在大学治理方面,他认为大学应该实行分权治理、多元参与、重心下移、保持动态平衡;在改革方面,他提出主动改革、渐进改革,坚守大学的内在逻辑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学生培养方面,他认为最高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修养和判断能力,"教育的最优良的特点"以及"大学最高目标"都需要通过师生交流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行政化 大学治理 大学变革 育人为本
下载PDF
国际终身教职研究的热点主题与知识基础探析——基于1916-2015年SSC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增元 张丽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9,共9页
终身教职制度是美国高校教师聘任的基本制度,它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术自由思想的奠定以及教师职业安全的保障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下的SSCI数据库中1916-2015年终身教职研究的897篇文献,运用Cite Space... 终身教职制度是美国高校教师聘任的基本制度,它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术自由思想的奠定以及教师职业安全的保障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下的SSCI数据库中1916-2015年终身教职研究的897篇文献,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其作者、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热点主要有对两性的差异以及女性晋升中不公平待遇的关注、对晋升和绩效问题的研究;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于终身教职的晋升标准、影响晋升的因素以及终身教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这三个领域。基于此,我国高校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应强调绩效管理理念、坚持非升即走的管理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教师聘任与淘汰机制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职 计量分析 热点主题 知识基础
下载PDF
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经典思想研读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增元 孙莉 崔鸣哲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4,F0003,共8页
克拉克·克尔的《大学的功用》堪称世界高等教育的经典之作。中国知网共有1359篇论文引用该著作,它在中国的影响处于渐强的趋势。该著作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和理论的构建,这是它最明显的“核心观点”。此外,还... 克拉克·克尔的《大学的功用》堪称世界高等教育的经典之作。中国知网共有1359篇论文引用该著作,它在中国的影响处于渐强的趋势。该著作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和理论的构建,这是它最明显的“核心观点”。此外,还有一些经典观点分布在不同章节中,作者潜在的预设和论述其实也包含着“适应论”“变革论”和“平衡论”等经典思想,这四个核心观点是该书的精华。克尔认为: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适应社会是大学合法性的根基,无论是经典大学理念的演进还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都是适应社会的结果;大学变革的力量主要来自外部,变革的方式通常是以渐进的方式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克·克尔 大学的功用 学术影响力 多元化巨型大学 学术评价 大学治理 大学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