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传感针的研制 被引量:20
1
作者 任恕 李统平 +5 位作者 喻凤兰 孔鄂生 沈杰 江琦 刘汉安 赵荣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49-53,共5页
中医传感针是一类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具有传感与治疗两种功能,即既能实时传感出穴位点内发生的分子事件又能作为治疗针使用,所以它是现代传感技术与传统针灸医学的结合,是信息系统中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结合.由于针尖上传感的是西医的生理... 中医传感针是一类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具有传感与治疗两种功能,即既能实时传感出穴位点内发生的分子事件又能作为治疗针使用,所以它是现代传感技术与传统针灸医学的结合,是信息系统中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结合.由于针尖上传感的是西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分子事件,针柄上反应的是中医的理法,这样它将成为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传感针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任恕 周宜开 +1 位作者 林志红 孔鄂生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从中医学和西医学同属人体科学 ,在同一人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互不相干的调控网络的前提出发 ,提出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其方法与技术 ,即利用传感技术和数学方法等 ,把中医的经络和西医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融合 ,构建人体... 从中医学和西医学同属人体科学 ,在同一人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互不相干的调控网络的前提出发 ,提出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其方法与技术 ,即利用传感技术和数学方法等 ,把中医的经络和西医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融合 ,构建人体分子调控网络 ;报道了这项研究的初步工作、主要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神经网络 免疫网络 内分泌网络 中西医学融合 研究思路 方法 技术
下载PDF
传感针—我们始创的传感器 被引量:5
3
作者 任恕 周宜开 沈杰 《传感器世界》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传感针是以中医针灸针为基体加工而成的针形传感器,是针灸医术与传感器技术的结合,是我国原创的一类新型传感器。本文介绍了传感针的结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它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传感针 传感器 中医针灸针 应用领域 制作原理 结构
下载PDF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任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6-225,共10页
本文概述了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分类方法。侧重从分子层次评述了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某些进展,一些应用与若干研究方向。
关键词 分子识别 分子系统 中医传感针
下载PDF
论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研究的学科发展战略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恕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55-262,共8页
1引言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电子器件,它能把各种被观测的非电量转换为易观测的电量,扩大人的感官的功能,是构成各种自动化系统的关键部件。以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技术是获取与量化各种信号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学支柱技术之一。生物医学传... 1引言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电子器件,它能把各种被观测的非电量转换为易观测的电量,扩大人的感官的功能,是构成各种自动化系统的关键部件。以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技术是获取与量化各种信号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学支柱技术之一。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是获取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关键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常用的传感器按被观测的量划分,有以下三类: (1)物理传感器:用于血压、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仿生纳米测控技术
6
作者 任恕 周宜开 吴蒙 《测控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4-7,共4页
讨论了纳米技术、纳米测控技术与仿生纳米测控技术 ,论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 ,包括它对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的贡献。提出细胞是研究仿生纳米测控技术的优选对象 ,细胞膜是其最佳切入点。建立了仿生纳米测控技术的分子系统与分子网络模... 讨论了纳米技术、纳米测控技术与仿生纳米测控技术 ,论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 ,包括它对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的贡献。提出细胞是研究仿生纳米测控技术的优选对象 ,细胞膜是其最佳切入点。建立了仿生纳米测控技术的分子系统与分子网络模型。讨论了实现这些模型的纳米制造、生物技术、化学制造与混合制造等方法。强调了广义纳米制造方法的优越性。集成于细胞膜上的分子系统与分子网络是仿生纳米测控技术的典型 ,前者还可据此构建纳米机器人 ,后者还可据此组建纳米工厂。对纳米测控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指出了它将在测控心理活动 ;基因的诊断、治疗 ,组建单细胞纳米测控平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纳米测控技术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下载PDF
传感针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任恕 周宜开 +2 位作者 林志红 吴蒙 聂棱 《世界产品与技术》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传感针是以针灸针为基体而研制的传感器。传感针区别于针形传感器,前者是指一类特殊的传感器,具有传感器与针灸针的双重功能,而后者是通常意义下的传感器。传感针的研究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这一新生事物出现的历史背景:当时计算机... 传感针是以针灸针为基体而研制的传感器。传感针区别于针形传感器,前者是指一类特殊的传感器,具有传感器与针灸针的双重功能,而后者是通常意义下的传感器。传感针的研究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这一新生事物出现的历史背景:当时计算机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要求症状的输入量化,对针灸治疗机理的研究和中医诊断的客观化,也迫切需要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针 针灸针 传感器
下载PDF
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感器
8
作者 任恕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1期6-6,共1页
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感器任恕(同济医科大学教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一切工作的指针,发展传感器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应结合我国实际研制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感器。祖国医药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针炙学... 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感器任恕(同济医科大学教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一切工作的指针,发展传感器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应结合我国实际研制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感器。祖国医药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针炙学是这一宝库中的明珠,经络学说是中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开发 中国
下载PDF
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用于二噁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志仁 徐顺清 +2 位作者 周宜开 任恕 刘志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25-827,共3页
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二英类化学物质与传统的EROD法比较 ,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均优于EROD法 ,并且检测时间缩短 ,操作简便。
关键词 二恶英 虫荧光素酶 报告基因 环境污染物 环境监测 分析 生物监测
下载PDF
CYP2E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食管癌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石云 周新文 +1 位作者 周宜开 任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细胞色素 P45 0 2 E1基因 (CYP2 E1)、谷胱甘肽转硫酶 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及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应用 PCR- RFL P技术对 12 0例肺癌、 98例食管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肺癌组 GSTM1null基因型频率(6 1.7%)高于正常对照组 ... 研究细胞色素 P45 0 2 E1基因 (CYP2 E1)、谷胱甘肽转硫酶 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及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应用 PCR- RFL P技术对 12 0例肺癌、 98例食管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肺癌组 GSTM1null基因型频率(6 1.7%)高于正常对照组 (4 4.2 %) (χ2 =7.38,P<0 .0 1) ,食管癌组该基因型频率 (6 8.4%)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4 2 .9%)(χ2 =12 .92 ,P<0 .0 0 5 ) ,携带 GSTM1null基因型个体患肺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分别是非 GSTM1null基因型个体的 2倍和 3倍。CYP2 E1Rsa I多态性分析研究表明 ,突变基因型 (杂合子 +突变纯合子 )频率肺癌组 (35 %)和食管癌组(2 6 .5 %)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 (5 2 .5 %和 5 5 .1%,P<0 .0 1)。携带 CYP2 E1野生基因型个体发生肺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分别是携带 CYP2 E1突变基因型个体的 2倍和 3.5倍。认为 GSTM1和 CYP2 E1Rsa I多态性均是个体肺癌和食管癌的重要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M1 CYP2E1 基因多态性 肺癌 食管癌 肿瘤易感性
下载PDF
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的体外抗癌活性 被引量:32
11
作者 方华丰 周宜开 任恕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 研究一套有预定位及肿瘤导向作用的药物载体系统。方法 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分子识别系统 ,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 ,将包封有 5 Fu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 ,作为药物载体 ,通过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将二者桥连 ,用“三步法... 目的 研究一套有预定位及肿瘤导向作用的药物载体系统。方法 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分子识别系统 ,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 ,将包封有 5 Fu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 ,作为药物载体 ,通过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将二者桥连 ,用“三步法”研究微球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亲和素 生物素化受体介导的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能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特异结合并有显著的抗癌作用。结论 生物素化微球 亲和素 生物素化受体 (或单克隆抗体 )系统可望在体内有预定位及肿瘤靶向作用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壳聚糖 微球 靶向治疗 肿瘤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晓明 周宜开 +1 位作者 任恕 郝巧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2-915,共4页
背景与目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因启动子区域-463bp处存在G/A多态位点,国外研究表明此位点与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但中国人MPO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 背景与目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因启动子区域-463bp处存在G/A多态位点,国外研究表明此位点与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但中国人MPO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PCR-RFLP技术检测98例原发性肺癌和112名健康对照MPO基因型,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者的比值比(odds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正常人群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3%、42.9%和9.8%,肺癌病例组分别为63.3%、33.7%和3.0%,杂合子G/A在两组人群中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例组A/A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5)。携带至少一个等位基因A者患肺癌的风险是基因型为G/G者的52.0%(95%CI0.29~0.93)。在吸烟人群中,等位基因A对肺癌易感性的保护作用有显著性意义(OR=0.41,P<0.025),而在非吸烟人群,这种保护作用无显著性意义(P>0.25)。结论:本研究人群MPO基因多态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A对吸烟人群的肺癌易感性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基因多态性 肺癌 遗传易感性 研究
下载PDF
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经穴氧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喻凤兰 孔鄂生 +2 位作者 刘汉安 许冰 任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5-16,共2页
本文采用氧分压(PO2)传感针,对20例健康男性的手阳明大肠经上臂穴、曲池穴的PO2与相应非穴位的PO2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针刺合谷穴时,臂与曲池穴PO2升高,分别与针刺前比较,其10'、15'、20'的PO2值均... 本文采用氧分压(PO2)传感针,对20例健康男性的手阳明大肠经上臂穴、曲池穴的PO2与相应非穴位的PO2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针刺合谷穴时,臂与曲池穴PO2升高,分别与针刺前比较,其10'、15'、20'的PO2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M<O.05),而相应非穴位PO2变化不显著。在应用补法与泻法(提插捻转)运针后发现,施行补法时曲池穴P02上升,泻法时PO2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氧分压 针灸器械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VEGF及Flk-1表达和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韩肖华 黄晓琳 +2 位作者 李春芳 周洁萍 任恕 《中国康复》 2003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和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3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 11只。复制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电针组针刺百会和水沟穴 ,每天 1次 ,共 6次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 目的 :观察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和细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3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 11只。复制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电针组针刺百会和水沟穴 ,每天 1次 ,共 6次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Flk 1的表达 ;采用中医传感针测定脑组织细胞外钙离子的浓度。结果 :模型组梗死灶周围VEGF和Flk 1表达增强 (P <0 .0 5 ) ,脑组织局部细胞外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1) ;电针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 ,VEGF和Flk 1表达增强 (P <0 .0 5 ) ,而脑组织局部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升高 (P <0 .0 5 )。结论 :电针可以增强急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VEGF、Flk 1的表达和升高局部细胞外钙离子浓度 ,从而减轻缺血后脑损伤 ,促进脑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VEGF FLK-1 细胞外钙离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反义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易 周李承 +3 位作者 吴晓明 周宜开 雷于生 任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 构建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反义RNA表达载体 ,初步探讨其对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RT PCR技术获取XPDcDNA (2~ 6 6 7bp)片段并反向插入真核 7表达载体反义载体pcDNA3 1,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载... 目的 构建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反义RNA表达载体 ,初步探讨其对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RT PCR技术获取XPDcDNA (2~ 6 6 7bp)片段并反向插入真核 7表达载体反义载体pcDNA3 1,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载体质粒转染肺癌细胞株A5 4 9,经G4 18筛选 ,采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顺铂对细胞进行染毒干预 ,干预结果采用SCGE和MTT综合判定。结果 转染细胞XPDmRNA表达受到抑制。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转染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降低。MTT法显示转染细胞药物敏感性增高。结论 XPD反义RNA能降低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 XPD基因 反义核糖核酸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传感针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陆蓉 王章金 任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85-687,共3页
传感针为一种研究经络现象、获取腧穴信息而设计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既能实施针灸治疗的功能,又同时能动态观测腧穴中各种生理、生化参数。并阐述了目前传感针在经络研究、针刺手法、运动生理学及临床工作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针灸器械 经络研究 循经感传 经络生理 经络
下载PDF
一株受二噁英类化学物质诱导表达的萤光素酶肝癌细胞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志仁 徐顺清 +4 位作者 周宜开 任恕 刘志伟 吕斌 徐永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7-780,共4页
构建了一对二英类化学物质敏感的人肝癌细胞株 ,用于二英类化学物质生物筛选和快速半定量检测 .首先构建一在二英增强子调控下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该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 .2 ,3,7,8 四氯代二苯... 构建了一对二英类化学物质敏感的人肝癌细胞株 ,用于二英类化学物质生物筛选和快速半定量检测 .首先构建一在二英增强子调控下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该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 .2 ,3,7,8 四氯代二苯并二英 (TCDD)诱导稳定转染细胞株萤光素酶表达 ,发光检测萤光素酶活性 .该细胞株用于TCDD检测 ,检测下限为 1 1pmol L ,线性范围为 1~ 10 0pmol 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 报告基因质粒 萤光素酶诱导表达 肝癌细胞系
下载PDF
应用pH传感针对穴位与非穴位pH值的测定 被引量:18
18
作者 喻凤兰 江琦 +3 位作者 孔鄂生 沈杰 陈兴平 任恕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73-375,共3页
本文采用pH传感针,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72例慢性腰腿痛与肩臂痛者曲池穴和非穴位的pH值,结果:①63.3%的健康人pH值穴位低于非穴位(P<0.05);②患者的穴位与非穴位pH值差异与正常人基本一致,穴位低于非穴位占72%,穴位高于非穴位占28%... 本文采用pH传感针,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72例慢性腰腿痛与肩臂痛者曲池穴和非穴位的pH值,结果:①63.3%的健康人pH值穴位低于非穴位(P<0.05);②患者的穴位与非穴位pH值差异与正常人基本一致,穴位低于非穴位占72%,穴位高于非穴位占28%;③对同一穴位进行提插捻转治疗,运针后pH值明显上升(P<0.05);④患者与健康人曲池穴与非穴位pH值比较,显示出患者穴位与非穴位pH值均低于健康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传感针 PH值 穴位 非穴位
下载PDF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志仁 徐顺清 +1 位作者 周宜开 任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54,共8页
本文介绍了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色谱法、免疫法和生物法 ,并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各方法运用的适用范围 ,为建立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二恶英 检测 色谱法 免疫法 生物法 环境污染物 环境监测
下载PDF
穴位和非穴位氧分压和钙离子浓度在体实时监测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任宁 王琪 +5 位作者 张明敏 黄光英 洪大情 陈胜利 李小兰 任恕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比较穴位与非穴位中氧分压和钙离子浓度的差异。方法:利用自制的传感针,在体监测8只山羊的大肠俞、肝俞和关元俞及其对应的非穴位点的钙离子浓度;并监测肝俞和后三里及其对应非穴位点的氧分压。用方差分析方法对穴位和非穴位钙离... 目的:比较穴位与非穴位中氧分压和钙离子浓度的差异。方法:利用自制的传感针,在体监测8只山羊的大肠俞、肝俞和关元俞及其对应的非穴位点的钙离子浓度;并监测肝俞和后三里及其对应非穴位点的氧分压。用方差分析方法对穴位和非穴位钙离子浓度和氧分压的差异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的钙离子浓度和氧分压在整个监测过程中都高于非穴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传统的针灸穴位具有高氧分压和高钙离子浓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氧分压 钙离子浓度 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