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维0/1D-3D耦合模型的PCI术后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的血流动力学响应研究
1
作者 王志博 许璇昊 +2 位作者 张琦 伍贵富 田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71,共1页
目的增强体外反搏(EECP)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但其具体的生物力学作用尚不清楚。为了揭示EECP治疗机制,同时进一步探索支架的几何特征与患者生理特征对血流动力学环境的影响,研究了EECP治疗过程中在植入支架的冠状动脉的... 目的增强体外反搏(EECP)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但其具体的生物力学作用尚不清楚。为了揭示EECP治疗机制,同时进一步探索支架的几何特征与患者生理特征对血流动力学环境的影响,研究了EECP治疗过程中在植入支架的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通过此0D-1D模型使用多处冠脉的实时的血流速度,获得更精确的冠状动脉流量。然后,将流量作为真实形状的冠脉的3D模型的边界条件,通过仿真计算各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为了了解血流动力学环境对包括支架的几何特征(即支架长度、直径和曲率)以及患者人口统计数据(如身高、年龄、体重)的响应规律,在理想模型的基础上,亦建立了多维0/1D-3D耦合模型。结果在EECP的影响下,时间平均壁面剪应力(TAWSS)、横向壁面剪应力(Trans WSS)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滞留时间(RRT)呈下降趋势。最后,整合受试者的生理特征以及支架的几何特征,根据数值结果开发一种基于混沌多项式展开的替代模型,为快速临床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结论描绘了EECP治疗期间冠脉支架复杂环境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阐明了支撑其治疗效果的机制。这项工作增进了对EECP治疗对植入支架冠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了解,努力弥合了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参数 增强型体外反搏 替代模型 壁面剪应力 临床决策 治疗机制 冠脉支架 血流速度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典型冠状动脉疾病作用效果的集中参数建模仿真
2
作者 王碧天 孙竺君 +3 位作者 王亚伟 刘晗浩 伍贵富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 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ECP)疗法对典型冠脉血管病及微血管心绞痛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使用集中参数建模方法,建立包含导管动脉与心肌微循环的右优势型冠脉生理模型。分别仿真单支狭窄、三... 目的 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ECP)疗法对典型冠脉血管病及微血管心绞痛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使用集中参数建模方法,建立包含导管动脉与心肌微循环的右优势型冠脉生理模型。分别仿真单支狭窄、三支狭窄及微血管心绞痛等病理情况。建立EECP干预模型,结合上述病理模型,仿真EECP对病理模型的血流动力学作用。结果 建立的冠脉生理模型、病理模型及EECP干预模型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相符合。EECP对3种病理情况都有改善冠脉血流的效果。对单支狭窄,EECP在左主干冠脉狭窄程度达到80%~85%之后便无法使血流恢复正常水平。对三支狭窄,若3条分支狭窄程度有1支超过90%,则无法使用EECP治疗。对微血管心绞痛,EECP有效的临界情况是充血心肌血流量>1.03 mL/(min·g)、冠状动脉血流储备>1.64。结论 建立的EECP干预冠脉血管病模型符合预期,所获仿真数据对EECP的临床操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参数模型 冠脉血管病 微血管心绞痛 增强型体外反搏
下载PDF
充放气速率对人下肢动静脉塌陷的影响及其在足部PPG信号中的体现
3
作者 刘晗浩 王亚伟 +5 位作者 许璇昊 田帅 王碧天 张存良 伍贵富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1-371,共1页
目的以增强型体外反搏和间歇气动加压为代表的加压疗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但这些疗法的加压参数常来源于经验,临床疗效个体差异大、缺乏科学的个性化评估手段。本文研究了一种从不同挤压模式干预患者下肢时足部PPG信号中提取患... 目的以增强型体外反搏和间歇气动加压为代表的加压疗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但这些疗法的加压参数常来源于经验,临床疗效个体差异大、缺乏科学的个性化评估手段。本文研究了一种从不同挤压模式干预患者下肢时足部PPG信号中提取患者个体动静脉血压的方法。方法依据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原理,设计了两种不同气囊充气速率和放气速率的加压模式;招募健康受试者和下肢血管病患者开展在体实验,采集袖带内压力信号和足拇指PPG信号,分析PPG信号及其中典型特征随加压压力的变化规律;利用集总参数方法建立小腿和足部循环系统模型,模拟小腿受压过程中足部血容量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PPG信号在慢速充气(腿部慢速升高施加压力)时均值缓慢上升,峰峰值缓慢下降,在快速充气时均值快速下降,在慢速放气时峰峰值缓慢增加,两个阶段得到的使动脉塌陷的施加压力具有显著差异。仿真结果显示,由于动静脉的塌陷压力存在差异,慢速充气速率增加足部血液潴留从而增大小腿动脉塌陷压力。结论通过对足部PPG信号的识别,可以反映小腿动静血管塌陷过程,可以提取个性化压力参数,对挤压疗法的个性化压力参数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受试者 增强型体外反搏 静脉血压 动静脉 压力参数 血管塌陷 袖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体外反搏的生物力学效应与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35
4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4 位作者 方典秋 徐明国 马虹 郑振声 王奎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4,137,共5页
体外反搏通过反搏过程中产生的双脉动血流,加速动脉系统的血液流动,提高血流切应力,进而调控与血管内膜保护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益作用。本文简要总结近10年来本实验室在体外反搏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功能关系方面... 体外反搏通过反搏过程中产生的双脉动血流,加速动脉系统的血液流动,提高血流切应力,进而调控与血管内膜保护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益作用。本文简要总结近10年来本实验室在体外反搏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功能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阐述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对冠心病患者及实验动物血浆及组织中某些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单独体外反搏,或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可能成为一项有效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修复的重要手段。与反搏作用相关的细胞分子基础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尚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切应力 一氧化氮 体外反搏
下载PDF
体外反搏作用的新机制及其装置的新发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伍贵富 马虹 +1 位作者 王奎健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609,共4页
体外反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并于2002年正式纳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冠心病学会(AHA/ACC)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指南。作者近10年来研究证实:体外反搏能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体外反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并于2002年正式纳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冠心病学会(AHA/ACC)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指南。作者近10年来研究证实:体外反搏能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猪模型上,也证实了体外反搏不仅可以改善血流灌注,还可以通过提高血流切应力,调节一系列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达到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的目的。上述新作用机制的发现,促进了新型体外反搏装置的深入研制,推进体外反搏的临床应用,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搏 血管内皮 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容积型指脉波图监测及评价体外反搏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伍贵富 郑振声 +6 位作者 杜志民 张苗青 胡承恒 廖鹰 赵顺卿 杨世方 伍富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3-496,共4页
对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置管主动脉根部测压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反搏工作参数对主动脉压力和指脉波的影响。结果反搏时主动脉舒张压随储气罐压力的增加升高(最高可达168.56 m m Hg);主动脉舒张波的dp... 对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置管主动脉根部测压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反搏工作参数对主动脉压力和指脉波的影响。结果反搏时主动脉舒张压随储气罐压力的增加升高(最高可达168.56 m m Hg);主动脉舒张波的dp/dt值均逐渐上升,但收缩波的dp/dt值则呈下降趋势;指脉舒张波起点与主动脉舒张波起点比较平均滞后(108.20±25.70) m s,而指脉收缩波起点则平均滞后(96.69±38.70) m s;指脉波的D/S比值与主动脉压力波的D/S比值随反搏储气罐压力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并由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动脉D/S比值(Y)与指脉D/S比值(X)的回归方程式Y= 0.376+ 0.457X。本研究指示体外反搏对动脉压力波的D/S比值、舒张压及其dp/dt值均有显著影响,指脉波仍然是目前调节反搏工作参数及监测反搏效果的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脉波图 血压 监测
下载PDF
长期体外反搏对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3 位作者 胡承恒 梁宏 郑振声 马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雄性Beagle犬 12只被随机等量分入对照组和反搏组。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脉闭塞模型。反搏组每日反搏 1h ,持续 6周。定量冠脉造影比较两组犬的冠脉侧支循环 ,抗α ...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雄性Beagle犬 12只被随机等量分入对照组和反搏组。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脉闭塞模型。反搏组每日反搏 1h ,持续 6周。定量冠脉造影比较两组犬的冠脉侧支循环 ,抗α 肌动蛋白 (α actin)抗体和抗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99mTc MIBI核素心肌扫描检测心肌血流灌注。心室造影评价心室射血功能和心室壁运动能力。【结果】①反搏组犬有 5例 ,对照组有 3例 ,可见闭塞血管远端出现程度不等的侧支循环 ,反搏组犬侧支血管开放密度比对照组大。 6周后 ,反搏组缺血心肌内 ,α actin染色 ,FⅧ r Ag染色标记的微血管 ,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α actin免疫染色发现 ,反搏组犬的缺心肌组织内 ,许多口径不同的微血管分布于心肌纤维之间 ,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犬 ;可见许多FⅧ r Ag染色阳性细胞 ;血管内皮形态不一 ;许多血管仅由单个内皮细胞构成。②反搏组犬经过 2 8~ 30h的反搏治疗 ,其左心功能明显改善 ,左室射血分数 (LVEF)从0 38± 0 0 7增至 0 5 2± 0 15 (n =6 ,P <0 0 5 ) ,反映心室壁运动的Cortina计分从 14 4± 3 5下降至 9 1± 2 8(n =6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 侧支循环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与常见问题 被引量:30
8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冷秀玉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胡承恒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3-685,664,共4页
PCI术后血栓形成是指支架植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支架植入处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笔者就接受PCI患者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凝 抗血小板 药物释放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指脉波及主动脉根部压力的影响(摘要) 被引量:5
10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1 位作者 张苗青 郑振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0期619-619,共1页
体外反搏对指脉波及主动脉根部压力的影响(摘要)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伍贵富杜志民张苗青郑振声本文通过主动脉根部测压的方法,研究体外反搏工作参数变化对指脉波和主动脉压力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健康志愿者14名... 体外反搏对指脉波及主动脉根部压力的影响(摘要)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伍贵富杜志民张苗青郑振声本文通过主动脉根部测压的方法,研究体外反搏工作参数变化对指脉波和主动脉压力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健康志愿者14名(男12名、女2名),年龄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外反搏 指脉波 主动脉根压力
下载PDF
清醒犬慢性体外反搏实验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贵富 刘磊 +3 位作者 郑振声 马虹 钱月桃 方典秋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体外反搏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方法】自行设计制作一套适合比格犬清醒状态下长期接受反搏治疗的装置 ,该装置由反搏主机、反搏架、反搏内外囊套等组成。采用导管端式压力传感器检测主动脉根部压力 ,评价该系统的...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体外反搏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方法】自行设计制作一套适合比格犬清醒状态下长期接受反搏治疗的装置 ,该装置由反搏主机、反搏架、反搏内外囊套等组成。采用导管端式压力传感器检测主动脉根部压力 ,评价该系统的即时血流动力学效果。 6条比格犬接受了即时血流动力学测定和长期体外反搏治疗 ,治疗总时间约 2 8~ 30h不等(每日 1次 ,每次 1~ 2h) ,历时 6~ 8周。【结果】反搏中实验犬的主动脉舒张期增压波可达 ( 174 0± 18 4)mmHg ,显著高于反搏前的舒张压 (P <0 0 1)。舒张压与收缩压比值 ( pD/ pS)上升至 1 2 4± 0 0 5。此外 ,反搏过程中 ,主动脉收缩压平均下降达 ( 19 2 2± 8 70 )mmHg。全部动物能顺利完成慢性体外反搏治疗观察 ,且动物的食欲、精神状态等无异常改变。【结论】该装置应用于体外反搏的慢性动物实验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体外反搏 反搏动术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 被引量:15
12
作者 伍贵富 陈国伟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实验室诊断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风湿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伍贵富 熊艳 陈国伟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心肌 心肌损害 风湿热 心肌炎 风湿性
下载PDF
凝聚共识推广结合体外反搏疗法的心血管康复新模式 被引量:8
14
作者 伍贵富 冷秀玉 《西部医学》 2016年第3期300-303,共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增强型体外反搏是一项安全、无创伤和费用低廉的冠心病治疗手段。其潜在的血管内皮保护机制提示其可作为慢性血管性病变预防和康复的有效选择。本文简要评述结合体外反搏疗法的心血管康复国际专家共识,以期构建具有...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增强型体外反搏是一项安全、无创伤和费用低廉的冠心病治疗手段。其潜在的血管内皮保护机制提示其可作为慢性血管性病变预防和康复的有效选择。本文简要评述结合体外反搏疗法的心血管康复国际专家共识,以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血管康复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康复
下载PDF
中低收入国家该如何实施心脏康复?——国际共识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伍贵富 陈怡锡 +1 位作者 张新霞 张焕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31-134,共4页
在发达国家,心脏康复已经被证实是一项高效而且具有高性价比的二级预防措施,理应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为此,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召集专家小组发表了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实施心脏康复的核心要点共识,低成本的心脏康复核心项目... 在发达国家,心脏康复已经被证实是一项高效而且具有高性价比的二级预防措施,理应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为此,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委员会召集专家小组发表了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实施心脏康复的核心要点共识,低成本的心脏康复核心项目均能在家庭内或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中实施,而且执行康复任务的主体力量不是专科医生,而是有更多机会与患者打交道的全科医生或社区卫生保健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心脏康复 预防
下载PDF
2018 ACC/AHA心脏康复质量控制指南修订指标解读 被引量:15
16
作者 伍贵富 陈怡锡 陈子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11-114,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明显,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持续增加。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明显,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持续增加。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心血管疾病的负担日渐加重,己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质量指标 指南解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特色治疗技术——体外反搏 被引量:11
17
作者 伍贵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2期26-29,共4页
1前言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原中山医科大学郑振声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体外反搏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一项无创伤性心血管辅助循环装置。其主要差异是摒弃了既往体外反搏装置的上肢气囊而... 1前言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原中山医科大学郑振声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体外反搏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一项无创伤性心血管辅助循环装置。其主要差异是摒弃了既往体外反搏装置的上肢气囊而增加了一套臀部气囊,使体外反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更加显著。因此,临床上的“体外反搏”,实际上就是“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简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特色治疗 中山医科大学 辅助循环装置 体外反搏装置 血流动力学 无创伤性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指征与注意事项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贵富 胡承恒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1-612,共2页
关键词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适应证 禁忌证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上):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概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贵富 罗景云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8-288,共1页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过去最常见的主要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相对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常见心脏瓣膜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技能,使患者得...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过去最常见的主要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相对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常见心脏瓣膜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技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病因 生活条件 临床医生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心脏病 发病率
下载PDF
重视心力衰竭的机械辅助循环支持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贵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尽管人类在21世纪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心力衰竭(心衰)仍然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10万人诊断为难治性心衰或终末期心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D期),其4年... 尽管人类在21世纪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心力衰竭(心衰)仍然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10万人诊断为难治性心衰或终末期心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D期),其4年病死率大于50%。因急性心衰人院的患者1年病死率也在30%~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辅助装置 机械辅助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