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模型构建
1
作者 孙永安 庞灵恩 +2 位作者 张永刚 顾艳 何明利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R-VW-MRI检查,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61,mRS>2分)与预后良好组(n=85,mRS≤2分),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斑块特征,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拟合出患者IS预后不良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结果:责任血管狭窄(P=0.002)、斑块内出血(P=0.001)、斑块强化(P=0.002)是ICA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拟合出脑梗死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ln[h(t,X)/h0(t)]=-0.891X1-1.020X2-0.812X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734(95%CI:0.60~0.817)。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血、斑块强化、责任血管狭窄与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建立的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预后 斑块出血 斑块强化 责任血管狭窄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NRG-1、Lp-PLA2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张晗 何明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57-1159,116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选取102例,采用蒙特利尔认...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选取102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并根据评分情况分为轻中度组、重度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管性痴呆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基础合并症]、血清指标(NRG-1、Lp-PLA2),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G-1、Lp-PLA2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血管性痴呆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NRG-1水平高于重度组、Lp-PLA2水平低于重度组(P<0.05);经ROC分析证实NRG-1、Lp-PLA2能够用于评估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6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NRG-1≤196.36 pg/mL、Lp-PLA2≥147.33 ng/mL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可通过检测血清NRG-1、Lp-PLA2水平评估认知功能,NRG-1水平降低、Lp-PLA2水平升高可用做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重度障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神经调节蛋白1 脂蛋白磷脂酶a2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血压节律和血压变异性对脑小血管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沙一君 李路明 +2 位作者 刘如 刘逊 何明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脑小血管病已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作为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在高血压管理中,人们普遍关注血压水平的影响,往往忽视了血压...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脑小血管病已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作为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在高血压管理中,人们普遍关注血压水平的影响,往往忽视了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节律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近年来关于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节律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深入研究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节律对脑小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系列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血压节律 脑白质病变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患者血压变异性、脑白质血流量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4
作者 谭沙一君 刘逊 +2 位作者 尹瑾 张俊霞 何明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1-249,共9页
目的 探索血压变异性(BPV)、脑白质病变(WMLs)、局部脑血流量(rCBF)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Fazekas量表评定WMLs程度,采用颅脑灌注成像检测rCBF,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系数(CV)来测量BPV,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目的 探索血压变异性(BPV)、脑白质病变(WMLs)、局部脑血流量(rCBF)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Fazekas量表评定WMLs程度,采用颅脑灌注成像检测rCBF,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系数(CV)来测量BPV,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与24 h收缩压(SBP)CV Q_1组相比,Q_3组及Q_4组平均脑白质CBF(MWCBF)显著降低(OR=5.63,95%CI:1.31~24.14;OR=9.70,95%CI:2.23~42.17),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升高(OR=5.37,95%CI:1.24~23.21;OR=10.44,95%CI:2.39~45.65);Q_4组重度WMLs风险显著升高(OR=9.61,95%CI:2.00~46.26)。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白天平均收缩压(M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M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M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MNDBP)与MWCBF大致呈负相关(均P<0.01)。MoCA评分与MWCBF大致呈正相关(P<0.01),与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及Fazekas评分大致呈负相关(均P<0.01)。Fazekas评分与dSBPCV、nSBPCV、dDBPCV、nDBPCV大致呈正相关(均P<0.01),与MWCBF大致呈负相关(P<0.01)。结论 高BPV是WML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较低的MWCBF与较低的MoCA评分和较高的BPV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脑白质病变 认知功能障碍 脑血流量
下载PDF
生物钟核心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关联性
5
作者 施海媛 谭沙一君 +3 位作者 李路明 刘如 刘逊 何明利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索生物钟分子发条中核心时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ARNTL rs6486122、PER1 rs2253820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SNaPshot法检测候选SNPs基因型。不同的基因型被当作分类变量,疾病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及遗传模型的比较采用Log... 目的探索生物钟分子发条中核心时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ARNTL rs6486122、PER1 rs2253820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SNaPshot法检测候选SNPs基因型。不同的基因型被当作分类变量,疾病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及遗传模型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校正年龄、性别、血脂异常、既往病史等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计算不同基因型及遗传模型的调整OR值和95%CI。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受试者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P<0.001,OR=6.704,95%CI 5.188~8.644);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的患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2.565倍(P<0.001,OR=2.565,95%CI 1.971~3.338);血脂异常患者较血脂正常人群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700倍(P=0.001,OR=1.700,95%CI 1.230~2.348);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同样也会增加卒中的患病风险。对于PER1基因rs2253820位点,以野生纯合子TT基因型为参比,CT基因型,CC基因型以及显性遗传模型在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T vs TT:P=0.001,OR=1.552,95%CI 1.194~2.018;CC vs TT:P=0.024,OR=1.295,95%CI 1.035~1.621;显性模型:P=0.001,OR=1.563,95%CI 1.215~2.012。对于ARNTL基因的rs 6486122位点,经校正后,各基因型与遗传模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1 rs2253820位点的遗传变异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患病风险,PER1 rs2253820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患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更高。ARNTL rs6486122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明利 陈曼娥 +2 位作者 王景周 蒋晓江 张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缺血灶和下丘脑的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分别监测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大鼠缺血灶和下丘脑的谷氨酸(Glu)含量,GluR容量及离解常数Kd变化。...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缺血灶和下丘脑的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分别监测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大鼠缺血灶和下丘脑的谷氨酸(Glu)含量,GluR容量及离解常数Kd变化。结果:缺血及再灌流全过程中,缺血灶的GluR及其亲合力持续降低,而下丘脑呈现两次大幅度起伏变化,两部位Glu含量与GluR容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33和-0.385,P分别<0.05和0.001)。结论:缺血早期缺血灶的GluR有敏感的生物学活性,早期阻滞其GluR对缺血性脑损伤有重要干预意义;缺血及再灌流全过程中,下丘脑的GluR始终具有敏感的生物学活性,干预其GluR对减轻缺血性应激性脑损伤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谷氨酸 受体 ACI
下载PDF
鼠脑缺血性损伤程度与缺血时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何明利 陈曼娥 王景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 (MCA)闭塞时缺血侧不同部位的病理演变特征 ,研究缺血性损伤程度与缺血时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线栓法 MCA闭塞模型 ,采取 HE染色 ,光镜电镜观察 MCA闭塞不同时相点缺血侧基底节区、皮质和海马的损伤特征 ,并直接...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 (MCA)闭塞时缺血侧不同部位的病理演变特征 ,研究缺血性损伤程度与缺血时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线栓法 MCA闭塞模型 ,采取 HE染色 ,光镜电镜观察 MCA闭塞不同时相点缺血侧基底节区、皮质和海马的损伤特征 ,并直接对坏死和暗神经元计数 ,运用对数方程作出脑损伤程度 -缺血时间关系曲线 ,运算 ET5 0 值。结果 缺血 30分钟 ,坏死神经元首先出现在缺血侧基底节区 ,以后逐渐扩展到皮质 ,至缺血 2 4小时后 ,缺血中心逐步出现盘状坏死。缺血时间依赖性病理变化完全符合剂量反应曲线的S-形分布。结论  MCA闭塞后 ,MCA分布区的病理变化可分为组织水肿期、神经元急剧损伤期和盘状坏死期三个阶段。治疗窗因阻塞血管和缺血部位及组织可逆的期望值不同而异。主张治疗窗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病理学 治疗窗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明利 焦艳 +2 位作者 张磊 秦献辉 徐希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僵硬而失去弹性,并引发管腔狭窄或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等。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学基础。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僵硬而失去弹性,并引发管腔狭窄或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等。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学基础。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等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外,近10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同样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粥样斑块 增生性病变 血栓形成 传统危险因素 内皮细胞 病理学基础 管壁增厚 血管平滑肌细胞 HOMOCYSTEINE
下载PDF
西比灵对大鼠脑缺血边缘系统细胞凋亡及其调节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明利 李祖伦 +1 位作者 陈曼娥 王景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 研究西比灵对大鼠急性脑缺血边缘系统细胞凋亡及 bcl- 2家族、白介素 - 1β转化酶 (ICE)基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监测生理盐水对照组、西比灵 5 0μg干预组和西比灵 10 0μg干预组的颞皮质... 目的 研究西比灵对大鼠急性脑缺血边缘系统细胞凋亡及 bcl- 2家族、白介素 - 1β转化酶 (ICE)基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监测生理盐水对照组、西比灵 5 0μg干预组和西比灵 10 0μg干预组的颞皮质、海马和下丘脑的凋亡细胞数、bcl- 2和 ICE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西比灵 10 0μg干预组各时相的凋亡细胞数极显著低于其它两组 (P<0 .0 0 1)。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西比灵 5 0μg干预组各部位于再灌注 2 4小时 bcl- 2基因转录开始下降 ,急剧下降期位于再灌注 2 4~ 48小时。西比灵 10 0μg干预组于再灌注 2 4小时开始下降 ,并于以后各时相继续缓慢下降并始终未达谷底。西比灵5 0μg干预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各时相点无显著差异 (P>0 .0 5 )。西比灵 10 0μg干预组各时相的 bcl- 2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0 .0 5 )。 ICE基因的同期转录水平几乎与 bcl- 2基因转录水平呈反向变化。结论 脑缺血及再灌注时 bcl- 2基因转录受抑制 ,而 ICE基因转录上调 ,西比灵能显著削弱这些基因转录的变化、减轻细胞凋亡。西比灵的这种作用有剂 -效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边缘系统 凋亡 基因转录 西比灵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谷氨酸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明利 陈曼娥 王景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9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索稳定性和进展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体液中谷氨酸( Glu)升高的时限。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128 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 A C I)患者发病1~7 日的血浆 Glu、脑脊液( C S F) Glu 浓度的变... 目的:探索稳定性和进展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体液中谷氨酸( Glu)升高的时限。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128 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 A C I)患者发病1~7 日的血浆 Glu、脑脊液( C S F) Glu 浓度的变化,并与同期检测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C S S积分)、脑梗死容积( C T V)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8 例 A C I患者的平均血浆 Glu、 C S F Glu 浓度分别为(13629±3253)m m ol/ L和(648±329)m m ol/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920±2815)m m ol/ L和(309±148)m m ol/ L, P< 005 和 P< 0001〕;进展性 A C I组平均 C S F Glu 浓度为(647±132)m m ol/ L,极显著高于稳定性 A C I组〔(532±107)m m ol/ L, P< 0001〕;稳定性组 1~7 日各时间点的血浆 Glu 浓度无显著变化,而进展性 A C I组于发病 4 日内的血浆 Glu 浓度进行性升高; C T V≥10 cm 3 组平均 C S F Glu 浓度为(674±137)m m ol/ L,极显著高于 C T V< 10 c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谷氨酸 治疗窗 脑梗塞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边缘系统谷氨酸对HPA轴的调控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明利 陈曼娥 王景周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2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脑缺血 谷氨酸 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 HPA
下载PDF
脑缺血边缘系统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明利 郑衍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30-34,共5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缺血边缘系统bcl- 2家族及白介素 - 1β转化酶 (ICE)基因的同期转录变化特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并探讨牛磺酸对其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制做MCAO模型 ,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行侧脑室给药 ,监测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 目的 :研究急性脑缺血边缘系统bcl- 2家族及白介素 - 1β转化酶 (ICE)基因的同期转录变化特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并探讨牛磺酸对其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制做MCAO模型 ,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行侧脑室给药 ,监测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和牛磺酸干预组的脑梗塞容积、颞皮质、海马和下丘脑的凋亡细胞数、bcl- 2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和ICE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脑组织颞皮质、海马和下丘脑 3部位的bcl- 2基因均有密集转录。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干预组各部位于再灌注 2 4h ,bcl- 2基因转录开始下降 ,急剧下降期位于MCAO后 2 4h~ 4 8h。牛磺酸干预组于再灌注 2 4h开始下降 ,并于以后各时相继续缓慢下降而始终未达低谷。牛磺酸干预组各时相的bcl- 2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 <0 .0 5 )。ICE基因的同期转录水平几乎与bcl- 2基因转录水平呈反向变化。结论 :脑缺血及再灌注时bcl- 2基因转录受抑制 ,而白介素 - 1β转化酶基因转录上调 ,牛磺酸有显著减轻这些基因转录、细胞凋亡和缩小脑梗塞容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脑缺血 边缘系统 基因转录 牛磺酸 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MCAO模型
下载PDF
MCAO后鼠脑的病理演变及其治疗窗数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明利 陈曼娥 王景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MCAO缺血侧不同部位缺血组织的病理演变特征 ,阐明缺血时间与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线栓法MCAO模型 ,采取TTC和HE染色 ,光镜电镜观察MCAO不同时相点缺血侧基底节区、皮层和海马的损伤特征 ,并直接对坏死和暗神经... 目的 :探讨MCAO缺血侧不同部位缺血组织的病理演变特征 ,阐明缺血时间与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线栓法MCAO模型 ,采取TTC和HE染色 ,光镜电镜观察MCAO不同时相点缺血侧基底节区、皮层和海马的损伤特征 ,并直接对坏死和暗神经元计数 ,运用对数方程作出缺血时间 -脑损伤程度关系曲线 ,运算ET5 0 值。结果 :缺血 30min ,坏死神经元首先大量出现在缺血侧基底节区 ,以后逐渐扩展到皮层 ,至缺血 2 4h后 ,缺血中心逐步出现凝固性坏死 ,缺血时间依赖性病理变化完全符合剂量反应曲线的S -形分布。结论 :MCAO后 ,MCA分布脑区的病理变化可分为组织水肿期、神经元急剧损伤期和凝固性坏死期三个阶段。治疗窗因阻塞血管和缺血部位及组织可逆的期望值不同而异。主张治疗窗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病理学 治疗窗
下载PDF
MCAO后鼠脑Glu.GluR变化规律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明利 陈曼娥 +2 位作者 王景周 蒋晓江 张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年第4期202-205,共4页
为探索谷氨酸受体(GluR)在介导谷氨酸(Glu)对缺血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部脑缺血实验模型,应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RBA)等技术动.态监测了缺血及再灌流期缺血灶、海马和下丘脑Glu、... 为探索谷氨酸受体(GluR)在介导谷氨酸(Glu)对缺血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部脑缺血实验模型,应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RBA)等技术动.态监测了缺血及再灌流期缺血灶、海马和下丘脑Glu、GluR含量及其亲和力的变化。结果发现:缺血30min,各脑区Glu含量达高峰,再灌流6h,Glu含量回降至基线水平,再灌流48h后,Glu含量再次中等程度升高,并持续至再灌流72h。GluR和KD值与Glu含量密切相关。结果提示,缺血再灌流早期,GluR在高浓度Glu的作用下发生同种特异性反向调节,GluR亲和力为增敏反应;再灌流中晚期,GluR的变化属于同种特异性正向调节,而GluR亲和力测为减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受体 大脑中动脉阻塞 脑缺血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明利 吴华英 《医学综述》 1999年第8期345-347,共3页
当前,急性缺血性卒中仍是导致老年残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其预后和药物干预的诸多环节仍难以把握。随着动物实验和临... 当前,急性缺血性卒中仍是导致老年残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其预后和药物干预的诸多环节仍难以把握。随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基础-可逆性缺血组织的特征、判定和演变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开始了本治疗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急性 治疗 可逆性缺血组织
下载PDF
睡眠脑波调制的与常规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脑电图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明利 王新一 +2 位作者 徐丙超 李在坡 蒋海华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中的脑电图(EEG)动态特征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将126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分为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组(睡磁组)44例、... 目的:探讨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中的脑电图(EEG)动态特征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将126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分为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组(睡磁组)44例、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常磁组)42例和假磁刺激治疗组(假磁组)40例。每次持续刺激30min,每日1次,疗程10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0d时和治疗结束后30d时的Krakow睡眠积分(KSS)、EEG及平均α波绝对功率谱的变化。结果:两磁疗组治疗10d时的KSS显著降低(均P〈0.05),平均α波绝对功率谱显著升高(均P〈0.05),尤以睡磁组突出,且持续至治疗结束后30d。治疗10d时磁疗患者平均α波绝对功率谱与其KSS呈显著负相关(n=86,r=0.2136,P〈0.05)。结论: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原发性失眠症的异常EEG均有显著的良性调节作用,其疗效与提高平均α波功率谱相关,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脑波调制(SEC) 失眠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对急性脑缺血的疗效评价
17
作者 何明利 陈曼娥 +1 位作者 王景周 张钰 《医学综述》 1997年第9期429-430,共2页
神经元谷氨酸(Glutamate,Glu)的过量释放导致其兴奋毒性损伤假说在缺血神经元损伤的发病中起着轴心作用。人们发现,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ty Amino Acid,EAA)拮抗剂能稳定降低实验性脑缺血的梗塞容积,许多药物已为临床试用。
关键词 脑缺血 兴奋性氨基酸 拮抗剂 疗效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及其对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明利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6年第4期190-193,共4页
兴奋性氨基酸(EAAs),如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下丘脑大部分核中的突触前膨大内浓度很高,这些核团包括弓状核、交叉上核、视上核、室旁核、终板血管器官和视前区。EAA受体也分布在相应核团的突触后膜上。NMDA受体和非-NM... 兴奋性氨基酸(EAAs),如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下丘脑大部分核中的突触前膨大内浓度很高,这些核团包括弓状核、交叉上核、视上核、室旁核、终板血管器官和视前区。EAA受体也分布在相应核团的突触后膜上。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在垂体前、中、后叶均有分布。RAAs及其受体对CRH、AVP、ACTH的分泌和HPA轴的应激反应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HPA轴 兴奋性氨基酸 氨基酸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对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9
作者 徐丙超 周芯羽 +4 位作者 籍牛 苗重昌 何明利 王新一 董万利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7例完善了V-EEG及头部MRI检查的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V-EEG、MRI检出率行相关分析,对发作形式、病因等作对比,并比较致痫灶和病例灶之间...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7例完善了V-EEG及头部MRI检查的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V-EEG、MRI检出率行相关分析,对发作形式、病因等作对比,并比较致痫灶和病例灶之间的关系,分析V-EEG、MRI对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患者MRI结果阳性时,V-EEG检出率为93.38%;MRI结果阴性时V-EEG检出率为76.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7例患者中,V-EEG监测出异常痫样放电的患者有143例,其中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V-EEG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5.24%、92.31%、95.00%,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的检出率。157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中,85例患者病理灶和致痫灶具有一致性,两者符合率为54.14%。V-EEG诊断继发性癫痫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性癫痫患者V-EEG、MRI检查结果呈正相关;V-EEG检查对继发性癫痫有很高的诊断价值,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等病因V-EEG检出率较高;MRI检查是继发性癫痫病因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致痫灶和病理灶常大部分具有一致性,将V-EEG和MRI相结合可提高继发性癫痫患者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 磁共振成像 病理灶 致痫灶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变化特征及其与TOAST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娜 孟品 +4 位作者 耿闪 籍牛 孙永安 徐英达 何明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亚因子变化特征及其与TOAST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24h内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8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组256例、小动脉闭塞型(S...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亚因子变化特征及其与TOAST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24h内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8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组256例、小动脉闭塞型(SA)组110例、心源性栓塞型组212例、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组34例、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组96例,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时,发病14d,3、6、12个月的MoCA分值变化特征,采用多参数对数回归分析MoCA亚因子与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与发病14d时比较,PSCI患者发病3个月时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延迟记忆、注意能力显著降低[(1.59±1.30)分vs(2.44±1.18)分,(1.94±1.47)分vs(2.81±1.47)分,(3.06±1.34)分vs(4.28±1.66)分,P〈0.05]。以SA组为参照,发病3个月时PSCI患者的发病风险以LA组最高(OR=1.326,95%CI:0.995~1.658,P=0.031)。结论 PSCI患者的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延迟记忆和注意能力均显著下降,尤其是LA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记忆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