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单用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何玺君 李慧勇 彭余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93-195,共3页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单用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氯吡...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单用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治疗后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受损脑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脑部血流灌注,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并发脑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玺君 李慧勇 +1 位作者 彭余江 王军友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2期328-329,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发生脑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2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GCS评分、瞳孔、血常规、凝血功能常规、头颅CT平扫、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为老年病人,GCS评分为... 目的回顾分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发生脑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2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GCS评分、瞳孔、血常规、凝血功能常规、头颅CT平扫、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为老年病人,GCS评分为5~8分,均为单侧瞳孔散大。化验结果显示血小板数量、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在正常范围。24例血肿位于脑叶,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4例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行侧脑室额角外引流术。20例术后血肿复发,病情恶化,家属选择自动出院。8例为重度残疾。结论口服血小板药物后发生的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如有条件,在诊疗过程中应评估血小板功能,在围手术期应输注新鲜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脑出血 急诊手术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VEGF编码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玺君 李慧勇 +5 位作者 彭余江 朱良才 王永青 段虹宇 陈慧慧 杨帆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目的应用携带h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h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含h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采用ELISA法检测hVEGF的表达水... 目的应用携带h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h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含h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采用ELISA法检测h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rAd-hVEGF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ELISA检测发现转染组上清液中hVEGF蛋白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rAd-hVEGF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够表达并分泌hVEGF,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行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EGF基因 重组腺病毒 转染 骨髓基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NF-κB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帆 王永青 +7 位作者 彭余江 邵波 朱良才 段红宇 何玺君 李慧勇 杨鹏翔 陈慧慧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6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NF-κB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颅脑损伤组(n=42)。颅脑损伤组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根据伤后处死时间分为1、3、6、1... 目的:探讨NF-κB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颅脑损伤组(n=42)。颅脑损伤组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根据伤后处死时间分为1、3、6、12及24小时、3和7天共7个亚组,每亚组各6只。每亚组随机取3只大鼠处死,取挫伤灶周围组织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测定;剩余的3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挫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UNEL法观察脑挫伤灶周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颅脑损伤后1小时可见NF-κB蛋白明显表达,3~12小时表达逐渐加强,并于24小时达到高峰,3~7天表达稍减弱,但仍为高表达状态;NF-κB蛋白表达与MDA、SOD及GSH相关(r=0.731, r=-0.702, r=-0.674,P值均〈0.05),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r=0.720, 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参与了继发性脑损伤中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等病理过程,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控制细胞凋亡,减少或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NF-ΚB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mNGF对颅脑外伤中颅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段虹宇 李慧勇 +3 位作者 何玺君 杨帆 陈慧慧 朱良才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4期502-503,共2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中颅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制定临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176例颅脑外伤致颅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单独高压氧治疗和高压氧联合神经因子治疗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NGF)...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中颅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制定临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176例颅脑外伤致颅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单独高压氧治疗和高压氧联合神经因子治疗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NGF)。所有患者尽早行高压氧(HBO)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颅神经功能均有改善,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mNGF联合HBO治疗颅脑外伤后颅神经损伤患者更能显著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高压氧 颅脑外伤 颅神经损伤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钰 邵波 +4 位作者 陈慧慧 何玺君 彭余江 杨帆 滕灵方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4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发生情况,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及随访期间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SAH患者发病后3天、1周、3周、3月和6月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情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发生情况,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及随访期间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SAH患者发病后3天、1周、3周、3月和6月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情况,并分析与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结果aSAH后3月和6月出现ACTH和GH降低,改良Fisher分级4级患者ACTH水平降低,改良Fisher分级3级和4级患者GH水平降低,Hunt-HessⅣ~Ⅴ级患者GH水平降低。结论aSAH恢复期出现ACTH和GH降低,与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垂体前叶激素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黄体酮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Nogo-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波 陈钰 +5 位作者 彭余江 陈慧慧 何玺君 段虹宇 杨鹏翔 滕灵方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1510-1514,1521,共6页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及黄体酮干预对大鼠脑组织内Nogo-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探讨黄体酮对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体酮治疗组...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及黄体酮干预对大鼠脑组织内Nogo-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探讨黄体酮对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体酮治疗组,每组25只,并依据检测时间点进一步随机分为1、3、7、14、28d共5个亚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顶部头皮去除颅骨,模型组和黄体酮治疗组建立大鼠中度脑挫裂伤模型。黄体酮治疗组于建模成功6h后开始予黄体酮(10mg/kg)腹腔注射,1次/d,直至动物处死。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1次/d,直至动物处死。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时间点大鼠病灶周围组织Nogo-A、GFAP及IGF-1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中Nogo-A、GFAP和IGF-1在各时间点均有表达,变化幅度较小。模型组各时间点脑组织Nogo-A、GFAP和IGF-1表达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 05),GFAP在3d达峰值,Nogo-A和IGF-1在7d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28d接近原有水平。黄体酮治疗组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在3d达峰值,Nogo-A和IGF-1在7d达峰值;Nogo-A和GFAP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均低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P<0.05),而IGF-1峰值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更高,随后呈下降趋势,14d时IGF-1表达阳性细胞数仍略高于模型组,直到28d才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黄体酮能抑制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Nogo-A、GFAP表达,上调IGF-1表达,具有减轻轴突生长抑制和抑制胶质瘢痕屏障形成的作用,并能促进相关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能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颅脑损伤 IGF-1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彭余江 李慧勇 何玺君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97-199,21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构建缺血、缺氧脑损伤的Wistar大鼠模型,同时分离培养hUC-MSCs,并将腺病毒介导的NGF转染hUC-MSCs。将...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构建缺血、缺氧脑损伤的Wistar大鼠模型,同时分离培养hUC-MSCs,并将腺病毒介导的NGF转染hUC-MSCs。将转染成功后的hUC-MSCs移植入大鼠模型中,饲养4周后采用足印分析试验、平衡木试验分别对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hUC-MSCs分离培养成功,hUC-MSCs可过表达NGF蛋白。与hUC-MSCs组比较,NGF-hUC-MSCs组幼鼠右侧足印步态重复间距和平衡木通过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左侧足印步态重复问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GF联合hUC-MSCs移植能促进实验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并发症预防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损伤
下载PDF
过表达NGF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慧勇 彭余江 +6 位作者 何玺君 邵波 段虹宇 陈慧慧 杨帆 杨鹏翔 曾煜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126-2129,共4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过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元缺糖缺氧(OGD)模型中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并过表达NGF,收取MSC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NGF的过表达效果;同时分离培养大鼠原代神经元,制备大鼠...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过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元缺糖缺氧(OGD)模型中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并过表达NGF,收取MSC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NGF的过表达效果;同时分离培养大鼠原代神经元,制备大鼠神经元OGD模型,然后将MSC培养上清液加入大鼠神经元OGD模型中,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保护性信号通路磷酸化Akt(p-Akt)表达情况。结果 Ad NGF腺病毒感染的MSC培养上清液可明显上调原代神经元p-Akt表达水平,过表达NGF后的MSC培养上清液可以进一步修复原代神经元损伤,抑制原代神经元凋亡。结论过表达NGF的MSC可修复神经元损伤,NGF联合MSC移植治疗神经元损伤或为临床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损伤 AKT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对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慧慧 杨鹏翔 +6 位作者 邵波 段虹宇 彭余江 何玺君 李慧勇 曾煜 杨帆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5期911-912,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单纯组27例口服左乙拉西坦片,联合组27例在单... 目的探讨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单纯组27例口服左乙拉西坦片,联合组27例在单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维生素B6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电活动、血清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高于单纯组的70.37%(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θ波相对功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纯组(P<0.05);2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均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显著改善患者异常的脑电活动,与降低血清NSE水平有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创伤性难治性癫痫 脑电活动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中Nogo-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波 滕灵方 +5 位作者 彭余江 陈慧慧 何玺君 段虹宇 杨鹏翔 陈钰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6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内Nogo-A、GFAP及IGF-1表达的变化,探讨实验性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修复机制。方法对照组仅切开顶部头皮去除颅骨,模型组建立大鼠中度脑挫裂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病灶周围组织Nogo-A、GFAP及IGF-1表...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内Nogo-A、GFAP及IGF-1表达的变化,探讨实验性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修复机制。方法对照组仅切开顶部头皮去除颅骨,模型组建立大鼠中度脑挫裂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病灶周围组织Nogo-A、GFAP及IGF-1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中Nogo-A、GFAP和IGF-1在各个时间点均有表达,变化幅度较小。模型组各时间点脑组织NogoA、GFAP和IGF-1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GFAP在3天时达峰值,Nogo-A和IGF-1在7天时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28天时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中Nogo-A、GFAP以及IGF-1表达均增高,通过减轻轴突生长的抑制因素和减少胶质疤痕屏障形成,并能促进相关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能改善颅脑损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NOGO-A GFAP IGF-1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波 滕灵方 +4 位作者 陈慧慧 何玺君 彭余江 杨鹏翔 陈钰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7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该院48例施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与对照组(C组)各24例。D组麻醉前10分钟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微泵静脉注射,术中予0.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该院48例施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与对照组(C组)各24例。D组麻醉前10分钟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微泵静脉注射,术中予0.4μg/(kg·h)微泵维持;C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记录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使用剂量、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30分钟Ramsay镇静评分及苏醒期应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异丙酚、瑞芬太尼使用总量:D组分别为(426±107)mg、(521±42)mg,C组分别为(537±119)mg、(607±55)mg;麻醉苏醒期躁动、拔管后30分钟Ramsay镇静程度评分:D组分别为(1.4±0.2)分、(2.2±0.5)分,C组分别为(1.8±0.3)分、(1.3±0.4)分;应激性不良反应:D组3例(12.5%),C组1 7例(70.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微泵维持,能减少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呛咳、寒战等应激性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增加了手术的平稳性,达到有效镇静、镇痛的目的,是颅内动脉瘤手术较理想的麻醉辅助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RAMSAY镇静评分 躁动评分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陈慧慧 王永青 +7 位作者 彭余江 邵波 朱良才 段红宇 何玺君 李慧勇 杨鹏翔 杨帆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6期656-65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GZ)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B、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8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GZ组(=42)及对照组(=42),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即予以...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GZ)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B、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8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GZ组(=42)及对照组(=42),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即予以腹腔注射PGZ10mg/kg,对照组则建立模型后予腹腔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kg,以后各组分别每24小时腹腔注射一次等量PGZ或0.9%氯化钠注射液,直至动物被处死,根据伤后处死时间随机分为1h、3h、6h、12h、24h、3d和7d共7个亚组,每亚组各6只。取损伤灶周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挫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B及TNF-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UNEL法观察并比较脑挫伤灶周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PGZ组NF-B及TNF-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均<0.05)。以NF-B含量水平为自变量,TNF-含量水平为应变量,回归方程Y(PGZ组)=-0.432+0.271X,2=0.947(<0.01);Y(对照组)=-4.168+0.748X,2=0.961(<0.01)。结论颅脑损伤后PGZ可能通过降低NF-B活性,控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颅脑损伤 核转录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介入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玺君 彭余江 李慧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介入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SD大鼠以立体定向仪脑内注射自体血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32)及实验组(n=32),另选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介入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SD大鼠以立体定向仪脑内注射自体血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32)及实验组(n=32),另选32只SD大鼠,脑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假手术组(n=32)。实验组建模后2 h后以微创介入联合术后10 mg·kg^(-1)·d^(-1)瑞舒伐他汀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则仅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灌胃5d。以Garcia评分法评估并比较各组大鼠术后12,24,72 h及5 d时的神经功能;另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各组血肿周围组织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NF-κB p65)及Notc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术后6 h至术后5 d,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Garcia评分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且均以72 h最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Garci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24,72 h和5 d实验组大鼠Garcia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后5 d,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血肿周围组织Notch1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68±1.27)%,(40.23±3.14)%,(22.35±3.93)%;NF-κB p56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5.05±2.01)%,(50.63±1.80)%,(39.38±1.78)%。术后72h和5 d,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血肿周围组织Notch1、NF-κB p56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实验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急性期大鼠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下调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 p65及Notch1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血肿 瑞舒伐他汀 介入治疗 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