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慧远同隐士的交游和他的山水诗文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锡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81-84,共4页
山水文学从胎孕、初澜到高潮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期间,庐山高僧慧远因喜好山水而结宇林下,并同一些有相同习尚的隐士交游和徜徉林泉。这种山水之游有感于中而形诸言,就是由慧远领头的山水诗文创作。作为群体的艺术审美活动,慧远...
山水文学从胎孕、初澜到高潮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期间,庐山高僧慧远因喜好山水而结宇林下,并同一些有相同习尚的隐士交游和徜徉林泉。这种山水之游有感于中而形诸言,就是由慧远领头的山水诗文创作。作为群体的艺术审美活动,慧远和庐山僧俗众人的吟咏山水上承孙绰、许询,下启谢灵运。由于慧远对谢灵运有多方面的影响,他给山水文学高潮的推动力就较之同时代的殷仲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交游
山水诗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牧诗歌系年拾遗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锡光
《文献》
2001年第3期52-68,共17页
清冯集梧注杜牧诗,收入裴延翰编定的《樊川文集》诗四卷、北宋人所编《外集》、《别集》各一卷,另从《全唐诗》等辑录为《樊川诗补遗》、《樊川集未收诗补录》,编为《樊川诗集注》(以下简称"冯注")六卷,并对其中少数篇章的写...
清冯集梧注杜牧诗,收入裴延翰编定的《樊川文集》诗四卷、北宋人所编《外集》、《别集》各一卷,另从《全唐诗》等辑录为《樊川诗补遗》、《樊川集未收诗补录》,编为《樊川诗集注》(以下简称"冯注")六卷,并对其中少数篇章的写作时间作了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诗
会昌
黄州
睦州
杜牧年谱
刺史
系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以赋为诗论(下)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8,共3页
《石鼎联句诗》或当如李重华所说,“应是昌黎一人所构”(见《集释》)。奇句迭出,只写“鼎鼐水火”四字(同上,方世举语),全似赋体。诗的前边,有一个长长的序文,道其创作的原因与过程。结尾“全胜琏瑚贵”以下八句,写石鼎的贵...
《石鼎联句诗》或当如李重华所说,“应是昌黎一人所构”(见《集释》)。奇句迭出,只写“鼎鼐水火”四字(同上,方世举语),全似赋体。诗的前边,有一个长长的序文,道其创作的原因与过程。结尾“全胜琏瑚贵”以下八句,写石鼎的贵重之处在于有用于人,意在申述作诗的动机。这些同汉赋的结构安排有些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鼎联句
汉赋
纳凉联句
世举
鼎鼐
昌黎
结构安排
抑之
集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旧唐书》“袒牛贬李”辨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锡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旧唐书》
赵莹
李德裕
牛僧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以赋为诗论(上)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韩愈诗,多有汪洋恣肆之篇。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从写作方式上看,当与人所习论的以文为诗有关。但这里的“文”,内涵较广,除广义的散文之外,还应当包含赋这一文体的因素。清代注家朱彝尊、顾嗣立、方世举等注意到韩愈《南山诗》、《陆浑...
韩愈诗,多有汪洋恣肆之篇。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从写作方式上看,当与人所习论的以文为诗有关。但这里的“文”,内涵较广,除广义的散文之外,还应当包含赋这一文体的因素。清代注家朱彝尊、顾嗣立、方世举等注意到韩愈《南山诗》、《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用其韵》及诸联句诗在遣词造句及结构章法上明显地表现了与汉赋的写法相类似之处。人们在讨论韩愈以文为诗的时候,虽也言及其用作赋的手法写诗,但把以赋为诗作为专题来研究的,似属少见。文章借诸公之发轫,收拾绪余,整理成篇,欲证成韩愈以赋为诗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赋为诗
韩愈
以文为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述《新唐书》的边防观
被引量:
1
6
作者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1-52,56,共3页
欧阳修等人修《新唐书》受到北宋王朝以防守、退让为安边长策的既定基本国策 ,又是为朝廷士大夫赞同的国家大计的影响 ,注入对周边少数族事迹的论赞之中 ,形成带有北宋朝廷积弱积贫国势印记的边防观。《新唐书》持取这种边防观来评价历...
欧阳修等人修《新唐书》受到北宋王朝以防守、退让为安边长策的既定基本国策 ,又是为朝廷士大夫赞同的国家大计的影响 ,注入对周边少数族事迹的论赞之中 ,形成带有北宋朝廷积弱积贫国势印记的边防观。《新唐书》持取这种边防观来评价历史上的对外战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边防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逸评屈原“同姓无相去之义”的历史文化解读
被引量:
1
7
作者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5-61,共7页
屈原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历史环境中,本不受"同姓无去国之义"的道德约束,而以其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睠顾楚国,系心怀王"的自觉的特例。东汉王...
屈原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历史环境中,本不受"同姓无去国之义"的道德约束,而以其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睠顾楚国,系心怀王"的自觉的特例。东汉王逸为回应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评论屈原去就取向的异见,把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中央集权统治需要建立的《春秋》"公子无去国之义"改造为"同姓无去国之义",以对中央朝廷的向背作为标准评说屈原的独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例
屈原行为
大一统
人臣事君
忠君爱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有意识的口述历史著作范本:《冥报记》
被引量:
1
8
作者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5-39,共5页
本文将唐代唐临《冥报记》所述内容分作当事人口述及他人转述两类加以考述。《冥报记》54条中的47条,记述了口述者的名姓、身份,有的还记录了口述的途径、环境或场景。《冥报记》不是一般的访谈录,而是作者抱有明确目的,通过一系列有意...
本文将唐代唐临《冥报记》所述内容分作当事人口述及他人转述两类加以考述。《冥报记》54条中的47条,记述了口述者的名姓、身份,有的还记录了口述的途径、环境或场景。《冥报记》不是一般的访谈录,而是作者抱有明确目的,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采访撰写而成。《冥报记》可以说是体例严谨的唐代口述历史著作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著作
《冥报记》
范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朝“时政记”的修撰
9
作者
何锡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5,共4页
作为实录类史学体裁 ,时政记由唐朝武则天时宰相姚所创设。时政记一般由当值宰相记录皇帝“谟训”以付史官 ,不仅对历史记录的真实性 ,而且对历史记录的完整性都有裨益。时政记的修撰在唐代屡有兴废、变化 ,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影响甚大。
关键词
唐朝
时政记
史书体例
姚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作为社会组织的墨子学派及历史命运
10
作者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实现其救世主张 ,墨子建立了作为表达社会意志、功能和利益的学派。他收授门徒 ,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社会政治活动。其彰明较著的表现是以社会集团、社会组织的形式进行的为宋国守城的“非攻”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墨子学说的实践理性主...
为实现其救世主张 ,墨子建立了作为表达社会意志、功能和利益的学派。他收授门徒 ,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社会政治活动。其彰明较著的表现是以社会集团、社会组织的形式进行的为宋国守城的“非攻”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墨子学说的实践理性主义精神 ,而且体现了作为社会组织的墨子学派致力集合社会的力量 ,自觉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因其主张同秦汉以后的专制主义冰炭不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学派
社会组织
历史命运
实践理性主义精神
社会意志
社会功能
社会利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今本《谗书》第五卷非罗隐最初编集本辨
11
作者
何锡光
《文献》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8-283,共6页
《谗书》是晚唐文人罗隐所作杂文文集,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和重视。它由作者亲自编定。在历代传写过程中,其第五卷可能一度佚失,后由人用罗隐其它作品补入其中,以足其数,传承转刻,而成现在通行本的编次情况。兹取中华书局1983年本《罗隐...
《谗书》是晚唐文人罗隐所作杂文文集,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和重视。它由作者亲自编定。在历代传写过程中,其第五卷可能一度佚失,后由人用罗隐其它作品补入其中,以足其数,传承转刻,而成现在通行本的编次情况。兹取中华书局1983年本《罗隐集》中《谗书》,利用其本身的矛盾,并参有关史实,略作考辨,以证明今本《谗书》第五卷非罗隐本人最初编定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
今本
十三年
编集
通行本
晚唐
作品
写过程
中华书局
研究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习尚论
12
作者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7-12,共6页
韩愈在政治领域,极力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勇于为人,欲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在儒家思想传承方面,以继道统为己任,开理学之先河;在文学方面,他倡导文以载道,发起古文运动,并在诗歌创作上力开新局。而在诸般复杂纷繁的习染方面,...
韩愈在政治领域,极力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勇于为人,欲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在儒家思想传承方面,以继道统为己任,开理学之先河;在文学方面,他倡导文以载道,发起古文运动,并在诗歌创作上力开新局。而在诸般复杂纷繁的习染方面,他又是不忌五荤六素,随其性情喜好、爱憎所适以取足,兼收并蓄。他不可能像宋代理学标榜的“惟精微一,允执厥中”那样衣冠端正、道貌岸然,不做属于个人生活领域的有情有欲或“玩物丧志”之事。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韩愈其人,才可能避免观念的胶着带来的生硬而刻板地把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人,看成是只具有“道统”品性的标本的一偏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习尚
生活态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甫不祖杜周缘由考述
13
作者
何锡光
《杜甫研究学刊》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是唐代京兆杜氏一族的一位名声显著的先祖。这在西汉以降的史传中有清晰、详明的记述,其中以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六"杜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最为连贯。另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
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是唐代京兆杜氏一族的一位名声显著的先祖。这在西汉以降的史传中有清晰、详明的记述,其中以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六"杜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最为连贯。另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四对杜周至唐代杜氏的世系也有很明晰的交代,其文屡屡为人征引,兹不重述。值得注意的是,大诗人杜甫每以京兆人氏自称,并在其文章中多次自述其先祖,却略过西汉杜周不提。爰检索旧籍相关材料,以解其中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周
杜甫
先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古书腰围若干围的“围”
14
作者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古代表示某人腰围若干围的"围"是个量词,但这一作为计度古人腰围长度的基准单位,古书中没有确定的解释。经笔者考证,东汉郑玄在《仪礼》注里以九寸为一围,比较适宜于做腰围的"围"的计度基准,可以经受春秋至南北朝...
古代表示某人腰围若干围的"围"是个量词,但这一作为计度古人腰围长度的基准单位,古书中没有确定的解释。经笔者考证,东汉郑玄在《仪礼》注里以九寸为一围,比较适宜于做腰围的"围"的计度基准,可以经受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各种例证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
腰围
解释
郑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西南边“西山八国”同唐朝的关系
15
作者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0-76,共7页
唐代西南边的八个羌人小国总称西山八国,因其部落酋长从唐初就接受了唐朝的官职封号,实际上接受了唐朝的羁縻或统治;由于其地势在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中甚为重要,在广德元年相继被吐蕃攻占后,唐朝在贞元年间收复失地,西山八国因而率其部众...
唐代西南边的八个羌人小国总称西山八国,因其部落酋长从唐初就接受了唐朝的官职封号,实际上接受了唐朝的羁縻或统治;由于其地势在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中甚为重要,在广德元年相继被吐蕃攻占后,唐朝在贞元年间收复失地,西山八国因而率其部众内附,重新接受唐朝的羁縻,唐代史籍中开始出现西山八国的称谓;唐朝自贞元年间始置"西山八国安抚使",说明唐朝对西山八国地势的重视;而吐蕃要进攻唐剑南西川或维持对南诏的控制,故尔屡次同唐朝发生对西山八国的争夺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八国
西南边
关系
唐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的常例和别例
16
作者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0-63,67,共5页
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在常例之外,有时也通过其它途径获得史料,我们称这种情形为史料来源的别例。唐代史馆史料来源的别例表现了一种临时的、非常例性、非制度性的特点,但它对整体上深入研究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裨益甚巨。
关键词
别例
常例
史料来源
唐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传正义》释“郑人铸刑书”
被引量:
2
17
作者
何锡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左传》
体例
经注
子产
相同
解经
正义
全文增补中
论墨子学说
18
作者
何锡光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52-58,共7页
墨子学说以救世为旨归。墨子从出诸社会的意志、功能和基本利益出发,为社会设计了一套符合理性、正义的“天志”“贵义”原则,用以为建设合理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这一原则体现于社会政治层面,便是“兼爱”的价值内容。他强...
墨子学说以救世为旨归。墨子从出诸社会的意志、功能和基本利益出发,为社会设计了一套符合理性、正义的“天志”“贵义”原则,用以为建设合理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这一原则体现于社会政治层面,便是“兼爱”的价值内容。他强调“行兼”,主张身体力行,把“蹈义”“利天下”作为实现其思想学说的活动层面的保证,这使其学说洋溢着实践理性主义的价值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学说
救世
理性正义原则
兼爱
实践理性主义
墨子学说
"行兼"
"蹈义"
"利天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易正义》题作“《周易兼义》”小考
19
作者
何锡光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唐孔颖达所撰《周易义赞》始以《周易正义》刊行。从宋至清,《周易正义》又题作《周易兼义》。后人对其间缘由多所探究。清代学者阮元认为《周易正义》之所又题作《周易兼义》,是因为宋人将单行之义疏与经注合刻题称"兼义"。...
唐孔颖达所撰《周易义赞》始以《周易正义》刊行。从宋至清,《周易正义》又题作《周易兼义》。后人对其间缘由多所探究。清代学者阮元认为《周易正义》之所又题作《周易兼义》,是因为宋人将单行之义疏与经注合刻题称"兼义"。其说源流清晰,与诸家著录相合,最为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周易义赞》
《周易正义》
《周易兼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思考
被引量:
3
20
作者
梁宏
文萍
何锡光
《广西教育》
2011年第9期11-13,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两种主要的职教师资培养形式:职业师范教育院校培养职教师资及综合性大学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上的独特优势,包括教师教育优势、理论...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两种主要的职教师资培养形式:职业师范教育院校培养职教师资及综合性大学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上的独特优势,包括教师教育优势、理论研究优势、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优势。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提出了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职教
师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慧远同隐士的交游和他的山水诗文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摘
山水文学从胎孕、初澜到高潮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期间,庐山高僧慧远因喜好山水而结宇林下,并同一些有相同习尚的隐士交游和徜徉林泉。这种山水之游有感于中而形诸言,就是由慧远领头的山水诗文创作。作为群体的艺术审美活动,慧远和庐山僧俗众人的吟咏山水上承孙绰、许询,下启谢灵运。由于慧远对谢灵运有多方面的影响,他给山水文学高潮的推动力就较之同时代的殷仲文。
关键词
慧远
交游
山水诗文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牧诗歌系年拾遗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文献研究所
出处
《文献》
2001年第3期52-68,共17页
文摘
清冯集梧注杜牧诗,收入裴延翰编定的《樊川文集》诗四卷、北宋人所编《外集》、《别集》各一卷,另从《全唐诗》等辑录为《樊川诗补遗》、《樊川集未收诗补录》,编为《樊川诗集注》(以下简称"冯注")六卷,并对其中少数篇章的写作时间作了考辨.
关键词
杜牧诗
会昌
黄州
睦州
杜牧年谱
刺史
系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以赋为诗论(下)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8,共3页
文摘
《石鼎联句诗》或当如李重华所说,“应是昌黎一人所构”(见《集释》)。奇句迭出,只写“鼎鼐水火”四字(同上,方世举语),全似赋体。诗的前边,有一个长长的序文,道其创作的原因与过程。结尾“全胜琏瑚贵”以下八句,写石鼎的贵重之处在于有用于人,意在申述作诗的动机。这些同汉赋的结构安排有些类似。
关键词
石鼎联句
汉赋
纳凉联句
世举
鼎鼐
昌黎
结构安排
抑之
集释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旧唐书》“袒牛贬李”辨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文献研究所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旧唐书》
赵莹
李德裕
牛僧孺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以赋为诗论(上)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文摘
韩愈诗,多有汪洋恣肆之篇。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从写作方式上看,当与人所习论的以文为诗有关。但这里的“文”,内涵较广,除广义的散文之外,还应当包含赋这一文体的因素。清代注家朱彝尊、顾嗣立、方世举等注意到韩愈《南山诗》、《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用其韵》及诸联句诗在遣词造句及结构章法上明显地表现了与汉赋的写法相类似之处。人们在讨论韩愈以文为诗的时候,虽也言及其用作赋的手法写诗,但把以赋为诗作为专题来研究的,似属少见。文章借诸公之发轫,收拾绪余,整理成篇,欲证成韩愈以赋为诗之论。
关键词
以赋为诗
韩愈
以文为诗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述《新唐书》的边防观
被引量:
1
6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1-52,56,共3页
文摘
欧阳修等人修《新唐书》受到北宋王朝以防守、退让为安边长策的既定基本国策 ,又是为朝廷士大夫赞同的国家大计的影响 ,注入对周边少数族事迹的论赞之中 ,形成带有北宋朝廷积弱积贫国势印记的边防观。《新唐书》持取这种边防观来评价历史上的对外战争 。
关键词
《新唐书》
边防观
Keywords
XinTangShu
idea of frontier defence
分类号
K09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逸评屈原“同姓无相去之义”的历史文化解读
被引量:
1
7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5-61,共7页
文摘
屈原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历史环境中,本不受"同姓无去国之义"的道德约束,而以其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睠顾楚国,系心怀王"的自觉的特例。东汉王逸为回应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评论屈原去就取向的异见,把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中央集权统治需要建立的《春秋》"公子无去国之义"改造为"同姓无去国之义",以对中央朝廷的向背作为标准评说屈原的独特行为。
关键词
特例
屈原行为
大一统
人臣事君
忠君爱国
Keywords
a unique example
Qu Yuan's insistent stay in Chu State
unification
minister's service to the king
loyalty to the king and attachment to the stat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有意识的口述历史著作范本:《冥报记》
被引量:
1
8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5-39,共5页
文摘
本文将唐代唐临《冥报记》所述内容分作当事人口述及他人转述两类加以考述。《冥报记》54条中的47条,记述了口述者的名姓、身份,有的还记录了口述的途径、环境或场景。《冥报记》不是一般的访谈录,而是作者抱有明确目的,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采访撰写而成。《冥报记》可以说是体例严谨的唐代口述历史著作范本。
关键词
口述历史著作
《冥报记》
范本
Keywords
The dictated historical book
MINGBAOJI
stylebook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朝“时政记”的修撰
9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5,共4页
文摘
作为实录类史学体裁 ,时政记由唐朝武则天时宰相姚所创设。时政记一般由当值宰相记录皇帝“谟训”以付史官 ,不仅对历史记录的真实性 ,而且对历史记录的完整性都有裨益。时政记的修撰在唐代屡有兴废、变化 ,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影响甚大。
关键词
唐朝
时政记
史书体例
姚璹
Keywords
Shizhengji set up the Tang dynasty
分类号
K0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作为社会组织的墨子学派及历史命运
10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1-77,共7页
文摘
为实现其救世主张 ,墨子建立了作为表达社会意志、功能和利益的学派。他收授门徒 ,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社会政治活动。其彰明较著的表现是以社会集团、社会组织的形式进行的为宋国守城的“非攻”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墨子学说的实践理性主义精神 ,而且体现了作为社会组织的墨子学派致力集合社会的力量 ,自觉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因其主张同秦汉以后的专制主义冰炭不容 。
关键词
墨子学派
社会组织
历史命运
实践理性主义精神
社会意志
社会功能
社会利益
分类号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今本《谗书》第五卷非罗隐最初编集本辨
11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
出处
《文献》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8-283,共6页
文摘
《谗书》是晚唐文人罗隐所作杂文文集,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和重视。它由作者亲自编定。在历代传写过程中,其第五卷可能一度佚失,后由人用罗隐其它作品补入其中,以足其数,传承转刻,而成现在通行本的编次情况。兹取中华书局1983年本《罗隐集》中《谗书》,利用其本身的矛盾,并参有关史实,略作考辨,以证明今本《谗书》第五卷非罗隐本人最初编定本。
关键词
罗隐
今本
十三年
编集
通行本
晚唐
作品
写过程
中华书局
研究者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习尚论
12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7-12,共6页
文摘
韩愈在政治领域,极力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勇于为人,欲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在儒家思想传承方面,以继道统为己任,开理学之先河;在文学方面,他倡导文以载道,发起古文运动,并在诗歌创作上力开新局。而在诸般复杂纷繁的习染方面,他又是不忌五荤六素,随其性情喜好、爱憎所适以取足,兼收并蓄。他不可能像宋代理学标榜的“惟精微一,允执厥中”那样衣冠端正、道貌岸然,不做属于个人生活领域的有情有欲或“玩物丧志”之事。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韩愈其人,才可能避免观念的胶着带来的生硬而刻板地把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人,看成是只具有“道统”品性的标本的一偏之见。
关键词
韩愈
习尚
生活态度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甫不祖杜周缘由考述
13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新学院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文摘
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是唐代京兆杜氏一族的一位名声显著的先祖。这在西汉以降的史传中有清晰、详明的记述,其中以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六"杜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最为连贯。另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四对杜周至唐代杜氏的世系也有很明晰的交代,其文屡屡为人征引,兹不重述。值得注意的是,大诗人杜甫每以京兆人氏自称,并在其文章中多次自述其先祖,却略过西汉杜周不提。爰检索旧籍相关材料,以解其中缘由。
关键词
杜周
杜甫
先祖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古书腰围若干围的“围”
14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文摘
古代表示某人腰围若干围的"围"是个量词,但这一作为计度古人腰围长度的基准单位,古书中没有确定的解释。经笔者考证,东汉郑玄在《仪礼》注里以九寸为一围,比较适宜于做腰围的"围"的计度基准,可以经受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各种例证的检验。
关键词
“围”
腰围
解释
郑玄
Keywords
wei
yaowei (waistline)
interpretation
Zheng Xian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西南边“西山八国”同唐朝的关系
15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0-76,共7页
文摘
唐代西南边的八个羌人小国总称西山八国,因其部落酋长从唐初就接受了唐朝的官职封号,实际上接受了唐朝的羁縻或统治;由于其地势在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中甚为重要,在广德元年相继被吐蕃攻占后,唐朝在贞元年间收复失地,西山八国因而率其部众内附,重新接受唐朝的羁縻,唐代史籍中开始出现西山八国的称谓;唐朝自贞元年间始置"西山八国安抚使",说明唐朝对西山八国地势的重视;而吐蕃要进攻唐剑南西川或维持对南诏的控制,故尔屡次同唐朝发生对西山八国的争夺战。
关键词
西山八国
西南边
关系
唐朝
Keywords
western hill eight countries
southwest
relation
Tang Dynasty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的常例和别例
16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0-63,67,共5页
文摘
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在常例之外,有时也通过其它途径获得史料,我们称这种情形为史料来源的别例。唐代史馆史料来源的别例表现了一种临时的、非常例性、非制度性的特点,但它对整体上深入研究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裨益甚巨。
关键词
别例
常例
史料来源
唐代
Keywords
uncommon practice
common practice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ang Dynas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传正义》释“郑人铸刑书”
被引量:
2
17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左传》
体例
经注
子产
相同
解经
正义
分类号
K225.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论墨子学说
18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
出处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52-58,共7页
文摘
墨子学说以救世为旨归。墨子从出诸社会的意志、功能和基本利益出发,为社会设计了一套符合理性、正义的“天志”“贵义”原则,用以为建设合理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这一原则体现于社会政治层面,便是“兼爱”的价值内容。他强调“行兼”,主张身体力行,把“蹈义”“利天下”作为实现其思想学说的活动层面的保证,这使其学说洋溢着实践理性主义的价值光芒。
关键词
墨子学说
救世
理性正义原则
兼爱
实践理性主义
墨子学说
"行兼"
"蹈义"
"利天下"
分类号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易正义》题作“《周易兼义》”小考
19
作者
何锡光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唐孔颖达所撰《周易义赞》始以《周易正义》刊行。从宋至清,《周易正义》又题作《周易兼义》。后人对其间缘由多所探究。清代学者阮元认为《周易正义》之所又题作《周易兼义》,是因为宋人将单行之义疏与经注合刻题称"兼义"。其说源流清晰,与诸家著录相合,最为可信。
关键词
孔颖达
《周易义赞》
《周易正义》
《周易兼义》
分类号
B24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思考
被引量:
3
20
作者
梁宏
文萍
何锡光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出处
《广西教育》
2011年第9期11-13,共3页
文摘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两种主要的职教师资培养形式:职业师范教育院校培养职教师资及综合性大学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上的独特优势,包括教师教育优势、理论研究优势、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优势。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提出了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职教
师资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慧远同隐士的交游和他的山水诗文
何锡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杜牧诗歌系年拾遗
何锡光
《文献》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韩愈以赋为诗论(下)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旧唐书》“袒牛贬李”辨
何锡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韩愈以赋为诗论(上)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述《新唐书》的边防观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王逸评屈原“同姓无相去之义”的历史文化解读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唐代有意识的口述历史著作范本:《冥报记》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唐朝“时政记”的修撰
何锡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作为社会组织的墨子学派及历史命运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今本《谗书》第五卷非罗隐最初编集本辨
何锡光
《文献》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韩愈习尚论
何锡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杜甫不祖杜周缘由考述
何锡光
《杜甫研究学刊》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释古书腰围若干围的“围”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唐代西南边“西山八国”同唐朝的关系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的常例和别例
何锡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左传正义》释“郑人铸刑书”
何锡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
全文增补中
18
论墨子学说
何锡光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周易正义》题作“《周易兼义》”小考
何锡光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思考
梁宏
文萍
何锡光
《广西教育》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