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库欣病的最佳治疗选择:再次手术还是放疗
1
作者 许军鹏 张艳阳 +3 位作者 刘斌 陈芋含 毛之奇 余新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比较经蝶切除术(TSS)和放疗(RT)治疗复发性库欣病(CD)的缓解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患者诊疗选择提供临床证据学的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复发性CD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 目的比较经蝶切除术(TSS)和放疗(RT)治疗复发性库欣病(CD)的缓解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患者诊疗选择提供临床证据学的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复发性CD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TSS组(26例)与RT组(22例),其中TSS组患者接受TSS,RT组患者接受RT,在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TSS组与RT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57.7%(37.3%~78.0%)和50.0%(27.3%~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4);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7.7%(3.3%~18.7%)和9.1%(4.0%~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3.3%~18.7%)和4.5%(-4.9%~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结论本研究比较了目前在临床常用的治疗复发性CD的手术和RT两种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缓解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库欣病 经蝶切除术 放疗 并发症 缓解率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功能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艳阳 许军鹏 +2 位作者 饶维 毛之奇 余新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3期2270-2276,共7页
目的观察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功能神经外科病区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虚拟现实互动教... 目的观察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功能神经外科病区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两组,每组各20名。对于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在术前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构建出血管神经压迫的虚拟现实模型,通过模拟手术体位、手术入路三维立体观察虚拟现实的模拟,并结合微血管减压手术中手术显微镜下的讲解,让学生判断有无血管神经压迫以及分析责任血管与神经的空间解剖位置关系。在教学阶段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相应临床理论的知识考核,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主。同时两组学员在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创新性认可度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反馈。结果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8.95±2.80)分,传统教学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1.65±5.84)分,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虚拟现实互动教学组对其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创新性认可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同时虚拟现实结合的教学方法相较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更容易提升初次接触功能神经外科规培住院医师的兴趣,在学习上带给他们更大的帮助,虚拟现实在功能神经外科血管减压术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低学生尽快掌握后颅窝血管神经复杂的解剖,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结论多模态神经影像融合的虚拟现实互动教学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术前影像学、后颅窝神经血管解剖及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教学内容掌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 虚拟现实 微血管减压手术 教学应用
下载PDF
提高战伤救治时效性,构建“救治前移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宗睿 朱伟杰 +3 位作者 孔东生 秦至臻 贺祯 余新光 《国防科技》 2023年第4期98-102,110,共6页
提高战伤救治时效性已成为军队卫勤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战争形态、国内外局势和武器装备水平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需要对传统阶梯救治理论进行变革,因此,提出构建“救治前移体系”的卫勤理论。“救治前移”的要素包括时间前移、空间前移、... 提高战伤救治时效性已成为军队卫勤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战争形态、国内外局势和武器装备水平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需要对传统阶梯救治理论进行变革,因此,提出构建“救治前移体系”的卫勤理论。“救治前移”的要素包括时间前移、空间前移、技术前移和专家前移,取首字母缩写又称“双TS体系”:时间和地点前移满足“时”的要求;技术和专家前移达到“效”的目的。构建“救治前移体系”能够提升“体系化”的战伤时效救治能力。在运用救治前移理论时应注意避免盲目救治前移和“重技术、轻勤务”现象,同时处理好外军经验和军队实际的关系,并关注未来战争发展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勤 卫生勤务 时效救治 救治链
下载PDF
新体制下军队官兵“间接战斗力”要素与生成
4
作者 宗睿 万明 +5 位作者 孔东生 秦至臻 何堃宇 姜荣环 周岩 余新光 《国防科技》 2023年第5期116-122,共7页
为研究新体制下间接影响战斗力生成和发挥的因素和规律,从详细剖析精神国力、脑力、体力和保障力这“四力”要素出发,探讨新体制下军队官兵“间接战斗力”的要素组成。研究发现,间接战斗力关注的是战斗人员主体能力生成和维持的客观规律... 为研究新体制下间接影响战斗力生成和发挥的因素和规律,从详细剖析精神国力、脑力、体力和保障力这“四力”要素出发,探讨新体制下军队官兵“间接战斗力”的要素组成。研究发现,间接战斗力关注的是战斗人员主体能力生成和维持的客观规律,是在已有直接战斗力基础上,通过最大程度提高主体的战斗素养,推动战斗力提升的方法。其中:精神国力反映战斗意志;脑力体现认知能力和情绪控制;体力代表体能维持和人体效能增强;保障力是从人的角度研究对军队战斗能力增强的社会性办法。围绕“四力”要素,探讨要素生成的方法,特别是脑科学、人体效能增强等科技手段在“四力”要素生成中的运用,旨在为军队战斗力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力要素 脑科学 人体效能增强
下载PDF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状态对弥漫性胶质瘤手术策略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哲斌 孔东生 +1 位作者 冯世宇 余新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8-932,共5页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弥漫性胶质瘤分子分型的重要分子标志,对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弥漫性胶质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性,外科手术难以将肿瘤彻底切除,而IDH基因状态可以影响...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弥漫性胶质瘤分子分型的重要分子标志,对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弥漫性胶质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性,外科手术难以将肿瘤彻底切除,而IDH基因状态可以影响弥漫性胶质瘤的手术策略,指导手术切除范围。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弥漫性胶质瘤分子分型和手术策略的研究,就IDH基因状态对弥漫性胶质瘤手术策略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个体化手术
下载PDF
Crispr-Cas12a在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2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冯哲斌 张宇 +4 位作者 孔东生 武其嘉 王俊祥 余新光 冯世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Crispr-Cas12a方法对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基因R172K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手术切除的初治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组织样本112例,利用Crispr-Cas12a方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样本IDH2-... 目的探讨Crispr-Cas12a方法对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基因R172K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手术切除的初治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组织样本112例,利用Crispr-Cas12a方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样本IDH2-R172K位点突变情况,以直接测序法为金标准。结果112例中,9例IDH2-R172K突变型,103例IDH2-R172K野生型。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67,约登指数为0.892,最佳截断值为590。以590作为IDH2-R172K突变型和野生型样本的阈值,Crispr-Cas12a法的灵敏性为96.3%(95%CI 81.7%~99.3%),特异性为92.9%(95%CI 89.5%~95.3%)。Crispr-Cas12a法与直接测序法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58,一致性较好。结论Crispr-Cas12a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组织样IDH2-R172K突变情况,可作为术中快速检测IDH2-R172K突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弥漫性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2 基因突变 Crispr-Cas12a 基因直接测序
下载PDF
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个体化治疗值得考虑的问题 被引量:15
7
作者 余新光 尹一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79-381,共3页
对于颅颈交界区(CVJ)畸形的描述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但限于技术条件等原因,对其认识有限。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CT、MRI及三维CT重建术等现代影像学技术的问世,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才日趋准确、合理。
关键词 颈椎 先天畸形 颅底 神经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8
作者 余新光 周定标 +5 位作者 张远征 许百男 姜金利 孟祥辉 孙正辉 张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治疗策略和手术的一些原则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1990年至2002年收治的生长于颅底中央区的脑膜瘤103例。结果 病变切除达到Simpson1、2级病例所占百分比为:鞍结节及鞍隔脑膜瘤94%(16/17),前床突及蝶骨嵴... 目的 探讨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治疗策略和手术的一些原则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1990年至2002年收治的生长于颅底中央区的脑膜瘤103例。结果 病变切除达到Simpson1、2级病例所占百分比为:鞍结节及鞍隔脑膜瘤94%(16/17),前床突及蝶骨嵴内侧脑膜瘤78%(28/36),岩斜区及蝶岩斜区脑膜瘤68%(26/38),海绵窦脑膜瘤58%(7/12)。死亡率约4%,术后早期严重井发症发生率16%。结论 对于颅底中央区难治性脑膜瘤,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态度和小心谨慎的操作,可使2/3或更多的病例获得全切除,而其中2/3以上病人获得良好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脑膜瘤 显微外科 治疗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兔颅脑挫裂伤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余新光 杨立斌 +1 位作者 杨国锋 徐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 :建立海水浸泡颅脑挫裂伤模型 ,观察海水浸泡对实验性脑挫裂伤后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在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自由落体伤模型进行海水浸泡 30分钟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同样的方法致伤后不进... 目的 :建立海水浸泡颅脑挫裂伤模型 ,观察海水浸泡对实验性脑挫裂伤后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在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自由落体伤模型进行海水浸泡 30分钟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同样的方法致伤后不进行海水浸泡。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 ,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用半定量化的方法检测不同干预不同时程Bcl 2和Bax蛋白阳性反应强弱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了创伤性脑水肿 ,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 ,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实验组Bcl 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 ,Bax蛋白则高于对照组 ,Bcl 2 /Bax比值有降低趋势。结论 :海水浸泡影响了创伤性脑水肿进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颅脑挫裂伤 BCL-2 BAX 蛋白表达
下载PDF
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新光 魏少波 +2 位作者 张远征 薛怀安 刘宗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 :总结近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结果 ,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从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进行后颅窝手术探查的 2 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1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有 1例术中采... 目的 :总结近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结果 ,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从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进行后颅窝手术探查的 2 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1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有 1例术中采用脑室镜协助观察。结果 :在头颅磁共振扫描上 ,有 11例可见疼痛一侧的桥脑旁有异常血管影。术中发现三叉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压迫者19例 (动脉血管压迫 16例 ,静脉血管压迫 3例 )。 19例中 ,术后早期疼痛完全缓解 17例。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治疗 三叉神经痛 异常血管影
下载PDF
长巨脑动脉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新光 姜金利 +1 位作者 周定标 许百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长巨脑动脉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对 13例患者的MRI表现、DSA或MRA显示的异常血管分布和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MRI能够显示位于桥前池、鞍上池等处粗大的血管流空信号、病变压迫的确切部位 (颅神经、脑干、颞叶内侧 )、脑... 目的 :探讨长巨脑动脉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对 13例患者的MRI表现、DSA或MRA显示的异常血管分布和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MRI能够显示位于桥前池、鞍上池等处粗大的血管流空信号、病变压迫的确切部位 (颅神经、脑干、颞叶内侧 )、脑缺血灶以及伴随的脑动静脉畸形。无以往的出血表现。血管造影显示延长、增宽和扭曲的脑血管 ,8例发生在椎 基底动脉 ,2例发生在颈动脉 ,3例两系统同时受累。有 1例伴有一侧颈动脉闭塞 ,另 2例分别伴发脑动静脉畸形和多发脑动脉瘤。结论 :MRI和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长脑动脉 动脉扩张 MRI 血管造影术 诊断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新光 王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289-292,共4页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颈交界区不稳定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新光 林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67-270,共4页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 手术治疗 生物力学 螺钉内固定术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发挥专家技术优势 提升卫勤保障水平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新光 刘殿荣 +3 位作者 张思兵 李鹏 郭强 任国荃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第8期713-714,共2页
本文概述在玉树地震医疗救援中,发挥专家技术优势,体现出军队卫勤救援力量的巨大作用。探讨提升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急需规范灾害救治的指导性标准,着力解决后勤保障力量的瓶颈现象;建立长期应对重大灾难的应急专家队伍,健全军队专家... 本文概述在玉树地震医疗救援中,发挥专家技术优势,体现出军队卫勤救援力量的巨大作用。探讨提升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急需规范灾害救治的指导性标准,着力解决后勤保障力量的瓶颈现象;建立长期应对重大灾难的应急专家队伍,健全军队专家指导灾难救治工作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军队医院 卫勤保障
下载PDF
岩骨-斜坡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8
15
作者 余新光 田在生 +3 位作者 周定标 张远征 许百男 魏少波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以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2003年4月收治的49例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脑神经受损、头痛、肢体无力和共济失调,其中45例... 目的探讨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以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2003年4月收治的49例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脑神经受损、头痛、肢体无力和共济失调,其中45例肿瘤最大径>4.5cm。根据MR检查结果,将肿瘤部位分为上中斜坡型(Ⅰ型)、全斜坡型(Ⅱ型)和中下斜坡型(Ⅲ型)。上中斜坡型者23例,12例经颞下-小脑幕入路、8例经颞下-小脑幕-岩尖入路、3例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全斜坡型者19例,8例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2例经颞下-迷路入路、9例经枕下-乳突后入路;中下斜坡型者7例,均经枕下-极外侧入路实施手术。结果49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35例(71.4%);近全切除者10例(大于三分之二);部分切除者4例(小于三分之一)。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昏迷和偏瘫(2例)、四肢瘫(1例);1例因后组脑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而死亡。脑神经受损或症状加重者18例,其中多数于手术后3个月内恢复功能。结论选择手术入路的基本原则是考虑肿瘤占据斜坡的位置和肿瘤全切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斜坡区脑膜瘤 治疗 临床分析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外科参与脑科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新光 张艳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团队从“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医学(Medicine)共四个层面积极参与“中国脑计划”,利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模型和神经影像学、术中电刺激和颅内脑电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团队从“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医学(Medicine)共四个层面积极参与“中国脑计划”,利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模型和神经影像学、术中电刺激和颅内脑电技术之优势进行脑科学研究;同时联合类脑学、材料学等领域的工程力量,研制新型微创或无创性脑机接口设备;以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为临床导向,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调控技术以延缓脑疾病的进展,为我国脑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神经外科(学) 脑疾病 综述
下载PDF
弥漫性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新光 张新庆 +2 位作者 朱军 许百男 周定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报告和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一种特殊类型———弥漫性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41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AVM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141例脑AVM患者中有 6例表现为弥漫性AVM... 目的 :报告和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一种特殊类型———弥漫性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41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AVM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141例脑AVM患者中有 6例表现为弥漫性AVM。 5例临床上以脑内出血发病 ,脑血管造影上可见多条供血动脉和弥散、松散的异常血管染色 ,染色不均 ,没有明确的畸形血管团边界。手术治疗的 4例中 ,仅有 2例全切。术中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异常的动静脉血管间有正常脑组织存在。结论 :弥漫性脑AVM在脑血管造影和病理上均不同于典型的AVM。该病变在自然病史中易于破裂出血 ,治疗上需积极而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动静脉畸形 影像学 病理学 AVM
下载PDF
Goel技术治疗颅底凹陷及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乔广宇 张远征 +3 位作者 余新光 佟怀宇 尚爱加 周定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峡部螺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6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其中合并寰椎枕骨化畸形的寰枢椎脱位50例,未合并寰椎枕骨... 目的探讨应用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峡部螺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6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其中合并寰椎枕骨化畸形的寰枢椎脱位50例,未合并寰椎枕骨化畸形的寰枢椎失稳和脱位26例(齿状突不连性或发育不良性寰枢椎脱位14例、未合并脱位的颅底凹陷经前路切除齿状突减压所致医源性寰枢椎不稳1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峡部螺钉棒或下关节突螺钉棒系统进行复位固定,髂后上嵴松质骨颗粒植骨。结果 74例获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出院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由术前的9.43±3.16提高至13.80±2.07(t=4.063,P=0.037),Odom评级优19例、良49例、可7例、差1例。未合并寰枕融合者经后路固定手术均获得解剖学复位;50例伴寰枕融合患者中15例完全复位、35例部分复位;其中26例经口腔入路施行减压。共50例获3个月以上随访,JOA评分由术前的8.90±1.22提高至14.72±1.57(t=4.914,P=0.015),Odom评级优18例、良30例、可2例、差0例。随访期间未出现断钉、断板现象,内固定稳固、植骨完全融合。1例术后清醒拔管12h突发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成功后深度昏迷,家属放弃治疗出院;1例术后第6天发生全身凝血机制障碍,随后出现四肢完全瘫痪,目前仍然在康复治疗中,肌力恢复至3级;2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2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后组脑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应用Goel内固定技术行寰枢椎关节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畸形寰枢椎脱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非MeSH词) 扁颅底 脱位 寰枢关节 Goel技术(非MeSH词)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临床分期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8
19
作者 吴彦桥 杨伟炎 +6 位作者 周定标 黄德亮 余新光 韩东一 李向红 武文明 戴仆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8-362,T006,共6页
目的 通过对 61例颅底脊索瘤回顾性分析 ,简化原颅底脊索瘤分型并提出新的临床分期。方法 颅底脊索瘤 61例 ,典型脊索瘤 5 8例 ,软骨型脊索瘤 3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男女之比为1 2 6∶1 ,年龄 7~ 75岁 ,平均 ( 38 44± 1 3 6... 目的 通过对 61例颅底脊索瘤回顾性分析 ,简化原颅底脊索瘤分型并提出新的临床分期。方法 颅底脊索瘤 61例 ,典型脊索瘤 5 8例 ,软骨型脊索瘤 3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男女之比为1 2 6∶1 ,年龄 7~ 75岁 ,平均 ( 38 44± 1 3 61 )岁。初诊患者 40例 ,复发患者 2 1例。术前或术后接受放射治疗 2 6例。分期方法 :鞍区型Ⅰ、Ⅱ、Ⅲ、Ⅳ期 ,斜坡型Ⅰ、Ⅱ、Ⅲ、Ⅳ期 ,广泛型只有Ⅳ期。随访时间 1 2~ 2 0 6个月。结果  61例患者本院接受 90例次手术 ,全切除 7例次 ,次全切除 2 6例次 ,大部分切除 41例次 ,部分切除 1 6例次 ;Ⅱ、Ⅲ、Ⅳ期手术分别为 2 1例、30例次、39例次 ;上方入路全切或次全切为 1 8例次 ( 37 5 % ) ,下方入路为 2 3例次 ( 5 4 8% )。并发症上方入路 2 1例 ( 4 3 75 % ) ,下方入路为 6例 ( 1 4 2 7% )。 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0 2 %、62 60 %、37 64%。结论 颅底脊索瘤临床分型与分期结合可以更好的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比较疗效、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临床分期 手术治疗 肿瘤 影像学
下载PDF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附35例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许百男 姜金利 +5 位作者 孙正辉 余新光 朱儒远 周定标 张纪 段国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总结3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的手术经验。共夹闭41个动脉瘤,动脉瘤孤立并切除2例,动脉瘤包裹1例。绝大部分病例术中采用了血管临时阻断技术,血管阻断的同时给予脑... 目的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总结3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的手术经验。共夹闭41个动脉瘤,动脉瘤孤立并切除2例,动脉瘤包裹1例。绝大部分病例术中采用了血管临时阻断技术,血管阻断的同时给予脑保护剂治疗,应用电生理监测。5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低温停循环条件下夹闭动脉瘤。结果28例术后行DSA检查,示动脉瘤夹闭满意27例。早期结果好(GOS4~5分)25例,差(GOS2~3分)7例,死亡3例。对31例随访3个月~8年,结果好27例,差2例,死亡2例。主要并发症有偏瘫、脑神经麻痹、脑脊液耳漏和颅内感染等。结论后循环动脉瘤中巨型和大型者较前循环动脉瘤更为常见。手术应从入路选择、术中脑保护、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合理处理动脉瘤、亚低温及深低温停循环的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取得较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外科手术 低温停循环 脑保护 血管临时阻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