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叶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余果宇 张勇 张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TFFs)是一类含一个或几个三叶因子结构域的分泌蛋白,该结构域是一段38或3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的6个半胱氨基以1-5,2-4,3-6配对的构型方式生成三对二硫键,从而形成典型的三叶状结构,此结构赋予TFFs家族蛋白... 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TFFs)是一类含一个或几个三叶因子结构域的分泌蛋白,该结构域是一段38或3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的6个半胱氨基以1-5,2-4,3-6配对的构型方式生成三对二硫键,从而形成典型的三叶状结构,此结构赋予TFFs家族蛋白耐酸、耐碱和耐蛋白酶水解的性质,同时也是其行使功能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 组织分布 黏膜修复 肿瘤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D—loop区在胃癌中的突变及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果宇 江萍 +1 位作者 李云峰 冯维杨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DNA,mtDNA)的突变通常被认为与肿瘤的形成有关,本研究检测胃癌组织mtDNA D—loop区的突变及多态性,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PCR扩增和测序检查胃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的线粒体基因D—loop区全序列,并与线... 目的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DNA,mtDNA)的突变通常被认为与肿瘤的形成有关,本研究检测胃癌组织mtDNA D—loop区的突变及多态性,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PCR扩增和测序检查胃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的线粒体基因D—loop区全序列,并与线粒体文库记录的Revised Cambridge Reference Se- quence(rCRS)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例胃肿瘤中检测出mtDNA D—loop区的162个多态性变异,其中6个(3.7%)为新发现的变异.7例(46.7%)胃癌组织发现体细胞性突变共11次,突变热点集中在HVⅠ区(27.3%)和HVⅡ区(54.5%),并且HVⅡ区较HVⅠ区更易突变。结论D—loop区的高度多态性和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D—loop区 胃癌 突变 多态性
下载PDF
人肿瘤中线粒体DNA的缺陷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果宇 陈仲 田兴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线粒体DNA(mtDNA)是母系遗传的胞浆DNA,以高拷贝存在于细胞中。自身结构特点决定其在肿瘤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核DNA(nDNA),所以研究者们认为mtDNA的缺陷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就近年来肿瘤中mtDNA的常见缺陷作一综述,以探讨mtDN... 线粒体DNA(mtDNA)是母系遗传的胞浆DNA,以高拷贝存在于细胞中。自身结构特点决定其在肿瘤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核DNA(nDNA),所以研究者们认为mtDNA的缺陷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就近年来肿瘤中mtDNA的常见缺陷作一综述,以探讨mtDNA缺陷与肿瘤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 线粒体 基因缺失
下载PDF
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15
4
作者 余果宇 冯维杨 李树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基础医学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科,同时也是开展医学研究的基础学科。但因其研究内容晦涩难懂,理论和技术又发展迅速,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以及合理的考核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教师素质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基础医学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科,同时也是开展医学研究的基础学科。但因其研究内容晦涩难懂,理论和技术又发展迅速,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以及合理的考核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进,综合性实验的开展以及科学合理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来推行教学改革,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协调教与学的关系,为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优秀医学人才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多媒体教学体会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果宇 冯维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5期469-471,共3页
以多媒体为主体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已成为高校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它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勤于实践的能力,... 以多媒体为主体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已成为高校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它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勤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适应和提高现代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衰老红细胞与带3蛋白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果宇 田兴亚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循环系统里的成熟红细胞在其生命过程里经历着氧化性衰老 ,相应细胞组份出现血红蛋白变性、膜蛋白交联、带 3蛋白聚集以及带 3蛋白降解等多种修饰 .这些修饰作为红细胞膜上的衰老信号参与构成衰老细胞抗原 ,由此启动与IgG自身抗体 (主... 循环系统里的成熟红细胞在其生命过程里经历着氧化性衰老 ,相应细胞组份出现血红蛋白变性、膜蛋白交联、带 3蛋白聚集以及带 3蛋白降解等多种修饰 .这些修饰作为红细胞膜上的衰老信号参与构成衰老细胞抗原 ,由此启动与IgG自身抗体 (主要为带 3蛋白抗体 )的结合以及补体的沉淀 ,最终是免疫吞噬系统对异常细胞的识别清除 .现就衰老红细胞与带 3蛋白的关系作一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细胞抗原 带3蛋白 IgG自身抗体 C3B
下载PDF
G6PD缺乏红细胞膜Band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果宇 田兴亚 李家林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红细胞膜Band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测定细胞在等渗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血t1/2 来揭示正常与异常红细胞阴离子转运功能的改变及巯基还原剂的修复 .结果 :G6PD缺乏... 目的 :探讨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红细胞膜Band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测定细胞在等渗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血t1/2 来揭示正常与异常红细胞阴离子转运功能的改变及巯基还原剂的修复 .结果 :G6PD缺乏红细胞 ,Band3蛋白阴离子转运活性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弱 ,而DTT或巯基乙醇可恢复其阴离子转运活性 .结论 :氧化通过修饰G6PD缺乏红细胞膜蛋白巯基来降低阴离子转运活性 ,这可能成为红细胞溶血的一个重要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Band3蛋白 阴离子转运活性 巯基还原剂
下载PDF
红细胞膜带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余果宇 田兴亚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生理红细胞膜带 3蛋白磷酸酪氨酸因受PTKs及PTPs作用而处于低水平 ,体外某些因素通过作用于PTKs及PTPs来改变酪氨酸的磷酸化状态 ,而酪氨酸磷酸化的增强是细胞膜骨架、形态、代谢乃至带
关键词 红细胞膜带3蛋白 酪氨酸 磷酸化 研究进展 阴离子转运功能 氧化剂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三叶因子Bm-TFF2突变体在原核体系中的表达及促细胞迁移活性
9
作者 余果宇 向阳 +4 位作者 张红芸 江萍 李文辉 张云 张勇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9-385,共7页
大蹼铃蟾三叶因子Bm-TFF2具有较人TFF2更强的促细胞迁移和抗凋亡活性。该研究利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野生型Bm-TFF2的基因,然后分别构建N端、C端和分子中两个精氨酸突变的突变体,最后连接表达载体产生pET32a(+)/Bm-TFF2突变型重组质粒,... 大蹼铃蟾三叶因子Bm-TFF2具有较人TFF2更强的促细胞迁移和抗凋亡活性。该研究利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野生型Bm-TFF2的基因,然后分别构建N端、C端和分子中两个精氨酸突变的突变体,最后连接表达载体产生pET32a(+)/Bm-TFF2突变型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经37℃培养,IPTG诱导,其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用组氨酸标签的亲合柱纯化溶解后的包涵体上清,进一步用RP-HPLC纯化得到硫氧还蛋白(TRX)/Bm-TFF2突变型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分析其纯度和特异性。最终,从1L培养基中得到20mg纯度为95%的三种重组突变型融合蛋白。三种突变型重组蛋白都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促细胞迁移活性,并且其活性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m-TFF2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TFF2 突变体 表达 纯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Bm-TFF2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10
作者 余果宇 张红芸 +3 位作者 张勇 江萍 李文辉 张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69,共5页
Bm-TFF2,一种从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两栖类三叶因子,具有比人三叶因子更强的生物学活性。该研究以Bm-TFF2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Bm-TFF2基因,然后插到含有AOX1启动子和α-因子信号肽序列的表达载体pPIC9K中,采用毕赤... Bm-TFF2,一种从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两栖类三叶因子,具有比人三叶因子更强的生物学活性。该研究以Bm-TFF2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Bm-TFF2基因,然后插到含有AOX1启动子和α-因子信号肽序列的表达载体pPIC9K中,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分泌表达,并用G418筛选高拷贝整合转化子。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都检测到Bm-TFF2被分泌性表达于酵母上清。在1%的甲醇诱导表达不同时间后,重组蛋白在72h的表达量最大,可达50mg/L;而不同浓度的饱和硫酸铵沉淀菌液上清时,80%的饱和硫酸铵沉淀量最大。这些结果表明,重组质粒Bm-TFF2-pPIC9K成功构建并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Bm-TFF2的生物学活性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TFF2 毕赤酵母 表达 鉴定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思熳 江萍 +3 位作者 李树德 冯维杨 李治刚 余果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262-4263,共2页
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脚步,留学生的教学已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全新的、严峻的挑战课题。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助于推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实现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性循环,带动高校综合竞争力和学术声望的不断提升[1]... 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脚步,留学生的教学已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全新的、严峻的挑战课题。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助于推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实现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性循环,带动高校综合竞争力和学术声望的不断提升[1]。21世纪以来,本校承担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5年制医学本科教学工作,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是留学生学习的重点更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实验教学改革 分子生物学 医学本科 国际交流与合作 医学基础课程 教育发展 国际化进程
下载PDF
云南阿昌族G6PD基因突变G487A在DF213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银峰 朱月春 +7 位作者 李鸿钧 李治纲 吕会茹 李丹怡 崔映波 冯维杨 余果宇 黄尤光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获得阿昌族G6PDWT和G6PDG487A重组蛋白,研究G6PDG487A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杞木寨乡湾中村阿昌族聚集地的G6PD缺陷家系先证者和正常阿昌族个体全血提取RNA,经RT-巢式PCR得cDNA,将cDNA克隆至pMD18-Tsimple载体中并测... 为获得阿昌族G6PDWT和G6PDG487A重组蛋白,研究G6PDG487A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杞木寨乡湾中村阿昌族聚集地的G6PD缺陷家系先证者和正常阿昌族个体全血提取RNA,经RT-巢式PCR得cDNA,将cDNA克隆至pMD18-Tsimple载体中并测序;错配碱基经定点突变修复后,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ThioHis(A)载体,构建了阿昌族G6PD基因野生型和G487A突变型原核表达载体:pThioHis(A)-AChang-G6PDWT和pThioHis(A)-AChang-G6PDG487A。用重组质粒转化E.coli Competent Cells DF213(G6PD defeciency),经IPTG诱导G6PD表达、10%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蛋白和紫外340nm定量测定G6PD活性的分析表明,pThioHis(A)-AChang-G6PDWT和pThioHis(A)-AChang-G6PDG487A在DF213中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59kDa。IPTG诱导0、3、6、9、和12h后,G6PD活性逐渐增高,G6PD基因WT表达的酶活性约是G487A的20-25倍。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G6PDcDNA在DF213中成功表达,为重组酶G6PDG487A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昌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基因 表达载体
下载PDF
蛇毒抗菌肽OH-CATH和壳聚糖作为人工植入物涂层的抗菌性研究
13
作者 李思熳 余果宇 +3 位作者 翟国敏 高振华 申吉泓 彭滟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探讨蛇毒抗菌肽OH-CATH和壳聚糖(几丁糖)作为人工植入物涂层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预处理导尿管和涤纶补片(对照组、几丁糖组、头孢组和抗菌肽组)后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各组1d及将其置入血浆中7d后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E.co... 目的探讨蛇毒抗菌肽OH-CATH和壳聚糖(几丁糖)作为人工植入物涂层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预处理导尿管和涤纶补片(对照组、几丁糖组、头孢组和抗菌肽组)后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各组1d及将其置入血浆中7d后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E.coli ATCC 25922)和耐头孢菌素大肠埃希菌临床耐药株的抑菌活性值U。结果在E.coli ATCC 25922中,头孢组和抗菌肽组在1、7d均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头孢组的抑菌活性均强于抗菌肽组(P<0.05);在E.coli耐药株中,头孢组无抑菌活性,而抗菌肽组在1、7d有显著抑菌活性(P<0.01)。结论蛇毒抗菌肽OH-CATH对E.coli ATCC 25922及耐药株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并肯定了它应用于人工植入物涂层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抗菌肽 OH-CATH 壳聚糖 大肠埃希菌 假体和植入物
下载PDF
Bacterial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human TFF2
14
作者 庄永辉 李思熳 +4 位作者 余果宇 张勇 向阳 邹浩 李文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Human trefoil factor 2 (hTFF2)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itiators of mucosal healing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y promoting cell migration and suppressing apoptosis. However, it is hard to obt... Human trefoil factor 2 (hTFF2)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itiators of mucosal healing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y promoting cell migration and suppressing apoptosis. However, it is hard to obtain hTFF2 from human tissue and many recombinant hTFF2 produced in vitro exist as fusion protein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produce native hTFF2 while maintaining i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hTFF2 was inserted into a pET-32a(+) expression vector, and hTFF2-TRX fusion prote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purified by Nickel-nitrilotriacetic aci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reverse-phase HPLC steps. The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purity〉95%) was cleaved by Factor Xa at 23 ~C to release hTFF2. After removal of Factor Xa and undigested fusion proteins, hTFF2 was purified and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yield of recombinant hTFF2 was about 5 mg/L. The recombinant hTFF2 could promote IEC-6 cells migration and in vitro wound healing via the activation of ERK1/2. Recombinant hTFF2 could also inhibit apoptosis of HCT-116 cells induced by 50 lamol/L ceramide In summar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hTFF2 was expressed in E. coli and successfully purified after cleavage with the fusion partner with high yield while maintaining i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Recombinant hTFF2 might be useful for investigat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TFF2 and development of hTFF2-related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F2 EXPRESSION Cell migration ANTI-APOPTOSIS Wound healing
下载PDF
蛇毒抗菌肽OH-CATH对大肠杆菌引起家兔涤纶补片感染的保护作用研究
15
作者 李思熳 余果宇 +2 位作者 申吉泓 翟国敏 高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蛇毒OH-CATH抗菌肽作为人工植入物涂层在体内的抗菌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探讨蛇毒OH-CATH抗菌肽在涤纶补片感染模型中的抗感染作用。方法用几丁糖凝胶作为生物涂层建立兔涤纶补片感染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几丁糖组、头孢哌酮+几丁糖... 目的蛇毒OH-CATH抗菌肽作为人工植入物涂层在体内的抗菌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探讨蛇毒OH-CATH抗菌肽在涤纶补片感染模型中的抗感染作用。方法用几丁糖凝胶作为生物涂层建立兔涤纶补片感染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几丁糖组、头孢哌酮+几丁糖组及抗菌肽+几丁糖组,于实验第7天取出涤纶补片行细菌培养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biofilm),皮下组织行病理检查及细胞因子测定。结果发现在实验动物体内头孢哌酮+几丁糖组和OH-CATH抗菌肽+几丁糖组对生物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物膜表面的悬浮细菌数量少,实验动物的感染较轻。OH-CATH抗菌肽+几丁糖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fluence,IL)-1α分别为(617.75±64.90)pg/mL和(195.42±35.76)pg/mL,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蛇毒OH-CATH抗菌肽预处理人工植入物可以显著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调节实验动物机体免疫,减轻实验动物的感染,实现对实验动物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抗菌肽 OH-CATH 生物膜 涤纶补片 大肠杆菌 感染模型
下载PDF
蛇毒抗菌肽OH-CATH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导尿管感染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李思熳 高振华 +2 位作者 余果宇 翟国敏 申吉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62-2464,共3页
目的:探讨蛇毒抗菌肽OH-CATH在家兔留置导尿管引起泌尿系感染模型中的抗感染作用。方法:利用大肠杆菌标准株(E.coli ATCC 25922)作为感染细菌,几丁糖凝胶作为生物涂层建立兔留置导尿管感染模型,随机分组,同时给予蛇毒抗菌肽OH-CATH干预... 目的:探讨蛇毒抗菌肽OH-CATH在家兔留置导尿管引起泌尿系感染模型中的抗感染作用。方法:利用大肠杆菌标准株(E.coli ATCC 25922)作为感染细菌,几丁糖凝胶作为生物涂层建立兔留置导尿管感染模型,随机分组,同时给予蛇毒抗菌肽OH-CATH干预,头孢哌酮钠作为对照,分别于模型建立后1、5、10 d采集尿液和血液,行尿培养和细胞因子测定;模型建立后10 d对导尿管进行细菌培养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膜(biofilm)的形成情况,HE染色病理检查观察膀胱感染情况。结果:头孢组和抗菌肽组对biofilm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iofilm表面的悬浮细菌数量少,实验动物的感染较轻。抗菌肽组TNF-α、IL-1α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用蛇毒抗菌肽OH-CATH预处理导尿管可显著抑制biofilm的形成,调节实验动物机体免疫,减轻实验动物的感染,实现对实验动物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液类 蛇毒抗菌肽 OH-CATH 生物膜 大肠杆菌 泌尿系感染模型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 OH-CATH on Escherichia coli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欣欣 余果宇 +3 位作者 张彦 张云 申吉泓 李文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OH-CATH is a novel cathelicidin identified from king cobra. It showe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various bacteria in the presence of 1% NaCl and no haemolytic activity toward human red blood cells even at a... OH-CATH is a novel cathelicidin identified from king cobra. It showe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various bacteria in the presence of 1% NaCl and no haemolytic activity toward human red blood cells even at a high concentration. OH-CATH might serve as model molecu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nderstanding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OH-CATH and the reason for its selectivity against microb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is purpose. The bactericidal effect of the king cobra antimicrobial peptide OH-CATH on Gram-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 i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tted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SEM and TEM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bactericidal mechanism of OH-CATH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happened in three steps. Firstly, OH-CATH attached to the negatively charged bacterial wall by positively charged amino acid residues. In the second step, the accumulated OH-CATH aggregated and damaged the bacteria membrane in a pore-forming manner. In the last step, with the damage of cell permeability, the contents of the cells were released and eventually cells 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icrobial peptide OH-CATH Escherichia coli Electron microscopy
下载PDF
人精液凝固蛋白Ⅰ衍生合成肽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振华 赵晖 +3 位作者 余果宇 张云 申吉泓 李文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4,共7页
SgI-29是作者最新发现的有抗菌活性的人精液凝固蛋白I衍生抗菌肽。以SgI-29为模板,合成4种不同肽链长度的SgI-29衍生小肽,利用理化性质分析软件及螺旋轮作图法对SgI-29及其衍生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结构的预测,结合琼脂糖弥散法抗菌试验... SgI-29是作者最新发现的有抗菌活性的人精液凝固蛋白I衍生抗菌肽。以SgI-29为模板,合成4种不同肽链长度的SgI-29衍生小肽,利用理化性质分析软件及螺旋轮作图法对SgI-29及其衍生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结构的预测,结合琼脂糖弥散法抗菌试验得到的不同合成肽段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株(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以及绿脓杆菌标准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ATCC27853)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探讨了SgI-29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功能关系。结果表明:SgI-22在所有的SgI-29及其衍生物中有最好的抗菌活性,是进行进一步结构优化的良好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凝固蛋白I 抗菌肽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时红细胞膜带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果宇 李家林 +2 位作者 田兴亚 林红 汪晓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65-567,共3页
目的 从红细胞膜蛋白磷酸化改变的角度探讨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症溶血的机制。方法 Westernblot法检测G6PD缺乏症的红细胞膜蛋白磷酸化的改变以及二硫苏糖醇 (DTT)对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以对硝基苯磷酸 (PNPP)为底物 ,测... 目的 从红细胞膜蛋白磷酸化改变的角度探讨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症溶血的机制。方法 Westernblot法检测G6PD缺乏症的红细胞膜蛋白磷酸化的改变以及二硫苏糖醇 (DTT)对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以对硝基苯磷酸 (PNPP)为底物 ,测磷酸酪氨酸磷酸酶 (PTPs)活性以探讨磷酸化改变的可能成因。结果 G6PD缺乏的红细胞膜带 3(Band 3)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多 ,而PTPs活性检测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弱 ;DTT处理的G6PD缺乏红细胞 ,其膜Band 3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与未处理者无明显差异 ,PTPs活性检测结果与未处理者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氧化致使G6PD缺乏红细胞的PTPs活性减弱 ,膜Band 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增强 ,成为红细胞溶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PTPs巯基的改变并不是影响PTPs活性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红细胞膜 带3蛋白 酪氨酸磷酸化 二硫苏糖醇
原文传递
蛋白酶激活受体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果宇 张勇 +1 位作者 江萍 张云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5-428,共4页
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P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包括4个成员,除PAR2为胰蛋白酶受体外,其他三个都是凝血酶受体,PAR通过形成或暴露新的N末端被激活。PAR广泛表达于全身各组织,尤其在消化系统表现出多种功能;通... 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P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包括4个成员,除PAR2为胰蛋白酶受体外,其他三个都是凝血酶受体,PAR通过形成或暴露新的N末端被激活。PAR广泛表达于全身各组织,尤其在消化系统表现出多种功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迁移、浸润、血管生成以及组织重构(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迁移、浸润和血管生成),同时抑制细胞的分化和凋亡等因素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这为临床诊治和预后评判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 激活 消化系统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