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9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博 董博 +7 位作者 邓承继 邹起良 丁军 朱万政 王前 张雍 祝洪喜 余超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处理后,试样的物相组成为Ti(C,N)、SiO_(2)和硅线石。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至1450℃~1600℃,硅线石消失的同时,试样出现了短柱状莫来石,并与无定形SiO_(2)紧密连接,形成有效的化学结合。当烧成温度为1500℃时,大量开口气孔随颗粒重排、界面移动而消失,材料颗粒间结合较为紧密,气孔数量明显减少,该烧成温度下试样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为(3.48±0.02) g·cm-3、(138.5±0.1) GPa、(158.0±0.03) MPa和(21.01±0.01)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 碳热还原氮化 莫来石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非完美信息博弈综述:对抗求解方法与对比分析
2
作者 余超 刘宗凯 +2 位作者 胡超豪 黄凯奇 张俊格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1-2246,共36页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结合人工智能与博弈论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博弈智能”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类典型的博弈智能,非完美信息博弈通过建模...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结合人工智能与博弈论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博弈智能”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类典型的博弈智能,非完美信息博弈通过建模多智能体在私有信息下的博弈行为,能够刻画相较完美信息博弈更广泛的决策过程,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金融贸易、商业谈判、军事对抗等.近年来,非完美信息博弈求解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以遗憾最小化(Regret Minimization)和最佳响应(Best Response)为核心技术的两大类离线求解方法.前者通过反省智能体过往决策以使自身策略向均衡点改进,成功解决了以德州扑克为代表的经典非完美信息博弈.后者通过特定应对方式针对对手决策以使自身策略向均衡点改进,在例如星际争霸、DOTA等大型实时战略游戏AI训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一系列在线求解方法能够进一步实时优化离线算法求解所得的蓝图策略,使其在实时对局中得到进一步改进,成为求解非完美信息博弈的关键技术.本文将从非完美信息博弈的概念和特点切入,全面介绍这三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发展脉络和改进技巧,深入对比不同方法间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希望通过对非完美信息博弈求解这一研究领域的全方位细致梳理,能够进一步推动博弈智能技术向前发展,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美信息博弈 遗憾最小化 最佳响应 在线求解 强化学习
下载PDF
甘肃西秦岭地区重要金矿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资源潜力预测
3
作者 张家瑞 高永伟 +7 位作者 张忠平 谢建强 杨彦 余超 余君鹏 李通国 贾志磊 王晓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05,共18页
为满足当前形势下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开发与战略部署的要求,在甘肃省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资源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初步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建议。西秦岭岩金矿产地有223处... 为满足当前形势下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开发与战略部署的要求,在甘肃省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资源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初步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建议。西秦岭岩金矿产地有223处,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分布于甘肃南部的陇南、天水、甘南地区,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为主,在此基础上,修正了李坝、大桥、阳山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建立了早子沟、加甘滩、寨上、小东沟等4个典型矿床预测模型。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应用MRAS软件,圈定预测区179处,运用体积法,估算金矿预测量3512.107 t。相较甘肃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2013年),预测区增加了18处,预测量增加了461.03 t,新增主要分布于以地南、小东沟-天子坪一带等重点找矿地段,预测成果将为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资源特征 预测要素 预测模型 资源潜力 甘肃西秦岭
下载PDF
浅析高强度钢厚板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超 《珠江水运》 202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高强度钢板材和型材大范围使用在船舶建造领域,新建船舶普遍使用高强度钢材料重量占空船重量的80%以上。高强度钢板材和型材因其强度高、综合机械性能好,在船上重要部位的使用可减少空船重量,降低造船成本,同时还能增加船舶的载... 近年来,高强度钢板材和型材大范围使用在船舶建造领域,新建船舶普遍使用高强度钢材料重量占空船重量的80%以上。高强度钢板材和型材因其强度高、综合机械性能好,在船上重要部位的使用可减少空船重量,降低造船成本,同时还能增加船舶的载重量,广受造船厂和船东的好评。但是,高强度比普通钢易脆裂,结构节点更易产生疲劳,因此,要求在船舶建造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比普通钢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 质量控制 建造检验
下载PDF
莫来石纤维增强氧化物多孔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黄泽 邓承继 +5 位作者 董博 余超 丁军 朱青友 祝洪喜 王奕博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4,共7页
以不同规格的粉煤灰漂珠、长石粉和铝矾土粉为主要原料,引入莫来石纤维为增强相,研究莫来石纤维含量对多孔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温下长石粉中的低熔相能够降低材料的共晶熔点,将基质间的物理界面结合转变为化... 以不同规格的粉煤灰漂珠、长石粉和铝矾土粉为主要原料,引入莫来石纤维为增强相,研究莫来石纤维含量对多孔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温下长石粉中的低熔相能够降低材料的共晶熔点,将基质间的物理界面结合转变为化学结合。样品经1100℃烧成后,随着莫来石纤维含量的增加,多孔陶瓷的闭口气孔率增加,而常温耐压强度和体积密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莫来石纤维含量为10 wt.%时,材料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为(0.74±0.01)g·cm^(−3)、真气孔率为(72.70±0.58)%,常温下耐压强度为(7.30±0.64)MPa。此外,试样在300℃、600℃及900℃下的平均热导率分别为0.202 W·m^(−1)·K^(−1)、0.214 W·m^(−1)·K^(−1)及0.244 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莫来石纤维 多孔陶瓷材料 液相烧结 高温热导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与提升路径——基于东中西部典型试点区域的全景式考察
6
作者 刘润秋 唐宇娣 +3 位作者 黄志兵 余超 张霞 吴川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0,共11页
研究目的:明晰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典型试点区域宅基地退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宅基地退出绩效提升路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与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主要由中央政策目标和... 研究目的:明晰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典型试点区域宅基地退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宅基地退出绩效提升路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与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主要由中央政策目标和地方政府、村集体、退出农户的利益诉求构成;回应绩效目标,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嵌入乡村韧性理论,构建了从过程到结果、兼顾多维利益诉求、考虑长短期变化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实证考察和评价分析发现,义乌、余江、泸县的宅基地退出绩效总体表现良好,但主要在经济韧性上存在短板,面临着资金紧张、主体乏力、盘活再利用受限等困境。研究结论:全面提升宅基地退出绩效,关键要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统领下,通过优化退出资金运作模式、形成多主体共治局面、拓宽退出土地盘活路径等,健全宅基地退出长效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绩效评价 乡村韧性 绩效目标
下载PDF
550 kV大型主变压器储油柜油位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7
作者 单文建 屈文锋 +3 位作者 马立鑫 舒强 马军 余超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11期53-55,共3页
储油柜油位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主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某550 kV大型主变压器储油柜油位异常的问题,分析确定了储油柜内实际油位过高而油位计显示器显示偏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储油柜 胶囊 油位计 油温 油位
下载PDF
锤式破碎机冲击速率对青砂岩破碎效果及断裂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环帅 潘永泰 +4 位作者 余超 乔鑫 曹行健 牛学超 岳帆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300,共12页
锤式破碎机冲击速率直接影响着岩石破碎效果,为研究锤头冲击速率对青砂岩破碎效果及断裂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合物理试验与细观参数标定,建立了青砂岩宏观−细观力学响应关系,采用颗粒流程序分析了锤式破碎机不同冲击速率下青砂岩的应力... 锤式破碎机冲击速率直接影响着岩石破碎效果,为研究锤头冲击速率对青砂岩破碎效果及断裂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合物理试验与细观参数标定,建立了青砂岩宏观−细观力学响应关系,采用颗粒流程序分析了锤式破碎机不同冲击速率下青砂岩的应力链特点、损伤劣化特征、声发射及裂纹变化,并研究了断裂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①青砂岩在破碎过程中,破坏微单元内部以拉力链为主,破坏边缘以压力链为主,在未破坏微单元内部压力链与拉力链相互交叉成网状,拉力链引起裂纹扩展,最终破坏是压力链和拉力链共同作用的结果。②青砂岩破坏形态分为局部破坏、扩展破坏及加剧破坏阶段,破坏微单元数量分为快速增加、逐渐变缓及稳定阶段。冲击速率越大,破坏微单元数量稳定值增加幅度越大,且破坏微单元数量与冲击速率近似服从直线分布。③随着冲击速率的增加,青砂岩裂纹累计数量分为快速增加与稳定阶段。裂纹萌生阶段,以剪切裂纹为主,初始输入能量主要用于剪切裂纹的生成,而后拉伸裂纹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且最终以拉伸裂纹为主。④青砂岩在破坏过程中,断裂能分为快速增加、逐渐变缓及稳定阶段。断裂能利用效率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及缓慢下降阶段,最大值为10.851%,并建立了断裂能利用效率与冲击速率的定量化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从细观角度对青砂岩破碎效果及断裂能利用效率进行了初步探索,也可为锤式破碎机破碎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式破碎机 青砂岩 冲击速率 裂纹 断裂能
下载PDF
面向机器人系统的虚实迁移强化学习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林谦 余超 +4 位作者 伍夏威 董银昭 徐昕 张强 郭宪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1-738,共28页
近年来,基于环境交互的强化学习方法在机器人相关应用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为机器人行为控制策略优化提供一个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在真实世界中收集交互样本存在高成本以及低效率等问题,因此仿真环境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强化学习训练过程... 近年来,基于环境交互的强化学习方法在机器人相关应用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为机器人行为控制策略优化提供一个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在真实世界中收集交互样本存在高成本以及低效率等问题,因此仿真环境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强化学习训练过程中.通过在虚拟仿真环境中以较低成本获取大量训练样本进行策略训练,并将学习策略迁移至真实环境,能有效缓解真实机器人训练中存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实时性等问题.然而,由于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存在差异,仿真环境中训练得到的策略直接迁移到真实机器人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性能表现.针对这一问题,虚实迁移强化学习方法被提出用以缩小环境差异,进而实现有效的策略迁移.按照迁移强化学习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方向和智能化方法作用的不同对象,提出一个虚实迁移强化学习系统的流程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将现有相关工作分为3大类:基于真实环境的模型优化方法、基于仿真环境的知识迁移方法、基于虚实环境的策略迭代提升方法,并对每一分类中的代表技术与关联工作进行阐述.最后,讨论虚实迁移强化学习研究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迁移学习 虚实迁移 现实差距 机器人控制
下载PDF
Y_(2)O_(3)对氧化物结合Ti(C,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程旭 邓承继 +7 位作者 董博 邹起良 丁军 王周福 朱万政 肖语嫣 祝洪喜 余超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为探究稀土氧化物对Ti(C,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TiO_(2)粉、石墨粉和Si粉为原料,Y_(2)O_(3)粉为烧结助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经1600℃高温烧成制备氧化物结合Ti(C,N)材料。研究Y_(2)O_(3)添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1%、2%、4%)对Ti(C... 为探究稀土氧化物对Ti(C,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TiO_(2)粉、石墨粉和Si粉为原料,Y_(2)O_(3)粉为烧结助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经1600℃高温烧成制备氧化物结合Ti(C,N)材料。研究Y_(2)O_(3)添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1%、2%、4%)对Ti(C,N)复合材料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烧后试样的主物相均为Ti(C,N)、Ti_(3)O_(5)、α-石英及Y_(2)Si_(2)O_(7)。随Y_(2)O_(3)添加量的增大,试样中液相生成量增多,使Ti(C,N)晶粒粗化,Y_(2)Si_(2)O_(7)物相分布不均匀,试样的力学性能受损。当Y_(2)O_(3)添加量(w)为1%时,Ti(C,N)晶粒的平均尺寸约为0.76μm,复合材料具有较高致密度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0.8%、242.2 MPa和230.3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O_(3) Ti(C N) 碳热还原氮化法 常温抗折强度 晶粒尺寸
下载PDF
颗粒级配对重结晶SiC蜂窝陶瓷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闵昌胜 董博 +5 位作者 余超 邓承继 邢广超 丁军 刘浩 祝洪喜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以不同粒径(0.5、25、38和45μm)α-SiC粉末为原料,采用重结晶烧结工艺制备碳化硅蜂窝陶瓷,探究了颗粒级配对重结晶碳化硅(R-SiC)显微形貌、孔径分布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2200℃保温1 h烧成后,与仅添加25、0.5μm双粒径颗粒... 以不同粒径(0.5、25、38和45μm)α-SiC粉末为原料,采用重结晶烧结工艺制备碳化硅蜂窝陶瓷,探究了颗粒级配对重结晶碳化硅(R-SiC)显微形貌、孔径分布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2200℃保温1 h烧成后,与仅添加25、0.5μm双粒径颗粒级配相比,随着38和45μm粒径α-SiC的逐步引入,R-SiC蜂窝陶瓷的烧结致密度无明显变化,但R-SiC粗颗粒间的平均烧结颈面积增大,中位孔径提高且孔径分布更为集中。2)当α-SiC原料的颗粒级配为25、0.5、38μm三种粒径时,R-SiC蜂窝陶瓷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常温抗压强度、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分别为18.0 MPa、1.81 g·cm^(-3)、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结晶碳化硅 蜂窝陶瓷 烧结颈 气孔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EPS及消毒剂对细菌表面附着和初期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钟疏影 余超 +2 位作者 陈国炜 蔡寅诺 刘丽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为探究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和消毒剂对细菌表面附着聚集行为的影响,文中以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和藻酸盐分泌过量的突变株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氯浓度条件下细菌EPS生成及其对表面附着和初期生物膜形成的... 为探究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和消毒剂对细菌表面附着聚集行为的影响,文中以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和藻酸盐分泌过量的突变株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氯浓度条件下细菌EPS生成及其对表面附着和初期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野生型,突变型的生物膜形成优势显著,特别是当氯质量浓度≥1.0 mg/L时,强化了其形成优势;EPS也显著提高了生物膜的黏附强度以及降低其表面粗糙程度。低浓度氯促进细菌EPS的生成以及初期生物膜的形成,但高质量浓度氯(3.0 mg/L)则抑制了生物膜的形成,同时也降低了两种菌株生物膜的黏附力与表面粗糙度。对于两种菌株而言,聚氯乙烯(PVC)管材上生物膜的形成优势显著高于不锈钢(STS)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生物膜 胞外聚合物(EPS) 表面附着 生物膜粗糙度
下载PDF
混料工艺对铝锆碳耐火材料生坯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程厚睿 邓承继 +4 位作者 尹鑫 王萱 丁军 祝洪喜 余超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6-439,共4页
针对铝锆碳耐火材料生坯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调控与优化,以板状刚玉、锆莫来石、锆刚玉为骨料,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添加剂为细粉,木质素磺酸盐为结合剂,机压成型制备铝锆碳耐火材料试样和基质试样。研究了细粉的混料工艺(... 针对铝锆碳耐火材料生坯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调控与优化,以板状刚玉、锆莫来石、锆刚玉为骨料,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添加剂为细粉,木质素磺酸盐为结合剂,机压成型制备铝锆碳耐火材料试样和基质试样。研究了细粉的混料工艺(手动混料0.5 h、未混料、球磨混料2和5 h)对基质试样和耐火材料试样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粉的混料工艺对试样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的影响较小,但对显微结构和常温耐压强度影响显著。球磨混合使得原料分布均匀,显著减少气孔、裂纹等缺陷,并使得基质原料的粒度均匀性提高和比表面积增加,有利于木质素磺酸盐溶液结合剂的吸附和黏结,从而保证强度的明显提升。但过长的球磨时间可能会导致原料颗粒过细,团聚增多,反而降低了强度。当细粉经2 h球磨混合时,试样中基质与骨料结合较为紧密,常温耐压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锆碳耐火材料 混料工艺 常温耐压强度 显微结构
下载PDF
基于CFD技术对冬季兔舍热环境模拟评估
14
作者 李可瑶 薛帅帅 +2 位作者 余超 何金成 甘乾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
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对兔舍热环境(风速和温湿度)进行三维稳定状态的模拟分析,旨在评估密闭兔舍冬季热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密闭兔舍环境的调控采用低效率排风系统,中间区域存在气流流动死角,风速分布不均,不符合兔舍最... 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对兔舍热环境(风速和温湿度)进行三维稳定状态的模拟分析,旨在评估密闭兔舍冬季热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密闭兔舍环境的调控采用低效率排风系统,中间区域存在气流流动死角,风速分布不均,不符合兔舍最适宜的风速范围;温度从西侧的进风口到东侧的出风口呈上升趋势,分布范围为15.56~22.40℃,符合兔舍最适宜温度范围;相对湿度的分布变化与温度则呈相反趋势,分布范围为54.39%~81.78%,略超出兔舍最适宜相对湿度范围。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范围均低于5%,说明运用该模型评估环境因子是可行的。本研究为优化商品兔舍冬季环境的调控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兔舍 热环境 CFD技术 评估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下青砂岩破裂演化规律及能量利用效率分析
15
作者 赵环帅 潘永泰 +3 位作者 乔鑫 王星宇 余超 黄嘉诚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8,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加载速率下岩石破裂演化规律及能量利用效率是岩石破碎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基于室内试验进行青砂岩细观参数标定,建立青砂岩宏-细观力学响应关系,采用颗粒流程序,研究不同加载速率下青砂岩应力-应变曲线... 【目的】研究不同加载速率下岩石破裂演化规律及能量利用效率是岩石破碎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基于室内试验进行青砂岩细观参数标定,建立青砂岩宏-细观力学响应关系,采用颗粒流程序,研究不同加载速率下青砂岩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力链分布特征,从破裂特征与裂纹特点方面分析青砂岩的破裂演化规律,并分析青砂岩破裂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青砂岩在破裂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峰前线弹性、峰前塑性变形和峰后逐步失稳阶段,拉力链导致青砂岩裂纹扩展,最终破裂是压力和拉力链相互作用的结果。(2)不同加载速率下,青砂岩破裂可分为剪切破裂、贯穿破裂及混合多级破裂阶段,剪切与贯穿破裂阶段是剪切力起主要作用,而混合多级破裂是拉伸力主导的破裂模式。拉伸裂纹在破裂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生成速率明显高于剪切裂纹,总裂纹生成速率达2 400.81 m/s。(3)青砂岩断裂能的演化可分为缓慢增加、急剧增大与趋于稳定阶段,在加载速率为0.05 m/s时,最大能量利用效率为0.088%。研究结果不仅从细观层面对岩石破裂演化规律及能量利用效率进行了初步探索,也可为岩石破碎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砂岩 加载速率 颗粒流程序 力学特性 力链 断裂能
下载PDF
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钛/铝复合板的协调变形和力学性能
16
作者 高勃兴 肖宏 +1 位作者 余超 朱加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0-411,共12页
提出了一种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制备钛/铝复合板的方法,应用电磁感应单独加热移动的钛板,与室温铝板轧制复合,实现钛和铝的协调变形,提高了复合板的结合强度。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移动感应加热过程中钛板的温度变化过程,确保在轧... 提出了一种移动感应加热异温轧制制备钛/铝复合板的方法,应用电磁感应单独加热移动的钛板,与室温铝板轧制复合,实现钛和铝的协调变形,提高了复合板的结合强度。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移动感应加热过程中钛板的温度变化过程,确保在轧辊入口位置时,钛板沿宽度方向温度分布均匀。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确定钛板移动速度和感应加热参数,并进行了移动感应加热和轧制复合实验,研究了不同压下率对于钛/铝复合板协调变形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率的增加,钛/铝变形率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当轧制压下率为39.4%时,钛/铝轧制变形率基本一致,轧后复合板平直,界面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24.6 MPa,剪切断裂发生在铝基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复合板 移动感应加热 异温轧制 剪切强度 协调变形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邹晨 葛坤元 +3 位作者 蒋晓东 陈秀峰 余超 程宝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果 介入手术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内科治疗组的8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7 d,介入手术组咯血量分别为(0.61±0.27)、(0.39±0.10)、(0.04±0.01)ml,均低于内科治疗组的(20.46±2.41)、(10.22±2.24)、(4.22±0.9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可提升疗效、降低咯血量,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大咯血 疗效 咯血量
下载PDF
基于病毒传播风险的地铁车厢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18
作者 伍钒 余超 +2 位作者 徐任泽 崔清民 李恒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1-2251,共11页
地铁交通系统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优化车厢通风方式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一个典型的集中回风模式地铁车厢模型,并通过实地测量数据验证其准确性。然后,在集中回风模式基础上提出... 地铁交通系统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优化车厢通风方式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一个典型的集中回风模式地铁车厢模型,并通过实地测量数据验证其准确性。然后,在集中回风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散回风模式,与集中回风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2种模式下车厢内流场和飞沫扩散特征。最后,结合感染风险评价模型讨论了乘客的感染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在车厢流场和温度场方面,集中回风模式下车厢内15个测点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均值分别为(0.27±0.13) m/s和(26.4±1.35)℃,分散回风模式下分别为(0.25±0.08) m/s和(26.2±0.94)℃。在飞沫扩散方面,集中回风模式下飞沫受到集中回风口产生的纵向气流影响,在车厢内扩散的区域相比于分散回风模式下更大,集中回风模式下飞沫扩散的区域是分散回风模式下的1.45倍。在乘客感染风险方面,整体上分散回风模式下站姿和坐姿乘客的感染风险都小于集中回风模式下乘客感染风险,且在飞沫释放后的0~20 s内集中回风模式下站姿乘客感染风险是分散回风模式下的1~2倍。相对于集中回风模式,车厢采用分散回风模式可以提高车厢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并且可以更快地清除乘客呼吸区的飞沫,降低乘客的感染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地铁车厢通风系统和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厢 回风模式 飞沫扩散 数值模拟 感染风险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联合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9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超 屈星怡 +2 位作者 许鹏亮 熊鹏举 周育宏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多见于中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高致死、致残率等特点,患者发病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急剧升高,部分患者脑内血肿破入脑室...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多见于中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高致死、致残率等特点,患者发病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急剧升高,部分患者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加重病情。开颅术后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不易掌握,难以判断病情,而颅内压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 持续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石灰岩尾矿制备多孔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超 杨昕雨 +6 位作者 陈博 邓承继 吕治江 董博 陈嵛沣 丁军 祝洪喜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1-285,共5页
为了研究石灰岩尾矿的再利用,以石灰岩尾矿为原料,经破碎、过筛后,加入其总质量5%的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型,再于空气气氛下分别经750、800、850和900℃保温2 h制备多孔陶瓷试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试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 为了研究石灰岩尾矿的再利用,以石灰岩尾矿为原料,经破碎、过筛后,加入其总质量5%的水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型,再于空气气氛下分别经750、800、850和900℃保温2 h制备多孔陶瓷试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试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由750℃升高至850℃时,试样中方解石完全分解,出现石灰相及硅酸钙相,同时钙黄长石及铝酸三钙的衍射峰数量增多且相对强度增大。此外,试样中的颗粒间间隔增大,显气孔率逐渐增加,而体积密度和常温耐压强度减小。随热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至900℃时,试样的物理性能及物相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试样经850℃热处理后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主物相为石英、石灰、钙黄长石、铝酸三钙及硅酸钙,在显气孔率为(45.5±0.1)%时,仍具有(30.9±0.6)MPa的常温耐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尾矿 方解石 热处理 多孔陶瓷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