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思考——以地质行业高校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施泽明 徐争启 +3 位作者 邹灏 侯明才 宋昊 杨毅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深入研究地质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实现路径,促进行业特色高校丰富内涵和可持续发... 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深入研究地质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实现路径,促进行业特色高校丰富内涵和可持续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保障。随着地质行业的转型发展,地质行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国家发展。这就需要地质行业高校不仅从需求侧进行人才培养,而且要从供给侧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本文基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要求,聚焦地质行业发展需要,从供给侧角度探索地质行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关键及实现途径,为行业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人才培养 地质行业 行业高校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二叠纪-三叠纪长英质岩浆作用:对南海北部陆缘构造属性与演化过程的启示
2
作者 徐长贵 侯明才 +4 位作者 吴克强 熊富浩 尤丽 李成祥 王文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50-2468,共19页
琼东南盆地发育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岩类,为研究南海北部陆缘古构造属性与大地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岩石探针。本文以基底长英质岩浆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琼东南盆地二叠纪-三... 琼东南盆地发育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岩类,为研究南海北部陆缘古构造属性与大地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岩石探针。本文以基底长英质岩浆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琼东南盆地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表明,琼东南盆地发育二叠纪-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三期长英质岩浆作用(271~217Ma),且岩浆活动具有自南向北迁移的趋势。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二叠纪-早三叠世长英质岩具有较低的FeO/MgO和10000×Ga/Al比值,且强烈亏损Zr、Hf、Nb、Ta等元素,属于典型的陆缘弧I型花岗岩类;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岩浆岩均具有较高的SiO_(2)、Mg^(#)、10000×Ga/Al和FeO/MgO比值,大多属于A型花岗岩类。同时,二叠纪-早三叠世长英质岩具有较低的Hf同位素组成(ε_(Hf)(t)=-7.61~-0.65),而中-晚三叠世长英质岩则大多具有较高的Hf同位素组成。岩石成因分析揭示,二叠纪-早三叠世I型花岗岩类起源于古老陆壳的部分熔融,而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A型花岗岩类则部分起源于古老长英质地壳熔融,部分则起源于新生地壳熔融,并伴随有壳幔相互作用。综合分析表明,二叠纪-三叠纪期间南海北部陆缘主要受控于古特提斯造山作用控制,且先后经历了二叠纪至早三叠世的古特提斯洋壳俯冲、中三叠世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以及晚三叠世碰撞后伸展等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二叠纪-三叠纪 长英质岩 岩石成因 构造演化 古特提斯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潜山晚三叠世辉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背景
3
作者 周虎 付于真 +5 位作者 胡潜伟 侯明才 陈安清 曹海洋 熊富浩 楚志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3-560,共18页
琼东南盆地中生代火成岩潜山是海域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但由于缺少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有关潜山基岩的岩石成因与动力学背景仍不清楚,制约了潜山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本项研究以钻井揭露的辉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年代学... 琼东南盆地中生代火成岩潜山是海域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但由于缺少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有关潜山基岩的岩石成因与动力学背景仍不清楚,制约了潜山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本项研究以钻井揭露的辉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与动力学背景。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揭示辉绿岩结晶年龄为(236±3)Ma,形成于晚三叠世。辉绿岩中SiO 2(47.96%~49.97%)和Al 2O 3(13.16%~13.68%)的质量分数较低,MgO的质量分数(6.02%~7.49%)和Mg^(#)值(58~61)较高。岩石具有右倾的稀土配分模式及正Eu异常特征,且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岩石具有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9.08~-4.70)。岩石成因分析表明,辉绿岩起源于富集地幔熔融,且源区经历了早期俯冲沉积物来源的含水熔体的交代改造。本项研究揭示,琼东南盆地晚三叠世辉绿岩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属于古特提斯造山旋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潜山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始新世古环境演化及沉积学意义
4
作者 黄侠超 钟瀚霆 +8 位作者 曹海洋 肖伶俐 陈莹 王文楷 常晓琳 刘欣春 王琛宇 高凌雪 侯明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9,共17页
保存在地层中的孢粉化石是研究古植被、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对象之一,对于重建古环境、预测烃源岩富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中国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的WS-X1井、WS-X2井、海中凹陷的WZ-X3井、福山凹陷的JH-X4井始新... 保存在地层中的孢粉化石是研究古植被、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对象之一,对于重建古环境、预测烃源岩富集、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中国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的WS-X1井、WS-X2井、海中凹陷的WZ-X3井、福山凹陷的JH-X4井始新世时期的孢粉进行分析,以揭示北部湾盆地始新世植被特征及其反映的古环境演化。研究共发现孢粉化石4大类共49个孢粉类型,以被子植物花粉占优势,其中栎粉Quercoidites(microhenrici+minutus)、三沟粉Tricolpopollenites、桤木粉Alnipollenites含量较高;裸子植物中以松粉Pinuspollenites为主;蕨类植物孢子以水龙骨单缝孢Polypodiaceaesporites、紫萁孢Osmundacidites为主;同时出现大量藻类,以盘星藻Pediastrum为主。4口井中,始新世亚热带类群丰富且花粉含量高,孢粉组合反映了北部湾盆地该时期发育以常绿栎类丰富为特征的林地,盆地低山地带发育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被,林下为蕨类植被,指示了北部湾盆地始新世时期为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始新世早期分布的喜热植被较晚期更多,且在始新世晚期出现喜温的植被,推测始新世早期到晚期气候呈逐渐变凉的趋势。此外,孢粉组合中出现大量藻类,推测当时的沉积环境主要以湖泊和滨海的河流沼泽相为主。通过对北部湾盆地始新世时期的孢粉资料进行分析,为该盆地始新世时期的气候研究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新世 孢粉 古气候 古植被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数字露头实景三维Web平台研究与云端地质考察应用
5
作者 陈建华 钟瀚霆 +7 位作者 侯明才 王帅琪 文华国 王炳乾 凌嘉扬 吴玉清 周文峰 林宗祺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露头是地质考察的重点,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数字露头实景三维模型并实现露头可视化研究能够为解决传统地质研究中存在的效率低、危险性高和数据复用性差等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论文研究了倾斜影像三维建模、数字露头三维可... 露头是地质考察的重点,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数字露头实景三维模型并实现露头可视化研究能够为解决传统地质研究中存在的效率低、危险性高和数据复用性差等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论文研究了倾斜影像三维建模、数字露头三维可视化和全景影像可视化等三维技术,并基于Cesium开源三维地球引擎研发了数字露头实景三维Web平台。平台实现了高精度露头实景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并将露头相关的描述、图片、视频、全景、文献、观察点、地质标绘等信息与露头三维模型有效结合,实现了露头三维模型上传与实景漫游、露头相关地质信息自主提供、分享、互动与可视化展示。论文通过实例证明了平台云端地质考察应用的有效性和新颖性。该平台作为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虚拟野外地质路线考察的首选,已成功应用于15条路线中的12条。相比传统地质研究手段,露头云端三维可视化研究能够帮助地质学者更加全面、直观地理解露头地质现象的时空展布和地质特征,并且支持数字环境下露头资源的共建、共享,节省了地质考察的时间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露头 地质信息 可视化平台 众源共享 云端地质考察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基底花岗岩风化—构造联合控储机制
6
作者 王军强 陈安清 +7 位作者 胡林 侯明才 尤丽 何小胡 曹海洋 阙有缘 熊富浩 王文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5-1274,共10页
含油气盆地的潜山基岩油气藏是一个特殊的勘探领域。近年来,在南海琼东南盆地的中生界花岗岩潜山中获得多个油气勘探发现,昭示着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盆地中部的松南潜山群资料最为丰富,多口探井钻遇基底花岗岩储层。裂缝作用作为致... 含油气盆地的潜山基岩油气藏是一个特殊的勘探领域。近年来,在南海琼东南盆地的中生界花岗岩潜山中获得多个油气勘探发现,昭示着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盆地中部的松南潜山群资料最为丰富,多口探井钻遇基底花岗岩储层。裂缝作用作为致密结晶基岩成储的先决改造条件,在基岩潜山储层研究中至关重要,但是对该区域花岗岩潜山的裂缝发育特征以及构造应力缺乏研究,严重制约了基岩潜山油气藏的勘探进展。基于松南低凸起5口钻井的岩心和壁心观察、显微薄片鉴定、测井和地震资料解释,揭示了松南低凸起潜山的多期裂缝的切割关系、开度、形态和走向等发育特征,并探讨了形成两组构造缝的构造应力。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缝和沿裂缝的溶蚀孔洞是基岩花岗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构造缝分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关闭形成的北东向挤压是北西向断裂以及北东向构造缝的构造动力,燕山期来自东南侧的西太平洋俯冲相关的构造挤压则促成了北东向断裂以及北西向构造缝的发育;花岗岩中高密度裂缝的发育为暴露期大气水下渗溶蚀提供了网状通道,并形成了由砂砾岩带、风化裂缝带、内幕裂缝带组成的风化壳储层三层结构;新生代早期裂谷盆地形成过程中的伸展拆离背景对先存网状裂缝体系具有活化作用,是裂缝松弛开启从而提高储集空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花岗岩 裂缝 风化作用 潜山储层 琼东南盆地 中国南海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花岗质岩浆-构造演化及其对潜山储层物性的约束
7
作者 胡林 熊富浩 +3 位作者 陈安清 周杰 王文博 侯明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1206,共16页
琼东南盆地中生代潜山是认识南海西部陆缘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以琼东南盆地陵南与松南低凸起区的花岗岩潜山为研究对象,开展岩心样品的岩相学、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其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陵南低凸起基岩主要... 琼东南盆地中生代潜山是认识南海西部陆缘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以琼东南盆地陵南与松南低凸起区的花岗岩潜山为研究对象,开展岩心样品的岩相学、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其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陵南低凸起基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松南低凸起基岩为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揭示,陵南低凸起区花岗岩类分别形成于249 Ma和233 Ma,而松南低凸起区花岗岩类形成于222~219 Ma。陵南低凸起区花岗岩类的铝饱和指数(A/CNK)为0.99~1.16,岩石整体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松南低凸起区花岗岩类富碱(K_(2)O+Na_(2)O=6.74%~8.41%)、贫铝(Al_(2)O_(3)=12.52%~13.70%),具有较高的Rb/Sr值(2.03~9.20)和10000 Ga/Al值(>6),且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并具明显的负Eu异常,属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岩石成因分析表明,琼东南盆地三叠纪花岗岩类起源于变沉积岩的部分熔融,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壳幔混合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琼东南盆地早三叠世花岗岩类形成于古特提斯域的俯冲汇聚和同碰撞环境,而晚三叠世花岗岩类形成于碰撞后伸展背景。琼东南盆地早三叠世花岗岩不仅含有较高比例的长英质脆性矿物,同时经历了俯冲碰撞-碰撞后伸展等多期次构造作用改造,具备形成裂缝型潜山储层的物质基础和构造动力学条件,是南海潜山油气勘探的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花岗岩类 潜山 锆石U-PB年龄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白洁 郑栋宇 +2 位作者 侯明才 陈安清 马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0-474,共15页
硅酸盐岩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风化产物或海洋碳酸盐岩中,是影响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要素之一。定量计算全球硅酸盐岩通过风化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是了解地球现今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键。作者... 硅酸盐岩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风化产物或海洋碳酸盐岩中,是影响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要素之一。定量计算全球硅酸盐岩通过风化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是了解地球现今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键。作者系统调研了5个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计算公式以及各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以最新的Celine模型所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参考标准,对比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现有模型估计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69~169 Tg/yr,其中各模型的主要参数包括气候(温度、径流)与岩性,次要参数包括构造隆升、火山与植物作用等。在未来探索硅酸盐岩化学风化所消耗二氧化碳的定量计算中,应考虑更多控制作用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将这些定量模型推广应用于深时地球古气候重建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岩化学风化 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 全球碳循环 气候变化 古气候重建
下载PDF
PBDB数据库在古地理重建中的重要应用进展
9
作者 王晓楠 任强 +5 位作者 侯明才 董俊玲 陈安清 马超 钟瀚霆 郑栋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科学研究的数字化变革,作为地球科学领域开展数字化科研重要里程碑的古生物数据库Paleobiology Database(PBDB),为古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通过调研PBDB数据库平台内容及其在古地理重建中的应...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科学研究的数字化变革,作为地球科学领域开展数字化科研重要里程碑的古生物数据库Paleobiology Database(PBDB),为古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通过调研PBDB数据库平台内容及其在古地理重建中的应用实例,总结PBDB数据库目前在古地理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古生物数据库包含大量的可溯源数据,是古生物领域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成果交流平台,其中PBDB数据库具有可视化特点,能提供多种数据检索和下载方式,是古地理重建工作的首选古生物数据库;(2)PBDB数据库的分类学和采集记录数据,在约束古地理位置、修订古气候带划分方案、定量古高程古水深、校正古海岸线等古地理重建领域具有明显优势;(3)古生物数据库偏向于古生物研究领域,且古生物记录的历史可能存在偏差和不完整性,其在古地理重建中起辅助约束作用,而非绝对途径;(4)如何实现古生物数据库中数据的自动分类、筛选,如何精确约束古板块位置的相对经度,如何提升古气候、古高程、古水深等研究的精确性,是应用PBDB数据库进行古地理重建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DB数据库 古生物化石 古地理重建 现存问题 应用展望
下载PDF
辽东湾海域新元古界长龙山组石英砂岩物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赵子霖 周雪威 +3 位作者 李夔洲 郭涛 彭靖松 侯明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2-1353,共12页
【目的】渤海辽东湾海域西南部钻井钻遇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深入研究其物源特征,对华北克拉通太古代至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解剖具有重大意义。【方法】对采自BD4-1a井2482 m附近的五件石英砂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碎... 【目的】渤海辽东湾海域西南部钻井钻遇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深入研究其物源特征,对华北克拉通太古代至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解剖具有重大意义。【方法】对采自BD4-1a井2482 m附近的五件石英砂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石英砂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88.53%~93.06%),化学蚀变指数(CIA)值介于69.5~71.6,成分变异指数(ICV)值介于0.69~3.99,样品表现为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风化。Th/U值介于3.46~4.92,Cr/Zr值介于0.17~0.35,ΣREE值介于(8.26~24.12)×10^(-6),LREE/HREE值介于6.28~10.21,δEu值介于0.77~1.04,呈弱负异常。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于2744~1581 Ma,主要年龄峰值为~1845 Ma,次要年龄峰值为~2225 Ma、~2340 Ma、~2600 Ma和~2725 Ma。【结论】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主要来自于上地壳长英质岩石。2.7~2.5 Ga的碎屑锆石是华北克拉通陆壳生长事件及构造热事件形成的记录;2.2~1.8 Ga的碎屑锆石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拼合形成同一结晶基底事件的时间相吻合,是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事件的地质记录;而1.8~1.6 Ga的碎屑锆石年龄记录的应该是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碎屑锆石 地球化学 物源 哥伦比亚超大陆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物源制约 被引量:26
11
作者 侯明才 江文剑 +4 位作者 倪师军 黄虎 罗文 石鑫 缪宗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37-3351,共15页
对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和评价而言,明确赋铀砂体的物源是关键。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为重要砂岩型铀矿赋矿层位。来自盆地南缘坎乡苏阿苏沟中下侏罗统剖面碎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套碎屑岩物源区特征及构造环境进行研究... 对可地浸砂岩铀矿找矿和评价而言,明确赋铀砂体的物源是关键。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为重要砂岩型铀矿赋矿层位。来自盆地南缘坎乡苏阿苏沟中下侏罗统剖面碎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套碎屑岩物源区特征及构造环境进行研究。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以杂色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颗粒具有较差的分选性和磨圆度。砾岩中可见块状层理,正粒序层理,砂岩中可见大型板状层理,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成分主要为硅质岩屑和流纹岩岩屑;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以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细粉砂岩中可见沙纹层理,泥岩中可见到水平层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要发育含砾粗砂岩-砂岩-泥岩组合,砂岩中发育大型槽状层理,平行层理,泥岩可见水平层理;来自该剖面19件样品的地球化学测试数据显示,该套碎屑岩具有较高的SiO2(53.01%~85.52%,平均值为71.22%)和Al2O3(7.45~23.83%,平均值为13.96%),低TFe2O3+MgO(0.95~10.77%,平均值为3.64%)和TiO2(0.20~1.32%,平均值为0.74%),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与上地壳相似,轻稀土富集,重稀土较平坦,铕亏损较明显。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物源来源于上地壳长英质岩石,母岩沉积构造背景为与大陆岛弧相关沉积盆地。结合前人资料,认为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物源可能来源于石炭系大陆岛弧环境下形成的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侏罗统 碎屑岩 物源 地球化学 伊犁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北部盒_8、山_1段成岩作用及有利储层分布 被引量:49
12
作者 侯明才 窦伟坦 +1 位作者 陈洪德 董桂玉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4,共9页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山1段24口钻井572块样品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和山1段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次生加大作用、自生矿物的生成、交代和蚀变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根据它们对孔隙发育的贡献分为...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山1段24口钻井572块样品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北部盒8和山1段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次生加大作用、自生矿物的生成、交代和蚀变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根据它们对孔隙发育的贡献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3种类型。其中,约80%的砂岩粒间孔具有溶蚀现象,溶蚀作用使储集层孔隙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以次生粒间孔最为常见,粒内溶孔较少见,粘土质微孔发育,并与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原生粒间孔组合构成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溶孔-粘土质微孔组合及溶孔-微孔-(裂缝、粒缘缝)组合。保持性成岩作用所生成的环边绿泥石包膜使部分孔隙得以保存,对储层的发育具有积极意义。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下所观察到的自生矿物类型以及X衍射等测试手段所揭示的I/S混层粘土矿物的演变、粘土矿物组合及矿物中的混层比,这些成岩作用被划分为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和晚成岩期3个阶段5个期次;成岩作用研究认为S4井,S5井,S6井和T5井区为有利储层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北部 盒8 山1段 成岩作用 储层分布
下载PDF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侯明才 万梨 +3 位作者 傅恒 周丽梅 漆立新 俞仁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9-516,共8页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通过对研究区28口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和3 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微晶灰岩、生屑灰岩、藻粘结灰岩、藻球粒灰岩、鲕粒灰岩、含玄武岩屑灰岩。在这些碳酸盐岩中...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通过对研究区28口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和3 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微晶灰岩、生屑灰岩、藻粘结灰岩、藻球粒灰岩、鲕粒灰岩、含玄武岩屑灰岩。在这些碳酸盐岩中可见藻屑、苔藓虫屑、角石、海绵、棘屑、腕足、双壳、珊瑚、三叶虫等指示正常海相环境的生物。在综合分析其岩石学特征、自然伽马曲线、成像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区良里塔格组划分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和台地前缘斜坡三种沉积环境。并讨论了良里塔格早、晚期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编制了各时期的古地理图。为塔河南上奥陶统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南 良里塔格组 沉积环境 古地理图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段浊积扇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侯明才 田景春 +4 位作者 陈洪德 陈学华 肖焕钦 邱桂强 贾光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6-510,共5页
通过对牛庄洼陷牛 30、牛 4 3等钻井沙三中段的岩芯观察以及对大量的测井、分析测试、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研究 ,认为此时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浊积扇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 ,并对它们的微相类型、沉积特征作了总结 ,探讨了... 通过对牛庄洼陷牛 30、牛 4 3等钻井沙三中段的岩芯观察以及对大量的测井、分析测试、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研究 ,认为此时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浊积扇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 ,并对它们的微相类型、沉积特征作了总结 ,探讨了此两类浊积扇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它们的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牛庄洼陷 沙河街组 深水浊积扇 滑塌浊积扇 演化模式 油气藏
下载PDF
四川周公山-汉王场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中流体类型及活动期次 被引量:12
15
作者 侯明才 王文楷 +5 位作者 张本健 王维 李秀华 邓敏 裴森奇 杨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09-2718,共10页
来自汉王场-周公山地区周公2井和汉6井峨眉山玄武岩钻井岩心样品显示峨眉山玄武岩有:隐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绿帘石岩,赤铁矿染玄武岩,红土化玄武岩和脉岩等九种岩石类型。其中发育的杏仁体成分有:赤... 来自汉王场-周公山地区周公2井和汉6井峨眉山玄武岩钻井岩心样品显示峨眉山玄武岩有:隐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绿帘石岩,赤铁矿染玄武岩,红土化玄武岩和脉岩等九种岩石类型。其中发育的杏仁体成分有:赤铁矿杏仁体、绿帘石杏仁体、石英-绿泥石杏仁体、蛋白石-赤铁矿杏仁体、磁铁矿-赤铁矿杏仁体、榍石-玉髓杏仁体、绿帘石-葡萄石-绿泥石杏仁体、钛铁矿-玉髓-绿泥石-玉髓杏仁体等8种,脉体有:长石脉、赤铁矿脉、石英脉、绿帘石脉、绿泥石、榍石脉、方解石脉、玉髓-水铝英石脉、方解石-赤铁矿脉、方解石-绿泥石脉、石英-方解石脉、石英-绿帘石脉、石英-沥青脉、赤铁矿-玉髓-绿泥石脉、绿帘石-绿泥石-玉髓脉等15种。这些脉体和杏仁体形成于峨眉山玄武岩形成演化的不同阶段,喷溢期流体受岩浆原生组分影响,大气降水影响程度低,温度属高-中温,脉体包裹体盐度-温度为正相关,代表性产物为赤铁矿脉;风化期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对脉体的发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δ13C为低-中负值,包裹体盐度、温度低,以水铝英石脉最为典型;进入埋藏期以后,上覆地层水和深部的卤水对岩石进行改造,这一时期的流体属低-中温,包裹体盐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受有机质影响,δ13C呈高负值,以绿帘石脉最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流体 包裹体 同位素 活动期次
下载PDF
上扬子E-C转换期古地理格局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16
作者 侯明才 邢凤存 +4 位作者 徐胜林 林良彪 刘欣春 熊富浩 黄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2-917,共16页
E-C转换时期上扬子陆块边缘呈现明显的台—棚格局,发育有广元—绵阳—磨溪、城口、峨边、彭水老厂坪和毕节等陆棚。整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向边缘的开阔海开口,呈喇叭状。其中以广元—绵阳—大磨溪为最大,长约200 km,最宽处大于100km,最窄... E-C转换时期上扬子陆块边缘呈现明显的台—棚格局,发育有广元—绵阳—磨溪、城口、峨边、彭水老厂坪和毕节等陆棚。整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向边缘的开阔海开口,呈喇叭状。其中以广元—绵阳—大磨溪为最大,长约200 km,最宽处大于100km,最窄处30 km,面积约5.4×104km2。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从初始出现到最后消亡,经历了约110 Ma。台地上为碳酸盐岩沉积,深水陆棚相区内发育麦地坪+筇竹寺+沧浪铺黑色含磷硅质岩、硅质白云岩,夹有胶磷矿条带(资4井),环陆棚的外缘发育碳酸盐岩颗粒滩。川西—川北沿龙门山—米仓山一线密集分布的800~760 Ma左右的岩浆岩及其Hf同位素值指示了伴随Rodinia大陆裂解,在上扬子的西部和北部边缘发育了以荥经、宝兴为节点的三叉裂谷,向北东方向的一支大致沿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的边界裂开,裂开的深度已经达到了上地幔(陆间裂谷),向西北方向的原洋裂谷可能沿丹巴、小金—金川伸入古祁连海域。沿绵阳—广元、安康—平利、乐山—内江—女基井一线,有伸进上扬子台地内部的陆内裂谷发育。这些陆内裂谷控制了E-C转换时期上扬子西部和北部边缘台—棚分异格局。从Rodinia大陆裂解及其随后上扬子板块边缘的沉积格局看,大陆边缘的台—棚分异格局是超大陆的裂解的古地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格局 地球动力学 E-C转换期 Rodinia大陆裂解 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峨眉山高钛玄武岩中主要的赋钛矿物--榍石的产状、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17
作者 侯明才 邓敏 +5 位作者 张本健 王维 李秀华 王文楷 裴森奇 杨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87-2499,共13页
峨眉山玄武岩中钛以什么矿物形式存在一直以来很少有学者提及。本文通过镜下观察、全岩化学分析、X-衍射、能谱、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对川西南部周公山-汉王场地区钻井岩心中峨眉山玄武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其主要赋钛矿... 峨眉山玄武岩中钛以什么矿物形式存在一直以来很少有学者提及。本文通过镜下观察、全岩化学分析、X-衍射、能谱、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对川西南部周公山-汉王场地区钻井岩心中峨眉山玄武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其主要赋钛矿物及成因。(1)SiO2含量46.4%~48.3%和TiO2>3%显示区内峨眉山玄武岩属于高钛峨眉山玄武岩系列。但多个层段榍石含量>5%,而极少见磁铁矿、钛铁矿;(2)榍石主要以隐晶质的云雾状、雪花状、芝麻点状、枝状等形态分布于微晶长石之间和溶孔、溶洞边缘及裂缝中,少量呈显晶质粒状分布于微晶长石、绿泥石之间。(3)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所有含钛矿物中,钛铁矿中TiO2含量最高,为39.069%,榍石中TiO2次之,TiO2含量为17.143%~38.648%,磁铁矿中TiO2含量最高为12.293%,平均在5%~10%左右,其他矿物基本上都少于1%。(4)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分析显示:榍石中的Ti含量(2.49%~24.97%)明显高于含钛磁铁矿(2.68%~9.21%)、含钛赤铁矿(3.64%)中Ti含量,与钛铁矿(19.51%)含量相当。分析结果认为:峨眉山玄武岩中大量出现的隐晶榍石可能是岩浆后期产物或期后蚀变的产物。在峨眉山玄武岩中首次鉴别出的大量隐晶质榍石是高钛峨眉山玄武岩中最主要的赋钛矿物。隐晶榍石在玄武岩中的含量是区分"高钛"和"低钛"玄武岩的主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高钛玄武岩 隐晶榍石 岩浆产物 赋钛矿物
下载PDF
广东三水盆地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侯明才 陈洪德 +2 位作者 黎治忠 万梨 李国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75-1183,共9页
通过大量钻井和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确认了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五大沉积体系,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根据五大沉积体系在纵向上的叠置关系,把三水盆地分为①早... 通过大量钻井和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确认了白垩纪—古近纪三水盆地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五大沉积体系,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根据五大沉积体系在纵向上的叠置关系,把三水盆地分为①早白垩世底部粗碎屑进积阶段;②晚白垩世初始湖泛阶段;③古新世—早始新世湖泊细碎屑加积阶段:④中始新世—晚始新世顶部粗碎屑填积阶段。最后,根据沉积演化过程中的生储盖匹配关系,指出盆地西部宝月地区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块,最有利的层位为古近系怖心组,最有利的沉积体系为发育在怖心组大岗段之上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和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三水盆地 沉积体系 演化阶段 油气生储盖组合
下载PDF
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储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侯明才 田景春 +4 位作者 陈洪德 陈学华 肖焕钦 邱桂强 贾光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5,共3页
根据岩心观察以及对测井资料、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存在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砂体。讨论浊积砂体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各微相砂体的孔渗特征 ,认为主要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孔隙、... 根据岩心观察以及对测井资料、构造背景等资料的综合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存在深水浊积扇和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砂体。讨论浊积砂体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各微相砂体的孔渗特征 ,认为主要发育剩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孔隙、原生微孔隙、微裂缝 4种类型储集空间 ;内扇主水道和中扇辫状水道砂体的储集性能较好 ,而中扇辫状水道前缘砂体和外扇内的砂体粒度较细 ,杂基含量较高 ,原生孔隙小而少 ,因而其储集性能相对较差 ;成岩作用对浊积砂体物性的改造明显 ,压实、胶结及黏土填隙作用导致孔渗性变差 ,而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则有利于孔渗性的改善。评价认为 ,沙三中亚段储集层为中低孔低渗型的中等储集层 ,这是沉积 成岩演化中埋藏深、形成时代早、成岩作用较强等因素造成的。照片 9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庄洼陷 沙三中亚段 浊积砂体 储集特征 研究 油气地质
下载PDF
渤海海域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04
20
作者 侯明才 曹海洋 +6 位作者 李慧勇 陈安清 韦阿娟 陈扬 王粤川 周雪威 叶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4,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是新近勘探发现的特大型含油气区,该区的储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基于对钻井岩心、井壁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描述,结合区域构造...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是新近勘探发现的特大型含油气区,该区的储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基于对钻井岩心、井壁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描述,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录井及测井等资料,对该区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内在因素,研究储层展布规律。结果表明:(1)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是由太古界潜山变质花岗岩主体及上覆的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砂砾岩组成的泛潜山储集系统,形成砂砾岩孔隙带+风化壳溶蚀裂缝带+内幕裂缝带的多层次储层结构,储层成因复杂、类型多样;(2)太古界变质花岗岩潜山储集体内部在垂向上可划分为风化壳、内幕裂缝带和致密带,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型的双重特性;(3)潜山风化壳主要受到强烈的溶蚀淋滤作用叠加断裂作用的影响,形成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内幕裂缝带储层的发育规模与分布受控于3期裂缝的叠加作用,燕山期以来是潜山裂缝的主要发育时期;(4)孔店组砂砾岩为典型的筛积沉积,后期溶蚀作用为其主要的控制因素;(5)混合岩化作用及超临界流体隐爆作用对储层发育起到了建设性作用。结论认为,渤中19-6构造带发育砂砾岩+变质岩潜山储集系统的认识,有助于确定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 太古代 深层变质花岗岩储层 古近纪 砂砾岩储层 溶蚀作用 构造裂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