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1
作者 彭波 孙辉 侯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14-115,共2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5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病人的CT影像资料,以期能提高放射科医生对该病的正确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病人的CT影像资料,并归纳总结其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15例患者中11例出现“漩涡征...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5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病人的CT影像资料,以期能提高放射科医生对该病的正确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病人的CT影像资料,并归纳总结其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15例患者中11例出现“漩涡征”,9例出现肠系膜动静脉血管“换位征”,4例出现回盲部异位,1例出现十二指肠异位,1例出现横结肠异位;其中1例合并异位阑尾炎,1例合并小肠梗阻,1例合并胆总管轻度低位梗阻改变。结论成人中肠旋转不良患者的CT表现可能有一些较特异的征像,如“漩涡征”和肠系膜血管“换位征”等,但还需密切结合临床仔细分析,鉴别其他疾病,以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肠旋转不良 CT 成人
下载PDF
CT在诊断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以及CT值分析
2
作者 彭波 孙辉 侯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59-163,共5页
讨论在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使用CT扫描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对CT值的分析。方法 整理了我院诊治的15例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假性组)和30例真正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组)的临床资料,总计45例,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2023年... 讨论在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使用CT扫描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对CT值的分析。方法 整理了我院诊治的15例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假性组)和30例真正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组)的临床资料,总计45例,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2023年3月,同时选取血红蛋白升高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三组患者患者进行CT检查,对检查结果以及CT值进行分析,请对三组的脑沟裂血管区的平均CT值和相邻脑白质区的平均CT值进行计算,然后求出它们之间的差值(D)。结果 CT平扫表现: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可见脑沟裂血管区呈弥漫性对称性高密度征;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还可见脑实质密度弥漫性减低,脑沟裂变窄、消失。在患有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其脑白质区的平均CT值(26.84±2.45)显著低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白质区平均CT值(30.64±2.56),P值小于0.05。同时,出血组、假性组以及对照组在脑沟裂血管区的平均CT值、脑白质区的平均CT值以及D值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沟裂血管区,出血组的平均CT值显著高于假性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性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脑沟裂血管区平均CT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假性组的脑白质区平均CT值显著低于出血组与对照组,P值小于0.05,但是出血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脑白质区平均CT值比较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假性组与出血组的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出血组的D值最高,高于假性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区域相关改变和邻近脑白质的CT值对判断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与临床的早期发现以及治疗存在一定的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CT CT值分析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较低级别胶质瘤ATRX突变状态的预测
3
作者 阚豫波 张力强 +2 位作者 曹旭 刘智 侯键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46-553,共8页
目的基于多模态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其在术前无创性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较低级别胶质瘤(LrGG)的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基因突变状态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病理及分子检测确诊为IDH... 目的基于多模态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其在术前无创性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较低级别胶质瘤(LrGG)的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基因突变状态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病理及分子检测确诊为IDH突变型LrGG病人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ATRX突变型47例,野生型55例。将病人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71例)和测试集(31例)。从增强(CE)-T1W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18F-FDG PET中共提取3318个影像组学特征。根据不同影像来源将影像组学特征分为5个数据集,分别为增强集(CE-T1WI)、ADC集(ADC)、PET集(18F-FDG PET)、MRI集(CE-T1WI+ADC)、联合集(CE-T1WI+ADC+18F-FDG PET)。将4种特征降维方法[线性判别分析(LDA)、主成分分析(PCA)、Wilcoxon基于相关系数选择法、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以及4种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K邻近(KNN)、随机森林(RF)]组合,基于联合集特征构建16个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估,选出最优的算法组合。将最优算法应用于增强集、ADC集、PET集、MRI集、联合集中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基于联合集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16个预测模型中,采用LASSO与RF算法组合构建的模型预测效能最优,其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67和0.950。4种特征降维方法中,采用LASSO算法的模型整体预测效能最好;4种机器学习方法中,采用RF算法的模型预测效能最好。该预测模型应用于增强集、ADC集、PET集、MRI集、联合集,结果显示其在联合集中的预测效能最高,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967和0.950,其次为MRI集和PET集(AUC值分别为0.931和0.915)。结论基于多模态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与RF算法组合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IDH突变型LrGG的ATRX突变状态的效能较高,是一种无创且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基因突变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土拱效应原理求解挡土墙被动土压力 被引量:18
4
作者 侯键 夏唐代 +1 位作者 孔祥冰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96-3000,共5页
对平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和滑裂面间的楔形土体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进行分析,考虑墙面和滑裂面之间土体水平力平衡,运用土拱效应原理推导出被动土压力系数和滑裂面水平倾角。并根据水平单元土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提... 对平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和滑裂面间的楔形土体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进行分析,考虑墙面和滑裂面之间土体水平力平衡,运用土拱效应原理推导出被动土压力系数和滑裂面水平倾角。并根据水平单元土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提出被动土压力分布、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位置的公式。将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以及库仑、朗肯理论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接近,验证了所得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挡土墙 土拱效应 平移模式 被动土压力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静力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侯键 夏唐代 +1 位作者 陈炜昀 孔祥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825-2832,共8页
在Mononobe-Okabe拟静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挡土墙后填土进行应力分析,根据静力平衡求得滑裂面水平倾角。再结合土拱效应原理采用水平层分析法,对处于正常受力状态的填土微元体进行应力分析,并根据静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建立方程组,从而求... 在Mononobe-Okabe拟静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挡土墙后填土进行应力分析,根据静力平衡求得滑裂面水平倾角。再结合土拱效应原理采用水平层分析法,对处于正常受力状态的填土微元体进行应力分析,并根据静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建立方程组,从而求得适用范围更广的地震作用下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土压力系数、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等的计算公式。利用数值方法分析土内摩擦角、墙土面摩擦角以及水平和竖向地震系数对滑裂角、主动土压力、土压力系数、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其他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刚性挡土墙 土拱效应 平移模式 地震作用 主动土压力
下载PDF
中风的中医辨证与颅脑CT影像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键 余朝骏 +1 位作者 吴永康 谢明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454-45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风的中医辨证与颅脑 CT影像的关系 ,以求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辨证分型 ,将中风分为两期、三主证、四次证 ;总结出 197例中风患者各证型和 6例中风先兆的颅脑 CT影像规律。结果 :中经络证以脑梗死表现... 目的 :探讨中风的中医辨证与颅脑 CT影像的关系 ,以求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辨证分型 ,将中风分为两期、三主证、四次证 ;总结出 197例中风患者各证型和 6例中风先兆的颅脑 CT影像规律。结果 :中经络证以脑梗死表现为主 ,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多见 ,两证的 CT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 ( χ2 =2 4 .4 2 ,P<0 .0 0 5 )。中风后遗症几乎全部表现为病灶的软化、吸收改变 ;中风先兆以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为多见 ,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复中率较高。结论 :中风的颅脑 CT影像与中风的各中医征象有密切关系 ,对中风患者及时作 CT检查有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辨证 CT
下载PDF
任意排列的固定刚性桩屏障对SH波的多重散射 被引量:3
7
作者 侯键 夏唐代 +1 位作者 孙苗苗 孔祥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9-1274,共6页
引入任意排列、任意半径的刚性圆柱体对声波或电磁波的多重散射解,对于平面SH波入射下刚性桩隔振屏障的散射问题提出新的有别于以往只考虑单重散射的求解方法———多重散射法.散射波可以表示为无限多重散射的叠加.每根桩的第1重散射即... 引入任意排列、任意半径的刚性圆柱体对声波或电磁波的多重散射解,对于平面SH波入射下刚性桩隔振屏障的散射问题提出新的有别于以往只考虑单重散射的求解方法———多重散射法.散射波可以表示为无限多重散射的叠加.每根桩的第1重散射即通常的单重散射,第2重散射可以表示为该桩被其余桩的第1重散射波所激发的散射波之和,后续的散射重数以此类推.将所有桩的无限重散射叠加,即求得SH波入射下任意排列、任意半径固定刚性桩多重散射的精确解.在算例中引入量纲一位移的概念,即屏障后总波场引起的位移幅值与入射波在该处引起的自由场位移幅值的比值,绘制了单排等间距、等半径桩屏障后一定范围内的量纲一位移等值线图、屏障后某处的量纲一位移图及透射系数图,分析了散射重数、桩间距和桩数对屏障隔离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屏障 多重散射 刚性排桩 量纲一位移 隔振效果
下载PDF
中医踩跷法的三维腰椎CT微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侯键 罗建 罗才贵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456-2458,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踩跷法的腰椎微结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其治疗机制,为其规范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使用自主开发的人体局部加压器模拟踩跷在健康志愿者腰部L4~5椎间隙水平分级加压,同时行CT扫描,并实现脊柱腰段实时动态螺旋CT三维重建,... 目的探索中医踩跷法的腰椎微结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其治疗机制,为其规范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使用自主开发的人体局部加压器模拟踩跷在健康志愿者腰部L4~5椎间隙水平分级加压,同时行CT扫描,并实现脊柱腰段实时动态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相关数据在不同压力时的动态变化,分析压力变化与腰椎及周围附属结构动态变化的量效关系。结果压力大小对腰椎曲度变化,L4~5椎间隙前缘、正中和后缘高度,L5~S1正中高度变化,L4~5左右椎间孔最大横径有显著影响。各级压力状态与静息状态时腰椎曲度的比值、L4~5椎间隙前缘、L5~S1椎间隙正中高度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踩跷对腰椎曲度变化、椎间隙高度、椎间孔最大横径有显著相关性,能改善其局部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踩跷 微结构 三维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中风病急性期病灶CT定量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侯键 余朝骏 +2 位作者 李明富 王江 谢明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5-166,169,共3页
目的:探索中风病急性期各证病灶大小、范围变化的规律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法对90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头颅CT表现,其中包括对病变的范围、大小等内容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脏腑证在脑梗死时比中经络证的病变面积大,而... 目的:探索中风病急性期各证病灶大小、范围变化的规律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法对90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头颅CT表现,其中包括对病变的范围、大小等内容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脏腑证在脑梗死时比中经络证的病变面积大,而在脑出血时则显示出复杂性,即中脏腑脱证出血量最大,中脏腑阳闭证出血量最小,阴闭证出血量位于两者之间,而中脏腑阳闭与中经络1型、2型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风急性期各证的病变面积即定量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辨证分型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线 定量
下载PDF
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键 余朝骏 +1 位作者 吴永康 谢明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63-565,共3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医学影像学与中医学的结合,医学影像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可以解决中医辨证诊断、疗效观察、实验研究的许多问题.自1989年11月在成都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业委员会成...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医学影像学与中医学的结合,医学影像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可以解决中医辨证诊断、疗效观察、实验研究的许多问题.自1989年11月在成都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以来,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广泛、及时地吸取现代影像学的最新成果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创立“中医影像学”到更名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此举更拓宽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研究范围,使这门新兴学科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使更多的学者不断地参与到此门学科的研究中来.在全国,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门委员会,在各省、市、以至地区均在不断成立各级的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专门委员会,使此门学科的研究更具有广泛性.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分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分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风病急性期病灶CT定性定位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键 余朝骏 李明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索中风病急性期各证病灶性质及分布的规律性。方法:通过采用前瞻性、双盲法对117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头颅CT表现,包括病变的性质、病灶部位、脑室的改变等进行观察,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上由缺血性... 目的:探索中风病急性期各证病灶性质及分布的规律性。方法:通过采用前瞻性、双盲法对117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头颅CT表现,包括病变的性质、病灶部位、脑室的改变等进行观察,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上由缺血性病变逐渐向出血性病变发展所占比例增多,各证的病变部位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病情的加重,中经络证(1型、2型)到中脏腑闭证(阴闭、阳闭)、中脏腑脱证的病变部位从外围脑叶至脑干脑室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结论:中风急性期各证的病变性质与病变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辨证与治疗时可以作为客观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辨证分型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线检查 定性检查 定位检查
下载PDF
鼻渊中医辨证分型的鼻腔、鼻副窦CT影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键 余朝骏 +2 位作者 田理 吴永康 谢明国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3-14,64,共2页
目的 :探索鼻渊的各种中医辨证分型的鼻腔、鼻副窦CT影像规律 ,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量化的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法 ,对 38例鼻渊患者进行中医辨证 ,对患者的各鼻副窦粘膜、窦腔内积液、鼻腔中、下鼻甲的粘膜厚度... 目的 :探索鼻渊的各种中医辨证分型的鼻腔、鼻副窦CT影像规律 ,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量化的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法 ,对 38例鼻渊患者进行中医辨证 ,对患者的各鼻副窦粘膜、窦腔内积液、鼻腔中、下鼻甲的粘膜厚度等CT影像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 :4种证型的鼻渊均有CT征象的改变 ,但各证候之间有不同的指标差异 ,反映出由实证到虚证的病情变化。结论 :CT影像可为鼻渊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渊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鼻腔 副鼻窦 辩证分型
下载PDF
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键 余朝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明确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概念,并将其分为两个大类:中西医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影像学。分别论述其研究内容与方法,最后预测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影像学 概念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中风先兆证的头颅CT影像及其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键 李明富 余朝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5 3例中风先兆证患者头颅CT影像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检查研究 ,探索中风先兆证的CT影像规律性及相关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 5 3例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法CT影像研究 ,观察其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范围... 目的 :通过对 5 3例中风先兆证患者头颅CT影像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检查研究 ,探索中风先兆证的CT影像规律性及相关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 5 3例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法CT影像研究 ,观察其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范围、脑实质弥漫性病变与陈旧病变等情况 ,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的观测。结果 :中风先兆证的头颅CT影像有一定的规律性 ,其血液流变学也有相应的变化 ,但具体各证候之间缺乏显著性差异。结论 :头颅CT扫描可以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提供一定的辨证、辨期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证 中医 头颅CT影像检查 血液流变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风先兆期中医辨证与CT征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键 赵一蓉 郑琼娜 《四川中医》 2010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对102例中风病先兆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与头颅CT影像对比研究,探索中医中风先兆证的CT影像规律性。方法:对102例临床按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期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通过双盲法CT影像研究,观察其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范围、... 目的:通过对102例中风病先兆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与头颅CT影像对比研究,探索中医中风先兆证的CT影像规律性。方法:对102例临床按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期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通过双盲法CT影像研究,观察其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范围、脑实质弥漫性病变与陈旧病变等情况。结果:中风先兆证的头颅CT影像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体各证候之间缺乏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颅CT扫描可以为中医辨证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提供一定的辨证、辨期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证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线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中医观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键 侯丽恺 曾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通过分析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的认识、辨证论治与预防,并列举具体实践数据,说/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与重要性,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研究,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治 中医观
下载PDF
中医辨证影像诊断学研究概论Ⅱ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键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59-160,F0003,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辨证 影像诊断
下载PDF
中医辨证影像诊断学研究概论Ⅰ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键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期80-80,F0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辨证 影像诊断
下载PDF
中医思维特征之取象比类与影像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键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511-512,共2页
阐述对中医思维特征之一的取象比类方法的认识及其与复杂性科学的关系,认为取象比类仅是一种认识事物非常重要的方法或手段,并非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真实机制。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可利用中医取象比类的方法,同时影像学也是解决中医取象比... 阐述对中医思维特征之一的取象比类方法的认识及其与复杂性科学的关系,认为取象比类仅是一种认识事物非常重要的方法或手段,并非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真实机制。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可利用中医取象比类的方法,同时影像学也是解决中医取象比类论述疾病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中风康复期CT影像及其与康复关系研究
20
作者 侯键 余朝骏 +3 位作者 吴永康 谢明国 赵文 高培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明确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时间范围,探索其CT影像规律,并试对其康复前景作出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临床确诊中风病患者130例,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行CT扫描,研究其CT影像变化规律,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对远期康复作出评价。... 目的:明确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时间范围,探索其CT影像规律,并试对其康复前景作出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临床确诊中风病患者130例,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行CT扫描,研究其CT影像变化规律,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对远期康复作出评价。结果:中风恢复期以水肿消退、病变逐渐吸收为主要病理过程,CT表现主要为病灶的吸收、缩小,CT值的较快降低,脑室或中线结构的受压、移位情况恢复;中风后遗症期CT表现主要以病灶的软化、囊变、穿通畸形、脑萎缩为主,后遗症期病灶变化不大。结论:中风恢复期CT表现为病灶的恢复过程,是中风病患者远期良好恢复的关键时期,应在此期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中风后遗症期CT表现为病灶稳定,此期的功能锻炼需持久系统进行,对远期恢复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恢复期 后遗症期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