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发展民主的几个问题——访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家俞祖华教授
1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在体制文明、政治民主已经被与现代化建设相提并论的背景之下,本文以历史与时政的纵深思维,和外埠与本土的双重视角,对中国人对民主的认知历程,民主的目的、意义,民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如何理性看待民主的功能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对... 在体制文明、政治民主已经被与现代化建设相提并论的背景之下,本文以历史与时政的纵深思维,和外埠与本土的双重视角,对中国人对民主的认知历程,民主的目的、意义,民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如何理性看待民主的功能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 民主 现代化
下载PDF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兼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被引量:1
2
作者 俞祖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4,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显著特征之一,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中,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显著特征之一,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中,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兼重物质的改造与精神的改造、物质文明的创造与精神文明的创造、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努力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党高度重视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形成和建构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以其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和弘扬了包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谱系;既重视精神资源的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激发活力功能,也重视其对外展示、塑造形象、提升话语的作用,重视提炼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建构、国际话语博弈的重要支撑。推进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除了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内聚民心与外展形象相统一,还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自强、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整体与个体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文明 精神富有 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五一”纪念探析——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例
3
作者 俞祖华 杨杰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党宣传抗日理念的“喉舌”。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媒体传播的作用,通过刊登重要领导人讲话、纪念文章和社论以及报道纪念大会盛况的方式,对“五一”进行纪念。“五一”纪...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党宣传抗日理念的“喉舌”。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媒体传播的作用,通过刊登重要领导人讲话、纪念文章和社论以及报道纪念大会盛况的方式,对“五一”进行纪念。“五一”纪念是中国共产党明确工人地位和责任,争取和保障工人利益,表达抗日主张、诠释抗战话语以及呼唤国际援助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对“五一”的纪念,唤起了工人阶级的抗战意识,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展,加强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工人运动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五一”纪念 《新中华报》 《解放日报》
下载PDF
“变”与“不变”: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七七事变纪念话语研究
4
作者 杨杰 俞祖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57-65,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借助《晋察冀日报》(原名《抗敌报》)刊登七七事变纪念相关文章,构建了特征鲜明的七七事变纪念话语体系。《晋察冀日报》七七事变纪念话语始终聚焦抗日救国的时代主题,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在不同...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借助《晋察冀日报》(原名《抗敌报》)刊登七七事变纪念相关文章,构建了特征鲜明的七七事变纪念话语体系。《晋察冀日报》七七事变纪念话语始终聚焦抗日救国的时代主题,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在不同的抗战阶段,《晋察冀日报》七七事变纪念话语内涵侧重有所不同:在战略防御阶段,着重动员根据地军民积极投身抗战,坚定抗战必胜信念;在战略相持阶段,强调反投降、反分裂,以粉碎敌人的政治阴谋;在战略反攻阶段,力倡发展生产、实现民主。《晋察冀日报》对七七事变纪念话语的宣传,有助于激发晋察冀根据地以及全国民众投身抗战的热情,塑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建构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民族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晋察冀日报》 七七事变 纪念话语
下载PDF
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研究——以《红色中华》为基础的考察
5
作者 杨杰 俞祖华 《福建史志》 2024年第5期18-28,91,共12页
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这一时期,《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共中央机关报,在“五一”纪念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中华》报道“五一”纪念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文本纪念、会... 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这一时期,《红色中华》作为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共中央机关报,在“五一”纪念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中华》报道“五一”纪念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文本纪念、会议纪念和行为纪念;宣传“五一”纪念的主要内容有:推翻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积极加入共产党、共产青年团和红军,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反对日本以及其他帝国主义侵略。从舆论动员的角度看,《红色中华》“五一”纪念的宣传报道在表达中国共产党的方针策略、推动苏区根据地的发展,揭露敌人的反动本质、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和教育工农群众、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红色中华》 “五一”纪念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七”精神的时代演进
6
作者 卢鹏 俞祖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0-95,共6页
“二七”运动诞生了伟大的“二七”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二七”精神表现为反封建争民主、不怕牺牲和团结统一的精神;苏区革命时期,“二七”精神表现为坚定正确方向、敢于... “二七”运动诞生了伟大的“二七”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二七”精神表现为反封建争民主、不怕牺牲和团结统一的精神;苏区革命时期,“二七”精神表现为坚定正确方向、敢于善于斗争和担负历史使命的精神;延安时期,“二七”精神表现为反帝爱国、巩固团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考察新民主主义时期“二七”精神的时代演进,对我们今天更好地传承“二七”精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七”精神 时代演进
下载PDF
从李大钊到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的演变轨迹 被引量:10
7
作者 俞祖华 耿茂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101,共8页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涉及民族复兴话语,其大致轨迹为:早期李大钊等提出了"青春中华""中华民族之复活"等近似思想,对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形成,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十年内战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论...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涉及民族复兴话语,其大致轨迹为:早期李大钊等提出了"青春中华""中华民族之复活"等近似思想,对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形成,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十年内战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论"被纳入国民党意识形态话语,中共对国民党民族复兴政治话语进行批判,转而使用了"民族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等提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毛泽东等对民族话语屡有正面谈论。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概念、近代民族沉沦原因、民族复兴的两大任务与两个步骤、民族复兴的愿景目标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体现出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复兴话语的"变"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 民族复兴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五一”纪念活动探究(1941-1947)——以《解放日报》为基础的考察
8
作者 杨杰 俞祖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五一”纪念活动。作为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五一”纪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日报》宣传“五一”纪念活动,不仅有总结过去斗争经验的现实作用,更具有指明革命目...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五一”纪念活动。作为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五一”纪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日报》宣传“五一”纪念活动,不仅有总结过去斗争经验的现实作用,更具有指明革命目标、动员边区建设和呼吁国际援助的社会功能,也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开展纪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五一”纪念活动 《解放日报》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的八路军形象塑造研究
9
作者 韦芳 俞祖华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全面抗战时期,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不断发展壮大,引起日寇的畏惧以及国民党反动、顽固势力的嫉恨。日寇为消灭八路军,除了军事进攻,还不断从舆论上对其肆意污蔑;国民党顽固派为阻止八路军发展壮大,不断制造各种谣言加以诋毁,试图通过... 全面抗战时期,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不断发展壮大,引起日寇的畏惧以及国民党反动、顽固势力的嫉恨。日寇为消灭八路军,除了军事进攻,还不断从舆论上对其肆意污蔑;国民党顽固派为阻止八路军发展壮大,不断制造各种谣言加以诋毁,试图通过损害八路军形象从而降低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在抗战时局中的影响力。《新中华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之一,是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声器”,自觉肩负起帮助八路军摆脱诬陷困境、树立八路军积极正面形象的重任。《新中华报》从政治、军事、作风纪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客观真实的报道,树立起八路军坚持团结、积极抗战的正面形象,促进了根据地群众对八路军的拥戴,扩大了八路军在全国全世界的正面影响,推动了国内外对八路军的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华报》 八路军 抗战形象 全面抗战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民族复兴新人的努力——以《新中华报》的“四四”儿童节纪念为例
10
作者 邓培研 俞祖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为将儿童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而努力。《新中华报》作为全面抗战时期重要的党报党刊,中国共产党借助报刊中关于“四四”儿童节纪念文章,向民众展现边区儿童教育与宣传工作的成效,强调儿童是“新社...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为将儿童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而努力。《新中华报》作为全面抗战时期重要的党报党刊,中国共产党借助报刊中关于“四四”儿童节纪念文章,向民众展现边区儿童教育与宣传工作的成效,强调儿童是“新社会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号召儿童加入抗日救亡队伍,共同努力取得抗战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四四”儿童节 《新中华报》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五一”纪念文章的抗日话语研究
11
作者 杨杰 俞祖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新华日报》刊发“五一”纪念文章,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抗日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系列文章,宣传工人阶级在抗日救亡中的先锋地位,突显全面抗战话语,揭露日本侵华野心,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新华日报》刊发“五一”纪念文章,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抗日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系列文章,宣传工人阶级在抗日救亡中的先锋地位,突显全面抗战话语,揭露日本侵华野心,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强调国际工人阶级联合的必要性。《新华日报》关于“五一”抗日话语的传播进一步唤醒了工人阶级的抗战意识、实现了最广泛的阶级联合、加强了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 《新华日报》 五一纪念 抗日话语
下载PDF
放任与干预:近代中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声与变调 被引量:7
12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在近现代中国,对市场经济的排斥及对经济自由的忽略,经济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言说中的普遍缺席,成为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特色。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曾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要求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但到了民国时期... 在近现代中国,对市场经济的排斥及对经济自由的忽略,经济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言说中的普遍缺席,成为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特色。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曾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要求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但到了民国时期,在经济上却倾向于与自由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社会主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从最初鼓吹自由竞争、放任主义,到后来转向倡导与经济自由主义大异其趣、大相径庭的统制经济、社会主义,这种从"发声"到"变调"的历程,既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也与中国社会文化、中国思想界乃至自由主义者内部的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经济 统制经济 社会主义
下载PDF
百年以来中共“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以建党纪念文本为重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俞祖华 程慧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建党纪念文本等文献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建构了以“中华民族”“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等为核心术语的、“一个梦想、两大任务、三次飞...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建党纪念文本等文献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建构了以“中华民族”“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等为核心术语的、“一个梦想、两大任务、三次飞跃、四个选择”的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党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其他政治力量无力扫除民族复兴两大障碍、无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之时,接过了救中国与发展中国、争取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致力于争取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解放与复兴”,革命时期相关文本强调党要肩负起拯救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的重大责任,建设时期文本强调党要承担起建设新中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改革时期文本强调党要担当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相关文本建构了革命时期“做了一件事”,革命、建设时期做了“两件大事”,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使中华民族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的宏大叙事。近代以来历史与人民的“四个选择”,即“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纪念文本 中华民族复兴 话语
下载PDF
张家口堡保护利用研究
14
作者 杨杰 俞祖华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拥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大量文物古迹,这些古迹遗址承载着张家口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是张家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张家口... 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拥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大量文物古迹,这些古迹遗址承载着张家口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是张家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张家口堡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张家口堡面临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知名度低以及缺乏专业的服务机构和人员等发展困境。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张家口堡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严格规划布局,保护与利用统筹兼顾;注重招商引资,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运用人工智能,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加强人员配置,建立专业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堡 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利用
下载PDF
旁观·比较·自省:近代中外人士三重视野下的中国国民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近代中外人士对中国国民性有以下三类言说:启蒙思想家以批判的目光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着力针砭国民劣根性;外国观察家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中国国民性的评说;还有中外人士以西方民族性、日本民族性为参照对中外国民性的比较与... 近代中外人士对中国国民性有以下三类言说:启蒙思想家以批判的目光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着力针砭国民劣根性;外国观察家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中国国民性的评说;还有中外人士以西方民族性、日本民族性为参照对中外国民性的比较与对中国国民性的照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性 民族反省 中日比较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清末新型知识群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22,共10页
戊戌到辛亥期间新型知识群体快速增长,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正式形成。"清末一代"知识人展示了对精神价值的全新追求,从道德关怀、社会关怀、知识关怀与终极关怀,实现了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重建价值体系,... 戊戌到辛亥期间新型知识群体快速增长,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正式形成。"清末一代"知识人展示了对精神价值的全新追求,从道德关怀、社会关怀、知识关怀与终极关怀,实现了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重建价值体系,传承了士大夫的担当精神与传统道德的合理因素,同时倡导自由民主新道统,建构新价值体系;实现社会角色转换,在废除科举被抛离权力秩序后,通过政治参与、社会团体与现代传媒等形式重建社会政治影响力;呼唤建立起分立于道统的学统、分立于治术的学术,致力于建立专业化、科学化、分科化的现代学术体系、现代知识体系;以理性精神区隔宗教狂热,又以终极关怀超越物质主义,在对中学、西学中的宗教文化采取开放立场的基础上重构信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传统士大夫 现代知识分子 价值体系 知识体系 信仰体系 社会角色
下载PDF
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是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领域的重要问题。学者们对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内涵、特征、功能及如何弘扬与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文化传统 学术综述
下载PDF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类型及演变格局 被引量:4
18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5,共9页
近代自由主义有不同类型:从学理渊源的角度,可区分为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从问题领域的角度,可区分为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从问政方式的角度,把对"直接参政"感兴趣的行动型自由主义分为认可、容... 近代自由主义有不同类型:从学理渊源的角度,可区分为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从问题领域的角度,可区分为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从问政方式的角度,把对"直接参政"感兴趣的行动型自由主义分为认可、容忍、融入现政府的介入型与同样热衷于"直接参政"但与当局互别苗头、另组政党、另走"第三条道路"的组党型,把拒绝"直接参政"的观念型自由主义者分为热衷于舆论干政、办报议政的议政型与"参透"政治因而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疏离型四类。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主体是西化自由主义,西化自由主义内部则有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演进过程;但也有思想家相对来说更关注从本土的思想资源中挖掘类似于西方近代自由思想的元素。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主要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经济自由主义较为薄弱。从问政方式的角度,以胡适为代表的民间议政型自由主义与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组党型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自由主义 近代思想史
下载PDF
三份宣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典型文本 被引量:3
19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与《甲申文化宣言》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三份宣言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典型文本体现了其相近的文化主张: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民族文化危机感;以文化的多...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与《甲申文化宣言》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三份宣言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典型文本体现了其相近的文化主张: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民族文化危机感;以文化的多元性抗衡西方启蒙理性的普适性;能以比较开阔的胸襟、比较开放的心智面对西学;在人类未来文化构建上倾向于人类文化多元共存的生态与中国文化救西论等。其文化主张的前后调整也折射到三份宣言上: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对异质文明从被动的防范到主动的开放的态势;政治与文化场域互动体现了政治驱动型、游离超脱型、文化建言型三种不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中国本位 五八宣言 甲申文化宣言
下载PDF
略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 被引量:3
20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0-146,共7页
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经历了初期的传统"东夷"论、"蕞尔岛夷"论,到明治维新后视其为学习的典范,再到随着日本侵华加深对日本的排拒与反感剧增三个阶段。
关键词 近代 中国人 日本观 明治维新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