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俞超芹补肾调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亚茜 俞超芹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5期49-52,共4页
俞超芹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及辨证用药经验丰富。俞教授通过使用外敷方外敷少腹部以改善盆腔微环境、改善卵巢功能,在药物治疗同时注重饮食、体育锻炼及心理疏导。通过沿用俞老师补肾调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收到... 俞超芹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及辨证用药经验丰富。俞教授通过使用外敷方外敷少腹部以改善盆腔微环境、改善卵巢功能,在药物治疗同时注重饮食、体育锻炼及心理疏导。通过沿用俞老师补肾调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收到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方 多囊卵巢综合症 周期疗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卵巢癌中西医结合“全周期”诊疗上海专家共识
2
作者 李鹤 茹丹 +5 位作者 张旭 丁忱欢 俞超芹 张婷婷 徐莲薇 董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S01期88-96,共9页
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隐匿,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70%以上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表现为盆腹腔内组织器官的广泛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1]。除了早期筛查意识欠缺、诊断困难,卵巢... 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隐匿,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70%以上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表现为盆腹腔内组织器官的广泛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1]。除了早期筛查意识欠缺、诊断困难,卵巢癌患者的高复发率和复发后可选择方案少也是其高病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患者的长期预后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海派中医妇科 中西医结合 全周期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卵巢癌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3
作者 李鹤 张旭 +6 位作者 应亮 茹丹 丁忱欢 俞超芹 张婷婷 徐莲薇 董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S01期17-21,共5页
腹水是腹膜腔内的过量积液,主要由原发或转移性肿瘤表面裸露的毛细血管渗出导致。恶性肿瘤相关腹水占所有腹水类型的10%,其中又以卵巢癌最为常见。卵巢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绝大多数... 腹水是腹膜腔内的过量积液,主要由原发或转移性肿瘤表面裸露的毛细血管渗出导致。恶性肿瘤相关腹水占所有腹水类型的10%,其中又以卵巢癌最为常见。卵巢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初诊时已出现广泛腹腔转移,大量腹水增加腹腔压力,引起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纳差、腹部胀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控制可进一步诱发心肺功能不全,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腹水 海派中医妇科 上海专家共识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4
作者 李彧 程雯 +6 位作者 李森 蒋继兰 杨思勤 孙峰 齐英 俞超芹 许泓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6,共8页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AM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化瘀方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双盲临床试验,化瘀方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俞氏化瘀止血方治疗,安慰剂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安慰剂治疗,俞氏化瘀止血方和安慰剂均服用3个月。共95例完成随访,其中化瘀方组47例、安慰剂组48例;脱落7例,脱落率为6.86%。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点滴出血天数、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服药3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相比,化瘀方组患者PBAC评分、点滴出血天数、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降低(均P<0.05),痛经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化瘀方组患者均未接受手术治疗,安慰剂组有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1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两组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与化瘀方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俞氏化瘀止血方可明显改善AM患者的点滴出血情况,促进子宫体积缩小,降低血清CA125水平,改善AM中医证候。建议AM患者在放置LNG-IUS后常规服用俞氏化瘀止血方制剂,以减少LNG-IUS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俞氏化瘀止血方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调控腹腔巨噬细胞治疗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5
作者 毕艳丽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9-1068,共10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通过将供体小鼠子宫内膜碎片注射入受体小鼠腹腔的方法构建EM小鼠模型,造模后将E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8只。孕三烯酮组小鼠以孕三烯酮混悬液...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通过将供体小鼠子宫内膜碎片注射入受体小鼠腹腔的方法构建EM小鼠模型,造模后将E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8只。孕三烯酮组小鼠以孕三烯酮混悬液(0.325 mg/kg)灌胃、每周2次,补肾活血方组小鼠每日以补肾活血方中药液(43.68 g/kg)灌胃,疗程均为28 d。疗程结束后处死小鼠,通过大体标本和H-E染色观察小鼠异位病灶生长情况,采用Blauer粘连评分系统对小鼠腹腔粘连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病灶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小鼠腹腔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变迁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方组和孕三烯酮组EM小鼠异位病灶体积和腹腔粘连评分降低(均P<0.05),病灶纤维化程度改善,腹腔液中TNF-α、TGF-β1、IL-12水平下调(均P<0.05),腹腔巨噬细胞M2/M1比值降低(均P<0.01),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没有明显改变。补肾活血方组EM小鼠上述指标与孕三烯酮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腹腔巨噬细胞改善小鼠腹腔免疫微环境治疗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 免疫微环境 中医药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困局与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的神经炎症性疾病,其导致的慢性盆腔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症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血瘀是EM的核心病机,现证型繁杂,治疗方案多样但缺乏规范和标准;现代医学则认为非可控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的神经炎症性疾病,其导致的慢性盆腔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症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血瘀是EM的核心病机,现证型繁杂,治疗方案多样但缺乏规范和标准;现代医学则认为非可控性炎症和粘连是EM的病理过程,但目前缺乏敏感的非侵入性生物诊断标志物和理想的治疗方法。EM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在EM诊治过程中要重视临床诊断,避免诊断延迟;同时要重视中医药的规范化治疗,尽早介入、尽早使用;要积极提高中医药在EM治疗中的地位和临床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瘀证 中医药 长期管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骨髓抑制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7
作者 李鹤 茹丹 +6 位作者 周艳 张旭 丁忱欢 俞超芹 张婷婷 徐莲薇 董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S01期22-29,共8页
卵巢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其中铂类与紫杉醇联合应用是一线化疗方案[1]。骨髓抑制是化疗后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由于化疗药物抑制了细胞的快速分裂,致使骨髓中细胞活性降低,从而出现骨髓抑制[2],临床上... 卵巢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其中铂类与紫杉醇联合应用是一线化疗方案[1]。骨髓抑制是化疗后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由于化疗药物抑制了细胞的快速分裂,致使骨髓中细胞活性降低,从而出现骨髓抑制[2],临床上主要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数量减少为主要表现,其中以白细胞数量减少较为多见,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骨髓抑制 海派中医妇科 中西医结合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被引量:2
8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 薛晓鸥 +4 位作者 俞超芹 翟东霞 张玉立 谢伟 徐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618-626,636,共10页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分,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严重的PID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分,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严重的PID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若PID未接受及时彻底的治疗可转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主要包括慢性盆腔痛、PID反复发作、不孕和输卵管妊娠,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盆腔炎性疾病多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和“癥瘕”等范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和“不孕”等病证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
下载PDF
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Mini-CEX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俞瑾 俞超芹 +2 位作者 姚睿嫔 张丹英 白玲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21-23,共3页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极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医学学科,其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迷你临床演练测评(Mini-CEX)是一种能够切实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方法和工具。在中医妇科学的临床教学中应用Mini-CEX可以增强学...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极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医学学科,其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迷你临床演练测评(Mini-CEX)是一种能够切实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方法和工具。在中医妇科学的临床教学中应用Mini-CEX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整合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加强课程的管理和改革,全面提升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 中医妇科 临床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补肾活血化痰方治疗肾虚血瘀痰阻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瑾 吴阳 +1 位作者 朱静 俞超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498-2503,2508,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方(BHHD)治疗肾虚血瘀痰阻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收治的肾虚血瘀痰阻证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受试患者入组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方(BHHD)治疗肾虚血瘀痰阻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收治的肾虚血瘀痰阻证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受试患者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112)和观察组(n=113)。分别给予BHHD和达英-35药物治疗,连续3个月,并于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2组患者的排卵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人体测量学指标、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清性激素、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2组患者子宫内膜、卵巢体积、窦卵泡个数及基质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达英-35药物比较,BHHD可明显改善患者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经色紫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胸闷泛恶中医证候;可显著升高患者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素水平,降低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可明显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动脉最大流速、卵巢动脉流速;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周期排卵率,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0.53%,显著高于达英35组(P<0.05)。结论:BHHD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痰阻证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其紊乱的内分泌水平,重塑子宫卵巢内环境,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血瘀痰阻证 补肾活血化痰方 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 中医证候 内分泌 代谢
下载PDF
基于古文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的二陈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蔡孟成 周志浩 +1 位作者 金永生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3-1239,共7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历代医家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处方规律,归纳核心处方与药物,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核心处方的潜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为资料来源,利用Excel...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历代医家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处方规律,归纳核心处方与药物,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核心处方的潜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为资料来源,利用Excel 2018建立肥胖型PCOS处方数据库,借助SPSS Modeler 18及Gephi 0.9.7软件对符合肥胖型PCOS表现的处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核心药对的成分及靶基因,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肥胖型PCOS靶基因,进一步获取核心药物靶基因与肥胖型PCOS靶基因的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交集基因网络,并利用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组织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符合肥胖型PCOS的处方47首,涉及中药98味,使用频次≥5的中药为茯苓、半夏、甘草、陈皮、川芎、香附、白术、当归、苍术、南星、人参、滑石、枳壳、白芍、黄连、地黄、橘红、砂仁;有强关联的核心药对组合为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二陈汤)。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二陈汤的药物成分125个、靶基因218个,利用GeneCard数据库及OMIM获得肥胖型PCOS靶基因2962个,获得肥胖型PCOS靶基因与核心药物靶基因的交集基因149个。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度值较高的药物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芒柄花素等,度值较高的靶基因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雌激素受体1、雄激素受体等。组织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交集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胎盘、肝脏、肺、上皮等组织。结论数据挖掘结果提示,历代医家治疗肥胖型PCOS时以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为主要原则,同时佐以养血调经的药物。网络药理学结果验证了古文献分析结果,提示黄酮类化合物可能通过调控激素受体改善肥胖型PC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 闭经 不孕 组织富集分析
下载PDF
葛根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恶性行为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俞超芹 俞瑾 +2 位作者 韩洁 周巧玲 沈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血管形成的影响以及葛根素对EM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基因芯片等方法,了解EM...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血管形成的影响以及葛根素对EM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基因芯片等方法,了解EM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情况,观察葛根素对EM血管生成、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葛根素可明显抑制种植内膜组织囊泡及周边血管形成,其血管阳性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增殖期EM在位内膜组织较之正常在位内膜组织、EM异位内膜组织较之EM在位内膜组织,在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黏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方面有明显不同。100μmol/L葛根素可明显上调EM在位基质细胞凋亡基因BAD、BAX、CASP8、CASP9和TNFRSF6表达,并增强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DKN1B、CDKN2A及IFNA1、IFNB1基因表达;减少癌基因FOS、CHEK2、SRC和黏附侵袭基因ITGB5、MMP9及生长、转录因子基因PDGFA、NFKBIA表达。结论:葛根素能够抑制异位灶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异位灶的血液供应;通过调整EM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因子基因表达,并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改变EM内膜细胞类似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葛根素 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基因芯片 肿瘤相关基因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内膜细胞原代培养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9
13
作者 俞超芹 石书芳 +3 位作者 刘玉环 王瑞霞 宋艳华 俞瑾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比较EM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与正常对照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形态的差异。方法:采用改良EM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类型,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比较EM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与正常对照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形态的差异。方法:采用改良EM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类型,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差异。结果: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细胞及EM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率分别为91.67%、93.75%和75.00%。EM异位、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大小相似,但EM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染色质增多,核增大。EM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较EM在位及正常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小,且细胞膜表面有较多的微绒毛和胞浆突起。结论:注意取材方式,采用改良原代培养方法,可以提高EM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成功率。EM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超微结构与正常妇女及EM在位子宫内膜细胞有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原代培养 腺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下载PDF
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IL-6、IL-10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俞超芹 刘玉环 +3 位作者 彭新萍 李瑾 潘瑞萍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 I L6、 I L10 的调节作用。方法:根据 Cum m ings A M 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 I L6、 I L10 含量。结果:... 目的: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 I L6、 I L10 的调节作用。方法:根据 Cum m ings A M 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 I L6、 I L10 含量。结果:非治疗组的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脂多糖( L P S)刺激下产生的 I L6 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内异方治疗组异位种植内膜组织质量、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 L P S刺激下产生的 I L6 水平显著低于非治疗组;非治疗组腹腔巨噬细胞在 L P S刺激下产生的 I L10 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 I L6、 I L10 的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内异方通过抑制 I L6 的合成、促进 I L10 的分泌,从而阻止了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方 中医药疗法 IL-6 IL-10
下载PDF
大蒜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OVCA-3凋亡 被引量:11
15
作者 俞超芹 凌昌全 +2 位作者 潘瑞萍 黄雪强 张登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OVCA-3凋亡规律。方法:应用DNA断裂点标记(TUNEL)法、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等技术观察有关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0.01~100μg/ml的大蒜素作用OVCA-3细胞2h及...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OVCA-3凋亡规律。方法:应用DNA断裂点标记(TUNEL)法、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等技术观察有关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0.01~100μg/ml的大蒜素作用OVCA-3细胞2h及10μg/ml的大蒜素作用OVCA-3细胞不同时间,锥虫蓝染色阳性率均在18.5%以下。TUNEL显示:1~100μg/ml的大蒜素作用OVCA-3细胞2h,即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50μg/ml时凋亡率为65.9%。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大蒜素可在直接杀伤作用较小的情况下明显诱导OVCA-3细胞凋亡,不会因细胞坏死而引起炎症反应,这对于大蒜素应用于临床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大蒜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蒜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俞超芹 凌昌全 +2 位作者 潘瑞萍 黄雪强 张登海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应用DNA断裂点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等技术探讨大蒜素诱导人急性白血病T淋巴细胞株(6T—CEM细胞)凋亡的规律。结果:大蒜素在0.1μg/ml剂量时即明显诱导6T—CEM细胞凋亡,50μg/ml达到高峰,凋亡率为36.4%。15μg/ml大蒜素... 应用DNA断裂点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等技术探讨大蒜素诱导人急性白血病T淋巴细胞株(6T—CEM细胞)凋亡的规律。结果:大蒜素在0.1μg/ml剂量时即明显诱导6T—CEM细胞凋亡,50μg/ml达到高峰,凋亡率为36.4%。15μg/ml大蒜素作用6T—CEM细胞2小时,出现明显凋亡,24小时达到高峰,凋亡率为56.9%。结论:大蒜素可诱导6T—CEM细胞凋亡,且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中医药疗法 大蒜辣素 脱噬作用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8与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内异方对其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俞超芹 刘玉环 +3 位作者 彭新萍 李瑾 潘瑞萍 凌昌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03-605,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及中药内异方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根据CummingsAM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非治疗组、内异方组、三苯氧胺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水平及中药内异方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根据CummingsAM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非治疗组、内异方组、三苯氧胺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IL 8、IL 10含量。结果 :非治疗组外周血及腹腔液IL 8水平、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内异方组异位种植内膜组织重量、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 ;非治疗组腹腔巨噬细胞在脂多糖刺激下产生的IL 10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 8、IL 10等的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内异方通过促进IL 10的分泌 ,从而抑制一系列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合成 ,阻止了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方 IL-8 IL-10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蒜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俞超芹 蔡在龙 +3 位作者 颜永碧 张亚妮 潘瑞萍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大蒜素作用于HO8910 ,通过肿瘤细胞药敏试验 ,观察肿瘤细胞存活率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一定剂量的大蒜素作用于HO8910一定时间后 ,肿瘤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大蒜素作用于HO8910 ,通过肿瘤细胞药敏试验 ,观察肿瘤细胞存活率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一定剂量的大蒜素作用于HO8910一定时间后 ,肿瘤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5 0~ 10 0 μg/ml大蒜素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且在作用 2h时即出现显著的抑制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抑制作用愈明显 ,72h达到高峰。透射电镜结果显示 :5 0 μg/ml的大蒜素作用HO8910 2 4h ,细胞肿胀 ,细胞膜破碎 ,胞浆脱落 ,细胞核裸露 ;小剂量 (2 5 μg/ml)则HO8910呈现细胞凋亡样改变 :细胞胞浆呈空泡 ,染色质边集 ,核仁固缩 ,胞质呈片状脱落。结论 :大蒜素可显著抑制HO8910的生长 ,且有明显的时间及剂量效应。大剂量的大蒜素对HO8910细胞呈直接杀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卵巢癌细胞株HO8910 肿瘤药敏试验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含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俞超芹 蔡在龙 +2 位作者 刘玉环 李瑾 潘瑞萍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CummingsAM方法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采用ELISA法检测IL 6、IL 8、IL 10含量 ,Dotblot法检测VEGFmRNA表达水... 目的 :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CummingsAM方法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采用ELISA法检测IL 6、IL 8、IL 10含量 ,Dotblot法检测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外周血IL 6、腹腔液IL 8水平、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脂多糖 (LPS)刺激下产生的IL 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内异方组异位种植内膜组织质量、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的IL 6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 ;模型组腹腔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的IL 10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 ;模型组种植异位内膜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内异方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 6、IL 8、IL 10的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VEGFmRNA的过度表达与内异灶血管的形成相关 ;内异方可显著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同时抑制异位灶VEGFmRNA的过度表达 ,减少异位灶血管的生成 ,并对细胞因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异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mRNA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俞超芹 俞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62-1364,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具有侵袭性强、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尚不理想,目前已成为妇科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化瘀通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