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世纪工程——对话知名学者赵磊、刘卫东、傅梦孜
1
作者 赵磊 刘卫东 傅梦孜 《一带一路报道》 2019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刊记者:“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刘卫东: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明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往哪走,今后几年怎么走,吹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号角,同时指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即开放、绿色... 本刊记者:“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刘卫东: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明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往哪走,今后几年怎么走,吹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号角,同时指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即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刘卫东 知名学者 世纪工程 赵磊 对话 质量发展 高峰论坛
原文传递
欧美矛盾:从量变到质变? 被引量:5
2
作者 傅梦孜 冯仲平 +2 位作者 袁鹏 孙恪勤 魏宗雷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8,共10页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美欧历来被认为是“一家人”。尽管“兄弟阋于墙”的情况在它们中间并不鲜见 ,但遇有“大事” ,往往就会体现出其“手足之情”。“9·1 1”后的同仇敌忾 ,阿富汗战事之初甘愿“两肋插刀”的宣示 ,一再显示出欧洲...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美欧历来被认为是“一家人”。尽管“兄弟阋于墙”的情况在它们中间并不鲜见 ,但遇有“大事” ,往往就会体现出其“手足之情”。“9·1 1”后的同仇敌忾 ,阿富汗战事之初甘愿“两肋插刀”的宣示 ,一再显示出欧洲之于美国的“后盾”作用。孰料 ,不到半年 ,欧美却随布什“邪恶轴心论”的出台而唇枪舌剑 ,其深层矛盾浮上台面。如何理解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欧美论争是其矛盾“质”的飞跃 ,还是仅为“量”的扩大 ?对其前景及意义又如何估价 ?准确认识这些带有战略意义的政治变化 ,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当前的国际形势、时代特征 ,可谓意义重大。为此 ,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五位专家举行对谈 ,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矛盾 国际关系研究 世界政治 国际形势 布什 飞跃 “9·11” 兄弟 体现 专家
下载PDF
对新时期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40
3
作者 傅梦孜 陈旸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55,共10页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是新时代中国整体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论探索和战略实践。当前,全球海洋治理处于酝酿渐变的形成期,也是百舸争流的博弈期,中国需要萃取传统特质,因应现实需求,制定符合发展目标的中国...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是新时代中国整体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论探索和战略实践。当前,全球海洋治理处于酝酿渐变的形成期,也是百舸争流的博弈期,中国需要萃取传统特质,因应现实需求,制定符合发展目标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全球治理理论正遭遇现实政治的严峻挑战,基于现有的国际海洋治理机制和历史实践经验,中国既不能当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亦不能遵循西方列强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应以海洋强国建设为基础,以和平正义为特质,以合作共赢为导向,以人海和谐为追求,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新的中国海洋观。通过由己及人、由片及面、由易到难的路径,循序渐进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在海洋国际秩序中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积极构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在海洋环境领域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在海上安全方面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网络,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全球海洋治理 海洋强国 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 蓝色伙伴关系
下载PDF
全球海洋经济:认知差异、比较研究与中国的机遇 被引量:14
4
作者 傅梦孜 刘兰芬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91,共14页
各国对于“海洋经济”的认知和概念界定仍然存在巨大差异。梳理“海洋经济”的概念演进和政策内涵、分析各国对“海洋经济”认识和统计差异后,仍可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中国海洋经济则具备比较优势,包括发展速度快、结构持续优化、... 各国对于“海洋经济”的认知和概念界定仍然存在巨大差异。梳理“海洋经济”的概念演进和政策内涵、分析各国对“海洋经济”认识和统计差异后,仍可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中国海洋经济则具备比较优势,包括发展速度快、结构持续优化、比重保持稳定、对就业贡献大等等。鉴于“海洋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及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趋升的战略地位,中国宜抓住历史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和潜力,加速发展海洋经济和构建海洋强国。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海洋经济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尤其是将建立国际通用统计标准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倡导建立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海洋经济国际合作,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展蓝色伙伴关系,形成广泛而有深度的利益捆绑;新冠疫情背景下把加强冷链运输的安全性纳入全球或区域海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之中;重启蓝色经济,充分挖掘海洋经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强国 海洋命运共同体 蓝色伙伴关系
下载PDF
对当前中美“脱钩论”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7
5
作者 傅梦孜 付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41,共9页
"脱钩"似乎成为时下中美关系叙事的高频用词。有舆论甚至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加剧背景下,中美关系或将进入全面"脱钩"阶段。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脱钩"不仅对中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也势必对... "脱钩"似乎成为时下中美关系叙事的高频用词。有舆论甚至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加剧背景下,中美关系或将进入全面"脱钩"阶段。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脱钩"不仅对中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也势必对现存国际秩序乃至全球化走向形成重大冲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百年"大变局"中,如何看待、评估中美关系的走向?中美"脱钩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在某些领域,如航天、5G通信以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具引领性的高科技领域,中美之间存在并行甚至加剧彼此独立发展的势态前景,但全经济、全金融脱钩亦是美国不情愿看到的前景,而且时下并不具备全面"脱钩"甚至重回冷战时期"两个平行世界"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可以从最坏处着想,但不排除争取最好结果的任何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脱钩论" 百年大变局
下载PDF
“一带一路”:进展、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8
6
作者 傅梦孜 徐刚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6,共10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支撑措施和保障体系陆续建立,国际认同度不断提高,重大项目成果初现。但全球化退潮、国际经贸环境不佳、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民粹主义政治思潮泛滥和非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支撑措施和保障体系陆续建立,国际认同度不断提高,重大项目成果初现。但全球化退潮、国际经贸环境不佳、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民粹主义政治思潮泛滥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仍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挑战。中国宜把握节奏、加强风险评估,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引领新一轮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逆全球化 中国外交
下载PDF
布什“倒萨”意图及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傅梦孜 林利民 +2 位作者 袁鹏 魏宗雷 唐志超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6-55,共10页
今年 1月 3 1日 ,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6月 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长篇演讲中提出今后将对拥有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8月 1 5日美国国防部向总统和国... 今年 1月 3 1日 ,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6月 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长篇演讲中提出今后将对拥有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8月 1 5日美国国防部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2 0 0 2年《国防报告》及 9月 2 0日布什向国会递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都将“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对敌对国家和恐怖主义组织实施打击的主要方式。 1 0月 8日布什继 9月 1 2日联大发言后再次发表态度强硬的“倒萨”讲话。 1 0日、1 1日美国众参两院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打击伊拉克。其势逼人 ,如上弦之箭。人们不禁要问 :海湾战争的失败和国际制裁已使伊拉克国力孱弱 ,满目疮痍 ,布什仍对萨达姆不除不快 ,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刻的战略意图和背景 ?如果布什“倒萨”成功 ,将会给世界战略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对谈 ,所谈观点不一定完善 ,但其中所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和睿智若能有助于您更深入的思考 ,那将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什 打击 伊拉克 国家 国际关系研究 国情咨文 “先发制人” 睿智 西点军校 成功
下载PDF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被引量:15
8
作者 傅梦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亦有协商性敦促 ,仍有强制性一手。中美关系的真正问题在于化解双方的战略猜疑 ,中美战略对话需要充分尊重各自核心国家安全利益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双方的合作 ,以塑造一种稳定、和谐与共赢的中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什政府 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中国 美国 国家安全利益
下载PDF
对古代丝绸之路源起、演变的再考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傅梦孜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74,共16页
古代丝绸之路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影响巨大,相关史料甚多。本文尝试以中国为主并以更广的视角对古代丝绸之路进行再考察,廓清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学术概念及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范围,对古代丝绸之路路线进行补充研究,并探讨古... 古代丝绸之路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影响巨大,相关史料甚多。本文尝试以中国为主并以更广的视角对古代丝绸之路进行再考察,廓清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学术概念及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路径范围,对古代丝绸之路路线进行补充研究,并探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殊性、陆海丝路之源起、演变,以及在不同时期出现丝路时断时续或并存、交替的历史时空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丝绸之路 西域 陆海丝路 断续原因
下载PDF
变化的世界,不确定的时代——当前国际秩序演变的趋势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梦孜 付宇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7期6-11,共6页
随着国际秩序调整、分化的日趋深入,如何看待国际关系中的"变"与"不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样一个形势变动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既要看到可能影响世界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要看到一些曾... 随着国际秩序调整、分化的日趋深入,如何看待国际关系中的"变"与"不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样一个形势变动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既要看到可能影响世界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要看到一些曾长期影响世界走向的基本趋势并未根本改变。尽管目前系统描述未来世界与国际秩序的清晰轮廓尚有难度,但正如世界历史曾反复展现的那样,危机往往孕育着转机,世界和国际秩序或将在调整和动荡中掀开新的发展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乱中求治 新秩序
下载PDF
南海问题会否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被引量:6
11
作者 傅梦孜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6,共4页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南海问题是指南海有关方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以及在海洋管辖权主张重叠部分的海域存在划界争议,菲律宾单方对中国提起南海仲裁案,域外国家的卷入及挑拨生事,推升了南海风浪,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南海问题是指南海有关方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以及在海洋管辖权主张重叠部分的海域存在划界争议,菲律宾单方对中国提起南海仲裁案,域外国家的卷入及挑拨生事,推升了南海风浪,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南海问题是否会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海上丝绸之路 东盟国家 领土主权 推升 航行自由 战略态势 地缘经济 中国的传统 通道建设
下载PDF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和平变革 被引量:5
12
作者 傅梦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0,共3页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不仅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对外政策课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近期发起召开了“21世纪国际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及其变化趋势、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等战略性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于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秩序 中国崛起 国际政治格局 权力转移论 和平 经济持续发展 发展中大国 POWER 双月刊
下载PDF
美国对外战略评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梦孜 王鸿刚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5,共6页
2006年,布什政府继续推进反恐战争、努力应对三场危机、更加重视大国协调、积极参与亚太合作、加快落实军事调整、全面谋划外交转型,希望开拓安全与外交战略的新局面。但这些措施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随着外部困境的加深和内部政治生态... 2006年,布什政府继续推进反恐战争、努力应对三场危机、更加重视大国协调、积极参与亚太合作、加快落实军事调整、全面谋划外交转型,希望开拓安全与外交战略的新局面。但这些措施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随着外部困境的加深和内部政治生态的变化,美国对外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什政府 外交困境 对外战略 调整
下载PDF
美国外交的新调整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梦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共和党重登美执政权力中心后 ,似乎要以一种“全新面孔”展示其外交姿态 ,单边外交锋芒毕现 ,反映出布什政治哲学变化及对美面临的国际环境判断的变化。“9·11事件”后 ,反恐成为美优先议程 。
关键词 美国外交 执政权力 反恐 共和党 布什 政治哲学 “9·11事件” 姿态 展示 变化
下载PDF
保守主义思潮涌动下的美国霸权外交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梦孜 《太平洋学报》 2002年第3期44-52,共9页
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回潮并得势,深刻地影响甚至制约了布什政府外交思维方式,表现于布什班子对美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判断比克林顿政府要严峻得多。“9·11”更使得清除恐怖主义现实威胁为压倒一切的“新生使命”的共和党政府,在反恐... 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回潮并得势,深刻地影响甚至制约了布什政府外交思维方式,表现于布什班子对美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判断比克林顿政府要严峻得多。“9·11”更使得清除恐怖主义现实威胁为压倒一切的“新生使命”的共和党政府,在反恐外交方面尽显强硬倾向。保守主义思潮涌动下的霸权外交会当然会兼顾反恐与谋霸的关系,建立一个美国主导的“新世界秩序”才是新世纪霸权战略的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保守主义 霸权外交 全球战略 反恐怖主义
下载PDF
国家力量变迁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梦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96,共5页
经济持续发展所取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在全球力量格局变迁中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种方位并未最终定型。因为,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力量仍有巨幅向上的空间。一个崛起的中国必然对人类有所贡献。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并付诸实践,塑造... 经济持续发展所取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在全球力量格局变迁中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种方位并未最终定型。因为,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力量仍有巨幅向上的空间。一个崛起的中国必然对人类有所贡献。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并付诸实践,塑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的期望,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然的担当。这一历史际遇决定了中国外交势必经历历史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方位 中国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下载PDF
美国处于不情愿的战略隐退之中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梦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六方会谈” 伊朗核问题 社会形势 金融制裁 伊拉克 联合国 稳定
下载PDF
美国的所变、所得与所失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梦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3,共2页
“9·11事件”是冷战结束后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值此“9·11”五周年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9·11’以来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外交”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二十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就五年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反恐形... “9·11事件”是冷战结束后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值此“9·11”五周年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9·11’以来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外交”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二十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就五年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反恐形势、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深层矛盾、大国关系的调整、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美国反恐的得与失、美国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升与降、中国国际地位与国际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反恐战争 布什总统 总统任期 恐怖袭击 安全事务 支持率 共和党
下载PDF
中国道路与“人类发展的下一步” 被引量:2
19
作者 傅梦孜 《学术前沿》 2013年第5期35-41,共7页
持续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面貌,也改变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成为世界级大国绝非遥不可及。但由于成长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成长必然经历普通国家难以想象的困扰,中国与世界将... 持续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面貌,也改变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成为世界级大国绝非遥不可及。但由于成长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成长必然经历普通国家难以想象的困扰,中国与世界将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平等、公正的角色更多地参与重大国际与地区事务,并发挥独特的、善意的、具有建设性的作用,承担起相应的国际义务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大国 世界性大国 全球化 中美关系 和平发展
下载PDF
拜登政府南海政策的调整方向与限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梦孜 陈子楠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1年第3期41-56,共16页
美国特朗普政府将南海作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抓手,强化美国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围绕"南海仲裁案"挑拨离间图谋影响地区规则和加大对东盟国家外交拉拢。拜登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对华战略竞争总基调不变,但具体手段上将转为构建&... 美国特朗普政府将南海作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抓手,强化美国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围绕"南海仲裁案"挑拨离间图谋影响地区规则和加大对东盟国家外交拉拢。拜登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对华战略竞争总基调不变,但具体手段上将转为构建"竞争为主调+合作"并存的双边关系、调整美军地区部署战略和战术、避免单打独斗、突出借力欧洲盟友实现对华"再平衡"。囿于错综复杂关系,美国南海政策的实施与结果将受到南海域内国家、域外大国和美国自身能力等因素制约。但作为一张牌,美国利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的作用会进一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南海政策 中美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