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长周期地震面波研究华南地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构造 被引量:4
1
作者 傅竹武 庄真 +5 位作者 吕梓龄 胡家富 宋仲和 陈国英 安昌强 陈立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9-167,共9页
利用中国27个地震基准台和世界标准地震台网 WWSSN 西南亚3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79个地震共238条路径的长周期面波资料,应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和改进的分格频散反演方法,得到该地区147个4°×4°斜方格的纯路... 利用中国27个地震基准台和世界标准地震台网 WWSSN 西南亚3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79个地震共238条路径的长周期面波资料,应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和改进的分格频散反演方法,得到该地区147个4°×4°斜方格的纯路径群速度频散值,进而反演得到华南地区深至170km 左右的三维 S 波速度构造.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各一级构造单元之间有明显差异,一级单元内的次级构造单元也有一定差异.东部地壳较薄,由东往西逐渐变厚,厚度为30—43km 左右.地壳中 S 波平均速度,东北部最低,西部最高,约为3.48—3.68km/s,在大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地壳低速层.华南大部分地区存在上地幔低速层,低速层起始深度为75—106km 左右,低速层中 S 波最小速度约为4.28—4.38km/s.尽管华南大部分地区存在上地幔低速层,但各主要层位分界明显,层面平缓,在较大尺度地下构造横向变化较小,除西部褶断区、东南沿海断裂系等边缘区域为构造活动区外,华南主体的地壳上地幔构造仍属于较稳定的大陆块体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华南地区 地壳 上地幔构造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瑞丽—龙陵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傅竹武 王苏 +1 位作者 刘建华 胥颐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利用研究区(23.9°~25.1°N,97.8°~99.0°E)内瑞丽—龙陵断裂两侧4个流动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了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如下:(1)... 利用研究区(23.9°~25.1°N,97.8°~99.0°E)内瑞丽—龙陵断裂两侧4个流动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了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如下:(1)在研究区内,以瑞丽—龙陵断裂为界,其西北侧Moho面深度为38~40km,东南侧Moho面深度约为38km。(2)断裂两侧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西北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均存在大范围低速区;东南侧台站下方上地幔中无明显低速层,地壳内存在低速层,但范围和速度差都较小。(3)断裂两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较大差异,证明它们分属不同的构造单元。(4)研究区内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丽-龙陵断裂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地壳 上地幔 云南
下载PDF
混凝土构件缺陷超声无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傅竹武 王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83-788,共6页
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波的振幅参数对混凝土构件中的缺陷(裂缝)最敏感,在耦合良好和测试条件基本一致时,振幅值的大幅衰减可作为判断混凝土构件存在缺陷的主要依据。超声波的速度参数对微小裂隙不敏感,缺陷较大会引起速度... 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波的振幅参数对混凝土构件中的缺陷(裂缝)最敏感,在耦合良好和测试条件基本一致时,振幅值的大幅衰减可作为判断混凝土构件存在缺陷的主要依据。超声波的速度参数对微小裂隙不敏感,缺陷较大会引起速度值的显著下降;频率参数用于检测混凝土构件缺陷不够敏感;对混凝土构件缺陷进行超声检测,速度变化和频率变化只能作为参考因素。超声波通过裂缝与未过裂缝,波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裂缝后,有时会出现很大周期的波列,可作为判断缺陷的重要依据。综合分析超声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各参数的变化,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无损检测 混凝土构件 缺陷
下载PDF
地球物理方法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傅竹武 徐旌 周延梅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前地球物理方法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监测地下水污染是根据污染物与其周围介质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测量污染物理场的分布状态,掌握污染物在地下运移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目前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主要... 目前地球物理方法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监测地下水污染是根据污染物与其周围介质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测量污染物理场的分布状态,掌握污染物在地下运移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目前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大地电磁法、电阻率测井法、自然电位测井法、动态导体充电法探测和地质雷达探测等。地球物理方法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方法 地下水污染 水环境保护
下载PDF
龙陵地区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
5
作者 傅竹武 徐旌 +3 位作者 刘建华 胥颐 续外芬 马红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年第6期13-17,28,共6页
对研究区(23.9°N~25.1°N,97.8°E~99.0°E)内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强震的关系和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运动是孕育和发生强震的重要诱因,而有利于高应变积聚的深部地质构造则是产生强震的... 对研究区(23.9°N~25.1°N,97.8°E~99.0°E)内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强震的关系和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运动是孕育和发生强震的重要诱因,而有利于高应变积聚的深部地质构造则是产生强震的关键条件。研究区内,以瑞丽—龙陵断裂为界,西北侧地壳和上地幔存在大范围低速区,不利于高应变的积聚,不容易孕育和发生强震;东南侧上地幔无明显低速层,地壳内有较小范围低速层,介质偏于刚性,易于积累高应变,孕育和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深部背景 S波速度结构 瑞丽—龙陵断裂 云南
下载PDF
中国东部及其相邻海域S波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38
6
作者 宋仲和 陈国英 +5 位作者 安昌强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6-330,共15页
本文选用了中国27个基准台763长周期地震仪和WWSSN 3个地震台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238条瑞利波路径资料,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和改进的网格反演方法,研究了中国及邻海170km深度范围内S波三维速度结构.本文只给出中国东部及邻海的研究结果. ... 本文选用了中国27个基准台763长周期地震仪和WWSSN 3个地震台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238条瑞利波路径资料,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和改进的网格反演方法,研究了中国及邻海170km深度范围内S波三维速度结构.本文只给出中国东部及邻海的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直到170km深度范围内的速度结构,具有以40°—44°N,28°—32°N和20°N左右为界南北分块以及大体沿岛弧走向呈条带状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有明显的关系.同时发现布格重力异常基本上受莫霍面的控制,地表热流值与上地幔低速层的埋深也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S波 三维 速度结构 邻海 中国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40
7
作者 庄真 傅竹武 +5 位作者 吕梓龄 胡家富 宋仲和 陈国英 安昌强 陈立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94-709,共16页
本文利用30个基准台所记录的238条长周期面波资料,经过适配滤波和分格频散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邻区147个分格10—105s的纯路径频散,进而反演出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深至170km的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本文利用30个基准台所记录的238条长周期面波资料,经过适配滤波和分格频散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邻区147个分格10—105s的纯路径频散,进而反演出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深至170km的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地壳平均厚度分别为70±7km和65±7km,地壳平均剪切波速度分别为3.55和3.62km/s,上地幔顶盖平均速度分别为4.63和4.61km/s; 岩石层厚度均为120±10km;东部地区下地壳内30—40km深度处普遍存在低速层;青藏高原及其东侧的上地幔低速层内有横贯东西且明显向上隆起的低速腔.滇西缅北地区的地壳厚45±5km,上地壳及下地壳内都有低速层;上地幔顶盖的速度为4.42km/s,比青藏高原本体及恒河平原都低.恒河平原地壳厚34±2km,速度平均为3.45km/s;上地幔顶盖厚86±10km,速度平均为4.63km/s,顶盖内55—83km深处有一个低速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幔 剪切波 速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三维地壳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53
8
作者 陈国英 宋仲和 +5 位作者 安昌强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本文用均等显示滤波频时分析方法分析了长周期瑞利面波资料,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及邻区的238条混合路径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其周期范围为10.5—113s.用改进的分格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中提取出位于华北地区的12个4°×4°网... 本文用均等显示滤波频时分析方法分析了长周期瑞利面波资料,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及邻区的238条混合路径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其周期范围为10.5—113s.用改进的分格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中提取出位于华北地区的12个4°×4°网格单元的纯路径频散并反演其地壳上地幔结构.所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横向变化显著;从东向西地壳逐渐变厚;位于华北东部的分格在地壳中20km深处普遍存在低速层,整个华北地区上地幔低速层埋藏较浅,一般为55—100km之间.各个网格上地幔低速层的速度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幔结构 华北地区 面波
下载PDF
中国西部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各向异性 被引量:52
9
作者 宋仲和 安昌强 +5 位作者 陈国英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94-707,共14页
本文用覆盖中国的358条勒夫面波路径资料,研究了10.45—113.80s范围内中国西部的三维SH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各构造单元的SH波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别.作为稳定块体的塔里木盆地,壳内重力分异程度较高,上、中、下地壳厚度差别小,壳内无... 本文用覆盖中国的358条勒夫面波路径资料,研究了10.45—113.80s范围内中国西部的三维SH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各构造单元的SH波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别.作为稳定块体的塔里木盆地,壳内重力分异程度较高,上、中、下地壳厚度差别小,壳内无明显的低速层,地壳平均速度比较小;上地幔低速层埋深大且层中速度大;区内横向变化小.构造活动区如天山、青藏高原,其突出的特征是下地壳厚度大且速度大,上地幔盖层速度值相当高.这与西伯利亚、印支板块的挤压有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北、东边缘地区壳内存在低速层,上地幔低速层埋深浅,一些地区存在壳幔过渡层.面波各向异性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天山及印支板块北缘下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以构造边缘地区及上地幔低速层附近最为突出.印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大陆间的碰撞引起强大的水平压力和一定的下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隆起、地壳增厚、天山隆起的最根本的因素,同时也促成壳幔中辉石、橄榄石的定向排列和物质运移,因而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速度结构 各向异性 中国
下载PDF
利用Rayleigh波反演浅土层的剪切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42
10
作者 胡家富 段永康 +5 位作者 胡毅力 傅竹武 温一波 吴小平 杨润海 许昭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3-400,共8页
根据均匀半空间Rayleigh波相速度与介质剪切波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某一频率面波的影响深度内各层介质进行"均匀"化,使其等效于均匀半空间.并利用模型进行正演,以确定在这种均匀化的前提下,面波勘探深度与波长的关系.应用... 根据均匀半空间Rayleigh波相速度与介质剪切波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某一频率面波的影响深度内各层介质进行"均匀"化,使其等效于均匀半空间.并利用模型进行正演,以确定在这种均匀化的前提下,面波勘探深度与波长的关系.应用相匹配滤波技术从实测面波信号中分离出基阶Rayleigh波信号,对它进行多重滤波和叠加处理,精确地计算出5.0-30.0Hz之间的基阶面波相、群速度频散.使用"均匀"化的方法,从相速度频散曲线中获得反演的初始模型,利用群速度频散反演得到35m以上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波 剪切波速度结构 浅土层 地基探测
下载PDF
中国南北带地壳上地幔三维面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立华 宋仲和 +5 位作者 安昌强 陈国英 庄真 傅竹武 胡家富 吕梓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74-583,共10页
本文用长周期763地震仪面波群速度资料反演了中国南北带及邻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其中采集238条瑞利波和358条勒夫波混合频散曲线,使用均等显示滤波方法,并以4°×4°为一格将我国境内分为147格.用随机逆反演方法得到了研究区1... 本文用长周期763地震仪面波群速度资料反演了中国南北带及邻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其中采集238条瑞利波和358条勒夫波混合频散曲线,使用均等显示滤波方法,并以4°×4°为一格将我国境内分为147格.用随机逆反演方法得到了研究区16格的纯路径频散.面波速度结构及演结果表明:1.莫霍界面深度一般在40—50km之间,最深达65km.总趋势是从东到西加深,且在南北带西侧南北两端向中部明显加深,东侧变化小.2.地幔顶部普遍出现很厚的低速层,上界面一般埋深60—80km.上地幔顶盖厚度一般为20—60km,速度为4.30—4.50km/s.3.研究区普遍存在各向异性,而且勒夫波和瑞利波速度的差值(V_(SV)—V_(SH))的绝对值随深度有增大的特点,在南北带南部和西北部V_(SV)—V_(SH)各向异性现象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幔 地震 面波 速度
下载PDF
西沙群岛和哀牢山红河地区的宽频带地震观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胥颐 刘建华 +5 位作者 傅竹武 丘学林 郝天珧 胡忠义 游庆瑜 滕春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8,共6页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分别在南海西沙永兴岛和云南哀牢山$C红河断裂带两侧开展了流动观测 ,经过 1a的运行记录了许多地震波形数据 ,为研究南海西北部及哀牢山$C红河地区的深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也为在海域岛礁地带进行地震观测积...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分别在南海西沙永兴岛和云南哀牢山$C红河断裂带两侧开展了流动观测 ,经过 1a的运行记录了许多地震波形数据 ,为研究南海西北部及哀牢山$C红河地区的深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也为在海域岛礁地带进行地震观测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哀牢山-红河地区 深部结构 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地震观测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其相邻海域瑞利波群速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仲和 陈国英 +5 位作者 安昌强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2-38,共7页
用27个763和3个 WWSSN 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中国大陆及邻域75个地震的资料,经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处理及分格频散反演,得到147格中纯路径瑞利面波频散曲线.群速度分布特征如下:中国大陆及海域存在以南北带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以40-44... 用27个763和3个 WWSSN 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中国大陆及邻域75个地震的资料,经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处理及分格频散反演,得到147格中纯路径瑞利面波频散曲线.群速度分布特征如下:中国大陆及海域存在以南北带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以40-44°N、28°N(西部)和28-32°N(东部)为界,南北分块以及岛弧西侧及陆架区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的速度格局.40-44°N 和28-32°N 分界线有向东延伸到海域的迹象.这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十分一致.此外,结果还表明,次级构造单元间也存在群速度结构的差异.不同大地构造单元间瑞利波群速度的差异直到周期 T=113s(相应深度约170km)仍有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海域 瑞利波群 速度 分布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腾冲地区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静 傅竹武 高孟潭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28-1336,共9页
腾冲地区邻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地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是我国地震、火山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提取腾冲地区1.0°×0.8°范围内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的宽频带远震接收... 腾冲地区邻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地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是我国地震、火山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提取腾冲地区1.0°×0.8°范围内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的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分析讨论了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腾冲地区地质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2)盈江断裂两侧莫霍面深度有较大差异;3)腾冲和高黎贡山之间是地壳厚度和S波速度变化的高梯度带;4)盈江断裂东南、新生破裂带以西附近地区存在明显的低速层;5)盈江断裂和新生破裂带都可能对火山区的熔融体具有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反演 S波速度结构 腾冲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升降运动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梓龄 庄真 +5 位作者 傅竹武 胡家富 宋仲和 陈国英 安昌强 陈立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88,共10页
通过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的分布,换算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分布规律;结合岩石类型,地震及地壳相对运动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并针对人们关注的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驱动力是什么?它还会... 通过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的分布,换算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分布规律;结合岩石类型,地震及地壳相对运动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并针对人们关注的问题(青藏高原隆起的驱动力是什么?它还会上升多高?它会不会突然下落?)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升降运动 地壳 青藏高原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安昌强 宋仲和 +5 位作者 陈国英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7-325,共9页
本文研究区包括中国西北地区几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即准噶尔、阿尔泰、天山、内蒙古褶皱、塔里木盆地、柴达木和祁连山地区.从群速度和剪切波速度模型上可以看出,除塔里木具有十分明显的稳定构造体特征外,其它地区均具构造活动地区的特征... 本文研究区包括中国西北地区几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即准噶尔、阿尔泰、天山、内蒙古褶皱、塔里木盆地、柴达木和祁连山地区.从群速度和剪切波速度模型上可以看出,除塔里木具有十分明显的稳定构造体特征外,其它地区均具构造活动地区的特征,但其速度表现各具特点,并与它们的构造演化史有关.莫霍界面的起伏基本上控制了布格重力异常的分布;另外,天山地区与北山的速度结构在土地幔盖层中差别很大,天山的上地幔高速盖层可能与应力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剪切波 三维速度 结构 地壳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rising and sinking movement of the crust in Qinghai-Xizang Plateau,China
17
作者 吕梓龄 庄真 +5 位作者 傅竹武 胡家富 宋仲和 陈国英 安昌强 陈立华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The average swelling heigh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Tibet) is about 4.1 km.The area is about 2 300 000 km2.It is the highest and the largest plateau in the world.Mount Qomolangma,the highest peak in the world,is loc... The average swelling height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Tibet) is about 4.1 km.The area is about 2 300 000 km2.It is the highest and the largest plateau in the world.Mount Qomolangma,the highest peak in the world,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fringe of the plateau,and its height is still increasing.What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rising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How high will the plateau still rise from now on? These questions are much concerned by people.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essure at different depths in the regio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re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the S-wave velocity in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s deliber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tribution wit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rock types,earthquakes and the relative crust movements.Then the two questions raised abov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ve velocity density relative pressure rising and sinking movement
下载PDF
混凝土路面强度与厚度无损检测的超声模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傅竹武 胡家富 +4 位作者 温一波 段永康 胡毅力 葛尚勇 廖晓瑾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4-60,共7页
混凝土路面强度与厚度无损检测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反射波 .本文利用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 ,建立了公路路面、路基双层简化模型 ,采用特殊的观测系统和多种判别方法 ,使反射波识别及其走时、速度参数的提取简捷准确 。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物理模型实验 观测系统 反射波识别
原文传递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盈江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竹武 刘建华 +3 位作者 胥颐 文丽敏 续外芬 马红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7-612,616,共7页
利用研究区(24.2°-25.2°N,97.5°-98.5°E)内大盈江断裂两侧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研... 利用研究区(24.2°-25.2°N,97.5°-98.5°E)内大盈江断裂两侧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以大盈江断裂为界,其西北侧Moho面深度约为38km;东南侧Moho面深度为40.42km.断裂两侧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均存在大范围低速区;西北侧台站下方地壳内存在低速层,而上地幔中无明显低速层.研究区内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盈江断裂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地壳 上地幔 云南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Q值分布 被引量:22
20
作者 丛连理 胡家富 +3 位作者 傅竹武 温一波 康国发 吴小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17-624,T001,共9页
10个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台站和5个全球地震台网(GSN)台站所记录的785个浅源地震的宽带垂直分量,被用来研究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衰减特性.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各记录进行处理,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Lg尾波的Q0(1H... 10个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台站和5个全球地震台网(GSN)台站所记录的785个浅源地震的宽带垂直分量,被用来研究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衰减特性.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各记录进行处理,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Lg尾波的Q0(1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的平均值.迸一步应用反投影技术,得到Lg尾波的Qo值和η值的成像图及其误差分布.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内,Qo在200~500的范围内变化.最低的Qo发生在滇藏地区;最高的Qo发生在西伯利亚地台的南端.η值的变化范围在0.3~0.8之间.对于所研究的大部分地区,η值呈现出与Qo值的反向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邻近地区 LG尾波 Q值 叠加谱比法 反投影技术 地震波 衰减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