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树冠尺度及生长空间需求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嘉楠 夏媛倩 +4 位作者 赵德先 储显 胡马 胡隽 刘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4,共13页
【目的】树冠的大小直接影响树木的生态价值,探明树种合理的生长空间需求对城市森林的规划建设与经营维护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合肥环城公园内优势度靠前的10个城市森林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法,选取公园6个景区57块固... 【目的】树冠的大小直接影响树木的生态价值,探明树种合理的生长空间需求对城市森林的规划建设与经营维护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合肥环城公园内优势度靠前的10个城市森林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法,选取公园6个景区57块固定样地,在对冠幅、胸径及树高等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法、异速生长法,利用箱型图检验离群值,比较构建冠幅、树高与胸径的最优模型,并对树木最适宜生长空间大小进行预测。【结果】不同树种冠幅与胸径、树高与胸径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对两种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除侧柏和栾树外,异速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3,R^2整体高于一元回归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分布范围在0.2~0.3之间,整体上小于一元回归;F值除雪松外,均高于一元回归F值。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异速生长模型拟合度优于一元回归模型;不是所有树种的冠幅、树高都与胸径高度正相关,在10个树种的研究中,银杏、女贞和椤木石楠的冠幅-胸径模型的拟合度较高,R^2分别为0.793、0.757和0.665;银杏、栾树和雪松的树高-胸径模型拟合度较好,R^2分别为0.772、0.579和0.547;栾树、侧柏的冠幅-胸径模型相关性较低,R^2分别为0.096和0.188;构树、刺槐和桂花的树高-胸径拟合度较差,R^2分别为0.065、0.010和0.112;选择分位数回归对异速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构建10种树木的异速生长模型并在95%分位数回归下进行讨论,以树木平均胸径15 cm为例,预测估算出当胸径为15 cm时10种树木在适宜的生长空间中的冠幅和树高大小。【结论】本文构建的最优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均显著,说明冠幅、树高变量对合肥环城公园内树木胸径的变化有明显影响,其中冠幅-胸径模型拟合精度略高于树高-胸径模型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树冠 胸径 异速生长 生长空间需求
下载PDF
合肥市高校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储显 白彩涛 +2 位作者 王嘉楠 张恒 何晴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32-236,共5页
以合肥市二环内、大学城和职教城3个典型区域的15所建设于不同年代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应用Arc GIS判读2018年卫星遥感影像,统计分析高校林木树冠覆盖特征。结果表明:①15所高校现实树冠覆盖面积283.25 hm^2,整体树冠覆盖率29.67%;各高校... 以合肥市二环内、大学城和职教城3个典型区域的15所建设于不同年代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应用Arc GIS判读2018年卫星遥感影像,统计分析高校林木树冠覆盖特征。结果表明:①15所高校现实树冠覆盖面积283.25 hm^2,整体树冠覆盖率29.67%;各高校现实树冠覆盖率在11.90%~43.89%间变化,潜在树冠覆盖率在1.73%~30.00%间变化。②超过2/3的高校树冠覆盖率处在高覆盖度或极高覆盖度。③早期建设的高校现实树冠覆盖率整体上高于后期建设的,二环内高校(38.69%)最高;而在树冠覆盖潜力增长方面正好相反,职教城高校潜在树冠覆盖率(19.02%)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合肥市高校城市森林未来整体树冠覆盖率可提高至40.14%,不同年代区域高校树冠覆盖差异主要受时间跨度对树木的影响和高校绿化建设思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木树冠覆盖 城市森林 高校 合肥市
下载PDF
合肥市高校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3
作者 储显 白彩涛 +3 位作者 王嘉楠 吕志坤 何晴 张恒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6期99-104,共6页
高校绿地具有城市森林的典型特征,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合肥市二环内、大学城和职教城3个典型区域的15所建设于不同年代的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114个实地调查样方,... 高校绿地具有城市森林的典型特征,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合肥市二环内、大学城和职教城3个典型区域的15所建设于不同年代的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114个实地调查样方,对不同年代高校的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今后高校绿化建设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校园绿地 群落结构 合肥市
下载PDF
城市花境景观特征及其公众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嘉楠 储显 +2 位作者 刘慧 张恒 何晴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29,共4页
花境具有景观丰富、季相多变、物种多样,以及多年观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形式,对其景观特征进行总结和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合肥市城区花境为研究对象,选取30个典型样地进行景观调查,基于... 花境具有景观丰富、季相多变、物种多样,以及多年观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形式,对其景观特征进行总结和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合肥市城区花境为研究对象,选取30个典型样地进行景观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花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花境的景观特征和公众评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0个样地中统计有花境植物168种,涉及58科;不同花境的公众评价不同,花境综合评价指数在0.3752~0.9165之间,均值为0.6182,总体呈正态分布,评价较高的城市花境表现为:物种多样、色彩丰富、景观层次分明、能进入或近距离观赏的、有适当的地形变化;此外,芳香的植物气味和多元的景观元素容易获得公众的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花境 景观特征 层次分析法 公众评价 合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