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共找到
136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生“蹲考族”现象研究:理性人假设的视角
1
作者
吴克明
欧阳奥琪
冯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2-84,共13页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失业大学生选择了“蹲考”。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蹲考族表现为以自愿性蹲考为主、获得家庭支持、期望到体制内单位和大城市或家乡城市就业等特征。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来看,蹲考族现象的原因在...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失业大学生选择了“蹲考”。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蹲考族表现为以自愿性蹲考为主、获得家庭支持、期望到体制内单位和大城市或家乡城市就业等特征。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来看,蹲考族现象的原因在于蹲考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降低了蹲考的机会成本,家庭的支持增强了蹲考族对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承受能力;蹲考的预期收益包括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蹲考是失业大学生为了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体现了一种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和人生态度,无法也无必要完全消除。应对蹲考族现象的解决思路在于:提高其考试成功概率,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蹲考族
理性人假设
预期收益
预期成本
人力资本投资
大学生就业
代际流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软件开发与实验
被引量:
6
2
作者
冯帮
陈斌
颜辉
《分析仪器》
CAS
2014年第3期7-12,共6页
在LabVIEW平台上对MicroNIR-1700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开发了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利用LabVIEW结合数据库开发的光谱仪测量分析处理程序,实现了光谱仪控制、样品指标测量、样品信息管理和系统使用权维护等功能。光谱的重复性试验和...
在LabVIEW平台上对MicroNIR-1700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开发了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利用LabVIEW结合数据库开发的光谱仪测量分析处理程序,实现了光谱仪控制、样品指标测量、样品信息管理和系统使用权维护等功能。光谱的重复性试验和幸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实测试验表明,光谱仪在波长1000~1600nm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实测试验中定标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 r分别为0.902和0.867,均方根误差RMSECV和RMSEP分别为1.091,1.158,系统能满足一般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LABVIEW
可溶性固形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习动机视角下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冯帮
何小凤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8期88-93,共6页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表现主要有: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差;学习上升空间小,学习动力不足;亲子交流缺乏,师生关系一般;听讲认真度偏低,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习目...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表现主要有: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差;学习上升空间小,学习动力不足;亲子交流缺乏,师生关系一般;听讲认真度偏低,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习目标短浅,有辍学想法出现。从学习动机视角分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缺乏、学习归因失当、满足需要缺失、学习期待消极。因此,改善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对策在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注意学生的归因方式、多以正面方式提供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隐性辍学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期待
师生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阶层化背景下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冯帮
王曼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7期38-43,共6页
在当代社会阶层化的背景下,以职业作为划分阶层的依据已成为研究分层现象的主要模式。幼儿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共同体,在整个社会的职业体系中仍处于较低的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经济地位的排他性、社会权益的结构屏障和职业声望的社会屏...
在当代社会阶层化的背景下,以职业作为划分阶层的依据已成为研究分层现象的主要模式。幼儿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共同体,在整个社会的职业体系中仍处于较低的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经济地位的排他性、社会权益的结构屏障和职业声望的社会屏蔽三个方面。为此,要加大财政支出,缩小阶层差距,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要明确幼师职权,优化阶层结构,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权益;要严格准入制度,避免阶层分化,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化
幼儿教师
职业地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激励理论再诠释
被引量:
6
5
作者
冯帮
朱弟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教育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词汇,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手段进行研究并不多见,教育激励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论文在明确教育激励的基本内涵、澄清教育激励与相关教育理念关系的基础...
教育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词汇,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手段进行研究并不多见,教育激励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论文在明确教育激励的基本内涵、澄清教育激励与相关教育理念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教育激励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几种基本的教育激励模式。旨在通过对教育激励的理论再诠释,使教育者对教育激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教育者对教育激励的重视,促进教育激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高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激励
内涵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的预防性评估
被引量:
15
6
作者
冯帮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2,共6页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各异,但也呈现一些显著的共同特征。从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分析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方面,阐述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各异,但也呈现一些显著的共同特征。从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分析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方面,阐述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防性评估的内容。提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防性评估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中期评估和后期报告三大部分,可以为中小学预防突发事件、建设平安校园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突发事件
风险评估
预防性评估
校园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
20
7
作者
冯帮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100,共4页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鉴于其原因产生的复杂性,故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从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制度排斥、经济排斥以及文化排斥是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公平
原因
社会排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
14
8
作者
冯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1,共5页
当前,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入学后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却逐渐显现出来。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难主要表现在前期语言交流困难和风俗习惯差异大两个方面。而解决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难主要有以下对策:大力推广普通话,构...
当前,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入学后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却逐渐显现出来。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难主要表现在前期语言交流困难和风俗习惯差异大两个方面。而解决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难主要有以下对策:大力推广普通话,构建良好语言环境;循序渐进,逐步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加大群体间互动频率,消除偏见与隔阂;尊重差异,相互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文化适应
社会排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教育激励扭曲的思考——从红校服和绿领巾谈起
被引量:
3
9
作者
冯帮
朱弟珍
《基础教育》
2013年第3期91-97,104,共8页
教育激励对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教育激励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却不容乐观。重优生轻待优生、重眼前轻长远、重成绩轻发展、重物质轻情感等扭曲的教育激励,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冲击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加...
教育激励对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教育激励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却不容乐观。重优生轻待优生、重眼前轻长远、重成绩轻发展、重物质轻情感等扭曲的教育激励,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冲击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大了学校管理难度,严重扭曲学生的心理,导致了学生人格尊严缺失,抹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端正教育激励,学校要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避免对学生划分等级;完善教育激励机制,避免激励盲目无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避免唯成绩是论;丰富教育激励方式,避免激励机械单一,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引导学生向着教育目的要求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激励
扭曲
红校服
绿领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中学教师职后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3
10
作者
冯帮
廖凯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88,共3页
从1938年开始,美国就开始着手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到现在,可以说,美国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美国相比,我国中学教师职后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职后教育目标泛化,职后教育没有足够尊重教师需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
从1938年开始,美国就开始着手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到现在,可以说,美国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美国相比,我国中学教师职后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职后教育目标泛化,职后教育没有足够尊重教师需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离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不利于教师成长,而且会阻碍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借鉴美国经验,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解决中学教师职后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职后教育体制,推进我国教师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后教育
美国中学
美国经验
教育目标
尊重教师
职前教育
教师成长
素质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再审视
被引量:
3
11
作者
冯帮
王思勤
《教师教育论坛》
2014年第12期50-57,共8页
在我国确立并广泛推行中小学教师评聘制度,有利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但在现实中,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如评定指标太少、农村老师科研水平较低等...
在我国确立并广泛推行中小学教师评聘制度,有利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但在现实中,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如评定指标太少、农村老师科研水平较低等。文章采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一名刚评上高级教师的农村中学教师的访谈,发现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中还存在评定方式不完善、评定指标不均衡、评定标准不全面、评定对象没动力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有规范评价方式、均衡评价指标、完善评定标准、激发评定对象的动力等,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这个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教师职称评定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
8
12
作者
冯帮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1,共4页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增大,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愈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身份归属危机与心理调适危机,儿童身份认同遭遇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社...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增大,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愈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身份归属危机与心理调适危机,儿童身份认同遭遇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社会排斥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与教育、加强城市与农村群体互动、扭转流动儿童非理性认知有助于排解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促进城乡融合与社会和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身份认同危机
社会排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
被引量:
6
13
作者
冯帮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就事论事的多,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少。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就事论事的多,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少。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经济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排斥
流动儿童
教育公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质教育背景下仪式教育实施的阻抗因素及实践对策
被引量:
2
14
作者
冯帮
陈姣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1,共3页
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中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仪式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仪式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成...
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中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仪式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仪式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成人仪式、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新生开学典礼、贫困生资助仪式等等。仪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学上的“情境”教育理论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理论,在仪式教育的情境下,学生获得一种陶冶和信服的心理体验,多样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对其心理和行为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我们应该重视仪式教育,努力克服当前我国仪式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阻抗因素,充分发挥出仪式教育的导向、约束、激励、凝聚、教育等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改革
成人仪式
教育实施
阻抗因素
实践对策
教育背景
个人价值观
学生素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十年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
5
15
作者
冯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4,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人数越来越多,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也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专家和学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人数越来越多,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也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专家和学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这些研究虽然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帮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乡二元结构
教育问题
农民工家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的失真与回归
被引量:
4
16
作者
冯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71,共6页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政策对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就近入学政策执行失真成为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障碍。政策本身的规范、教育资源有限、政策相关者的博弈、监管不力等因...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政策对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就近入学政策执行失真成为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障碍。政策本身的规范、教育资源有限、政策相关者的博弈、监管不力等因素是导致就近入学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要真正实现就近入学政策目标,需要规范就近入学政策,鼓励优势资源均衡流动,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加强落实监督机制,从而使该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就近入学
政策执行
失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等第制评价: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
被引量:
2
17
作者
冯帮
刘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5,共3页
近年来,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百分制评价与等第制评价孰优孰劣,尤为引人关注。文章采取对比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百分制评价的局限性,分析了等第制评价的优越性,认为等第制评价应将百分制评价取而代之,并就此提出...
近年来,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百分制评价与等第制评价孰优孰劣,尤为引人关注。文章采取对比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百分制评价的局限性,分析了等第制评价的优越性,认为等第制评价应将百分制评价取而代之,并就此提出实施等第制评价所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第制评价
百分制评价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级中学”准入条件下农村子女的教育起点弱势问题研究——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视角
被引量:
3
18
作者
冯帮
李紫玲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2期1-11,共11页
当前,"超级中学"引发的农村子女教育起点弱势问题愈发凸显,针对此现象,文章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观点,分析得出农村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缺乏分别造成其要进入超级中学面临"以优择校"难、"以...
当前,"超级中学"引发的农村子女教育起点弱势问题愈发凸显,针对此现象,文章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观点,分析得出农村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缺乏分别造成其要进入超级中学面临"以优择校"难、"以钱择校"很难、"以权择校"难上加难。据此,提出通过完善"择优录取"、抑制"钱学交易"、杜绝"权学交易",淡化家庭资本在高中入学竞争中的效应,进而改善农村子女的教育起点弱势,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迪厄
资本理论
“超级中学”
入学机会
城乡子女
教育起点公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3
19
作者
冯帮
万梦莹
《当代教育论坛》
2015年第5期6-14,共9页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引发全社会关注。文章通过对湖北省2市4所高中的314名学生和72名家长的调查发现,学生及家长十分关注新政并且相当认可此次改革,认为新政将在降温"奥赛热"...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引发全社会关注。文章通过对湖北省2市4所高中的314名学生和72名家长的调查发现,学生及家长十分关注新政并且相当认可此次改革,认为新政将在降温"奥赛热"、杜绝加分资格造假、促进高考公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关于加分项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以及取消的加分项目在自主招生中运行会否导致新的不公平等问题的争议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建议,建立与健全社会公示与公众参与制度、区分并明确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对象、调整和限定保留的加分项目分值、规范和监管自主招生工作、加快推进高考加分政策法制化进程,以最大程度维护高考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加分政策
反响
调查与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调查报告
被引量:
1
20
作者
冯帮
王伶俐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6-59,共4页
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6市的798名高中生、282名家长的调查,揭示家长及学生对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并在此基础上就...
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6市的798名高中生、282名家长的调查,揭示家长及学生对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并在此基础上就新高考加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加分政策
反响
调查报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蹲考族”现象研究:理性人假设的视角
1
作者
吴克明
欧阳奥琪
冯帮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2-84,共13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比较视野下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变迁研究”(BFA190058)。
文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失业大学生选择了“蹲考”。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蹲考族表现为以自愿性蹲考为主、获得家庭支持、期望到体制内单位和大城市或家乡城市就业等特征。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来看,蹲考族现象的原因在于蹲考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降低了蹲考的机会成本,家庭的支持增强了蹲考族对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承受能力;蹲考的预期收益包括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蹲考是失业大学生为了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体现了一种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和人生态度,无法也无必要完全消除。应对蹲考族现象的解决思路在于:提高其考试成功概率,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
蹲考族
理性人假设
预期收益
预期成本
人力资本投资
大学生就业
代际流动
Keywords
Dunkaozu
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
expected benefit
expected cost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generation mobility
分类号
G424.7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软件开发与实验
被引量:
6
2
作者
冯帮
陈斌
颜辉
机构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分析仪器》
CAS
2014年第3期7-12,共6页
基金
阵列式半导体激光器件的食品原料品质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31171697)
+1 种基金
便携式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仪的研制
镇江市科技支撑--农业项目(编号:NY2012034)
文摘
在LabVIEW平台上对MicroNIR-1700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开发了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利用LabVIEW结合数据库开发的光谱仪测量分析处理程序,实现了光谱仪控制、样品指标测量、样品信息管理和系统使用权维护等功能。光谱的重复性试验和幸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实测试验表明,光谱仪在波长1000~1600nm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实测试验中定标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 r分别为0.902和0.867,均方根误差RMSECV和RMSEP分别为1.091,1.158,系统能满足一般实际应用的需求。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LABVIEW
可溶性固形物
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LabVIEW
Soluble solids content
分类号
TH744.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习动机视角下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冯帮
何小凤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8期88-9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批号:10JZD0036)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批号:2011jytq080)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研究的部分成果
文摘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表现主要有: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差;学习上升空间小,学习动力不足;亲子交流缺乏,师生关系一般;听讲认真度偏低,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习目标短浅,有辍学想法出现。从学习动机视角分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缺乏、学习归因失当、满足需要缺失、学习期待消极。因此,改善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对策在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注意学生的归因方式、多以正面方式提供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隐性辍学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期待
师生关系
Keywords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cessive dropouts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expectati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分类号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阶层化背景下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冯帮
王曼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7期38-4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10JZD0036)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2011jytq080)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研究的部分成果
文摘
在当代社会阶层化的背景下,以职业作为划分阶层的依据已成为研究分层现象的主要模式。幼儿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共同体,在整个社会的职业体系中仍处于较低的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经济地位的排他性、社会权益的结构屏障和职业声望的社会屏蔽三个方面。为此,要加大财政支出,缩小阶层差距,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要明确幼师职权,优化阶层结构,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权益;要严格准入制度,避免阶层分化,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
关键词
社会阶层化
幼儿教师
职业地位
Keywords
social stratification
preschool teachers
occupational status
分类号
G615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G451.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激励理论再诠释
被引量:
6
5
作者
冯帮
朱弟珍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文摘
教育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词汇,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手段进行研究并不多见,教育激励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论文在明确教育激励的基本内涵、澄清教育激励与相关教育理念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教育激励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几种基本的教育激励模式。旨在通过对教育激励的理论再诠释,使教育者对教育激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教育者对教育激励的重视,促进教育激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
教育激励
内涵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模式
Keywords
education motivation
connotation
education concepts
quality education
models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的预防性评估
被引量:
15
6
作者
冯帮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2,共6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各异,但也呈现一些显著的共同特征。从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分析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方面,阐述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防性评估的内容。提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预防性评估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中期评估和后期报告三大部分,可以为中小学预防突发事件、建设平安校园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校园突发事件
风险评估
预防性评估
校园安全
分类号
G63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
20
7
作者
冯帮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100,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研究项目"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体制研究"(批号:05GGD880011)。
文摘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鉴于其原因产生的复杂性,故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从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制度排斥、经济排斥以及文化排斥是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公平
原因
社会排斥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
14
8
作者
冯帮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1,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2011jytq080)
文摘
当前,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入学后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却逐渐显现出来。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难主要表现在前期语言交流困难和风俗习惯差异大两个方面。而解决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难主要有以下对策:大力推广普通话,构建良好语言环境;循序渐进,逐步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加大群体间互动频率,消除偏见与隔阂;尊重差异,相互接纳。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文化适应
社会排斥
分类号
G40-0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教育激励扭曲的思考——从红校服和绿领巾谈起
被引量:
3
9
作者
冯帮
朱弟珍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基础教育》
2013年第3期91-97,104,共8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批号:2011jytq080)
文摘
教育激励对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教育激励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却不容乐观。重优生轻待优生、重眼前轻长远、重成绩轻发展、重物质轻情感等扭曲的教育激励,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冲击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大了学校管理难度,严重扭曲学生的心理,导致了学生人格尊严缺失,抹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端正教育激励,学校要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避免对学生划分等级;完善教育激励机制,避免激励盲目无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避免唯成绩是论;丰富教育激励方式,避免激励机械单一,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引导学生向着教育目的要求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
教育激励
扭曲
红校服
绿领巾
Keywords
incentive education
distortion
red uniforms
green scarf
分类号
G6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中学教师职后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3
10
作者
冯帮
廖凯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88,共3页
文摘
从1938年开始,美国就开始着手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到现在,可以说,美国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美国相比,我国中学教师职后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职后教育目标泛化,职后教育没有足够尊重教师需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离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不利于教师成长,而且会阻碍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借鉴美国经验,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解决中学教师职后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职后教育体制,推进我国教师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教师职后教育
美国中学
美国经验
教育目标
尊重教师
职前教育
教师成长
素质教育
分类号
G6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再审视
被引量:
3
11
作者
冯帮
王思勤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师教育论坛》
2014年第12期50-5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与需求研究"(编号:14BMZ09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编号:10JZD0036)
+1 种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编号:2011jytq080)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研究的部分成果
文摘
在我国确立并广泛推行中小学教师评聘制度,有利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但在现实中,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如评定指标太少、农村老师科研水平较低等。文章采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一名刚评上高级教师的农村中学教师的访谈,发现中学教师职称评定中还存在评定方式不完善、评定指标不均衡、评定标准不全面、评定对象没动力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有规范评价方式、均衡评价指标、完善评定标准、激发评定对象的动力等,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这个制度。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教师职称评定
问题
对策
Keywords
rural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
8
12
作者
冯帮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1,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研究项目"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体制研究"(编号:05GGD880011)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批准号:2011jytq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增大,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愈益增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身份归属危机与心理调适危机,儿童身份认同遭遇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社会排斥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与教育、加强城市与农村群体互动、扭转流动儿童非理性认知有助于排解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促进城乡融合与社会和谐建设。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身份认同危机
社会排斥
Keywords
migrant children, identity crisis, social exclusion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
被引量:
6
13
作者
冯帮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出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摘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就事论事的多,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少。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经济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经济排斥
流动儿童
教育公平
Keywords
economic exclusion
mobile children
educational equality
分类号
F0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质教育背景下仪式教育实施的阻抗因素及实践对策
被引量:
2
14
作者
冯帮
陈姣娣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1,共3页
文摘
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中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仪式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仪式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成人仪式、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新生开学典礼、贫困生资助仪式等等。仪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学上的“情境”教育理论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理论,在仪式教育的情境下,学生获得一种陶冶和信服的心理体验,多样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对其心理和行为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我们应该重视仪式教育,努力克服当前我国仪式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阻抗因素,充分发挥出仪式教育的导向、约束、激励、凝聚、教育等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改革
成人仪式
教育实施
阻抗因素
实践对策
教育背景
个人价值观
学生素质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十年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
5
15
作者
冯帮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4,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研究项目"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体制研究"(05GGD880011)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人数越来越多,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也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专家和学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这些研究虽然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帮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乡二元结构
教育问题
农民工家庭
分类号
G619.21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的失真与回归
被引量:
4
16
作者
冯帮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71,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10JZD0036)
文摘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政策对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就近入学政策执行失真成为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障碍。政策本身的规范、教育资源有限、政策相关者的博弈、监管不力等因素是导致就近入学政策失真的主要原因。要真正实现就近入学政策目标,需要规范就近入学政策,鼓励优势资源均衡流动,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加强落实监督机制,从而使该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就近入学
政策执行
失真
Key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nearby enrollment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distortion
分类号
G40-011.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第制评价: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
被引量:
2
17
作者
冯帮
刘申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5,共3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10JZD0036)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2011jytq080)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研究的部分成果
文摘
近年来,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百分制评价与等第制评价孰优孰劣,尤为引人关注。文章采取对比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百分制评价的局限性,分析了等第制评价的优越性,认为等第制评价应将百分制评价取而代之,并就此提出实施等第制评价所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关键词
等第制评价
百分制评价
课程标准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级中学”准入条件下农村子女的教育起点弱势问题研究——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视角
被引量:
3
18
作者
冯帮
李紫玲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与需求研究"(14BMZ091)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研究"(15YJA880017)
+1 种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10JZD0036)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城镇教师农村支教模式创新研究"(15Y133)
文摘
当前,"超级中学"引发的农村子女教育起点弱势问题愈发凸显,针对此现象,文章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观点,分析得出农村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缺乏分别造成其要进入超级中学面临"以优择校"难、"以钱择校"很难、"以权择校"难上加难。据此,提出通过完善"择优录取"、抑制"钱学交易"、杜绝"权学交易",淡化家庭资本在高中入学竞争中的效应,进而改善农村子女的教育起点弱势,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关键词
布尔迪厄
资本理论
“超级中学”
入学机会
城乡子女
教育起点公平
Keywords
BourdieU
theory of capital
"super high school"
admission opportunity
urban and rmal children
equity of educational startingpoint
分类号
G40-0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3
19
作者
冯帮
万梦莹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2015年第5期6-1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与需求研究"(批号:14BMZ09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批号:10JZD0036)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引发全社会关注。文章通过对湖北省2市4所高中的314名学生和72名家长的调查发现,学生及家长十分关注新政并且相当认可此次改革,认为新政将在降温"奥赛热"、杜绝加分资格造假、促进高考公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关于加分项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以及取消的加分项目在自主招生中运行会否导致新的不公平等问题的争议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建议,建立与健全社会公示与公众参与制度、区分并明确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对象、调整和限定保留的加分项目分值、规范和监管自主招生工作、加快推进高考加分政策法制化进程,以最大程度维护高考公平。
关键词
高考
加分政策
反响
调查与分析
Key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wared marks
respons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调查报告
被引量:
1
20
作者
冯帮
王伶俐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出处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6-5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编号:2011jytq080)
文摘
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6市的798名高中生、282名家长的调查,揭示家长及学生对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并在此基础上就新高考加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新高考加分政策
反响
调查报告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生“蹲考族”现象研究:理性人假设的视角
吴克明
欧阳奥琪
冯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软件开发与实验
冯帮
陈斌
颜辉
《分析仪器》
CAS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学习动机视角下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研究
冯帮
何小凤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社会阶层化背景下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分析
冯帮
王曼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教育激励理论再诠释
冯帮
朱弟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风险的预防性评估
冯帮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
冯帮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
冯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教育激励扭曲的思考——从红校服和绿领巾谈起
冯帮
朱弟珍
《基础教育》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美国中学教师职后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冯帮
廖凯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再审视
冯帮
王思勤
《教师教育论坛》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冯帮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
冯帮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素质教育背景下仪式教育实施的阻抗因素及实践对策
冯帮
陈姣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近十年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冯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的失真与回归
冯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等第制评价: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
冯帮
刘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超级中学”准入条件下农村子女的教育起点弱势问题研究——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视角
冯帮
李紫玲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冯帮
万梦莹
《当代教育论坛》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关于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调查报告
冯帮
王伶俐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