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志强作品精选
1
作者 冯志强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17期I0002-I0002,共1页
下载PDF
冯志强先生论 修炼太极拳的12个思想
2
作者 冯志强 《武魂》 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
修炼太极拳应处处结合太极阴阳之理来修炼。太极由混沌无极而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通过阴阳的变化,化生出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此,修炼内功和拳术时,必须从无极入手,由无极而太极,然后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 修炼太极拳应处处结合太极阴阳之理来修炼。太极由混沌无极而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通过阴阳的变化,化生出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此,修炼内功和拳术时,必须从无极入手,由无极而太极,然后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合一而返无极。无极象始,无极象终。修炼方法一拳要专练一个时期的无极桩,或每天坚持练一个小时左右的无极桩。二是每次练功练拳须从无极开始,由静生动,自无生有,练毕回归无极静站片刻,再练下一趟拳。三是每一式、每一动、每一圈均有无极始,再松回无极,式式如此,圈圈如此,修炼无极就是修炼静功,内功,在静修中培养丹田混元气,也就是化生先天太极之气。不修无极,难成太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自然界 阴阳 内功
下载PDF
校地结对帮扶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优化研究
3
作者 刘向杰 冯志强 《乡村科技》 2024年第5期10-13,共4页
从文献资料入手,总结了高校与地方政府结对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对校地结对帮扶的原因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梳理校地结对帮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地双方认识的偏差、帮扶机制的政策硬约束不强、帮扶对象的固定性不利于... 从文献资料入手,总结了高校与地方政府结对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对校地结对帮扶的原因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梳理校地结对帮扶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地双方认识的偏差、帮扶机制的政策硬约束不强、帮扶对象的固定性不利于帮扶院校有效发挥专长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构建校地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及多方参与的帮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以顺利完成校地结对帮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扶 乡村振兴 机制
下载PDF
北非地区Ghadames盆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忠民 李依霖 +12 位作者 郑乃熙 曹喆 吕雪雁 李宗峰 孙润明 夏昌盛 李磊 牛博 宿宇驰 张浩飞 冯志强 季汉成 鲍志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7,共13页
北非地区Ghadames盆地已成为中国海外油气勘探与项目投资的重点盆地之一,对其早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准确认识是进一步勘探的基础,也是建立盆地早期构造与沉积演化过程的关键。以Gha dames盆地早古生界为研究目标,利用岩心... 北非地区Ghadames盆地已成为中国海外油气勘探与项目投资的重点盆地之一,对其早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准确认识是进一步勘探的基础,也是建立盆地早期构造与沉积演化过程的关键。以Gha dames盆地早古生界为研究目标,利用岩心、地震与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开展古地貌恢复,对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Ghadames盆地早古生代共发育4种沉积体系: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浅海。早中寒武世,阿瓦隆地体向波罗的板块漂移,原特提斯洋初步扩张,形成活动大陆边缘,盆地以陆相沉积为主;奥陶纪,盆地经加里东运动初步形成台内隆坳格局,Ghadames盆地西部和北部大范围剥蚀,冰川大规模出现,发育冰碛岩;早中志留世,古特提斯洋持续扩张,海平面不断上升,盆地北部发生大规模海侵,以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广泛发育放射性页岩与泥岩,是区域内重要的烃源岩与盖层;泥盆纪,海西运动使区域整体抬升,盆内海域范围减小,以陆相沉积为主。在此基础上,建立Ghadames盆地早古生代特提斯洋演化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沉积模式,可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早古生代 Ghadames盆地 北非地区
下载PDF
QuEChERS-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预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5
作者 贝荣廷 何焜鹏 +7 位作者 刘嘉欣 吴平谷 陈宝欣 郑泽洋 陈颖怡 林丹 冯志强 庄俊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4期10-17,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预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QuEChERS-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PE-HPLC-MS/MS)。方法采用水提法,结合QuEChERS以及...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预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QuEChERS-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PE-HPLC-MS/MS)。方法采用水提法,结合QuEChERS以及CARB/SCX/PSA固相萃取小柱对预制食品中丙烯酰胺进行提取净化,同时借助HPLC-MS/MS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在5~50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方法的定量限为10.0μg/kg;在3个添加水平(20、40、100μg/kg)下的回收率在86.58%~108.84%,相对标准偏差在1.60%~5.42%。结论该方法简化了净化步骤,缩短前处理时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且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可应用于预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QUECHERS 固相萃取 预制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统计与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的豆粕溶剂残留组分评价研究
6
作者 杨安源 何焜鹏 +3 位作者 林丹 肖小翠 庄俊钰 冯志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114-121,共8页
目的对市售不同用途豆粕中溶剂残留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豆粕中溶剂残留组分情况,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分析比较不同豆粕的差异。方法参照GB 5009.26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对32批次豆粕进行检测,并对豆粕数据... 目的对市售不同用途豆粕中溶剂残留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豆粕中溶剂残留组分情况,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分析比较不同豆粕的差异。方法参照GB 5009.26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对32批次豆粕进行检测,并对豆粕数据进行直方图、频次图、箱线图和分布检验统计,借助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种类豆粕进行分类并筛选出差异标志组分。结果豆粕样品中溶剂残留为未检出~40.50 mg/kg,均低于GB 149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粕类》限量;食用低温豆粕样品溶剂残留检出率36.4%,最高值31.50 mg/kg,食用高温豆粕样品溶剂残留检出率54.5%,最高值40.50 mg/kg;饲用豆粕样品溶剂残留检出率90.0%,最高值37.00mg/kg。通过对豆粕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可将32批豆粕整体分为低温豆粕、高温豆粕和饲用豆粕,同时显示2-甲基戊烷和3-甲基戊烷对豆粕分类起到主导作用。结论豆粕的成分定量方法高效稳定,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结果可靠,可为豆粕中溶剂残留情况及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箱线图 分布拟合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Boruta算法和GA优化混合地统计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
7
作者 高鹏利 任大陆 +7 位作者 李朝辉 冯志强 苗洪运 乔林 王建武 杨永亮 张利明 李光辉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3期747-758,共12页
建立土壤有机质(SOM)空间预测模型不仅可以准确预测SOM含量的空间分布,而且对科学化土壤管理和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植被遥感数据中提取出地形因子和植被指数,... 建立土壤有机质(SOM)空间预测模型不仅可以准确预测SOM含量的空间分布,而且对科学化土壤管理和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植被遥感数据中提取出地形因子和植被指数,结合土壤本身属性为变量因子,采取Boruta算法从变量因子中筛选出与SOM相关性强的特征变量为辅助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实测SOM值作为模型输出,选择普通克里格方法(OK)、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NN)和GA优化BP神经网络结合地统计方法(GA-BPNN-OK)对训练集样本SOM含量进行预测,并利用验证集样本对比分析预测精度。研究结果显示:Boruta算法优选出特征变量并且对其进行了重要性排列,依次为:全氮>地形湿度指数(TWI)>高程>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4种方法对SOM的预测结果虽然局部会有差异,但整体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在研究区内呈现出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高的空间分布趋势,与其他3种模型相比,GA-BPNN-OK模型预测的SOM分布图对低值区和高值区的划分更加明显、细致;预测精度指标对比得出,GA-BPNN-OK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59)、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240)、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165)最小,且拟合系数(R2为0.78)最高。同时为了验证采用Boruta算法对模型精度有所提高,将全变量与特征筛选之后的变量作为GA-BPNN法的模型输入,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取Boruta算法后模型误差减小。因此采取Boruta算法筛选出特征变量作为辅助变量,GA-BPNN-OK法对于SOM含量空间分布的精度最高,两者结合为最优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SOM) BPNN GA-BPNN 特征选择 GA-BPNN-OK
下载PDF
五台滹沱群建安村组地质时代界定及其意义
8
作者 李超 雷勇 +5 位作者 韩伟 冯志强 李建荣 闫涛 唐臣燕 崔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5,共10页
【目的】滹沱群属古元古代地层,作为华北最典型的古元古代地层之一,滹沱群年龄的再限定对早前寒武地层年代格架的建立以及对华北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的探讨和板块拼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滹沱群东冶亚群地层进行了详细研... 【目的】滹沱群属古元古代地层,作为华北最典型的古元古代地层之一,滹沱群年龄的再限定对早前寒武地层年代格架的建立以及对华北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的探讨和板块拼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滹沱群东冶亚群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采集了滹沱群建安村组变质砂岩24颗碎屑锆石样品,从年龄相近的23颗碎屑锆石得出滹沱群底界加权平均年龄为2469Ma,并且大约在1855 Ma时五台地区发生过区域构造运动。整理前人所做关于滹沱群1109颗锆石年龄数据得出滹沱群中大于2.5 Ga的锆石来自下伏的高凡亚群,滹沱群底界年龄为古元古代早期。【结果】结果表明,五台地区在2376、2170、2066、1988和1825 Ma时地壳不稳定,发生多次岩浆的侵入或者喷发,其中1825 Ma的锆石年龄可以进一步指示吕梁运动的发生,从而为古元古华北克拉通的拼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滹沱群 建安村组 锆石U-PB测年 古元古代早期
下载PDF
松辽盆地嫩江组大型陆相坳陷湖盆湖底水道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9
作者 冯志强 张顺 +3 位作者 解习农 安广柱 赵波 侯艳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26-1232,T0008,共8页
松辽盆地属于大型陆相中生界含油气盆地,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首次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嫩江组一段湖相泥岩中发现了发育完整的大型湖底水道系统,该系统由3个主干水道和4个末梢分支水道构成,沿大庆长垣自北向南延伸,水道系统... 松辽盆地属于大型陆相中生界含油气盆地,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首次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嫩江组一段湖相泥岩中发现了发育完整的大型湖底水道系统,该系统由3个主干水道和4个末梢分支水道构成,沿大庆长垣自北向南延伸,水道系统延伸最大直线距离71km,水道最大宽度600m。研究认为该水道系统可能为河流直接入湖而形成,电测解释和岩心观察表明水道砂体具有很好的含油气性。因此,这一水道系统的发现为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广泛发育的湖相泥岩中寻找油气储层提供了一个新勘探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湖底水道 几何形态 沉积特征 石油地质意义
下载PDF
油气勘探新领域:火山岩油气藏——松辽盆地大型火山岩气田发现的启示 被引量:63
10
作者 冯志强 刘嘉麒 +3 位作者 王璞珺 陈树民 冯子辉 童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通过观念转变和理论与技术创新,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火山岩由原来的油气勘探"禁区"变为"靶区".从而带动了全国的火山岩油气勘探,促使国内油气储量的不断增长.研究表... 通过观念转变和理论与技术创新,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火山岩由原来的油气勘探"禁区"变为"靶区".从而带动了全国的火山岩油气勘探,促使国内油气储量的不断增长.研究表明,各类火山岩均有可能成为良好的储层.与沉积岩相比,火山岩在盆地深层具有体积大、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小、孔渗条件好等三大优势.火山岩主要出现在盆地发育早期,旋回性火山作用多与快速沉降的非补偿型沉积序列互层,可形成多套有效的生储盖组合,且火山岩油气来源具多样性,因此深层火山岩必然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虽然我国东、西部具有形成两个万亿方火山岩大气区的地质条件,但探明率偏低.就全球而言,火山岩油气勘探的程度普遍很低,火山岩油气资源潜力以往被大大低估了,因此火山岩油气藏必将成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油气藏 松辽盆地 油气勘探 大型气田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技术与进展 被引量:42
11
作者 冯志强 王玉华 +1 位作者 雷茂盛 冯子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2,共4页
松辽盆地深层早白垩纪断陷内充填了大量火山岩和碎屑岩地层,在其火山岩地层中已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此,结合近年来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实践,总结了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中形成的5项新技术:气藏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储层岩性识别... 松辽盆地深层早白垩纪断陷内充填了大量火山岩和碎屑岩地层,在其火山岩地层中已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此,结合近年来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实践,总结了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中形成的5项新技术:气藏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储层岩性识别方法、气层的识别方法、深层气藏钻井技术和深层天然气试气压裂技术。同时介绍了截至目前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的最新进展:徐家围子断陷东部获得新突破、徐家围子断陷南部肇州地区钻探获得好效果、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地区含气面积进一步扩大。从目前的勘探技术应用和勘探成果看,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岩 储集层 气藏 岩性 气层 识别 钻井 增产 技术 勘探效果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下步勘探方向 被引量:84
12
作者 冯志强 任延广 +4 位作者 张晓东 张吉光 董万百 李春柏 李凤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4期19-22,共4页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造山带上的中生代、新生代盆地。该盆地由北东向断裂控制的多个相对独立的断陷群组成,盆地内主要为下白垩统地层, 即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造山带上的中生代、新生代盆地。该盆地由北东向断裂控制的多个相对独立的断陷群组成,盆地内主要为下白垩统地层, 即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发育了三套烃源岩,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含量高。储层类型主要包括基岩风化壳、砂岩、凝灰质砂岩和砾岩。低水位体系域形成的低水位扇和低水位楔,以及高水位体系域形成的扇三角洲砂体为油气的主要储层。在大磨拐河组区域盖层下,发育了多套生储盖组合。纵向上油气主要富集在不整合面上下,形成断块、断层—岩性、岩性和潜山油气藏四大类油气藏,平面上油气主要集中在主生油凹槽及周边的几个断裂带上,扭动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勘探工作 生油岩 储层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01
13
作者 冯志强 张晓东 +3 位作者 任延广 吴河勇 李春柏 董万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6-19,共4页
海拉尔盆地是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复杂断陷 ,内部发育了三套烃源岩地层 ,烃源岩厚度较大 ,有机质含量高 ;发育了背斜型油气藏、断块型油气藏、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该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为主力生油凹槽的两侧是油气的有利富集... 海拉尔盆地是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复杂断陷 ,内部发育了三套烃源岩地层 ,烃源岩厚度较大 ,有机质含量高 ;发育了背斜型油气藏、断块型油气藏、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该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为主力生油凹槽的两侧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带 ,不整合面控制着油气的分布 ,其界面上、下油气最富集 ,控制断陷结构的大断裂 ,特别是凹槽的传递断层带所控制的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苏德尔特构造带下降盘、贝西斜坡带、巴彦塔拉构造带、乌北洼陷岩性带为最有力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储层 油气藏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大庆油田勘探50年:陆相生油理论的伟大实践 被引量:22
14
作者 冯志强 冯子辉 +3 位作者 黄薇 梁江平 乔卫 赵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9-364,共16页
文章系统分析了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庆油田的勘探实践,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历程并划分为三大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的探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大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十五"以来,大庆油田依靠创新理论与技术,丰富完... 文章系统分析了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庆油田的勘探实践,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历程并划分为三大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的探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大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十五"以来,大庆油田依靠创新理论与技术,丰富完善了大型陆相坳陷盆地岩性油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复杂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从而带来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层和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大发展,大庆油田再次进入油气储量增长高峰期。在详细分析大庆探区的勘探实际和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百年油田"勘探的工作思路,通过扎实推进科学勘探,努力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资源保障的勘探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生油 勘探实践 配套技术 大庆油田 百年油田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塔源地区~330Ma变辉长岩-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5
15
作者 冯志强 刘永江 +3 位作者 温泉波 韩国卿 李伟民 张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82-1994,共13页
大兴安岭北段塔源地区石炭纪侵入岩分布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上位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拼合处。发育岩体由变辉长岩和花岗岩组成,它们在时空上紧密伴生,变辉长岩中的锆石CL图像呈典型条带状,弱环状结构或面状结构(Th/U值为0.15~1.09,平... 大兴安岭北段塔源地区石炭纪侵入岩分布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上位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拼合处。发育岩体由变辉长岩和花岗岩组成,它们在时空上紧密伴生,变辉长岩中的锆石CL图像呈典型条带状,弱环状结构或面状结构(Th/U值为0.15~1.09,平均0.66),Th和U具有正相关关系;花岗岩的锆石CL图像呈明显岩浆型振荡环带特征(Th/U为值0.22~4.54,平均为1.95)。LA-ICP-MS锆石U-Pb测年指示两者侵位年龄分别为331.0±2.6Ma和329.4±2.4Ma,表明形成于同一构造岩浆作用事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成因上密切相关,SiO2含量呈双峰式。塔源变辉长岩为中钾钙碱性系列,MgO含量较低(5.41%~6.45%),属于演化岩浆,TiO2、FeOT和P2O5含量较高,富集LREE,Eu异常不明显(δEu=0.71~0.90),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较高(La/Sm=4.61~5.84,Gd/Yb=2.50~2.81),Ti/V、Ti/Y、Zr/Y比值较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尤其是强烈亏损Nb,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花岗岩以TiO2、FeOT和P2O5含量较低为特征,REE配分模式为LREE富集型,其中花岗岩为Eu弱负异常(δEu=0.76~0.92),微量元素蛛网图上类似于A型花岗岩分配模式。不相容元素(如La/Sm、La/Ta、Th/Ta)以及MgO含量等指示原始岩浆受到地壳混染比例较小,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塔源变辉长岩还显示岩石圈地幔物质的印记,并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熔融有关,它们被解释成早期地幔源区曾发生过俯冲流体交代。变辉长岩和花岗岩由不同源区熔融形成,基性岩源于受到陆壳混染比例较小的原始地幔,而花岗岩可能来自底侵作用,基性岩浆使其上部地壳发生大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大面积花岗岩。大兴安岭塔源侵入岩的形成是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构造环境 塔源 大兴安岭
下载PDF
东北大兴安岭北段蛇绿岩的时空分布及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冯志强 刘永江 +8 位作者 金巍 蒋立伟 李伟民 温泉波 李小玉 张铁安 杜兵盈 马永非 张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36,共17页
大兴安岭北段作为中亚造山带东段重要组成单元,该区域的构造背景一直悬而未决,它涉及兴安与松辽地块基底属性、额尔古纳地块亲缘性以及三者之间的拼贴位置、时限和方式等众多科学问题。蛇绿岩作为研究造山带的重要工具之一,不仅是古板... 大兴安岭北段作为中亚造山带东段重要组成单元,该区域的构造背景一直悬而未决,它涉及兴安与松辽地块基底属性、额尔古纳地块亲缘性以及三者之间的拼贴位置、时限和方式等众多科学问题。蛇绿岩作为研究造山带的重要工具之一,不仅是古板块或微地块的重要边界,而且是认识地幔组成和壳幔演化的重要窗口。然而大兴安岭北段蛇绿岩却鲜有报道。根据近年来野外工作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文章探讨了蛇绿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研究表明:(1)大兴安岭北段蛇绿岩整体呈北东向展布,但时代跨越较大,主要包括新元古代、早奥陶世—志留纪、石炭纪—二叠纪;(2)大兴安岭北段蛇绿岩均有E-MORB地球化学特征,其中新元古代的蛇绿岩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而晚古生代的蛇绿岩则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3)大兴安岭北段新元古代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洋内岛弧环境,记录着前寒武纪陆-弧碰撞信息,而早奥陶世—志留纪蛇绿岩可能与早古生代弧-盆体系演化相关。尽管上述认识为大兴安岭北段古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但大兴安岭北段蛇绿岩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须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蛇绿岩 洋壳残片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残留型叠合小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成功案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冯志强 孙国昕 +1 位作者 蒙启安 冯子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1-563,共13页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内的一个小型断陷,面积为260km2,主体勘探面积仅110km2,其下部为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上部为遭受严重剥蚀的断坳和坳陷。2005年以来,以残留型叠合断陷盆地勘探理念为指导,通过实施三维地震和不断深化地...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内的一个小型断陷,面积为260km2,主体勘探面积仅110km2,其下部为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上部为遭受严重剥蚀的断坳和坳陷。2005年以来,以残留型叠合断陷盆地勘探理念为指导,通过实施三维地震和不断深化地质研究,在贝中次凹探明了5 000×104t级规模储量,成为小凹陷获得大发现的成功案例。贝中次凹勘探经验揭示,"残留"和"叠合"的特点可能是小凹陷富含油气的关键因素。"残留"意味着原始沉积时断陷规模有可能很大,与未遭受过剥蚀的小凹陷相比,残留凹陷通常有效烃源岩比例要大,油气资源丰度相对要高,而且,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期储层易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叠合"意味着其上的断坳期地层可作为良好的区域盖层,多期不整合面和断裂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断陷盆地广泛分布,其中发育众多的残留型叠合小断陷,贝中次凹勘探的成功预示着这些小断陷可能具有类似的油气成藏优势,是下一步实现勘探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型叠合盆地 残留断陷 叠合盆地 满凹含油 贝中次凹 海拉尔盆地 东北亚中生代裂谷系
下载PDF
南黄海北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突破 被引量:42
18
作者 冯志强 陈春峰 +3 位作者 姚永坚 张拭颖 郝天珧 万荣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9-231,共13页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中唯一由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前造山期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T2);(2)苏鲁造山带晚期前陆盆地阶段(J3—K);(3)造山期后陆内断陷盆地阶段(K2t—E);(4)区域沉...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中唯一由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前造山期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T2);(2)苏鲁造山带晚期前陆盆地阶段(J3—K);(3)造山期后陆内断陷盆地阶段(K2t—E);(4)区域沉降覆盖阶段(N—Q)。对其中陆内断陷盆地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晚白垩世泰州组烃源岩发育,具有4套储盖组合,圈闭构造多,成藏配套条件好,计算其石油资源量约20×108t,是当前在南黄海获取油气重要突破的首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北部 前陆盆地 油气突破
下载PDF
大鼠急性酒精性脂肪肝造模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6
19
作者 冯志强 沈志祥 +4 位作者 谭诗云 罗和生 漆楚波 郭洁 李海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为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模型。方法:采用高浓度酒每日灌胃,同时改进饲料配方,增加食物中脂肪含量、增加铁剂的方法。结果:造模2wk后可见肝脏轻微脂肪沉积,3wk后呈中度脂肪肝,4wk后为重度脂肪肝病变;与对照组相比,肝指数... 目的:为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模型。方法:采用高浓度酒每日灌胃,同时改进饲料配方,增加食物中脂肪含量、增加铁剂的方法。结果:造模2wk后可见肝脏轻微脂肪沉积,3wk后呈中度脂肪肝,4wk后为重度脂肪肝病变;与对照组相比,肝指数明显增大(模型组4.9±1.1;对照组4.0±0.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造模方法与人类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结论明确,一般实验室均可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酒精性脂肪肝 造模方法 动物模型 实验
下载PDF
松辽盆地姚家组—嫩江组沉积演化与成藏响应 被引量:56
20
作者 冯志强 张顺 付秀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8,共11页
松辽盆地姚家组—嫩江组是一套完整的基准面升降旋回沉积地层,嫩江组二段底部最大湖泛面形成了盆地范围内稳定分布的油页岩,不仅是层序及地层对比的标准界面,而且成为重要的烃源岩层和盖层。姚家组及嫩江组一段是湖进形成的大型湖泊与... 松辽盆地姚家组—嫩江组是一套完整的基准面升降旋回沉积地层,嫩江组二段底部最大湖泛面形成了盆地范围内稳定分布的油页岩,不仅是层序及地层对比的标准界面,而且成为重要的烃源岩层和盖层。姚家组及嫩江组一段是湖进形成的大型湖泊与退积型三角洲沉积,嫩江组二段到五段是强制性水退形成的大型湖泊与进积三角洲沉积;在湖进期嫩江组一段长轴物源方向发育大型重力流水道及末端浊积扇沉积,在嫩江组二段强制性水退环境下进积型三角洲前方发育大型滑塌扇沉积;储集层是湖进-湖退过程中形成的大型三角洲复合体,以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席状砂体为特征,这些砂体向湖盆中心延伸楔入湖相泥岩及成熟烃源岩中,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关系,特别是盆地长轴物源方向发育的大型三角洲复合体成为油藏集中发育的良好场所,是松辽盆地成为巨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地质条件,同时重力流水道及滑塌扇体也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是不可忽视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家组与嫩江组 沉积演化 油气分布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